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42》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1942》观后感10篇

2022-04-04 03:0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42》观后感10篇

  《1942》是一部由唐永健执导,Tetsuya Chihiro / Fumikazu Hara / Hiroyuki Hasegaw主演的一部动作 / 恐怖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42》观后感(一):史实灾难片,撼动人心。

  这部片子让我觉得痛心。很沉重!

  我们是一个泱泱大国,是一个吃不饱的民族,是一个历经几千年沧桑的古文明之邦,是一个不讲求同胞血脉的民族!让人愤恨!

  一个简单的小老百姓在灾难面前是如此的无助,被敌人打,被同样落入困境的同类排挤,被自己的武装(也许在几天前才被抓的丁,都是农民),被非本地人的歧视,甚至是自己同胞的子弹打在脚边嗖嗖作响,为什么?怎么了?

  人在饥饿的情况下,极度的情况下才能更显得人的属性的重要性。但人没有了肌体,没有了口中的一点点食物,还谈屁的廉耻,屁的民族,屁的贞操,屁的一切?人之将死,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将和我没关系了,我还谈什么礼义,为啥日本人都能意识到给灾民粮食,让灾民拿起枪口对向自己的同胞?自己的同胞却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呢?人们是不是在心底并没有对异族有多深的愤恨。而充满仇恨的是自己的同胞!

  中国这水太深,太浑,漩涡太多!哎

  另外还有一个,为啥导演要找一个叫白修德的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在片里还是个分量不小的角色,是想说明第三方看到中国。但是不需要这么重的戏吧,这是与世界接轨的产物,金陵十三钗里也是老外咋咋咋的。都怎么了,没有老外讲不清事实》?还是为了体现我们的世界文明水平接轨化程度很高了当时已经!不是说和老外有怨有仇,是没事干就拉几个老外过来说英文让人觉得很不高明!是觉得放字幕说英文能去国外拿大奖?

  哎,中国的电影人……

  《1942》观后感(二):《一九四二》和生活在过去情愫里的人

  看冯导的《一九四二》之前,我是有点期待的。原因有三:

  1、 我出生于湖北丹江口,和河南南阳交界;

  2、 我的方言就是不地道的河南话(十堰襄樊方言和河南话差不多,《少林寺》中成龙说的那样);

  3、 在我小时候确实听到过许多关于饥荒的故事,随后,读书时也留意了这方面的书。

  看过《一九四二》,窃以为可以一句话概括,即“一家人的奇幻逃荒”,如果为了宣传,还可以做个宣传海报,海报上画一团团的饥民,几个杀马特样的屌丝青年一脸绝望,45度角仰望太阳,高喊道:太囧嘞,太囧嘞,俺村里滴那人撒,都饿得不行了,出来逃荒咧,统统饿死俅嘞。

  《一九四二》给我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张国立父子、冯小刚夫妻同台飚戏了。自看《纪晓岚》《我这一辈子》以来,张国立的形象就已经根深蒂固了,就像《笑傲江湖》饰演岳不群的魏子,直到现在我对他都没什么好感。至于张默,在老父的光辉之下,亮点被掩盖,不足被夸大,而且,最最苦逼的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妹子不得不拉去卖了,一个送上门来的寡妇,也只是在他家门口探了探头,才搞清楚,原来入错洞房了。你说苦逼不苦逼?

  冯小刚演的痞子,演的够绝,拌的够丑,死的也够快,无论是《功夫》《建国大业》,还是《一九四二》,我想说,冯导,你可算是痞子专业户了。徐帆一如既往的悲情,刚刚告别了《唐山大地震》中一言十行泪的慈母,又演了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悲情寡妇。不过,你这两块饼干就能跟人好的要求,也忒低了吧,要不再多加一块马铃薯。

  总的来说《一九四二》绝对值了那张票——虽然我也是网上下载的盗版——无论是场景、剧情还是演员阵容,绝对的国际标准的范儿。不同于《钢铁侠3》请来了范冰冰来接接地气,《一九四二》可是请了阿德里安·布洛迪饰演主角之一记者白修德,虽然我不怎么记得住外国人名字,但这潇洒英俊的外貌还是比较好认的。还有一个神父据说是演过《肖申克的救赎》,这还是算了吧,多少年了,我估计是认不出来了。

  相对于同时期大卖的《泰囧》,我倒是更喜欢《一九四二》,不是说冯小刚拍的比徐峥好多少,而仅仅是因为冯导敢花钱,敢花钱的爷们谁不喜欢。而且,还是花钱拍电影,搞艺术,搞得还那么不错。试问,你要是花钱买张票去看电影,你希望听到说这部电影投资300万,还是3000万?打个比方,一男的给他媳妇儿送了一LV包包,趁他老婆开心的时候偷偷告诉她,这是打折处理的,原价3万,现在呢,你猜猜多少,1万?不对,5000?不对……猜不到吧,只要9块8,你说,便宜不便宜啊!结局你猜的到,他媳妇可定一巴掌送他一个原地360度小太空游,外加一整夜的搓衣板和膝盖共度良宵的福利。

  我们不能说这个媳妇势力,要是真势力也不会等到现在才送LV,只是,她可以不问你要钱,你要是真想送的话,你最好把数字写的好看一点!

  听说《一九四二》还有一场北大研讨会,研讨出了个结果说是:“哀而不伤给人温暖”。哀而不伤,确实有,给人温暖,估计是人口太多了,我那份还没到身上。这让我想到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经,不过,还是不要这么诗意励志了吧,生存是人的一切,管你哀不哀,温暖不温暖,如果人真的饿的受不了了,“吃日本人的饭,帮日本人打仗”的事儿,也未必不会发生。

  人第一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吃饱了,才有然后。

  当然,我很少见过有人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对于大多数生存还艰难的人来说,这样的道理,要搬出来说道,也许只是缺了一点点努力的动力……

  我对此,无话可说。

  你敬人一尺,人便让你一丈。纵使不让,你再退一丈好了。值得去蔑视别人的理由,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说说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吧: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我没有李雪健那么开明,觉得总裁的事儿都比自己的大,我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这些蚊子都抓住,默默的弄死他们!

  最后的那个老头,张国立演的,就是他,他还救了个小女孩儿,他俩是怎么活下来的。都那点血量值了,怎么走回去的呀?这不科学啊。

  《一九四二》是值得看的一部电影,特别是对于爱好历史,好奇历史真相,对过去有着深深眷恋的人。就像《活着》《红高粱》《霸王别姬》一样,他们说的未必真是历史,但是,他们肯定提供了一个更接近过去日子的印象。我们可以抚着胸口说:哈,这可是我没曾想到过的。

  小时候,我曾听我奶奶和我的历史老师提到过河南人逃荒的事儿。我奶奶说:那时候(具体时间我也推不出来,可能是解放前,也可能三年自然灾害),人都把树叶吃光了。我历史老师是个喜欢拿个小册子给我们读历史故事的老头(有时候也让我们自己读),他说:那时候,河南人逃荒还逃过来了,连娃儿都卖,姑娘家家,给碗饭就跟你了。我一直好奇的臆想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却没想到,它会怎样的以另一种更真实的景象出现在我面前……

  我对过去的事物总有一种特别的眷恋,我说那是“生活在过去的情愫里”(不是常见的念旧),很巧的是我发现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

  他们留恋过去的事物,过去的岁月,甚至过去的情感,他们可以为了一刻昨天,或者去年的欣喜感而思索良久,只为了把它的前因后果都弄清楚(臆造的不行),慢慢品味,只到完全变质。

  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忘了不该忘的东西,而一些不想记住的怎么也忘不掉。他们过去的照片一张也不愿意删,最后却发现有些搬不动了,他会格外满足,过去的日子真是丰满,而又会莫名其妙的丢掉了许多,这种遗憾,简直歇斯底里。

  他们总是想给别人安全感,有时候却特别渴望有人陪伴。(我就是乐意陪伴的后者,嗯,哈哈。)

  正因为留恋过去,知道逝去的珍贵,他们生活也格外认真而谦逊,他们深刻的相信“相遇就是缘分”这句话。即使不喜欢,他们也能够忍耐,尽量不直接打击旁人。(泪奔啊,身边这样的人多了,如果有一天吵架了,那要揭我多少老底啊……)

  我不是性格大师,也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类人,但是我确实知道他们的存在,并且很乐意和他们相处。我知道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对过去的记忆、历史,曾有过的爱好、认识的朋友都有一种特别的眷恋。

  所以,我写了这篇文字。

  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1942》观后感(三):1942

  我外公1929年出生.

  那年我外公12岁,河南人;受到那场饥荒,和很多河南人一样,我外公的父亲带着我外公和我外公的哥哥去西安,讨口.

  其实我外公不愿意说是"要饭",可是我真的找不出来什么形容词说那是什么,逃难也不像,毕竟是为了生活,为了口粮,得活下去;

  这部电影原本是明天我要和他一起看的,现在他已经80多岁,这辈子经历的太多,让我实在忍不住想去探究一下,于是现在才看完,感慨很多,无奈和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感在心头化不开;

  我外公他们三个人,从家里走出来没有多久我外公的父亲在逃难的路上去世了;他哥俩还小,还不清楚要怎么样打理去世的人.路人提醒他们挖个坑把外公的父亲埋了.最后连脚都没有埋上土.外公回忆到这里的时候深吸一口气,说"后来我大哥去看了,他还在那里."我不清楚"后来"是过了多久.我不想去问他,我知道那些回忆已经让他很难受了;

  我外公这辈子经历了很多,那场饥荒后回到了河南,又听说隔壁村在招兵,连夜从家里跑了出去;后来去到了西藏,平息过西藏的第一次暴动;守过边境,去过不丹和印度,在西藏8年会说藏语;因为没有文化,不识字,没有当过官.转业后工作分配到了重庆,来到了卢作孚的第一个船厂,认识了我外婆,于是就有了他的子子孙孙.可惜晚年得了老年痴呆,记不住现在,只记得曾经;所以我也慢慢的了解了一些.

  我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只知道难受就对了;当一位84岁的老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你能看到眼眶中泛着泪光,那才叫"人生".

  《1942》观后感(四):那年1942

  1942,在世界范围内或许是个伟大的年份,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世,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但对于中国河南却是一个惨绝人寰的年月。1942年冬至1944年春,河南人面对的是寸草不生,饥馑。老东家一家人的逃荒,按照轮回之说可以算是报应,按照主的教育法算是原罪,不论哪种说法,最后给予老东家的都是人性的救赎。患难见真情,也许是对此片的最好诠释。

  大灾之年,有的人身处其中,有的人置身事外。

  从高高在上的土财主,到孑然一身的难民,不需要九九八十一难。儿子猪狗不如,要强暴长工媳。他只会纷纷地骂一句“牲口”,即使有道德准则,也是实际的不作为。长工家逃难途中借粮,他工于心思,也有心存恻隐。瞎鹿死了,在那个有了今天没明天的岁月里,他将长工一家承担起来,儿媳饿死,他懂得阻拦给孙子喂食最后一口。他肯定不值得歌功颂德,却是一个在我看来最活生生的人。朝不保夕,依然身怀重器,手握人伦。偷窃保命,抢劫保命,甚至吃人保命都不过分的光景,卖儿卖女已属再合理不过了。女儿卖身为换一口粮,他懂得不舍却也无奈。此时让大家都能活下来才是最要紧的事。人人都可以最亲密,也可以最疏离。关键是在有多少事感念别人,有多少事感念自己。

  另一条线就是政府的救灾力度。兵荒马乱,人命就更加轻贱如蝼蚁。你能看到甘地绝食,看到丘吉尔感冒,却看不到三百万人饿死。有了救济款也拨不到难民手里。各式各样地充耳不闻。“灾民饿死了,国家还在;当兵的饿死了,打了败仗,就亡国了。”听着貌似合理,其实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谬论。百姓都死光了,打下个空城又有什么用。不论什么时候都有这样的人。1993年5月10日,位于泰国那坤巴统省的开达(Kader)玩具工厂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188名工人在这场大火中丧生,另有469人受伤。这次灾难被称为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工厂火灾。大多数的美国人对于这样的新闻都是无动于衷,因为事件发生在遥远的泰国。

  玩具工厂主要生产的是玩具和洋娃娃,销售的主要市场是美国,公司中的大股东也恰恰是一家美国公司。火灾之所以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简陋的生产条件和糟糕的消防措施。在人们要逃的时候,竟然有管理者锁上了大门,很多工人不得不从高高的窗户跳下。事后,公司管理者不是积极地协助善后,而是不断地推卸责任。14日14时52分,温岭市城北街道杨家渭村台州大东鞋厂发生火灾,共造成16人死亡,性别为6男10女。这样的新闻是否进入过你的眼帘。但又有多少会停下来认真阅读,为之惋惜……

  能久久不去的不是乱世英雄的丰功伟绩,而是人间真情。“你叫我一声爷,咱俩就算认识了。”“爷。”路上的孤女,陌生的老人,已僵的尸首,冰天雪地里只要能作伴前行,心就暖了。

  《1942》观后感(五):1942的小调

  1942年,河南大灾,饿殍遍地。 电影由此展开。如同生化危机里的病毒,饥饿也能把人变成行尸走肉,且具有攻击性。但不同于丧尸,饥民间还有满是无奈、客气、幽默的对白。影片之初,一群饥民打算打入一个小村。饥民头子和东家对话了,他话里透着有借有还的客气;东家也笑里藏刀的说吃饱吃好云云。一来一往,暗涌着嗜血。

  终于爆发,杀戮让一切化为灰烬:饥民逃荒,东家避难。如蚂蚁一样走在河南风沙的路上。老的先死,妻女被卖,自堕落成汉奸,一幕幕上演着,落幕着,重复着。底层逃荒者在人间地狱里煎熬,上层统治者有吃有喝,中间官员饱食但无奈,军人和污吏依旧忘不了发财梦。饥荒的年代,天灾和人祸下,死了有时是好事,活着的人面对无限苦难。但是心中闪现出微弱的希望也可以是前行的动力。人是多么需要互相依靠。

  饭都吃不饱,“富家女”还喂养宠物猫。起初爱猫如命,饿到极端时杀猫果腹,用书本当柴火,煮着自己的宠物,心却干燥的很,最后自荐去当妓女,换得三升小米,为了活下来也就这样了。不过在看惯太多的生和死之后,人可以卑贱的求生,也可以为承诺去死。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人永远可以不食嗟来之食,因为他们早把死生看破。大的灾难面前总有无数人死去,也终究有人会活着走出来,可以选择抛弃人情,也可以选择把人情攒的更紧。人饿麻木了也就不饿了,精神反而能支配肉体。

  影片草草收尾,好像报告几个人的结局一样。有的饥民活了下来,这是一件小事,一笔带过。蒋介石失去了大陆也如同一件小事一样报告了,一句话交代了。整个电影就像呜咽的二胡,又轻又尖的奏出一曲1942的小调。

  《1942》观后感(六):时代悲歌

  今天忍着经济上极度的拮据,凑出了一张电影票钱,看了冯小刚的新作《1942》。还好,是值得的。

  今年龙年照理说,我是用不着犯着太岁的。可事实并非如此,秋天不好过,冬天来了,照样子是苦逼加悲催。看来,只好祈祷明年饶过我吧。

  说起我的不幸,或者说经历过的痛楚,现在真是提都不能提的,不然怕是晚上又要多吃几碗米饭来泄恨了。那些天不停地用陈冠希说过的那句话安慰自己,“只要我还没死,就能再站起来”。道理一般,不过却实在。电影看完了,我的心就更宽了。

  有什么痛,能比得过亲人离世而自己手足无措更难过;有什么无奈,能比得过打着仗闹着旱灾还跟你要军粮更残忍;有什么坚强,能敌得过没有粮食为了活命自卖他卖吃人更木然。。。。。。庆幸,我还生在这个和平年代,外辱不至于炮火连天、粉身碎骨,内患也乱不到鸡犬不宁门紧闭、满城尽带黄金甲,有馒头大米面条任意选择,不用背着全部家当四处流亡。我奶奶时常看见我挑食剩饭,便拿出1962年的大饥荒来说事,说怎么怎么一家人吃不上窝窝头连月拿野菜和糠度日,爷爷还因为家里人饿到浮肿不得已放弃城里工作回村。我也总不以为然,因为我没有为饿恐慌过,偶尔一天跟他们制气,才不吃东西的。现在看来,饥荒的威力要远远大于想象,奶奶也曾说过,62年有人吃人的现象,估计不假,那卖女人卖孩子差不多也要数不胜数了。

  前段时间反日高潮,处处张贴标语“打倒小日本”之类,我总认为,大张旗鼓地宣传民族仇恨情绪是不该的。现在想来,自己真是幼稚可笑。看过多少战争题材片了,怎么能不理解这种恨到骨子里的恨呢?!我也要恨,我以后也要让我的子孙学生明白这种恨,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更是作为一个人的反省和觉悟。可能自己确实眼光短浅、思想片面,可我不想以后做“老马”一样的人,在变态的日本人面前自己先输了骨气。日本大选在即,野田和安倍相继发出伤害中日友谊的言论,我想这也大抵是你中国人的过错吧。谁让你记吃不记打啊,明明人家杀了你那么多人,你知道它是狼,你还事后跟人做好邻居,你是脑子有病呢吧?现在好了,指不定什么时候人家想杀人了,就跑到你土地上撒撒野。作为一普通老百姓,我还是指望着老天开开眼,仗就不要打了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干脆再来一场地震或海啸,打的它不得翻身便罢了。

  祖宗们,倘若看到如此忤逆之文,望谅我狂言乱语哉。

  谨纪念被吃掉的人和散不去的魂。

  《1942》观后感(七):1942》观完回来,民族,人性,饥荒,历史

  看完《1942》回来,虽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但是还是觉得确实要感谢一下冯小刚搬上银幕,不论怎么样,有人说他是在发GN财也好,怎么也好,作为80后90后甚至00后今天的人,就算不去电影院看也是可以看下的。其实我只听老一辈的人说起过60年代的饥荒啃树皮,吃香灰。而不知道40年代的饥荒,虽然只是河南,但是我觉得大环境下其它地方应该也好不到哪去,毕竟战火连天,那个年代不比现在收成好,自己吃不够还要供军饷。

  故事背景是1942河南饥荒,引发出当时的一个中国现状。和各界人士的一个态度。如果说《少年派》是用温情而辛酸的方式描述人类阴暗和积极的2面。那么1942实实切切的告诉着你,你生活的这个地方距离现在不到一百年的时候,他们是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国家千穿百孔,内忧外患,在大环境下,GD甚至无力顾及某省正在发生的大规模灾荒。让人心痛却又无奈。这时候,不在幻想那个年代的各种文艺女青年怎么叱咤上海摊,什么宋家三姐妹,蒋家王朝。。真的有种切肤之痛感觉,这种意义比电影本身拍的如何意义更大。

  为什么讨论电影之前要说说民族呢,就是因为个人感谢电影呈现当时现状的意义比电影怎么好看的意义更大。

  当然了既然是电影就再来说说电影,也许是冯小刚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反而感觉很散。

  想拍的很悲壮的感觉。但是又像温水讲故事。。。让人有口大气想出又出不来。

  关于人性,电影让我想到一个故事,首先是有个乞丐每天去富豪家经过都会有5美元,刚开始感激涕零。但是久了就没有这样的感觉,甚至有一天开始,富豪只给他一美元。乞丐领了一个星期,问道为什么以前是5美元,现在才1美元呢?富豪说我现在家庭状况没以前好了,老婆生了孩子,开销很大。结果乞丐说你怎么能拿给我的5美元去养孩子呢???这个是一个笑话,但是1942开头那一幕就让我想起这个笑话。而其实这只是一件小事情,在整个大的环境下,没有吃的,当时的环境下真的不能用穷山饿水出刁民来简单的形容了,因为大部分人只是普通的老百姓,那样的年代那样的时局,谁也顾不了谁。都人吃人了,去抢去偷太正常了。 花枝从开始坚贞到后来的主动卖自己。东家从家财万贯到一点点被掏空。其实作为现在的观众你真的没办法去怪任何一个人。有的只有痛惜和说不尽的情绪。特别是那群人是和自己一个种族的人。说道这个,有句深刻的台词是,首先他们是人,然后才是中国人。

  我当时在想,恐怕都没办法把自己当成人了。说话走路都没力气,神志还清醒吗?但是也不是说没有骨气,栓栓可以为了一个承诺。宁愿被杀也不给孩子的玩具。说到这里我自己思路也很乱了,因为那样的情况,你能冷静做任何事情么?没有吃的,只有冷,只有炮火。甚至有吃的还是最不安全的,因为随时被人惦记。啥都没有最轻松。

  所以,也许冯小刚更多的是用一种记录的形式让我们看到当时的1942.当时各方面的声音,所以虽然1942作为电影,我不是很满意,但是一些情节还是让人心碎。除了感叹还是感叹。

  最后让人心痛的就是在大灾面前,同胞的自相残杀真让人痛心疾首又无奈

  《1942》观后感(八):午夜场选择了一九四二 后果很严重

  每次电影完场亮灯之后,还未走出影厅我通常都会忍不住要评论几句,遇上精彩的电影可能会少些,但假如不幸电影拍得很烂的话,即使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口也很难合上,虽然口中也只是在不断重复那几个字。

  今晚看的是午夜场的1942,以下是我走出影厅的片段,(为显真实性会以粤语表达,在下面附上红色字为国语翻译)

  ”。。。好急尿,去厕所先“ (难得第一句与电影无关)

  国语:尿急,上厕所先。

  ”。。。。出戏,好难讲,唔知算唔算好睇。。(难得看完之后对电影没主见)

  国语:这部戏的感觉,真的很难说,不知算好看还是不好看。

  ”你话唔好睇又唔系唔好睇,但好沉重,叼距老味,三更半夜睇D甘沉重既戏,你话今晚点训“ (终于找到了一个关于电影的形容词,“沉重”)

  国语:你说不好看又不算,就觉得很沉重,他妈的,三更半夜看了这么沉重的一部电影,你说今晚还要人睡吗?

  其实之后,我也没讲多少与这部电影有关的说话,为免剧透所以也不在这里重复了。

  以下内容可能会出现微量剧透,并存在大量主观意见,看者保重,比慎重更高一层次。

  直接来说,这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教科书,很直白地将一段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的惨痛历史展现在人们眼前。不同于传统的战争片主要宣传英雄主义,大无畏,人间大爱,兄弟情等主流思想,其实这类型的电影荷利活大把,近年中国也有,如冯小刚的《集结号》,张艺谋的《十三钗》,反之1942用了极其朴实的手法去告诉观众,在生死关头,所有东西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甚至连自身的宗教信仰都会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对上冯小刚的几部电影多少都会有刺激泪腺的功效,《唐山大地震》感动自然不用说,《非诚勿扰》系列虽然是爱情片,也有部分感人桥段,再之前的《集结号》就真的是扼住了我的要害,当张涵予吹响集结号那一刻,我决堤了。反观这次的1942,难道是我变冷血了?我真的找不到一点感动煽情的桥段,反而认为很多可以狠下手笔去催泪的镜头居然也只是很淡淡然地用几句对白就带过了,连背景音乐也不配上,这不像以往的冯小刚啊。

  这就是朴实,不造作不奢华,不紧从剧情上是,就连贯穿全片的色调都是很冷的蓝色调,唯一的红色除了人的血之外,就只有一件衣服,你没听错,全片只有一件红色的衣服,或许有人会问,战争片怎么没有红旗,对不起,这部电影中的出现得最多的旗是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也是以蓝色为主的。全片没有鲜艳夺目的颜色作衬托,人的情绪就不会大起大落,反而会更加冷静地去理解剧中每个人物心中的纠结,也只有真的设身处地地去代入剧中人的角色时,观众的心才会有跳动,因为,故事中要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太太太太残酷,太赤裸了。这想这也是冯小刚导演的目的吧。

  如果要以商业挂帅的标准来评论这部电影的话,我想这不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因为他没有太多调动观众情绪的剧情,反而我认为一是一本历史书,在中国的历史课也快要变成政治课的时候,冯小刚以电影的形式告诉了全中国人一段教科书也不会出现的历史,其中还包括一个超敏感,限制级别的词。(哈哈,先卖个关子先)

  其次,这是一本哲学书,讲述了很多人性的东西,不能讲是阴暗面,只是在神爱世人的主流世界观的环境下,世人不愿去直面的人性一面。

  所以,我可以理解为这有可能是中国史上最昂贵的艺术电影,因为它包括了很多导演想讲的思想,这是中国千千万万电影人的梦想啊,君不知道有多少年轻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因为过于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所以就石沉大海了,而冯小刚用了差不多一辈子的时间去经营自己,现在才能在1942里用最大的投资拍一部“导演想说的话”的电影,因此,这也有可能是中国史上最卖座的艺术电影,中国电影中,亦只有冯小刚才能做到。

  虽然这部电影的票房未必会很高,甚至还有可能不如前作,但我想冯导在开拍之前就已跟华谊老板王中磊说好,我一路下来帮你赚了不少钱,这次就让我任性一次吧,赚钱之你幸,保证不赔钱。

  最后,如果你想看1942,请确保你准备好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和充足的精神与自己的心灵搏斗。

  《1942》观后感(九):平实的历史

  昨晚和朋友一起去看的1942,当初叫朋友看电影,没说看什么,他犹豫了,当说到是1942时,他变成了毫不犹豫。

  对于那段历史,不是很了解,今天和老妈聊天时她才提到,当初姥爷就是从河南逃难到山西的。当初姥爷还很小,老奶拿担子挑着他一路北上,逃到了山西,他们大概也想不到,70年后,会有人会为他们拍一部戏,讲述他们那段不为人知的经历。

  影片中有很多逼真的场面,包括日本飞机投掷炸弹,下面的人瞬间粉身碎骨,还有飞机扫射,人中弹后的样子,包括狗吃人内脏,每一个场面都触目惊心,但冯导把画面做的让人可以接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血腥,但这一点也渐少不了对某岛国的痛恨。

  国民政府的种种行为,不得不让人感到另一种生气和失望,贪污,腐败,草菅人命,300W乃至更多的百姓,就是那么没了性命的,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还得感叹老百姓啊,永远的逆来顺受,在那种情况下,都不会选择抗争,不会去偷,不会去抢,连拿自己的子女妻小换粮食,都换的那么有秩序。有这样的民众,并不贪图什么,只是为了活命,不介意上面的宰割,上面的当权者就不能给他们个活路么!

  冯导平实的讲述了那段历史,没有参杂主观的对与错,是与非,只是让观众从中自己去体会是是非非。我们饱着肚子,去经历那个年代的难民饥寒交迫的日子,去想当初连吃都是问题的人们的那份艰辛,在看完电影后静静的走出影院,总结自己收获的点点滴滴。

  《1942》观后感(十):1942,要的不是票房,而是历史的反思

  看了冯导的《1942》,真是这些年来难得的一部国产好影片,里面有关于亲情,爱情,政府,国难,民族性等等的剖析,深刻的反映了那一段几乎被忘记了的血泪般的历史。河南饥荒有三百万人饿死,一路饿殍遍野,民众甚至易子而食。除了痛恨天灾的无情和日本鬼子对无辜百姓的轰炸,更痛恨的是国民党对民众的不顾,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不团结。虽然该影片票房惨淡,但是精彩是不需要掌声的。看完真有那么几秒心灵的震撼与触动。特别是最后那个小女孩用河南话一声声叫“娘”的时候,有一种直击心灵的力量。可中国人现在非但是谈不了政治,连历史也只能选择性的谈,中国俨然变成了娱乐化的国度,国人都在过度的娱乐化。颇有“此间乐,不思蜀”的味道。像<泰囧>等讨喜的题材固然能让人轻松(本人不觉得该片好笑),但除了笑笑还能记住什么呢?就连<画皮2>这样俗旧题材的影片都会卖得很好,比《金陵十三钗》《1942》不知高出多少,所以你永远无法用票房去衡量一个影片的好坏,尤其是中国。导演你其实拍什么电影都可以挣钱,只要不拍文艺片,历史片,专拍脑残片就好。有人讽刺小刚导演“你有种你为什么不拍1962啊”,对这种人我只想说,你是火星来的吗?你怎么不去天安门吐口水啊?最近冯导被黑的另一部电影是《私人订制》,该片也算是文艺加讽刺类型,多了一些黑色幽默,也有对导演该拍“俗”还是该拍“雅”这一无奈处境做了自嘲,虽说与《甲方乙方》的喜剧路线有点类似,但总体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但在豆瓣上居然一路被黑,这更让我觉得,国人非但众口难调,而且口味颇重。其实导演完全不用纠结,解决问题也很简单,只须参照岛国的AV片和游戏模式,让苍老师做主演,绝对雅俗共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1942》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