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做田野笔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何做田野笔记的读后感10篇

2018-09-16 04:5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做田野笔记的读后感10篇

  《如何做田野笔记》是一本由罗伯特•埃默森 / 雷切尔•弗雷兹 / 琳达•肖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做田野笔记》读后感(一):新闻无学

  【1】田野调查入门参考

  【2】客观性,真实性微观真实宏观真实…诸多理念让人想到的是新闻专业主义与采写规范。但其实践技术方法在这本书里得到呈现。

  本来应该是新闻系基础知识,却在新闻系师生默契地指认新闻学科学院教育与新闻实务绝缘之后,把培养基础知识的责任完全丢给了业界,由此带来的必然系统、专业、科学自觉向无序、业余、狭隘、自发的滑落。

  新闻无学。

  《如何做田野笔记》读后感(二):笔下的田野

  本书具有一个前提民族志直接来自田野笔记,而不仅仅是“田野工作”。也就是说,田野工作者(不仅是人类学者)不仅要“做”田野,更要写下田野中收集的信息,而且还要保证写得详实而具有反思性。

  就人类学的意义来说,本书的亮点在于将对民族志的反思提前到了原材料阶段,也就是可被视为人类学者私人文本的田野笔记。因此对民族志作品的反思也就提前到了做田野笔记的阶段。与其说是对方法的辅导,倒不如说是按照正规顺序去反思田野工作方法论的全过程

  在田野工作中,人类学者去看和感知、问询和观察,然而记笔记的人类学者的需要做的并不仅仅是传声,而是作为一个能动的知识个体去编排和转译,他或她需要随时注意自己立场思路,从最初惊鸿一瞥记下的只言片语和些微细节,到事后不久整理的连贯话语流与行为流,再到随时间沉淀下来的注释、备忘与存疑,最后经过选择分析加工形成面对更大读者群的民族志。这看似是一套流水线式的操作流程,用工业化消解了人类学的浪漫情怀,但细细想来让“任意而为”的民族志多少在行为上有迹可循。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反思,为何如此询问?为何找这个人询问?为何选择了这些材料而舍弃了另一些?之前预设的理论是否可靠,是否还需要修正?等等。这里不需要强调客观和真实,而是要强调反思与自省,从细节的汪洋大海里提炼出学术共同体的通用文体

  然而也是书中强调的有理有据存在隐患。书中的田野笔记是通过人类学者作为主体的观察和询问得到的,是被记录的话语和行为,而不是文字本身。因此这是基于无文字社会或者说不以文字为载体的田野工作的经验,对于以文献和其他文字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工作并不能很好的概括,例如某些以纯文献为田野场所历史人类学研究。

  《如何做田野笔记》读后感(三):有一条阡陌,草蛇灰线般穿越田野

  田野的灌木层是人类的巢穴。这样说,是因为田野调查的阡陌上,有些灵魂蜿蜒而行,穿越泥沼与灰暗,寻证生命尊严价值,更是为文明挽留基本的风度自信

  尽管大多数时候,人类学家科学家自居,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类学家与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个人,各种感受交织情感触动免不了影响研究的结果。不过,不要紧,承认这种“沮丧尴尬疲倦窘迫”并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而且越来越被看作是田野叙述中,一个有益维度。虽然“许多人仍然相信,充满焦虑的‘忏悔故事’的个人化田野叙述,存在损害民族志工作有效性的风险”,但是,“如果一定要谈到田野工作中的负面经历,这些经历通常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是民族志磨坊里的谷物。”

  如果说20世纪或是更早的人类学家更多时候是在“探险”——— 前往丛林海岛,记录“文明”社会未知文化生活——— 为的是满足人们对未知的渴望,对遥远异族的猎奇心理。那么今天的人类学家研究的“性工作者、残障人士……地下经济网络中的毒贩、监狱中的囚犯”的意义何在?这是今天的人类学家最经常需要回应解答问题

  答案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问题,通过对田野调查对象的描述,帮助人们了解、认清、分析、解决属于这个时代的问题,是人类学家进行田野工作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写成《江村经济》,是因为一战与二战之间,短暂繁荣期的世界经济,给中国农村传统社会—经济结构提供了变迁动力,如何通过对变革中农村社会的分析,找到中国农村发展方向,是费先生在“江村”田野中试图回答的问题。同样,20世纪80年代的费孝通,开始关注“小城镇建设,这又与当时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诉求结合在一起。他的田野调查不再局限一村一地,关心的问题也随着时代“与时俱进”。

  《如何做田野笔记》读后感(四):另一种角度看世界

  这本书我花了一个多月读完的,利用每天上下班地铁的时间。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做标注,读完后把这些标注手打输入电脑,将近一万七千字。

  我第一次知道人类学里的田野调查,是在《耻辱手记》里的惊鸿一瞥。然后去百度文库搜了一堆田野调查笔记来读,觉得不过瘾,就去读了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江村经济》只看了个目录肃然起敬,无比景仰。《如何做田野笔记》这本书刚出版我就知道了,我觉得这是本非读不可的书,于是一直在等待电子版出版,等不到后还是读了纸质书。不能用kindle做标注我也就只好手打了那一万七千字,不过我觉得值得。

  比较乐的是,读完这本书跟朋友们卧底游戏时,我老是不自觉张口就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balabala的,遭到他们吐槽。

  为什么会觉得这本书非读不可?

  人类学本身,对我是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的,更吸引我的是人类学进行研究的方法。读完《江村经济》,彻底了解田野调查是怎么一回事以后,我察觉到了这一套研究方法的其他价值。我觉得如果我能掌握这一套方法,不管我是去采访别人,还是自己做什么调查,或者是拍纪录片,甚至我什么都不做仅仅是照常生活,我对生活的洞察、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把握,都会深刻得多。《江村经济》对我的震撼太大了,那样的洞悉力度和结构程度,是我所渴望拥有的,我意识到如果我自己也能做到的话,这将对我的生活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这是一本很优秀的书。它完全担当得起它那简单直白标题,对人类学认识浅陋如我,读完这本书也能明白田野笔记的构建全过程,以及很多田野调查进行的方式方法。这样有条不紊地徐徐道来,理论及实例并举,吸收程度非常好,至少我觉得自己读完了即刻就能进行实操。

  我也的确试验过。我没有真正去做田野调查,而是把田野调查的方式方法用到了市场调查上。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最终没能进行下去,但它的确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

  它没能影响我的生活现状,可我想我已经清晰看到了它对我日后生活的影响,以缓慢不起眼的方式,深深地渗透进了我的生活,影响我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如何做田野笔记》读后感(五):手把手教你用另一个视角去看待不同

  讲道理为什么选择读这本书,我已经忘了契机了,好像是翻了一下,觉得有意思,在那之前,我对田野笔记没有任何了解,一度以为是跟植物或者说养蜜蜂之类有关的事情。但是读下去后,我感觉自己现在所写的读书笔记,其实就是一种形式的“类田野笔记”。可能是一些契合点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发生兴趣,在大学中国近代史那门课中,有小组实践任务,我基于李碧华写的纪实文学烟花三月》做了一次关于日本慰安妇的课题报告,其实是因为李碧华这个人非常的妖才,之前读过她写的小说色泽浓郁,亦正亦邪亦真亦假。后来看到一本纪实文学是她写的,也是吃惊也是好奇去看了,那算是我看的第一本纪实文学,非常震撼,不是内容选题震撼,而是那种表达方式让人震撼。记得作品最后引用了红楼梦的一句,好似是“...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好的,虽然我扯远了,但是我现在有理直气壮理由了,我这不是成熟的读书笔记,而是田野笔记类型思维汇总集。

烟花三月8.4李碧华 / 2005 / 花城出版社

  其实现在算好的,读完这本书还是能后把握住整部作品的脉络完整贯通的表达什么,之前一段时期,看《黑天鹅》《倾斜的真理》《先天后天》之类的书时, 我的感觉就是我对通篇作者安排写作的思路脉络毫无把握,毫不夸装,那时候我真的是就这自己平时阅读时想到的笔记,就这破碎的只言片语(这还是我能理解部分)去阐述自己想到的、类比的、融汇的一些想法观点总和总结一下就是脑力不够,看书理解的很乱,自己写的总结时更乱。也算是各种思路在脑子碰撞

  后来情况发生了改变,应该是从《南瓜花》这本开始记笔记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居然写笔记的时候有了大局观,虽然南瓜花是本小说类作品,相对那些理论不断在进行细致区分延伸应用的书来说更加容易懂,但是我还是很高兴的。至少这时候我看着目录可以明白作者的写作布局概括思路了。

  上面扯这么多,和田野笔记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很大,因为它们算是我观察自己得到的田野笔记的片段。所以下面就是正题,我还是打算按照目录顺序去梳理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收获

  《如何做田野笔记》一书从前言里打动了我的心,其一是因为自己最近疑惑于有经验的写作者的创作过程,希望找到这样的干货教程来做借鉴。前言提到“解密研究者做田野笔记的过程,明确关注他们讲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转变成可检查的文本的过程”。其二是我接触过纪实文学《烟花三月》,上文也说了,有深深的羁绊,也对李银河人文学者的人类学研究采取的方法充满好奇,好奇那样的纪实文学如何产生,好气不易量化的人文学科如何进行研究。其三是自己有经历过事情后写总结的习惯,觉得不管是日记还是总结,其实是对自己的观察和记录,认为读这本书会让我对记日记和写总结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侧重,甚至对我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产生影响。

  前言和所有外文学术类著作一样提到了章节分布,但是使我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它提出一种作者的双重性考虑:1,介绍田野笔记的方法技巧,2,使人更全面理解这些过程对田野探究的意义。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全篇的行文,甚至在结构上的布局都在不断的强化这两点,且暗示两者的不可分割性,哪一个去单独考虑都不会使本书成为学术巨著。从而体现了一种严谨学术的探究态度,是在各方面张力中寻求平衡协调,这让我想起了有人说写诗是带着枷锁跳舞。反正一个事要想搞的很艺术,就得很谨慎又很极致

  其实一开始我看到目录时犯了错误,我当时是类比的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去试图加速理解这本书的内容,我将全部内容概括的理解为一个数据收集方式的选择(第一章),数据收集(第二章),初步处理(将原料转化为可处理数据的过程,第三章),数据结构化处理(第四章),数据的筛选(第五章),数据的编码和综合(第六章),形成算法(第七章),总结。后面在阅读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出了一个错,尤其是关于第五章的应对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筛选”环节,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改,此时我才发现,这和我一开始的第一印象有很大的差异,也是这些差异让我去修正自己的观点,有趣的是,让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是书中第五章提到的,在讨论如何重新分析田野笔记的论述中,书中提到“在完全陌生的文化或语言区中进行研究时,最初理解与后续认识之间的差异往往是惊人的。”虽然这书是中文的,但是是翻译来的,而且所涉及的领域也是我之前所知甚少的,确实差异惊人。而第二章提到过我们一开始还是要记录自己的“初始印象”。后来我意识到自己在看书的过程中运用到一些书中所提到的方法技巧,其实心里美滋滋,其实之前这些方法会被无意识使用,当我们有意识拿出来,并且针对进行训练时,这些东西会在日后生活中更好的服务于我。

  第一章是讲数据的收集状态得沉浸其中,田野笔记要求人沉浸于环境,不存在上帝视角去进行研究,但是这种沉浸是种微妙的沉浸,它体现了一个人在新环境中的再社会化,也要求研究者有投入生活的沉浸以及进行田野笔记的抽离状态,在《美国众神》中有一段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指主人公是个心理敏感且易抽离出来审视自己的人,我感觉那可能是作者的某种自身投射,因为当作者的有这样的一种潜质,就是人群中的边缘人群,很容易抽离出来审视自己审视人群。也就是说想做田野笔记要具备这样敏感的特质,有不能过于抽离现实的生活,两者得能兼顾,写作的方式会塑造人的思路,人的思路也会影响写作方式,所以有的作家越写越敏感。。。而且沉浸这事得非常的克制,记得之前有个美国华裔女子研究南京大屠杀史实,后来撑不住抑郁了自杀挂了,我以前不咋能理解,也不知道她是看见啥资料了,感觉自己也是去过相关纪念馆的人,为啥没因为这事自杀,现在我感觉就是她研究过程,沉浸,不再单单作为旁观者,更是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就是哪些历史过往太黑暗了腐蚀人心之类的。怪不得我国现在提倡多赚钱少搞研究,其实说不上来什么感觉,觉得那人挺可惜的,她是因为搞研究搞的好才抑郁的啊。。然后第一章也提到过,田野笔记不同于故事,就算是一天内发生的片段之间,也不见得有啥关系,这是跟我们日记和故事有区别的地方,我随即想到了雷雨,确实,除非是雷雨,能让所有的事情在一天爆发,终于知道我们语文到底在学啥了。

  第二章是讲如何把现实生活的种种信息获片段转化为可处理的文本的一个中间过程。我可能说的抽象,其实就是郭德纲今天走上街,听到周围人说的一段对话跟相声似的,他心想好素材我得记下来,但是我不能当街开始一字不拉的写吧,于是掏出苹果手机呼叫siri,打开笔记本,记下几个关键字。这么个技术上的过程,但是这只是技术上的一个表述,田野笔记复杂的多,研究者作为一个边缘参与者会和被研究者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氛围中,然后一边自己感受一边进行观察别人观察世界,收集所处社会的真实片段场景之类的,一开始记什么呢,其实属于啥都记,非常惨就对了。不过还是推荐了去记几种信息要注意去记,其中有一个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初入环境的第一印象。而且提到出入环境的研究者本身再社会化的过程就会让他很敏感,所以按着直觉去记东西。因为信息都是时不我待型的,所以速记啊简化符号也是很必要的,这样方便了回家整理出正常的田野笔记。然后就是即使我在速记,难道就不会被当成神经病了么?当然会,被研究者和研究者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涉及到道德啊背叛啊还有手机信息的准确性啊(毕竟社会活动中均从在矫饰),这些很有张力的东西在里面搅和,本书的建议就是你最好一开始就跟人家说明白。本章的反思中提到写作和人类学意义上的边缘化,其中提到研究过程中,被研究者有时一旦意识到你在记笔记就很烦躁,通常研究者会采用使自己边缘化的方式淡出视线,我觉得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写作使人有边缘化倾向的某种原因:有时候我们是下意识(而意识不到)的去边缘化的审视别人或者进行写作之类的活动。

  第三章题目很好,叫从田野到书桌,也就是说这才是数据通过我们这个人类“传感器”、大脑“寄存器”甚至包括一些辅助记忆的速记笔记,真正开始往可以处理的文本类资料那里进行质变了。但是这不单单是数据初步处理的过程,它提到一个立场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人文学科非常的令人迷茫就在于无法客观量化,就是你的研究和你的观点之间不能暧昧不清,虽然都是你写出来的东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去处理笔记呢,尽量让自己的个人之前的思想不要去“污染”你的用来做事实的笔记。但是作者也知道这不可能,因为研究者往往在选择注意哪些事,选择怎么去记录它们上就已经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我一个理科生听着头都要大,恨不得去做清清爽爽的数学题,好歹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是非常佩服这帮学者,这么暧昧微妙的场面里面他们还想着进行一个尺度上的界定,试图进行一种数据上的尽量“净化”。还要考虑对真实世界更加贴近的描述,所以提倡一种“松散”而流畅的写法。说起对真实世界更贴近的描述,我想到自己一开始类比计算机数据处理来理解此书的根据,就是我认为无论是理科还是人文学科,其实都是希望去探索能描摹世界规律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是数学里的公式,是物理化学的方程式,是牛顿力学定理之类的东西,而人文的研究也是在试图界定一个想想就容易头大的领域模型。第三章给我的启示还远不止于此,其中提到“研究者撰写田野笔记的过程中会时不时面临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于怎么体疗、加工自身经验的选择。这些选择不仅包括观察什么以及速记什么,而且包括面向什么读者以及怎样撰写完整的田野笔记。”我觉得自己之前知乎回答就是没有考虑过我读者看了我写的回答有什么感受,而且写作过程没有克制和选择,一股脑的想说啥说啥,导致推广率至少没我想得那么高。

  第四章是对田野笔记的更高一级别的整理和编写技巧总汇。在技巧方面有一点提到在环境中会慢慢确定一些主要人物,对他们的描写要涉及到外表、体态、手势、语言、动作等方面。这让我想到之前看到有人分析《霸王别姬》中小石头找袁四爷去救程蝶衣那一段中那坤的前后表现,一些言行举止的暗示,当时看这个分析是想说他们演技好,霸王别姬是经典,我心里非常慌,因为自己才看的电影,这一部分真还没看出来,自己也意识到自己在待人接物以及理解他人上有挺多不足的,想想好像理解自己为啥老是神经兮兮观察别人,其实是一种知识的习得。其实是一种简陋版的田野笔记,试图搞清自己身边这帮人的文化共识和认知框架,以求悄无痕迹的融入其中。而在这张对场景描述的技巧,书中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你如何描绘一个场景也反应了你的认知。这还是让我想到霸王别姬,还是袁四爷在镜头前面淡定逗鸟,那坤和小石头在后面陪笑,整个画面袁四爷占主导,后来菊仙来了,暗示袁四爷和程蝶衣有说不清的关系,主动权一变,画面也是菊仙占主导。感觉是这个关于场景描述观点的很好诠释。

  第五章其实应和前言中提到的关注这些技巧方法对田野研究的意义。我一开始定义为筛选信息是不对的。这一段其实有点儿启发我一直有困扰的问题,在于我为啥最近总容易和一些人闹掰,虽然我心态上接受这些是跟缘分有关不必强求。但是还是心里好奇啊,总得有个原因吧。后来第五章讲研究者不能客观去整理田野笔记其实也有一些比较反例式的心态在作祟,其中一条是“田野工作者可能对研究对象的意义世界采取一种轻视的态度,认为这些解读是有缺陷的、虚伪的、自相矛盾的或者是不可信的。”啊,却是是我的心理啊,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上一个我绝交的人,我觉得自己和他相处就是在容忍傻逼啊,尤其他跟我说他好爱他女朋友,后来又找我倾诉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他爱的人,爱他的人,还有他女朋友,最神奇之处在于这三个不是一个人。后来他又说他女朋友爱他到愿意和他住大街,但是其实这男的家贼有钱,女朋友的亲戚和朋友来西安玩的时候都花的他的钱。我觉得他所维持的那种所谓的爱情关系,不过是他和他女朋友都知道的谎言而已,我心里已经对他人生的看法是“有缺陷,虚伪,自相矛盾”,而且还喜欢自我感动,总之就是傻逼。不过书里没说怎么去解决这种心理,我还是继续愤青着吧。但是后面有提到,可能是我局限于某些标准化的模式,我对感情是有更洁癖的预期的,也许人家这俩龌龌龊龊的充满客观人性体现的关系也是爱情呢?另一个启发是稍微解释了一下倾诉欲望的产生,提到“一个简单的假设就是任何人只要亲历了某事之后都会就该事件对他人的影响做出评估”,这也许就是我们生活中需要找人说一些关于“今天做了什么,遇到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感受”诸如此类的“废话”的原因。也许我们籍由此来处理未写出的脑海中的田野笔记,从而形成自己的情商基石。

  第六章,是讲把手机整理出的可处理文本资料进行编码,通过逐行审视,提问题的方式加速提取“标签“,从而为后面对内容进行有效分类,甚至事关确定具体主题。这是资料分析的过程,大方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开放式编码,这时候是提取信息里的关键”标签“,后来是集中性编码,这部分思考内容之间的关系,甚至此时,会启发到确定详细的主题,从而对资料的编码有了进一步的指向性。

  第七章编写民族志,讲怎么把田野笔记用到民族志中的实际操作技巧,一个综合技巧,一个摘录技巧,摘录技巧更具有开放性。我是指有时候读者能从日常生活的片断中解读出作者没打算阐述的东西。对真实世界的描述还是不要定的太死的好。我想到自己大学参与了一些活动,都会在时候自发的写总结和感受,当时也没想过为什么,就觉得不吐不快,也觉得这些东西虽然当时不明白真正内涵,但是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啊,现在想那就是田野笔记的雏形吧,不过当时没有这些方法去指导。

  第八章的总结就是安利田野笔记这方法贼好,有要研究的做了研究一准上专业报刊,没有研究项目的做了也锻炼身体,总之很好就对了,其中说”增强对写作选择的意识还会促进研究者在田野中更加关注细节……在撰写过程中在不同的视角中进行选择的研究者,在观察时更不可能混淆自己的视角和别人的视角;因此,他将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并且呈现他人的想法“,我觉得做到这点会让心胸宽广一点,能够平和容纳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所以我也许不该弃疗,应该尝试在写作中区分自己的观点和被观察者的观点,然后就算不赞同,也不一定要奋起抵触,希望可以早点儿结束自己的狗不理的时期。

  最后,啊,好书,啊好困,啊,我下次一定早点儿看书,再也不赶着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