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比龙》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巴比龙》观后感10篇

2022-04-04 03:30: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比龙》观后感10篇

  《巴比龙》是一部由富兰克林·沙夫纳执导,史蒂夫·麦奎因 / 达斯汀·霍夫曼 / 维克托·乔里主演的一部传记 / 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比龙》观后感(一):巴比和笼子

  最初看此片只是因为忽然很想看越狱片和达斯汀霍夫曼,结果越看越入戏,越看越捉急,然后当霍夫曼看着好朋友最后一次尝试越狱的时候和他一起痛哭流涕。

  总是这样和好电影不期而遇~

  在这充满死亡气息的热带岛屿上,每天都有犯人在烈日下倒地死去,非人的折磨,绝望的刑期,对于犯人所犯下的罪,这样的惩罚就好像真的下到地狱……

  为什么巴比会心甘情愿因为霍夫曼遭这么多罪呢?

  首先是为救他袭击狱警,然后导致被关押,死活不招是谁给他带椰子导致自己差点在关禁闭时被弄死------最痛苦的关押方式:密闭,无光,孤独,饥饿。一应俱全。

  霍夫曼再见到他的时候哭了,如此忠诚的朋友,是在监狱里遇见的。

  他们逃出去,在船上颠簸的时候,霍夫曼病重躺在巴比怀里,为什么另外一个逃狱的男孩要以那样的眼光看着他们?

  接着又是被抓,关禁闭,直到彻底白了头,佝偻了腰。

  两个好朋友又一次见面了,他们住在海边。霍夫曼终究被妻子抛弃,已经放弃逃跑,开始农家生活。

  巴比拖着年迈的身躯仍然想办法逃脱,他一定是觉得这是他想做的唯一的事情。因为他不在乎成不成功。

  他们最后拥抱道别,这次是永别,再没有禁闭之后相见,也没有多年之后的重逢。如果没有这一段两人之间的情感我肯定没有那么喜欢这部电影。

  他纵身跳入海中,形单影只,这是他第一次一个人逃跑,也是最后一次逃跑、

  我以为他就此死去,但他伏在椰子上,随着波浪离开了恶魔岛,在茫茫大海中如小小的一粒尘埃。

  到最后,他到底是活着得到了自由,还是以死为代价?

  《巴比龙》观后感(二):蝴蝶与监狱

  这个故事虽然冗长,有150分钟,但情节很紧凑,总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出发及船上,岛上第一次越狱,禁闭,第二次越狱,最后的孤岛生存。电影结构清晰完整,传统的线性叙事,节奏控制得很到位。暗黄色的色调,给人以沉重之感,奠定了这部宏大电影的基调,如同史诗一般。

  但电影呈现的内容也并不是时时压抑的,而是用巴比龙的视角,一步步地走向沉重,魔鬼都在细节里。时不时还有些轻松搞笑的片段,但走路、受罚和睡觉时的镣铐,突然而日常的死亡,都时时提醒着我们在这里自由是被压抑的,死亡在这片土地上稀松平常。电影名为papillon,既是主角的外号,又是法语里蝴蝶,蝴蝶在苍穹下是自由的,巴比龙的不断越狱,也隐喻了他这只向往自由的蝴蝶却被禁锢在这座孤岛上。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史诗级别的电影,不仅仅因为它用150分钟对个人的一生进行记录,同时还有广度上的延伸,即对所处时代环境的准确刻画。

  故事的背景是法属圭亚那岛,位于南美洲,从17世纪起,这里就是法国的海外殖民地,1848年的奴隶制度废除以后,种植园的生产无法跟上,本地的工业几乎崩溃了。在大约相同的时间,法国决定减少监狱的费用,将受刑人移民至圭亚那,贡献殖民地的发展。约有70,000罪犯被送往这座恶魔之岛,其中也包括巴比龙,他大约是在30年代到达这里的。因为恶劣的环境,大部分流放的囚徒都死于疟疾和发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圭亚那仍然是罪犯的殖民地。

  圭亚那境内98%是热带雨林,森林覆盖率90%。电影里,时而出现的绵延的雨以及暴晒的烈日,提醒着我们这是个热带雨林气候的国度。这里环境恶劣,疟疾肆虐,时而与鳄鱼搏斗,时而与尸体同寝,死寂的单人监狱,伤痕累累的囚犯,都是电影里可贵的细节,展现了自由被禁锢的面貌。

  在故事里,巴比龙两次越狱,三次被骗,人物群像的塑造,也增加了电影的深度。面对在痛苦中拼命活着的流放者,在这座孤岛之上,人性之恶也显现了出来。巴比龙和同伴要的只是一艘小船,但是几经周折花了巨大的代价,屡屡被骗,依旧没有实现。欺骗他的有商人,有医生,甚至还有神职人员,骗子的身份逐层上升,让人唏嘘,尤其是最后的修女,道貌岸然的程度简直令人发指。相较之下,另一群人的人性之善就显得更加珍贵,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善良,只是因为环境暂时保持着“纯真”,包括因同样孤独而对巴比龙惺惺相惜的麻风病人,以及最后一次出逃遇到的土著居民,他们都在紧要关头向巴比龙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里善人和恶人的身份,是一组有趣的对比:生活光鲜的文明人VS病人和原始部落,即强势群体VS弱势群体。由他们的行为可以看出,文明纵然能使人开智,却并没有让人的道德升华,光鲜的外表下可能越蕴藏着丑陋,文明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类的贪婪和欲望,不仅仅是在这座恶魔岛上,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亦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下,巴比龙和德加建立起的友谊弥足珍贵,纵然开始的时候他们是相互利用,但在巴比龙强大的人性光辉的感化下,德加被彻底打动了,当欲望被禁锢时,才能显示人格的高低。在单独监禁的日子里,巴比龙既不想死,也不想出卖同伴,只有艰难的支撑着,这正体现了他人格的伟岸。所以这里,必须要说一说巴比龙这个人。

  在真实的故事里,这位传奇人物一生在恶魔岛越狱无数,在垂老的时候才终于成功。但在电影里,为了更具有戏剧性,把他的故事都浓缩在了两次越狱里。第一次越狱以被骗告终,然后他被关了整整两年的禁闭,个人认为这段单独监禁的片段非常出彩。

  起初,在这里迎接他的是清洁的囚衣,明亮的单人间,崭新的毛毯,看来似乎比脏乱与喧嚣的团体监狱舒服的多,孰不知精神控制远比苦力更让人奔溃。从隔壁空了的监室,到袭人的蝙蝠,再到一减再减的食物供给,生存条件逐渐压抑起来。光线的处理将逐渐吞噬人的孤独展现无遗,最后他被剥夺了光的权利,甚至靠吃蟑螂和蜈蚣才能维持体力,这种冷酷的暴力最是触目惊心。他侥幸活了下来,刚离开这里时,巴比龙眼神空洞,衣衫褴褛,一下子苍老了数年,和行尸走肉没有分别。

  在这种孤独的衬托下外面的监牢显得温暖的多,纵然它只是另一座牢笼,至少有阳光、食物和伙伴,在这种对比下,很多囚犯也就甘心这么活着了。可巴比龙依旧没有放弃对于自由的信仰,即刻计划了第二次越狱。几经磨难,在我们以为他即将成功之时,命运再一次嘲弄了他一番,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他用真心换来了修女的背叛,然后又被关了整整五年的禁闭。

  这一次出来,巴比龙完全已是老人的模样,满头鹤发,想是再也没有体力和心力去逃亡了,于是他和老友德加被放逐在岛上自生自灭。此时的德加已经完全放弃了越狱的心思,五年的禁闭消磨了他所有的意志和棱角,他想做的只有守着心中的“田园”静静的活着。看到此时,连观众应该也接受了,觉得他的选择没什么不好,这里没有铁窗和高墙,但有田园和大海,还有一个患难与共的旧友,纵然生活艰辛,却比监狱舒服的多。但巴比龙再一次让我们震惊了,他的眼神依旧有神,五年的精神控制下,他的身体已被摧毁,老病相催,但心念不改,依然计划着逃亡。

  故事的最后,他挥别老友,抱着一袋椰壳纵身跳入了大海,丝毫没有迟疑,这一跳才是电影的灵魂所在,展示了巴比龙那颗永久追求自由的心。

  这就是故事里的巴比龙,对于命运的不屈服让他一次又一次铤而走险,如果他只是想离开监狱,大可以等待,但他没有,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且成功率极低的道路:越狱。这并非现实的选择,却体现了思想意义上的高度,他是一只真正为自由而战的蝴蝶,纯粹的不带一点杂质。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想表达的是:一个人或许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打败,人格是可以不灭的。放在巴比龙身上也同样适用,这是一个关于“蝴蝶”与“监狱”的故事,“蝴蝶”的抗争最终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致死都没有被命运所打败和屈服,这才是难以企及的人格的高度,也是蝴蝶的魅力所在。

  《巴比龙》观后感(三):用钱是逃不出去的

  2016.12.09

  用钱是逃不出去的——这是一个用钱逃亡数次后得出的结论,最终因为修女对珍珠的贪婪而被抓。

  法国某个殖民岛的监狱,一个杀人犯和一个证卷伪造犯,互相帮助逃离小岛,第一次失败禁闭2年,第二次失败禁闭5年。

  结局有点模糊,到底有没有成功登到逃走,还是死在了海上。

  片子看起来相当长,正如网友所说,冗长到的可以称为一部电影史诗。

  yours is the most terrible crime a human being can commit. 你犯下了人类所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

  i accuse you ... 我控诉你

  of a wasted life. 浪费生命

  Guilty。有罪

  the penalty for that is death 刑罚就是死刑

  Guilty

  Guilty

  Guilty

  《巴比龙》观后感(四):如果我活着却没有自由,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这世上还有比自由更珍贵的东西吗?

  如果我活着,却要一生被囚禁在荒芜黑暗的孤岛上,却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我要夺回我的自由,我要夺回我的自由!!就算有人告诉我活着已经是恩赐,就算有人告诉我通往外界的路已封锁,就算明天我就会死去,就算这一次还会失败,但也无法阻滞我对自由疯狂般的渴望。

  巴比龙先后策划多次越狱,每次失败后都被关禁闭或减粮虐打,有一次被关禁闭减粮虐打,差点死掉。十多年后,他和狱友头发都花白了,终于在小岛上获得了卑微的“自由身”,尽管无法出岛,却可以饲养,还有自己独立的小木屋。可这些跟伟大而珍贵的自由相比算得了什么呢?与他共苦的狱友已经不对自由抱任何希望,而巴比龙带着自由的渴求,靠着椰子壳勇敢地游过了无边大海,终于享受了生命中最后4年的自由。

  人一旦怀着某种信念,并且疯狂的坚持下去,终会有结果的。所以没有什么不可思议或不可能,只要你敢。

  相信我,这比《越狱》更震撼更深刻,

  《巴比龙》观后感(五):惡魔島-加繆的反抗者

  完整圖文版

  http://zassili.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22.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李不才的閱讀經驗裡有個心病,就像告白失敗在我心中留下苦澀的回憶-存在主義。存在主義作為當代思潮,如果只是在哲學領域發揮影響力,不才如我當然可以輕輕跳過,越過這堆礁石免得頭破血流。不幸的是,存在主義所關注的議題,正是現代人的精神危機,眾多的文藝創作亦著力於此,電影也當然不例外。也因此,許多看了有感的創作,讓我直覺喊道「這是存在主義」,卻有口難言。以李不才的才智,就算讓我吃了翻譯米糕觀落陰找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上課,大概也是鴨子聽雷。所幸,我們還有存在主義文學-由卡繆(Albert Camus, 1913-1960)與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打開的坦道。

  在卡繆的論述中,人要作為真正的人,必須體認到荒謬,即體認現實的無序:失去中心信仰、身體勞動則被化為機械零件、人與人不存在真正的溝通,成為現實的「局外人」。用馬克思的語言說,是人的異化。荒謬/異化是現代的產物,在神學/倫理破產,人的勞動技藝被工廠分工取代,人在精神與身體上,失去了和諧統一。當人意識到自身處境,處在非正義、撕裂的環境中,他了解到自己不是真正的人,而社會如同機械自行其是,讓他成為冷眼旁觀的「局外人」,這種格格不入正是荒謬感。而人之為人的價值,不在於道德規範(道德屬社會建構的變動物,亦可說是獲益階級的法則),而在於自由。這個自由並不是任性而為的自由,而是勇於對抗體制、維護正義的行動。自由意識便透過行動成就了人的價值。面對頑固的社會體制,自由人就如同希臘神話的西西佛斯(Sisyphus),在永恆的失敗中微笑以對。

  荒謬作為現代產物,在存在主義尚未成為體系前,便以文學的面貌出現世人眼前。十九世紀俄國文學有個重要的文學形象-多餘的人。多餘人在沙俄時代,看到封建制度不公不義,同時面對西歐的革命浪潮,他們沒有勇氣投入現實改革中,只能隨波逐流。這種格格不入的意識,讓他們有時放浪形骸尋歡作樂、有時將無法發洩的正義轉為荒謬的械鬥,對自己與他人而言,他們是局外人,是對社會無用者。多餘人的先祖,則來自英國詩人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 178-1824)。拜倫出生貴族,具有上議院席位。他同情勞動者與愛爾蘭人,使其不容於議院,遂離開故土,轉而支持歐洲的革命事業(支持義大利與希臘的民族革命)。也因此,在他筆下的多餘人,在種種放肆之後,便敢怒指上天,進而反抗。

  回到俄羅斯,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 1821-1881)發揚了多餘人消極破壞的一面。在《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 1866),多餘人首次殺死無辜者,當作反抗體制的小小實驗。這裡我們看到虛無主義滲入多餘人的形象。往後,虛無/無政府主義逐步成為多餘人的核心,在卡夫卡手中達到頂峰。卡繆在早期著作《卡里古拉》、《異鄉人》、《西西弗斯的神話》三部作品中指出-放任的自由只會招來毀滅,不會恢復人的存在;多餘人即使毀於體制之下,亦當保持精神的自由進取。如此,「多餘的人」正式退出舞台,繼之而起的是,冷眼旁觀諸般怪象,卻隨時準備介入其中的「局外人」。

  有了上面的論述,我認為最能體現當代社會荒謬性的景觀為監獄、法院/政府機關、證券交易所(按:工廠本當入選,但工廠反映苦難,其形象已被共產主義、寫實主義文學侵占)。挑選證券交易所,是因其無須勞動、沒有生產卻可以獲益,亦可使人失去財富、生命。而監獄、法院/政府機關,皆以外來的強制力,剝奪人的自由(按:剝奪自由不只以刑罰為手段。廣義而言,學校教育、戶口普查、證照考試等,皆為外來機制凌駕個人意志)-並非局外人自離於世,而是世界將你放逐。

  寫到這裡終於可以講到《逃離惡魔島》(Papillon, 1973)了。主角巴比龍(Papillon)雖出身不正,卻(他自稱的)被誤判殺人罪,至法屬圭亞那惡魔島監獄(henri charriere, 1852啟用,1952關閉 )服刑。在前往惡魔島途中,巴比龍便謀劃逃獄,並拉攏偽造證券的戴格(Dega)。為救助戴格,巴比龍的首次逃獄失敗,被捕後進入獨居房服刑二年。刑期結束轉入一般監獄,巴比龍再次脫逃,並攜上了戴格等人。當他們終於踏上美洲大陸時,卻為巡警發現,僅巴比龍脫身。其後,他在土著部落過了一段閒適的生活,復又離去。為躲避追查他躲進了修道院,卻被修女出賣,在獨居房關了五年。獄方將垂垂老矣的巴比龍送到了離島,讓他過著相對自由的流放生活。在島上他重遇戴格,不死心的巴比龍遊說戴格,順著潮水漂流大陸,最終僅巴比龍獲得真正的自由。

  講完劇情大綱,不才建立幾項參照點,說明巴比龍的自由信仰:

  一、審判:

  巴比龍是否犯了殺人罪,我們必沒有確切的證據,有的只有入獄事實與他的自我申辯。就卡繆的論述來說,荒謬人在否定社會價值時,追求絕對的自由,這個自由甚至可以推展至殺人。但這項推理很快就墮入了無政府主義與虛無主義,故為不可行的道路。若是將追求自由,轉為尋求革命,藉此實現人人自由,則是將另一個神明請上神壇,這個神最終會否定自由的許諾,成為新的暴政(資產階級或無產階級革命)。第三條道路為荒謬人指出行為的「限度」-正義-即在最大限度中,尊重每個人的自由,並為之行動。如此,荒謬人拒絕了人間與天堂的審判,以自身為行動座標。當巴比龍在獨居房中,夢到他在沙漠中獨行,遇到審判者,宣告其罪刑:「浪費生命。」這是罪犯巴比龍唯一承認的罪狀。荒謬人的罪便是對現狀視若無睹,不捍衛真正的自由。                      

  二、退縮者:

  戴格作為巴比龍的好友與支持者,同時是他的參照點。戴格偽造證券,說明了他遠比其他人了解現代犯罪-強盜殺人不過是古典的手工藝。單以此論,他是真正的現代人,懂得玩弄社會體制獲取最大獲益。也因此,在面對巴比龍的逃獄邀請,戴格總是希冀透過賄賂司法縮減刑期。流放小島後,戴格經營了非常舒適的安樂窩,也無怪他再次拒絕逃獄。戴格體現人們對爭取自由的畏懼心理-人們害怕成為局外人,害怕他的天職。

  三、反抗:

  荒謬人的反抗,與革命不同。他感知現實的不公義,並由自己判斷是否採取行動,而行動的後果由其概括承受-自願受難是卡繆反抗理論的重要基礎,反抗的必要之惡必須償贖,殺死暴君必須以命相賠。如此,反抗(追求自由)便能合於正義,便免成為對他人的侵犯。在意志,荒謬人須獨力承受成為局外人的孤獨、並承受正義引起的焦慮;在肉體上,又隨時準備為正義犧牲自我。因此,荒謬人的反抗是更為艱難的。巴比龍並非沒有選擇坦途的機會:戴格的財富可以使他獲得減刑、當他漂流到土著部落時可以選擇留下,但他仍向佈滿荊棘的自由走去。土著部落的原始和諧,是對前現代社會的招魂想念。但荒謬人的反抗必須回到現實,在不公義的環境追求自由。

  透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巴比龍與荒謬者的高度黏合,也使巴比龍從一個電影人物,拔高為精神典範,《逃離惡魔島》於此有別於其他監獄題材電影。廣受好評的《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也同樣有著相似精神: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自願入獄,藉此完成自我審判。而當他自認刑期已滿,便瀟灑離去,這是對巴比龍的遙相呼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關主題的小補充:

  同為存在主義作家,沙特與卡繆本為文友。兩人皆在二次大戰期間投身反法西斯抗爭,並發表早期創作,廣受批評界與群眾喜愛。但在1951年,卡繆發表散文《反抗者》,內容批評革命與共產主義,而與親共的沙特決裂。實際上,兩人的決裂純屬必然;卡繆早年曾加入共產黨,最終因反對法國殖民阿爾及利亞(卡繆故鄉),為支持殖民的法共開除黨籍。卡繆認識法西斯與俄共的劣行後,便於《反抗者》結論:自由不可能在暴力抗爭中實現。相反的,沙特的政治傾向卻是逐步向共產主義靠攏,試圖為存在主義哲學找到社會動力。兩者早年相知,也只因他們的早期創作,尚停留在展示存在/荒謬。

  ◎我一直認為,台灣電影之父-朱延平,可看的電影只有《異域》與《火燒島》兩片。但看了《逃離惡魔島》與《鐵窗喋血》(Cool Hand Luke, 1967)後,才知道原來《火燒島》的經典橋段都是借來的,只能嘆曰:偉哉~朱導!

  參考書目

  《加繆全集》,中國:河北教育出版社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國:上海譯文出版社

  《薩特讀本》,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

  《薩特的密碼》,中國:同濟大學出版社

  《存在與虛無》的「導讀」,台灣:左岸出版社

  《巴比龙》观后感(六):无关自由无关虚度,它是人生

  起先是越狱,然后是追求自由,到最后两个头发花白的人站在悬崖边一个跳下去一个转身返回菜园,我才发现它无关自由,无关追求,无关是否虚度人生,它就是人生。

  巴比龙是否真的从鲨鱼丛中飘到了大陆?是否真的在大陆的那一头找到了追寻一生的自由?

  重要么?对于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多少的时间、多大的空间,可以算作自由?寥落的余生和达斯汀霍夫曼的菜园小岛,够不够?

  选择越狱作为目标,坚持越狱的人生;或者选择越狱作为目标,然后放弃;都是人生。

  《巴比龙》观后感(七):偏执,或者什么也不是

  如果把越狱换成追求爱情,那么这部电影就成了《霍乱时期的爱情》;换成捕鱼,那就成了《老人与海》。《死囚越狱》和《大逃亡》面对的是法西斯,《肖申克的救赎》面对的是不公正的审判(典狱长的罪恶与其相比毛都不是),《越狱》我是不屑于提的,唯二和《巴比龙》有可比性的是《洞》和《铁窗喋血》。《洞》和偏执无关,暂不提它。《铁窗喋血》和《巴比龙》有诸多相似性,但是监狱的设定太过突出,如凶狠的狱卒、友好的狱友等,而在《巴比龙》中这些都不是重点。所以与之相比,《巴比龙》更像是一种概念,具有普适性。

  越狱意味着反抗,上面列举的电影中,主人公的反抗是合理且正当的,因为他们是无辜的,而这部电影我们甚至不知道巴比龙是否无辜,而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至少不是个人们常说的那种好人。与所承受的惩罚相比,西西弗斯所犯下的罪行简直微不足道。

  《巴比龙》观后感(八):轉: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逃獄電影——《PAPILLON》(《巴比龍》)

  全文轉自香港電影網:http://www.hkfilms.com/Films/2006/Papillon/Papillon.shtml

  《巴比龍》

  APILLON

  VII PILLARS ENTERTAINMENT

  resents

  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逃獄電影!

  改編自全球最暢銷傳記

  1969 - 1974 銷量多達 1,700萬本

  當年製作費高達1,400萬美元

  電影簡介

  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逃亡電影《巴比龍》PAPILLON,由金像獎導演弗蘭克林·沙夫納(Franklin J. Schaffner)執導, 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德斯汀·荷夫曼(Dustin Hoffman)主演。

  內容講述法國青年「亨利·查萊爾」在廿五歲時被誣告謀殺且被判終身監禁,在法屬圭亞那魔鬼島監獄內渡過了十三年鐵窗生涯。綽號"巴比龍"的亨利,他胸膛上的蝴蝶紋身正好標誌著他那追尋自由的理想,他雖然身陷囹圄,並且經歷兩次長時間的單獨禁錮,但他壯志未頹,最終也能逃出生天,重獲自由,並且在臨終之前看到這部描述他一生事蹟的電影面世。

  本片在70年代耗資1,400萬美元在加勒比海拍攝,製作人員盡是業界精英,導演弗蘭克林·沙夫納(Franklin J. Schaffner)曾經憑"鐵血將軍巴頓"一片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項,他同時與羅拔·杜夫曼(Robert Dorfmann)攜手合作,出任本片監製,杜頓·特林寶(Dalton Trumbo)和羅倫素·森普(Lorenzo Semple, JR.)兩人根據查萊爾的傳記改編成本片劇本,泰迪·列治蒙(Ted Richmond)是本片的執行監製,至於悅耳動聽的主題曲,則是著名作曲家謝利·高史密夫 (Jerry Goldsmith)的不朽作品。

  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飾演主角巴比龍,德斯汀·荷夫曼(Dustin Hoffman)飾演他獄中的好友迪加,兩人在片中盡顯他們精湛的演技,令觀眾嘆為觀止!

  巴比龍的歷史

  故事的主角「亨利·查萊爾」在62歲時親筆寫下他的經歷,他曾經是個大盜,也曾經是個犯人、逃犯、夜總會的東主,他將自己的往事筆錄轉交出版商,並附上便條說"這是我的經歷,請找專業人士代我編寫"。

  出版商並沒有作出修改,把原文刊印成「巴比龍」一書,於1969年5月在法國面世,"巴比龍"是查萊爾的綽號,因為他的胸膛有一隻蝴蝶紋身,那是自由的象徵,該書引起傳媒廣泛討論及讚賞,其後更被翻譯成14種語文,自1969年推出至1974年期間,銷量高達1,700萬冊,單在英國已售逾100萬冊。

  影片經籌備兩年,在歐洲及加勒比海的小島展開拍攝工作,全片耗資高達1,400萬美元(包括購買小說的電影版權費)投資龐大,反應亦如小說般成功!

  本片雖然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逃獄電影,但有部份論者卻批評本片太過誇張,更有書評人指查萊爾的經歷超越人類的極限,但查萊爾堅稱"絕無渲染",一切屬實,"巴比龍"的故事表達人類的無比勇氣與及追求自由的慾望,這也是引起公眾反響的主要原因。

  導演弗蘭克林·沙夫納表示,影片主題是講述"巴比龍"和"迪加"為了不人道的待遇而掙扎,為了身陷囹圄和自由而掙扎這情況不單發生在魔鬼島監獄內,這也是人類的本性。

  查萊爾於1906年在法國的羅訥村出生,他在年青時曾捲入一宗夾萬爆竊案,在1931年,這個25歲的小伙子在一宗謀殺妓院老闆案中被捕,罪名成立被判終身監禁,但他一直否認控罪,指摘警方捏造證據,直至1973年去世也沉冤未雪。

  他被判終身監禁,被送往法屬殖民地的監獄內囚禁,人在異鄉,身處熱帶森林,飽受毒蛇及蚊蟲侵襲,食住欠佳,身染瘧疾也未獲治療,令他萌生逃獄之念,他入獄六星期後便首次逃獄,雖然未能成功,且被處罰,但仍無阻他的逃獄壯志。

  他雖然慘遭毒打,捱盡饑餓,更被囚禁黑房,但最終也能逃出生天,找到自由。

  片中主角渴求自由的性格,吸引史提夫·麥昆接受片約而麥昆本人的性格及過去經歷也是導演挑選他出任主角的原因,他絕對是不二之選。

  麥昆表示,我的名字也應該叫"巴比龍"

  他也曾是反叛的青年,在從事演藝工作之前,曾經做過不同行業,包括在希臘油輪及德州的油田內當小工。

  麥昆說過:我為人好奇,不斷追求新鮮事物,我不可以,也不會受人制肘,我看完「巴比龍」一書後也感同身受,他本應擁有自由,但卻成為階下囚,他的自然反應是"我要離開這鬼域!"

  經典對白

  quot;If I stay here in this place, I'll die." Dega

  quot;You're Louis Dega. I'm Clusiot. How come you ended up in a place like this?" Clusiot

  quot;Patriotism." Dega

  quot;We're something, aren't we? The only animals that shove things up their ass for survival." Papillon

  quot;I know you, you're Dega. You're a very intelligent man!" Prisoner "Thank you. I seem to be known in all the wrong places." Dega

  quot;Make the best of what we offer you, and you will suffer less than you deserve." Camp Commandant

  quot;A temptation resisted is a true judge of character." Dega

  quot;Blame is for God and small children." Dega

  [Papillon is contemplating a daring leap from a cliff to escape] "You'll be killed. You know that." Dega "Does it matter?" Papillon

  quot;Hey you bastards, I'm still here." Papillon

  《巴比龙》观后感(九):不自由,毋寧死

  Dega一向是求穩定的,他只想在惡魔島上了卻殘生,但當Papillon問他願不願一起走時,他還是答應了。我認為這是朋友的最高境界,即使你不同意對方的行為,可是還是會在旁邊支持他。這次越獄對這2個身經百戰又顫顫巍巍的老頭子來說好像郊遊一樣,當Papillon說要走的時候,Dega想的竟然是要帶點胡蘿蔔。

  apillon想出第3次越獄方法時,Dega曾問『You think it would work?』Papillon回答『Does it matter?』對他來講死沒關係,但如果活著一定要自由,苟延殘喘完全不能接受。我覺得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世界也許會更美好。就是因為很多人秉持好死不如賴活,所以為了活下去可以忍受很多東西,對罪惡視而不見,甚至助紂為虐。

  還有1句很喜歡的話是『Hey you bastards, I'm still here.』。Papillon說了2次,第1次在隔離監獄中,利用天花板上的橫槓做引體向上。第2次在海中,躺在椰子殼上。對於不公正對待你的人來說,最好的報復就是不斷反抗。

  《巴比龙》观后感(十):你看不见也永远不想看见的世界

  开篇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电影作为文艺叙述的一类最后一个进入人类的视野,脱胎于戏剧,表现着同样的主题。文艺作品之所以存在,其表现一般人不可能经历生活、世界的作用不可忽视,当然来自不同生命下的事件才更能给人警醒。就像只有和平国家的人才羡慕战地记者,而兵灾下的人民更渴望和平的世界。

  回到正题。《巴比隆》貌似一部越狱题材的电影,但是在其越狱情景的描绘上,远没有传世的《肖生克的救赎》和《基督山伯爵》那般精彩,就连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美剧《越狱》都在冗长的剧情下显得更加富有创意和心思。所以很难说《巴》将其表达的重点定位于逃出生天的奇妙经历上。

  电影开头一大群犯人在小镇的街道上被整体驱赶着,这段影像显然创作者另含深意,但我才疏学浅并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得以解释,但是路旁女人对犯人说:巴比隆,你会回来的。但是身边的同犯却面无表情的说:不,你永远不会回来的。这样一句偈语一般的话语点出了整句的绝望基调。创作者的手法明显体现了好莱坞70年代的严谨,戴格的夫人来到街上为他送别并决绝的转身离去;街边妇人手中托着宗教法器为犯人们送别也在后面的情节中残酷的找到了应证……

  也许大家走进监狱过程中的海船和开始的第三次逃走被捉回斩首的情节都会给观众一个对电影预期的误判。往下的电影中并没有太多的充斥着血腥和暴力,但是却拥有着无尽的压抑和绝望。

  前面提到第三次逃跑的犯人将会被斩首,也就说明前两次逃亡是不会被处以极刑的,但是在我看来那并无差别。

  在第一次毫无准备的逃亡被捉回来后,巴比隆迎来了自己第一次两年单人监禁…… 这是一种毫无人性的监禁,犯人被囚禁在一个大概只有2X3M的小房间内,而小房间更像是放在工厂大车间内的猪圈,没有顶盖,只有玻璃的天顶,虽然没有猪圈那么肮脏,但是估计被囚者宁愿更肮脏一些来的有生气。

  犯人在里面全天24小时,全月30天,全年365天生活的毫无主题,只能固定的空间,只有一天中明暗的变化,日复一日,这种无血的痛苦是对一个人之所以为人质疑,是对心灵最深处的质问,是最残酷的刑罚。多年前我看过一篇短篇小说叫做《象棋》,讲的大概就是一个人在走进这样的一间牢房前带进去了一本棋谱,并在以后几年里成为了活下去的唯一支撑,虽然他成为了一代棋圣,但却失去了正常人的精神能力。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监放因为他不肯出卖朋友而夺取了他一天中唯一变化的依托——光。在黑暗的半年里,巴比隆只能靠在监内来回迈出5步来打发时间,努力抓住小小空间里极少的虫子来为自己补充营养,这样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法感知却又永远不想去感知的生活世界,他的世界里只有五步长,三步宽,和偶尔飞来的虫子,除此以外,就连一天中起码的明暗都有……

  也许这无尽的绝望和空白唯一的尽头就是时间。

  两年后,巴比隆被放出单间监狱,回到监狱岛上其他人的生活里,很快的,他开始筹划第二次逃离。

  这同样是一次不完美的越狱,期间遇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帮助,开始送他们小船的光头大盗,请他吸雪茄的干麻风黑道大哥,杀人如麻的原始部落,一切都向着好的方面发展,仿佛逃出生天的曙光就在前面……

  但是经历了一切不可思议的善之后,居然是一位年老的修女因为一小袋珍珠就出卖了他。这种讽刺暗合电影开头巴比隆被带离家乡,送行人群中托着宗教圣母像的老妇人形象……

  一种宿命似乎永远笼罩在巴比隆和他的朋友身上,在被捕时,巴比隆被士兵用枪托打折了足弓骨,从此他再也不能奔跑。同时迎来的还有更可怕的五年单间监禁……

  这五年似乎可以很快的度过。

  最终他来到了监岛的最后一重,恶魔岛……

  令人不知道是该敬佩还是无奈的,巴比隆依然坚持着他的逃跑的想法,他似乎完全没有把万一被捉回即会被斩首当一回事,也没有把这无尽的荒岛和大海当一回事,他想疯了一样将一袋椰壳扔下礁石,并挣扎的跳上了袋子,他想利用海流将自己冲上世人的海岸……

  到此,谁也不会再在乎巴比隆是不是会或者离开恶魔岛了,一切都不在重要,人在无尽的绝望和空白中,还可以拥有什么?

  这个问题留给了所有看电影的人,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他们看不见也永远不想看见的世界上的。

  也许,这就是我么看电影的目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