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圣天门口》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圣天门口》观后感10篇

2022-04-04 03:32: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圣天门口》观后感10篇

  《圣天门口》是一部由张黎 / 刘淼淼执导,段奕宏 / 宋佳 / 黄志忠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圣天门口》观后感(一):段奕宏独行革命路愈狂愈悲

  另类红色剧《圣天门口》开播,和张黎以往的作品并无二致,依旧凭着特定年代的沉重感和生命个体的私密感备受好评,一切的宏大、隐晦和灰暗都在预料中,所有明星的异彩纷呈也都在预想之内,其中最令人百感交集的便是段奕宏饰演的男主角杭九枫,一个混世魔王+革命者的化学反应体,通过粗暴的张狂勾勒出被一生被捉弄被伤害的赤子之魂,那些永难调和的执迷和怀疑,让我们再次领略了内大于外、能把情感铺满每一格画面的段奕宏式角色。

  作为群像表演的核心人物,段奕宏此次在《圣天门口》中承担着撼动历史的重任。如果说其他数十个角色都是有板有眼有据可考的产物,那么杭九枫就是一个不讲规则任性而为的怪物。无论刘醒龙的原著,还是张黎的改编,杭九枫都是一个区别于以往战争剧套路的异类,无论对于象征传统守卫者的雪、杭家族,还是新思想的拥趸,或是正在改变世界的武装势力,杭九枫都是一个十足的逆子。他对故土有情,对阿彩有爱,对革命有热忱,却直到最后也没能摘掉混世魔王的标签,只因为历史是不可撼动的,趁势而来的人潮轻易就把这个不甘束手就缚的异类淹没了,不管他曾经有多么的鲜活和不甘,所有的狂狷不羁只能换成加倍的悲凉。

  杭九枫在剧中有两个主要的对手,明里的对手——马鹞子,暗里的对手——傅朗西,马鹞子自不必说,两人缠斗半世两败俱伤,佛朗西则用光彩夺目的漂亮履历,折射出杭九枫的命运悲剧。名义上,傅朗西是根正苗红的正宗革命家,本质上,他却是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总能在各种争斗中深明大义如鱼得水,关键时刻却又能大局为重自保有术,段九枫的野性和个性使其成为了傅朗西之流手中的枪、身前的盾。《圣天门口》显然不想成为常规意义上一红到底的主旋律红色剧,所以在两者之间,选择对杭九枫投入的更多的心痛与关注。张黎拒绝了以往充斥红色剧题材中的虚假浪漫和现实主义,却对个体的爱和对主流的讽刺表达得蓬勃欲出。

  杭九枫之所以能够把导演的“旨意”表现到如此充分,一方面是故事的魅力,另一方面则是段奕宏的表演,真的做到了笑中有泪、泪中有血、血中有柔肠,当他在一次次在弹雨中奋勇冲杀,当他一次次在家族恩怨和革命纷争中无功而返,当他和阿彩爱到无限热,所有观众都看到了杭九枫神经刀的张狂外表下,一颗不屈但伤痕累累的心,那种默默承担,不愧谓之为真正的汉子。

  对于段奕宏来说,这种由内而外的演绎其实由来已久,记得当年最早认识段奕宏,还是王小帅的《二弟》,一个深沉苦闷带股狠劲的小人物,标准第六代风格,在海滩上带着偷回来的儿子放肆嬉戏的场面,强大的爆发力一下子就让笔者记往了这个西北汉子,然后就是《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以及一系列令他扬名大江南北的荧屏角色,还有影迷们更加熟悉的《爱有来生》《西风烈》《我愿意》,也包括今年的话题大作《白鹿原》,一个一个如风似火,热烈并值得品味的银幕形象,构成了段奕宏的独特演绎风格。

  以较近的《白鹿原》的黑娃和《圣天门口》的段九枫为例,一个是长工的儿子,一个是世家子弟,都成为了革命路上的混世魔王,都有一段狂热的悲剧爱情,黑娃对田小娥是饥渴夹杂敬畏,来自原始的占有欲,段九枫对阿彩是从敌视慢慢转为欣赏,发自对美好的向往,从很多表演细节都能看出段奕宏对角色的多维理解和驾驭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促成了两个角色分别在各自的故事里鲜活到无人能及。

  可能直到今天还有一些人会觉得段奕宏的表演方式过于张扬,风格过于自我,这无疑是个误区,历数当下影视小生,形象俊美但缺乏特征者居多,而纵观能够流传下来的实力派,莫不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相信随着光阴的流逝,随波逐流者只能成为华丽的背景,而那些敢于在潮流当中张扬自我、张扬风格的异类,才能在星河中继续闪耀。

  《圣天门口》观后感(二):人物篇:柯蓝 北京大妞的革命态度

  安徽卫视开播的《圣天门口中》有着年代史诗的韵味,在天门口这个小镇中,在雪、杭两大家族间,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发展轨迹,从容出场的柯蓝态度是温和的,在这部有些另类的大剧中,她的温和支撑着一个家庭历遍风雨,也为炮火喧嚣的年代,化解层层戾气。这或许就是一个北京大妞的革命态度。

  继《人间正道是沧桑》之后,柯蓝得以在本剧中与张黎、刘淼淼再度合作,这个北京大妞一改早期的昂扬热烈,转而变为安稳如山沉静如水的大女人,在这部解构革命历史的剧目中,直面大是大非的潮流动向,抵抗泥石俱下的时代冲击,为观众塑造一个融合智慧与宽容、美丽与温婉的中国女性形象。

  《圣天门口》有着强烈的电影质感和镜头律动,让波澜壮阔的历史与个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完美融合,或跳跃,或张弛,或急促,或内敛,柯蓝的态度虽柔和安静却始终不与节奏为伍,她执拗认真,以开阔和容纳照顾了时代发展的剧情。她扮演的“梅子”出身书香门第,路线从城市走向小镇,于是就有了同时代人并不完备的智慧以及看待事物的眼光,这让她在雪家的掌门人转入地下后,有了足够撑起雪家的能力,在风雨飘摇中,给这个家庭以安稳和方向,最终成为天门口不可或缺的女人。

  但她的爱情之路也充满了辛酸苦楚,一如同时代中大多数女性的情感生存状态,这种爱情的阻力来当时对条件差异的潜意识排斥——她比雪茄年长且有过婚姻,甚至还带着一个女儿。这种境况首先让雪茄顾虑重重,一时更是无法得到其他人的承认,所以也就有了她在和“雪茄”的关系确立之后,因为种种差池,让阿彩也走进了雪家。

  显然电视剧并未因此堕落成为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当革命的进程无可阻挡的冲进这儿小镇之后,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成长,并找到属于自己前进的道路。当阿彩从一个泼辣丫头实现了她女战士的华丽转变之后,柯蓝也完成了一个女性坚强大爱与时代冲击的最终磨合。

  无论是模特、主持还是转型后的演员身份,柯蓝身上那种北京大妞的劲头一直都在:历练、果敢、大气、沉稳,那是天生的,是藏着骨子里的味道,在剧中她扮演的梅子来自南方城市,这就让柯蓝为角色加入安静、柔和、内敛与温婉显得理所当然,这种融合也让她在剧中的革命态度更加的成熟——理智与冷静。

  在剧本阶段,柯蓝的角色定位是“坚强了一辈子的女人”,她让人物做到了这个高度。

  《圣天门口》观后感(三):洪流滚滚梅子香

  刘醒龙耗时六年,几度停歇,废弃了近20万字,终于打造了这部历史长篇;出品方、张黎及其创作团队则同样用了近6年的时间,将这部被誉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重构!”的文字作品搬上荧幕。可以说,电视剧用另一种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将这段厚重、激烈、浓郁、感性、滂泊的历史重新展现出来。雪、杭两家的恩怨情仇,在革命潮水般汹涌洗礼下的大时代之感,令观者身临其境,心潮澎湃。

  与原著小说有所不同,编剧邹静之的倾力而为已然让包括导演张黎在内的诸多主创感同身受。但在浩大的拍摄过程中,一向特点鲜明的张黎再次对剧本做了些许的改动。但电视剧始终坚持突出革命与信仰的精髓未变。而原作中关于地域特色与宗教信仰的部分有所削弱。但对于各种女性、情感等的细腻描写,反倒在与历史事件的大气刻画中,得到了相辅相成的相互烘托,令人性的魅力,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愈发闪光,弥足珍贵!

  在历史题材的影视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显得更加重要。

  剧中的男一号段奕宏饰演的杭九枫,俨然一副“混世魔王变英雄”的传奇经历;而胆大多情的丫头角色阿彩,则在有过《闯关东》、《中国往事》等成功演绎经历的小宋佳的诠释下,再次留给人深刻的印象。这二人的遭遇和大时代变革下的成长和转变经历,可以说引领着整部剧故事的发展脉络。但看惯了两人多年来一贯的表演风格的人们,尽管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再次领略,已然司空见惯。

  反倒是,片中的另一位女主角——柯蓝,饰演的梅子一角,其智慧与淡定,柔情与果敢的特性,在战火纷乱的天门口,显得格外的醒目。

  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却与心爱之人私订终身,在那个年代里绝对是个令人侧目的传奇女子。但在面对乱世里家国皆乱的局面时,敢于凭自己的柔弱肩旁扛起天门口雪家的大梁,更用她自己的智慧和信念,守候着整个天门口镇。并最终守候住了自己该有的人生精彩。

  据说,柯蓝在学生时代竟是个主修商业会计的理科生。却以其骨子里挥之不去的真诚、豁达和不断追寻快乐的气质,让自己在模特、主持人、演员等多个行业里游刃有余。做模特,让她学会了如何用外表,取悦他人的眼球;做主持人,让他历练了如何用头脑和言语,引领观众的喜好;做演员,则让她真正体会了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动更多的人。

  的确,柯蓝在经过了《戈壁母亲》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作品的磨砺之后,愈发成熟的镜头前的表现,以及自然大气的特质流露,让并非土生土长的“天门口”的梅子,演绎出了历史洪流中澎湃的一朵浪花。

  正如产自江浙的梅子,她适应能力强,她口感先酸后甘,最后用她酿的酒便是醇香。

  《圣天门口》观后感(四):不可或缺,最美的梅子

  梅子

  那时候的梅子已经和雪茄结婚很久了,他们有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儿。突如其来的巨变,让梅子无法在武汉再待下去,她只好去投奔丈夫雪茄,去雪茄的老家天门口镇。然而雪茄还没有勇气跟家里说,他已经在武汉结婚生女。雪大爹给雪茄准备了一门亲事,懦弱的雪茄不但不敢说出实情抗婚,而是选择了逃婚。雪大爹万万没想到儿子跑了,从未谋面的儿媳妇梅子,带着孙女雪柠找上门来。

  雪大奶去世后,在雪家住下来的梅子,肩负起了少奶奶的职责,当了这个家,做了这个主。在因循守旧的小镇天门口,她开始抛头露面,撑起了雪家早已塌下的门面,她用她的智慧,为雪家重振门风。

  自从杭家因为参加暴动,天门口镇就没有了杭家的势力。一文一武,文武双全百年不变的天门口镇,就只剩了大户雪家。书香世家的雪大爹面对乱世,选择了悄然遁世,躲进了地道老死不相往来,终身不再见天日。

  雪茄一躲就是十年,雪茄再回来的时候,带着他的理想,要为天门口镇做天气预报服务。可是当他遇到阻力的时候,雪茄就像当年逃婚,后来又躲避梅子和雪柠母女那样,再次想要逃走。梅子没有听之任之,而是在雪茄遭到所有人质疑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帮助他重建信心,和他一起共度难关。她同她的爱,给了雪茄最大的勇气和力量,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雪茄死了,但是这次他不再逃避,他用了个愚蠢但是有效的办法和混进天门口镇的日本特务同归于尽。这次雪家的男人终于牢牢的把自己钉在了天门口镇上,没有再逃跑,没有再躲进地下,在梅子这里,雪茄学会了担当,而且是用自己的生命。梅子当然伤心,但是这更值得她骄傲。

  天门口镇打更的段三国说,雪家不简单,因为梅子不简单。共产党来了她帮着准备粮食,国民党回来了她和冯霁青冯团长是朋友。左右逢源,吃得开。其实冯团长对于梅子,一直是倾慕有加,这恐怕都要追溯到早些年她在武汉甚至还没有结婚的时候了,那时候冯霁青还不是团长,常常去梅子的家里,受梅子父亲的教诲。只不过那时候起,政见不同,革命理想不同,他也就踏上了不同人生道路。

  白发人送黑发人,革命即将取得胜利,雪柠,24朵白云一样的少女,梅子的女儿,梅子在世唯一的亲人,死在冯霁青枪口下。梅子就这样先后的失去了父亲,婆婆,公公,丈夫,女儿。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将这位坚强的女性压垮。她始终以超然的平和,面对这一切的发生,张开双臂拥抱整个生命的结果。

  梅子,看着父亲的尸体挂在武汉的街头,她失声痛哭,面对雪柠,她以身作则同时诠释母亲和女儿的职责。

  在雪家,她和阿彩拿着枪勇敢的参加暴动,追截马鹞子,她的笑声,充满乐观和积极,她们仿佛摸索着迎来革命的新的纪元。

  在大雨里她抱住丈夫,声泪俱下,激起雪茄的男子气概,让他知道他们将终生相伴。

  她抱着雪柠的尸体给雪柠送别,人生的最后一课,母女诀别,梅子的淡然素雅,她的美堪比圣母的光辉……

  梅子由柯蓝扮演。

  《圣天门口》观后感(五):《圣天门口》:柯蓝的一场“文艺革命”

  《圣天门口》:柯蓝的一场“文艺革命”

  ■ 文/慕容天涯

  电视剧市场眼下的火爆程度惊人,可以说远比依靠银幕数量刷票房的华语电影市场要好得多。最根本上讲,大部分观众都能找到自己茶余饭后的消遣或者心头之好。但是,有些电视剧由于制作精良,阵容强大,显然不只是消遣那么简单。

  一部由张黎导演,改编自刘醒龙长篇小说,由段奕宏,小宋佳,黄志忠以及柯蓝主演的革命大戏《圣天门口》传承了当年笔者对《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喜爱。初识《人间》是几年前是出差在外地时,深夜电视台重播看到颇感惊艳,沉浸于剧情几乎一夜未眠,那种久违的大气与精致难得的融为一炉,成为了记忆中的绝对佳作。此番,大时代背景下的家族纠葛被传承到了《圣天门口》之中。那种厚重之感很像是一部电视剧版本的《白鹿原》。天门口两大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城头变幻霸王旗的风云际会,以及多股势力之间的争夺被融为一炉,给人绝佳的观赏体验。

  不过,相比这奇情的故事,最爱的依旧是人。那些小人物夹杂在时代中的被催生出了多种命运变化,才是最为珍贵的。段奕宏的杭九枫还是他最擅长的路数,执拗,有活力,像是打破死水时泛起的微澜。至于小宋佳依旧透着挡不住的那股野劲儿,她有大花旦和青衣之间切换“模式”的本事,阿彩一角演绎起来驾轻就熟。但是比起这些演员自身适合的角色,演技方面存在挑战的角色却依旧是亮点,那便是剧中扮演梅子的演员柯蓝。

  这部剧里,导演张黎很难得的保持了女主角与男主角平分秋色的个人特质,延续了女性角色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不俗地位。这种处理的难度实际颇大,以柯蓝扮演的角色梅子为例,他爱上了那个纨绔的大少爷雪茄,但是后者带来的却不是爱情而是无尽等待。这样一来,与主动投身革命的女性们相比,梅子这个人物更适合“卷进”一词。那种被动和无奈太过残忍。每个时代,女子或如李清照那般有挣扎又无奈,晚年落得个帘儿底下听人欢声笑语,或如本剧中的阿彩那样不羁追求从头至尾抢在人前掌握主动。所以说,对比那些流着血,夹杂着口号与主义,横眉立目的革命。柯蓝扮演的梅子在演绎一场难得的,又不得不上演的“文艺革命”。

  在这个过程中,梅子都有着不一样的恬淡。似乎在那种血雨腥风之中,有些不合时宜。第一次与阿彩的见面,这女人是极为矜持却又不可侵犯的,二者皆美又都非同俗人。之后待到天门口,成为了雪家的大少奶奶,那种不凡才一点点的涌现出来。革命不只是振臂一呼,更是无声抗争。摄影师出身的张黎甚至用文艺范儿的大逆光和熟练的剪辑,给了梅子在故事里的特殊空间。钢琴音清脆蔓延,性格外柔内刚的梅子很多美感多多的镜头从观众眼前掠过。可谓是极富想法的创意。虽然这种文艺范儿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表现方式,毕竟手持摄影的晃动与呓语般的第一视角,有时候并不是这种传统的革命大剧的正统路数,但是对于柯蓝已然足够,可见本剧过后,她的主持人正在转变,成为了真正的演员。

  所以说,如果电视剧的好是因为缜密的故事与精彩的转折,那么演员的好实际是一个适合的角色与出色的表现。对于柯蓝,能够记住梅子的外表温婉与内心挣扎,之后看到文艺革命的不俗与震撼,已经足够。这就如同人人得见却不一定挑起拇指的逆光革命故事,是记忆,有光晕,难复制。

  《圣天门口》观后感(六):鬼子的电视剧面孔:强势辱骂弱势心态

  战争本身是残酷、血腥的,也是政治的延伸和政治斗争的最后万不得已的一步,不过在影视剧里面,战争剧往往有了爽快、义气、雄壮以及自我价值投射的作用,乃至有了鼓舞士气、鼓吹仇恨、转移矛盾、提高凝聚力等政治上的价值。

  国产抗战剧和抗战电影,经过几十年的变化,随着民众理解力的丰富和价值观的多元,也从《小兵张嘎》式的正邪两立,到了《战火西北狼》式的反战情绪,至于中间夹杂的武侠化的《抗日奇侠》、评书化的《永不磨灭的番号》,则多多少少呼应了普罗大众对爽快和娱乐的追求。抗战剧,就一直在政治和娱乐的变迁道路上奔走,因此也创造了我国影视剧类型中最为丰富的文本。而日本人、国民党在影视剧中的形象,依据标签化的理论,也反向影响了我们——说白了,你越把他当敌人,他就越成为你的敌人。

  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抗战剧的?

  60年代宣传的是“解放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宣传占为主流,爱国主义居次要地位。那时候日本鬼子固然坏,但坏不过美帝和国民党,所以日本鬼子在影视剧中的特色是蠢,抗战剧也火不过《白毛女》《雷雨》等批判地主、资产阶级的剧。

  至于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南京大屠杀,其实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几十年里中国的教科书和媒体都很少宣传它,日本很早就造了一个原子弹爆炸的纪念馆,我们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却一直到1986年才造好。从90年代起,它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题材。

  有印象的人应该记得8、90年代时抗战剧也并不丰富,那时候人民生活欣欣向荣,生活秩序也刚刚开始恢复,影视剧倾向于表达生活故事(《牵手》)、古典文学(《红楼梦》)、(爱情滋味)《烟雨蒙蒙》或者(爽快搞笑)《鹿鼎记》《还珠格格》,这也造成了四大名著、葛优、琼瑶、金庸、海岩的红火。

  外部压力能导致群体内部团结,这是一条社会学定律。所以从90年代末在电视里层出不穷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亮剑》等抗战剧,就是这十几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产物。

  《小兵张嘎》:小兵越强 国家越弱

  毫无疑问现在民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三十年前《小兵张嘎》、《地道战》是全民观看高呼抗日的绝佳范本,充分体现了喜剧色彩和革命的乐观浪漫主义精神。现在除了小学生在思政课上欢欣鼓舞外,恐怕任何一个成年人都不会为它而热血沸腾。中日正邪不两立,中国孩子的智力都远远大于日本成年军官,双方脸谱化严重,既缺乏深度的展现也回避了史实。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输出工具,二元对立却可以保证影视剧在政治上的零风险。

  我们一说起日本,还是“小鬼子”、“忘我之心不死”那点陈词滥调,与激烈仇视态度并举的是极度无知和极度脸谱化。于是在二元对立的解构模式中,所有的矛盾都可简化为控诉,所有人性都成了自我道德优越感,骨子里又是被欺压的屈辱感。可以想见,我们在政治经济上离强国越远,我们影视剧就越是自大,《士兵突击》的制片人说过:“这是以强者的姿态暴露弱者的心态。”

  所以,当《鬼子来了》出现时,曾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适,人们见惯了战争片中政治觉悟高的农民,通常抓到日本鬼子,他们应该去报告八路军游击队,怎么能赶着大车进城向皇军领赏呢?而《人间正道是沧桑》也争议了许久,一家子一个当国民党一个当共产党,两人怎么还能握手言和共坐一桌陪着老父亲过生日呢?

  《抗日奇侠》:没有规则的世界

  抗战剧真正火爆,倒是破案剧、武侠剧等剧种被禁上黄金档后,武侠体、戏说体、谍战体、情色体抗战剧层出不穷。

  情色体抗战剧现在还在发育期,因为五千年以来的性压抑,男人往往能坏、能痞、能酒,唯独不能色,比如《狼毒花》原作里男女关系非常开放也非常精彩,到了电视剧里于荣光只能更改为“嘴把式的色”。所以情色体抗战剧只能打擦边球,一靠敌人色(色比坏更能激起观众反感),《青盲》里猥琐的狱卒强奸张兰的桥段可谓非常香艳,另一部分则靠女人,《女子炸弹部队》为了抗敌,女特工便也可以使出色诱术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日本有一种文化让中国人更加生气——性开放,你越开放我越生气,道德优势混杂窥阴癖,成了“打到日本岛,活捉苍井空”式的阴暗。

  尤为要说的是抗战剧中的武侠倾向,武侠剧本身就是一种虚拟叙事,它刻意远“朝廷”而造虚拟的“江湖世界”,个人恩仇、快意江湖。相比国外的侦探剧,很明显,一个以武力为王,一个以逻辑为主,一个不涉“法理”,一个最终“绳之以法”。

  武侠式抗战剧也有这种倾向,草莽式的山村英雄,因家破村屠而奋起反抗,以神乎其技的刀法、百步穿杨的枪法痛击鬼子或国军,即使最后参加军队,也往往以“特种小队”的身份出现,而不受军纪、长官意志、政治环境的控制。在这一点上,前有连奕名《野火春风斗古城》、《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雪狼谷》式草莽独狼,后有《历史的天空》、《亮剑》李云龙式的农民狂野。最终《抗日奇侠》以暴力美学和绝世神功横空出世,而民族情绪与江湖意气也合二为一,抗战剧就此成为暴力宣泄式快感的出口。

  《战火西北狼》:家庭分崩兄弟背叛式的战争

  人固然不能遗忘历史,问题是历史是什么?

  对历史最不信任的说法是: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历史最在乎的说法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对历史最现实的说法是: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其实,对于战争史深入思考最终都会归划到对自身民族性的认识上。

  中国影视剧,在这一点上远远比不上英美法德等国家。“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路易·马勒用两部电影说明了“法奸”的偶然与盲目,奥斯卡最佳影片《朗读者》则说明了人性里罪的普遍性,斯皮尔伯格借《硫磺岛的来信》揭示了战争中无常的力量和军国主义信仰的可笑,《活人的记录》则说明了普通日本人对战争的恐惧。

  我国影视剧自然也有反思,《鬼子来了》、《南京!南京!》不消说,电视剧里《番号》里李大本事只有赶跑日本人回家生孩子的朴素情感,《我的团长我的团》背后是某种对国军将士的负疚感,《人间正道是沧桑》戏核是家庭被政治洪流裹挟。

  《战火西北狼》则展示了兄弟两人奔走在国共两条道路上,虽立场不同但同时惺惺相惜,这种民族合一的精神,固然有迎合当今两岸关系和解的风气,但也说明了创作者看到了战争对兄弟情的伤害。比如在前期两人不但经常在深夜喝酒聊天,甚至出现了把带领手下互相聊天庆祝的情景,在46年时两人都会不解为什么要兄弟相争,对战争的概念也在于不得不抛下个人情感,只是用职业化的态度对待。而到了49年时,因为长期斗争的折磨,兄弟间也开始了背信弃义、利用弱点的过程,甚至到了为了个人恩怨而置全军人员于不顾的疯癫中。

  至于两人都深爱的女主角夏蝉也承担了编剧反战的思想,她家人惨死在枪炮下,自己却成了枪械专家,还用最爱的枪杀害了自己的养父;龙骁云只想着和兄弟开怀喝酒,却最终和马中骏形同陌路;马中骏只乐意陪着知了过平淡农民生活,却目睹知了惨死日军铁蹄下。所以当夏蝉问道:“你们在生活中都很珍惜对方,为什么一上战场就要拼个你死我活?”马中骏不得不痛苦地回答道:“因为我们呆的地方,叫战场。”

  《圣天门口》观后感(七):赌徒常守义

  赌徒常守义

  如果没有董重里和傅朗西来天门口镇闹革命,常守义也就是个守桥的。会在麦香的茶馆,和林大雨他们挖古聊天侃大山,一辈子普普通通。可在他黑白分明的眼神里,始终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亢奋,在他心里,实际上包藏着共工怒触不周山的野心和力量,哪管天柱折,地维绝。

  金寨暴动,渔阳鼙鼓动地来,常守义像猎狗一样的鼻子,闻到了改朝换代的味道。董重里来了,他兴奋的几乎是一边跳着舞,一边把董先生领到了教堂。他夸张的表情和步伐,表达出他内心的狂喜和激动。他发现他的一无所有,竟然是一种空前强大的资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共产党的革命,给他这样的人,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和机会,由他们去建立一个颠覆一切打倒一切的世界,他的命运就此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常守义比谁都能理解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作文章,绘画绣花,雅致,从容不迫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这些都是他的革命对象,雪家才干的事,不是他常守义。他需要暴动,不论是雪家还是杭家,都倒了才好,不但要倒,最好还要踏上他的一只脚。

  常守义以为他是革命的中流砥柱,他比老实的林大雨心狠,他比自私的李裁缝胆大,他比贪财的黄水强迫切,他把自己当做是无产阶级革命真正的的主力军,急先锋。傅朗西,董重里还有他,成立了最初的天门口苏维埃领导小组。当革命形势发展受阻,暴动迟迟不能发动的时候,常守义比董重里和傅朗西还要着急。他是天门口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比外乡人更知道这里几方势力的盘根错节,利害冲突。他不请示不汇报,果断出手。先杀马镇长,栽赃给杭家,造成杭家和共产党联手对抗政府的局面。随后一不做二不休,放黑枪再杀杭老二,把天门口最有实力的杭家,彻底逼上梁山,绑上了革命马车,脱缰而去。他捅破了天门口的最后一层窗户纸,让各方面剑拔弩张的表面平衡被打破,谁都没有时间再做更周全的准备,天门口的革命形势,竟然一切都按照他的预计,火山提前爆发了。

  可在攻打县城的时候,常守义才发现,在傅朗西眼里,他根本不是主力。他脑子一热,无组织无纪律的冲了出去,险些坏了傅朗西的大事。如果不是马鹞子临阵倒戈,整个独立大队,天门口的暴动,后果难以预料。可这些常守义其实并不在乎,他是真正的流氓无产者,他赌得起,后果跟他没有关系。看上去是他参加了革命,只有他自己知道,实际是他绑架了革命队伍,从此休戚相关。

  在常守义的字典里,只有不择手段达到目的,他连最起码的好汉做事好汉当这个游戏规则都不遵守,他做事,后果爱谁当谁当,别妨碍他成为既得利益者就行。当阿彩的丈夫王巡视员要带队伍离开天门口去和主力红军会和,常守义竟然在背后开了枪。事后,他赌的是法不责众,他和杭老大,麦香,黄水强一起出来认罪,最终是杭老大替他含冤而死。

  革命成功,常守义不是衣锦还乡,他作为杀人凶手,被新政府关进监狱。常守义的最后一个镜头,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天门口的教堂,照在他后背,他被捆得严严实实,头杵在地上,看不见他的脸,只能看见他一身破旧的衣服,一头脏乱的头发。这是他当年参加暴动的地方,这里是他新人生的起点,转了一圈,他又回来了,这里又成了他的终点。这一切,像梦,更像个笑话。他和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的区别,不过在于他撸起袖子,真刀实枪的和这个世界干了一场,但是结果并无不同。在常守义身上体现的,是中国绝大多数底层民众的特点,毫无敬畏心的赌徒心态,仇恨所有赢家,迫切想要翻本,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完蛋,不再有赢家。

  《圣天门口》观后感(八):人物篇:宋佳 出场姗姗而迟的视后

  一直等到第三集的结尾,宋佳才踏着西河水一步步走进天门口,作为女主角,她的出场确实有些姗姗来迟,但她的出场却充满阳光和朝气,踏水而行的姿态让原本散乱的剧情顿时尘埃落定,那些浮在故事外面的人物,像在风里一直飞荡的丝巾“啪”的被手捉住,由着她神采飞扬的牵进了天门口。

  宋佳的出场太文艺,太戏剧了。

  文艺来自于那一方红色的盖头,在导演眼中,颜色会给人物以生命和色彩,所以宋佳的角色就叫“阿彩”,简单强烈,而“红”是生命的奔放和自信的开始,代表憧憬,热情,理想,也代表她命运的走向——对于这个一路从天远地远的广西走来的大女孩而言,不知道自己要嫁的是个什么人,也不知道这个叫天门口的小镇是否一如父亲传说的那样淳厚善良,但她心里就是莫名的充满了朝气,想在这个神秘而陌生的地方,用自己的手抓住未来的命运。

  所以她像个文艺青年那样,睁大眼睛打量这里的山山水水,感受天地的辽阔。其实在这以后,宋佳也常常把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不害怕别的声音、态度,不害怕拥挤,甚至孤寂。观众也跟着她,眼睛发亮,眉毛扬起,心跳加速,热情奔腾,看到美妙。看到人物对爱情对理想的狂热和信仰。

  这里面也许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隐喻——“红”是鲜血的颜色,代表着“生”和“牺牲”,对颜色的运用和态度恰如对人命运的安排,所以才有了“阿彩”最后投身革命的创举,红是权威的,只为相信它的人所见。

  戏剧的是,宋佳也在这条河里和逃婚的雪茄相逢了。西河成了天门口与外界的分割线,也成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分割线,镜头,从来都停在靠近宋佳的这一边。

  然而宋佳还是放走了她所投奔的男人,其实也是放了雪茄和梅子的爱情一条生路,这个时候,她对逃婚的雪茄充满了羡慕之情,因为这个男人能去一个真正想去的地方,心里装着一个真正想见的人,但之于此时的宋佳,天地虽大,却找不到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那个时代是荒谬的也是真实的,喧嚣,也无可奈何,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反而渐渐丧失了家园。

  放走雪茄,宋佳迎来了和杭九枫相遇的契机——一场一个人的婚礼。自宋佳出场,仿佛每场戏都充满强烈的故事冲突,在这场更具电影特质的戏份中,人物的感觉鲜活跳跃起来,疯狂起来,是男的围着长围巾,是女的穿着背带裤,短发上扎着一支小红花,是不管不顾,是绑在一块过一生,像被杀之前手挽手大声念诗,像在金寨看见的共产党,是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对于宋佳,她精致优美正是来自于这种跃动着的果决和情趣。

  而在婚礼上那回头一鞭,算是给自己在天门口的故事,立了场子。(未完待续)

  《圣天门口》观后感(九):柯蓝:《圣天门口》小女子,一泓清泉爱无疆

  文 / 赤叶青枫

  由刘醒龙原著、张黎和刘淼淼共同执导的年代大戏《圣天门口》,不仅以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拉开跌宕起伏的故事,而且聚拢了一群好戏之人:段奕宏、黄志忠、小宋佳、练束梅,这当中更有相当抢眼的柯蓝。

  做过模特、当过名嘴主持,转行演员之后,柯蓝身份的转变成功又快速。曾在《戈壁母亲》《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影视作品中精彩出演的柯蓝,此次又站在《圣天门口》,饰演一个大义又温柔的女子——梅子。她是上世纪初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女子,她带着女儿嫁入天门口镇的雪家,从此卷入雪、杭两大家族世代延续到60年代的争斗与合作中,演绎出一部人性与命运变迁的史诗巨制。

  剧中,梅子是教书老师梅教授之女,也算书香门第,却与雪家大少爷程皓枫私下订了婚,具有如此果敢叛逆勇气,堪称那个时代的传奇女子。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又是一位生于乱世的母亲,面对家族的分崩离析、爱人的远去、女儿为了信仰的不顾一切,梅子用自己的智慧去选择和判断、妥协和坚持,即使在最落魄的时候,依然保有着自己的信念。那么一个大气温婉的小女子,在风雨乱世中从大城市来到“天门口”,虽是一个外来人,却用独有的智慧与博爱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与爱戴,用自己的大气与沉稳守护着雪家,更努力地守护整个天门口镇,风雨过后依然坚忍地直面人生。柯蓝在年龄跨度里,画下不一样的精彩。

  因为心如止水,所以梅子无论面临烽火年代里多么棘手的问题,都能泰然处之。不同于剧中其他男女角色的骄阳似火、烈焰激昂,在那个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柯蓝所饰演的梅子恰如一泓波澜不惊的清泉,大爱无疆地抚慰每一个受伤的生灵。就柯蓝自身而言,她在生活中是一个性格爽朗、率真的女人,如何展现她身上所具有的成熟稳重、智慧过人,如何呈现好人物关系与内心剪不断理还乱般复杂的情感纠葛,这对非科班出身的柯蓝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虽然这个角色对柯蓝来讲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很多的内心戏需要诠释,每个眼神和细微的表情都要把握的十分精准。但据说进组前,柯蓝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从接到剧本就潜心研读,整日忙着看小说,研究人物,用心体会、把握梅子这个人物角色的塑造,最终让观众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梅子,一个用大义与温柔平静面对历史安排的一切的梅子,一个为信仰而战如清泉的梅子。

  柯蓝将梅子的复杂和多层面呈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人物鲜活生动,也让全剧组看到了她有别于学院派表演方式之外的自成一派的“天然演技”。这种强大的天然与自然的表演气场,这应该是柯蓝表演才华的自由带动所给予,是柯蓝演技越发成熟的重要体现,使她成功展现了一个叫梅子的女子在战火纷飞中直面人生、毫无畏惧的坚守,塑造了一个充满大智慧的经典女性角色,为演艺答卷写下灿笔。

  梅子,从《圣天门口》走出来的小女子,用一泓清泉化作大爱无疆;柯蓝,她对待角色塑造的用心使自己的演艺之路更加长远,期待下次,她不一样的美丽。

  《圣天门口》观后感(十):柯蓝演绎文化对武力的征服

  无论是《中国往事》里以曹氏家族内部恩怨情仇,隐喻清廷覆灭前的民族虚空;还是《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杨家三子女命运路途的悲欢离合,彰显国共相争下的历史波澜。近年来,张黎导演的电视剧总是在显示出极强的家国情怀,其最新作品《圣天门口》也不例外。该剧通过鄂东小镇天门口被时代裹挟的人事变迁下,借助风云变幻的史实,来刻画人性的光辉与卑劣。

  浓烈的画面语言、空镜头的极致使用、意味深远的台词,《圣天门口》里这些张黎作品风格烙印非常明显,绝对是一部“高端”观众追捧的剧集。剧中有着太多复杂的思想表达、复杂的人物塑造、复杂的语言风格、复杂的知识谱系,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圣天门口》叙述的就是一场革命一场梦。剧中,雪杭两大家族与衙门的象征镇公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支撑着地理环境上与外界隔而不绝的天门口的命运。这种平衡随着国共合作分裂,几个外乡人的到来而宣告终结。于是一场另类的红色革命之下,浮世众生依着历史的鼓点演绎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张黎在多线索齐头并进的叙事下,将大历史背景与小人物命运有机结合,把人物的共时与历时的经纬交织,使得故事显得宽广且深厚,颇有点《白鹿原》的味道。

  由于出场人物过于众多,剧情跨度时间过长,连带革命元素的堆砌使用,《圣天门口》很容易被曲解为是对中国新民族主义发展历程的极端描述。但细细看来,剧集的真正主题却是隐忍与反抗。而这两点又集中映射在雪杭两大家族的自身特质之上,梅子和杭九枫这一男一女无疑是其各自的精神代表。剧中的雪杭两家一文一武一刚一柔主宰着天门口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杭家三公子杭九枫代表的是一种暴力,革命中应有的暴力。他混不吝的外表下潜伏着叛逆的因子,总是在反抗中证明自己的尚武,即便参加革命后,也喜欢用拳脚和枪械来解决问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雪家所谓的儿媳梅子,这个知性女子却超越党派纷争之上,以自己的坚忍支撑起雪家的将倾的大厦,用她独有的智慧与博爱获得天门口人的尊敬与爱戴。

  其实,剧中的天门口其实隐喻的是中国当时的环境,傅朗西、董重里、梅子几个外来者带着不同的使命走进了这里。傅朗西、董重里的目的是点燃暴动的革命火种,而梅子的功能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行文至此,突然想到剧中那座总是出现的教堂,它常常被用作起义者开会决策的场所,傅朗西在此指点江山,但给天门口真正带来福祉的却是梅子,这个从武汉而来的女性用其智慧与博爱,来帮助天门口度过瘟疫之灾。窃以为,她应该是这所教堂里的圣母。

  《圣天门口》里的很多演员,都是张黎的老部下。继在《人间正道是沧桑》饰演激情如火的革命女杰瞿霞之后,柯蓝此番与张黎第二次握手,在《圣天门口》中较好地表现出知性女子梅子的优雅、温婉,心中的大爱无疆,演技愈来愈进步的她演绎出这个人物成熟与坚忍。而剧集的结尾是,杭九枫在外征战虽九死一生,但杭家在时代的洪流的冲刷下最终败落,而梅子坚守夫家,使得雪家历经沉浮后仍得以保全自身的延续。这似乎在说明,文化与武力的对抗之中,文化才是真正的长久力量,而武力只不过能逞一时之威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