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10篇

2018-09-24 04:5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10篇

  《穷举的颜色讲义》是一本由文泽尔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一):回复有点长,写在评论里。

  有一个友邻说书太翻译腔了。都想写个我说,但回复有点长,就粘贴在这里好了。

  先不说个人喜好,一个在德国搞了十年科研,一年买书十几万,天天坐在书堆里的人写撸撸姐那样的东西也都不可能。“故作高深是最令人厌恶作家品质”,没错阿,颜色讲义内容严肃,读的人都不严肃去读也不行。可能不喜欢,但是否定完全价值特别针对,比如在女巫一个楼里跳来跳去的有个人,还有小徒那种,不是对书,专门对人,反正我觉得是不对的。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二):有必要读一下荒野猎人

  元小说形式讨论诡计,穷举讲义,对于有意研究推理小说类型的读者来说,是不错参考情节方面就是不停讨论,写小说,也是很新颖的类型,完成得不错,很值得一看。如果是日本作家写的小说,应该会被看成神作,但现在日本的神作也不多了,一些像是冷笑话一样的梗,也被用在了长篇小说里,诡计内容支撑不起一本书,让人汗颜。

  这本书的诡计数量很多,有几百个,其中有些是经典诡计,不少是天上的诡计类型,抛弃了琐碎的情节和人物,一切都只为诡计服务,相当于是一次性读过了几十上百部推理小说,对于诡计爱好者而言,显然是一场大餐。听说文泽尔最好的作品是荒野猎人,看起来还是有必要去读一下。

  ↓↓↓↓↓↓↓↓↓↓↓↓↓↓↓

  本来想说点话的,敲出来想想还是算了,明明是个傻逼还拿元小说这种大词出来说。看来对于喜欢的作品为了维持喜欢,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跟傻逼争论

  ↓↓↓↓↓↓↓↓↓↓↓↓↓↓↓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三):shoegazer文泽尔

  在这个结构参差的小说中,每个句子都在流露出一股卖弄的气息:当然,这种卖弄是自赏式的卖弄,而不是张公子式的小聪明,这简直一点儿都不令人厌恶。文泽尔这种写推理小说的方法倒行逆施实验行为,我想他忘记了初级阅读者阅读推理小说的方式——推理的细节其实是不那么重要的,情绪牵引张力决定小说可读性的因素。那么我大胆的认为,这本shoegaze氛围浓厚的书是文泽尔写给自己看的——这本书的写作非常随意,在拟设了一个极粗的推理干线后,便开始随性的用翻译腔一路撒上水泥血液混合物使其凝固成形,夹带着嗡嗡嗡嗡嗡的白色噪点。于是阅读便成了一件痛苦事情

  很难不把文泽尔和另外几位出过书的豆瓣红人联想起来,比如丁小云,水木丁等。与鸡毛蒜皮废话连篇的二丁比起来,文泽尔的书读起来还是让人觉得十分清新的,至少,你不会太为买他书花费的钱而后悔——如果能沉下心来细细去琢磨这本书,大概还是能有些收获和体悟的。

  还有一句题外话,我觉得他很自恋。不过与张佳玮比起来,他的自恋是内收的自恋,没有什么侵犯性,这让人很舒服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四):自娱自乐的书

  我居然看完了,佩服自己。没有故事背景的穷举只能是作者自己的功课,出本书么也就算了,字里行间傲气可让人受不了。只为了诡计而诡计。

  雪地上没脚印尸体上没雪的意义何在,伪装成一个不合理想象是想让侦探们更认真点吗?

  瓷砖装得再差劲,你倒撬一块完整的下来看看行是不行。

  一心求死的人还谋杀来谋杀去的,没事还摸人家裤裆,这是怎样的变态啊!芬兰还是爱尔兰民谣严重出离剧情

  原来眨个眼还没舞台转得快,作者你就各种自说自话的假定吧!

  作者外国去了几年就不会说中国话了?弄几个洋名编几个地名,只能是和内容的不般配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五):几个疑问

  首先,感谢文泽尔兄的慷慨赠书。

  原本一本200多页左右的书,没想到却接连读了三天(《脑髓地狱》我也才花了三天时间读完,而且《脑髓地狱》我读明白了,这部小说反而没有全明白)。

  第一天看了前两个短篇,第二天看了第三篇和第四篇的一半,第三天看了剩下的。在读到最后10~20页左右时,有一种胸闷、烦躁、眩晕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文科生读理科报告一样很糟糕

  四个短篇中读得最清楚明白的是《红色讲义》,36种解答都很清楚明了(以前在《最推理》上读过此篇)。这是一种一边给出题目一边猜想解答,然后再加限定条件,再解答的模式,前后竟然高达36种解答。(作者已经用序号来表示了,不用自己数)

  其次是《橙色讲义》,这篇里用一种类似诗歌一样的形式讲述了一件带有魔幻灵异的事件。和另外三篇不同的是,这篇里加入了魔法情节(另外三篇没有超现实情节),七个人受到诅咒困于某个村子里,然后想出某个办法逃出升天。这篇里有人死了、有人消失、还有人一半消失一半死了。这篇还设置了“挑战读者”,也是与传统本格最相近的一篇。

  再次是《橘色讲义》,一边出题目一边讨论解答,有关鸽子部分竟然花了十多页的篇幅来讨论,反倒后面人物消失却两页带过。这篇是篇幅最长的(等于前面三篇总和),读得也是最辛苦的。里边提到的:费兹奇五十四条魔术基本诡计元素,非常NB,可以做为创作推理小说的诡计参考。

  最后说说《白色讲义》,读这篇完全被绕着走,说实话我没有读明白。

  读文泽尔的小说,如果不打算彻底研究的话,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不用在意很多细节,比如说某个绳结的打法是怎么样等等,只要读着要一种阅读感受即可,这样阅读起来还能够轻松一些。

  正好对这本书有几个疑问,不妨列出来,看过的朋友可以一起讨论。

  1. 四种颜色中,白色是雪、红色是血,第四篇是橘色因为里边出现了一个橘子,可第三篇为什么是橙色?

  2. 为什么要叫“讲义”?提到讲义,我首先想到的是卡尔的“密室讲义”,还有土屋的“毒杀讲义”。这两部小说中提到的讲义是对前人相同的诡计的一次总结。可在颜色讲义这本书中,除了《橘色》外里边提到了54种魔术手法(可以算成是讲义吧???可这种魔术手法却被称为是“橘色讲义???)外,其他也没有提到什么讲义啊。只是两个人(或三个人)一直就某个半成品情节讨论罢了。

  3. 在《橙色讲义》中,那个茱莉看到边界上半具尸体就因为害怕而再次回到村子里孤独终老?这里我觉得非常奇怪,之前被困在受诅咒的村子中时,大家还想着不要附身到他人身上,还想着要自杀。为什么这时却害怕了?反正之前都想死了,索性冲出边界,大不了一死嘛。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六):【无剧透】带有杂音的可惜讲义

  其实我已经写了个短评了,但还是忍不住想多说一些。话说短评和长评的分数会不会各算一次啊,会的话我岂不是成了刷差评的了……罪过罪过。

  对于本文的翻译腔文风,我不知道说啥好。很多人在看欧美推理作品时会因文化和文法的差异而感到难受,因此中文作家模仿译文风我并不看好,这么做只是吸取了欧美中文化作品的缺点而已。我自己在中二期也有这么写过,原因有二:

  1、觉得中文人不够高端大气

  2、当时我涉猎的基本都是欧美作品,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也进行模仿,此外也觉得中式环境不太符合我心目中的古典诡计。

  作者的水平显然比我要高得多,因此断断不可能是因为以上原因,即便是较为了解西方的相关知识,我相信也有更加自然的方式来进行表达。所以他是为何,我不得而知

  第一章

  开门见山,没有多余描写,直接讨论诡计,这对于我这种诡计控而言绝对福音,也很符合本作“讲义”之名。各种物理诡计我觉得还是蛮值得一看的,单论这一篇,我给四星。

  第二章

  依然延续了这种风格个别诡计稍嫌过于庞杂了点,但也还过得去。

  第三章

  这一章的叙述方式让我大惑不解

  首先,使用童谣方式来介绍案情不失为一种创新尝试。我认为如果先有较为隐晦的童谣,再解读出案情乃至解答会更有趣些(类似于《螺丝人》)。

  但是这长诗的文风实在是……我们知道,很多传世华丽诗篇在翻译成外文后往往会变得无味乃至滑稽,这是语言的壁垒所致,无可奈何。但是一个中文环境作者,为什么要刻意写出这种味同嚼蜡、有碍理解的翻译腔的诗呢?打个比方,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现在如果有外人移植橘子到淮北却长成了枳,我们会为此感到遗憾无奈;但如果有本地人刻意在淮北直接种植枳,是不是就成了笑话呢?

  至于解答部分,说实话由于长诗的折磨我没有细看,这种特殊设定下的推理题我也没有多大兴趣

  第四章

  作者一方面猜出了读者会对那些与诡计无关的大段描写心生厌烦,并借书中人之口加以吐槽,一方面又乐此不疲地继续废话,让我有种精分的既视感。难道杜拉斯真的打破了墙,脱离小说成为独立存在了不成?

  将魔术手法与推理手法类比并进行分类的研究内容我不感兴趣,但确实是个有意思点子

  至于诡计……我自己作为华丽诡计的忠实粉丝,也尝试过诡计流小说的创作,但由于水平实在辣鸡,经常在原本灵光一闪的诡计上不得不添加各项细节来弥补漏洞,最后成了能勉强说通但又过于庞杂而无美感的作品。这一章也给我这样的感觉,说通了,但作为读者的我没有得到享受

  最后,本作从第二章开始,在诡计讨论以外的小说式叙述越来越多,且互相有一定联系,但最后也未能串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徒留废话之嫌,成了本应简洁的讲义的杂音,私以为实乃败笔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七):《橙色讲义》:复杂的谋杀艺术

  终于等到了《橙色讲义》的电子文,文泽尔兄又一次以哲学角度为我们讲述了逻辑与令人无法揣测结局心理关系,只不过这次的故事要复杂地多。

  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文泽尔文笔细腻:丝毫不吝啬细节处的刻画(如果能够多加注意,我们可能更接近真相简单道理往往要比哲学复杂得多)让故事里参与讨论的人物在读者的内心深处留下印象,这是文章能够获得成功唯一的途径了,因为我不能保证所有的读者都会有兴趣读完那首比较古怪的叙事推理诗。

  虽然文兄多次强调,推理小说中“毁灭与重订规则模型”的关系和功用,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只是为了满足某个诡计二必须营造出一个平台需要。换言之,想出一个诡计,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它,无论它在现实是否可行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操作却非常烦琐。我记得在看《白色讲义》的时候,就曾经和文兄探讨过以理性对话形式述说诡计的利弊:情节推动速度也许并不被读者所认可。这就需要一定的文字表现力作为支撑,即不断地让情节跳跃起来,让人物和他们的对话能够在纸上存活下来。

  这一次,文兄选择了“诗歌”这个载体,这在我看来,其实验性已经超出了我太多的想象。倒不是要把它和古希腊史诗相提并论,也不会与我们所熟知的《长恨歌》或者《孔雀东南飞》进行分析研究。只是,诗歌的艺术性在于它的表现力更容易为人传唱,无论是流传还是欣赏,诗歌的独特性超过了所有的任何形式的文本。但是,如果是把推理融入小说,这个,也许根本没人想过……

  文兄做到了,虽然八字一言让人语感上会难以习惯,但是《天下不老的尸体与不死环境》(西方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我最初以为这是某位魔幻小说家散文集),把自由的叙事融入高难度的等言诗(其实诗歌也可以自由一些,至少橙讲中那样的规模,我可能误解是哪位不知名诗人的翻译作),这需要极高的语言技巧耐性事实上,在诗句的语言上,文兄做的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瑕,甚至我觉得它还不如更为平实的小说语言。不过当我看到文兄结尾的雄心壮志后,我突然又有所期待,隐藏在诗句中字里行间的杀机和诡计,也许更能激发我的兴趣也说不定呢。

  最后说说《橙色讲义》作为系列文让人担忧的一个隐患,白色是雪,红色是血,这些都是极其容易让人感知或者是进行视觉思维主题因素,最让人欣慰的是,它们确切正是颜色的代表。可是《橙色讲义》中的颜色却被文兄有意提出的假设突破读者固定思维的边界所淡化。私认为这样的效果并不是热爱颜色讲义朋友们所希望看到的。

  尽管无论从诡计的核心还是我所期待的橙色讲义更大的不可思议地多重结局上颇有些失望,但是文兄的两个尝试确实值得称道的。我想如果能够再多加一些评注,诗歌的魅力可能会更加显而易见

  谋杀的形式可以简单,同样也可以复杂。简单得令人浮想联翩,复杂得令人瞠目结舌。但是,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我们都希望它能带来我们所期望不到的艺术表现。这不单单是诡计的高超或者结局的意外,还有更多的可能,只要敢想象,我相信文兄会为我们带来更多令我们无法想象的华丽艺术。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八):《红色讲义》:意识流推理小说的尝试

  很高兴能看到文泽尔兄的《红色讲义》,和我期待的一样,有着丰富学识与哲学内涵的文兄一定会在文中把这些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白色讲义》一样,文泽尔在构架上选择了一种与一般推理小说完全不同的叙述模式——通篇在对话讨论中进行。起初我只是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在模仿诸如:密室讲义、毒杀讲义、不在场证明讲义一样对于推理小说中的关键核心诡计进行技术上的探讨和总结。但如果仔细品味,却有稍许不同。文兄在颜色讲义系列所运用的讲义方式更像是一种自我潜意识对于技术方法的表现。

  如果注意到文泽尔在小说人物名字上的设定,也许会有更多的看法,这不仅仅是一篇无聊的技术归纳整理,而是带着某种思想完成的特定作品。请注意这个名字——杜拉斯·普鲁斯特。

  这很容易让我想到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这位伟大的法国意识流小说大师,《追忆似水年华》细腻美好的憧憬又重新浮现在我的记忆深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美丽的重逢。意识流小说并不能称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流派,但在我看来,它却有着独具自我风格的深层内涵。虽然对于意识流小说我知之不多(实际上只看过《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但是通过与《红色讲义》之间的对比,却可以得到很多证明文泽尔在进行一种推理小说模式上努力突破的线索——意识流推理小说的尝试。

  《红色讲义》所指的红色即为血的颜色,旨在做关于血泊消失或者是不消失的研究。文中的杜拉斯·普鲁斯特根据对于血泊的层层限定,让讨论朝着不断颠覆前面的结论的方向前进,正如每节标题下方的英文谚语一样,总总限定后的讨论变得不可思议却又符合逻辑。最为关键的地方不是在于文泽尔罗列了多少种关于血泊消失或者是不消失的可能,而是有关限定的发生,宛如诗歌一样随着自己的潜意识的活动不断附加。

  文泽尔兄用意识流惯用的从“外”向“内”的方式进行着血泊的研究,忽略推理小说常有的总总背景与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刻画关于“动机与方法“等推理小说核心的技术问题。”这是一种抛开外壳研究内心的尝试,也是一种理性对于核心进行实验的讨论分析。它与密室讲义、毒杀讲义、不在场证明等此类在长篇小说中出现的总结不同的是,它出现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一个现成的奇怪的难题,而是随着自己潜意识的思维虚构出来的关于“可能性”的技术方法而已。

  《红色讲义》通过独特的36层解释让一个关于血的讨论得以圆满结束,在结语中又刻意以“橙色的灯箱”为噱头让读者浮想联翩,真是一个狡猾的作者啊……

  尽管在看完后记后对于“讨论式推理”所表达出来的意义不能有所深层体会,但是在模式上,在创作的思想上,却完全可以找到文兄有意或者无意与“意识流”相关的种种痕迹。

  最后,纯技巧上的讨论让人难以入笔评论,处处都可能影响还未阅读的朋友们,所以只好以此为借口敷衍了事,请文兄见谅。另外,仍然期待颜色系列还未完成的其他作品。毕竟,有了文兄的总结之后,对于其他想写推理小说的朋友来说,有益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九):对于评价两级的突围?

  文泽尔那本奇书《荒野猎人》的评价很两级,5分和1分的都不少,一时间围观的看客不少。文泽尔这次的出击,能否拾起评价两级的尴尬?

  ——不能(回答的整齐程度之于激光的单色性还要高)

  可以想象到的评论(小标题)

  大众流:这篇中短篇集就是本没有情节的诡计怪物。

  咆哮流:诡计诡计还是诡计!除了诡计,还能有点什么?有木有!

  文青流:一堆结绳、气象、物理、化学专业术语和“精心考证过的奇妙道具”组成了让人望之生畏的华丽城堡(红色讲义一开场的那段杀人不“溅”血的论述足以吓到大家,最后那个电磁铁控制设计更是……)。

  3+1?1+1+1+1!(小标题)

  我豆瓣上的短评:橙非常别致的多重解释,但是白、橘、红三篇连着看这种诡计列举类的文章实在有点不适应。

  这是我第一遍的感觉,第二遍的时候发现文泽尔还是有点小东西在里面,以此来区分有点雷同的格式。拳打卧牛之地,可以说文泽尔的技巧应用地挺不错的。

  1.白色讲义的预设环境定为改稿-讨论模式。讨论以平行的方式铺开(这也是通常讲义的形式),不过讨论的顺序也被精心地安排,材料的剪裁由于此方式而变得自由度极大。枯燥的一二三四的条目化身穿插在五线谱中的点点音符,灵动而不呆板。

  2.红色讲义虽然还是改稿-讨论模式,是以不断添加限制的层层推进的方式展开,同时作者以从句嵌套的例子作对应的小标题,以期提升趣味性(舒缓一下大家的情绪)。但是由于递进的限制,罪犯的就像跳入一个拥有众多入口的迷宫,不断在尽头中回溯以找到唯一的出口。

  3.橙色讲义是四篇中基调与其他三篇最不像的,除了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原因最明显的就是它是唯一一篇标题与内容没有准确对应关系的作品(白对应雪地无痕,血对应血泊消失,橘对应凶手为橘)。架空推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菜了,作者故意用了等字八言句(我实在不认为这是诗,虽然字数整齐划一)来提高它的精致度。

  4.橘子讲义与第三篇相同的解答-挑战模式,不过这次不是等记叙完了才开始解答,而是同步直播式的一来一往,有种法庭推理的紧张感和节奏性。这的讲义内容变成了魔术,还先把讲义拿出来,然后再在解答过程中去运用。在谜团和诡计的选择上也选择几近夸张的东西,似乎有种刻意与之前不同的意思。所以我之前还说过:“看了第四篇你就知道什么是难度系数3.8的物诡了。”

  情节的逆袭!(小标题)

  好多人都说这是本情节近于无的小说,其实作者并没有放弃情节,还是花了点心思,在极其有限的情节中体现出文泽尔还是有小巧功夫的功底的。

  1.白色讲义中夏哀读到的那种解释比之前的都来的要简单,让人有炎炎夏日脱衣入水的畅快感。不料,最后的删去情节的交代,不用诡计的极致简约让人有种置身冰箱的战栗感——现实如此简单,小说却如此烦乱,这样不好。

  2.在充满着背叛和阴谋的红色讲义的最后,作者又出人意料地给出了温馨的真相。就像The Truman Show中最后那句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我的记忆可能有误),一扫之前压抑。

  3.看到第三篇我才明白,我所关注的讲义部分只是颜色讲义的经线,还有一根串联整个故事的纬线剧情(文泽尔这次布局可能贯穿整个颜色讲义,这些线估计到了长篇最后的颜色讲义才收拢)。其实纬线的剧情也在逆转,在第二篇中,第一篇中作家麻利地杀了一个通缉犯,第三章那个通缉犯是假的,而且没有死,反而是女的有问题。结尾的地方又说这只是个梦,大家再次愕然。作为纬线的内部剧情也是故意留白,最后一重解答不说,似乎走到穷举的反面。

  4.纬线似乎让人混沌,书中书与书的情节进一步融合感觉走匣中失乐的模式。关于经线情节,“凶手是橘”的名字很能抓眼球。

  单纯以某类型的诡计列举来完成短篇小说,实在是大胆之极的想法。我想即使是把大名鼎鼎的卡尔密室讲义单拿出来作短篇,这天的鸡蛋价格也会上涨吧(请恕我狂妄的比方)。作者在行文中似乎夹带了自嘲性的私货作为一些批评他的回应(比如讲到故弄玄虚的文字、诡计非现实性)。

  作为普通推理小说读者(作者那个长达几十页的54条解释到现在还没有在豆瓣上被喷,我已经很诧异了,难道荒野猎人已经把那些人全过滤掉了),估计这不是一本好书,不过想对推理小说的创作过程有些了解的人似乎这本书是个很好的途径:看看推理小说写手是如何把一个简单的点子繁衍出一套诡计。

  最后一句,文泽尔实在是个挑人的作家啊。

  《穷举的颜色讲义》读后感(十):XXX得了一种XXX的病

  一开始我只是得了一种略微神经质的病,觉得大家褒奖性太多、捧着供着太多的现象很不好,于是就稍微吐槽了下,没想到引来那么多关注。。。。。并非本义,原本决定弃暗投明的,可是看到文泽尔的这本书,我想说,这本比马天的那本还烂,而且超级让人不爽,我还是继续在黑暗评论界打酱油吧(~>__<~),具体原因如下:

  一)作者文泽尔一定得了一种叫不装逼就会死的病

  不管是文笔还是他本人都一种格外装逼的范,我一开始真以为他是外国人⊙.⊙,名字不伦不类有点外国名字音译味(后来发现真的是音译,难道是觉得中国的姓名不能够很好诠释装逼精神?),写的东西也是不伦不类非常像是外国人写的东西,总之颠三倒四,完全不符合中文思考顺序,感觉有点做作+崇洋媚外,造成我对他国籍的误解。⊙﹏⊙‖∣°

  另闻你确定是你导师觉得你有写小说天分?毕竟你导师对文学写作没什么发言权,倒是对你是否可以继续做研究有点发言权,so,导师的意思很有可能是,你还是放弃研究深造路线吧,研究这条路你应该是做不下去的了。

  二)侦探文泽尔一定得了一种叫做死也要装逼的病

  话说书中那个叫文泽尔的天才侦探总是吸一种叫做万宝路的装逼烟。当然文泽尔最装13的行为就是喜欢弄点什么小题目说下次给解答,然后我们等来个坑爹的解答。⊙﹏⊙‖∣°。然后一贯的通篇的对话竟然让我(+_+)?,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本文文泽尔大侦探露面很少这点是唯一让我满意的地方了。

  三)文泽尔得了一种将小栗流的装逼教条进行到底的病

  既然名字都叫“讲义”了,果然内容就是各种晦涩难懂,各种炫学满天飞,当然熟悉文泽尔的兄弟都该知道这是文泽尔常用的骗稿费手段,经常一个小图片就是一页内容的超级空间感排版,⊙﹏⊙‖∣°然后配上文字解说,绳结啊,献祭啊。费某某的魔术诡计元素表啊,杠杠得骗稿费行径。看得我..@_@|||||..头昏眼花,心力交瘁。

  看第一行就开始π_π,最后肯定就(~ o ~)~zZ。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坚持下去的,也许是一种叫做支持原创的动力吧。

  四)文泽尔得了一种不欧美至高不是我文泽尔风的高级病

  看了些原创让我察觉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写欧美故事的还真的很欧美,写日系故事的还真的很日系,而写非欧美非日系的时候仍然欧美风和日系风。说道中国风就框死在武侠古代(+_+)?。叹哉!

  而这些作者欧美风先锋就是这问文泽尔了。

  书里说“故作高深是最令人厌恶的作家品质”,我把这句话返还给作者,自恋的作者大人还是老毛病,从头卖弄到尾,故作高深得不行⊙﹏⊙‖∣°。作者说“杜拉斯,你丧失了你那引以为傲的逻辑。”果然依旧是外国人的口吻,嘿,而且我初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竟然以为是杜蕾斯?(~>__<~),OH,上帝见证我是纯良的孩纸。

  书里说“呸,无聊到极点!如果我曾是你的读者——我是说,当我看到第三篇的时候就不再是了”,我把这句话里的三改为一,然后返还给作者。

  书里说“显然有很多读者喜欢你这样华而不实的废话——不过很遗憾,无论何时我都会强调,气氛渲染在我这里充其量只能算是幕后工作。那些细节化的旁枝末节,你大可以在完稿之后再逐一添加涂画!”

  说话的时候旁枝末节、添加图画?语法什么也各种欧美,有没有?这森森的直白翻译味道,有没有?这森森的直白自我吐槽,有没有?可惜作者明知自己是华而不实的废话还是照说不误。⊙﹏⊙‖∣°

  例举下四篇讲义吧:

  白色讲义:原来全是谎言,而且是因为读者接受不了太简单太无聊的案子才有了谎言。

  红色讲义:原来只是自导自演,而且是因为自己破产外加中期癌症所以演了最后的一场戏。

  橙色讲义:原来最后只是一个梦境,消失的解答也和最初的设定各种背离。

  橘色讲义:我只能感叹鸽子很可怜。各种扯谈和骗稿费,最后的对话也让人吐槽无力,幸好文泽尔大侦探的戏份不多。

  当然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这书看得不是最终解答,而应该是讨论的各种想法,可是问题是,所谓的多重伪解答也没有一个是靠谱的,基本都是自说自话,自己加条件的话,那么不管是多少解答都能想出来吧?

  话说回来,我对书中某些注解更是有揍人的冲动,比如对“secret writing”一元素上说,推理小说中常见的是“死亡留言”,总之这个解说完全一家之言,看过只能呵呵,⊙.⊙

  最后这本书的类型我也是难以界定,说是小说,小说元素诸如人物,故事 ,环境,时间,地点太多太乱,而且小说最重要的连贯性也没有;说是讲义又没有明确的核心主题和分类方法。最终这本书只能是个小说非小说,讲义非讲义的东西

  总之除了冷钢(相对而言),文泽尔的书都可以54了。

  还有一点要吐槽的是,感觉自从出了这本之后(可能有误(~>__<~)),新星的编辑爱上了“穷”“穷尽”这个字和词,动不动就穷尽了所有诡计,那如果按照你们编辑的说法,诡计都穷尽了,以后你们再出新书,我们都不用买了⊙.⊙,谢谢为我们读者省钱(~>__<~),感谢新星小编知道读者其实都是穷人,此致,敬礼。

  好像只有黑人的时候我才有存在感>_<|||,难道我要改名叫做黑子了?

  好讨厌的感觉

  (((((((((( ^^ ;我逃。(其实这文看完书不久就写好了,但是因为我不常逛豆瓣,就把它忘了,今年课不算多,不过我还是不太喜欢成天在宿舍里上网宅着,so,(~>__<~))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