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妻物语》影评10篇
《下妻物语》是一部由中岛哲也执导,深田恭子 / 土屋安娜 / 宫迫博之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下妻物语》影评(一):抓住幸福比面对痛苦更需要勇气
很久以前看过,那时候只是好奇深田恭子的长相,但是最后,直至今日都记得那句台词。
我有个坏习惯,喜欢一遍一遍的看觉得好的书本电影电视剧,所以从不去记住具体细节。
只记得女孩握住哭泣的母亲的手,那么淡定的告诉她,大致是——面对幸福,要比面对痛苦更需要勇气。
以前不懂,只是记住了,后来经历了一些,就觉得真是至理名言……
面对难题,解决它就好了,大不了逃开,没什么人要求你一个普通人必须成为励志对象。
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好运、诸多的美好选择,我却慌神了,不可能错过,却不知道该做出什么选择,该怎样抓住机会、面对幸运之神的突然到访,自己心里很慌乱,怕踏出这一步所要面对的未知的情况,怕自己做不好,甚至恨不得从未有过这种好运,觉得自己真是没用。
抓住幸福。
抓住幸福!
《下妻物语》影评(二):你很了不起,活在自己规则里不寂寞。
看这部电影是冲着中岛哲也而来的,介绍时说是一部喜剧片,其实看完后我发现我无法定义它,很多影片不能单纯说它是喜剧还是悲剧,譬如《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仅仅两个字,悲喜,是不能简单去介绍这样的影片。
有句古语说:“乐极生悲”,这位导演惯用的手法就是用极喜来衬托极悲,又或者是用极度平静来反映一种扭曲。我觉得这是日本导演惯用的手法,或用纯真孩子的脸庞来表现恐惧、狰狞和扭曲,反正两个极端表现形式,原谅我语言匮乏,无法更正确来阐述。正如巫女和桃子,就是一种极端的表现,又如巫女的变化。
其实,我觉得影片表现的东西太多了,有些杂糅。一种青春的残酷,一种家庭的破碎以及爱,一种隐性的却坚固的友情,一种信念——即使你现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独特... ...。但最令我感动的是,桃子和巫女都很了不起,她们活在自己的规则里,一点也不寂寞。
桃子爱娃娃装,爱到极致,即使所有的人都孤立她,因为她世界里的规则只有她自己能够接受,但是她一点也不寂寞,她在自己的规则里认真活着。
巫女以前是个总受欺负的柔弱孩子,后来成为一个飚车太妹。她也有自己的规则,但她爱的组织要超越她的底线的时候,她活在自己的规则里,很有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社会里,无法坦然的面对自己。我们会受到社会信息的反馈来改变自己,我们认为人言可畏,公共契约不可违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很辛苦,因为社会、团体有些时候排斥我们的个性,不同的个性。很少有人能活在自己的规则里,坚持自己坚持的不受干扰,我感到勇气,也为此感动。
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圆,在没有圆这个概念时,一切无分对错。只是后来有个圆,人们认定圆以内的是对,圆以外的是错。但是对与错这样的概念又是对还是错?在没有圆以前。
你很了不起,活在自己的规则里不寂寞。
《下妻物语》影评(三):巫女记得 为什么做只飙车的古惑女
那个洛可可儿姑娘外表柔弱 其实一开始是一个很冷漠的人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自娱自乐 我不喜欢她 因为不喜欢 只活在自己世界里 不懂得去爱的人 以前我也是这样的人 因为一个人 觉醒了 或者说 那样的坦诚相待 我很珍惜 她唤醒了我心里爱的那一部分
回到这部电影 虽然她外表柔弱 但是心里是很坚强的 所以阿 穿蕾丝只是喜好 不代表性格 这样的姑娘性格也可以很坚强阿
喜欢巫女 一直以为她就是一个小混混 直到影片最后她说 如果就是这样遵守规则 和那个我们讨厌并离开的世界有什么不同 是阿 她记得 她记得自己最初的样子 记得自己为什么改变 她都记得 这真难得
最后她一个人在下妻的道路上飙车 那背影真自由 帅气极了
喜欢她 她是懂得爱的人
《下妻物语》影评(四):第一篇影评下妻物语
最开始知道下妻物语,是因为搜歌单的时候听到了hey my friend 这首插曲,虽然没听懂日文歌词的意思,但是从轻松的曲调里感受到了朋友间友谊的纯洁。于是便萌生了看看这部电影的想法。
电影是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看的,影片一开始的时候气氛就很轻松,以至于我会不自觉的笑出来,但是又怕笑得太明显被老师发现,就一直低着头猥琐地看着。一百分钟的电影,以看十分钟休息一下的节奏看了一下午。
刚开始的时候被“无厘头式”的叙述方式弄得一头雾水,但是也确实觉得很有趣。这种没有男主的设定很轻松,不需要去管那些纠结不清的男女之情,只需要去感受两个世界观截然不同的两个女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从开始的互相看不顺眼到逐渐在乎对方的感受并且愿意为了对方去做曾经很鄙视的事情。比如草莓为了陪不开心的桃子而宁愿接收帮派的家法,而桃子亲手为草莓缝制特攻服并在最后为了救草莓骑了自己从未碰过的摩托车、完全不顾洛可可的形象拿起棒球棍和帮派的人厮打。。。两个人为了对方都做了许多从未做过甚至是鄙弃的事情,这就是友谊。不同于爱情。再相爱的两个人也会有分手的一天,但是友情却是可以维持一辈子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友情也好爱情也罢能不能走到最后关键还是看个人吧。起码现在的我还没找到可以属于自己的能够长相厮守到白头的爱情,也曾经因为跟同学熟得太快而幼稚的以为能和她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事实证明我幼稚得可以啊,当自己被所谓的知心朋友骗得就差告诉银行卡密码的时候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自己连她一句真心话都没听过啊,唯一的一次类似于诉衷肠的时候都是被利用的。真的是蠢得可以。对于这种人,真的只能呵呵。但是也好,让我看清了哪些人是一辈子都不要深交的人,让我知道了太快地告诉别人自己的事情总是错误的,让我知道了所有人都有成为最大的骗子的可能。
不管现实生活中的友情有多糟糕,下妻物语中两个女生带给我的感动还是让我觉得友谊很美好,暂时的不开心只是因为自己交友不慎看人不准,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留下阴影。
第一篇影评,没有经验,就当流水账吧实在算不上文,良好的开始,再接再厉。18岁的以后,be a targeted girl!
《下妻物语》影评(五):給這個世界上與我不同卻與我同在的你。
我认识你的时候,是高二那年的夏天。
后来我们常常想要追问彼此,是什么让我们相熟,但是都想不起来。我的记忆里面与你相关的故事是支离破碎的片段,都结不成完整的一片冰晶,好让我们捧在手心看着它融化成水。别人说,“结局”的搜索结果比“故事”要少得多,所以很多故事没有结局。我们的故事好像连楔子也没有,就一路奔向迷离的铺陈与跌宕。
而我,不敢去想终章。高三毕业那年,我们给彼此写了同学录。我给别人写同学录向来写得很多很长,但给你写的绝对是最多的。我说,在我的心目中,友情就像荧光粉,只在一段时间里熠熠,你看了很有些气愤伤怀。其实那个时候我写着写着,就觉得这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其实都不是必须要说的,就像我这些古怪的情怀,其实未必要一句一句都写出来让你看个明白。
这个暑假里的某一天,我在电脑上跟你说自己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感觉非常不好,你便抽空打了电话过来。我从办公室跑出去到了一片空地,跟你讲着讲着就哭了出来,一旦开了闸,就怎么也止不住。我抽抽噎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只是一遍遍地说“没关系的,我明白你”,我突然就明白,如果那一天你没有打电话来,我依旧能够在我的内心深处找到所有我需要你给予我的力量。
就像桃子和草莓一样。她们那么的不像,可是最后还是走到了同一条路上。一开始也许有着各种冲突,可是她们为对方好的那颗善良的心, 最后能把她们带到同一个地方。
因为你说的那些话,唱过的那些歌,拉过的那些曲子,写过的那些信,都被我存放在隐秘的角落里,我需要的时候,打不通你电话的时候,就会出来闪回所有你能够给予我的叮咛。我好像从来就没有担心过会失去你。你会觉得我很坏吧,我就这样利用了你对我的全部信任与寄托,耍着我的小脾气,闹着我的小矫情,好像这个世界有你就不会有末日一样。
你怕末日么,我知道你是在担心着的。因为有一天你跟我说,如果可能,你想休学去旅行,然后好好地陪下父母,即便没有世界末日,也没有什么可失去。可是后来我们都认命了,继续在这样的大学生活里面挣扎攀援,想到一年后的那天,我们恐怕都在异国他乡,也不知道会怎样。
我说过,也许有一天,我会跑到法国去隐居,我若不想让你们知道我的下落,那你将永生永世不再见我。我真的想过这样决绝地抛下一切,因为我时常觉得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实在太虚幻,我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心投注到这些不靠谱的关系上,所以我总是想要逃,又想要占有。我是一个太糟糕的朋友,我缺乏安全感,却又十分贪婪,活该我总是错过和失去。
所以我总是想,我其实不需要一个朋友。就像桃子说过,人本性都是自私的,一个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寂寞。
我们争执过,因为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你觉得我对某人太好而他并不够好,我做某件事情的方式跟你想象的不一样,我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告诉你听,你觉得我变得太多。又或者是我觉得你太小女生情怀,你太纠结于一些莫须有的东西,你想事情总是太多太杂太繁复,你总是说自己很累但是又不愿意去拥抱生活。
对有些人,我总是在妥协,可是对你,我好像从来就不愿意退让。你明明比我小,却好像要照顾我谦让我的时候比较多。就好比去年我们在北京走过了那些公园,我坚持要走完,我们就一直走一直走,好像永远也不会把心走到荒芜。还有那场落日,我一辈子都会记得,只有你能够明白这些落日的情怀里面有哪怕一分的忧伤,我也要和你分享。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我们日常的短信没有断过,电话也几乎每天都打,还有间歇的长信和明信片,我已经把我的一生都透支给你了。我听林宥嘉的歌里面唱,或许只有你,懂得我,所以你没逃脱。是这样么。是因为你看透了我内心愚蠢的野兽,所以才愿意赏我一片春花,许我一世暖意么。
我不知道应该祈求时间更快些还是更慢些。我们短暂相逢的人生是如此容易被耗尽,而我又是如此渴望能够与你一同挥霍。
《下妻物语》影评(六):周期性发作的洛可可式生活
【0】被观看事物的无聊,促使判断力透过它,带着设想与批判进入到渗透的观念中…】
1】似乎有很多这样的影片,在开始的时候挺有趣的样子,但演着演着,就越来越无聊。《下妻物语》(下妻是地名)就是这样的影片,在开始的时候,那段洛可可生活的演绎营造了梦幻般的趣味,两位女主角桃子和草莓(又名巫女)的出场也挺酷,然后,就成了少女漫画般的庸俗情节。最后,影片的主旨无非是友情和生活的意义之类的老生常谈。整个影片的故事讲的无非是两个以不同方式掩盖起各自生活的无意义的少女,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作用,最后在友情中发现了生活意义。不过似乎,有很多人喜欢这种具有肤浅正能量的老生常谈,悲喜交加的浅薄。
【《下妻物语》与文艺色彩】
2】能够为本影片挽回趣味的,除了靓丽的视觉之外,大概就应该是渗透在影片中的日本文艺色彩。日本文艺具有变态般的诚实态度和矛盾的夸张样式,自然地呈现生活中被掩饰的部分并且不自然地呈现生活中直白的部分,如此构成的恶作剧般的喜剧感觉,尤其显著地体现在他们对死亡和孤独的敏感中。在这种死亡与孤独的氛围中构造生命与友情:越是死寂,越要生机焕发;越是孤独,越要友情泛滥。如此矛盾的方式,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愉悦。只有在这样一种黑色幽默中,我们才能镇定自若地直面历史的罪恶和人性的邪恶。
3】在《下妻物语》中,越是死寂,越要生机焕发,这表现在桃子和草莓分别以各自的热情掩盖各自生活的无意义。桃子以对洛可可生活方式的热情来发现价值,草莓则以参加摩托车暴走团体来给自己意义,而洛可可和暴走都表现为生机焕发的样子,这是一种表象。桃子从小时候开始就是个几乎冷漠到无情的人,像她这样的人在少女时期会迷恋洛可可式服装,似乎是矛盾的事情,不过,洛可可式样所代表的态度大致上本来就是冷漠的,只是对自我的快乐热心。桃子这个人的价值观是冷漠的享乐主义,一种个体化的前浪漫主义。作为女孩的她会说,“抓住幸福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气”,这样的话如果从客观上看,简直就是诡辩的说法。这种态度显然是洛可可式的,将自我的主观与外在的客观分开,并且以自我的快乐为高尚,以外在的不安为低劣。
4】“饱尝酸甜苦辣以积累人生经验之类的,很差劲。”在这种态度中藏着柔性而死寂的人格,孤独是它的自然结果。桃子倒也自安其乐,她会说,“人是独居动物,一个人诞生,一个人思考,一个人死去”。多么自在的说辞!但桃子却不自觉地和草莓具有了友情。她们自有相似之处,可以说,她们之友情的原因是她们在彼此中看到了自己。她们同样以生机焕发来掩盖无意义,同样具有柔性,而内心中有类似的孤独。或者说,她们的心灵契合着。在草莓遭遇微不足道的威胁的时候,桃子竟然友情泛滥地去营救她,如此事件成为她们重新发现意义的机遇,多么令人欣慰的结局。不过,这应该不会不是在开玩笑吧。
5】洛可可的生活方式(洛可可式)意味着浮华而浅薄的享乐主义,但是它却深刻在人类社会的追求中。洛可可式所具有的就是主观的理想社会的模式,沉浸在享乐的向往中,漠视外在的或它在的或可能存在的罪恶。洛可可式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社会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在它作为不可救药的追求的意义上,它其实是人们企图中的疾病,根深蒂固的疾病。洛可可式在某些时代可能成为现实,比如法兰西洛可可式艺术盛行的年代或天朝历史上的所谓盛世,但是它不会作为稳定不变的生活秩序得以保留。“生活在根本上是不完善的,是不能忍受的,它不断地力图以新的形式来重造生活秩序”(载《时代的精神状况》)。这些翻新的形式在类型上都可以归属为洛可可式。由此而言,“不断地力图重造”意味着洛可可式作为根深蒂固的被向往生活模式,它会周期性地发作。
6】洛可可艺术是盛行于十八世纪法国的艺术方式,它所反应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洛可可艺术的特点是浮华,娇媚,安逸,艳丽,色情,腐朽。洛可可生活方式的灵魂就是沉浸在梦幻般的状态中,享受身体的快乐,醉生梦死。如此生机焕发和充斥着快乐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它是追求单纯幸福的结果,摆脱工作的束缚,自由地享受。恰似当时一名伯爵所言,“十八世纪人们对贵族社会的优越性的依恋,是与他们对新哲学的甜蜜的自由思想的爱好纠合在一起的”。这种喜爱不仅适用于十八世纪,而且也适用于现在和将来的许多世纪。然而,就是这种看起来生机焕发的洛可可生活方式深深地蕴含着死亡。洛可可的生活方式是单纯耗费的生活方式,它不在乎节制,它越炫丽,也就越快地走向死亡。洛可可艺术在法国盛行的年代正是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在他之前的路易十四为他留下了巨额国债,但他并不在乎偿还,却只在乎醉生梦死的享乐。在这个时期之后,法国就迎来了大革命,由此迎来贵族阶层的死亡,法国大革命所具有的摧毁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洛可可生活方式的回应。
8】在人类至今的观念史中,洛可可式作为独特的模式是与十八世纪大革命之前的法国联系在一起的,对洛可可式的诠释也以那个时代为依据。这样的观念与线性历史观有关,但是洛可可式作为类型,早已在天朝出现了,而且是以周期性发作的方式出现的。十八世纪洛可可时代的法兰西玛丽皇后(或谁谁)面对平民没有面包吃(民无食)的状况,说出“何不吃蛋糕”,而三世纪天朝皇帝晋惠帝早已经类似地说过“何不食肉糜”的话。在这个事情上,天朝比法兰西至少领先了十五个世纪。虽然天朝之前从未用过“洛可可式”的说辞,但是天朝的几乎每一个盛世都类似洛可可式,天朝的一个盛世就是一次洛可可式的发作。
9】整个天朝的历史就是持续的周期性洛可可式发作的过程。天朝的盛世具有洛可可式的属性:天朝的盛世浮华,安逸,艳丽,腐朽;它沉浸在自大的梦境中,自以为整个世界的存在都服务于它的享乐主义;它社会分化,阶层间冷酷而漠然;它由过分的装饰呈现,天朝盛世总是粉饰而成的,以此掩盖荒谬,掩盖压抑和死寂,这应该也是天朝盛世最洛可可式的方面。天朝的盛世具有洛可可式的质感,它是脆性的,总会破碎,社会的熵增加,这时,一个盛世会结束,也就是一次洛可可式结束,迈向死寂。盛世转入乱世,由此也开始了另一个周期,一个重新向往洛可可式的周期。
10】正在十八世纪法兰西的洛可可式发生时期,遥远的天朝也几乎在同时进行着盛世,即所谓的“康乾盛世”。当法兰西的洛可可式被法国大革命(1789年)致死的时候,远在天朝的洛可可式盛世也非常接近地被一场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1796年)致死。虽然如此相似,但两者的意义却相去甚远。对具有“线性历史观”的欧洲文明而言,法国大革命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它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而对于“周期性盛世病”发作的天朝而言,一次区区的农民起义实在算不了什么“历史性事件”,也无所谓什么“历史性事件”,一次胜利的农民起义只是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契机,而一次失败的农民起义只是一次清扫活动。清扫过后,天朝仍旧靓丽,仍然再次沉浸到自大的享乐主义梦境中。难怪黑格尔会在《历史哲学》中说,“中国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这话说得相当有道理。
《下妻物语》影评(七):仰望电影28
下妻物语 个人评分:7 首先,孤陋寡闻的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关于妻子复仇的故事,结果完全不是。 “下妻”是一个地名,“物语”是两个女孩之间的故事。 桃子,疯狂的爱着洛可可风格的女孩,全部的乐趣就是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洋娃娃。她不需要朋友,也不需要坚强。她浮华,她柔弱,她讨厌女强人,她讨厌积累人生经验。她贯彻着她心中的洛可可——娇媚,安逸,艳妆,下流,腐朽。 巫女,一个街头飙车女,凶悍的外表下有着细腻的内心。她需要朋友,也需要坚强。这两个站在极端上的人,要么永不相见,相见了不会没有故事,岁月因彼此的碰撞而奇丽而刻骨铭心。 这样的友谊是让人羡慕的。巫女说,女人不可以在别人面前流泪。于是桃子悄悄转过身。 巫女说,把特攻服交给你就等于把命都交给了你,不管怎样,全部,都交给你了。 人,在面临巨大的幸福时,会突然变得十分胆怯。抓住幸福其实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气。 最后的桃子已经转变了,她在洛可可和朋友之间选择了朋友。 电影用少女漫的风格铸造了一个华丽而温馨的故事,也许有人会质疑是百合,但我想只要是女孩,都希望有类似爱情的友情吧。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可饮风霜,可温喉。
《下妻物语》影评(八):从孑然一身到熙熙融融
影片的开头,是一身洛可可风格服装的桃子骑着重型机车奔驰在绿色的乡间小道上。前方出现了一辆货车,正像所预想的的那样,桃子被车撞了,口袋里的小钢珠也顺势滑了下来。
时间回到故事的最初。桃子是生活中关西地区一名崇尚洛可可式生活的高中生,因为爸爸做假货,全家搬到了一个叫下妻的小镇上。由此拉开了故事的帷幕。
与桃子不同的是,这个小镇信奉的是简朴,街上随处可见穿着运动服奔走的居民。于是桃子被当成怪物一样看待。但是她却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人是独居动物,一个人诞生,一个人思考,一个人死去”,朋友、恋人、父母,总的来说,“就跟社长、课长、股长、负责人、管理员这些头衔是一样的除此以外毫无意义”
她独立于这个世界,不切实际,活在自己幻想中。却又漂浮不定,特例独行。
直到巫女的闯入。
巫女原名草莓,是下妻暴走族的一员,外表凶悍其实内心羞涩。在加入暴走族之前,是个深受校园暴力危害的女孩,即使被人欺负,也要硬生生挤出一个微笑。一次意外,遇到了恩人亚树美,加入了暴走族。
对于巫女来说,亚树美影响非常大。所以在亚树美宣布退役后,巫女才会心心念找到妃魅姑刺绣,来纪念亚树美大姐的纪念。
对于桃子来说,遇到巫女是她一生中最不幸的事情。她奉行的独立世界的准则在巫女那却是完全行不通的。这让桃子很困惑。她对这段莫名奇妙出现的友谊,似乎是从没放在心上的。
正如桃子所信奉的洛可可生活方式,在她卖了爸爸的假货,而换回的难缠的巫女。巫女对于桃子把衣服卖给她,价钱却很便宜的行为,看作是义气的表现,而这一切的不过是桃子独立于世界的表现。
对于巫女闯入自己世界,桃子觉得很烦。在对方硬拉自己去弹珠房的时候,她买了个包菜给巫女,“今天开始这就是你的朋友,你的朋友就是这个人”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巫女还是生拉硬拽把桃子拖到弹珠房。
感情的升温正是在这个小小的弹珠房里。
一个奇怪发型的男子救了被怀疑用了作弊器的桃子和巫女。
巫女对那个男子一件钟情了。这在桃子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与此同时,亚树美大姐的退役也要开始了。她们一起到了东京附近的代官山买妃魅姑制作的特攻服。
不出意料,代官山之行什么都没收获到。在和巫女吵了一架后,看着巫女冲进大雨中,桃子心软了。这个对世界冷漠的桃子,选择了自己给巫女制作特攻服。巫女说“把特攻服给你了就等于把命都给了你,全部,不管什么,都交给你了”她们的友谊在那一刻最终升华。
没过多久,巫女因为意外得知,自己喜欢的男子和尊敬的前辈在一起后,找到了桃子安慰。
桃子:“背叛就背叛喽,即使是别人的东西只要是自己喜欢想拿就拿喽,管它违反什么规则,只要自己幸福不就行了。无论谁都会做出背叛别人的事,人就是这样的动物。背叛说的就是人这种动物。”
巫女:“真的?”
桃子:“骗人的。”
巫女:“女人。。。是不能在别人面前流泪的”
桃子:“嗯,但是,现在这里一个人都没有”
镜头开始拉长,无边的大海前,草地里的两个女孩,一个蹲在地上,哭的撕心裂肺;一个举着洋伞,背对偷偷沉默。
另一方面,桃子因为高超的绣技被baby洋装店的社长拜托做衣服,但是她却十分恐惧。在巫女的开导下,她决定做洋装,却意外得知由于开导桃子,巫女要遭受家法。
毫不犹豫,一向奉行柔弱美学的桃子,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桃子,为了巫女,骑上了重型机车。
在这其中穿插了一个有意思的情节,正好那天就是桃子交货的时间,桃子打电话给社长。社长说,曾经以为做洋服是他的一切,因此朋友不重要,跟朋友的约定也不重要。而因此,能够敞开心扉的朋友,他一个也没有。
他最终选择让桃子去拯救巫女。于是便出现了影片开头的地方。小小的桃子,为了拯救被殴打的巫女,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她运用了智慧,使得两人成功而退。
故事的最后,两人骑着机车,奔驰在绿色的田野中,脸上挂着的,是恣意妄为的笑容。
很暖的结局。
桃子和草莓,奇妙的融合。两个性格,三观迥异的人,却成了最好的朋友。之于桃子,巫女给她的是实现梦想的勇气和逐渐走进世界的力量。之于巫女,桃子教会她的是不依附于任何人的独立与坚强。
曾经对于这个世界冷漠的桃子,因为遇见了巫女,而开始逐渐接纳世界。逐渐长大
。
而不只是桃子,总会有着那样一个人,会让你相信世界,相信感情。
我们,会成长的越来越勇敢和成熟。
——写于2015年6月十一日
《下妻物语》影评(九):【影记】下妻物语
⑴早前看卡夫卡·陸的影评时,他提到了彩色的屁。“再见了,失败的老爹!再见了,亲爱的奶奶!再见了,牛久的大佛!再见了,Baby,The stars shine bright的洋服!还有,再见了,女巫!现在才说,虽然太迟了点,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出生在洛可可时代的法国。”
⑵“洛可可,这是支配着18世纪后期的法国的最为富裕和奢华的时代,超严肃的巴洛克之后出现的超轻浮的艺术形式。洛可可,因过分的浮华奢侈,而被摒弃宰了历史里不为人知,世界史的课本中几乎没有涉及。批评家们则批判这个时代的艺术说,过于娇媚、安逸、艳妆、下流、腐朽,但是,人生就如同潜水,沉浸在梦幻般的水中,沉溺,这就是洛可可的灵魂。”
⑶桃子:“人,在面对巨大的幸福时,会突然变得非常胆怯,抓住幸福其实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气。”爱吐痰的“铺而威帝刘”(暴走族)与奶奶的性格对位。桃子坚信人是独居动物。听约翰·施特劳斯。钢珠游戏店的一角兽。奶奶:“其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才能,你爸爸的才能就是做事情总是失败。而你的才能,只是暂时还没有被人发现。”人生,自由,爱。
《下妻物语》影评(十):果然只有女孩子的电影最可爱了~
因为喜欢lolita的关系所以跑去看了这部电影
整个情节很紧凑很欢乐,完全没有想暂停的感觉www
桃子穿BABY的洋装真的好可爱,但最可爱的时候是为了巫女而不顾仪态的飙车去佛像,还被弄得一身乱七八糟,最后奋起反击的时候
真的超可爱超有气势,那样一身乱七八糟的桃子还能够用气势压倒那些暴走族
而那之前的训斥暴走族们的巫女也很帅
本来巫女就长着帅气的脸,其实很适合搞死的呀
能够坚持自己的女孩子最帅了
两个人的友情真的好美啊
或者说……我已经看出百合了
明明是两个脑电波完全对不上的人
却成为了友达
桃子还是对感情毫不在乎的孩子
不过正因为这样才更显得珍贵啊
为了对方可以放弃与自己最爱的洋装的设计师会面
为了对方可以顶住家法的威胁丢下集会
啊~那种“你最重要了”“不管在哪里都会到你身边”的感觉真的好棒
两个人站在一起也非常搭调啊
lolita与特攻服居然可以这么搭调真的好诧异啊
总之……请继续幸福下去啦w
顺便失恋才不算什么呢,巫女你跟桃子在一起最好啦>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