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谍梦 第一季》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美国谍梦 第一季》影评10篇

2017-12-27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谍梦 第一季》影评10篇

  《美国谍梦 第一季》是一部由加文·欧康诺 / 亚当·阿金 / 艾利克斯·查普 / 霍莉·达尔执导,凯丽·拉塞尔 / 马修·瑞斯 / 霍莉•泰勒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谍梦 第一季》影评(一):谍战剧的新起点?

  偶尔看史书,旧时兵戈铁马、风云际会、朝代更迭,总会让我产生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好在这些都过去了。

  我这种心态,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同感。在史学家托尼朱特看来,这意味着割裂了过去。表面上,过去是一堂堂历史课,实际上却将它从记忆里去除。

  他这种批评,主要是对美国人讲的。他认为,世纪之交的美国对二十世纪的纪念,实际上只是将其分为多个标签,如珍珠港、奥斯维辛、古拉格、卢旺达、9-11, 等等。这些标签的作用,一方面是赞美胜利,缅怀英雄;另一方面,则在于对记忆的选择——没有获得标签的历史事件,从此不再被提起。结果是,这些标签进入历史课本,刻在墓碑上,挂在博物馆里,然后就留在那里。人们可以翻开书,在碑前鞠躬、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然后回到自己的生活——就像在家里举办宴会,把客人送走然后关上房门——过去就与自己没关系了。于是历史才刚刚过去,人们就已经忘得差不多

  我总觉得美国如此,我们的国家其实也差不多啊。实际上,我们的政府从来都以不带包袱的欢快语调,年复一年地灌输我们的时代多么的好。而惯于听从惰于思考的多数人,即使对荒谬无比的宣传会偶尔皱皱眉,多数时候,还是下意识的认为,我们确实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就像我自己面对历史的感觉一样

  我们也许真的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但是过去真的就不可能重复吗?以往的惨无人道真的就随着过去一起尘封了吗?我希望如此。

  还是托尼朱特,在面对世纪末各种纪念活动中,很多人对过去一百年的各种美化,焦虑中带着愤慨地讲到,二十世纪其实可能是史上最恐怖的世纪。亚欧绝大多数国家,至少到70年代,都在各种战争——领土战争、殖民战争、内战中鲜血淋漓着倒退。美国比较幸运,两次大战中,她获益最大,后来自己参与的战争,即使在越南和伊拉克中受了些羞辱,战争导致的痛苦,她也免于承受——士兵死了一些,平民个个平安。

  美国这种源自幸运也好优势也好的独特好处,导致了如今穷兵黩武,美化战争的倾向。朱特说,在亚欧国家领导人看来,因国际纷争而采取战争,那是不得已的最后选择,而对美国领导人,则更多是第一选择。想想美国的媒体民众,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化为“好的”战争,你就知道他所言不虚。

  这种对战争的浪漫化,会将美国带入什么时代,谁都难讲。至少从美国的影视剧来看,我们起码可以有些欣慰:毕竟还是有人知道跳出框框。

  这部The American就是一部试图跳出传统框框的新作。

  不同于以往谍战剧冷色调的摄影,阴沉的音乐,本剧的摄影以暖色调居多,也不再使用大提琴等充满沉重的配乐,而配着当时的流行乐。

  开头一场间谍追逐戏,人从阴影中跑出来,穿过照着暖暖的路灯的街道,再进到黑暗里打斗。虽不能说达到一流状态,却给人一种谍战剧难得一见的近距离感。而那场惜墨如金的打斗,也很得谍影重重创下的实打神髓。这样的开头,足以吸引我看下去。

  然后间谍的身份慢慢揭开。原来是两个长期潜伏美国的克格勃高级间谍。两个人虽是同事,却以夫妻之名行事,对外,其实也有夫妻之实:生了一女一男。一方面,脑袋拴在裤腰带,为了国家的利益窃取情报、杀人于无形,另一方面还要维持和睦家庭,让两个孩子在太平盛世安稳读书。

  主要剧情设定在八十年代末。这个时间有意思,因为再过几年,苏联就要剧变,冷战也将结束。

  当然这是我们可以回头看才会有这感觉。当事人谁都不知道会冷战要多少年。哪怕史学家现在回来评价苏东剧变,也只能说,当时谁都没想到。

  男主角此时已经很适应美国的生活,也开始在犹豫自己所做的是否值得。当然,他目前的怀疑只是出于对美国生活的向往。形而上层面,对国家与个人间关系的思考,还未见征兆。而女主角仍然坚信苏联灌输的价值观

  基本上,这样的设定,很符合美国一贯的自我感觉良好。但也只有这样的设定才出戏。可以预期,本季的冲突核心,会在男女主角价值观的对立上,也象征着两个阵营的对立。但是这中单方面的表现不够,于是他们家对面搬来一个新邻居,他们过去问候,探出来人家碰巧就是搞反情报工作的FBI高级探员。相对于他们俩的双重生活,新邻居反而表现得很坦荡。这种明暗对比,也很有看头。后来对这个探员的表现稍多些,原来他也是干了几十年卧底的老资格。

  至此,故事的框架渐趋完整。两个阵营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都主要由这些顶尖情报人员,花大半辈子的提心吊胆你死我活地打。而未来怎么样,他们不知道,观众却知道他们谁都不会赢。悲剧感,任何一部追求深刻的片子都必须有的悲剧感,至此开始明晰。

  只是本片似乎更多着墨于苏联特工的悲剧,对美国特工是否也会同样表现其悲剧性呢?以美国人对自己价值观的自信,虽然希望不大,但也可以是追本剧的理由

  今天往回看,从51年到91年苏联解体这四十年时间,只是越来越少人读的史书上一些或是回忆或是分析的研究成果。仅透过历史书,很难看出,作为资本主义阵营之首的美国,以及社会主义阵营之首的苏联,其两代国民有多少被这场冷战卷入其中,经历多少离合悲剧。

  历史叙事重视时代特点、国家走向,却甚少着墨于个人。

  优秀的谍战剧,总能给处于冷战时期的个人,做一个速写,以使观众与那个时代靠得更近些,对时代悲剧的理解更深些。

  只是,到这部The Americans 之前,小叙事的,个人色彩浓厚的,毕竟少。马上进入脑海的,有前几年迷死人的《合伙人》(The Company), 其对人物群像的刻画相当成功。一场为了概念而打的战争,终于还是随着概念的崩塌而结束。深陷战争一线的,本可以成为社会精英的间谍们,不管美国还是苏联间谍,最终都无法避免幻灭的结局,只能安慰自己,我们把一辈子都花在这个上面了,怎么能没有意义呢?

  这个剧应该也只能朝着最终角色的幻灭发展——如果要正视历史,幻灭只能是唯一结局。但是如上所说,本剧时间设在80年代末,片方对当时的服装、流行乐、生活方式都做了很精细的还原。相信是为主角在祖国使命与更令人舒服的生活方式之间的斗争做铺垫。而这样的结果,是观众也可以看到除了从事间谍工作外,向往生活舒适、家庭和睦、安全无忧的间谍的生活。而此前,这样生活化的间谍,几乎是没有的。

  这种把间谍斗争放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的做法,是否能赢得一致赞誉我不敢讲。对我胃口那是肯定的。上文就讲过,我们进入了所谓新时代,但是过去是否彻底成为过去了,还不好讲。二十世纪的悲剧,我觉得主要源于崇拜概念,而抹杀个人。那么,本剧将间谍还原为普通人,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角度来表现间谍的努力,至少可以给习惯于将间谍想成光鲜的007的多数人一个新的视角。从而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增添一个人的(而非概念的)维度。

  这个角度讲,如果本剧能成功,也许带动出间谍片的一个新动向。所以,本剧也许——我也万分期望——能成为谍战剧的新起点,让观众在放松中看剧的同时,也对历史多一重人性的理解。

  《美国谍梦 第一季》影评(二):Not a nice try

  先期观感,因为政治倾向的缘故,从美帝的视角去看待整个故事,难免有两个大的误区:

  一是解读上,对毛子的固有认知并无改变,主要体现在黑其正府,同时黑其观念。这种站在自身立场下的结论和观点带有很明显的美式烙印,同样也是一种极端,所以很多细节看起来缺乏说服力。

  二是手法上,主要的剧情冲突设置仍然是好莱坞式的套路,没有什么突破,连间谍工作的主要方式也仅体现为美色和钞票(其实这种单细胞手法对于被利用的那一方也是很粗鄙的讽刺),而谍战工作的技巧性、私密性这些可以调动很多肾上腺索的惊悚、悬疑元素反而展现得不够突出,也就是说,虽是谍战故事,本以为会比较烧脑,但没想到线条简单,并不复杂,而且时代背景的铺陈也不够精致,以至于看了几集都还感受不到当时的Big Picture,反倒是随处可见的美国主流价值观让人有些生厌。

  另外,有些Bug显得十分幼齿低智,与间谍片的严谨格格不入,比如:比曼一家住对面,菲利普两口子晚上出去打怪升级这么多次,以比曼如此细心多疑不放过每一个线索的风格,他完全不去留意菲夫妇的进出?这实在说不过去,要知道西式House的布局,车库都是冲街开,只要稍加留意,你对门儿的动静可以说尽在掌握。这是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最大漏洞。为了打消我这顾虑,我都在想是不是房子后面有停车的地方,或者不远处有个停车的地方他们可以从后门走过去还是怎么回事,我都在帮其自圆其说了,哪想到在菲利普连夜搬出去那集,比曼老婆竟然跟伊丽莎白直言晚上看到菲利普搬走,自扇耳光么这不是?!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每集的梗大致周全,几乎不重样,应该是有一定真实素材加工出来的结果,不然单凭想象,写剧本这帮人功底就太不简单了,包袱足够,节点的张力也够紧张。乍一看上去,女主挺惊艳,很像米歇尔菲弗和戴安莲恩的综合体(唯恨A咖)。第一季总体来说,剧集偏家庭和人物居多,有点耽误了「冷战」这锅好汤头。

  《美国谍梦 第一季》影评(三):爱国梦在亲情面前可能真是个白日梦。 - matthew回归美国电视荧屏啦!!

  期待这个剧集的第一个原因 是因为想念 兄弟姐妹里的 Matthew, 这个英国演员很久没有出现在 美国电视荧屏上了。这次可能是他本身特有的异国情调 所以被选入了这个剧集当了一次苏联特工。

  之前看美国恐怖故事,fx每天就开始不挺的在中间播放预告,这种让苏联人当正面主角的电视电影其实在美国并不多见,也许fx就是打了这个算盘希望能接下 美国恐怖故事 的好收视,留住大部分观众。

  晚上加班 赶回家刚好赶上首播。

  前五分钟可能是因为没适应配乐外带直接开始巷内追人的戏码让我有点出戏。 不过后面开始就觉得越来越精彩了。

  两个主角的演技挺纯熟的,各有特色,两个素未谋面的特工一见面就立马要演夫妻并且放弃自己过去的一切,过双面生活,甚至为了掩盖身份要有孩子,还要不停的在孩子面前演戏。这些对演员演技其实是有挑战性的。稍有差错就会让人觉得出戏,其实并不好演。

  尤其喜欢男主,很多人可能觉得 你特工特工一定要跟电影里一样年轻帅气,能文能武,男主外形可能称不上完美,但是其在剧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恰恰让他变成了一个有魅力男人,而且绝对会让你上瘾。

  第一集里 感觉编剧在感情转折上还是下了功夫的。 matthew饰演的父亲看自己女儿被调戏后 因为担曝露身份而没当面打人,离开时憋气的跟女儿说,我不应该打架之类的借口都难掩他作为人父的爱女之心。而后来找准机会跑进调戏女儿的男人家里 狠狠的揍了那男人一顿,让人大呼过瘾。

  中间偷听 “老婆”为获取情报而和fbi员工上床的录音时,那嫉妒心全部写在了脸上。

  另外一场戏在于 matthew想把俄国叛徒送到新搬来的邻居家(邻居是fbi)来换取奖金被女主发现,便直接告白自己想和一家人一起远离间谍生活心意,这场近似于直接向女主角告白的戏把第一季冲向高潮。最后却因为了解叛徒与女主的个人恩怨改变了他的招降计划,当女主角的面手刃了叛徒 从而引发两人抛掉尸体后的 车震。

  matthew 你除了你熟练的特工技巧,你完全就是个新好男人嘛!

  这里足以看出 男主角 对孩子和 “妻子”的爱早已超越了对于 国家的爱。谁说不是,间谍也是普通人,一个正常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国家仅仅是幸福生活的一个载体。

  这个电视剧总体来说值得一看

  1。美国苏联冷战时期特有的 时代文化 (服饰,配乐)

  2。有别于一般特工电视电影,主角的亦正亦邪导致敌人众多,有感觉 剧情发展下去 苏联政府也会变相成为其敌人,而并不是美国政府一方,另一方面美国反而会在某些方面帮他俩个为主角

  3。暂时没出现什么多余角色。

  4。Matthew哎 你真的是 什么都能演啊, 之前演了那么深入人心的同志角色,但这次看这个电视剧,完全不觉得突兀。

  5。亲情加间谍 这两个主题融合的好的话 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看了第二集预告,感觉明显剧情冲突加快,到目前为止值得一追。

  :女主演的其实也不错,那种效忠于祖国情感在被男主点点滴滴维护宽容下而慢慢瓦解, 演的都很自然。

  另外很喜欢那个小女儿,长的很甜很可爱。

  《美国谍梦 第一季》影评(四):谁是“好人”?

  剧荒期,听说“比Homeland还要好看很多”,于是跟他耗资每集两刀下载下来看了8集。

  之前大热的“house of cards”,只看了两集就看不下去。用他的话说,那片子里没“好人”。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在乎剧中人的命运了。

  “好人“定律在the Americans里也得到了验证。

  这部剧感觉是名符其实的FOX出品,很意识形态、propaganda。比如剧中的主角,KGB特工夫妇,虽然被美帝的民主自由糖衣炮弹侵蚀得内心挣扎,但“执行任务”时却没有人道主义怜悯之心,教人厌恶。同时,剧中的美国人不断宣扬“自由国度”,有点好笑,又无可反驳。

  除了谍战,剧中苏联间谍两口子和FBI邻居各种情感危机、各种出轨,甚至还有FBI和自己的苏联使馆女线人的婚外情。这样的桥段,能猜到开头却懒得猜结尾。

  虽然贱嗖嗖的花钱看了,但追完第一季之后应该不会继续追。

  又:douban介绍说主创编剧曾是CIA人员。那么,the Americans里的”好人“应该是那个痘疤脸的FBI邻居吧。只可惜,看了8集,我还是不记得他的名字。

  《美国谍梦 第一季》影评(五):猜得到主角光环,然后呢

  (有重大剧透)

  很少看谍战剧,但是谍战剧只要拍得好,按照其先天内容优势,情节上就一定不差。这一部,情节上没得挑,当然有人会说了,男女主人公都自带着主角光环,反正怎么也不会死。说实话,少见的如《权利的游戏》这种剧,真的会在剧中死主角,大部分的剧都符合着观众期待,主角一般不轻易死去。而且好的剧,就算你能猜着结局那又怎么样,你难道看剧的乐趣只是在猜谁什么时候死去吗,那你也太小看间谍剧的博弈乐趣了吧,好的剧好的电影,猜得到结局也猜不到内容本身。

  豆瓣上只要出了新剧,随之而来出现的是越来越多的一集党。当然,我自己也有很多时候是一集党,不过我实在是觉得,是不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实在太忙,40分钟之内就必须决定是不是要继续浪费时间,于是想看下去的理由也许只有一个,而不想看的理由总是能冒出太多。如果您真的只看了一集,我觉得删除这个条目都比直接上一星要来得好,私人意见。而且我不知道很多人是不是本身就带着偏见开始的,有人觉得美帝意淫太强烈,有人觉得剧情有点闷,说实话,这剧的剧情在逐渐开始走内心戏的美剧大潮中,已经是非常有良心的了,基本上每集都有两到三个高潮出现。有人说男女主角的刻画让人讨厌,没关系,总有人是特别投入感情在看剧,并且总能在一部剧中发现这样那样看其不爽的角色,因之看不下去我也无话可说。也有人就说了“弃”“弃了”“一集弃”,无原因无来由,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话说回来,看剧确实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如果真的让您这么痛苦,一集半集弃倒是无所谓。

  美国谍梦有缺点吗,当然有。苏联美女最后突然决定坦白一切做双面间谍,这一剧情交待的有些不明不白,有铺垫,但是比起本剧中的其他伏笔还是有些草率。而且说白了,我其实也不甚喜欢Stan这个FBI探员,倒不是因为他早就嗅到了我们男女主角的身份,而是他的样子一开始总觉得是一个扑于工作的警探,结果和苏联女间谍的这一腿,确实从情节设置上让我不喜欢。而至于很多人说的“假假”的,那当然,既然作为一部剧,就有剧的考虑,若说是主角光环太过于强烈,这部剧中的两位确实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波折,若说是觉得关注点太着重于两位主演的情感纠葛,我想说这不是纪录片,而且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看到在人物刻画上下这么多功夫的剧了。

  美国谍梦讲述的是80年代苏联特工克格勃在美国活动的故事。采用常见美剧模式,从具体特定人物身上,来看大体的间谍活动。首先,既然是特定剧情特定年代,本片在氛围营造上还是相当用心的,不管是无处不在的精湛80年代选曲,整体清冷有点压抑的氛围,融入特定时期的大事件如里根被袭,都是非常不错的。然后我们再回到剧情上,美剧在中国大地火红了十年,说实话美剧什么节奏大家都清楚的很,《越狱》把大家喂大的最主要一点就在于剧情无时无刻不处于紧绷状态。于是,稍有点沉闷的剧很多人就纷纷看不下去了,包括我自己,像《昭雪》就是典型看不下去的剧,而在国内越发走红的《美恐》,就看过的第三季来说,就属于过于Drama型了。不过说实话,这部剧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闷”这个词都是不恰当的。

  基本上每一集都有不少的紧张处。第一集一开头男主Philip及其同伙追捕已叛变克格勃成员,这场追捕戏不光拍的好,而且剧情设置上为后来的“背叛”“查找追捕中被杀成员”等多处剧情埋下了伏笔,而把叛变成员放于后背箱,更是第一集末尾那场FBI潜入车库戏的完美照应。而Philip与FBI工作人员Masha的见面,则更是完美的铺到了季末,剧中好几个重大矛盾都与Masha的见面有关。而将FBI成员设定为男女主角的邻居,是美剧一惯的套路了,猫捉老鼠的游戏,猫与老鼠关系上越接近,矛盾才越好开展(如绝命毒师)。很快的,这名名叫Stan的探员就感受到了男女主角不一样的气息,在第一季的开头与第一季的末尾,他都表现出最强的对这两位的怀疑或者说确定。而Philip在此时的动摇,以及夫妻俩在车库内的对打戏,从视角上当然是精彩,也为第六集组织检验Philip的忠心做了伏笔。

  因此你可以看到,在第一集,编剧们就用心埋下了重多的伏笔。而美国谍梦也确实是一部支线非常多的剧,女主角Elizabeth的黑人同伴,这条线也非常重要并且感人;两位在第六集时遇到的检验确实让人神经紧张;最后一集其实我还是不太懂整个局是怎么设置的,等等等等。因此,每一集的前情提要就显得异常重要,因为它一般会揭示这一集要重要讲哪几集的剧情。

  为了防止剧情被泄露的太干净,来说说人物的刻画。总体来说,《美国谍梦》中的人物还是刻画得很细腻很立体的。也许有人不适应每个人的感情线都开展得过于多了,说实话,有些剧情的设置我也觉得不是很认可,但是大环境下的小人物,本来其私人空间就一向不被人所关注。所以,做适当的戏剧化处理,完全可以理解。剧中反复出现Elizabeth的那句,我22岁那年,和一个陌生男人来到一个陌生国家一个陌生房子里,成为了男女主角整个关系的最初注解。两个人,一开始会觉得战友的感情其实更甚于夫妻,一直到剧集进入到三四集Elizabeth才点破她是开始逐渐放了真感情在的。因此,在之后的剧情中,温情开始占据上锋,不再是第一集时展现出的若即若离剑拔弩张。虽说两个人的关系也总是起起伏伏,特别是在Philip受组织考验这件事,成为了两位走向分离最直接的导火索。不过两个人即使感情出现裂痕,爱还是在细微之处展现,最后一集中Philip与Elizabeth在出任务之前,反复交待最糟糕的情况,要对方看好孩子,Philip的那张纸条,无处不在的细节,堆出了被逼上绝路的两个人携手患难的真情。

  tan这个FBI探员,被设定成了一个扑于工作,重兄弟情谊,感觉灵敏的人物,甚至从演员的选择上,你也能看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正派硬汉”。不过第一季中,他与男女主角的正面对抗其实并不多,多把他的线放在了与苏联美女的接触上。这一脚婚外情确实设计的有些多余,两个人不明不白的婚外情让人多多少少看的有点不爽快。而其怒杀苏联大使馆人员,虽可见其为兄弟报仇的拳拳之心,也让人觉得有些过于冲动了,这一点,比起Elizabeth来说,可就差远了。

  这里面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黑人Geogery的设置。他深深真着女主Elizabeth,多次提出想带着Elizabeth离开,甚至还对philip说她应该跟我在一起。而在最后,他自愿扛下了所有的罪行,缓缓走出房门回头看一眼elizabeth后街头枪战的一场戏,实在是太让人感动了。

  看的时候想说的很多,真正看完后,因为支线过多,反而有些不知道从何下笔了。在这一季的最后,很显然,他们的孩子不可避免的要开始参与到父母的这一场战争中了,编剧们也应该要让探员来和男女廨来场正面对决了吧,我想。真诚推荐这部剧。

  《美国谍梦 第一季》影评(六):精彩就在平淡中

  说实话,对于生于70年代初的我,学生时代最喜欢看的莫过于间谍小说。当年电视、电影没那么发达,大多靠看小说度过业余时光。

  记得初中读过的一本间谍小说《针眼》,当时读起来真是惊险刺激。主人公那把针形匕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中开始接触了弗莱明的007系列的小说。间谍,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份神圣、神秘、神奇的职业。各种间谍手段、各种间谍工具,什么微缩胶卷啊,什么暗号啊,什么窃听啊……简直让我崇拜这份职业。也难怪,当年喜欢看的电影也都是“反特”电影。什么《徐秋影案件》、《国庆十点钟》、《黑三角》等等等等,都是反间谍的。

  这部美国谍梦初看平淡无奇,我看评论甚至有人第一集都看不下去呢。

  呵呵。

  其实论起来,这部连续剧是我看过的描写间谍相当靠谱的一部。像007那种间谍,只是个传说而已。真正的间谍生活就是看似平淡。也许你身边拉板车的老汉就是个间谍呢。别以为间谍个个神勇潇洒英俊,真正的间谍都是尽量让自己不显眼的,所以越是平凡才越是有可能呢。

  说回这部连续剧,因为追的美剧太多了,断断续续总算今天看完了。只有一句话:太棒了!

  整部片子透出的那种70、80年代的风格,那些间谍工具和间谍手段的刻画,相当的写实(当然,我也没做过间谍,只是非常符合我阅读的那些间谍小说而已)。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少看到好的间谍小说了,也许是没遇到,也许,间谍已经过时了?

  不过至少,还是让我这个间谍小说迷相当满足。

  不太会写影评,只是表达一下个人感受。头一次在豆瓣写,说错莫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