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0 21: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精选10篇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是一部由李伦执导,易中天 / 马未都 / 曾宝仪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一):每个人都是一部传奇

  央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是一部寻根系列的片子,主题并不新鲜,但让人重新正视历史,并感慨我们的祖辈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部传奇。

  从封建统治消亡,孙中山革命,军阀割据的中国,到抗日战争,内战,文革,改革开放…这些都是高中时候我最讨厌的文科科目历史里要学要背的东西,可是当意识到这些都是爷爷辈们亲身经历的一切后,我感叹自己渺小。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个偶然,每一支血脉的延续都是一场抗争和奇迹的共同作用突然很后悔年少的我为什么没在爷爷外公去世前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客从何处来”的嘉宾们很多也跟我一样,对祖辈们的故事知之甚少。也许是我们都太忙,忙着奔向前方,远方,却不曾想过停下脚步,回头看一看,我从何处来。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二):小人物与大历史

  2014年央视播出的两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与《客从何处来第一季》都在同一个时段,但前者家喻户晓,后者点击量却十分惨淡。不懂什么原因可能相比中国美食文化传统寻根文化没有那么强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吧,但看完的震撼力是长久的。本以为一个纪录片被附着上“央视”,“寻根”这样的字眼,会成为很尬的主旋律宣传片,但庆幸并没有。《客从何处来》就是简单的叙述手法,记录五位嘉宾的寻根之旅,就是那种沉寂的静默的力量随着旅程的不断推进,真相的不断揭开而震撼着你,从每一位小人物的身上体现的背后的大历史和特有的情怀感动着你。不论是嘉宾选择,故事叙述,还是人力物力的运用,海内外历史学者的参与,都证明了只有央视纪录片才会做到这样。但正因为是央视纪录片,就也会有特有的不足,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片子的名字取得极妙,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只不过不是“老大回“,而是时隔几代之后再回了,更多了一种无奈和感慨。再和片子内容联系起来,简直神来之笔

  片首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三):我的战争观,我们的战争观

  看完古尔齐亚写的战争观后我立刻想起了这部电视剧,想起了这前三集里易中天的起起伏伏家族史和战争观。

  第一集里,易家祖屋在抗日战争里被侵华日军的轰炸机夷为平地。全家人在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而后赋闲在家的二爷爷易甲鹇的带领下在轰炸前夜逃离祖屋(这位二爷爷据说是电视剧《红色》男主角原型),走上同千千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一样的流亡之路。

  而第三集里,在讲完易家民国前后的历史之后,随着视角的拉远,我们也被易中天带到了越南河内。易家十八代祖先易先在得不到朝廷撤兵的消息前提下死守越南谅山,后城被越南独立反抗军所破,易先自缢而亡。

  时间与地理的跨度,把这两段除了血缘外毫无关联的故事汇聚在了易中天身上。彼时,他和他引领的视角是一个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侥幸存活的难民后代。追寻的也是在轰炸中死去的先祖和二爷爷之所以能够对轰炸未仆先知的家族史。此刻,身处越南、面对十八代先祖时,视角则转化为了镇压越南人民独立的侵略者后代。

  这种视角的转换应该是导演有意为之。从侵略者后代到战争难民,易中天的家族史正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起起伏伏的战争史;而这种转换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更是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即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根本无法选择你祖先参与的战争是否正义,更无法选择是否参与战争。作为后人,你只能接纳。接纳所有战争带来的的骂名与泪水,接纳所有战争带来的苦难折磨

  电影《我的战争》的宣传片里,一群老人坐在一个去韩国首尔旅游的大巴上,韩国导游小姐说,欢迎你们第一次来到首尔,老家伙们说,哈哈,你错了,我们当年就来过,那时候不叫首尔,叫汉城,我们当年是胜利者,是开进城的!

  是的,今天你可以在韩国人面前趾高气昂的讲你昔日开进汉城,因为长津湖冻死饿死的不是你、因为上甘岭上被炮轰的更不是你。这种话里传递出的扭曲的战争观让我觉得胆寒,本应为和平来之不易珍惜生活的人却在趾高气昂的渴望战争,是真的看不到那些被战争搅碎的人与家庭么?还是真的因为屠龙勇士在恶龙死后会化为另一条恶龙继续盘踞在龙巢?

  你所能做的只是在奔跑中保护好你自己

  你想要感受到他爱你 愿他别去伤害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四):你没有如期归来——这大概就是离别真正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什么要探访过去?

  央视制作明星真人寻根、追溯家族历史的纪录片《客从何处来》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初衷。

  哲学上有个一直解不开的命题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那里去”,这个节目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至少提供了一条思考这个问题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做寻根呢 ?

  早期帝国亲缘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是祖先的记忆以及他们对崇拜仪式的保留。能把祖先追溯的越为久远,就能号召更多数量亲戚,也就能在必要时召集更多的力量,一个家族如果能把他的祖先追溯到数代以前,他就能把成千上百的家庭联结在一起,缅怀祖先对建构当前社会至关重要

  放到个体身上,找到自己的根基,知道了自己从何处来,就不再感觉自己是飘荡在宇宙中的孤零零个体,而是千百年来血液精神力量融合汇聚在一起的集合,每一个人身上都肩负着希望。

  以人文历史作为题材,实在是硬功夫,历史的沉重感和感染力、时间的魅力把人变得如此有张力。无论是书香世家、名门望族,还是卑微低贱、埋没荒野的布衣平民,他们无一例外,都通过自己顽强的生存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并以一种无法预料的命运和自己的祖先后代在时间的夹缝中相遇。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五):评《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一部寻根的纪录片,在他们知根明谱的过程中,慢慢被挖掘出来的,是中国从二战到改革开放那段敏感时期、那些被历史涓涓细流冲刷至成为沧海一粟的哀与愁。想起夏达在《子不语》的后记中说:“老人就是一座图书馆”,的的确确,当我在教科书上学到这些,它们全只是字;当爷爷笑着指我弟说“我见到日本人的时候就像他那么小”、当奶奶叹道:“那时候要养活几个孩子,真的很辛苦”的时候,当妈妈说曾祖父曾经因为国民党的身份而连续几夜被人袭击的时候,整个历史就突然变得立体了,鲜活的图像滚滚涌来冲击着我那颗幼稚傲慢的头脑,让我对历史总不时产生新的认识

  片中最为凸显的是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之情,任谁走在人生边上都常有缺憾。

  我最为喜欢的,是陈冲和曾宝仪这两期。易中天和阿丘都表现得略急功近利,寻根旅途中都被祖辈是白是黑的身份左右着情绪,有点让片子的原意脱轨,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而陈冲后期表现出来的是包容、接受和理解,调侃间为已过世的老人增色;曾宝仪善于言谈,性情温和,让人看着舒服

  缺陷是主角旁白不够接近现实,过于扭捏生硬,观众代入感情时听到会有违和感。而且每个帮助探寻历史的人开场白都太雷同:“你看,XX,这里面呢,发生了什么,你知道吗?”佩服张昌绍的资料在节目播出后百科将其补充完整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六):阿丘那期真是感人-普通真实有力

  前一段儿看了阿丘那期的《客从何处来》,比易中天那几期做的好,特别感人,下南洋的那批华人的心酸血泪都浓缩在里面,本来阿丘追寻60多年前在马来西亚惨死的外公外婆,以为外公是英雄或叛徒,反正好也好臭也好总之是历史留名的。后来发现,两个都不是,先人就是在动荡的局势中枉死的普通底层工人。我看到中间还纳闷,为什么当时4个孩子只有一个留在马来,其他3个被姑母接回中国,还在想,可能那时候大姐已经在当地结婚了所以没有一起回到中国来。看到马来西亚的阿丘的表哥拿着从中国老家寄来的破祖屋照片哭得比阿丘还厉害,我还想这表哥情感丰富啊。后来表哥写的一封信直接让我泪奔了,表哥的妈妈也就是大姐,当时因为路费不够,把自己卖掉换路费让弟弟妹妹回到中国,她在马来卖给人家当佣人,那时候她才11岁,受到很多折磨,后来被福利机构救出,却被福利机构的人霸占继续当佣人,精神受到创伤,直到后来结婚生活才有所好转。看到大姐年轻时候的照片,是个非常美丽温柔女孩,这样一个女孩,用自己柔弱的双手将弟妹送回家,又用这双手改变生活,看到他们现在在马来拥有一个生活还不错热情开朗大家庭,也有所安慰

  易中天那几集让人感到一种家族血脉传承的历史隆重感。可是阿丘这集让人觉得,即使先人是普通人,是底层人,那种拼命讨生活的经历那么真实,那么令人心酸,动容,肃然起敬

  你有时候觉得很累,生活是苦的,可是看见还有一些人挣扎着,留着血,顽强地活着,就不敢讲自己经历的那些叫“苦”,那只能叫生活。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七):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已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小时就读过,渐已淡忘,近来再回味,是从央视推出的寻根纪录片《客从何处来》。片名便节选于此诗。

  第一集里,看到易中天老师念读大哥哥家信时,我哭了。人在弥留之际,总会对某段记忆惦念与不舍最多。大哥哥说,年幼时一家人清贫苦难的岁月在现在的记忆里更多的却是美好。听易老师念大哥哥描述的五车堂,我竟在自己脑海里也勾勒出了它的画面。那是易中天老师家族的历史和故事。那么我的大家族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我想,这或许是看过《客从何处来》的人都会萌发的一种念想吧。

  记忆里,听外公说过,荆氏家族里在清朝出过一个进士。这是我已知的为数不多的关于母亲大家族历史里的人。小时候在湖南老家旧屋正堂里看过一张穿着官服的人的画像,当时就想,这应该就是父辈所说的先祖。

  家。年幼时,我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对这个字产生触动,是因为父母的一次吵架。他们闹得很凶,甚至连离婚协议书都已写好,当父亲坐在我床头摇醒熟睡中的我,问了一句:“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要跟谁?”那一刻,小心脏里冒出的酸楚感,才让我意识到一个完整的“家”有多重要。

  而关于“家乡”,因为我从小就出生成长于广西南宁,对于户口簿上写的籍贯“湖南”是很陌生的。我一直不知道“离开家乡”的滋味。大一那年,我收到闺蜜从桂林大学写来的一封信,她说:当听着隆隆的汽笛声,火车渐行渐远,才知道心里那个念念不舍的地方,原来就是家乡。

  我的父亲与我一样,也是出生并成长于此,是爷爷奶奶那一辈离开了家乡湖南湘潭来到了广西。近年来,每每提到百年归寿的话题,父亲总会说要我把他送回老家。起初,我觉得他很矫情,且不为我着想,我若是想看他,怎能总是两地奔波呢?连着看了几集《客从何处》,我似乎能理解他的那份情愫了,那是对故土的牵挂、追思念旧,甚至是他的家国情怀。

  今晚,我看了最新一集的《客从何处来》,讲述的是广西人阿丘,下南洋寻找家族的故事。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印尼妈妈小草,以及前天刚送别的她的小女儿,也就是我的印尼姐姐小萍。

  小草妈妈的父亲,小的时候被一个在印尼的中国妇人收养,子孙繁衍,形成一个家族。这名妇人就成了小草的奶奶,一个缠脚的中国女人。受奶奶的教诲,家中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生活习惯。小草妈妈说:“因为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必须保持。”

  悠悠思乡情,拳拳赤子心。一位离开故土多年,热爱自己民族的奶奶,把她的思乡情通过生活的点滴传给了自己的儿孙。而小草妈妈如今也延续着奶奶的脚步。她总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非常爱中国的奶奶,奶奶说的话她都铭记于心。奶奶说:“中国要强大,我们在海外的人才扬眉吐气,你不要忘记中国。如果你不爱你的国家,不记得你的根,你还算什么?”而小草妈妈也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源头,只有追随源头,才能知道他的文化底蕴在哪里。

  小草妈妈把小女儿送到了广西柳州来学汉语,前几天她和同学到南宁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之际。我们一家人出动接待了她,为她安排酒店,请她吃饭,带她到我们家坐坐,我们短暂相处了不到两天。我和妈妈送她去车站时,没想到小萍竟抱着我和妈妈哭了。我和妈妈也热泪盈眶。上火车后,她给我发了条短信,内容是:谢谢你们!我的中国妈妈和妹妹。妈妈也总为还不够尽心尽力接待小萍而有愧疚之感,她说,她很感激印尼的小草妈妈看得起她的女儿。

  今天的这集《客从何处来》,阿丘在马来西亚的表哥也给他写了封信,这一段最为打动我:“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一个中国家庭,一个印尼家庭,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因缘际会我们能相识,我们都很珍惜这份能成为“一家人”的情分。

  而我自己的家人呢?我的父辈、我的祖先,他们经历过什么,他们隐忍了什么而不说?“我们是谁”,“我们的民族是谁”,这样的课题看似庞大沉重,但若抽丝剥茧深入每一个人自己的家族,那又会挖出多少血泪故事。不见得非得是名门望族才值得传说,历史人性交错,平凡人的故事,那才真实,才有感动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八):每个人的历史

  终日奔波,各种忙乱。等时光匆匆流逝,回首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每一段过往就是一场兵荒马乱。

  从英语的学习中短暂抽出身来,静下心看完了这一季的中国原创大型寻根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对于我来说,这首短短的小诗是在熟悉不过了,甚至今日背起,依然会在眼前浮现出当年那种青葱的散发着香草芬芳的童年时光。记得第一次接触,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课本上,摊开课本跟着老师,笨拙的用手指着字,一个个的念。时不时旁边还有一个调皮的二愣子少年发出一声怪叫,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总之,这就是我关于这首诗的全部童年回忆.

  然而,现在,眼下,当我看完这部纪录片,所思所想当中却已经不是那么简单了.什么是血?什么是缘?什么是亲?什么是戚?什么是家?什么是国?这一切的一切,被裹挟在风驰电逝的历史中,从眼前飞驰而过,我来不及惊叹,来不及感慨,甚至来不及擦拭一下眼角的泪滴:易中天的十八氏祖易先奋勇守卫交趾县城,终因孤立无援城破自杀;阿丘无辜的外祖父祖母被士兵拉到橡胶林斩首,匆匆消逝在了历史的尘埃;曾宝仪的外祖父被迫远离大陆半个世纪,而后返乡扑倒在父母的墓前失声痛哭;马未都的父亲因为胞弟之死而顿悟生命的价值,背着家人毅然参军抗日......这一个个历史事件对我来说都是那么亲切,仿佛就发生在我眼前,和历史书上的寥寥数行不同,毕竟当年的伤亡人数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甚至当你静下心来细细聆听、观察,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历史,一个所有人都无法绕开的壁垒,如此真实的矗立在了面前。

  观看片子时,发现有一句话在弹幕中反复滚动出现:大历史中的小人物。起初看到这句话很感慨,但是现在再想却觉得这种想法有一些肤浅。要我来说,反而是大人物从小历史中走来。因为在我看来,这次节目的价值不单单是让我们回顾历史,去揭开那些多年无人问津的先祖的传说,比起这些,我感受更强烈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生存,顽强生存,以一种无法预料的命运同自己、同自己同时代的人、同自己的祖先、同自己的后代在时间的夹缝中相遇,自己的每一个决定,不论重大或是轻微,都对他人产生了影响,轻者是觥筹交错,相忘江湖,重者则是命运悲喜,沉浮此生。

  在这一整个寻根过程中,是人,被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不论是权倾朝野、烜赫一时的名门望族,还是卑微低贱、埋没荒野的布衣平民,他们无一例外,都通过自己顽强的生存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以飨后人。作为后人的我们,在千百年后,面对祖上遗留下来的”财富“,无需多言,稍稍鞠上一躬,奉上一炷香即可,毕竟时间留给我们的沉思也还不够,历史带给我们的细节也还太少。甚至再仔细回想一下,岂止是祖先,我们又对自己了解多少?

  茫茫人海,身世浮沉,不知道明天自己将要去往何方。如果这时候再有一个人从几个世纪后穿越而来,指着你的鼻子大骂,因你的无所作为而害的后世颠沛流离时,不知心里究竟作何滋味?前朝陈子昂有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历史所给予每个人的沧桑感,都需要我们独自来背负。然后在我们行将就木时,把这个包袱郑重的交给下一代,顺便捎上一句嘱托:”小子,你给我好好活!“

  最后,简单谈论下其他的细节方面。陈冲的两集略感不满,有充数之嫌,陈冲自己貌似也是完全一直在出戏状态,独白贫乏且缺少真情实感。剪辑有些确实啰唆,不过总体瑕不掩瑜,还是四星好评。在评论区发现一句经典:“王侯将相确有种乎”,很值得一赞!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九):在历史的长河里

  看了一集《客从何处来》,讲的是马未都溯源自己的家族,很精彩,甚至可以说是震撼。上世纪的战争、动乱,搅得那些古老的家族在时代里浮浮沉沉,幸运者战战兢兢存活了下来,不幸者分崩离析家谱散佚。 历史这个东西,在马未都母亲一系——崔家的兴衰间展露了那庞大又细腻的操纵力,个人、家族、国家和天灾、人祸的那丝丝缕缕的联系,让人看了心酸又着迷。 这里有一段我是十分喜欢的:公元1855年7月黄河于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永久改变了河道,原本汇入淮河从江苏入海的黄河,转而北上进入山东,也正是那一年,马未都的曾曾外祖父崔凤藻,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同这场自然灾变的斗争;那年黄河改道,冲击了崔家的致富根基——永阜盐场,崔家向朝廷求救,然而一道圣旨回绝了崔家,那时节太平天国正令清廷焦头烂额,家业的重担只能由年轻的崔凤藻独自承担(崔凤藻:盐商崔家四子,自幼喜读诗书,然三位哥哥相继离世,只能退出官学,担负起家族生意),面对天灾,这个书生做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兴修灶坝(灶坝者,隔绝黄河与盐场之堤坝也,长五十余里,底宽三丈,顶宽一丈,高八尺,需用土立方体积四十五万立方米)。四十年的坚守,崔凤藻还是败了,1895年,黄河在盐阜内一个叫吕家洼的地方冲破了灶坝,崔凤藻寄希望于清廷的帮助,但当时的山东巡抚李秉衡不甘于甲午战争的惨败,一心抗击日本,他上书朝廷,以“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理由,放弃了治理河道,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崔家的衰败,自此,利津崔氏,家道败落,族人四散。而那个一心抗日的李秉衡,在八国联军侵华之际,主动请缨死守北平,坚持了八天,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战败自杀。北平陷落后,清廷为讨好侵略者,对李秉衡做出了革除一切官职和抚恤,不许在正史中立传的决定,从此,李秉衡这个名字,也像永阜盐场和灶坝一样,被历史掩埋。 注:以上文字大多直接取自《客从何处来》文案。另,马未都父亲的事迹也很值得看看,统共四十来分钟的视频,花不了多少时间,在此不多做赘述。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观后感(十):一位台湾老兵和他的淡淡乡愁

  宝仪的阿公祖籍江苏淮安,解放前在南京的印刷厂工作,1949年大年初一随国民党先南下广州,后辗转台湾。如今一晃,60多年过去。

  宝仪带着阿公的心愿,踏上了此次寻根之旅。宝仪说,他阿公对于过去,很多的事都已经忘了,也不会再谈起,当那段尘封的岁月在宝仪面前轻轻开启的时候,有难过的泪水,纠结的情愫和久违的感动。

  片中有3个场景让我也不知不觉红了眼眶。第一个场景在旧南京老火车站,档案馆老师给宝仪讲述当年他阿公背井离乡从这里离开去台湾的种种,宝仪沉默不语,转身背对着镜头,良久。我想宝仪应该是在细细体会当时阿公离开家乡的心情:无奈、彷徨、惶恐….原来那段岁月是多么的不堪回首。

  第二个场景是宝仪回到淮安老家,站在阿公父母亲的坟前,宝仪的舅舅告诉宝仪说,90年代,台湾大陆三通之后,阿公第一次返回大陆探亲,当时阿公的父母已经不在了,面对久未归家的他来说,只剩下一个墓碑和一堆黄土,阿公在父母坟前哭了好久,重新休憩了父母的坟,亲手种下一棵树,就当做自己永远陪伴在父母的身旁….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也终于止不住了,脑海里想起了余光中那首非常有名的诗,“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是一种多么刻骨的乡愁啊,一别此去,杳无音讯,60多载春与秋….

  第三个场景是宝仪回到台湾阿公家中,当宝仪跟80几岁的阿公讲述这次的寻根之旅的时候,阿公脸上的表情令我印象深刻,没有特别的伤心难过,只有淡淡的神情,仿佛在说一件很久远很久远的事情….乡愁,对于阿公来说,曾经是一道反反复复撕开又慢慢愈合的伤口,时间久了,结痂了,只会留下隐隐的痛,这从阿公接过宝仪手中她母亲留下的胭脂盒,握在手中反复擦拭可以感觉。离开家乡的阿公在台湾成家立业,这么多年的离别让阿公看淡了、想通了很多人与事,唯独这淡淡的乡愁,与父母的记忆一起深深的尘封在心中。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