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理罪》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心理罪》影评精选10篇

2022-04-03 20:38: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理罪》影评精选10篇

  《心理罪》是一部由谢东燊执导,廖凡 / 李易峰 / 万茜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罪》影评(一):看完心理罪的感受

  作为雷米原著的书粉,我在知道心理罪电影上映以后,立刻迫不及待去看了。影片一开始,就发现加入了新角色乔兰,方木出场的案情也极为陌生,等等。从整个影片来看,整体改动都很大。但抛开原著的设定的性格设定,例如方木自校园宿舍案件发生就变得沉郁,以全新角度来看,这部影片足够让人惊喜。廖老师精湛的演技自是不必多言,而李易峰这次的演技相信也足以让人们刮目相看。从人物来讲,我更多体会到的是邰伟这个角色情绪的多面性,和方木巨大的性格转变。

  一、 开头第一个案子

  邰伟总的概况应该是“面冷心热,经验丰富”。了解情况,一边听法医报告一边暗中观察人群,随后就用小动作指示慢半拍收队,是为了保证群众安全,以这个细节表现他作为一个老警察老道的一面。在追到犯人之后,看到慢半拍受重伤,又忍不住去打犯人,又体现他比较冲动以及重情义的一面。而一开始的方木可以用俩词概况,就是“嘚瑟和冷漠”。卖弄自己的天赋,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一定要把自己的推理在众人面前说出来,直指犯罪者,就是在卖弄自己的才华。在抓捕犯人之后,有一个他不去担心自己的同伴,而是望向天空。这个眼神所传达的就是“我不担心有没有人受伤,我只关注我的结论的对或者错”。这些大多用眼神、细节所表达的东西,出人意料,在我第一遍看时就能感觉出来。

  二、 吸血鬼案子的前半部分,到马凯坠楼

  这个部分是邰伟和方木冲突的高潮部分。首先,邰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作为一个前辈,对人才的爱惜;同时他始终不认同方木的行事作风,认为方木这种冷漠的性格会给办案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他人生命。如他在影片中多次提醒方木,“留神别把自己丢了”、“你缺少对生命的敬畏”等等。他是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告诫方木。而此时的方木,一边作为孤儿,他性格天生冷淡,另一边想着自己多次画像正确,自信心膨胀,相信任何人都不会逃出自己的掌控范畴。例如在船上失手之后,立刻表达对邰伟的不满。这种性格的加剧也为后面陈希的死埋下伏笔。

  三、 吸血鬼案子的后半部分

  这里剧情走向我是真的没有想到。方木发视频进行心理暗示,这个举动真的充分展示了他冷漠的自信。包括之前他用带入心理的方式对犯罪者心理进行解剖,都表现他为了破案“不择手段”。在方木和医生的见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医生其实对方木进行了心理影响,比如“这个周末、我真正的对手是邰伟”,让方木以为他真正想杀掉的是邰伟。最终导致了陈希的死。方木的性格就此转折。不得不说,在本场电影中最震撼我的镜头都在这个部分。在双子大厦下面,邰伟表现出的对方木的关心、不忍。方木从疑惑到有不好的预感,再到自己一定要上去看看。尤其二人推车门的戏。用眼神和动作把这种转变表现的淋漓尽致,看的畅快。随后在笔录时候的哭戏,语无伦次、隐忍、后悔,不得不在这里说李易峰的演技真的进步非常大。再后邰伟去找方木谈心。第一次直面自己的内心,说出他自父亲牺牲时所留有的遗憾,两个人一起默默流泪。我相信两个人的结打开了。

  之后就是破案,这里给了不少铺垫,例如乔兰说的小计量药剂会使人暴毙,医生把陈希死之前的视频发给方木,这时候就给了方木一个仇恨的眼神,以及在前面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医生所说“我们会成为朋友”,归结在一起,方木孤身犯险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但在这里仍有疑问,例如药剂或许会使人暴毙,但同样会使人力大无穷。如果邰伟没有及时赶到,方木如何解决?以及台风情况下,海警没有办法上岛,邰伟又是怎么去的岛上?以及方木用这种方法杀死医生,为自己女友报仇是否太过戏剧性?我能想到的解释是,方木本身对法律有些藐视的态度,不然之前也不会使用心理共情的方式推理罪犯,同时这里也是模糊法律边界,解释成自卫,为了保命迫不得已。

  关于邰伟,影片用穿插回忆的方式有很好的阐述了他性格的来源,是先塑定完成,一步一步向观众展现出来,同时解说其前因后果。而方木则是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过程,当然从最后的“复仇”可以看出来,他还是一个有些冲动是年轻人,存在着缺点。这也是我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感到意犹未尽的原因——我觉得这只能属于前传。是方木和邰伟合作的开始,是方木转变的开始。网上有传闻,在适当的时机会有第二部的出现。个人认为值得期待。

  《心理罪》影评(二):除了犯罪悬疑片,还是一个关于成长的片子

  看之前很担心,看之后很开心。

  一个是暴脾气的中年单身警探,一个是愣头青的犯罪心理学天才。

  关于案件,他们之间产生过很严重的分歧,他们在怀疑与信任中前进,他们在争执和妥协中破案,他们从不合变成了搭档。

  电影除了是一部犯罪悬疑片,还是一个关于成长的片子。

  邰伟逐渐的从父亲离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在失去着。

  他的身边不断的有人离去,他把这一切都当做是自己的责任,夜不能寐噩梦频发。

  终于有一天,他开始愿意去聊这些事,有时候,直面自己的内心,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方木亦是从一个愣头青无比骄傲自信的实习生变成了略成熟的小警员。

  这个过程是要付出代价的,他的代价有些惨痛。

  一个好不容易能够走进了方木内心世界的女孩子,又被残忍地脱离出方木的生活,脱离出这个世界。

  方木的那一瞬间是奔溃的。

  他本来不曾享受过甜蜜,他本来讲自己蜷缩在自己的小世界,就这样按自己的方式活下去。

  可是有一天,方木的世界来了一个天使般的女孩,她懂方木,她牵着方木的手沐浴在阳光下,让方木感受到了甜蜜和幸福。

  如果我不曾感受到幸福,那我不会奢求。

  可是我既已感受到幸福,失去的时候加倍难过。

  方木的那场哭戏很动人,情绪很足,代入感很强,我也跟着哭了起来。

  就觉得他忍着眼泪语无伦次为凶手画像的样子真的很让人心疼。

  他不断的重复描述着凶手的样子,再推翻自己刚才的描述,一遍又一遍,不是因为他的大脑被悲伤的情绪所影响,混乱了。

  而是他不相信自己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心理画像天赋了,因为就在刚才,因为他的判断失误,他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最终他的眼泪没能忍住,他哭的像个孩子。

  第二场哭戏是在方木家,邰伟和方木一起哭。

  两个大男人坐在那里喝酒谈心,泪水不自觉的从眼眶中流出,他们在诉说一些无奈,他们在和对方聊天,也在和内心深处的自己聊天。

  放过自己吧。

  结局自是圆满收官,凶手伏法,没什么好说的。

  整个电影节奏很快,但就是因为太快,有些心理推理过程可能还没让观众消化理解完全,就开始下一个推理了。

  对于没看过原著的朋友可能会有些累,甚至不太理解,我没看过原著,但我看了网剧,对整个案件有了解。

  电影的悬疑气氛比较浓,尸体效果做的也还行。

  对饮血小哥的印象特别深刻,他的造型有点吓人啊,尤其是张着一张不知道还有没有牙齿的血盆大口。

  个人不喜欢的一点是觉得动作戏的有点长,缩短一点会不会更好。

  不过两场动作戏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邰伟正是通过和两个人交手,才推断出凶手不止一个人。

  电影有一点点把故事剪碎了,旁白又有点多,就会让故事的吸引力下降很多,需要观众硬跟着故事走,而不是主动被吸引的看进去。

  还有一个点,方木第一次的哭戏那里,感觉转场太匆忙了,情绪可以在延长一点的,我眼泪还流着呢,镜头一切,没了。

  刚把情绪带进去就让人抽离,这种感觉很不好。

  关于人设,其实导演没有很立得住,人物太浅了,性格层次也都不够分明。

  这点和演员一起聊。

  关于演员和人设

  廖凡和邰伟

  廖凡一直是大家公认的演技派,我也如此。

  但是邰伟在这部剧里的表现非常局限,除了是一个暴脾气就是一个暴脾气,对于他其他方面的展现太少了,人设本身太单薄了。

  好在那场哭戏为他扳回一些,一个铁汉的柔情。

  还有在浴缸里解救小女孩的戏份,邰伟直接抱出小女孩,很紧张抱的很紧,这个细节也展现了他暴躁之外的东西,很好。

  总体来说,就是有点浪费了廖凡老师的演技,他几个镜头的眼神多有戏,一看就知道了。

  李易峰和方木

  李易峰的演技一直遭到质疑,但是这部戏他完成的很好,台词功力真不差,情感挺到位的,真心希望他以后的所有作品都能原声出演。

  方木的人设是这部剧里面层次最多,最饱满的,可展现的地方也比较多,情感也比较丰富。

  李易峰在人设本身很好的情况下,又凭着自己的表演方式,把方木演的很好。

  猜到陈希死亡后的眼神戏很足,两场哭戏感染力十足,割腕放血后的虚弱和挑衅并存。

  而且方木的造型很有少年感,特别清爽干净。

  如果你说这样的他没演技那我无话可说。

  说真的,他有的作品确实不行,但那是那部作品,不是这部作品,请区分看待。

  还有,用三白眼攻击他真的很无聊了。

  三白眼怎么了?三白眼同样能让眼神有戏。

  万茜和乔兰

  万茜是除了廖凡之外,又一个被浪费了演技的人,她的演技你看一下《你好疯子》就知道了。

  乔兰这个人设,在片中没有一丝一毫的亮点或者是可发掘的点,对万茜本人而言,也没什么可展示的地方,很平淡了。

  李纯和陈希

  李纯我个人蛮喜欢的,一直觉得她的美是有攻击性的那种美,适合演坏人。

  可是看了她的陆林轩之后发现她能驾驭可爱款的,看了她的陈希,发现她清纯起来也很合适。

  希望她以后越来越好。

  个人评分,7分。

  可看但不是必看,根据题材自行选择。

  一部作品好不好,编剧和导演也有的责任,客观的看待问题,不要一味地骂演员,谢谢了。

  《心理罪》影评(三):碎片式剧情来制造的氛围可算是成功的悬疑片?

  进两年悬爱与推理剧忽然对了大众的口味

  各种大IP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接连不断的上映,看了好多类似题材却总是觉得欠了点味道。

  首先应声明我并非心理罪的原著粉,一切看法仅从电影出发抒观影所感。

  这部电影有什么感受呢,一个字‘碎’ 。

  而这种感受已不是此类题材的电影第一次带给我的了。穿插的剧情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但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是插的有些过了,以至于给人混乱的感受。同时似乎怕有人看不懂或者为了提升主角光环一般令每一个犯罪的人都一下出现。 可以这样讲 我没有看到什么给人留以悬念的烧脑剧情 也没有什么关于人性的反思。

  陈希死后的回忆杀,男主的悲伤失控颓废,只能说如果放在普通言情剧是理所应当,但对此题材我只能说寡淡无味。(当然此处于演员演技等尖锐问题无关仅从剧情)

  各种剧情的穿插最后没能达到很好的融合而是给人无比尴尬的碎片感 ,本想用来制造悬疑氛围最后却更像一锅混杂的饺子馅。这样的悬疑片又该怎样评价?成功与否?

  不谈演员不论演技,仅以表达自身感想。

  《心理罪》影评(四):完全可以有6.0分+的心理罪

  当然 缺陷也很明显 但是6.0我觉得还是可以有的

  影片一开始的案件是为了引出方木本人,也让大家认识了一位骄傲的天才,邰队对于这位“天才”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之后便是周荣光案件,黑衣人,渔船公墓邰队单打独斗,被队友坑,回警局还被嘲了。换谁谁脾气能好?方木的每次分析都太准确了,观众就是一脸懵逼“怎么回事?怎么就分析出来了呢?”此为诟病之一。

  陈希和方木的感情电影中没有过多的镜头,看过预告片的朋友都知道在海边方木说了一句“我在等陈希呢”给删了,当然不仅仅是这些……影片中方木到达大厦楼下,与邰队在车里车外的争执,聪明如斯不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陈希在水缸中的镜头借方木之眼看,更让人心碎。

  “她是长头发,她手腕很疼……” “你画呀”悲从中来。

  相信很多影评人或者是路人,都看过李易峰之前的电影,他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不过相比起廖凡,李易峰在台词和表情还是差了许多。李易峰的演技既是影片的弱点,也算是影片的亮点。

  剧情,并无波澜中规中矩,不拖沓,但整体看完也稍许有些简单,并不能给观众回味的空间,此为诟病之二。

  有些人,为了黑而黑,张口就是垃圾电影,有“小鲜肉”在的绝对不是什么好片,思维都给固化了。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年轻演员,现在有演员正在努力,努力提升自己努力证明自己,适当的,给予些鼓励好吗。

  电影三星,加一星为之鼓励。

  《心理罪》影评(五):每个人心里都有罪

  看过《心理罪》的原著,看过网剧,很喜欢方木这个角色。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个角色是个很神奇的人物,可是慢慢通过对心理学和心理画像师的一些了解,就发现原来世上真的就有这么神奇的情况。方木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比普通人聪明、心思缜密,他考虑犯罪嫌疑人动机时是把自己代入进去。其实世上每个人心里都有罪,每个人心里都有魔,只不过看你是否能够控制这个罪,控制这个魔不?感觉刑警邰伟这个角色对于廖凡来说是小菜一碟。相反,方木这个角色对于李易峰来说其实是很有难度的。但是李易峰这次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找到了那种感觉。作为一个孤儿,刚开始李易峰饰演的方木还是太阳光了一些,但是后期心爱的女孩陈希死后,方木的表现、变化、演的还是可圈可点的。

  《心理罪》影评(六):方木,不是警察,就只能是罪犯(有微剧透)

  首先先说说评分,五星里一星是去平衡那些过分的黑粉们,一星给特效加摄影,一星给细微处的细节设置和剪辑的人员,两星给片中所有用心的演员,大家不要只盯着两位男主看,其他人也很有演技啊

  剧情对于我这个看过那么几遍原著的人来说,是不太满意的,前半段中规中矩,后半段有点天马行空,但是有些细节方面的设定还是有些令人惊喜的。

  两位男主是影片重中之重,编剧也为两位演员改了一下人设,使得他们能更好的展现片中人物。影帝不用多说,一直是演技保障,打戏看的我腰直疼;而之前备受质疑的李易峰,这会的表现倒是意料之外的不错,哭戏的确把握的很到位,当然其他地方只能说没拉后腿,但还是欠了一点火候。

  说完演员,我们来聊聊剧情。编剧戏剧化的让三个凶手都死于搏斗之中,而且其中两个死的很惨,这在原著和剧版里是没有出现的。这就不知道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改成这样?也许是为了让大家不对警察失望,所以让方木出来间接或直接的害死了凶手,从而创造一个英雄形象?但这样来说,就把方木写的不是那么好了。

  《心理罪》影评(七):说实话,这部《心理罪》真心不咋的

  犯罪悬疑类型的影视作品一直都算是比较热门的了,这点从日本那一直更到天荒地老的《名侦探柯南》到福尔摩斯相关改编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犯罪美剧轰炸之下不难看出来。正是这种热门以及在信息获取如此便捷的今天,面对这些见过大风大浪,口味甚是刁钻的观众来说,这方面鲜有优秀作品的国内出现一部“热门IP”+“实力影帝”+“小鲜肉”的电影自然备受期待。再加上之前同类型作品《白日焰火》以及主演廖凡的优秀表现,自然容易让人忘记之前国产片一次次的放鸽子行为。

  看完电影,习惯性的开始关注各方面对影片的看法,结果大多是还行,及格了,平庸这样的字眼,当然有个大前提——就是作为国产电影的基础上。

  大家都知道,中国电影确实在许多方面和好莱坞这样成熟的电影体系相比有些差距,尤其是像特效技术这一块,如果没有足够的的资金和外国技术的支持可能再怎么努力也拍不出《变形金刚》这样的作品,当然即使有这些条件拍出的作品也依旧差强人意。但看完这短短的100分钟的《心理罪》,要是去除掉那些毫无意义的爱情回忆以及打斗情节,我觉得即使是一部60分钟的美剧也比它也强上不少,更不用说以精细出名的英剧《神探夏洛克》了。

  有人说毕竟是国产片嘛,多用宽容的心态看就好了。可如果我们一直都用看国产片的心态看,那些制片人和导演在用什么心态去拍电影呢?以为我们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影视“文盲”?拜托,现在看个美剧都不需要翻墙了好吧,难道每次看这些国产片之前我们得把之前看过的好作品全部忘掉?不说指望你拍出比他们好的作品,但你好歹好好讲个故事吧。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类电影你连犯罪破案的故事都讲不好,怎么还有时间去谈情打架的呢?

  演员没问题,毕竟是影帝即使发挥一般也算不得缺点,之前担心的小鲜肉问题也不算问题,李易峰的表演可圈可点,可问题偏偏出在悬疑侦探最核心的解密逻辑性上着实让我没想到。有这么好的小说都不能讲个好故事我实在实在是怀疑编剧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还好不是拍电视剧,这要是像美剧一样一集一个案件估计电视剧早就拍不下去了。

  影片前半段的故事大体还是依照原著小说,而后半段则几乎全部来源于电影创作者的拓展,讲的是城市里突然发生一连串诡异的嗜血杀人案——受害者惨遭割腕,身体里的血液几乎被“榨干”,而现场存留的血液与牛奶混合物暗示着凶手可能有喝血的习惯。影片虽然看上去环环相扣,但其中却充斥着各种断裂与bug,影片中使用的心理画像方面的犯罪心理学知识跟《犯罪心理》《信号》中的侧写有几分相似,指的是根据现场、尸体、大数据以及行为分析,对凶手的心理特点、职业外貌、成长背景人格特质做出的推论。尽管只是提出推论,但心理画像中同样涉及演绎归纳的过程,它不是靠的瞎猜更不是直觉,而是经过逻辑推演与信息整合而得出的概率比较大的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心理罪》中的“心理画像”几乎完全经不起推敲。它的事实与数据依据太少,男主角脑补出来的东西太多,甚至可以说剧情完全靠他开挂般的推演推进。

  举个具体的例子,在原著小说中,方木是在通读之前发生的多起嗜血杀人案资料之后才做出一些了简单的推论。并且尽管案子是破了,他的老师还是从中找到诸多漏洞。而电影里他只看到第一具尸体就看穿了一切,而到了后面情况更加惨烈,甚至有时候跳过推理,直接粗暴地下结论。

  其次电影中僵硬的台词和“儿戏”般的作案动机让整个故事完全被架空。台词都像作秀一样,一个个像在演话剧的台词,诱惑马凯那段还说什么“你的内心渴望鲜血,你的皮肤在燃烧”,诗朗诵啊?这么尴尬的台词就是给你3个奥斯卡影帝也不见得演得多好。

  说句实话,这部《心理罪》实在有些失望,与其花几十块钱去电影院看,还不如把钱省下来买点零食在家吹着空调好好看一集《神探夏洛克》呢。当然如果你是廖凡,李易峰或者小说《心理罪》的死粉当我没说,毕竟电影一般,但故事和演员是独一无二的。

  《心理罪》影评(八):这一部电影作品只能说是平庸。

  如果不是原来对这部电影期待太高,(猫眼点映评分9.8),我相信我会给它6分偏上的,但我兴致冲冲地进入电影院后,荧幕呈现给我的只是个瑕疵层出不穷,剧情堪称波澜不惊的故事,让我只能说它勉强及格。

  各位主创的表演差强人意,李易峰的表演我认为也做到了不尴不尬,把电影评分大跳水的原因集火在他身上,或者打超低分的鲜肉歧视者(黑子另当别论)未免有失偏颇。因为剪辑和剧情是整部电影最薄弱的地方,而作为有IP打底的悬疑类电影,这恰恰又是最重要最关键最寄予厚望的一环,同时也是这一环,吸引着推理悬疑爱好者或者是路人,而不是粉黑,进入电影院,成为电影口碑是否能够口口相传,从而得到高分的因素,但显然这部电影没有做到。

  尤其是在那种节奏迅速,鼓点密集的配乐下,这样的剧情愈发晓得索然无味,你的理智告诉你此时电影应该进入高潮了,导演希望你兴奋激动,但你的肾上腺素却无法飙升,心跳也再沉稳不过。这种理智与情感的落差,是有损观影体验的。

  就说说女警察的设置,在泥地打斗后除了认错人贡献一点笑点以外,其他时间她的存在简直毫无必要,即使她眼圆脸甜,我也不多想看她一分钟。而这一分钟,原本可以用镜头来表现方木第一次是如何利用犯罪心理为吸血鬼画像的,而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如同毕加索落笔一样,画像全靠福至心灵和灵机一动。(我看到评论说是心电感应23333)

  没有第一次本该抽丝剥茧的分析,后面几次勉强有头有尾的分析,(令滥误缺,饲养血源),很难再让观众认为这种破案手法有说服力了。

  这一点是我最惋惜的地方,我把它看做是这部电影的重要疏漏。

  而后面关于大boss设置的,一个本该缜密严谨,心细如尘,行为处事却处处都是马脚破绽,特别是最后人物还崩塌得不像话等等,都只算得上让我失望。

  毕竟惋惜真是比失望更让人纠结难受,隐而难发的情感啊。

  这部电影,故事情节平铺直叙了,逻辑推理没有层层推进的代入感了,悬疑性也不过如此了,那关于悬疑犯罪类题材(尤其基于是心理罪原著改编)自然而然会涉及到的人性的挣扎,善与恶,罪与罚,画龙点睛的对质呢?

  一笔带过,停顿稍慢,却又戛然而止,让我简直一口血哏在喉头。

  比如说初恋女友死了,方木的成长为何就是一件服装变化的事?

  比如说孟教授挑衅方木,以正义的名义,报自己的仇,这是多么好发散的一句话,要知道原著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要知道同期的冷锋就因此锒铛入狱了。

  方木的做法其实于情可以理解,与法难以原谅啊,结果邰伟竟然转头就承认了方木有当警察的资格,心累。

  综上,这部电影是部平庸而缺少亮点之作,与其说是悬疑犯罪类电影,片方还不如以惊悚格斗为卖点,至少对得起突然放大的音效和廖老师拳拳到肉的打戏。

  最后再说一点我个人的惋惜:

  原著毫无疑问是方木大男主,他身患PTSD,极其敏感冷静,内向寡言,从他角度出发的故事,自带压抑灰暗滤镜,显得题材沉重,思考深沉,为什么要改成如此恃才放旷,桀骜不驯的天才啊!即使我知道原因,但是还是想说为什么啊!为什么啊!

  为什么啊!

  为什么啊!

  《心理罪》影评(九):编剧没写好?还是小鲜肉没演好?

  影片中有很多bug,其实也没什么,世界上那么多电影,哪部没有点bug呢,就看观众想不想细究了。第一天的8.4分降到了现在的五点几分 不知道几天后会不会再降

  虽然这部电影中有鲜肉李易峰的参演 毕竟商业电影肯定会考虑小鲜肉的参与 但可以看出李易峰演技在这部片子中还是上升了的 第一场李易峰饰演的方木喜欢的女生死后在警局画心理画像时的哭戏, 把那种心爱之人惨死后的心痛和语无伦次把握的很到位 第二次廖凡饰演的邰队讲述父亲当年死因和自己的心结 哭戏让观众感同身受 演技在线 只是台词有些限制 不愧影帝称号

  哦对 还记得后排有位大叔笑了几声就睡过去了 那呼噜打的我 心塞(´-ωก`)

  没有看过小说 也不知道小说是怎么写的 我还是先看完小说 再对这个电影做评价吧

  《心理罪》影评(十):这只是一个开始

  前半段挺搞笑的,自大的天才和警队老司机的碰撞。后半段紧张刺激。转折点是陈希的死,方木和邰伟车里车外那段太戳人泪点了。不足之处是心理画像的结论得出地太快了。我听说拍这部戏是有心理顾问的,目的是让演员相信心理画像。那么电影也应该想办法让观众相信,例如方木一直提到是长头发的,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其实只要加几句应该就能让观众明白。我相信心理画像不仅仅是基于犯罪数据库得出的概括性的东西,它肯定也有理论的东西在。在第二个案件中方木有分析,但还是太少,我觉得在这方面可以重点刻画一下。毕竟心理画像在这部电影里的作用非常大。然后我要吐槽一下,为什么抓坏蛋的时候总是只有邰伟一个人呢?害得他老挨揍!其实有个情节我没看明白,应该是我之前有溜漏掉一些信息,还得再看一次。这电影信息量挺大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