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杀戮开关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杀戮开关的读后感10篇

2018-09-01 04:3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杀戮开关的读后感10篇

  《杀戮开关》是一本由[美] 尼尔·贝尔 / [美] 乔纳森·格雷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37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杀戮开关》读后感(一):解谜破案,自我救赎

  【前言】这段时间读书的速度明显减慢了好多,一本美剧型的犯罪小说《杀戮开关》,竟然看了足足两天,对于过去的我来说,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

  但整个人始终处于一种昏昏然地状态,懒得读书、懒得写字、懒得说话、懒得做事——唯一的兴趣就是坐在沙发疯狂看美剧,并且,还和大部分好友——除了那两三个对我实在太好,一直肯主动和我说话的人以外,都暂时失去任何联系。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地跳脱这种状态,不过我想,就从打起精神写下手中这一本书的评论开始吧。

  ******************************************************

  基本所有美剧中比较精彩的犯罪推理故事,我都已经看完了。从最初的《CSI拉斯维加斯》,到《BONES》,到衍生出的其他CSI故事,比如迈阿密版、纽约版,还有《二十四小时》、《越狱》,近来看的《双面法医》、《疑案追踪》、《超能神探》(译名好难听啊)、《超忆神探》、《飞天大盗》……看了上千集的美剧后,我觉得除了消磨时间,也还有其他意义的,比如,英语听力口语真是大幅度提高了;还有,对美国各地的风景,简直熟悉到如曾亲临;再一个,就是对美国的犯罪、监狱、刑法,都无比的了解

  《杀戮开关》这本小说,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集美剧的文字表达方式,因此整本书的情节紧凑内容跌宕起伏,一波接一波的高潮迭起,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书中构思巧妙,分为两部分,既可以当做两个故事来看待,又可以两合为一——第一章埋下的大量伏笔,都在第二章全部解谜,让人发出“啊,原来如此!”的感叹

  但是,在看本书时,心中也难免有点异样感受。现在的流行小说,确实缺乏了经典的那种味道了。因为同时也在看一本创意写作的小说指南,因此,在阅读本书时,难免会对号入座起来。

  ——这是一本有点类似流水作业的小说,两位金牌制作人,通过共同创作,将他们所有的电影编剧梗概,慢慢梳理成一部犯罪小说。在我看来,更像在建一个模型,而不是写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

  ——美丽性感心理学家勇敢机智的猛汉警察,这样的侦探搭档向来很受读者的青睐更何况两人都有充满痛苦的,创伤的过去。

  ——性变态一向是犯罪小说的重头戏,读者更爱看这一类充满刺激场面。接二连三裸死的妓女自然比被用枪打死的老头来得激动人心

  ——多处伏笔让人阅读时兴趣倍增,寻找尸体和真相同样牵动人心

  因此,本书想来也是一本相当畅销通俗小说,也符合美剧的各种因素,包括英雄主义心理的自我救赎,通过寻找多年前的事情真相,寻找死去已久的好友尸体来得到自我的原谅。只是看多了这样的故事,也看了太多类似的书,难免也有点感官疲劳——当然,作为消遣的小说,还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杀戮开关》读后感(二):疯子两个半

  “Whatever you fear most has no power over you. It is the fear that has the power.”

  ——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

  知名制作人兼编剧的尼尔·贝尔+乔纳森·格雷,四手联弹合写小说《杀戮开关》,足够悬疑的味道,整体是静水流深的节奏,将故事的无限性置于人物关系内部。精神病杀人,只是移花接木的障眼法,深处暗藏残酷的绝杀,暗含人性毁灭。而这仅仅还是三部曲的第一弹。

  我们都是精神病,何苦装正常。大多数的人,都是奇形怪状的,少有精神正常的,但只有少数人的精神毫无生命价值。克莱尔与托德·昆比,她和他都是个疯子,是个童年不幸的精神病人。八岁的克莱尔,九岁的昆比,对生活有着彻心的痛,她无助的望着好友艾米走入被绑架的黑车,他目击母亲枪杀偷情的父亲。两个不同的人,却有着相似的自度无力的痛苦,带着那份自责感黯然悲伤地生活。可是越来越多的是孤独委屈不甘,于是,他们永远不能快乐,创伤后应激障碍折磨着他和她,精神渐渐失了常态。那么是选择强硬的方式报复世界,还是选择温柔的方式报复自己,这无疑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托德因为强行触摸罪,进入克因斯岛囚禁一年,纠正潜在强奸犯的行为,他其实已经处在精神失常边缘。因为对虐待自己的母亲与父亲的情人愤怒,他对那样的女人始终充满敌意。若是无人阻止他,那么滑入疯子的深渊是迟早的事。而克莱尔肩负隐藏那份难言的痛苦,走过十年时光成为精神病学家研究神经元与大脑的关系以求解决大多人的精神问题,阻止犯罪的可能。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却在这样的环境见面,她是他的心理医生。当克莱尔在诱导托德说出那童年的不幸,也感同深受当年自己的那份恐惧,原来她还是走不出那个心结,进一步的探索托德的内心折戟告败。当克莱尔一次询问,激怒假释期的托德,这份有意是成功的,却牵扯出乐此不疲的凶杀案。

  警探尼克因为凶杀案从“流放地”再起东山,可是妻子持有他的配枪自杀的阴影始终难以释怀,也使备受争议的他被闲置。而他也真的生活在一个人的黑暗中,不仅仅是因为患有色素性视网膜炎。所以这样的处境最是熬人,现在有机会发言的他拼了命的说话彰显自己的能力,不能再让自己被淹没在无用之地。可是一起又一起的凶杀案的发生,折损了搭档汤米,也让这案子有着说不出的越发诡异

  克莱尔在认识他们之前,本是清白的,可是认识之后,却是扑面而来罪恶滔天。面对男友伊恩被杀,看护的女警玛吉被杀,深陷袭杀危险的克莱尔,似乎这生活不会放过她这个无辜的人了。那多活一天赚一天,才能破去那个残忍阴谋,因为这是她的罪孽。克莱尔与尼克,相互帮助一路解谜,从那四个被杀的女人的线索,锁定凶手是托德。可飞车追踪的时候托德落水身亡,而每个案发现场都残留耐人寻味的苦杏仁味。

  不是你始终没有遇到对的人,而是你始终没改掉错误的自己,克莱尔在尼克的陪同下,去寻找掩埋0多年的绑架案的答案,因为她想真正摆脱这份恐惧,经过一番回顾循迹,她找到了艾米的遗骸入土而安,而凶手却引渡不归。而这时,解剖托德的肺也揭露了一个掩埋的事实。原来这些人的死亡,都是有原因的,包括男友伊恩的死。

  原来这一切的累赘和罪恶,都是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被牵连的科延也愿为这份罪恶殉葬,在生死瞬间解救了克莱尔与尼克。也让堕入做局的克莱尔脱身而出,也是科延的留一手

  若是以眼杀人,我们还不如这个世界达成谅解,那才是一个伟大的开关。

  《杀戮开关》读后感(三):结局虽看似出乎意料,但在意料之中

  结局虽看似出乎意料,但在意料之中。从克莱尔一开始说出昆比是凶手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当尼克为首的警察在全力追捕的时候,我已经确定了这种感觉。在对每个女尸进行尸检的时候,总是有说不通地方,这些不免使该小说有点老套。但故事情节还是紧紧相连,尤其是对环境的描述,有种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该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该小说有大量的心理学、法医学生物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开阔读者的视野,对非自己了解的领域有一定的关心。该小说描述的系列杀人案,根本起源科学探索上的失败。每个人总是想以一个小的错误掩盖更大的错误,但殊不知,一旦这个错误的开关打开,它就不会随自己最初的想法随意关上。在这点上,小说给了人类一些启示,切不可让自己认为的善意成为他人权利的剥夺者。

  《杀戮开关》读后感(四):在追踪中救赎

  这不仅是对连环杀手的不懈追踪,也是对沉于黑暗的心灵的自我救赎。

  心理医生克莱尔在小时候亲眼目睹了儿时伙伴艾米的被绑架,从那以后,艾米生死不明。这成了克莱尔的一个心结,也是她努力学习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她想从事对罪犯大脑的解剖分析和研究,以此来帮助她寻找她渴望得到的答案。她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她得到了一个机会,她被以高额奖学金条件招至保罗.科廷的研究部门。进入部门后,克莱尔要面对的第一个治疗对象是一个叫托德.昆比的罪犯,克莱尔的任务是以假释作为条件之一,对他进行精神疏导。对于治疗昆比,克莱尔选择了一个大胆的方式,然而,就是这种方式令事情有了惊人变化,昆比逃走了,并且在他逃走之后,发生了一连串的凶杀案,凶手是谁?是昆比吗?是克莱尔的急近疗法启动了昆比的杀戮开关吗?事情是像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还是有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内幕

  两位金牌制作人尼尔.贝尔和乔纳森.格雷合伙打造了这一犯罪心理悬疑小说,在我看来,合作得还挺成功。就这部小说而言,情节紧凑:意料外的事件一环接一环地发生;人物的塑造颇为丰满:女主角克莱尔的想要了解罪犯心理的迫切心情、伊恩的温和认真性格、尼克的坚强个性虚弱的心理、科廷的强势与深藏不露、刘易斯的狡黠无耻,都被两位作者细致刻画出来。

  (以下小剧透,未读过此书者慎入)

  在这部小说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女主角克莱尔的心理状态,她与伊恩的深厚情感,她与尼克的合作关系中的微妙的心理波动。尤其感兴趣的是她对待艾米与昆比两人不同的态度,这两个人的遭遇在克莱尔看来,心中多少都抱有歉意:昆比出逃之后的不幸在某种方面来说,其实是与克莱尔有一些关系的,但对于他的死亡,克莱尔远远不像失去艾米那样难过、那样受打击水落石出之后,为他正名的方式也比较特殊,很圆滑地放在了二十年之后,起初,我感觉这样的安排有悖于克莱尔较真和善良的性格,但转而一想,又觉得这又是最好的安排,一方面,司法界的黑暗被不动声色地曝露,另一方面,对人性及情感的复杂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挖掘。

  小说将女主角设定为心理医生,这实际上就标明了小说以探究罪犯的心理为主,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女主角克莱尔还是男主角尼克,或是托德昆比、刘易斯甚至他的儿子道格拉斯,都在不同程度上作了剖析,唯独对赛奇维克,所费笔墨甚少,读来感觉不够深入,让人多少有点遗憾

  鲜明的人物个性、反人性的科学实验、司法的漏洞政治的黑暗共同架构了这部小说。虽然,小说有一点俗套,比如,罪犯杀人的手法可以看到阿婆的小说《ABC谋杀案》的影子,克莱尔与伊恩的过于美好的关系会让读者毫无悬念地猜到之后会发生的悲剧,罪犯的动机设定也不算太新鲜。但因为故事的发展被安排得一波三折,因此,本书还是非常吸引人的,让人有一口气看完的欲望

  《杀戮开关》读后感(五):悬疑欧美风

  悬疑推理类的小说,我看过不少,但像《杀戮开关》这种类型的却不多。《杀戮开关》具有典型的美剧风格,情节连贯结构紧凑,悬念十足。案件接二连三的发生,每一次的发生,都让人觉得和昆比有关,不断的妇女被杀,不断的斗智斗勇,使得气氛越来越紧张。而参与破案的警探,却不是十全十美英雄形象,甚至与“高”“大”“全”丝毫不沾边。这又让人不得不怀疑警方的破案速度来,于是在这种挣扎中,剧情蔓延展开。

  此书的推理过程不是日系的本格或社会派,情节的展开不依靠过多的推理细节,而是人物的心理。这里的人物不仅仅指嫌疑犯,还指参与案件侦破的人。嫌疑犯昆比的心理问题无需赘述,在书中这是一条明线。这本书奇特的地方在于参与心理侦破的人员克莱尔,自身居然有心理问题。她童年朋友艾米的无故失踪绑架,一直困扰着她。昆比的讲述,加重了她童年的阴影。童年的回忆,和现实的案情,又纠缠在一起。尼克作为警探,也有着致命弱点,妻子的逝世,身体的受损,视力的衰退,让他越来越难以胜任警探这一工作。而倔强的个性,又让他难以对他人言说,硬生生地扛了下来,也给同伴造成了一些伤害。故事进行到这里,凶手仿佛已经浮出水面,如何抓住凶手,这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警探一步步的落空,凶案一起起的发生,使得抓捕凶手刻不容缓。而最后的大逆转,也颇有看点

  这本书整体上沿用了美剧风格,跌宕起伏的情节,细腻的心理描写,还有明暗双线的手法。非常具有欧美范儿,也比较容易改编成美剧。看着看着脑海总会浮现起改编成电视剧后的情景,一边是凶手行凶,一边是警探侦查,两边同时进行,却总是错过。还有克莱尔的心理变化,这又是一种情景专业,从眼前之景,转移到回忆之中,颇有些许意识流的味道。或许,这就是欧美悬疑推理和日系悬疑推理不同之处。请原谅我加入了“悬疑”二字,这种紧凑的结构,也形成了一种悬疑气氛。欧美悬疑重心理,日本悬疑重鬼怪。

  故事结束,然意犹未尽之感,如品香茗,总有回甘。

  《杀戮开关》读后感(六):不知杀戮开关何时打开就像不知人类何时开始思考

  各国的推理小说都有自己强烈的特色,以前一直都很钟爱日本的推理小说,因为对人性的描写深度及手法都极其细腻,让人抓不到线索直到最后才会恍然大悟。自从看了哈兰科本的小说就对美国的推理悬疑小说充满了兴趣,虽然很多时候手法上显得有些老旧,但是美国作者特有的写作速度及激情让人感觉像看好莱坞大片一样过瘾,特别是这本书是热门美剧《急诊室的春天》&《法网游龙》&《天赋秉异》制作人兼编剧尼尔•贝尔和乔纳森•格雷共同制作的,整本书的镜头感很强。

  美国的电视剧及推理小说都很懂得抓作者的心理也十分贴切美国警察的办案流程,所以美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种特定的办案手法受到推崇,比如早年的《达芬奇密码》引起的密码波,后来《首席女法医》带动的法医类书籍(可能不是《首席女法医》带动的,但在此期间《首席女法医》还是占了不少的版面),本书是号称美国首部司法精神病学悬疑小说,也让人期待此类推理小说带动的热潮。

  很多心理学家及教育家都反复提到,成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及性格决定于儿童成长时期的经历,比如佛洛伊德提出的从小时对性的压抑导致成人的特殊性格的呈现。幼儿时的经历对孩子的成长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单看孩子的天性与悟性了,但很多成人只是年龄增长但心智还是停留在一个阶段。孩子对于负面事情看上去都忘得很快,但有些是真的忘了,有些是深埋在心理而会随时爆发。所以本书的两个主人公都有心理阴影,一个是儿童时期留下的一个是成人后留下的,所以当他们面对有相同心理阴影的嫌犯时会感同身受的先入为主,同时他们面对相关问题的软弱性又顺理成章的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不可否认故事的内容很美式,从作案手法到发现线索都很美式,一堆看似没有关系但又有些不正常的线索带出了一个很美式的结局,英雄阻止了犯罪集团的罪恶活动拯救了世界,但不可否认,这种美式英雄主义还是很过瘾的,当然随着故事的发展和更多的伤痛,主人公也被迫成长到可以淡定的面对所有的一切。

  《杀戮开关》读后感(七):笔尖上的美剧

  也许是作者身为编剧的关系,《杀戮开关》的画面感总是特别强。书中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更倾向于以场景再现或者是语言的方式,简单直接。实际上,《杀戮开关》采用的恰巧是美式犯罪剧的表现手法,以贯穿始终的案件主题加上来自办案人员的自我成长,使得故事的走向既在情理之中,又让人印象深刻。

  一般来说,犯罪小说的写作有两种手法。一是吃梨子,在冗长的探案过程之后总有一个核心的主题升华,比如犯案动机或是精妙的杀人手段之类,让整部作品有机会跳出平庸——日系推理走的一般都是这个路线。而欧美系的推理则更倾向于另一种——橘子式,即将故事最原本的灵魂还原在字里行间,读者不需要特别的巧思冥想,因为最丰润的内容已经随着情节四散开来,拨开外皮看到的就是货真价实的内在价值。

  相比日系推理庞大的人性解谜,《杀戮开关》显然属于后一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加入了心理学的同时,作者也利用“模糊正义“的手段精致了故事的结尾。比如杀害艾米的凶手最终不能被引渡回国、连环凶杀案真正的凶手也因为政治原因而对大众隐藏起来等。这种手法的好处在于模糊了正义的现实界限,使人们看到并知悉处于体制之内的尴尬,与游离在体制之外的侦探小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比,也是犯罪小说不同于其他侦探作品的特点。

  至于女主角克莱尔这个心理学家,我不能说喜欢。因为在我看来,她所表现出的情绪化并不是一个心理医生应有的职业素养,诚然这一切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以儿时朋友失踪案的侦破就把这个心理学家的心理问题彻底治愈的方式有些唐突了——若是在美剧中,这个过程要最少持续一季。而过于唐突的结果导致故事后半段的节奏趋于急促,好像最后的那场火灾一样,作者急切的要给读者一个交代,反而扰乱了故事的节拍。更大的问题在于克莱尔虽然顶着心理医生的头衔,却在整本书中对于心理的分析表达甚少,几乎是靠直觉的“神来之笔”帮助理清案情的,这实在有些本末倒置,像极了美剧中那些忙着查案的作家、医生,在本职工作与探案中模糊了界限。

  《杀戮开关》区别于其他心理犯罪小说的最大差别是,两位作者分别有医学和警察的工作背景让整部小说的严谨性得到的提高。我们可以从文字间的专业词汇中领略到作者专业知识的扎实。当然,作为三部曲系列的试水之作,《杀戮开关》也踩中了很多系列小说的“第一部”的尴尬雷区,比如节奏不均、情节跳跃等。犹是如此,这还算是一部好看的小说,是一部值得人继续期待的作品。

  《杀戮开关》读后感(八):水准之上,期待之下

  《杀戮开关》的两个作者是热门美剧《Law & Order: SVU》《急诊室的春天》等的编剧和制作人,而且还得到了哈佛细胞生物学教授、纽约警察局警探和法医的帮助,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本书很过硬。尽管情节设计有点老套,好在叙事节奏不错(只是后面找出大BOSS那段有点草率),剧情环环相扣又没有故弄玄虚,场景描写也很有画面感,所以很有看下去的动力。必须说的是这本书是走真实案件侦查路线而不是玩叙述诡计之类,所以有悬疑感,但没过分强调。只是这本书的噱头在于首部司法精神病学悬疑小说但直白地讲心理学内容并不多,还可怕地还全都用斜体字来标明。对人性的挖掘不深,看完了就没啥感觉了,最后的结局也略科幻和美式英雄主义……

  以上是简要看法,以下带剧透吐槽。

  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克莱尔幼年时目睹好朋友艾米被绑架,成年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回了艾米的尸体(顺手黑了一把加拿大司法体制);一条是克莱尔在科廷医生手下做研究,追踪一个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托德·昆比与连续杀人案之间的关系。后一条线可以分为两段,两条线互为线索。

  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克莱尔起初坚持一些人会犯罪是因为他们的大脑有生理性病变,“既不知恐惧又不知他人会恐惧”。她负责评估托德·昆比的精神状态以确定对方是否能够假释,而在托德·昆比假释期间发生了连续杀人案并且他和受害者有接触——嫌疑人毫无疑问。但花了巨大篇幅终结了托德·昆比之后,克莱尔发现托德·昆比是冤枉的。至少在这个案子里,正常人比精神病患者更为可怕。

  作者在这本书里传达出来的观念我百分百赞同。研究犯罪心理并不是为了给罪犯洗白开脱,这仅仅是对“为什么”做出一个解释,无论是为什么大脑会病变或者犯罪动机。更多的时候,这用于对犯罪可能性进行预估并防范犯罪发生。不过从这点来讲,这本书对最终BOSS的着墨太少了。最终BOSS是个天才科学家,为了掩盖实验出的问题冷静布下一连串谋杀案……这种心理显然更值得分析,却压根没提,令人失望。

  小说另一个让我感到不适的地方是热衷于强调艾米被绑架的案件对克莱尔的影响。我明白幼年的经历会对一个人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认为通常不会以这么明显甚至近乎突兀的方式一直徘徊在脑海中,更倾向于作为一种“前意识”存在。书里解释幼年那件事让克莱尔有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但是艾米的存在感比伊恩还强总觉得怪怪的。一个是克莱尔不到十岁的时候在她面前被绑架不知所踪的好朋友,一个是克莱尔工作时由于帮助她而被残忍杀害的男朋友。相比前者一直干扰克莱尔的精神状态、案件破获后克莱尔也基本走出阴霾这种重要程度,后者基本就是作者想起来的时候提一笔……这种侧重不均的感觉让克莱尔的形象有点失真。相比之下,男主之一的尼克由于妻子自杀而产生的心理阴影看上去真实多了。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写得水准还行但不算特别精彩。不过话说回来,我想了想,也不知道这类题材如何才能写得更精彩……

  《杀戮开关》读后感(九):反传统的心理悬疑小说

  司法精神鉴定专家克莱尔由于小时目睹自己的好友被人绑架,内心一直受到压抑;假释犯昆比由于小时候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用枪“崩”掉了自己的父亲,从小对女性就充满了蔑视与仇恨;而刑事警察尼克也因为去年妻子用自己的配枪自杀而遭受冷眼。当这三个“不正常的”人搅和在一起时,再简单的案件也会变得耐人寻味。

  起初,你会以为这是一个关于心理犯罪的故事。昆比在因“强行触摸罪”服刑一年后得到缓刑机会,但必须经过司法精神鉴定和心理治疗才能假释。而克莱尔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好胜心以及出于对童年失去伙伴时的内疚,采取了过激的治疗手段,彻底激怒了昆比。就在昆比失踪以后,纽约城发生了一起又一起针对年轻女性的谋杀。抱着强烈的负罪感,克莱尔找到了负责案件的尼克,两个人就像在黑夜中行走的路人,相互扶持,相互取暖,在克服自身心魔的同时也一步步向昆比逼近。

  作为美剧的王牌编辑和制作人,《杀戮开关》的两位作者利用自己娴熟的编剧技巧,给我们铺成了一个紧张而又紧凑的故事情节。然而当这个故事深入时,我们才发现,有时候犯罪并不一定是因为心中存在阴影。

  关于犯罪是什么,犯罪学鼻祖龙勃罗梭的“社会犯罪人”理论认为犯罪人本身就是反社会或者不适应社会的。这种犯罪人“特质论”影响深远,以至于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等都试图以病理学及英雄主义来解释犯罪动机,尝试在受影响的个人身上找寻病灶的来源。正如文中的克莱尔通过将神经元灰质切片染色来研究、分析罪犯的大脑,试图“以一种开创性的方式对待精神病患者——把他们视为既不知恐惧又不知他人会恐惧的个体”。

  然而事实并不像克莱尔对昆比所说的,“三岁看老”。正如最新的研究表明,不少精神病患正是在医生的诱导下才“发现”自己小时候存在的阴影。在研究犯罪的手段中,科学并不是万能的。正如昆比死后,验尸官罗斯在检查完昆比的心脏后得出的结论“邪恶昆比的内脏中根本没有任何是嗜杀成性的征兆,在他解剖过的其他杀人犯的心脏中,也同样没有发现过这样的征兆。”

  更为可怕的是,如果我们相信犯罪人本身就具有特质,那么犯罪人以及其家人必将遭受到中世纪女巫一样的待遇。当尼克帮克莱尔找到绑架她小时玩伴的凶手后,他们才发现凶手的儿子还因为父亲的罪行,无法正常地谈情说爱,找到自己的伴侣。克莱尔安慰说,他们是不一样的,根本没有什么邪恶的基因遗传。而当所有谜底揭开,读者才发现,“嗜杀成性”的昆比不过只是一个棋子,真正的凶手是一个冷静到绝情的科学家。

  当这么强烈的差异出现时,我们才明白作者的苦心,与其说这是一部心理悬疑小说,倒不如说这是一部反心理的悬疑小说。在这里,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阴影,但这都不足成为他们犯罪的借口。这使我想起《犯罪心理》其中一集的结束,罪犯默然地低下头,仿佛接受命运的安排:“那些从小受到虐待的孩子总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坐在对面的警官则回答,“不,有一些负责逮捕他们。”

  《杀戮开关》读后感(十):一场心灵丛林里的救赎

  这是一部离奇的心理犯罪小说。

  女主人公克莱尔,童年时代因为亲眼目睹一起玩耍的好朋友被恶人绑架,无助、自责的心理阴影如噩梦般一直伴随她长大成人,完成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业,成为一名初出茅庐的精神科住院实习医生。为实现其从事对罪犯大脑的解剖分析和研究的理想,年轻的克莱尔申请加入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一个极富声望的研究项目。

  一个人进入另一个人心灵的过程是一个可怕的过程,他需要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出发去认识人,这本身就意味着动荡、不安、危险。带着对艾米遭绑架生死不明的自责,克莱尔原本希望通过直接面对人类难以想象的最严重和扭曲的罪犯大脑进行治疗,找寻出一种有效的精神治疗手段来防治恶性犯罪行为的发生,却不料因此被自己的导师利用,从此身陷一场又一场精心策划的杀戮危机……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这部描写心理犯罪的小说,竟是出自美国两位知名热门连续剧编辑和制片人之手,他们既不是职业作家,也非心理学专业人士,故事更不是取自世上任何真实的事件,却和众多的悬疑小说家一样,有着从大脑到笔头的至真领悟。他们所营造出来的诡异氛围,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想象力,还有驾驭如此繁杂零乱的人物心理的控制力都很出色。在离奇曲折而又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中,将犹如梦魇般的追杀,人性的复杂多变,心理的卑污和阴鸷,鲜活地展现出来,挑战阅读者的智商。倘若不是看完最后一章,真的搞不清楚哪个是杀手,哪个人是真正的幕后始作俑者。而当真正的谜底揭开时,往往给人感觉是有些无法接受,或许是作者极力想让这个结局来个出人意料。

  阅读悬疑小说不象读通俗小说那样一马平川,轻松自在正。300多页的作品,陆陆续续地花了我约莫一周的时间,速度当真是不够快,因为我时不时需要反刍回味一番其中滋味,而这也恰好就是此类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所以打算读这本书的朋友,你最好极尽耐心去读,否则很容易被两位剧作家充满误导性的文字描述所迷惑,糟蹋了这部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