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社会教育观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社会教育观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08 04:2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社会教育观经典读后感10篇

  《我的社会教育观》是一本由李镇西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社会教育观》读后感(一):公民李镇西的态度

  公民李镇西的态度

  这是一本李镇西的社会观点评论集。坦率的说,这本书所在文集数量共八本,是多了点。且李镇西更多的价值应该在教育方面。但看看一个著名教师的社会观点,当然更立体更全面,教师也不能宅于书斋,况且李镇西这个人,是爱好行万里路,视野开阔的。

  本书中可以看到,李镇西是个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人。对身边之事有态度,不平事能鸣。只要不是过分,不是想在官场得意,睁眼看世界的现代老师,更多的能体现人性。李镇西野有一些现代的法制社会的观点,所以主张不可夸大对政府职责感谢感动,这样的李镇西比那些山区教师模范一味奉献的苦,更有价值

  李镇西是个与时俱进的人,他在网上的生活有滋有味。据他说,他最常去的网站青年话题,后来是K12教育论坛,最后是教育在线(http://bbs.eduol.cn/)。这三个网站都去过,当然都比李镇西去的晚。李镇西在那里找到了气味相投的朋友,我们更多的只是浏览而已。现在的教育在线,应该算是办的最好的教育网站了吧。我很推崇那里的氛围,那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地方,无论是提升儿童阅读的新教育儿童阅读,还是提升教师水平的网络师范学院,甚至是民间教育改革——新教育共同体,都是很有意义的。李镇西有一部分文字记录和这些网友交往的,有的得以在生活中见面,走在了不少网友前面。

  在一些虚假荣誉面前,李镇西是拒绝的。比如,一些非法或者打着擦边球的刊物、出版社,会广撒网,给您一些荣誉称号,让您交钱。类似事件比如脊梁奖。我可以这样讲,很多人为了评职称原因,做过这样的交易实际上是一种丑恶现象

  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现代社会不是需要这样的公民吗?

  《我的社会教育观》读后感(二):与我心有戚戚焉

  这本书是我阅读这套别集的最后一本,看的很舒服,至少是一种畅快淋漓之感。从书中所崇敬的文人名家和李镇西老师所表达深情厚谊,都让我心有戚戚焉,共鸣感十足。

  第一辑特别用“有一种无畏叫巴金”命名,足以显示李镇西老师对巴金的敬仰之情。看到李镇西的文字,我深刻感受到他是理解巴金的。纵然巴金曾多次说过自己不是作家,但我依旧认为他是作家,而且是我心中最伟大中国作家。诚如李镇西老师在文中所说,巴金有一个明显弱点——“软弱”,他在文革逆来顺受,苟活了下来,但是他又是“无畏”的。这种“无畏”是反思勇气,是忏悔声音,是拷问的锋芒……巴金的无畏更多的是表现于自身,他没有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批判历史,而是从自己出发,从一个很低的角度批评自身。这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很难。批评他人,总比自我批评要容易的多,更别提是检讨灾难中的自己,而非灾难中的中国。

  对于韩寒评价,我就不置喙了。韩寒对巴金的评价,我现在还记忆深刻。韩寒郭敬明之流,我看的不多,也不想多说。新概念作文比赛,现今看来,也不知道是一个成名的快速通道,还是仅仅就是一个噱头,反正红了就那么几个,想红的还有无数。

  政治方面,在书中你想寻找到批判领导的文字,那是有的,那批判的领导没有指名道姓,说的也不过就是一封匿名举报信的事;想看到大力赞扬的文字,那也是有的,对温总理的极力肯定与敬佩,仅从“致敬”二字就能看出;想找些挖掘隐私的文字,那也是有的,我被“优秀共产党员”了透露出些许无奈深情;甚至你想看到国际风云人物,那也是有的,第九辑另眼看世界便稍稍提了一二。

  这本书似乎很满足你的多种需要,对于逝去作家的怀念追忆,对于新生作者的喝彩与肯定,对于政治人物的敬仰与评点,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被迫,对于灾难的反思与警醒,对于杂评的犀利与点拨。然而,内容或许有些过杂,不大衬 “我的社会教育观” 这样一个题目。也许,出版社想以教育为中心,来展开一个教育家的别集吧。

  《我的社会教育观》读后感(三):《我的社会教育观——李镇西30年社会评论集萃》社会角度谈教育

  何为教育?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话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回答者都会有着不同的反馈。那么,当教育和社会的紧密而形成的社会教育观又将会是何等的解答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专出自于专家呢级教育者李镇西的社会教育观吧!

  《我的社会教育观——李镇西30年社会评论集萃》一书脱离了以往某些作品的空口说辞,更多地集结了相关的教育基调,以真正的实战教学为依托,以切实的独立思考精神为准绳,以社会评论精选集锦的新式一一呈现在我们读者的面前。

  尽管我不是一名教育从业者,但是我却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受益匪浅。不为别的,只因为本书给予我的教育思想意义相当得深刻。剔除了以往的为学而学,为教而教的之乎者也,今日的教育理论早已经需要提升到某个更高的层次。本书中,我们便可以感受到那份真真实实的超脱感。今日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停留于缘由应试教育基础之上,相反的,身为教育者的团队更需要考虑和深思的是把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引导孩子们成为更适应未来民主的现代化中国。通过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关于社会问题的深思,也由这些社会问题引发的全新的社会教育观。里面涉及到的有无畏的精神,有尊重理念,有诚实内涵,有尊严的阐述,有善良培养,有社会公德的竖立。里面更有众多曾经发生过的出自于教育界的话题,引人深思,发人深醒。

  读这样一本书,却让我这个原本远离教育的读者深深地震撼于出自于教育界的心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更多新时期的教师们的职业路线设计和职业操守准则。不逃避,不躲避,正面直击,深入探究,由浅入深,逐一探讨。既然是问题,就选择不回避。正是因为今日的教育孕育的是明日的希望,所以今日的教育更不应该脱离的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的基础源泉。透过这本书,我感知到的更多的是教育的真正用意。我们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培养和提升孩子们的知识层面,更多的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孩子们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正是如此的教育目标更是催促着一个教育格局的重新孕育和改良。建立于社会基石上的教育观尤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正是因为如此,社会角度的教育培养尤其值得教育从业人员和一切社会人士们引起高度的关注。因为这是我们的未来,这更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我的社会教育观》读后感(四):徘徊于尖锐圆融之间

  小时候,在家里看姥姥纳鞋底子印象最深的是锥子,尖尖的锥尖,一下子穿透数不清层数的布底,那叫一个痛快。但如果锥子的头钝了,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不可能了。令我回忆起这个情景的是这本《我的社会教育观:李镇西30年社会评论集萃》

  本打算从这本书中见到一些一针见血、针砭时弊的评论,看到作为一个教育者工作者独到见解,但令人遗憾的是,书中虽然不乏一些有针对性的评论,但其深度广度却有所欠缺,所以让人的感觉整体存在着一种尖锐与圆融的矛盾,就仿佛是一枚钝了的锥子。

  钝锥子固然可以用来扎破一些比较薄的东西,但却总不能显露其锋芒了。

  这本书中的一些篇章的内容,虽然表达了他的个人观点与感受,但其中却多了一些世故,少了一些尖锐。举例来说,在第一辑中对前辈的敬仰也罢对同行的哀悼也罢,所涉及的深度却是不够的——只是涉及学习而并未涉及超越。再举一例,在第四辑中对“范美忠先跑事件”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他的避重就轻,而不是直接的表态,他说“范美忠是我给推荐到都江堰光亚学校教书的,没想到我‘成全’他成了名人。”“我对范美忠先跑这件事的基本判断是:这首先不是一个什么道德问题,而是一个责任的问题”,这里面我既没有看到像养的识人不明歉意,也看不到自己我的剖析,而只是一笔带过,仅是说“让我感到寒心的,远不仅仅是范美忠,还有为他辩护的他的朋友——这些朋友也曾经是我这说可能现在也是我的朋友”,后面虽然也表达了自己观点,但这种表达让我觉得更多的是有些“绕”了。然而在紧跟着的一篇文章中,笔锋一转,大谈《请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时,却对因范美忠事件而产生一些过激言辞的网友持有很大的否定态度,甚至很犀利不留情面,这样的不同标准,未免让人有亲疏远近方面的联想了。

  另外,这本书的主题本应是“我的社会教育观”,但却没有一篇文章提出了作者的社会教育观的具体内容,充其量不过是一些杂文随感式的评论,也许是因为我个人的水平有限,弄不懂这种跨度既大内容又比较散漫编辑风格吧。

  本书开篇即以把巴金先生的说真话为头炮,作为读者当然欢迎读到更多的真话,衷心希望能够看到这把已经略有钝意的锥子变得更锋利一些。

  《我的社会教育观》读后感(五):好老师如何好:生命使命同行

  按说人不在教育行业,关注李镇西及其教育思想和著作,似乎有些跨界不搭,但当一名老师是我小时候梦想,虽然梦想早已抛至脑后,但到底意难平,看到这些令人尊敬的教育者,总想着也许有一天。。。

  李镇西那些倍受人赞誉事迹其实不必多说,光是他在课堂之余,大量阅读勤写笔记读后感,异常勤快地整理自己的课堂实录坦然反思----这些便已超越一般的老师。虽然他的文字与文坛名家相比,自然稍逊一畴,也因为教育者的身份,文字间也常带着一些教育者的感悟感思,时刻记挂着如何育人,这也与其他文人作品大不相同

  手中有李镇西文集四卷:《我的社会教育观 : 李镇西30年社会评论集萃》、《亲·友·我 : 李镇西亲情杂忆精选》、《我的教育行走 : 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我的教育心路:李镇西成长足迹述略》,让人全方位感受这位优秀教师的魄力

  《亲·友·我 : 李镇西亲情杂忆精选》是李镇西对亲人、故友、知交的回忆。这种回忆并不拘于亲朋好友之间,而是触目所及,无论是父母、前辈、同行、网友、还是学生保姆人事皆可进入他的视线成为他文中的主角。对生活细节观察细致感受,并仔细挖掘相遇之人身上的优秀品德,真正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向善若水”。

  《我的社会教育观 : 李镇西30年社会评论集萃》如附标题,是李镇西30年社会评论的精选。小时候的李镇西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后来成为教师之后,左手文学右手教育,这样“理想初衷一致,文学与教育齐飞,青春童心相伴,生命携使命同行”---相信也正是这些执着追求造就了这位教育者的独一无二。从这些社会评论里,看得到这位文学教育者的正直直言不讳,敢说敢言更敢行。

  《我的教育行走 : 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则可算是旅行文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行走中抒怀解意,美丽景色熏陶,文化背景沉淀给读者也带来许多启发

  《我的教育心路:李镇西成长足迹述略》这一册则是个人的成长回忆,从他的自述中了解作者对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李镇西老师很自谦,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教育家”,自认只是践行着老一辈教育家和名家们的教育理念。他自认为自己不具备教育理论家的独创,只是在一些细枝未节上有一些创新。读他的成长之路,感受他的朴实文字,也为他这些平凡踏实努力而感动,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好老师。

  《我的社会教育观》读后感(六):一个勇敢的教师

  关注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们必须担当的责任。林林总总的教育书籍看过不少,留下深刻感触不在少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身的特点,也有自己的长处,每每读来都获益颇多,但是在众多的教育专家里,我想说,如果你没有读过李镇西,那就太遗憾了。

  李镇西,既是教师,也是文学爱好者,他的每一本书的前面的总序都是这样写的:梦想是作家,后来当了教师,于是便把文学融进专业,有了一点成功的感觉和许多职业的幸福。因为既在搞教育,又爱好写作,于是成就了今天这个独一无二的李镇西。就如一直脚踏实地大树,绝不靠喧哗与色彩取悦于人,而是把真实的清凉洒给大地

  我以为,这个社会不说真话的人太多了,教师们也一样,可是李镇西是一个勇敢的人,他不仅敢于思索,更可贵的是,他敢于直面与说出。教师是文人,有时文人难免会让人想到软弱,可是李镇西让人想到的只是勇敢。

  在《我的社会教育观》中,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李镇西血液中的正直,脊梁中的钢铁

  他的爱憎分明,他不光是孤立投入到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颗公民的心,他不把自己与社会撕裂开来,只是蜗居在自己的小世界,而是用眼睛观察着,用文字记录着,用思想实践着,着实让人敬佩。

  不光是思索教育,而是从全面着眼,思索社会,思索历史,思索人性,这些都是造就一个国家的链条,如果单单地搞教育,空口教育孩子这样那样,那么这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教师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正直的心,他才能够做真正的教育者,很难想像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能够教育出中国的未来。

  在书中我们读到了李镇西对于时代的反思,巴多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李镇西表现出了宽容与谅解,对于许多被时代掩盖的人,例如张志新,他表现出了愤慨与伤痛。对于默默无闻却做出巨大成绩的工作者,例如斯霞,他认为社会应该给予肯定。而对于浩然与韩寒,他都表现出了真实的爱憎。

  生活处处有教育,社会现象背后体现的就是教育里暴露出来的弊端,例如范美忠现象,例如服务的“缺斤短两”,许许多多的小事上,李镇西都有着独立的思索,并敢于在现实中执言,仗言,而不是选择沉默,我认为他是一个勇敢的人。说实在的,一些教师平日带给我们的恶劣印象,在李镇西这里都被颠覆了。

  我们的社会需要李镇西这样的公民,我们的孩子也需要这样的校长,这样的教师。读李镇西的书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是一次心灵上的升华。我为教师队伍中还有着这样的人才而欣慰。

  《我的社会教育观》读后感(七):一个勇敢的教师

  关注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们必须担当的责任。林林总总的教育书籍看过不少,留下深刻感触的不在少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身的特点,也有自己的长处,每每读来都获益颇多,但是在众多的教育专家里,我想说,如果你没有读过李镇西,那就太遗憾了。

  李镇西,既是教师,也是文学爱好者,他的每一本书的前面的总序都是这样写的:梦想是作家,后来当了教师,于是便把文学融进专业,有了一点成功的感觉和许多职业的幸福。因为既在搞教育,又爱好写作,于是成就了今天这个独一无二的李镇西。就如一直脚踏实地地大树,绝不靠喧哗与色彩取悦于人,而是把真实的清凉洒给大地。

  我以为,这个社会不说真话的人太多了,教师们也一样,可是李镇西是一个勇敢的人,他不仅敢于思索,更可贵的是,他敢于直面与说出。教师是文人,有时文人难免会让人想到软弱,可是李镇西让人想到的只是勇敢。

  在《我的社会教育观》中,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李镇西血液中的正直,脊梁中的钢铁,

  他的爱憎分明,他不光是孤立地投入到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颗公民的心,他不把自己与社会撕裂开来,只是蜗居在自己的小世界,而是用眼睛观察着,用文字记录着,用思想实践着,着实让人敬佩。

  不光是思索教育,而是从全面着眼,思索社会,思索历史,思索人性,这些都是造就一个国家的链条,如果单单地搞教育,空口教育孩子这样那样,那么这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教师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正直的心,他才能够做真正的教育者,很难想像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能够教育出中国的未来。

  在书中我们读到了李镇西对于时代的反思,巴多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李镇西表现出了宽容与谅解,对于许多被时代掩盖的人,例如张志新,他表现出了愤慨与伤痛。对于默默无闻却做出巨大成绩的工作者,例如斯霞,他认为社会应该给予肯定。而对于浩然与韩寒,他都表现出了真实的爱憎。

  生活处处有教育,社会现象背后体现的就是教育里暴露出来的弊端,例如范美忠现象,例如服务的“缺斤短两”,许许多多的小事上,李镇西都有着独立的思索,并敢于在现实中执言,仗言,而不是选择沉默,我认为他是一个勇敢的人。说实在的,一些教师平日带给我们的恶劣印象,在李镇西这里都被颠覆了。

  我们的社会需要李镇西这样的公民,我们的孩子也需要这样的校长,这样的教师。读李镇西的书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是一次心灵上的升华。我为教师队伍中还有着这样的人才而欣慰。

  《我的社会教育观》读后感(八):向真理投降

  严格地说,李镇西老师的这套别集(不清楚文集和别集区别的人情自行度娘)我个人感觉还是五月份出的前四本更好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出版社结集有凑四的倍数的习惯,从篇数上和结构上来看,出六本其实要比出八本更合适一些。依照我个人浅见,像《教育行走》和《教育心路》可以合成一本,再加上一些内容上有重合的,六本是足够了。因为这本和《教育行走》我读的时间最长,中间又被别的事打断了好几次,按照现在的模糊印象,《社会教育观》是不能被合并的一本书,因为不论从内容独立性还是思想价值来说,这都是整套别集中最值得读的一本。

  李镇西老师在这本书中最令我感佩的就是他坚定的提出:老师恰恰应该关心政治。很多熟悉我的人了可能感到不解,我是最为痛恨官场与学术相勾结的了,怎么今个会说这话呢?事实上我和李镇西老师在政治观点上存在很多龃龉,但作为同行,我很能理解李老师的感情,百无一用是书生,愈是在不民主的落后的社会中,作为语文老师,作为构建其他学科的背景与领域,我们即便自己神深恶痛绝,也一定要让学生积极的看待政治,这里的积极指的是参与的态度,而不是违心的说好话唱赞歌。对于这样的积极我四脚朝天的表示赞同。

  很多时候,当我读一本同行的书写评论时感到词穷并非因为理屈,我觉得自己简直有一千万个理由去批评作者,但是当我发现自己跟作者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这还有什么好发表异见的?李镇西老师这本书传达的百姓参政议政我一万个赞成,但在具体的问题上,我却与李老师看法南辕北辙,例如对于方舟子,李老师赞成他这种科学打假的精神,并且质问那些反对方舟子的人,肖传国如今锒铛入狱了你们感觉打脸不?我只想反问一句,李老师,在我们这个国家,你觉得入狱能证明是坏人么?这种意见上的饿分歧几乎遍布书中,那篇对三陪女的采访后的感想,对某地免予对受贿五万元以下官员的处罚的看法,对于书生气和正义感两者之间的关系,我都觉得李老师倘在我面前,我一定会跟李老师争执起来,但这些,并不妨碍我对李老师“教师更应关注政治”的赞同。

  托马斯 潘恩曾说:当一个人已经堕落到了宣扬他所不信奉的东西,那么,他已做好了干一切坏事的准备。尽管我自知很絮叨很自不量力,但我仍然表示,希望李老师在这本书中对具体事件的观点都是发自肺腑的,否则基于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可怕。我还要说,我并不认为,所说即所想就万事大吉了,纳粹军官戈林和希姆莱在个人道德品质上近于完人,但他们坚定的信奉民族有优等与劣等的差异且忠诚于希特勒,然后发生的事,就不用我多说了。

  向真理投降是高尚的品质,但糟糕的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真理。

  《我的社会教育观》读后感(九):认识了一位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这次集中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社会教育观》、《我的教育行走》、《我的教育心路》、《亲•友•我》这四本著作,再一次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下面我对这四本书分别加以简单的评述,作为一些阅读后学习的心得。

  《我的社会教育观》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30年的社会评论的精选。李镇西,作为一名教师,而且是优秀的教师,为什么不是只讲讲那些感人的教育故事,而老是对非教育现象发表看法。这主要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教育,只是李镇西老师实现他的社会理想的途径。出于公民的自觉意识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李老师对很多社会现象发了自己的声音。这一点我是很欣赏的,这继承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优良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的教育行走》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在国内外各地进行教育和学术活动的同时,行走过程中所写的文化散文的精选集子。这些文化散文写的很自然、很平淡,无论是《寻访皖南古村落》、《峨眉上避暑日记》,还是《府南河之春》、《蓉城的冬天》等等,读后让人感觉如同闲庭信步、如沐春风。这些自然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而成都,这个美丽的城市,是一座离开了还想去的城市,让人印象深刻,让人向往!李镇西老师现在仍然在成都工作,真是有福之人啊!

  《我的教育心路》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从教30年个人成长的回忆录。这本书中所有的文章分为五辑。这些文章既有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的片段,又有投身教育、从事教育工作的精彩叙事。李老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投身于教育事业,经历了“教育浪漫主义”,回归到“教育现实主义”,对“教育理想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读着这些对教育事业满怀热情的激扬文字,你会禁不住为这位“教育理想主义者”叫好!做最好的老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追求。

  《亲•友•我》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对亲人、老朋友的回忆录。这本书含有近四十篇文章。这些文章写得很朴实。一个个故事都很平凡而感人,一个个细节都很让人。无论是《陪流沙河先生喝茶》、《谢泳二三事》,还是《“慢生活”中的钱梦龙》、《难兄难弟难妹》等文章都写有温情,让人动情。让人深深感受到李老师内心情感世界之丰富。

  老实地说,李镇西老师在教育界算是小有名气,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以前没有认真拜读过他的作品,也是一种遗憾。这次一下子通读了这套《李镇西文集》,真的是大呼过瘾,算是一次补课吧!这次阅读的经历也让我认识了一位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大有相识恨晚的感觉。李镇西老师的作品值得阅读,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我的社会教育观》读后感(十):万花筒

  本书是一本杂文集,但我觉得更像是一本网文集,或许是我总喜欢读王小波的杂文的缘故,我总觉得杂文就该像小波的杂文那样,即使一再阅读,却总是会得到思想的愉悦与启迪,而李镇西先生这本文集中的文大抵是收录不同时期针对某些具体事情的议论,从中隐约可以看到作者思想进化的轨迹,而没有注明每篇文的写作时间以供读者参考是小小的缺憾。

  尽管我时常在网上冲浪,也时常在网上修习崂山派道术,但是要评论一本网文集于我仍是一件有些难度的事情,因为涉及的事情、观点太多,难以一概而论,而每一篇都论及的话又会十分驳杂,但我不会偷懒,只能尽力而为吧。

  本书第一辑里一个主要的议题是“讲真话”,作者开始举的两个例子是耀邦与巴金,这两位其实有着共同的缺点就是软弱。讲真话本身其实是一种简单而直接的解决办法,因为编瞎话不单费脑筋而且还得跟自己的良心作斗争。但是讲真话在我们这里常常需要极大的勇气,而且良心更是成了公众人物里的稀世珍宝,要想明白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境地,参考一下李镇西先生另一本书《我的教育行走》里提到的“(江)淮之水,恩(泽)于(民)”,不知你会不会想起魏忠贤权倾天下时各地官吏纷纷为他设立生祠的事儿来?

  在阅读《有一种无畏叫巴金》时,一定要注意到一种荒谬:巴金给大公报《随想录》专栏的文章《怀念鲁迅先生》在刊出时居然连鲁迅先生讲过的自己是“一条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话也被删除了,仅仅因为此“牛”会使人联想起文革中的牛棚……这一方面能够让人明白G点的生长规律(尽管想要完全明白这种规律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另一方面让人明白当代的话语权是怎么回事儿。

  当代的话语权,其实不过如马克•吐温笔下雅普雅普岛那用吹响金喇叭来表达的民主一样公平,比如作者身为著名教育界人士以及四川省人大代表,他能“说”出的话就比我们普通人要多一些。这并非制度之恶,比如我们在豆瓣网这样的话语平台上互相交流,制度是没工夫来瞧你的,恶在话语平台的自我审查,以及机器之恶。我们的计算机更多地用在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这方面,吊诡的是,支撑运转的钱是我们缴的,这与李镇西先生在《我的教育行走》中所述的枪决林昭要由家属交纳五分钱子弹费的事情如出一辙。

  作者引述了冰心“我没有什么可怕的,我是‘无权可夺、无薪可夺、无官可免’,我现在什么都不怕。还有,人家也不必来动我,我都是快死的人啦”这段话,尽管没有讲冰心说了什么样的真话,但是说真话需要下多大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因思想而入罪的张志新在李镇西先生的生命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即“张志新是引领我走出现代迷信的思想启蒙者,独立思考是我从张志新那儿继承的精神遗产”。这里我有三点想说——

  第一,从作者所言“从那以后,我就抱定一个信念: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真理,我决不能再迷信任何东西,不管它披上多么神圣的外衣!”来看,此文成文较早。因为在《我的教育心路》一书中《我的阅读史》一文里述及,2001年夏天,作者在苏州大学读博时研习当代西方最著名哲学家之一波普尔的著作时即已明了“科学的理论或命题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所证伪,因此,科学的划界标准只能是可证伪性:一切命题凡是能够被经验证伪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由此波普尔得出结论:科学的进步在于不断地批判旧的理论,大胆地猜测新的理论,不断去除错误理论中的错误。由于科学理论总是有可能被证伪的,这样的循环往复就是无限的,因而对科学理论的批判是无止境的,所以科学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的道理,简而言之,即所有不能被证伪的理论都是非科学或伪科学,因而不存在终极的真理。作者在当年的读书笔记中这样写道:“科学理论的特征恰恰是不能无条件地‘自圆其说’或‘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一旦被发现其缺陷——即被‘证伪’,便获得了向前发展的生命力。……相反,任何宣称‘万能’、标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并不许怀疑拒绝批判的‘学说’‘理论’‘终极真理’都是非科学。”既然终极真理是非科学,又怎堪迷信?而“除了真理决不再迷信任何东西”的意思难道不是“只迷信真理”么?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新华门两侧的标语上。作者在其它书中也多次谈到马克思“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哲思,因此,此文无疑是较早期的旧文。

  第二,张志新案的始作俑者,如今却与妻女在上海享受平静的生活呢,这就是为什么张志新的事迹“仅仅宣传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不知什么原因’,张志新的名字从媒体上消失了”。某人的幽灵,迄今仍未走下神坛,其家族或曰派系势力至今依然强大。所以,莫说张志新们的名字不会出现在“共和国英雄”之中,对文化革命的反思也仅限于让被打倒的老领导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而已。最近发生的所谓北航叫兽韩德强因为一位老人对“毛主席我们想念您”的标语口号表示异议而两次掌掴这位老人的事情即是新证。

  第三,我从小到大看的电影与李镇西先生一样,都显示革命志士被处决时高唱革命歌曲走向刑场,面对敌人的枪口高呼着革命口号慷慨就义,而现在众所周知的张志新临刑前却被割断了喉管,这都不能算是讽刺,我实在不知该怎么说好,只好失语了……

  在本书第二辑里论及民与国的关系时,作者的说法令我大惑不解。作者在《“你要努力工作啊!”》一文中这样说道:“严格地说,民众与政府不应该是任何意义上的亲情或血缘关系,而是雇佣关系:民众通过一定的形式,雇用一部份人为自己做事。或者说是‘契约关系’:民众是买方,政府是卖方;民众付出的是经济上的税收、政治上的服从、思想上的认同,政府提供的是各种公共服务。”又服从又认同,如此,独立思考何在?公民意识何在?对真理的追求何在?这一刻,马克思在哪里?张志新又在哪里?作者还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啊。

  作者引温相所言云:“我将我的政治理念归纳为四句话:让人有尊严地幸福生活,让人感到安全可靠,让社会充满公正,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老实说,只要落实了任一项,我们都会比现在好很多,所以,当作者又引温相知难之言云:“尽管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议论,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阻挠,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在我能力范围内,贯彻我的理念,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作者在《我的教育行走》一书中《海滨情思》一文里提及的那位知其不可为而勉力为之的邓世昌大人……

  本书第三辑的《我的一次反腐败经历》一文其实就是我之前曾经讲过的那种情况——举报信落到了被举报者手里——的类似版本,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聪明的猴子,深明杀鸡之意,只有少数人愿意拿自己当鸡蛋去撞击石头,我还能说啥呢?说我对这些鸡蛋充满了滔滔不绝的敬意?

  哦,对了,千万不要忽略了《E网情深》文末提到的李尚平老师喔,这是一枚很悲惨的鸡蛋,他去撞石头,用碎裂的代价,换取了镇府通过再次向属下各村农民摊派而补发了当地教师一个月的欠薪这么一点点微小的成果,而枪伤死亡差点被归为交通事故,他的死却真的达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案件五年无结果,此后再无人胆敢讨要欠薪了。尽管这样的故事读了使人绝望,我还是要向希望了解的读者提供消息来源:

  南方周末:http://www.southcn.com/weekend/tempdir/200212260033.htm

  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p/102254177

  其实老百姓只是想改良,谁不愿意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呢?但是某些人却偏偏要流血给你看,而且嚣张到甚么程度?被害者李尚平老师在遇害的前几天自己就有“预感”:他曾对妻子说,也许有一天他会在“一种不明不白的情况下”死去……所以作者才会在寓庄于谐的《我看“5万元以下不予追究”》一文的末尾引用了英国诗人约翰•堂恩的诗句: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

  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份。

  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

  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

  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

  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

  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你敲响。

  老实说,我常常觉得一些知识份子特别迂,他们总在操心应该改良还是革命这些高端话题,浑不知自己身为砧板上的鱼肉,该采用哪种方式根本不是由我们说了算的问题,身为底层民众草根阶层,我们基本上只能被动选择而已。今天的知识份子真该好好补一堂课:毛主席晚年为什么号召我们读《水浒》?为什么要批宋江?凡人凡事皆有利、害两面的,毛主席毕竟站得高、看得远啊。

  《“我也希望过有尊严的生活!”——对一位三陪女的采访》里,比较感动人的是作者问“你父母知道你在做这个吗?”的时候对方的回答:“其实,我并没有给他们明说我在做什么,他们也不问我,但他们实际上知道我在做什么。不过他们从不问我,怕我难堪。大家都心照不宣。我感觉得到他们心里很难过。可没办法,因为他们现在彻底下岗了,连生活费都领不到。我还得养活我的父母。我是独生女,父母特别疼我,我也爱他们,我不能看着他们饿肚子。”百转千回,其实……并没有……也不……但……实际上……不过……怕……都……可……因为……连……都……我还得……父母……我也……我不能……,令人看了很难不感同身受。作者总为这份笔记的真实性担心,老实说,我倒是没怎么为其真实性担心,却深为作者的常识担心:作者居然认为她自身的原因在于“她的辍学就是她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埋下的悲剧隐患”,看来作者还需作更多的调查才行啊。就算作者那位司机朋友遇到的那位下岗女工也是因为辍学而造成了自己的悲剧,那么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又怎么说?

  我读了作者的四本书,常常感觉作者不但年岁比我大,读书、交友、阅历都比如今困坐愁城的我强得多,但是视野却常常局限于很窄的一点,比如对于文革的反思,总局限于受迫害老干部的视角,从来不想运动的群众基础在哪里;比如对失业率无视,仅把辍学作为个人悲剧的自身原因(自身原因与社会状况相比能及其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么?),此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本书的第四辑都是与汶川地震相关的文章,其中《北川行》一文中提到“听说(北川中学)废墟下现在还埋着七百多孩子,已经永远无法挖出来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什么叫“永远无法”?如果下面埋着的是黄金的话有没有办法挖出来?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对草民死者从来都缺乏尊重,这与我们对生命的漠视在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

  而在对于“范美忠先跑事件”的喋喋不休中,作者身为教育界人士不检讨教育对于造成全国“全体无责任”现状的责任,身为人大代表不追究类似“让领导先走”这类事情的责任(比如先塌的为什么总是中小学校舍)以及上行下效而在全国造成的恶劣影响,却吃柿子找软的捏,尽管范美忠是李镇西先生的朋友,而且受惠于李镇西先生才能去到都江堰光亚学校教书,但如果是我的话,最多私下相议而已,是绝不可能置之公议的,这不是是否真诚的问题,而是是否公平的问题,这与我在作者另一本书《我的教育心路》的评论中批评作者对张爱玲的谴责有失公平是一个道理。

  至于作者在《一个催人泪下的疑似谎言》中提出的新闻真实性问题,实际上我们新闻的真实性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了,这已经成为基础手段了,我觉得说再多也是改变不了的,根子在哪儿大家心里都明镜着呢,就别装外宾了吧。

  而在《我为什么要评论“非教育问题”》一文开头,作者所引的“小若子”在其博客上的留言“李老师:我觉得您有点变了,变得我认不得了,还是管好自己的这一盘子吧!高度不够,乱发评论不好。因为您的一言一行有一定的影响力。自己名誉损失是小事,如果误人,您将会悔恨终身”可不能简单略过,仔细读一读,有没有觉着森森杀气?这就是治病救人的抢救者居高临下的拯救行动啊。这套路太熟悉了,不正是国民党特务对闻一多李公朴的那一套吗?对付阴风鬼火,将其公布在阳光下,对于坦言自己怕死的作者来说,无论如何是要有些担当的。

  在《祖国才60岁?》一文中,作者考据了一番祖国与国家的不同,这是曾令我痛苦经年的问题,因为这曾是我的信仰,或曰迷信。值得深思的是,是谁又为什么要混淆。而在《我看“5万元以下不予追究”》一文里,“对于受贿行贿5万元以下的一般干部不予追究”这种抓大放小的措施一方面揭示了行贿受贿已严重泛滥到了“处理不及”的程度,另一方面与我前一段时间阅读的《零容忍》一书中述及的香港廉政公署打击贪污受贿的“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理念可谓南辕北辙,难怪香港能用几年的时间跻身世界最廉洁的地区之一,而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贪污腐败愈演愈烈徒唤奈何啊。

  在《感动之余的疑问》一文中,作者指出:“后山茶场的知青们的生存条件为什么竟会那么困难?据说35年来,知青们用自己的青春在荒山上开出了一千多亩茶园,应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为什么知青们会穷到这个地步?属于劳动者的财富而没有被劳动者拥有,必然就会有不义之人的掠夺。”这里,我觉得最后一句的“必然就会有”应该改成“必然就是有”才对,“必然就会有”给读者的感觉似乎是劳动者的财富丢了或者露富而因之遭人觊觎,“必然就是有”才能表达劳动者受到掠夺才失去了财富的真实境况。而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作者提到了“饭馆门前擦皮鞋的大嫂”,令我忽然想到前些天在武昌车站转车时看到站前广场上躲躲闪闪的擦皮鞋的女人,心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擦皮鞋不是人们会争着抢着去做的那种光荣事儿(比如考公务员),如果不是生活中迫于无奈,谁愿意去做呢?可是自谋出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赚些钱,为什么还要被逼得躲躲闪闪呢?为政一方者既然不能解决民众的就业问题,又何苦逼得这些擦皮鞋的女人东躲西闪呢?你总要给人一条活路吧,你以为站前广场上没有擦皮鞋的女人你脸上就光彩了?解决不了民众的就业问题难道不是你最大的耻辱么?所以这篇文章的内蕴是很深的,作者指出了贫困源于被掠夺的实质,但是却又只能浅薄地泛泛一说,因为过犹不及,说得太深的话就会变成被割断喉管的张志新的……

  至于《如果没有暗中摄像……》这篇文章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君不见如今每当发生一些疑难案件的时候,耗费巨资布下的监控摄像头网络却常常恰到好处地不能正常履行职责了吗?这是我们富有特色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要是说你不行……那就行也不行。西方人的思维是搞不懂东方人的逻辑的,他们总以为机器比人更可靠,总在幻想用机器代替人工作,他们学不会东方人的智慧:机器总是需要人操控的,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如此“保险”》则充分展现了作者身为城里人的少见多怪,要是作者真正到乡下去走一走,管保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在乡村那名目繁多的各种摊派面前,一元钱的保险费那确实都不叫事儿!

  其实李镇西先生这人用北方话来说就是很“轴”,顾名思义,就是车轴的那种“轴”,不带拐弯儿的,又名“一根筋”。打个比方,洋人家挂个灯笼增添些东方神韵,他就偏要跟人家理论真正的中国灯笼该是什么样儿的,上面的字不能乱题,该写仁义礼智信,而且,既然你这灯笼上写了仁义礼智信,你把它挂在家门口了,你不能光挂着,你还得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这五个字才对,你光是自个儿践行也不过瘾,你还得在街坊邻里中倡导这些精神……我弄不懂他是不是想要把人家烦得干脆扯了灯笼一拍两瞪眼,但他真的就是这么干的:他不是先进代表,却最仰慕红岩啦张志新啦这些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深入研究马克思……如果都像他这样儿,早晚得烦得人家把那装装样子的灯笼给扯掉的……扯掉灯笼以本色见人也不知道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刚才写烦了抽疯了一下^_^言归正传,广东人喝汤吃煲汤的肉骨等汤料时有句话叫做“好货沉底”。话说作者在《我再次被崔永元点燃“红岩情结”》中揭秘了一件挺有趣的事儿:原来红岩中著名的叛徒甫志高的真名是冉益智,他不是一个一般的干部,而是重庆市委书记!嗯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邪门得很。所以说历史比小说更富于想象力啊。至于文中提到的投机问题,以前叫机会主义者。在《诚实对待历史》一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史上著名的机会主义者陈独秀冤案昭雪的过程,既然原本以为是机会主义者的人实际上并非机会主义者,那么有没有真正的机会主义者呢?这个问题太深了,现在讨论这些还不是时候。

  《“儒学”能够“救中国”?》这篇文章写得很透彻了,尤其引的一段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穿越时空,烛照着前路,而先生只是在烛光中沉静地看着我们。

  而在《关于叶利钦的漫想》中,作者开宗明义地说“我说我想说的话,是我的权利”,很让我羡慕他的高义,但我提醒自己,说这话实实在在是需要些“底气”的,人家是四川省人大代表,教育界知名人士,如果我贸然说出这话来,其实一点儿也不会影响到我说错了话时被消声的命运。当然我不是对着李镇西先生泛酸气,我是在叹息我自己的命运啊。

  最后,《“政治文明”的两个注脚》言简意赅,说的其实只是两个字——禅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