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影无踪》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无影无踪》影评10篇

2018-01-20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影无踪》影评10篇

  《无影无踪》是一部由埃里克·普派执导,Pål Sverre Valheim Hagen / 崔娜·蒂虹 / Ellen Dorrit Pe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影无踪》影评(一):命运 赎罪

  应该说[DeUsynlige]属于这样一类电影:整体来说并不算特别出色摄影、音乐这些方面却无疑为其加分不少。还有现实回忆之间不露痕迹的穿梭与切合,这一点最值得肯定。除此之外,影片还颇具心思地插入了几处悬念:比如车内反视镜中一闪而过模糊人脸,还有散落一地的乐谱。当然这些也谈不上是亮点了,从中途Agnes出场开始,便只是等待着情节意料之中一般慢慢走完。

  Jan的扮演者是一张陌生的脸,但是迟疑、内疚和恐惧,都很好地在这张年轻的脸上写出来了。扮演Agnes的是我已经相当眼熟的Trine Dyrholm,依然发挥着其强大表演功力。尽管说就受害者这个角色,我更愿意看到的是如达登内的[儿子]里的父亲那样的冷静压抑

  细节之处也是能让人记住的。Jan初弹琴时绑着石膏的右手,是面对新生活时还未摆脱的束缚。Agnes看着Jan弹奏时琴上竖着的那面镜子,隐约折射的是凶手的脸。

  好像是应哪里开始就要在哪里结束的定式,最终水边一幕的安排多少有些刻意。然而当浑身湿透的Jan说出最后的真相时,还是吃了一惊,于是在心里又加了几分。

  想说结局。相比Agnes回到家望着丈夫拥抱两个女儿童话式结局,Jan面对责问的坦然回答要更加自然一些,没有再多交代的戛然而止也保留了一定余味。

  关于刑满释放人员忏悔,关于过错者和受害人之间,这样的电影应该是看过一些的,却又很难记起印象深刻的。Jan的自责以及对于新生活渴望,神父的无条件宽恕,Agnes难以释怀的恨意和余悸,意图明确却仍觉稍显单薄。还有最后Agnes满含理解与宽恕的目光和手势,我不知若是现实,是否真能如此。

  《无影无踪》影评(二):映像炫技之作

  并不复杂故事,讲述的态度先是客观而克制,继而从迷惘到迷乱。交叉的叙事方式层层叠叠,极为精巧,一切都合情合理。观看这个电影像是剥洋葱皮。一开始想要知道最终会看到什么,回过头来发现最有趣的是一层一层剥开的过程

  关于人性的救赎和善恶的选择那是个老生常谈道德问题,并非无足轻重,只是不足振奋人心(大多数时候道德说教是乏味无趣的,必须承认,这个电影如果不是讲述方式的不同,很难讲结果会怎样。)。

  而讲述故事的方式是让人愉悦的,有些不可思议

  电影的突破需要用想象力创新,需要用全新的方式去尝试,惟有如此,才不会落入俗套,惟有如此,才能让开启心智,用全新的角度审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启发别人用自己的角度构筑自己的体系。

  这是这个电影的不俗和闪光之处。

  《无影无踪》影评(三):deUSYNLIGE,因水而起……

  关于这部电影,想先谈谈名字。我曾经在自己的博客上将名字DeUsynlige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无影无踪”,其实这本来也是两个单词的,De Usynlige,另外导演在海报上也是将de小写,USYNLIGE大写,所以我也就照搬了。在目前所见的文字中,没有提到导演为什么如此安排,所以我就直译成了“无影无踪”,因为还不太确定,所以还不敢堂而皇之地放到豆瓣上,不过很快我就发现豆瓣已经将错就错得把我的翻译放上去了。电影的英文名是 Troubled Water,才算是和电影直接相关的。

  由于很多人没有看过电影,我在这里也先来个剧透:两个青少年小偷乘一个女人咖啡店买东西,顺便将停在店外的婴儿车推走意图抢走婴儿车上的包,结果在河边翻包的时候吵醒了睡在车里的8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慌不择路,从坡上摔下,昏迷过去。小偷之一的Jan将小孩放在小的激流中,结果小孩被冲走,再也没有找到。Jan和他的同伴因杀人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电影开始于8年牢狱生活后,Jan由于特殊的音乐才华监狱里的神父介绍到了一个教堂当钢琴师;也由于他的音乐,教堂里的女神父和她8岁的小孩喜欢上了Jan。8年前失踪的小孩母亲Agnes在一个小学教师,在带领学生拜访教堂的过程中她认出了 Jan,从此重新开始活在恐惧之中,并且开始频频接近神父的小孩子,试图保护这个小孩免受Jan的伤害……

  电影从水开始,水成了一个重要的连接过去和现在、赎罪和忏悔的符号。Jan出狱前被同伴按进水池,恍惚中似乎可见被丢弃小孩的尸体;而孩子的母亲 Agnes每次游泳的时候似乎也总是产生和Jan一样的幻觉。更重要的是,Jan的罪过因水而起,电影结束时也在同样的地方因为他奋不顾身救了慌忙之中掉进激流中的女神甫的儿子得到救赎。而在电影中还有一个水的特写镜头,那就是Agnes带领学生参观教堂时,教堂神甫向孩子们介绍洗礼池,“那就是给人们洗礼的水”。是水带给了人生命信仰,同样是水带走了电影中孩子的生命,是水最后完成了Jan忏悔和得到宽恕的仪式。而出狱后的Jan渴望重新开始新生活,却沉浸在过去的忏悔之中难以自拔,犹如活在水中。在描写Jan的镜头前,窒息感扑面而来

  还好还有音乐。Jan特殊的音乐才华让他在8年牢狱中学会钢琴,并为神父伴奏,由此才在出狱后得到工作机会。也正是因为他的音乐才华,让教堂的女神父和她的小孩子喜欢上了他。教堂圣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音乐,巨大的管风琴让音乐回荡在穹顶,确实能够让一个人精神上得到一种解脱。但是问题是Jan拒绝自己是个有罪之人,他始终坚持那只不过是个事故,他已经为这个事故付出了8年的牢狱代价,现在是开始新生活的时候。但是只有音乐才能让他精神得到安宁,因为之外的他充满了“道德焦虑感”。这部电影总是不自觉让我想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貌似平静主人公这种内心煎熬让镜头充满了一种隐含的张力。熟悉的镜头感觉画面张力以及背景音乐在导演Erik Poppe的“奥斯陆三部曲”中的第二部Hawaii, Oslo(《夏威夷·奥斯陆》,2004)中出现过。

  电影的叙事方式一分为二,将同一件事情分别以Jan和Agnes不同的角度分成上下篇进行推进,一直到Agnes从幼儿园里将Jan准备去接的女神甫的儿子“救”回家才把两个主角第一次真正相遇。这种电影叙事方法曾经在Vantage Point (《刺杀疑云》,2008)中达到极致,那部电影用六个人在同一个事件中的不同角度逐渐推进故事发展。deUSYNLIGE的这种结构尽管不算是独创,但却还是被导演成功运用,这足以证明导演操控故事剧情的能力。我没有看过“奥斯陆三部曲”中的第一部Schpaaa(1998),但是在他的第二部 Hawaii, Oslo(《夏威夷·奥斯陆》,2004)中,他借鉴的是大卫·林奇Mulholland Dr.(《穆赫兰道》,2001)多人多事互相交错发生,直至最后电影终场的叙事方式。这两部电影都说明了他对不同于直叙方式的其他叙述方式的偏爱。

  电影的结局非常完美,甚至弥补了Agnes最后不太符合常理的心态变化。Agnes篇的最后她表现得非常极端,甚至担心Jan过来伤害她后来收养的两个小孩,同时为了阻止Jan继续“为非作歹”,她神经质般得将Jan去接的女神甫的儿子半路劫走,但是当Jan和她相遇,坐进她的车里,开到出事地点,她的神经质迅速转为正常,并且表明只想向Jan了解当时发生的真相,因为她儿子的遗体再也没有被找到。这个变化来得过于突然,应该是电影中唯一存在的瑕疵。结局的精彩部分在于两处,一是Jan在前面拒绝承认自己有罪的托辞到最后自己坦白,当时Agnes的儿子摔破了后脑勺之后并没有死去,只是在Jan准备将他放进水里时看见小孩子睁开了眼睛一时紧张,脱手将孩子丢进了激流之中,他终于承认了自己有罪。另一处是Agnes最终宽恕了Jan,但是当Jan将女神甫的儿子从激流中救回来之后,一直以“宽恕为本”的女神甫最终却不能原谅Jan,这让电影的赎罪和宽恕主题顿时成了包含了一种特殊的意义

  Erik Poppe的这部电影,意味着挪威电影一个天才的存在。从1998年执导第一部处女作、“奥斯陆三部曲”的第一部Schpaaa开始,十年来他只创作过这三部电影,很明显他的作品越来越追求精益求精——希望不需要太长时间才能等到他的下一部电影。

  《无影无踪》影评(四):无影无踪: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写于2009-09-20 )

  这是一部很有启发性的电影,无论是影片结构上的精心设计,还是演员们的精彩演绎,都让我们更深层次体会到了人生的未知性。以前就听人说过,在人的一生之中有许多的偶发性与必然性,人虽然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高等生物,却无法预测出一刻将会有多么出人意料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就像这部电影一样,从而牵扯出许多关于人生的启发与思考

  先来说说片中的男主角,年少时期,因无法抵抗金钱诱惑,拐走婴儿车里的儿童,孩子在河边意外身亡,男子被判入狱,出狱后男子隐姓埋名,在教堂弹“神曲”。如此看来金钱的确是万恶之源,可以轻易地迷惑双眼,蛊惑心智,片中男主角就因一时冲动,而酿成大错,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之后还要永久性的活在深深地自责、后悔,以及惧童症的阴影中,就算想利用“神曲”来洗刷自身的罪孽,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救赎与宽恕,被识破身份之后,只能沦为被人唾弃、怀疑、憎恨的伪君子,就像被罪恶的光环环绕般,是很难被人相信与理解的。

  片中女主角,也就是落难孩子的母亲,当初只因为买了一杯咖啡,又因为一个小意外,顺便洗了一下身上的污渍,没想到却让自己的心肝宝贝命丧黄泉,虽然有一个极为疼爱自己的丈夫,还有两个被收养的女孩,却都无法抚平当初的丧子之痛,直到无意中在教堂见到了当初误杀自己儿子的凶手,更是在她内心激起了千层浪,仇恨与怀疑一发而不可收拾,以至于最后让她失去理智,拐走堂主的儿子,但令人心寒与畏惧的是,之后河边惊险的一幕又再次映入眼帘。才几分钟的时间,就从天堂掉入了地狱,与自己唯一的儿子隔空对望,怨恨与自责渐渐地吞噬了她的心智,可怜天下父母心,直到最后河边死里逃生,才得以恍然大悟,抛开一切,放下包袱,重拾家庭温暖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知道会死人就不会为金钱卖命了,早知道儿子会永远离开我,就不会去买咖啡,早知道他是拐卖犯,就不会让他去接我儿子……,在这部电影中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早知道,其实人生也是如此,突入起来的一切,让人无法预料与防备,也许这一下就是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但最后所引发的后遗症,却要自己默默地承担与克服,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也许都是上天对自身的一种考验

  人生不会永远都处于风平浪静之中,人有悲欢离合,旦夕祸福,事事皆难料。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除了至高无上母爱之外,最大的抨击就是被宽恕之难,曾经错过一次的人,就像永远被贴上了罪人的标签,走到哪里都要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与别人的冷嘲热讽事实证明,宽恕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那需要突破内心的诸多防线与时间的考验,也许犯罪只是一时的冲动,但要想得到别人的宽恕也许需要一辈子。

  最后谢谢雕塑的推荐,的确是部很棒的电影,非常喜欢。

  《无影无踪》影评(五):永不宽恕

  God can forgive everything.But I'm not god.

  这个世界只有神能宽恕一切吧,所以只要忏悔就能得到救赎和宽恕。

  但是加害者可以得到救赎,受害者怎么办,谁来救赎他们,谁给他们重生的机会,公平吗?通过宽恕别人来使自身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和接近神性的圣洁感,特别是宽恕那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罪恶,自身甚至都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获得这种心灵满足,这种宽恕是虚伪,是伪善。

  希望通过宽恕来获得神性,通过救赎来赦免自身,这就是自私人类

  上帝虽然可以宽恕一切,但是在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之后,上帝仍然将他们驱逐出乐园去俗世受生生世世的罪。上帝懂得宽恕,但是更明白宽恕并不意味的免除惩罚,而我不是上帝,不是圣母,连宽恕都不想给予。确实男主很帅气,这一点往往可以获得不少同情加分,可惜罪行可能因为其的外表或者忏悔就消失,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悲剧无法随风而逝,那个无辜的孩子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那个无辜的母亲多年的煎熬无法解脱。有些罪行,永不宽恕。宽恕罪人,特别是不懂忏悔的罪人,是对受害者的不公。忏悔如果仅仅是为了免除惩罚,而不是为了心灵救赎而自愿领受惩罚,这种忏悔,是多么的虚伪和狡诈!

  电影的配乐十分优美,教堂需要音乐,音乐可以救赎心灵,表现心灵。男主在音乐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人总是逃避自己的过错,拒绝承认,拒绝忏悔,只要不承认,不忏悔,就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我是错的,我也可以告诉自己我没有错,欺骗别人,欺骗自己。

  这部电影的环境和背景十分清新、干净。像是一曲优美的曲调慢慢的流淌过心涧,既有人物的挣扎也有情节的起伏。

  这是一个上帝安排的救赎故事,男主是罪魁祸首,是他带走了孩子,是他溺死了孩子,他拒绝承认,他的拒绝,导致了一个母亲的绝望。

  电影中的两种视角:一男主(加害者,逃避者,忏悔者),阴郁而忧伤的情绪,加上帅气无助的外表。二是女主(受害者,迷失者,解脱者),原先的阳光漂亮,到后来的绝望无助甚至是癫狂。

  一个母亲长达数年的痛苦煎熬,无助的眼神,对于失去孩子的恐惧,男人在痛苦中学会坚强,女人在痛苦中沉沦。

  不原谅、不宽恕。

  Everybody gets a second chance, but they must pay for themselves at first.

  《无影无踪》影评(六):原谅重要吗?不,认罪比较重要。

  在台大看了这部影片,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好的影片豆瓣评分不算很高。

  这是一部情节紧凑、剧情跌宕起伏的电影,构思和背后的价值理念简单却重要。

  这部影片想反映的是什么呢?

  给更生人(劳改犯)一条活路,给生命一个出口,很多问题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可以去讨论,也要在脉络里讨论。

  但我想从挪威对待犯罪的态度和信仰的角度去看待这部影片。

  “2011年7月22日15时,32岁的挪威人布雷维克在引爆挪威奥斯陆市中心的政府办公大楼之后,登陆奥斯陆西边的于特岛向正在参加青年团活动的人群开枪射击,共计77人死亡,96人受伤。2012年8月24日,挪威法庭判处其入狱21年。”“挪威1988年挪威签署《欧洲人权公约》,禁止在和平时期使用死刑,而此前挪威已有40年没执行过死刑。”

  挪威有着环境优美的监狱,是因为想要让犯罪的人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洗心革面。这样看来,挪威人的价值观中相信人性本善,也相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并不是所谓的正义,而是对生命的另一种残害。

  如此的司法体系和背后的价值观,也就给了更生人在假释之后,社会融合的条件,包括,能够凭借监狱里的所学找到一份工作,从此,改名换姓,重新做人。

  然而,真正的不安来自人的魂。

  片中的男主角即是如此。他从未认错,虽然,他口口声声地说“那不是我的错”,但他的心却无数次被不安所搅扰。

  挪威是基督教国家,在片中,没有信仰的男主在极度不安的情况下,接受了圣餐,也许,就像牧师所说的“有些人永远不会原谅,原谅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认罪,认罪后主会原谅一切”。接受圣餐的杨,在那一刻,灵里应该是有一丝平安和喜乐的吧?人的原谅和不原谅是他人的议题,但认罪,却是自己的课题。向主认罪,祷告,自然有真正的安息。

  影片的结局是完满的,因为杨在troubled river——那条他曾经亲手杀害了小男孩的河流中救起了一个生命,也让失去孩子的母亲真正地原谅了杨,相信,那位母亲丧子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终会愈合,也许有一天,会再次买一杯热可可。

  这一刻,罪恶终于得到神的赦免。赦免了杨,也解开了丧子母亲身上的捆绑、束缚、不甘。

  看这部片时,我一直觉得导演肯定也是有信仰的,不然不会设计这样的情节。影片中,当杨从水中救起小男孩的时候,也许就象征着基督教里的受洗,杨那时候是洗净了不义和罪的杨,很神奇,当他从河里救出小男孩的时候,他终于松口,当面认了罪,这一刻,他的心是自由的,灵是平安的。

  所以,也许,本片的真正宗旨是,原谅重要吗?不,认罪比较重要。

  因为,神才是最终赦免我们的,惟有祂才能让我们脱离一切属地的罪恶,进入真正的安息。

  参考资料: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norwaydeath0828.html

  《无影无踪》影评(七):宽恕与自我宽恕

  这部影片以男女主角为线索分成上下篇推进,最后又合并在一起形成最终结尾,中间穿插人物的回忆。上篇里面设置的一些疑问在下篇里得到解答,整部电影显得结构紧凑,充满张力。

  影片一开始,Jan在出狱前被同伴按到水里,既表示了即使同样是罪犯,对于杀害儿童的行为也是无法容忍的,同时Jan在水池里恍惚之间看到的小孩的尸体也预示着他内心无法超脱的阴影。

  Jan出狱后一直无法正视自己,他不承认自己有罪,总认为那次只是一个意外,他隐瞒自己的身份,害怕自己不被接纳。这种自我欺骗的行为无法让他内心平静下来,他内心充满了焦虑。他渴望得到解脱,这从他不信教但参加圣餐会就能体现出来,他希望上帝能够宽恕他,但是无法正视自己的罪恶是不可能得到上帝的宽恕的。

  下篇中Agnes由于第一个孩子的死亡而变得有点神经质,过于敏感的神经和夸张的行为让人在害怕至于体会到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所受到的伤害。她如此的神经质以至于把女牧师的儿子带回家里以免其受到Jan的伤害。

  影片的最后,Jan说出了自己所犯下的罪恶,Agnes在得知真相之后宽恕了Jan,Jan终于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但是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一直主张宽恕的女牧师因为他对她的隐瞒而不肯宽恕他。

  影片中让我困惑不解的是女牧师和Jan上床的设计,一个普通教徒都不可以这样做吧,或许是由于她还不够虔诚?难怪她最后无法宽恕Jan对她的隐瞒了,毕竟只有上帝才能宽恕一切。

  《无影无踪》影评(八):原谅与不原谅,都是慈悲

  一个犯错的青年,接受了处罚,也彻底改过自新。我们应该原谅他吗?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没有简单的答案。我们应该原谅他,但不一定做得到;就算我们能原谅他,但不一定能接纳他。对一个犯错的人,上帝不止考验他一人,其实也考验我们每个人。

  《心灵暗涌》是一部2009年出品的挪威独立制片电影,这部电影讨论“认错与原谅”的意涵,虽然主题并不新颖,然而却是同类电影中,最具有广度、深度和厚度的一部作品。影片不仅探讨了犯罪者与受害者的心情,探讨了认错与原谅的必要,还从“男性与女性”、“神职人员与普罗大众”、“犯罪者与一般人”等多重角度来看待原谅与接纳,并剖析了认错、原谅和继续人生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心理状态。

  汤玛士是一个犯过错的青年,一次的临时起意,他和朋友掳走一个小男孩,并最终导致小男孩意外身亡。汤玛士因罪入狱,服刑过程中表现良好。在假释出狱后,汤姆士被一所教堂接纳,负责弹奏管风琴,琴声悠扬壮丽,让人不禁感动落泪。

  汤姆士的举止斯文、为人朴质,很快就虏获了教堂女牧师安娜的心。然而被害小男孩的母亲却意外看到弹奏管风琴的汤姆士,所有的悲痛情绪再次席卷而来。小男孩母亲开始默默跟踪汤姆士,提防汤姆士再次伤害其他人,尤其是女牧师的小儿子。

   狱友

  当汤姆士即将出狱时,狱友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对于杀害小孩的人,连同样是犯罪之人的狱友们都觉得难以饶恕。

   教堂执事

  当汤姆士来教堂面试工作时,执事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然而在听到汤姆士的演奏琴声后,他决定给汤姆士一个机会,毕竟这样动人的琴音,应该是出自一个心灵纯净的人之手。

   教堂牧师

  教堂牧师安娜是一位年轻的女性,以前也曾经有过荒诞不经的岁月,在未婚生子后,幸好有教堂执事的理解与包容,因此得以来到教堂担任牧师的工作。安娜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当一只蜜蜂被困在房子里时,她会设法开窗让它飞出去。当一个流浪汉受伤时,她会为他施打针剂。对于汤姆士的到来,安娜觉得是上帝的恩泽,为教堂带来动人的音乐,也为自己和孩子带来可能的依靠。在执事的刻意隐瞒下,安娜并不知道汤姆士的过去。

   受害者母亲

  受害者母亲经常会到咖啡店买热可可,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将孩子留在店外的婴儿车里。这天,母亲不小心将热可可泼洒在衣服上,于是她进到洗手间清理衣服上的污渍,没想到才转眼间,孩子和婴儿车就失去了踪影。尽管汤姆士和他的同伙很快就被逮捕了,但孩子的尸体却从来没有找到过。受害者母亲只能从供词中得知,自己的孩子跌落河中并被河水冲走。母亲尽管悲伤,但仍旧振作起精神继续未来的人生,在小学担任教师,并悉心照顾一双收养来的女儿,直到她在带着学生们到教堂去进行教学观摩、看见弹琴的汤姆士为止。

   受害者父亲

  受害者父亲在儿子死后,为了让妻子能振作起来,积极主张收养两个小女孩,家庭生活确实也因此得以继续。然而在几周之前,他收到一封通知信,告知汤姆士即将刑满出狱。丈夫将消息对妻子隐瞒,并编造换工作这个借口,准备举家移民到丹麦。父亲没想到的是,妻子还是遇到了汤姆士,还对汤姆士进行跟踪。

   汤玛士

  汤玛士的童年并不幸福,这点造就了他荒唐混乱的少年时期,也因此才会犯下大错。对于自己所犯的错,汤玛士其实并没有完全诚实,有个关键罪行他不敢承认。在法庭上,汤姆士与朋友互相指责,也使得受害人父母始终不知道自己儿子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堂执事、受害人父亲和受害人母亲都曾经质问过汤玛士这点,但汤玛士始终坚称那是场意外,就算是他杀了孩子,也已经为此服过刑,他不欠任何人一个道歉。

  关于认错

  牧师安娜说:有些人从不原谅,上帝却原谅一切。原谅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认罪才重要。只有坦然接受木已成舟的事实,生命才得以继续。人们找我告解,告诉我他们犯过的罪、受过的苦,有助于他们在人生路上坚持下去。

  教堂执事说:去找受害者的母亲,去将一切说清楚,给她一个原谅的机会,她才能从新开始人生。

  受害人丈夫说:告诉我的妻子,一切都是你的错,无论婴儿车是否放在咖啡店外头,你都会带走孩子,是你把孩子淹死的,与她无关。我们不要你道歉,我们只要你承认。

  汤玛士说:在死亡的面前,说什么都没有意义。如果孩子是我杀的,我已经服过刑,我已经付出代价,我不需要被原谅。

  无论是上帝、受害人、还是旁人,都希望汤姆士认错,坦然面对自己的罪行,唯有如此,他自己的生活和受害人的生活才能继续。汤玛士对自己犯的错,并非无动于衷,但他深深恐惧于坦白的后果,他害怕得不到原谅,害怕遭到排斥,害怕生活无法继续。认错真的能换来一切?

  关于原谅与生活继续

  教堂执事说,生活会继续下去,每个人都有重生的机会。因此执事收留了汤玛士,为他隐瞒过去的罪行,为他向受害者母亲请求原谅,希望汤玛士和受害者母亲都能获得重生。

  受害人母亲说,我再也没办法喝可可,自从孩子失踪后,我只要闻到可可的味道,就觉得恶心。她没有办法原谅,因为汤玛士不曾承认过自己犯了错。她想让生活继续下去,但却忍不住要跟踪汤玛士。当她因为跟踪汤玛士而错过女儿的演奏会、看见女儿哭泣的泪水时,她也曾决心放下过去,咬紧牙关走下去,但她做不到。

  受害人父亲说,犯错的是他,为什么是我们必须离开?为什么他可以站在阳光下,我们却要恐惧地躲起来?受害人父亲心中充满愤怒,但他对妻子隐瞒汤玛士出狱的消息,他强装笑脸地安排全家移民的事宜,他将无法宣泄的愤怒情绪压制住,不择手段地让生活向前继续。但妻子放不下,他也就没办法放下。

  牧师安娜说,万事万物都是上帝的安排,即使是罪恶也一样,还说让人感动的不是理解上帝的话所表现的智慧,而是相信上帝的话所呈现的勇气。然而安娜却忽略了一点,在她成为神职人员前,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即使在成为神职人员后,她还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作为牧师,安娜懂得宽容、拥有勇气,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和母亲,她在知道真相后是否还能宽容、还有勇气?

  受害人母亲虽然想让生活继续下去,想为了丈夫和女儿们而鼓起勇气,但却忍不住要继续跟踪汤姆士,在放下心里的伤痛、得到一个原谅的机会前,丧子的自责与痛苦是无法从一个母亲的手中给放下。于是她终于在汤玛士去接安娜的儿子时,将男孩给带走了,上次她没能保护自己的儿子,这次她一定要保护这个男孩。

  当安娜知道汤玛士的过去、知道自己儿子失踪时,她崩溃了,她疯狂地责问汤玛士把孩子怎么了?当受害人父亲看到妻子掳走了人家的孩子,他着急了,他立即要联系安娜,宽慰一个焦急母亲的心情。有些路,只有亲身走过了,才知道何去何从。

  当受害人母亲开车带着安娜的儿子,与汤玛士一同来到自己儿子失踪的那条河边,母亲质问汤玛士自己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汤玛士仍旧坚持孩子是自己意外失足而死。此时,安娜的儿子却从后座逃走,下到河畔、进到河里,并被湍急的河水给冲走。

  汤玛士毫不犹豫地游进河中,抱着孩子并攀附住一个树枝,但必须依靠受害人母亲的援手,两人才能从河中脱身。好不容易,三个人都平安地上到河岸。当汤玛士看着受害人母亲紧紧抱着男孩时,他终于哭泣着说出自己的过错。当年那孩子认出了汤玛士,并乘着他和朋友争执时,逃向了河边。结果孩子失足跌落,撞破了头。汤玛士以为孩子死了,便将孩子抱到河中,此时孩子却睁开了眼睛,直直看着他。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放手让孩子漂走,直至今日,他都无法面对自己当时的行为。而害怕,更让他无法承认这一切。

  在开车回去时,受害人母亲向汤姆士伸出手。她终于原谅汤玛士了,不仅因为他认错,给她一个原谅的机会,也因为她自己犯了相同的错误,让安娜的孩子经历与自己儿子相同的磨难。人,都会犯错,有时候和善良与否无关,事情它就是会出错。直到这一刻,受害人母亲终于能原谅、可以了无牵挂地让生活继续,而丈夫和孩子就在门前等着她。

  汤玛士将男孩带回给安娜,坦承自己当年究竟做了什么,也解释自己曾经试图说出自己的过去,最后,他问安娜,你不是说过上帝安排了一切,包括罪恶吗?安娜始终沉默不语,任由汤玛士落寞地转身离去。

  应该原谅汤玛士并接纳他吗?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但这不是因为冷酷无情,而是因为慈悲,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颗脆弱的心,都值得同情与理解,包括犯罪者、受害者、以及他们身旁的人。

  镜像演绎与非线性叙事

  《心灵暗涌》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整部影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汤姆士出狱开始,直到安娜的孩子失踪为止,以汤玛士为故事的主体。第二部分从受害人母亲进入咖啡店、失去儿子开始,直到掳走安娜的孩子为止,以受害人母亲为故事主体。第三部分从安娜的孩子被带走,到孩子被送回安娜身边,受害人母亲获得心灵的救赎、汤玛士黯然离去为止。

  在前两个部分里,“汤玛士掳走并害死受害人母亲的儿子”这个故事前提的片段,以倒述的方式,被穿插进两段故事当中。这样的处理方式,原本会让这两个部分成为独立的段落,成为第三部分影片的漫长铺垫,然而导演艾瑞克-波贝却采用了绝妙的手法,透过“受害人母亲跟踪汤玛士”这个行动,透过同一个场景但不同视角的方式,分别呈现从汤玛士的立场出发所看见的世界,和从受害人母亲立场出发所看见的世界,同一个世界却成为镜像的两面,凸现“真理取决于所站的角度”这一事实。

  在第一部分里,从汤玛士的角度所看到的世界,是自己出狱后的生活因为受害人母亲的跟踪与骚扰而崩解,是自己在为所犯错误付出代价后还得不到平静的不公平。在第二部分里,从受害人母亲的角度所看到的世界,是自己在失去儿子后从来没有得到救赎,是汤玛士平静地在教堂里弹奏管风琴的不公平。在自己所看到的世界里,自己是受害人,但在对方所看到的世界里,自己却是犯罪者。而这点正是圣经里提到的,每个人都是罪人,而只有无罪之人才有谴责别人的权力。

  在整部影片中,水、男孩的条纹衣、以及<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的乐器小节不断地出现,呈现汤玛士和受害人母亲的心境,并串联三个部分的起伏。这部电影的英文名称是《Troubled Water》,不仅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止于河水,每当受害人母亲为儿子感到心痛难过时,就会将自己沉浸在泳池当中,亲身体验儿子溺水时的痛苦,而每当这种时候,总会隐约见到条纹衣的身影在池水的另一头载浮载沉。此外,当汤玛士和受害人母亲之间的张力起了明显变化时,便可以听见重复的旋律以不同力度被演奏出来。

  这些象征事物以及牧师安娜提到的,对上帝的信任更胜于对上帝的理解,其实是援引圣经马太福音第14章里关于耶稣履海的故事,强调的是信任的勇气。如果万事万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包括罪恶在内,如果罪恶和苦难是对人们的一种试炼,是为了让生命有所体悟所兴起的波澜,那么只要抱持坚定的信心,便能勇敢向前。但如果内心脆弱,被罪恶和痛苦所侵蚀,那便无法走过覆灭生命的苦难,就便不免要遭到被悲伤与恐惧没顶的命运。

  尽管《心灵暗涌》引用了圣经的典故,将“上帝对罪恶的安排”这样的视角带入影片中,也将神职人员、教堂设定为角色场景,但影片的宗教色彩并不特别浓厚,尤其是牧师安娜的性格矛盾更是弱化了影片对宗教盲目拥护的姿态。电影中的叙事方式和人物视角充满复杂度,但导演却以对称的手法、以重复的元素将复杂度化约,并以明晰的叙事线、主从有序的人物安排,将故事主旨聚拢。从牧师安娜前后的态度转变,可以看到立场对态度、信仰的挑战;从受害人夫妇对原谅与继续生活的理解,可以看到男性与女性在处理痛苦时的选择;从汤玛士和受害人母亲之间的拉锯,可以看到认错与原谅的必要、犯罪者与受害人的相对性、以及将心比心对原谅的意义。当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越多,我们就越不理解这个世界,到头来,支撑我们继续向前的,也许只能是单纯的相信。

  《无影无踪》影评(九):一部充满希望的挪威佳作(电影节观后感)

  电影节开始两天,观影五部,最爱祸水。

  祸水是昨天观影的第三部,环艺20:45开始,22:45结束。结束时难忍激动情绪,短信一同样痴迷电影的朋友:“祸水极好看,如果时间允许,去电影院,不要错过!”

  祸水是部叙事结构严谨,细节动人,表演出彩,主题深刻,张力十足的挪威佳作。

  叙事结构

  一个传统故事可以分为开端-经过-结局(含高潮)。

  祸水的开端便是祸起,祸起改变了男女主人公THOMAS和AGNES的命运。

  祸水的经过部分以两位主人公的视角平行展开。第一部分镜头聚焦THOMAS,讲述了THOMAS自出狱至弄丢女神甫儿子的一段经历,整个部分THOMAS在明,AGNES在暗,至始至终没有出现AGNES的镜头,只是在叙事过程中设置了几个小悬念:1,THOMAS被告知,他的风琴演奏惹哭了一名女教师;2,超市购物时,女神甫告诉THOMAS,一个陌生女人对她说了段很奇怪的话;3,THOMAS的琴谱凌乱的散落在地;4,女神甫的儿子失踪。这部分结尾THOMAS四处找寻女神甫的儿子,也是结尾赎罪部分的导火线,而镜头也自然过渡到祸起部分AGNES找寻儿子的情节,由此引出第二部分AGNES的生活;第二部分的整体叙事跟THOMAS部分丝丝相扣,开端AGNES老公在餐桌上宣布要举家搬迁到丹麦工作,这也是他得知THOMAS要出狱,为保护妻子情绪不再受挫伤做出的决定。不久在教堂里AGNES偶遇THOMAS,自此往后的所有镜头都跟第一部分融合在一起,只是镜头聚焦转移到AGNES身上。偶遇后的场景一一重叠,悬念一一解开,直至AGNES劫走女神甫的儿子。

  祸水的结局便是赎罪,两位主人公正式正面对峙,赎罪之地正是祸起之处,祸起是由THOMAS的双手造成,赎罪起因于AGNES劫持女神甫儿子,罪人成了赎罪之人,受害人母亲促成了罪人的赎罪,相同的是两人都在最后时刻,才真正被给予了第二次生活的机会。

  人物&表演

  除了两位主人公THOMAS和AGNES,还有三个主要角色:女神甫,AGNES丈夫,以及老神父。尤其是老神父,戏份虽少,却至关重要。

  表演最突出的必属AGNES和THOMAS的扮演者。AGNES的焦虑和THOMAS的内心折磨,都被演绎得相当令人信服,为之动容。

  主题

  导演运用颇具人文关怀的镜头,讲述了关于赎罪的故事。THOMAS无疑是有罪的,他那一刻的行为是邪恶的,活活淹死一个孩子。他还有可能被世人接受吗?怎样才能重新生活?通过老神父的角色,导演给出了答案:可以接受重新做人的THOMAS;而通过女神甫的一段话:“罪恶之人与其乞求原谅,不如赎罪”以及最后的结局,导演告诉观众,犯罪之人可以重新生活。

  赎罪是得到第二次机会的手段。片中的THOMAS无疑是幸运的,他通过贵人(老神父)相助以及自身努力,得到人生的第二次机会。出狱后是老神父收留了他;当得知THOMAS的过去时,老神父接受了他,并要求他为所犯之罪向AGNES道歉(剧中老神父告诉THOMAS,AGNES要求他的道歉;实际不是AGNES的要求,而是老神父知道THOMAS在逃避过去,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并最终促成了THOMAS的赎罪。

  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恶的一面被无知的冲动激发,犯下罪行后,可否会碰到老神父这样的贵人?可否有重新做人的机会?即便是无辜之人,在天灾人祸地灾频繁袭击的今天,也都无能为力,瞬间死于非命。第二次机会从何而来?

  祸水,是部充满希望的电影。希望,是每个人坚强活着的理由!活着,是对生命最大的赞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