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镜子》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镜子》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1-08 21: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镜子》经典观后感10篇

  《镜子》是一部由范永东 / 卢钊凯执导,纪录片 / 家庭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子》观后感(一):我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周围的一切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3集纪录片《镜子》一经播出,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关注,一些学校更是拿出上课的时间让学生家长坐到一起观看。甚至还没有结婚的青年男女们看过这部片子之后都开始为未来教育孩子的问题担忧起来。
是怎么样的一部片子能够引起这么多人去关注,引发这么多思考呢?
“我是一面镜子,照出周围的一切。”
开篇一个孩子走到众人之前,掷地有声地说出了这一句话。声音清晰明亮、沉静坚定,像独白一样在表达着内心真实的感受。而话的内容也让人了解到这会是一部深入心灵的片子。
孩子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家庭、社会、学校、地域、民族、国家、时代等等问题,在这里,照出的是什么呢?又是什么让孩子自己说出了这句话呢?
在武汉,有这么一所专门针对问题少年开办的教育机构,机构的负责人正在赶往家明家,家明的爸爸告诉负责人孩子整天就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去上学,小小年纪还想要当背包客去旅行。
爸爸口中的家明出现在大家眼前,一个暴跳如雷男孩,对着来接他的人大喊:“你知不知道控制我会有什么结果?”父母此时只能是在屋外听着这揪心的喊叫默默落泪。
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变形记》,《变形记》里面城里的孩子就总是以与父母大吵大闹出场。像他们一样,家明也要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去“改造”。
看到这里,我相信家长们仍然想不到孩子这面镜子照出的究竟是什么。而有相似经历的孩子心里一定非常清楚,这面镜子照出的,正是家长他们自己......
张钊,据爸爸说是因为最近交了女朋友,为了天天和女朋友在一起学也不上了,还把他们赶出了家门。
教育机构负责人去接他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要跳楼。
泽清是三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却是最安静的一个,少年老成。当负责人来接他的时候,他听说有中央台的跟拍居然主动来了,理由是“有存在感”。
每一个孩子都在以言语以行动激烈地强调着父母给他们造成的问题,父母们却浑然不觉执迷不悟,仍在以错误的方式管教着自己的心头肉。
这所教育机构的改造方式起初我是非常反感的,半军事化的管理似乎同样是在磨灭孩子们的天性,剥夺他们的自由,这与他们父母的管教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与《变形记》不同的是,在这里不仅孩子要接受81天的改造,家长们也要接受6天的教育。所以在孩子们入学没多久后,家长们也来到了这所学校。在家长课堂上心理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
做律师要拿律师资格证,
开车必须要有驾照,
做老师也要考取教师资格证,
但是,为人父母不用拿证,
我们就这么直接做了,
而且要做一辈子。
第一次当爸妈,谁都没有经验,
所以往往会出现满满倾注的爱,
变成满满伤害的结果,
而每一个“问题孩子”出现的背后,
往往有一个问题爸妈,
一个问题家庭教育的存在。
上课第一天,所有的家长们就被当头敲了一棒。在来学校前,泽清的爸爸认为自己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家明的妈妈觉得校长那句“钥匙掌握在家长手里”的话非常可笑,而爸爸为了不请假不扣工资甚至打算不去听课。张钊的父母则认为孩子叛逆完全是由他女朋友引起的。与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不同,夏阳的父亲是农民工,母亲是保姆,由于父亲经常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少了很多,他却能意识到也许是这个原因造成了夏阳沉迷于网络,不愿意走入社会去找工作。
冲突在双方完全对立的话语中终于暴露无疑了。家明一开始就说到了“控制”两个字,父母给他买好衣服、鞋子,叫他按照他们安排的时间来作息,来学习。爸爸说上学是唯一的出路,希望家明将来能实现爸爸心中的梦想。而家明的梦想恰恰相反,是当一个背包客去旅行。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过度控制家明,使他产生反叛心理。
张钊带了一段学校的录像,希望向父母表达叛逆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方式让他觉得太压抑了。填鸭式模式化的教育,完全无视个人的天性和感受,使每个学生像机器一样存在着。让人不由得想到电影《迷墙》里的画面,带着一样面具的学生坐满整个教室,老师像打开壶盖往里灌水一样给学生们滔滔不绝地灌输着知识。在家长眼里,上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孩子们来到了学校。在老师眼里中国式教育仍然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孩子们不得不像机器人一样去学习,毕竟成绩是最有力的证明。例如在纪录片《高三16班》中,16班的班主任定的口号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学生们也真的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最终班里的学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去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但是不是因此他们的人生就会是完美成功的,谁也不能确定。张钊在开始说要跳楼,爸爸说他不信。然而正是爸爸的“不信”两个字刺激着张钊做了太多父母们想象不到的事情。很多时候,父母的质疑就是催化剂,但是一定要用在好的化学反应上。
泽清说到的是“存在感”。我记得之前看到过一张照片,一个人死死抓着一块突出的岩石,脚下是波涛滚滚的大海,只要稍一松手,他就永远湮没在海水里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想展示自己非常勇敢?是想来一张有创意的自拍?配文是:只是想找存在感。存在感是什么?值得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它。存在感就是生命的基础吧,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去爱去恨去感受去付出。泽清正是这样,缺失存在感,那么存在感之上的一切都拥有不了。他需要关心的时候,妈妈不愿去付出。他不愿再去乞讨爱不愿从父母那里获得存在感之后,妈妈却跑来关心他了。所以他说妈妈“贱”。再加上父母关系不和睦,整天争吵。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让泽清感受不到存在与爱,只能从军棋里去寻找那份存在。
所以,家长们最终明白了,孩子这面镜子照出的正是他们自己。该来学校接受改造的也不是孩子,而应该是他们。
这部纪录片很好的一点是在于告诉了观众接受改造的家庭两年后的情况,而不是让人们仅仅停留在对改造结果的美好想象上。
有的孩子确实改变了一些,而有的问题甚至越来越严重,十几年的潜移默化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了的。如片中的心理老师所说,为人父母要一辈子,既然是一辈子的事情,父母们就应该细细想想自己做的到底是对是错,是在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了。

  《镜子》观后感(二):只是表面文章,没有太多思考和事实

这一代的父母要足够的强大的内心才能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才能跟上孩子的脚步。父母的童年是在自己的父母爱的绑架中成长的,父母的童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伤害,所以,现今的父母是没有多少爱的能力的。
     现在,孩子出现了问题,孩子是镜子,反应出父母以及家庭的问题,这部片子讲的太表面,太教条了。身为父母在孩子身上沿用了自己父母 对待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这是一个传承也是一种家庭效忠。因为现在的孩子不同了,普遍要求父母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这个要求对于身为父母来讲是要求太难太高了,父母的改变要自己有迫切需要才能实施,任何外在的说教只会流于形式,也就是父母在演戏,孩子不会信服的。
      父母要改变自己,首先遇到的是要面对自己不愉快的童年,要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这个过程相当痛苦,不是任何人都有改变的意识和勇气。做好现代孩子的合格的父母,爸爸妈妈们要努力任重而道远啊!

  《镜子》观后感(三):为人父母,尚需学习

可能由于各种宣传让我对这片子期待值高了,看之前激动地准备好了笔和小本子。看之后觉得里面某位心理咨询师的观点还不错,然后就是弹幕更精彩。
不过当父母的还是需要看一看的,这个片子也许并不能解决真正存在的亲子问题,但听听问题儿童的心声,能给父母们提个醒或指出你的问题所在,至于改变其实只能靠自己的长期努力了。毕竟亲子关系恶劣如此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改变也没那么容易。从这点来看,这部纪录片还是非常诚实客观的。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好的家庭关系、尊重理解信任接纳孩子很重要。家长应放下执念,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加强对爱的认知的学习,掌握爱的艺术。同时应帮助孩子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生育是一种自然的繁衍,没人能剥夺这样的权利,但人这个物种,建立了文明社会,总觉得父母持证上岗是非常有必要的,也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吧。

  《镜子》观后感(四):我觉得大家方向错误了

作为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我第一次看这种纪录片,并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的确,与没有孩子时代的我比起来,我的思考很多。但,我失望了。
评论和纪录片本身都集中在,父母虽然爱孩子但不理解孩子,只认为读书是唯一一条路,不允许孩子有其他的自由和想法。但我认为,这些孩子最大的问题不是不读书,有其他的理想和想法,而是缺乏一些其他的素质,就算不走读书升学这条路,这样的人生也是有问题的!当然,缺乏素质可能归根结底也是父母的问题,但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父母想让我读书,我想去做背包客或者想早恋之类的问题。
比如家明,父母口口声声因为早恋所以不读书。其实早恋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我自己高中时也早恋,现在的老公也是高中同学,这并不妨碍我们后来的大学和工作。一开始我还很同情他因为早恋而变成问题少年,但是也略不解他把父母赶出家门的行动,自我解释道,也许是父母做的太过分了,所以迫不得已吧。
结果呢!?片子的最后,家明赖在沙发上,张口就问爸爸要1万元,理由是要给女朋友买条狗。事实上呢?买狗只要1千7。爸爸给了8千,心理辅导老师还说,没有直接给1万,爸爸和家明都有进步!爸爸还低三下气地说想让家明对母亲尊敬一点。
说明什么?!平时家明不尊重父母已经是老吃老做了,把父母赶出家门也是表现之一!别的问题少年是自己离家出走,这个能把父母赶出家门!
家明的问题是不尊重父母,张口要钱,丝毫不体恤赚钱的辛苦的问题,不是早恋的问题。
比如泽清,对军棋很痴迷,甚至能赚钱。当时我觉得,其实痴迷军棋达到一定水平也是可以成为职业选手的。但其实他的问题并不主要是军棋的问题,而是殴打母亲的问题。
我有时也同情母亲,母亲是个知识分子,虽然强势,但什么情况下暴力都是不对的。泽清的父亲也有很大的问题,对自己的妻子暴力相向。所以泽清有样学样。
泽清很聪明,如果读书,甚至继续军棋,可能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但如果他不改掉这个暴力问题,最终可能也会成为一个家暴的丈夫
我是上海人所以可能很难理解,我觉得男人女人应该是平摊家务的,尤其当双方收入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都忙都没时间,就请保姆或者阿姨。泽清父亲明明已经提前到家了,为什么不能收拾行李,一定要等他母亲回来呢?
比如那个想要做背包客的男孩,我一开始也同情他。喜欢唱歌画画,喜欢做背包客,养宠物有什么错?父母限制的太多了。
当他怒吼道,养蜥蜴不行!养蜘蛛不行!有毒的都不行!的时候,我抖了一下,然后安慰自己,嗯,人家喜欢蜥蜴蜘蛛有毒的,你也不能歧视这种宠物,也没有错。
可是最后呢,他爸爸同意他养了一只狗,最后只见他爸爸在照顾那只狗,家明到哪里去了?爸爸说,新鲜劲过了就是我们事情了,就不管了。
这个孩子的问题是觉得一成不变的生活无聊,想走其他的路却又没有坚持下去吃苦耐劳心境。唱歌,没错,画画,没错,做背包客和养宠物都没错。
但是你知不知道,其实要用唱歌画画背包客来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其实比读书难得多,需要更多的坚持和努力,更多的吃苦耐劳。你做好心理准备了么?
对的,父母的错就是太爱他了,不敢让他去试错。让他去画画唱歌背包客,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让他体味体味人生的不易。如果能创出一番天地最好,如果闯不出,最起码能让他了解生活本来的面貌,像现在这样做个问题少年。

  《镜子》观后感(五):镜子

--当孩子已经基本定型,镜子内家长的改变是否会能再次改变孩子的模样呢?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有明显地提高,但由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满足度显然是不达标的。我有看到很多讲家庭教育的综艺,基本都把目光放在了孩子的身上。不得不说这部纪录片在家庭教育问题方面的选题,就已超越了许多其他相同题材的片子。他们把目光不止放在了孩子本身,还关注家长,以及社会。--“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这部纪录片一共有三集,每集都不长,但完整记录了上节目的每一个家庭受培训前、受培训中和受培训后的状况。第一集主要就是介绍每个家庭的情况,以及让孩子去参加训练营时节目组拍下的一幕幕令人又可笑又无奈的场景。有的孩子疯狂反抗,对父母脏话连篇,对周边人大打出手;有的孩子以沉默对抗,在知道有央视拍摄,并需要父母上父母教堂后默许了一切...他们都是父母和身边人眼中的问题儿童,而只有孩子最清楚,他们自己的变化到底是因为什么。第二集就开始讲孩子们在训练营以及父母上课的内容。在这集里,孩子们对着摄像头,说出了不曾向或者说父母不曾愿意听的内容。我记得家明,一个个子特别高的男孩子,在对着镜头诉说自己内心的时候,竟然也会气极落泪。第三集讲了孩子和家长接受“教育”之后的现状。不知道别人怎么理解,但看了第三集我才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看的纪录片,因为状况并不是如童话故事一般,拥有了幸福的结局。第三集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父母,有开始尝试着改变,但改变似乎很难持久;许多孩子也似乎并没有像所有人预想的一样,回归了“好孩子”的道路。记得一个场景,就是张钊在读完父亲所说的掏心肺腑的话之后,唯一的反应就只有不相信。他说了一句话,一个人四十多年的脾气,怎么可能改得过来。而自以为最了解彼此的人,是否是真的了解对方的想法呢?
        这个纪录片最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不仅仅只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还有孩子性格塑造之后的不可逆性。而《镜子》也是勇于展现这种不可逆,这种真实的结果令人心酸的同时,也令人佩服导演的勇气。那个哭着说父母命名答应我考多少分就让我养狗但总是不守信用的家明,成功得到了一只小狗,但养狗的工作永远只是父母的。那个向节目组声讨父母的张钊,在父母发生改变后,利用父母的这种想要改变的迫切心情,顺利拿到八千元人民币给女朋友买了一只小狗。也不是没有发生改变的孩子,但大部分的孩子依旧是我行我素。我想父母也许是在教育期间用错了方法,现在打算改变自己获得儿女的信任,但这些改变对于孩子来说,似乎只是少了一种叛逆的借口。
       回到纪录片本身。这个纪录片之所以能够成功,必然和内容与制作两方面离不开关系。从内容方面来讲,纪录片做得最好、也是最吸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把中国每一个人都牵扯到了节目进去。家庭,父母,孩子,青春期,辍学,早恋…总有一些部分,是可以走近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因为“问题孩子”而头疼的父母从这里寻找教育方法,孩子本身自然也能从这里找到解脱的理由。我想这也就是这部纪录片的目的之一。而纪录片的剧情编排与精心制作,也给这个纪录片增添了不少的亮点。像是画面的切换,比如上一秒在播放孩子的哭诉,下一秒就转变到课堂上父母对孩子的评价。通过这种剪切的方式,间接地让平常缺乏沟通的两方抒发各自不曾与对方讲过的观点,而观众就成了最了解事情“真相”的人。我们一会儿替孩子抱不平,一会儿又怜悯父母的状况,看着这些家庭矛盾,从而去联想到自己所面对的家庭问题。这显然已经超越了纪录片本身的力量,虽然期间有安排不合理的地方,但只看让观众加入到对事情的对错评判、并有所感触这一点,已经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纪录片作品了。
        之后的情况纪录片没有再描述,我们只知道似乎一切都有在改变,但方向却不可预知。只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明白父母的苦心,更能早日明白,自己的人生不应该是活给谁看,也总是要有不能随心所欲的时刻,将来他们自己做了父母,也未必能比自己的父母做得更好。也希望父母,能够真正的从内心深处有所改变,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镜子》观后感(六):五行缺尊重

前几天,我的一个大学同学跟我推荐了一部纪录片,《镜子》。这个纪录片是讨论家庭中亲子关系的。一共三集,每集30分钟,不长。我今天下午看完了。觉得很震撼,引人思考。
震撼于什么呢?震撼于几个方面:一是孩子们那种叛逆的情绪表达之极端、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呼唤“爱”而家长们没有回应时的无助。二是震撼于家长们生活之累,以至于心里对“爱”接近于麻木,不想表达、不会表达了。三是震撼于这种情况可能并不是几个少数的个案,而是普遍存在于千千万万个家庭之中。反观自己的家庭,又哪里一点没有这些问题呢?程度没有这么极端罢了。你我都是普通人,这样“缺爱”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又有多少人重视了呢?
通过这个片子,我感觉到爱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不会有爱的产生。无论哪种爱都是如此。在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中,一般来说家长是处于强势的一方的;家长如果没有给予孩子尊重,则孩子心中即使有爱也不能正常地表达。泽清希望跟父母好好沟通。然而他的家长对他并不重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让他觉得自己心中的爱得不到回应,故而不得不用一些极端的行为来引起家长的重视,比如沉浸在电脑里下军棋、甚至殴打自己的妈妈。由于父母对佳明缺乏尊重,哪怕是自己像契约一方那样完成了自己那部分契约然而父母仍然单方面撕毁契约,让他伤透了心,然后辍学在家几个月,以此来抗争。
当张钊面对高中的极大的压力而向父母倾诉时,换来的不是安慰而是父母的诘责:别人怎么能受得了的?接着得到的是父母的奚落:这孩子没种。然后他就做各种“有种”的事情给爸妈看。说到底种种行为还是要赢得父母的一声赞许和尊重。
中国传统的家庭里,任何人与人的地位都是不平等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不平等,就造就了不同角色之间很难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如果没有有意识地纠正这种不平等,那么尊重就无从谈起。没有尊重,就没有爱。小孩子天生有爱,而家长如果因为对于孩子缺乏尊重,则不会有爱的表达。孩子想要表达爱,但如果看不到家长的爱的回应,他就感受不到爱,进而觉得不被尊重,进而就要用一些极端的行为去引起家长的重视,去呼唤家长的尊重。因此,纪录片开头就提到,孩子是家庭的镜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能够反映出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这也是这个纪录片叫《镜子》的寓意。
顺着这个逻辑往下讲,那是什么造就了家长们的“不知尊重”?刚才说了,传统如此。传统是哪里来的?三纲里,除了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外,还有君为臣纲。如果说父子、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话,那么君臣关系则是社会关系。也就是说,由于社会上、文化上我们这个社会是崇拜权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关系,因而缺乏尊重,那这种缺乏尊重的状况投射到家庭里,就是家庭中成员间缺乏尊重。孩子是家庭的镜子,而家庭就是社会的镜子。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变化。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变得更加平等、相互尊重了呢,还是更加不平等,缺乏尊重了呢?依我看,这种状况是更加恶化了。传统文化在式微,形式上的人与人的不平等在减少,不存在谁见了谁要下跪、明黄色衣服只能皇帝穿等等的这种情况的不平等。但在思想深处并反映到行为上,人们屈服于权力、屈服于财富的情况是加重了。芮成钢以认识官二代富二代为荣,祁同伟可以为领导的父亲哭坟。试想,无数男人,在社会上为他人摧眉折腰,不受尊重;等他回到家,还能平心静气地尊重孩子吗?
看起来,是孩子病了,实际上是家庭病了。看起来是家庭病了,实际上是社会病了。冰山向来只露一角,而winter,却真的快要coming了。

  《镜子》观后感(七):央视酝酿十年纪录片,首度揭露「中国式父母」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今天,派爷被一部纪录片深深震撼。

它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类纪录片。

不同于以往我们经常听到的「中国式教育」。

这次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是认真的。

经过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和制作。

真正将「中国式父母」搬出——《镜子》

这部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

而央视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制作,用心至极。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无奈地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

刚开始,派爷以为是类似于「杨永信式迫害」的纪录片。

借此剖析父母愚昧的支持。

但显然,我把央视看低了。

被带去「改造」的三个孩子分别是——

家明,16岁,高一学生。

整天上网,辍学在家一个多月。

理想是做一名背包客和流浪歌手。

张钊,18岁,高三学生。

因为早恋和网瘾辍学在家四个月。

把父母赶出家门,自己和女朋友住在家里。

泽清,14岁,初二学生。

上网下军旗,辍学在家两个月。

有暴力倾向,多次打妈妈,甚至管她叫「贱人」。

除了泽清听闻有央视跟拍,认为有「存在感」而甘愿接受改造。

其余两人,都是被强迫押往学校的。

可以预想孩子的打闹叫骂,父母的痛哭流泪充斥整个押送过程。

看过《变形记》的婊婊一定懂。

然而这部纪录片给人的感受是非常真实的。

央视没有将重点放于孩子的叛逆上。

更多的心思落实于对孩子心理变化的探讨。

不只是三个主人公,还有更多被送往特殊学校的孩子。

他们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寻找问题的根源。

让爷最惊喜的是,它以双线展开。

一边聆听孩子的心声,一边与其父母对话。

道出一个个赤裸裸的「中国式父母」的现象。

无论如何我觉得该片值得中国家长们看一看。

它对于孩子教育的启示很深刻——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影片中,学校给家长们设置了家长课堂。

心理讲师的第一番话就震惊到我了。

律师是需要拿证的,心理师也要拿证,做父母是不用拿证的,我们就这么做了。 问题是,就这么做了。 这是我们一生做得最长的一个角色,反而我们没有去学习。 包括做老公、老婆,也不学习就这么做了。

一针见血,不能再赞同。

很多人还是像孩子一样。

根本不配做妻子、丈夫,甚至是父母。

就像泽清说的——

家长课堂比我们学生课堂更重要,要待81天的是他们,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

泽清的爸妈都是大学毕业,社会的骨干人员。

按说泽清的家庭状况不错。

但是他的父母关系并不算和睦。

丈夫抱怨妻子下班后不尽贤妻良母之职。

妻子抱怨丈夫找来的不是村姑,没必要顺从。

人无完人,大家都是互相的。

然而,这句话却彻底暴露了夫妻关系的僵持。

他们不是互相地包容理解,改善现状。

而是你争我斗,互相赌气让现状越发糟糕。

爸爸使用暴力,妈妈扯着刺耳的嗓门。

紧揪着鸡毛蒜皮的事儿吵,谁也不放过。

讲到最后,她一定都说自己对。

最可笑的是,作为妈妈把脾气发泄于家庭。

泽清希望妈妈煮饭给自己吃。

妈妈以心情不好推托,无心照顾变得理所应当。

就是这样不良的父母关系导致孩子失去「存在感」。

虽然孩子偶尔也能感觉到父母爱的部分。

但更多时候是在不停呼唤,找办法吸引注意。

而这种办法可能是暴力、上网、辍学等等。

好比打父母两拳,他们会有点感觉。

但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孩子捅上一刀时,他们才感觉到疼。

但可悲的是,绝大多数父母会喊冤:

孩子为什么要捅自己一刀?!

派爷总结四个字:自作自受。

然而,更多的家长在这种状况下。

无意沟通,甚至无赖地要求孩子学会独立。

张钊,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下。

父母终日忙于工作,对孩子缺乏照顾,甚少交流。

在孩子的世界里——

父母在一起除了吵架还是吵架。

父母和自己在一起,除了看电视还是看电视。

他只好把心思寄托于女友,寻求情感满足。

但他的父母却以早恋一棍打死。

不少家长肯定也有遇到孩子叛逆的时候。

打骂着要他们自己学会长大,照顾自己。

父母也是人,大家都要讲公平(道理)。

潜台词是:我养你很累,你TM还不长大?

我相信一定有父母说过这样的话。

滚TM的懂事孝顺,滚TM的公平!

你情绪不好不做饭,那是公平?

你和妻子、丈夫各不相让,那是公平?

你有想过自己是在和一个小孩谈公平吗?

这本来就不公平吧!这是道德绑架啊!

竟然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是哪来的脸皮要求孩子孝顺?

不过让我爆笑的是,当张钊跟爸爸说理,不该处处忍着妻子。

他爸爸回了一句——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情的地方。

哈哈哈哈!!听着好像没毛病。

可你特么让孩子要怎么破?

我谈理,你谈情;我谈情,你谈理。

做人很难,真的很难。

做个小孩更难!

摊手。。。

派爷只有一句话——

孩子固然要学会独立,懂得孝顺。

但那绝对不是父母推卸责任的理由!

那好,有些孩子就讲独立。

家明的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关系也很好。

但偏偏这样的家庭极易出现控制欲强的家长。

把孩子捧成掌上明珠,一切事务均父母做主。

孩子没有一点自主权。

他想养宠物,父母不让;他想当背包客,父母不让。

就连骑车跑远了一点点,也被父母催促叫回。

不问他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一门心思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

孩子要过得比自己好。

其实这是残忍地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

派爷管它叫:死不悔改的瞎操心。

在家长课堂上,家明的爸爸振振有词——

孩子要去流浪你同意吗? 孩子不上学,我是不是就能放任自如? 如果这一步软弱,我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只要不错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哪怕一线希望,我也要百分百努力。

父母如此尽责确实不易。

但问题是,你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看吗?

看似是给了他信任和自由,然而屡次反悔。

嘴上总说着等考完试,你想干嘛就干嘛。

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干嘛。

说好的让他自己出行,最后却变成父母随行。

方方面面照顾好了,永远说他是自己眼皮底下长不大的小孩。

父母何曾真正地放手?

多少人把满满的爱变成满满的伤害?

把爱看成控制,本就是扭曲的认知。

把孩子物化为私有品,更是父母的自私!

我觉得心理讲师的一句话真是说到心坎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偷换概念!

多少孩子「死」在这句话上?

人生只有一条路吗?

很多父母揪着孩子从小开始互相比较。

孩子不愿上学,觉得学校压抑而痛苦。

父母不是究其原因,反而说——

那学校好几千人都受得了,为什么你受不了?!

狗屁,我建议他们看看纪录片《高考》。

一定有彻头彻尾的感受。

我必成功,谁与争锋!

简直是爆炸循环式洗脑!

爷不是有意批判学校不对。

口号可以有,可是天天被这样灌,人会吐的。

到底什么叫成功?

既然身在社会,为什么还没看透?

改造学校里,有一个女孩让人心生怜惜。

12岁,读六年级,眼神空洞。

大人都说,以前的生活过得苦。 那我怎么感觉,我们现在过得更苦。 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不想像机器一样被控制。

然而有些家长真是绝了,像这个男孩说的——

上学什么都好说,不上学什么都没有。 为了让你去上学,可以让你一无所有。 做到这份上,无论任何手段。 这已经不是控制了,其实是囚禁。

当然,不乏有些孩子真的愿意被洗脑。

一种是家人很成功,内心深受这种社会价值观影响。

一种是家里并不富裕,父母灌输着上名校后才能赚钱的想法。

但往往对这种价值观根深蒂固,就越容易出问题。

他们希望做出一点成就感,但现实是能力不够。

当达不到预期,他们就会自暴自弃。

其实,派爷觉得孩子很苦。

哪个孩子都不愿意过一辈子别人的生活。

或许有人觉得放任自如就是纵容。

作为父母,你们真的能全放手?

派爷只希望父母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

他们是独立的人,有思想,有爱好也有自己的理想。

对于这部纪录片,真实无疑是它最大的特点。

但我最喜欢的是结尾处给人的震撼感。

三个家庭经历长达三个多月培训后,确实有了点改变。

张钊决定复读,家明终于被允许独自旅行,泽清的爸妈改善了家庭生活。

然而在爷看来,他们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相互对立。

如张钊说的:

一个人(父母)的脾气,四十多年,说改就改啊?

爷想到武志红先生的《巨婴国》,书中提到——

一个理想的家庭结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夫妻关系是定海神针。即夫妻关系要重于亲子关系。

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不幸福的家庭。

父母不改变,问题终究存在。

纪录片的名字取得很好,叫《镜子》。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

物质条件上去了,然而精神构建却滞后了。

很现实,很赤裸。

可以说年轻一代的孩子很多早已失去童心。

因为社会推着他们从胚胎时就开始竞争。

但他们不是永远白纸一片。

总有意识的一天。

那一天,正是所有「中国式父母」反思的时候。

同时也是教育界反思的时候。

我们中国欠缺对爱的认知的教育!

当然,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

作为孩子,我们无权一味地抱怨他们。

要学会理解父母,客观地认识父母。

每个人成长最主要基于自己。

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这样子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派爷仅此希望这部纪录片会给更多人启发。

本文由电影派原创完成,微信ID:dyp833

微信搜索:电影派

  《镜子》观后感(八):我们是彼此的镜子 照映着彼此的丑态

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博主安利来的 由于刚看过《天才少女》 所以对于有类似主题的影视作品不自觉得有些亲近感

标题起得很传神 这是亲子关系最形象的比喻!

刚看前两集觉得 在这些亲子关系中父母的过失要占绝大部分 把孩子一步步逼上反抗的地步 但第三集简直反转了 这些孩子们一个个也真得是够了 恣肆妄为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段压抑期 尤其是当孩子处于青少年时 不能一刀就断定谁对谁错 只能说彼此都有责任 可能这种话过于中立过于圆滑 但确实如此 父母们已有一定的阅历 在一定程度上已被这个社会同化了 市侩是其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而孩子们呢 初出茅庐 天真无邪 觉得父母的那些阅历只是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 对于他们的市侩不免厌恶 他们是理想主义者 渴望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 但作为现实主义者的父母们则希望孩子们可以借鉴自己的经验 少走不必要的路 一方乐于探索 一方害怕探索 自然矛盾就出来了

在看影片的过程中看到好多批评父母的 可能当今的社会舆论就是“孩子需要自由 父母要对他们放养” 对于孩子我们不自觉就放低了要求 因为他们小。但凭什么对父母要求那么高呢?因为他们年龄大 经验多吗?但别忘了,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呀!这种事情只苛责任何一方都是不合适的 正如一个父亲所说的“家就不是个讲理的地方”

这部片子与变形计差不多感觉 没有什么机构可以把复杂的亲子关系瞬间就解决了 他们起得最大作用不过就是缓和 最终还是要靠亲子自己来慢慢修补

觉得任何以影视作品被大众熟知的东西 都不能太相信 他们只不过把一个个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 具体情况怎么样 怎么解决还是自己琢磨去吧

  《镜子》观后感(九):我是你的一面镜子

说实话这部简短的三集纪录片并没有深入地挖掘和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只是反应了存在的这些问题。
对孩子来说,他身上反应出来所有的一切问题,都只是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这个家庭的问题。
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解决的是家庭中的问题。而家庭中的问题,涉及到父母的关系,职业,文化,情感,反思等等,并不是靠几天的训练营,几天的家庭培训就可以解决的。甚至可以说,暂时缓解慢慢地又会像一根弹簧一样反弹回去。
需要家长和孩子持续不断地学习,成长,并且改正,或许还有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环境,社会,周围的因素等等。
问题依然存在,生活依然继续,不同的是我们可以不断学习,不断反省,不断纠正,让自己成长。明天比今天更好吧。

  《镜子》观后感(十):思想固化的家长们

讲的太浅,不深刻。这个题材这么好,应该多深究一点。也许是家长们不愿意家丑外扬(瞎猜的)??
    
    话说看到当中有些家长的思想我真是很同情孩子(说的好像我很老似的),那些家长感觉思想固化了,没法改变,也不愿妥协。最终家庭散了。
    看的时候觉得这些孩子其实觉悟挺高的,小小年纪理解东西还挺深刻,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其实还是比很大一部分同龄人更有想法。但是,看完后发现也许是这个学校没改变什么,也许是我已经被现在夸张的电视剧给洗脑了,觉得结局就应该是从此这些孩子们发奋图强,最后平步青云。然而事实还是很残酷,他们没彻底醍醐灌顶。有些遗憾,这个年纪还是很珍贵的。
    
    最让我掉眼睛的还是泽清,想想年纪非常有思想,可这结局……如果他改变了会是最有潜力的孩子,但也是很难改变他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