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催眠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催眠师》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4: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催眠师》读后感10篇

  《催眠师》是一本由拉什·卡普拉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催眠师》读后感(一):支离破碎的生活

  最近偏爱悬疑推理,或许是因为平淡的生活需要一点让人心跳的东西吧。

  今天终于又看完了这部《催眠师》,觉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也感觉到一点压抑。

  这本书是关于催眠的,以前很少接触催眠的人都对催眠抱有一种偏见吧。但是看完这部书之后,你可能不会这样想。催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分成好多层次,可以帮助人找到不敢面对的伤痛,可以让一个人认清楚自己,也可以让罪犯现形。书中的两个案件交错在一起,让人感觉到扑朔迷离,当你以为摸到罪犯的衣角的时候,线索又中断了。这样的过程让人看得既紧张又有点绝望。

  书籍带我了解了瑞典这个国家,这个福利化的国家,这个有点冰冷冷的国家,他们的警察机构,甚至是他们的饮食习惯。

  书中同时涉及到了医生和警察两种职业,都是特殊的职业,埃里克与约纳都是很好的医生与警察,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受众而在努力的工作,最后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或许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增加交流与了解吧。

  故事围绕着一个催眠师的生活展开,他放弃了催眠的技艺,却不得不再用,他陷入了危险,却不自知,他弄丢了儿子,无处寻找,他的妻子误会了他,没有解释。。。。

  真是千疮百孔的生活啊。

  但是最后对于儿子的热爱,对于妻子的感情,他开始奋斗和寻找,去争取警察的调查,走进自己痛苦的回忆。那一段一段追踪的片段,一度让我紧张的喘不过气来。再最后,父亲为了救助儿子舍弃自己的生命,而恰恰是儿子的救生圈拉住了父亲,才救回了父亲的生命,这一刻,曾经有些淡漠的家庭与生命终于又息息相关的有了联系的一点。

  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之后,虽然生活依然没有结束,痛苦依然存在,但这就是生活吧。与痛苦相生相伴,才更加体会到幸福的甜蜜滋味。

  《催眠师》读后感(二):催眠与心理创伤

  读拉什•卡普拉的《催眠师》如暗夜独行路,在无人的街头沿着晕黄的街灯一个人和他的影子忐忑不安地前行。一个人独行不可惧,怕的就是氛围和猜疑的不安的心。拉什•卡普拉的《催眠师》案情亦不复杂,心理描写与人物伪饰非常唬人。近四百页的故事相当厚,于是也看了好久。

  小说中的埃里克,让人看不过眼,很失败,事业庸碌,家庭濒临破裂。两起凶杀案,让他无论选择沉默,还是重操旧业,他终究不能独善其身,置之度外。小说两条明暗线索相互纠缠,一条,埃里克利用给犯罪催眠,抽丝剥茧地一步步接近凶杀案的真相。另一条线,埃里克当年立下如此誓言的原由,也是他患有血友病的儿子失踪案的真相。火线上的埃里克最终不负重望,再次创造奇迹,虽然过程曲折而伴有无数被揭开的痛苦。但也正是这种剥茧抽丝式的调查里,在有限范围和有限道具上使用催眠术,得到了更多人心理上的认可。但很显然,关于催眠术的运用,还有待商榷。埃里克经过此案后,是否再次从事催眠职业,这个作者并没有交待。任何一项技术,用于正道,当然好;若是被利用,走向邪恶,那是很可怖的事。

  从整个故事来看,也许因为主人公比较另类,所以风文也略带着黑暗颓废的气息。心理上的创伤,记忆的追根溯源,原本不太讨好读者的因素,经过催眠的包装,立马显出新鲜且震憾的效果。也不能不说,作者找到好的突破口,成功地从旧题材里翻出新花样。

  回顾整个故事,除了催眠,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是心理创伤及诊疗,无论是约瑟夫和她的姐姐,还是埃里克本人,其实都是心理有创伤者,而他们是否得到了救赎,卖个关子,各位看书吧。

  《催眠师》读后感(三):一场疯子的盛大聚会,一部推理小说中的百科全书

  催眠、精神病、人格分裂、潜意识杀人等等,早已是被推理小说用滥掉的元素,所以当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没有被“催眠师”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书名所迷惑,它让我在家呆了一整天。毫无疑问,它是一本令人感到惊喜的推理小说,悬念丛生,环环相扣,让我跟随着情节紧张着、疑惑着、揪心着,欲罢不能。

  本书整体结构上是双线叙事,在调查埃克一家灭门惨案的同时,参与调查的催眠师埃里克的儿子被绑架,两起看上去有着紧密关联的案子,展现出了作者的超强功力,作者将在叙述性诡计发挥到了极致。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完全被作者“牵着鼻子走”。绑架案的嫌疑人从嗜血男孩约瑟夫,一步步又反转了真相,嫌疑目标又指向了疯女夏娃布劳,直到发现了夏娃浮肿的尸体时,真相再一次反转。绑架者不是约瑟夫,也不是夏娃,那会是谁呢?

  埃里克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回忆了多年前自己主张的催眠治疗计划,带领我们认识了当时参加催眠治疗小组的成员。他们是一群心理疾病患者,他们中也有精神病者,有暴力狂,有偏执狂。既然绑架者不是约瑟夫,也不是夏娃,那么我自然而然地认定,绑架者一定就在这群病人当中。

  但我实在猜不出是谁,因为到最后你才会知道,真凶原来是那个最不像精神病的、行为表现最为正常的人。推理小说的魅力就在于此,你永远不知道作者将要带你走到哪里,而你却心甘情愿地跟随着,直到最后在心中惊叹:原来是这么回事!

  疯子不好写。疯子的内心世界,在我们常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是松散多变的,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所以要把疯子写得真实可信,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一场疯子的盛大聚会,每一个疯子,都有着他们独立的精神世界,有各自成为疯子的缘由。作者带领着我们在一群疯子中寻找真凶,每个疯子都有绑架和伤害的动机。正因为他们是疯子,所以用正常的刑侦思维是无法找出真凶的,只能通过催眠师的回忆,将我们带入到那个神秘的催眠环境中,再通过对动机的猜测,去对这群疯子一个个的进行筛选排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知道了这些人的灵魂和人性是如何一步步被扭曲的。这正是这本书给我带来极好的阅读体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故事本身的精彩之外,我觉得,这本书称得上是推理小说中的百科全书。作者在描写中毫无刻意说教的味道,不露痕迹地展示了刑侦学、法医学、解剖学、心理学、精神分析等等很多在破案中需要用到的知识。

  总而言之,它是一本令人拿起就不想再放下的书。

  《催眠师》读后感(四):“局中局”&“画外画”

  推理故事的乐趣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作者会引领你走哪一条路,看见如何的风景,到达什么样的目的地,你是慵懒的享受这一切过程还是迫不及待地奔向最后的城堡,或是停留于某处的风景不再前行呢?

  犯罪,这东西是无法消失于这世界的,即使在看似祥和高福利的某些国家也是一样。近来新闻报道里越来越多的出现杀人事件,某些事件的残忍程度几乎堪比虚构的小说,让人不禁诧异原来某些东西是那么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案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几乎第一个想到的是警察,而本故事却在警察以外带入了一个催眠师——一个让人感觉充满好奇且有点神秘的职业。到底催眠师会为案件带来什么?是案件的某个重要线索?如果那么容易就得到答案,那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文字呢?呵呵,这似乎是个有点纠结的问题。不过意外的是作者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梦境——一个噩梦,突如其来,像海啸一般,一瞬间一切似乎都改变了。究竟是“局中局”还是“画外画”?谜团在此成几何倍的扩大着,也许你试图在文字间寻觅它们的关联,甚至猜想故事的走向,但也许一切总是不在你预料以内,这才是推理故事的乐趣。

  既然某位催眠师进入了此案件,外加书名《催眠师》,不难想到作者会引领我们步上一条叫“催眠”的道路,只是此路的风景如何,如同催眠师此职业一样,让人充满好奇且带着神秘感呢?在众多的影视剧里,我们印象中的催眠是一个一对一的场景,而本故事里却展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集体催眠——我很好奇其可行性,现实中真的存在这样的催眠么?或者这仅仅是故事的需要而构建的呢?大段大段的催眠场景的描述,让人似乎弄不清楚这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甚至有点急切盼望结束这“催眠”回归于现在。而在现在,随着作者展现的各类线索,你隐约看见了目的地的城堡,然后越来越近直至到达。

  首次读瑞典作家的小说,发现他们的文字似乎很舍得笔墨于一些细节,甚至有时候你会觉得可以一笔带过的东西,他们却很认真的一点点勾画出来,让人不由得觉得如果转化成影像的话,他们是不是会给一个两三秒的特写呢?也许这是瑞典人血液里的一种特质吧,像瑞士表一样精细。除了故事,让人觉得有惊喜的是作者——居然是一对夫妻的笔名,这让人惊讶而好奇,他们是如何共画各个场景表达的呢?

  《催眠师》读后感(五):170页不停歇的高潮就跟唱最炫民族风不换气那样有木有~

  在看小说,尤其是推理悬疑小说和言情小说的时候,我会将自己的感官和神经全部调动起来,随着情节摇曳而情绪起伏。遇到《催眠师》真是棋逢敌手。它绝对是一部能让你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小说。

  在题目上,我们看不到这本书的情节的端倪,即使猜也是猜错的。我原本觉得,以催眠获得某个案件的真相,会使整个推理破案过程都化为无效,类似于将真相归之于上帝之手一样。那将多么无味。不过,这部小说绝对不会落于这个俗套,它并不是将催眠放在故事的结尾高潮部分,而是放在我们怎么想也想不到的故事前端(确切地说,第51页!)从那个时候开始,高潮就来了,而且一直不停息。身负刀伤的男孩说出真相,到姐姐的被捕和逐渐透露不伦的真相,再到男孩逃出医院并扬言报复,再催眠师的孩子在深夜被强行带走……起码170页的情节紧凑得让你无法透过气来。然后作者刻意在这个地方停顿下来,用75页的篇幅进行插叙,回忆催眠师在10年所作的催眠实验研究、期间的婚外情以及催眠实验所带给他的身败名裂。到最后的100页,更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了,真相像剥蒜一样逐层迎刃而解。到案破那一幕则如烟花轰然升天,灰飞烟灭。后脖子凉飕飕的。

  往常的推理悬疑小说,极需要拿捏张弛的力度,一般是这段紧张,下一段就整些和缓的;这段发现了2个线索,下一段就又出现1个新疑点。但正如我上段所说,作者有能力将读者的心在170页里都悬在半空,(就跟唱《最炫民族风》不用换气那样有木有~)然后再来一段回忆让你大喘气如拉风箱。接着直接上《忐忑》里的“唉呀哟”那段。你说这样的换气训练还不是锻炼我们心脏的好方法吗?

  除了情节气氛拿捏得鬼斧神工之外,整个故事的结构也很巧妙。在催眠师的儿子被掳走之后,我们凭着已有线索,总会怀疑是那个男孩做的;当出现了另一种可能时,我又会想,将两个不同的案件糅合到一个故事里,岂不是很没意思?但别忘了题目是《催眠师》,这两个案件都是由催眠所引起,而最近一次的催眠更是使两个案件重合的导火索。一切结合得严丝合缝。

  利迪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良的家庭教养对孩子的影响。这值得我们反思,到底我们对孩子的教养会让孩子如何去解读,从而塑造他们自己。教育应该是慎之又慎如履薄冰的事情。

  有些地方我觉得仍然需要我再阅读一遍才能找到答案,包括夏娃的死因;以及那个被催眠的男孩说他的姐姐需要他咬别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第一个案件的过程重组,以及两姐弟进入催眠师家中犯案的过程重组,很大程度都是出自姐姐之口,弟弟却成为了一个缄默的被害者。会不会存在另外一个真相?

  《催眠师》读后感(六):颠覆了我对瑞典的印象

  昨日和夫君前往东莞办理一些业务,忙乎了一整天。由于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漫长地等待,我便从包里取出这本瑞典作者拉什•卡普拉所写的《催眠师》阅读了起来。

  在包包中携带一本书是我向来惯用的做法,并时常根据外出时间的长短来携带不同类型的书,时间越长,就会带越加晦涩难懂的书,以便尽量放慢自己的速度,免得过早看完。很明显,昨日所带的书,非常符合我等待的时间,恰好在电梯抵达家中楼层的那一刻,完完整整地读完了。

  从翻开本书的第一页开始,我就忍不住沉浸在其中了。书中令人惊悚和邪恶的氛围,在开篇便慢慢的渗透出来。作者强大的笔力,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而一点一滴的勾勒出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恐怖之感,实在是令人钦佩。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得不承认,这一部犯罪小说的精彩与复杂,是我所看过的国内任何推理小说都无法比拟的。其写作技巧和情节契合的程度,正如一只精湛的瑞士手表,精致、缜密、无比吸引人,堪称现代犯罪小说的顶级作品。

  小说从一个惨无人道的灭门案谈起,引出了故事的男主角——著名的催眠师埃克里。埃克里是个现状有点糟糕的中年男子——事业失意、婚姻失败、还滥服药物,心爱的儿子又是血友病的患者。偏偏警察约纳,又百折不挠的坚持要他使用他已决定永远不使用的催眠术,而也正是这一次催眠术,把他所积蓄的所有不幸都推上了高潮。

  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将这样一群疯子,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形象地展现给读者,而其中的催眠术,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作者认为,很多心理有障碍的人,都是童年有过创伤的人。也就是过去的一些小事,会对人的一生都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人的心理扭曲、变态。不过我觉得这也不是绝对的,这还需要取决于这个人的承受能力,还有本人在遗传上神经地带的敏感程度。所以对于作者通过催眠术来引导病患回忆起童年的过往,以便疏通和了解自己潜意识中潜藏的恐惧和伤痛,我还是觉得需要抱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也就是说我并不是完全赞同催眠术。

  在阅读时,除了被情节的跌宕起伏所吸引,从另一方面讲,也颠覆了我对瑞典的印象。过去对于北欧,有一种格外强烈的向往,总觉得那是世界最后的一片净土,是非常适合定居的美好地带,但近来随着挪威的枪杀案发生,以及某些心理变态的人对北极圈内小海豹的血腥虐杀,到这一本被一群疯子所充斥的惊悚小说,让人看得胆颤心惊。书中都说了,在这些年底平均日照只有五个小时的国家,很多人会因为抑郁症而死。

  也是,这世界上只要有人在的地方,便会有一些天生便是反社会、有心理障碍的人存在,何况是在缺乏阳光、缺乏温暖的国度呢?

  哪里可能有所谓的真正的净土呢?我不禁笑自己的愚蠢起来。

  《催眠师》读后感(七):如果你有不为人知的过去,请拒绝被催眠

  能够读到《催眠师》这本书,纯粹是一个机缘巧合。如果不是有缘读到,我可能是不太会主动涉猎这些包含“玄学”内容的文字。就像童年时常看的动画片里某种”摇怀表“似的催眠恶搞一样,我始终认为催眠术其实就是一场将恶搞进行到底的玩笑。

  好在这本书其实跟催眠也没有那么大的关系,在我看来只是借题发挥的素材而已,并不是书胆。这本书其实关注更多的是人性、家庭与成长,尽管催眠可能只是噱头,但我还是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真实和诚恳。

  ”在希腊神话中,睡眠之神修普诺斯是一个手拿罂粟壳、长着翅膀的男孩,他名字的含义是睡眠。他是死神的孪生兄弟,是黑夜女生和黑暗之神的儿子...“

  以上引述自本书开头对于现代催眠术的介绍,与其像封面上提示的那样认为它是推理小说,我更愿意将其归入欧美悬疑系列。我个人概念中的推理小说,或是有惊天的诡计和犯罪手法,或是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凶手,或是有神秘离奇的作案动机。而这部小说,在第45页“战栗真相“一章中,几乎就把故事开头令人惊愕的案件全部解答,转而又开始的另一个绑架案才是全书的重点...(虽然两起案件多少有些关联) 而这一个类似于《谎言黑洞》(哈兰.科本著)中的男孩诱拐案,一直撑到了故事的最后。实话实说,在第一个案件的高调刺激下,男孩的失踪和预感到的俗套大团圆结局,确实不会对读者产生一种更强烈的兴趣和刺激。然而,虽然诱拐案件本身并不出奇,但那些穿插其中的灰色回忆确实很耐人寻味。出于人类的猎奇心理,”老木屋“的故事应该会很吸引人,这里不多说,还靠大家自己品评。

  另外要说的一点就是”众生相“。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已经超出了我的期待,作者把其中每一个重要角色都塑造的超级出彩~ 你不会感觉到人物的似曾相识,你只会觉得:对!这就是埃里克.巴克,这就是他的妻子西蒙妮,这就是有故事的警探约纳.林纳... 相信这部书如果真的拍成电影,如何能将其塑造成书里那样丰满的形象,对于演员的演技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吧。

  最后危言耸听的说一句:如果你有不为人知的过去,请远离催眠、远离催眠师...

  《催眠师》读后感(八):一路向北的门派

  从马丁.贝克到亨宁.曼凯尔的瓦兰德系列,从冰岛的英格里达松到近年身死后成名的斯蒂格·拉森之“千禧年”系列,似乎欧陆的悬疑作在中国引进的除了英国和西班牙,大部分便是瑞典、挪威、芬兰这样的北欧系,而像德、法、意这些文学与小说的滥觞之地在中国的出版却并不具足,这是十分令人困扰的问题。

  大概要在小说书写的模式上找出共通点来并非难事,上述的几个系列作者均不吝惜让笔墨在多位角色的视线与行动上并进描绘,大概为警察类推理悬疑小说树立了一个了不起的范本的马丁.贝克系列不就屡屡使马丁.贝克只沦为一个串联全作的联接吗,喜欢马丁.贝克系列当然也就是喜欢作者的描述笔触在那些完完全全的不同个性警察间的切换,好像《水浒传》这样的人物志。

  这样的书写当然与第一视角或者单线制运转的写作方式对立,北欧作家热衷于全知的书写模式,如果这种书写方式在亨宁.曼凯尔和英格里达松身上还不算太明显,那么“千禧年”和《催眠师》这样的作品就完全是离雷蒙.钱德勒、劳伦斯,卜洛克、金庸的模式十万八千里了。

  北欧的作家擅长人物的刻画,喜欢将不同面貌的苦难借不同面貌的个体展现陈列,当然,我们了解,智者如钱德勒,滑头如卜洛克,他们从深谙通过某特定个体眼光去观望一整个零落世界的努力,如同武侠世界的金庸,这样的小说家们在小说技法上是脱俗的,他们晓得让你在一部小说中只要将自己替换成书中角色一次就好了,我是说,替换一次就够了,一次就足以去观望一整个包容而冲突的世界了,一次就足以有办法说成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这是《大眠》在做的事,是《每个人都死了》在做的事,是金大侠的书写方式。

  喜欢让读者在一部小说里替换好多次,变身为心事重重的父亲、变身为哀怨而痛苦的母亲、变身为老当益壮的外公、变身为警察、变身为催眠师、变身为心理疾病患者,这是北欧悬疑惊悚小说在做的事,是《催眠师》作者这个我还不太熟悉的拉什.卡普拉在做的事,是施耐庵在做的事。

  吊诡的是,连北欧这个化身门派的“死对头”,卜洛克也曾有过完全像化身派的《小城》,金庸也有剑走偏锋的《天龙八部》。

  读完《催眠师》后,我问了妻子一个问题,小说中被催眠者在被催眠过程中的自我精神创伤保护,将人格替换成物或动物是否在心理学得领域中是实际存在的,她因为读过相关课程,告诉我伪装、创伤保护是实际存在的,之后我又问了集体催眠的可能性。一直以来,我就对于催眠存在很深切的恐惧与担忧,精神层面的手术与实体外科手术的不同在于,他总多那么一层的道德伦理担忧,当然催眠的实质仅在于通过催眠师的技巧引导,让被催眠者唤醒精神掩体内的创伤记忆,但这种唤醒本身可能带来确知的结果还是可预期但不可控的结果呢?创伤释放当然有助于治疗,病因不找到,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但是是否要考量被治疗者的心理承受力呢?催眠后的记忆恢复所带来的治愈成功与更行恶化的比列几何?好比,一个病人你坦白告之其病情之后,对他的健康是有利的还是会增加其内心恐惧度,将其推向相反的境地。

  小说关注的问题不少,虽然大多数是浅尝辄止,但作者本书的话题性透露出我上一段落的意思。回到小说文本本身,这个北欧门派中的一员,即晓得如何因循传统,也懂得让人物找到一个除了生活本身处境描绘之外的特异话题,算是别具一功吧。

  《催眠师》读后感(九):记忆掘冰人

  刚工作那阵,参加了几个IT技术的培训班,在班上认识了一个毕业于名校心理专业的女孩,我当时十分诧异,问她为何放着很有前途的心理专业不去干,却要跨专业来干这IT民工?她问我是否知道美国有个职业自杀排行榜。我不知道。她说,在那个榜单上心理专业便名列前茅,你要想帮助别人排解心理问题,难免就要做一个心理垃圾桶,用句时髦的话讲,去接受他人的负能量,常年累月积累下来,难免自身就要出问题。之后她还跟我讲了她在精神病院实习的经历。现在想来,她的说法真有一定的道理,那些帮助别人解开的心结也许只是转移了一个地方存在。而本书的主人公催眠师埃里克在成功地催眠他人的同时,也许也将自己慢慢催眠,祸根也就渐渐深种。

  故事是由一场血腥的屠杀开始,本以为一个嗜血变态的疯狂杀手已经足够了,怎想到读下去才发现这只能算是故事的一个引子罢了,那个变态杀手如同催眠过程中的一句话语、或者一个手势,触发了催眠师埃里克深埋心底的黑暗过往,如同开关开启,所有本以为已经永远消失的过去又从时间的深渊中缓缓地爬了上来,攫住主人公的一切,想把他们永远拖入那无尽的永劫之中。

  说实话,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无法言说的心理问题,北欧那漫长的冬日黑夜似乎太容易让人们拥有无法言说的痛苦与秘密,如同被大雪覆盖一般,在寒冷中变得坚硬或者漆黑。有的人因此变成了屠戮的杀手与变态的施虐者,有的人变得脆弱而神经质,比如主人公夫妇,也有的人因此变得更加坚强,比如那个叫做约纳的警察,而我也似乎只是在读到他的部分时才能吐出一口气,终于能到冰层上面暖和暖和了。而要想看一看那些记忆中的创伤与根源,催眠师恐怕就要像一个掘冰人一般,一点一点的凿开坚冰一探究竟,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也“冻伤”,甚至被记忆的冰层没顶。

  严格地讲,本书应该更像是一本心理悬疑小说,所有的答案都不需要多少推理,它们早已藏在了主人公的记忆深处,连警察都向主人公要求给他一个名字,他才能追查下去。我不知道记忆究竟能藏多深,而又能带来多大的伤害,以本书的故事来看似乎是永远也望不到底,似乎是真能杀人无数。

  本书的名字叫做《催眠师》,不过催眠在书中的份量似乎还不是很重,整体感觉催眠更像是一个触发故事的导火索,而不是故事的核心。催眠这样的情节我曾经在迈克尔•康奈利的《诗人》和《黑色回声》,还有克莱顿•劳森的《死亡飞出大礼帽》中读到过,在有的故事里它是侦探的破案手法,而有的故事里则成为犯罪的帮凶。而我对于这种挖掘记忆的手段实在不了解,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我想如果现实中真的发生有关催眠的案件时,我也会像书中那些大众一样去质疑催眠师是否可以篡改人的记忆吧!毕竟催眠看上去太像一种魔法了。也许也正是因为人们对于催眠的不确定与疑虑,所以许多地方通过催眠得来的口供是无法作为定罪的证据的。这似乎可以让人安心,但其中却也蕴含着巨大的戏剧性的矛盾,而在展现这个矛盾方面本书略显单薄。

  作者的讲故事的功力不错,写作手法也熟练,故事有一定的吸引力,只是情节在后半部分略显老套,如果我为本书打分,满分五颗星,我给三颗星。

  在最后吐一下槽,本书的开本似乎有点大,在拥挤的地铁里实在有些施展不开,当我被紧紧地挤在人群之中,看着周围许多人在人缝之中使用小巧的手机看电子书的时候,便无奈的想到这个城市也许太拥挤了,已经无法容下一本真正的纸质书了。

  《催眠师》读后感(十):《催眠师》挖掘潜意识之下的阴暗

  在现今很多的职业之中,催眠师这个身份毫无疑问地很是让很多门外汉的人们好奇不已。三百六十五行之中,催眠师这个岗位当仁不让地可以归结为是新近推出的一项职业。对于催眠师这个身份,我相信很多的人们对它的品评肯定是众口不一。有人肯定对此深信不已,有人可能对此嗤之以鼻,有人可能对此半信半疑。然而,不管各个情况的结果如何,我个人还是对于催眠师这三个字的称呼很是的崇拜和好奇。

  无独有偶的是,我新近刚读到了一本出自于瑞典作家的悬疑类虚构小说《催眠师》。这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文字内容颇有特色,故事包袱一个接一个地抛出的不错的小说。置身小说之中的显然就是主人公身份便是一名职业催眠师。

  作为一本小说的看点,我个人以为有如下的几处值得关注。首先,本书的故事情节真的构思比较得精巧和恢弘。事实上,个人以为轻巧的一大要点需要的是小巧的集合。然而,这本厚实的悬疑作品却时刻彰显着不一样的巧中有大的特色。由催眠师埃里克因为自身职业身份的缘由,我们逐一看到的是一个身心疲惫却又依旧不断前行的催眠师的努力行进路线。在本故事之中,主人公埃里克的着墨点尽管看似不多,但是却时时刻刻地又在潜移默化着对他加以刻画。尽管他是一个主人公,但是外国文学的一大特色非常鲜明地展示着这个主人公非常整体性的人格形象塑造。他不是一个大英雄,但是他却同样有着一颗除恶护正的热心;他不是一个好男人,但是他时刻地一自己的方式爱护着自己的妻儿;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好催眠师,但是他却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地运用专业的技术来发挥自己的催眠特长-----如此一个多面体的主人公形象就此带领着书外的你我见证了恐怖的凶杀案,并且如何查疑解惑地找寻被绑架的儿子的经历。于我读者的角度而言,这样的一个多面体的,有棱有角的人物描绘原本以往读到的大英雄形象真实和生动得多。其次,本书看似假单的一个恐怖异常的凶杀案件之中,却可以有如芝麻开花般地层层突破。在这其中的既有针对现实过程中的恐怖案件追踪,更有着催眠师自己逐渐得自我觉醒和斗志的重新振奋。于是乎,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发生于催眠师自己身上的影响着他随后的放弃自我的追踪探疑----一环套一环,却又是环环相连。本故事的内容也在瞬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和增色。再次,如此的悬疑小说之下,不仅仅是带领着读者们见证着催眠师的神奇功力,我们同样更是读到了众多的被人们埋藏于意识之下的阴暗面。也许彼此催眠师可以起到开导的作用,也许此时他会给自身带来灾难。毕竟,最阴暗的角落一旦挖掘而出,注定会有着更多的天崩地裂的震撼力。催眠师不好当,而催眠师又其实非常得重要。一名成功的催眠师其实很是可以给我们人类带来温暖,开导,解脱。事实上,《催眠师》这本小说本身其实很是给予人们深思的还在于自身内在的自省。与其压抑自我的掩饰,倒不如坦然地勇于面对。与其让自己变得被动痛苦,倒不如找个可以让自我的沉重得到疏通的渠道。人性的阴暗面我们不能忽略不计。透过这一系列的悬疑故事,我们也一同在作者的带领下,共同挖掘潜意识之下的阴暗面。无论是书中的罪犯又或是身为催眠师的埃里克其实都有着这样被深藏的一面。只不过罪犯们最终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摆脱这些阴暗而无法得到解放自我;只不过身为催眠师的埃里克最终可以成功地走出阴影,走向光明,走向温馨的家庭。

  催眠不易,但是我们书外的读者其实很是可以透过这本小说来自我分析和解读下自我。是不是我们也有什么收藏于内心的黑暗?漫漫人生之路我们又该如何坦然地面对曾经的这些阴暗而昂首前行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