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共犯》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共犯》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09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共犯》经典观后感10篇

  《共犯》是一部由罗伯特·雷德福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 / 罗宾·怀特 / 汤姆·威尔金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共犯》观后感(一):被刺杀的公义

  每个国家的司法史都有过不光彩的过去。有社会意识的电影人对这些事件的重现,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警醒。玛丽·苏拉特是美联邦历史上第一个被绞死的女犯人,她所牵连的是一项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林肯遇刺。但《女同谋》的重点并不真正落在玛丽·苏拉特,而是在她的辩护律师弗雷德里克·艾肯身上,当一个人处在法律公正与社会情绪矛盾中心,他会作何选择

  如上所述,林肯遇刺只是这部讲述法律和正义题材的影片的一个背景,也许正因如此,导演罗伯特·雷德福并未对此事用力着墨,甚至从一开始的这段高潮戏,就暴露出对展示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控力不足。既没有阴谋感紧张感,对凶手的刻画也形象模糊,若不是对刺杀过程有过了解的观众,甚至很难看出个所以然。接下来很快嫌犯逐一落网,被指为他们提供会面处、并参与刺杀计划的旅店老板玛丽·苏拉特同样遭到指控。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演的弗雷德里克·艾肯,要在被强权控制、充满偏见的军事法庭上,为一个从一开始就被视为无可救赎的犯人进行辩护,影片的剧情才随之展开。

  蛮横而激烈法庭戏上,每个人都形象鲜明,好的一方身上散发圣光,坏的一方老谋深算,由于剧情没有悬念(谁都知道玛丽·苏拉特最后会被绞死),重点自然放在为司法公正而进行的无力乃至绝望的斗争过程。但这时罗伯特·雷德福一心扑向“公义”的主题,又忽略了对历史环境人物的刻画。影片到结束也没有对一个问题做出明确的解答:到底玛丽·苏拉特在刺杀林肯的计划中有过多少参与?她是否真的对约翰·布斯的计划一无所知?在影片最后,为何在母亲被处死之后,玛丽的儿子还要选择向当局自首?为什么安德鲁·约翰逊总统在最后一刻驳回了复审请求?更关键的是,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出现群众对这一事件的反应,直接跳过社会压力影响,却又单一地通过陆军部长之口,以维护稳定的“高远考虑”为由,将玛丽·苏拉特送上绞刑台。

  你可以理解为导演为突出主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刻意回避,也可以认为他在对故事表现上过于死板,但这个题材依旧发人深省。一百多年前,玛丽·苏拉特的死,对美国民事陪审团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去年第一名关塔那摩在押人在纽约接受民事审判,最后陪审团裁定,在280多条罪状中,仅有一条罪名成立,这与对玛丽当年的审判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片末艾肯对大法官说,审判结果不应该成为评判公义的标尺,一次公平的审判,才是公义的价值所在,不可否认,在一个半世纪之后,这句话仍然能对某些现实带来启示

  《共犯》观后感(二):猿不可杀猿,人可杀人

  猿不可杀猿,人可杀人

  比之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哥伦比亚、派拉蒙、米高梅等历史久远闻名全球的大电影公司,“美国电影公司”是一家新晋成立的电影公司。和其他电影公司不同之处在于,该公司题材固定、指涉明确,旨在拍摄更准确的还原美国昔日历史真面目的电影。

  这和被誉为电影社会学家的马丁.斯科塞斯并不相同,斯科塞斯的作品虽然也指向美国的真相真实,但更多的是描述当下的人群生活,“美国电影公司”则专事美国史,尤其是那些已被棺材钉钉死的历史,那些摆放在书架上的精装史书在灯光或日光照耀下的阴影部分。也可以说,这是电影途径的考古方式,不仅仅是艺术,也是学术。

  《共犯》(《The Conspirator》2011)就是这家公司的“处女作”。影片叙述美国国家史中最重要的那个章节,林肯被刺案。关于林肯本人和林肯遇刺事件的影视作品已经不少,而其总体是一种对林肯的肯定和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全景式展现。但是,这一次,导演罗伯特•雷德福却将镜头对准了这一事件的小人物,一位当时被认为是谋杀事件“同谋者“的女人玛丽•苏拉特,通过围绕这一事件的司法交锋,再现了一起政治谋杀事件背后更真实的社会现实。雷德福表示,“最让我着迷的正是这个故事并不为人所知,而同时这又是一个应该被大家好好记住的故事。对我来说,吸引我的是,深入这个故事背后的另一个故事,深入到这个故事情感所指的方向。”由普利策奖得主James McPherson、专门研究林肯刺杀案的专家Thomas Turner和美国历史学家Fred Borch上校所组成了电影顾问团,确保了它的学术质地和信史价值。

  在林肯遇刺案发生后,七个男人一个女人立刻被逮捕,并被指控共谋刺杀美国总统、副总统,以及美国国务卿。那唯一被指控的女性名叫玛丽•苏拉特,42岁,拥有一个寄宿公寓,也正是在这里,朝林肯后脑开枪后在抓捕中遭击毙的凶手约翰•威尔科斯•布思和其他人碰面并计划了这场刺杀行动。昔日的美国内战战士,新晋律师弗雷德里克•艾肯,作为一个27岁的战斗英雄,极其不情愿的接下来为苏拉特在一个军事法庭辩护的任务。艾肯逐渐认识到,判处玛丽•苏拉特绞刑的不是公正的法律及其程序,而是没有陪审团的军事法庭以及因为失去伟大总统举国悲痛所转化而成的仇恨力量所组成的上下一致的“汹涌民意”。此外,玛丽•苏拉特的共犯罪行是否属实也因为仇恨和民意的干扰而模糊不清,最后这个女人的生命和真相被仇恨和民意的洪流彻底淹没。

  虽然案件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电影也援引了古罗马的西塞罗“战争之时,法律沉寂”的著名论断,但这部电影没有这么一句话那么简单,它所申述的还有众多政治问题,比如执行正义难道必须抛弃程序正义?民主和暴政的为什么有时会以孪生形象同时出现?“民意杀人”是否正当?为了国家是否可以杀人?

  在美国科幻片“猩猿”系列中,带领猿族崛起的猩猿第一代领袖凯撒制定了一条伟大的法令,即“猿不可杀猿”。这显然是对人类历史的反讽和批判。人类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互相残杀史。且不说万骨长枯的战争,所谓和平时期也是彼此侵略、互相迫害、生杀不已。它不仅指犯罪杀人,还包括权力杀人。“生杀予夺”是中国人对权力的描述,虽然赤裸裸血淋淋,但不可否认它的无比精准。中国人的权力崇拜可能世界之最,一切官方和民间智慧均基于此。每年拥挤在官衙门前报考公务员的青春群体已说明了这一传统和现实问题,并让人基本可以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未来状况。此不赘。

  关于杀人、法律以及正义,人类法则的大致状况是:一个人无权杀死另一个人,但你如果这么做了,我们就有权杀死你。其中的悖谬之处早已昭然若揭。废除死刑的呼吁基于对这一悖谬的惊醒。“杀人偿命”仅仅是“一命抵一命”的原始设想,事实是命是无法偿还的,血债用血是洗不干净的。也可以说,这不是对杀戮的制止,而是对杀戮的鼓励,因为它仅仅是报复而非有效惩罚。(专栏)

  《共犯》观后感(三):Laws are silent in time of war.“( Marcus Cicero) -----”战时无法律“

  也许确实说教的意味重了点,也许看的过程,你会惊艳于卡司和剧本, 但是情节走向未免过于直白通透,一味的试图抬起你的下巴仰望于高高在上的法义和人性。 我想,这是过于直白的讲述方式,太急切的想让你明白法律和所谓社会公义之间的博弈之艰难了。

  看完以后, 像是吃完一顿大荤宴席,失于素菜的调剂而被撑得难受的胃口,无甚回味了。

  所谓的主旋律影片可能在那里都是一样的。只是,他起码真实,是个好故事,虽然讲故事的人口气过于制式化,但他传达的,我们准确地冷静的接受了, 没有过重感情的渲染和刻意放大的人性冲突,有的,就只是那段大历史下的小人物,虽然走向的依然是绞刑架。

  片尾的EMPTY深得我心。 推荐值倒是大于影片本身。

  2014.5.25

  《共犯》观后感(四):黑色的伞

  整部电影里面,除了艾肯的强烈辩护,最温情的一个地方,便是玛丽临刑前,士兵给她撑起这把黑色的伞了。在一片充寂静而冰冷的气氛里,一把小小的、黑色的布伞撑开了,像是一个仪式一般,那位中年的士兵,始终小心翼翼地,走在玛丽的左后方,避免强烈的光线射进她虚弱的眼睛里。这个仪式伴随着玛丽走上绞刑架,使得她的眼睛免于受到因多日在黑暗中而带来的刺激。

  多么讽刺啊,人们原本是盼望乌云散去的阳光带来温暖,如同盼望战争的阴霾尽快散去,而玛丽,却得靠着这小小的黑伞遮蔽,来获得安全

  如同艾肯在总统去世的强大的仇恨的海洋里,四处奔走,为玛丽寻求正义,一把小小的黑伞,一座漂浮的孤岛。

  那得是多么强大的仇恨啊!

  战争之中,无有法律。

  可是他们哪里是杀死了一个凶手,他们杀死的,明明是一位母亲。

  “我始终以为他们不会杀死她。”

  “你又不是她的儿子,为什么要为她挺身而出?”

  在母亲节的这天看这片子,终至于哭到一塌糊涂,久久不能平歇。我们真的以为自己长大了么?我们所做的那些任性的事,所导致的后果,自己真的勇于去承担,自己真的能够承担得起么?还有,我们还做了多少的事情,那后果确实需要母亲去承担?

  还有,你能在洪流之中为母亲撑起那一把黑色的伞吗?

  《共犯》观后感(五):罗伯特雷德福在政治正确里越走越远

  看这片子之后的愤懑,在发现了罗伯特雷德福的名字之后,得到了印证。这部电影和他之前的《羊入狮口》类似,是一部谈论正确和错误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的电影。电影的主旨是英美法系的立足点,即天赋人权和三权分立。这是所有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都知道的基本道理,如果这是一部中国导演拍的电影,我还可以说,他充满了革命性--至少可以这么说。但这是一部英文电影,那么这就成为了我们常说的主旋律电影。

  这样的道理人人都知道,这就好像是写了一本如何学汉语给中国人看。然后,说了一句真理,就可以掩盖整部电影的混乱、冗长和单薄吗?

  当然不能,这部电影漏洞百出,缺乏心意,平铺直叙,毫无节奏感。

  主要的问题有

  一、母亲

  母亲的性格前后不一。开篇她是一个坚强朴实的女人。但是后来在庭审阶段,她却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出了罕见的私心。她一方面渴望保护儿子,一方面却又期望自己能够获胜。这种渴望是否合乎性格?她明知道政府想要的是她和儿子之间的一个。面对保护儿子的选择,她只有放弃自己。她应该毅然放弃辩护。

  更不用说,这个演员的扮相:一个类似于邪教徒似的偏执的愚昧的女人。这根本不符合一个执意保护儿子的母亲的坚毅形象。

  二、主角老师

  主角是因为他充满民主光环的老师才被迫投身案件的。但是在片子的最后,这个民主光环却退去了,老师只说了“我在某某处还有生意要处理。”这是什么意思?他是为了甩个包袱给自己的学生吗?这种前后反差让人摸不到头脑。更像是编剧草草的交代。

  三、母亲的女儿

  这个女孩子的性格同样是缺乏连续性。她前面看起来是个坚毅的忍受着各方仇恨的女子,可是当她站在法庭上的时候,却立刻成了一个不知道方向的受伤的小鸟。因为母亲被士兵挡住而惴惴不安上帝阿,她已经很长时间没见过她母亲了,需要到这个时候才表露出来吗?

  这种演员的前后不一,对人物塑造的混乱性,都来自于导演的水平。罗伯特雷德福每次似乎都有很多话要跟观众说,可是说得如此凌乱又唠叨。

  《共犯》观后感(六):请别把自己当裁决者

  看这片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前阶段闹得沸沸扬扬的北海律师案,以及关于刑辩306条的争论。

  影片讲的是美国历史上政权干涉司法的一段过去,之所以能公开上映,大抵上他们已经改善了这种状态,更多的大概是反思。有点忆苦思甜味道吧。当然,各国国情不同,司法的发展阶段不一样,我觉得以此来攻击或者完全否定某些还在探索的阶段或许存在政法委一统公检法的国家是不太厚道的。就做个榜样或方向吧,以此激励业界内的力量。进步总是需要时间的。

  除了权力腐败,更深层次的,世人是否总把自己当成裁决者了?

  近年来那么多引起社会巨大反应的案件,有些人死了,有些人被放了,当社会舆论一边倒情况下,是否会影响控方指控、辩方辩护?是否会影响法官的秉持中立?是否会导致领导层如影片般为了消除社会影响而提前有了判决?

  人总是有感情的,会愤怒,会悲伤,会欣慰。但是否这就是失去理性判断诉诸言语甚至物理暴力的理由

  法律不应是一种达成某张企图的工具,它更应该是一种人人心中自持的底线。

  当公安机关抓住了某个嫌疑人时,请不要先行“定罪”进而认为自己的刑讯逼供是正义的;

  当检控机关进行举证时,请不要先行“定罪”进而认为自己能够为了正义而阻挠嫌疑人的辩护;

  当相关律师进行辩护时,其为嫌疑人做的每一件合法的事都不是为了使其逃脱罪惩而是真正的司法正义;

  当法院法官进行审判时,请知道进行判断的不应是你这个人,而是法律。

  亲爱的芸芸众生,如果有能力,请去推动更为正义的改革吧。对于个案中的每一个人,在审判之前,他们都不是罪犯,他们只是人。请别把自己当裁决者,你同那些被告一样,都只是人。

  我完全没有资格说哪里不好,我不是裁决者,我仅是个人。

  《共犯》观后感(七):女同谋

  这部电影男主还比较熟悉,詹姆斯•麦卡沃伊,但是也不是很感冒,曾经打算不看了,但是有一次偶然看到演员表里有Alexis Bledel,本着对Gilmore Girls的怀念之情,还是收了。名字叫The Conspirator,但是很多地方翻译为女同谋,我还以为Alexis能演上标题人物。。。不过貌似,只是男主的小情人,后面还因为不理解男主的坚持而将后者蹬了~

  标题人物另有阿姨级人物扮演,细细一查,才发现此人来历匪浅,竟然是当年让阿甘魂牵梦绕至死不渝的“Jenny”,还是坏小子Sean Penn的前妻。。。。。。可见也应有精彩的曾经~(看完全片,阿姨还是很有实力的,罗宾•怀特)。

  说到剧情,是从林肯遇刺事件开始,但其实探讨的是美国彼时的法律、权利、舆论与公正。林肯遇刺后,军方竭尽全力逮捕了嫌疑犯(真不知道怎么找到这些人的,演绎过程就是在纸上画画,然后就神奇地从各处揪出一个或几个人。。。)其中一个女犯坚持无罪,而在当时举国悲痛恨不得将凶手千刀万剐的大环境下,其想得到公正的辩护都难以成行。这里有一个几分钟的庭上场景,是唯一主张对其公正审判并愿意为其辩护的Senator Johnson对抗庭上所有人,可以作为本片想表达的一点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小学后遗症。。。)

  If our founding fathers had desired tyranny to prevail, the president and his War secretary would have been granted such indiscriminate powers, but they drafted a Constitution, with laws against such powers. They did so precisely for times like this.

  老头说服了男主,男主虽不情愿但开始了为女犯辩护。接下来,我本来长篇累牍地写了剧情流水账,最后统统删掉~换个词:Anyway~尽管年轻的律师尽力辩护,自身也逐渐倾向于相信Mary的女犯并不应该对这起刺杀买单,充其量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儿子做了替罪羔羊,但是她在没有陪审团的军事法庭上没有得到一丝一毫公平审判的机会,即使所有人都知道其实罪证不足。在律师为其拿来保护令之后,还是因为总统的否决走上绞刑架。律师自身也因为做了这起辩护,受到各界排挤,丢了会员身份,失了女友信任,最后律师也不再做了。

  然而讽刺的是,片尾字幕告诉我们,一年之后,高级法院决议,公民享有由陪审团旁听的权利,即使实在战时。而女犯的儿子(之前在逃)在这样的制度下,最后竟然无罪释放。

  仅仅一年之间,就可以有如此大的不同。也许只能说历史的进步是靠一次次的失败造就的。

  (我发现换了Anyway之后也写了不少。。。。)

  《共犯》观后感(八):In God We Trust!

  我对美国内战不感兴趣

  对刺杀林肯不感兴趣

  可以想象在内战即将胜利的时刻

  林肯总统却遭到刺杀

  国家面临危机

  人们义愤填膺

  但是

  这些都不足以致一个无辜的人于死地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

  人权都是首要的

  尽管最后Mary还是死了

  但Aiken的勇敢行为会被人们永远牢记!

  之前有报道说

  美国一位无神论者将美国国会告上法庭

  因为在美元上面印着“In God We Trust”

  不论他的结果如何

  人们永远会记住这个国家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共犯》观后感(九):成年,谁与你共

  乍看起来,这无可非议的是关于正义、自由以及国家的美国主旋律片。林肯总统被刺杀了,疑犯被逮捕了,最重要的疑犯逃了,妈妈被抓。在如此辱没国家之尊严,同时也确实给社会带来极度的动荡和不安的事件里,年轻的美国政府在战争与法的纠结中将疑犯们送上军事法庭。按照司法规矩,战争英雄归来的律师Aiken却不得不被指定为被告辩护。审理的过程中,Aiken 恪守着自己的原则,在利益、情感以及种种社会压力面前做了他所有能够做的。即使是秘書長問Aiken,你到底只是在乎這個女犯人的人權,還是公義,還是國家?Aiken並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麻煩你明天中午之前把她轉送到民事法庭。当他在临刑前最后一夜敲开大法官的门,说服他签字将Mary转送民事庭的时候,他对于Mary是否犯罪依旧是:等待法庭裁判。

  片子取材于真实故事,无法制造过于戏剧化的情节。然后,当行刑那刻到来的时候,Mary悲伤的视线里只有Aiken。当然,她没有期待儿子会来,因为不可能来。护犊心切的她在儿子要报名上战场的时候没有同意,所以她明白了,“我把儿子抓的太紧,没有给他成为男人的机会。他干刺杀总统的事败露,(自己这条命就是)帮助他成为男人”。

  结尾处,儿子在母亲死后16个月被抓,Aiken来监狱里见他。对于这样的儿子,Aiken已经无话可说,只是把他母亲的遗物交回给面前这个依旧稚嫩的男孩。男孩羞愧的说:你留下,你比我更是这个妈妈的儿子。

  Aiken是向着林肯的,无论是从战争英雄抑或是律师的背景,他不情愿替Mary辩护,这从电影一开始就很清楚明白。他也是有怀疑Mary的,所以他没有,从始至终没有说她是无辜的。然后,他坚持着一个律师对正义、法律流程的最基本的原则,即便如同唐吉珂德一般要去挑战社会主流时,他没有退缩。他为自己接受的任务做出了最好的担当。

  而儿子呢?他知道,政府不会杀他妈妈只要他露面。他同样知道,他妈妈是宁可死也不会供出他的,所以即使Aiken给他消息,他退缩了,当然,美国政府也很够义气,一命换一命,所以,妈妈确实用死换来了他的生。

  他爱妈妈吗?爱的,所以他会要求姐姐把照片烧了,这样可以避免危险,但是很遗憾,作为一个任性,想要追求自由却又没有能力为自己追求过程中所带来的一切影响担当的小男人(大男孩)来说,他的爱是如此地脆弱,缺乏力量,当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能做到???

  妈妈只有一条命哦。

  北美网站的宣传语是:一颗子弹射中了总统,但不是一个男人

  不是每个人都有象Aiken那样战火中浴生的成年礼,可能,更多的人未必真正经历过成年?在这个日益富足的社会,即使精神上大家未必那么丰富快乐?

  你的成年,谁与你共?

  《共犯》观后感(十):自由,公義,還是國家?

  小電影。在英國幾乎沒幾家電影院上映,慶倖自己在首府城市,但是就算是在卡迪夫,也只有兩家電影院間斷地上映了幾天。

  開始根本是沖著一美去看的。原本也以為又是一部沉悶的歷史片。我不是美國人,對林肯刺殺自然毫無私人感情。所以開頭就是抱著看畫的心情走進電影院的。

  去那天幾乎包場,一個小廳總共就5個人。

  結果出乎意料的好看。看完以後一直想為他寫點什麽。這部新生電影公司的小製作片,讓我看完之後一直在電影院坐到cast頁完結。

  我電影看得不多,要說分鏡敘事等等他比不上那些經典物。畢竟只是新電影公司的試水之作,感覺上就是那種不敢太大手筆,卻每一個細節都用心製作的處女作吧?

  劇情很簡單,劇情簡介就涵蓋了所有的大綱了。

  整部電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秘書長問Aiken,你到底只是在乎這個女犯人的人權,還是公義,還是國家?Aiken並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麻煩你明天中午之前把她轉送到民事法庭。我想著就是這個片子所要說的全部了。作為一個內戰的戰鬥英雄,如果說Aiken不在乎國家,那麼他的戰績又是什麽呢,但是面對秘書長維護國內和平的說辭,他又似乎一點也不在意這所謂的大局。他只是覺得,這是錯的,平息眾怒不應通過復仇來實現。滿足民眾的復仇心理,這本身就是錯誤。他曾經說過,如果我的人權都不能被保證,我要如何爲了國家上戰場?這裡又引出了另外一條線,那就是在Aiken心目中,那種個體,政府,憲法和國家之間的雙箭頭關係。

  事後我回憶了一下整部片子,覺得從頭到尾,其實並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秘書長或者Aiken或者是Mary和她的兒子,都是順應著自己的想法和信仰在行事。Mary說,他的兒子只是用這種方式來得到自由罷了。美國憲法倡導自由平等,卻在這樣的局勢下要求通過一個人的死來滿足國家的前途和穩定(當然這可能只是秘書長的一廂情願)。Mary的死或許意義重大,因為在當時滿足了人們的復仇心理,又在後世推進了人權和法律的改革,可謂一箭雙雕……但是這種不公的,強制性的"以退為進",又把個體置於何處呢?Aiken對她的維護,我不覺得他是真的看到了如此長遠的影響,或者他只是比較一根筋得相信自己的直覺和刻板的憲法,這類人其實沒有很多花花腸子,只是抱持著世間所有的事都不能違背最低最基本的原則這種簡單直白的觀念而已。

  基本上來講,我覺得不能光從結果上來評斷一段歷史。秘書長,內閣大臣,Aiken,Mary和她的兒子,他們各自所代表的角色和立場,最後帶來的,僅有深思,沒有答案。

  這片子體現和值得思考的東西太多。有些地方其實只是一句臺詞,一個場景,卻能牽出無限的聯想。年齡或者經歷不同的人,能從這片子里讀出各種各樣的信息。這種高杆的抛磚引玉,其實往往會使電影出現極端的兩種評價,但是比較出乎意料的是,我身邊看過的所有人都還沒出現說這片子好無聊的說法。我個人認為,就算是對這段歷史毫不瞭解也從來對這類片子無感的人也不會覺得它無聊,這要歸功於編劇的另一個安排。那就是Mary的生死問題。其實片子進行到中段,她實際是無罪的這一點已經很明顯了,但是國內和內閣一邊倒的態度,又不禁讓人擔心她的命運。片子到結尾,稍微搞了點一波三折。這一點貫穿全片的懸念,大概是吸引所有人看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得不說,如此平鋪直敘的故事線有如此效果,編劇實在很功不可沒。

  另外我要說的就是,看簡介的時候,製作人就說過,想從小人物的視角來看待這件重大的歷史事件。整個片子最後結束與Aiken和兒子John關於母親的對話和Mary的死換來他兒子無罪釋放的結局,可說是點睛之筆,說到底,這片子所說的一切,不過起源於一個兒子對自由的追求,和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維護。而那些深奧的高尚的難懂的大道理,不過都是這些簡單的小心思上生長出來的錯中複雜的枝幹。

  最後來說說一美。(必然的啊)

  這個小短腿貨【喂,留著大鬍子依然秀色可餐……【喂喂!這片子的打光師非常GJ,把那個沒有電燈的年代的場景拍得美不勝收。日間從巨大的窗子里透出來的光線,打在厚厚牆壁里的室內,光影分明,乾燥空氣里的塵埃纖毫畢現,膠片里所呈現的那個世界,僅從場景上來說,也完全具有把人帶回那個年代的效果。一美的淺色眼珠在那種光線下簡直美得瞎眼。有一幕他靠在椅子上抬頭和人說話,正迎上窗外投下來的光線,我一瞬間想到小時候拿著新的彈珠在陽光下轉動的那種炫目和美麗。

  另外這貨穿制服實在太犯規了……!!!!!

  片尾十分好聽,來自Ray LaMontagne的Empty。前奏的木吉他和綿長的大提琴,配上羊皮紙質感的Cast頁,十分帶感,也和片子本身很合。

  總之各種推薦。看多了經典或者大製作的商業片,換換口味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