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是古巴》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是古巴》经典影评10篇

2018-01-28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是古巴》经典影评10篇

  《我是古巴》是一部由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执导,塞吉欧·柯瑞里 / Salvador Wood / José Gallardo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古巴》影评(一):我是古巴,我是不朽

  文/鬼脚七

  1957年,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与谢尔盖·乌鲁谢夫斯基合作的《雁南飞》一经问世,立刻轰动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影坛,卡拉托佐夫所坚持的“诗电影”的观念与乌鲁谢夫斯基的“情绪摄影完美结合,绝妙的光影运用,流畅震撼镜头运动,将《雁南飞》送上金棕榈的领奖台,也是由此开始,两位观念相合的电影人开启了他们的合作之路。

  诗意现实

  也许我们可以说,《雁南飞》在情感和人文深度上踏足了“诗电影”的绝顶,同时毫无疑问的,1964年的《我是古巴》则在技术上将“诗电影”推到了登峰造极程度,即便由于它特定的意识形态因素政治意图,并不如《雁南飞》一样在更大范围内获得认可。然而影片中所具有的强大形式冲击力仍然是让人叹为观止的,这种利用形式和文体力量去修饰加强主题的苏联电影传统在《我是古巴》中得到高度的展示,即便我们在排开内容不谈的情况之下,影片形式和画面本身也足以为它在电影史上争得一席之地,这对于《我是古巴》和它的主创者而言,这已然是最高荣誉

  1959-1969这十年的世界电影,在马克·卡曾斯的《电影的故事》中被称为“浪漫爱情电影的末路和现代主义电影的崛起”,即便在这十年当中,法国和意大利的弄潮儿们才是世界的主角,但是《我是古巴》反而成为最这个描述的最好注脚,《雁南飞》的纯美爱情在战后的世界格局中已经消磨得所剩无几,而冰冷的现实也正对卡拉托佐夫的“诗意”虎视眈眈,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我是古巴》成为诗电影的顶点,同时也成为转折点,在此之后,对于“现代主义”的世界而言,已经没有诗意可言了。

  卡拉托佐夫在《我是古巴》中讲述了四个情节上并不相互关联的故事,用以展现古巴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反抗,四个故事长短不一,各自具有本身的情感高潮,同时又表达着顺序相关,逐步递进的四个主题“忍受、自戕、警醒、崛起”,对于卡拉托佐夫而言,在情感逻辑和政治逻辑的指导下,这样四个环环相扣的故事正是他表达他对于古巴现实批判和美好明天憧憬的最好方式。在第一个故事中,贝蒂被酒吧里的白人顾客强拉着跳舞,继而被几个男人相互推攮,贝蒂在一片竹筒的屏风之间来回跌跌撞撞的穿梭,竹子的光影投射在他的脸上和身上,这个晃动的镜头很容易使我们想起《雁南飞》中那个在空隙当中弹奏钢琴的情感宣泄的场景,同样在这部影片中的特定语境下,贝蒂内心的隐忍和苦闷成功外化出来,黑白色的光斑和舞蹈动作在这里已经超越了本身具有的娱乐和造型功能,而转化成古巴底层民众释放绝望情绪的镜头语言身体语言。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故事的后半段,代表统治阶级的白人男性廉价获取了贝蒂的身体之后,却在离开时候在贫民区中迷了路,此时作为高高在上的、衣冠楚楚的“救世主”的形象在一片破败的残垣断壁中显得荒谬和可笑,影片在这里的镜头处理和贝蒂在酒吧中身不由己的被玩弄有着形式上的相似性。作为前景出现的竹筒在这里变成了一群伸着手索要零钱的小孩。乌鲁谢夫斯基在这两处都利用复杂的横摇长镜头来调度(这样的镜头在雁南飞中展示人群时也出现过),完整地展现出人物身处困境——身处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的困境的手足无措感,只是不同的是,这前后两个类似的镜头中,作者的意图已然展露无余。其实,卡拉托佐夫在这里作为一个艺术家所坚持的形式上的诗化倾向和作为一个人所心怀的愤怒与同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恰恰是在利用充满“诗意”的优美流畅的长镜头来展示现实的时候,影片获得了一种反作用力:不是将痛苦美化,而是将之刻得更深。

  战舰波将金

  影片的第二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在内在逻辑上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相比于第一个故事中逆来顺受的贝蒂和敢怒不敢言的贝蒂男友,来自苏联的共产主义战士当然不会赞成这样逆来顺受的做法。第二个故事中的甘蔗农们其实遭遇的是和贝蒂想同的处境,统治者要收回土地、毁掉他们的房子、抢走他们的劳动成果,乌鲁谢夫斯基在这里的一个对话场景中形象得表达了两段势力的强弱关系,摄影机从骑在马上的白人农场主的后方俯拍,年老的甘蔗农顺着马路站在后景身处,变形的镜头效果强化了本来在画面观感上已经差异巨大的两方,而农场主一行的人数、坐骑、画面位置与孤零零地站在画面边缘的甘蔗农的对比所传达出的巨大的压抑感喷涌而出,这种最基本的镜头构图规则在这里被用最极端方法来实现了自身的效果。当然,随着年老甘蔗农打发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离开之后,焚烧了自己辛苦一年的收获果实,卡拉托佐夫在这里再次极力渲染作为一个盲目反抗的个体老人这一玉石俱焚的行为本身所具有的悲壮感,再一次的横摇镜头,随着老人在熊熊燃烧的甘蔗林里穿梭,在黑白的画面中,白色的火焰和黑色的浓烟大幅地改变形状,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在某几个画面中,我们甚至觉得画面呈现出负片的效果,这种在色彩和观影感受上的扭曲——无论是不是导演和摄影刻意为之——在这一瞬间成为发泄情绪的途径,正如第一个故事中贝蒂在光影之中疯狂起舞一样,在烈火和黑白颠倒当中,老人和古巴劳动人民的情感得到了最原始的释放。

  第三个故事转移到了城市,卡拉托佐夫继续按照我们所熟悉的革命逻辑走下去,农民阶级的反抗方式只是粗暴地破坏生产工具生产资料,那么深陷泥潭的古巴还需要更好的办法,第三个故事将“启蒙”的主题摆上了台面,而另一方面,在进入城市之后,摄影机显然有了更大的调度空间和运动方式,由此所展现出的现实和人性深度也更加饱满生动。在这一部分中,在秘密制造混乱和启蒙民智的青年学生成为段落的主角,他们肆无忌惮地表达对于巴蒂斯塔(古巴独裁者)的愤怒,对于卡斯特罗的信仰,最段落最后发展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卡拉托佐夫显然对于城市知识分子更具有个人感情经验认同,在阳台刺杀的那场戏中,影片用了相当的篇幅表现这个青年学生的犹豫紧张、徘徊和一次次的决定,以及最后还是放下了狙击枪,后来他自己讲出了理由,“他和孩子在一起,我不能杀他”。卡拉托佐夫在这里试图超越阵营对立和意识形态建立一种普遍的人文关怀,同时,在画面上,利用石栏杆中的方格空隙,摄影机不断转换角度和方向,透过不同的缝隙一遍遍地展现着这个年轻人内心的挣扎。在接下来这些学生们被捕的一场戏中,其中一个学生摔下阳台,镜头在高空用一个倾斜的俯拍镜头来展现地上的尸体和围观的群众,同时,在画面中,青年学生的尸体摆成一个形似卐字的形状,卡拉托佐夫在这样的段落中将形式的表意性和内容的形式化两相对照,将这种纯粹利用画面情感来表达主题的诗电影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同时对于乌鲁谢夫斯基来说,也正是在这一部分当中,他对于“情绪摄影”的认识和他“超神”的摄影技巧得到了完美展现。影片中展示了一场类似于“敖德萨阶梯”的段落,走下楼梯的学生,举着高压水枪的警察,被惊飞的鸽子,无一不是当年《战舰波将金》的简化版,即便卡拉托佐夫在这里所传递的信息早已和爱森斯坦大不相同,表现手法也采取了全景长镜头和倾斜构图,然而在相同的革命热情和对于苏联民族电影精神自始至终的坚持当中,《我是古巴》在这个镜头当中部分地重塑出某种激励群众的力量。从全片来看,影片的情感在这里发生了剧烈的转折,民众开始觉醒,开始团结,开始反抗,这场激烈的对峙戏成为影片的高潮。这种混杂着民族情绪、革命兴奋剂和神圣使命感的复杂情感在这里被极大地渲染起来,又在接下来的葬礼中得到完整的释放,这正是卡拉托佐夫和乌鲁谢夫斯基所极力利用摄影机来调动观众所感受和参与到的情感当中。

  形式的诗意

  事实上,《我是古巴》在电影史上所占据的地位,很大一部分正是归功于摄影师谢尔盖·乌鲁谢夫斯基的,在影片第三部分的葬礼中,摄影机的复杂运动至今仍然可以成为长镜头和场面调度的教科书。随着缓缓前进的送葬队伍,摄影机开始缓慢上升,这个利用吊索的镜头上升到三、四层楼的高度,接着开始向右横摇,从一扇窗户进入屋里,再往前推进,从另一扇窗户中飞出去,在空中滑翔俯拍。这个镜头在60年代的技术条件下几乎可以称之为惊世骇俗,大量利用吊索和传送装置,在没有稳定装置的情况下流畅的运动,以及通过特殊角度展现出的视觉奇观和庄严肃穆的气氛。“情绪摄影”的观念用这样的方式得到了最好展示,对于乌鲁谢夫斯基而言,摄影机不仅仅是展示被摄物的真实状态,并且要在其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而在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之下,这种强烈的感情在影片中大多表现为对于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于革命未来的无限憧憬。不得不承认,卡拉托佐夫的“诗意”和“情绪”在影片中是在一定程度上被狭隘地限制在了特定的语境之中,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高度集中的表现方式使得影片中的情感展现出一种高度的纯粹性。在这种剔除了其他无关情绪(卡拉托佐夫试图表现的人性深度只是惊鸿一瞥)的纯粹革命热情,对于苏联电影和整个在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阵营电影来说,是并不陌生的。

  当然这种高度提纯的浓烈情感和形式上的美感正是苏联电影的历史传统,在四个部分之间形成的强烈对照和印证关系更在深层情感上丰富和完善了这种形式主义的美感。在影片开篇的段落中,展现古巴上流社会骄奢淫逸的那个著名长镜头极尽当时技术之能事,垂直下降、大幅度横摇,穿越人群的跟拍,以及最后的水下摄影,从容不迫地描摹这些白人们的日常状态,美酒、女人温暖阳光舒适生活,而在第二部分焚烧甘蔗田和第三部分葬礼的长镜头中,相似的镜头运动和运动方式与第一部分形成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照关系,在相同的形式风格下,不同的内在情感在对比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展示现实”的客观镜头下,情感的爱憎和对不同阶层的态度反而被以最“去意识形态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的对于形式的运用方式,其实正是对蒙太奇理论体系的继承。

  意识形态以外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影片在视听上和故事结构上所展现的形式力量其实正是以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念对于社会的分析为依据的,四个部分所构成的不断深化的逻辑关系也正是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革命话语。影片拍摄与两极对峙之下的60年代,古巴作为在美国后院的红色政权,一只“四面楚歌”的孤军,自然得到了“老大哥”的格外重视,而影片中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交替出现更是加深了这种文本潜在层面上的对立色彩和焦虑态度。影片在前三部分展现了古巴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反抗意识之后,第四部分自然过度到了真正意义的反抗行动上来,这个教科书气味浓厚的故事里,本来想要隐居山林的马里亚诺一家却被敌军的飞机逼得流离失所,这使他终于知道应该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家园,而游击队员告诉他的“武器是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无疑更是将这种民众内心身处的力量进一步激发出来。这个似乎是带有理论性地总结全片的故事也很容易使我们想到国产电影中的类似思路,卡拉托佐夫在这个部分对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阐释和将反抗军安排在山区(而非按照苏联传统让故事发生在城市)很难说多大程度上有着中国革命的影响,然而对于古巴社会和革命形式来说,这样的“煽动”无疑是具有极大号召力。

  更何况在影片中青年学生们坚信卡斯特罗正在山区准备军队的谈话和最后在山区中艰苦反抗的古巴革命军形成了前后的照应,也与真实历史中卡斯特罗率领12个从墨西哥回到古巴的反抗军幸存者躲进山区的史实形成了映照。在这里,作为政治任务和意识形态宣传的《我是古巴》与历史的、真实的、抒情的《我是古巴》实现了共存,而影片中始终将普通无名的古巴人民推到镜头之前,将预设的政治立场压到了最小值。对于今天的观众而言,《我是古巴》所表达的更具有普世性的对于集权的反抗、对于不公平社会的质询、对于人民力量的歌颂等观念已经超越当初的狭隘对立观念,使影片能过获得更有价值视野和角度。

  2002年,弗朗西斯·科波拉和马丁·斯科塞斯看到了这部40年前的杰作,不禁为之欢呼鼓舞,对于整个西方世界而言,这部至今仍然超越时代作品这时候才第一次进入他们的视野,或许正如影片当中一开始的画外音就低吟着的一样,“哥伦布先生,我谢谢你……我曾以为你的船队带来的是甜蜜……船队夺走了我的蜜糖,只给我留下泪水奇怪的是,蜜糖,哥伦布先生,它饱蘸泪水,却更加甜蜜。”古巴的痛苦和希望在这里被最后升华,成为一种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信仰的深情眷念,这也正是这部影片在沉淀了半个世纪之后仍然可以动人心魄的原因,正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们才饱含着甜蜜的泪水。在时间的涤荡之后,或许卡拉托佐夫自己也没有预料到,《我是古巴》获得了一种远超越普通诗电影的抒情表达,在优美的画面和强烈又隐忍的感情之中,《我是古巴》在让人窒息凝视的镜头语言和优雅高贵的述说背后,表达的一个民族的尊严和灵魂。而在全片反复吟唱的诗句“我是古巴”最后也定格成一种承诺和宣言,我是古巴,我是自由,我是不朽。

  原载《看电影》2013年12月下

  《我是古巴》影评(二):I am Cuba

  巴西当然不止是足球,桑巴,美女云集的IPANIMA海滩以及BOSSA NOVA的余音绕梁;正如阿根廷不止是马拉多纳,TANGO、博尔赫斯的小径和马黛茶而古巴不止是BUONA VISTA SOCIAL CLUB,雪茄和卡斯特罗——以及永不陨落的切格瓦拉。

  在读索飒的"丰饶的苦难",她开篇即问,当人们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的时候,即便有反映西班牙人16世纪殖民史的电影,却都以西班牙人为主角,墨西哥城血腥而惨烈的"特诺奇蒂特兰保卫战"却被有选择的遗忘了.

  哦,光荣的1492。

  04年,在阿姆斯特丹,我的英国朋友借给我一张DVD,说,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哦是么?”我怀疑。

  我虚伪而无力地伪装自我政治精神断层中那被有意识遗忘的部分。我说,我看过太多的主旋律难道你要给我锦上添花;我说,我预知一些国家主义的惯常话语并可以戏仿的方式把它化为一次幽默的主题;我还说在这片自由土地看一部前苏联电影未免太不合时宜。

  那么,我错了。

  I AM CUBA拍摄于1964年,导演是前苏联的Mikheil Kalatozishvili(KALATAZOV)——而直到很后面我才知道“雁南飞”也出自他手;两部电影都是他和他的编剧——俄罗斯文坛举足轻重的诗人叶甫根尼·叶夫图申科(Yevgeny Yevtushenko)合作完成的。后者在59届VENICE电影节还担任评委。

  I AM CUBA的主轴围绕着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它拍摄于古巴革命胜利的最初岁月,当时面临美国的封锁,古巴寻求前苏联的协助恢复其电影工业。然而影片完成之后却遭受来自古巴和前苏联本身评论界和观众的冷遇,且因为是社会主义古巴+苏联的电影产品而被西方国家抵制。

  然而电影的命运在1990苏联解体之后遭遇转机。1992年特魯萊德電影節(Telluride Film Festival)的KALATAZOV回顾展首次放映该片;次年该片在旧金山电影节播映并且被专门发掘旧片老片的发行商注意;1994年,纽约,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着该影片的COPY找到他的一位叫做MARTIN SCORSESE的朋友并邀他共同观赏——斯科塞斯被这部电影征服,并且诚心诚意地愿意为这部电影的发行出力;而MARTIN的另外一位朋友Francis Ford Coppola也加入了让I AM CUBA重见天日的行动中。

  不可能不被I AM CUBA的凝重却并非缺少诗意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叙述的韵律打动。虽然影片在历史的向度上并未回溯得更远去追述拉美人民反殖民斗争的波澜壮阔,却依然以段落叙事的方式重现了1959年1月1日以前处于美国附庸地位的古巴大地上的革命风云;而当时初学电影理论的我,虽对任何“技术”、“镜头”仍不谙熟,却已经完全被影片中长镜头的动势与黑白影象所蕴籍的能量击倒。如果你能回溯影片拍摄年代的技术水准,便更加叹服摄影师如何利用简单加工便令得摄象机直接从陆上潜入水下拍摄却不用担心水滴……手持摄象机从人们手中接力传过,一直潜入游泳池中,而如果不是导演的固执一剪,影片中应该包括的镜头应该还会从水中返回陆上。

  我最心爱的长镜头,当属那场街道上的葬礼。

  我甚至可以说,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影迷,你不可能不被那一幕感动。很多年以后,你仍然会坚信,那样的场景只能以那样的流畅华丽呈现,这是一种只属于革命者的无上荣光和荡气回肠,即使你认为流畅华丽不能被用来形容死亡和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切在离开哈瓦那以前给卡斯特罗有一封信,他说“祝永远胜利!誓死保卫祖国!”并且还有,“用全部革命热情拥抱你”。他给孩子们写的信上说:再见,孩子们,我希望还能见到你们。爸爸寄给你们一个长吻,并紧紧拥抱你们。

  1967年10月9日,切在一个叫做依格拉的玻利维亚村庄被杀害。他临死前的遗言大致是,我在想,革命是永垂不朽的。

  在I AM CUBA的台词中,这样说到:

  我是古巴,我是哈瓦那,我是退潮后礁石上千万干涸的泡沫。我是古巴,我是甘蔗,我是那连同家园一起燃烧的大片甘蔗。

  我是古巴,我是姑娘,我爱上了卖水果的小伙子,他开朗又善良,他每天欢快的歌唱,可我是妓女。

  我是古巴,我是雪茄,我热爱生活,热爱每天亲吻我的人,我不停地燃烧。

  我是古巴,我是音乐,一点点丰收的喜悦就值得我纵情歌唱,可谁又能听见我的悲伤?

  我是古巴,我们的身边不是海洋... 是抑制不住的泪,它流了下来,变成了鲜血。

  我是古巴,我是革命!我是掠夺者打不死的墙!

  我是古巴,我是解放。。。。。。

  《我是古巴》影评(三):革命的正确性被过于放大了

  政治电影,技巧再高超仍只是作为一种单一价值观而存在,革命狂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民众与革命者为了革命而死,有时换来的是领袖的专制堕落扭曲,而那些曾经怀着幸福的理想而死去的革命者,他们是崇高的,也是幼稚与胆怯的,他们甚至放弃了思考,像宗教信徒一样对革命忠贞不渝。

  我是古巴,我是古巴,我是古巴,不断重复的这些每一个小章节的结束语并未使我感到激动万分,反而使我感到厌倦做作,同类型的影片我更喜欢瓦伊达的{一代人},贝尔托鲁奇的{1900}。

  糟糕的爵士乐或者不管是那什么类型的音乐,总之我是不喜欢,影片刻意营造的梦幻效果或许单被摄影拿出来放大做照片是不错的,但影片处处都是这玩意就有点腻歪了。

  革命者有时并不美丽,片中的革命者们统统是如此的正面,充满了诗意,但谁知他们是不是如黑社会老大,街头混混,市井小民所组成,单一的价值观作品是对艺术的背叛.我不懂其对电影技术有多大贡献,但内容的缺陷{包括这种多段体手法我觉得也并不恰当}使电影的连续性断开使观影者找不到兴奋方向犹如鸡肋,世界上并无纯粹的事物,包括革命,英雄的时代已过去。

  《我是古巴》影评(四):世界是不同的,又是相同的

  一部1964年苏联和古巴合作拍摄的电影,一部歌颂共产主义革命的电影,一部上映后在美苏两大阵营都不讨好的电影,一部被弗朗西斯·福特 科波拉和马丁·西塞克斯在2002年称之为近十年来最伟大的电影,艺术是跨越国界,跨越意识形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影片讲述了4个独立的故事。第一个,喜欢歌唱的卖水果的男生发现自己的女朋友是妓女,影片在club中的拍摄让人震撼;第二个,辛苦劳作种甘蔗还债的老农的土地被卖给外国公司,当老农得知此噩耗后,在甘蔗地里疯狂地砍甘蔗,镜头在此处的剧烈摇晃展现出了老农内心剧烈的挣扎;第三个,大学生追求自由反抗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被警察打死的勇敢的学生的葬礼拍摄上,再次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镜头;第四个,一个贫穷但还算幸福的老农如何被逼走上革命道路。

  革命,是20世纪上半叶很多国家的主题,沙俄,中国,古巴,众多贫穷的亚非拉国家。共产主义为什么能成为众多需要革命的国家的信仰,继而帮助这些国家的革命走向成功,完全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在这些国家里,城市工人,和资本家完全是两极世界,作为女的,你要出卖自己的肉体,作为男的,你心目中圣洁的女朋友是个妓女,club的豪华与工人聚集地的破烂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民,你耕种的土地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被卖;进步学生,你要追求自由,追求进步,你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么起来革命吧,谁想革命,革命意味着抛头颅洒热血,不到逼不得已,谁愿意做这种只是听起来血脉喷张的行当,听听第四个故事中的老农和革命军人的对话吧,“你也想要一支来复枪?”,“不,我这双手是用来播种的,不是用来杀戮的”,可以生活下去,干嘛要做刀尖上舔血朝不保夕的行当?直到房子被炸毁,一个儿子被炸死,才促使他走上革命道路。而这样的人一旦革命,心中的愤怒,心中的复仇感一定让他们在战争中勇不可挡粉身碎骨浑不怕,士气比之政府军绝对要强百倍

  共产主义,在普罗大众眼中就是一个口号,一份理想,一旦这个口号扣住时代的命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众多有识之士,受压迫的人民会聚集在此周围,革命之火迅速蔓延,烧毁旧世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之言,足以为任何统治者之右铭

  《我是古巴》影评(五):短影评

  《影评》

  巾城

  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具艺术美感的主旋律电影,尤其是真正的“主旋律”在后半部片子唱响之前。影片是菲德尔•卡斯特罗时代古巴的政治宣传片,请来的前苏联导演卡拉托佐夫却是“诗电影”美学的倡导者。事实上这是一部基于欧洲艺术电影基础的“伪”古巴电影,很多优美的仰角镜头和长镜头可以看到导演扎实的构图基本功和对电影语言的独到理解。如果抛除意识形态,这部1964年的电影在拍摄上无疑是超前的,只可惜艺术作品永远无法抛开意识形态来欣赏——如果你是一部宣传片,那么无论你怎么拍,依然只是一部宣传片。

  事实上,除去立场的名称——共产主义、西方集权主义等等,在手法上,当一种政治希图放抗另一种政治时,它们揭露出来的永远都是相似的东西(对贫苦人的压迫、官僚主义、腐败等等),而其反抗方式也能互相看到很多雷同点(青年人与“官方”的对峙、内容相似的宣传口号等等)。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政治,即狼狈为奸的政治,因此那些政治立场太过明确的电影总能在几十年后让人看到某种反讽——片中所歌颂的政体正在做,或做了,片中所斥责的政体的事情——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什么区别。不过是一种对权力的欲望和追逐让他们互相为敌罢了。

  《我是古巴》影评(六):血与蜜之地——古巴

  终于看到了那个传说中的长镜头,一连串的“cao!”从我张大的嘴巴里喷涌而出,上一次这样,还是n年前躺在手术台上,冲一大堆医生护士水银灯下惨白的半张脸叫出来的,两次都无意识,要不是坐在远处的某人惊慌跑来,或者某个满头大汗的小护士诧异的眼光死盯着我,连自己都全然意识不到呢,不过两次失态原因不同,一次是疼,而另一次是崇拜。

  很想脱离开意识形态来看这部电影,但是,怎么能脱离开呢?

  关于革命,我的阅历实在肤浅到无法说出什么像样的只言片语,只是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些模糊的身影,例如最早翻译国际歌的瞿秋白,例如伏尼契笔下的牛虻,例如悲惨世界里的安灼拉,还有永远的切·格瓦拉。。。

  有时候,会觉得革命就是一种极致的罗曼蒂克。

  但我是亲眼见过鲜血啊,就在那第二天的清晨,清华园里一身血衣的小伙子,以他恸哭的姿态,镌刻在我彼时尚幼的记忆里。我害怕鲜血,所以由此推论,我不如阿Q,我只是喜欢看别人革命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年轻、英俊、有朝气的人去革命的故事罢了,但不喜欢自己身涉其间,更不喜欢自己动手。

  这些并不妨碍我喜欢这部电影,我甚至觉得它是我观影史上的一个高峰,我认定它是和《东京物语》《八部半》并列的三颗明珠,无以伦比的镜头美学,让我觉得曾经的苏联帝国虽已远去,但留下的一些非物质遗产,仍旧有光耀后世的底蕴和资本。哼,老子羡慕妒忌恨老毛子!

  突然又想起一个命题——艺术可不可以成为工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作为工具的艺术,到底有没有持久的生命力?比如诗经里的《颂》(这个显然有),比如瓦格纳的歌剧,比如这部电影,还有——哦,比如《马赛曲》。

  此片曾经命运多舛,可见,人都是有阶级性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壁垒。

  我生存的这个世界,人民渴望听见看见墙那边的世界;墙那边的人民,其实也应该有权利看见这边的世界,天空缘何遮蔽?

  只是我有点儿搞不清自己到底在哪个世界里。

  “我是古巴,我是音乐,一点点丰收的喜悦就值得我纵情歌唱,可谁又能听见我的悲伤?

  我是古巴,我们的身边不是海洋... 是抑制不住的泪,它流了下来,变成了鲜血。” 。。。。。。

  《我是古巴》影评(七):黑色玛利亚

  第四次看 又被震撼的痛哭流涕了。。。

  1 四个故事相互承接,由其内部人物的行动连接了城市与农村,从压迫到革命。第一与第三故事为城市的压迫与革命,第二与第四故事为农村的压迫与革命。其结构在压迫与革命与城市与农村这两个维度间一个接一个线性比照,又相隔承接。

  对城市平民的压迫,对城市贫民的收买与侮辱。俯览古巴的热带雨林,自上而降下人间,资本主义的狂欢,美好世界的广告,迷狂中的黑色玛利亚,协助革命组织的水果小贩,隐伏的革命,贫民窟,空气仇恨你们,树木仇恨你们,古巴仇恨你们。

  对农民的压迫,革命的真正力量。曾经的美好生活,如水的记忆与生命,卖命的契约,老农的子女,最后一个比索买了可口可乐,资本的回流,一无所有,无所畏惧。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城市的革命,思想的力量。学生领导下的革命,两条路线,对人性的坚守,国家的诞生,民族与国家的重合,英雄。远方与身边的卡斯特罗,神秘感与希望的支撑。

  农村革命,真正的革命。凯歌。

  2 黑色玛利亚

  水果小贩眼中的玛利亚,穿白纱的爱人,女神,只是资本家眼中的玩物。在这里,女人的身体具有肉体,古巴,玛利亚三个面向,对其身体的玷污,对古巴的奴役,对信仰的摧残,资本主义自身信仰的堕落和揭露其堕落。

  十字架的象征。卖身时也有戴十字架,莫大的侮辱,从心中信仰变为仅值两张票子的抽藏品。收藏家住在监狱里,他得到的是死魂灵,付出的是仇恨。

  橘子的象征,果实,甜美,女人的身体。我给予你的爱物在他口中只是口香糖而已,他来此之为了寻欢作乐。

  结构,室外游泳池,室内夜总会,室外街巷教堂,室内夜总会,室外出租车贫民窟,室内窝棚,室外贫民窟。

  孩子的乞讨,成人虽是贫困而如此的有尊严,这乞讨是想活吃了他。无声的仇恨,空气仇恨你们,树木仇恨你们,古巴仇恨你们。

  3 卖命契

  联合水果公司貌似是很臭名昭著的,现在还盘踞着中美洲,古巴革命前也占领着古巴,赤裸裸的殖民地经济,美国的所谓理想无非是变成一个更强大且高明的英国而已,其革命历史只是历史,如同我们的历史一般,历史只是个幌子。

  丝绸般的流水的记忆,从自耕农到佃农,只是一张纸的原因,可能他还不识字。老农的愤怒,他不累,这一举刀面向太阳的画面,还木有见过比这更有力量的。

  贱价卖掉甘蔗,除去地租,仅有的一个比索买了可口可乐,连地也没了,一无所有,是这个奴役的结构令他一无所有的。瘦骨嶙峋的马,一起仇恨他吧。

  4 英雄主义

  可能这是一群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学生。国家与革命,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是无知的。他正吃着早饭,抱着他的孩子,我下不了手。

  被杀害的青年,漫天的革命传单投下的是天使般的身影,他已入了天国,这镜头完全神了。

  被射杀的白鸽,他们自己向和平宣战,别无退路,这才是国歌。

  其空间组织极佳,大量在同一镜头中镜头在不同空间调度从而创造对比与升华的手段,这在全片也是大量使用的,如从送行队伍到楼上革命组织挂出其国旗。

  5 个人觉得这段力量弱了,靠形式来支撑,内容上比不上前面,但这只是最好之一与最好的区别而已。

  11.12.21 孙枪枪

  《我是古巴》影评(八):我是古巴——观感

  看第一小节的时候,我知道我要写影评了。

  看完全片的时候,我知道我怎么写也不足无法表达。尤其是看了其他分析的极透澈的影评后。

  首先,这部片子是浅吟的诗,开头的话外音是:“哥伦布先生,我谢谢你……我曾以为你的船队带来的是甜蜜……船队夺走了我的蜜糖,只给我留下泪水。奇怪的是,蜜糖,哥伦布先生,它饱蘸泪水,却更加甜蜜。”

  而四段故事每段开始都有平静的话外音:

  我是古巴,我是姑娘,我爱上了卖水果的小伙子,他开朗又善良,他每天欢快的歌唱,可我是妓女。

  我是古巴,我是雪茄,我热爱生活,热爱每天亲吻我的人,我不停地燃烧。

  我是古巴,我是音乐,一点点丰收的喜悦就值得我纵情歌唱,可谁又能听见我的悲伤?

  我是古巴,我们的身边不是海洋... 是抑制不住的泪,它流了下来,变成了鲜血。

  我是古巴,我是革命!我是掠夺者打不死的墙!

  我是古巴,我是解放。。。。。。

  其次是眩目的镜头,

  第一个故事,极复杂的横摇长镜头,从楼上就楼下,平移又延伸到水下。难以相信这是60年代的技术。酒吧里的人物平移,随黑人歌者而动。古巴姑娘在酒吧里被推搡。这几个长镜头无人不令人赞叹,教科书都不止。

  第二个故事,对焦实虚不定,光圈中劳动者回忆过去年轻时的美好。殖民者收取土地,骑在马上立于远方,镜头的布局,对角线完美,反映地位的差异。烧房子的长镜头,天晕地眩,如同老者的心境。黑色浓烟,白色火焰,镜头高拨,强烈的冲击感。玉石俱焚一无所有的悲壮。

  第三个故事,已经转为反抗。大学生们对抗政府。企图暗杀暴政者时,导演里试图超越阵营对立和意识形态建立一种普遍的人文关怀,同时,在画面上,利用石栏杆中的方格空隙,摄影机不断转换角度和方向,透过不同的缝隙一遍遍地展现着这个年轻人内心的挣扎。台阶段落更是致敬《战舰波将金》。

  而送葬的摄像我不得不复制一段:在影片第三部分的葬礼中,摄影机的复杂运动至今仍然可以成为长镜头和场面调度的教科书。随着缓缓前进的送葬队伍,摄影机开始缓慢上升,这个利用吊索的镜头上升到三、四层楼的高度,接着开始向右横摇,从一扇窗户进入屋里,再往前推进,从另一扇窗户中飞出去,在空中滑翔俯拍。这个镜头在60年代的技术条件下几乎可以称之为惊世骇俗,大量利用吊索和传送装置,在没有稳定装置的情况下流畅的运动,以及通过特殊角度展现出的视觉奇观和庄严肃穆的气氛。

  第四个故事开始,人民已经觉醒,拿起枪,反抗斗争。房屋被炸的山摇地动,呼喊;胜利署光出现后的喜悦。缓慢,轻松,阳光,希望。一段宣传广播运用长镜头,同时起到了点明争斗关键的作用。其实是有很强的政治引导用意,而且与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不谋而合。

  诗与镜头,成就了这部伟大的影片。我收藏本片之前以为是美洲本土电影,没想到是苏联卡拉托佐夫的力作。此导演之前的《雁南飞》我只给了三星,就是因为最后的“政治正确”不太满意。而本片尽管目的也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宣传。但整个的场面调度及诗意让我不得不认为单从电影角度看实在是太牛逼了。

  单说第一段的故事。外国人给贝蒂小费后还想要十字架。而十字架竟然四倍于小费。十字架相当于信仰,殖民者不但要控制人,还要控制信仰。而人民则怒不敢言。殖民者走出大街居然迷路了,面对着各种平民他眩晕,害怕,慌不择路。讽刺乎。

  向导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和摄影师乌鲁谢夫斯基致敬

  《我是古巴》影评(九):我是古巴--震撼人心的史诗篇章

  我是古巴--震撼人心的史诗篇章

  当我些这篇的时候,我觉得我有一种使命感

  谁是隐藏的大师?无论老塔,还是布列松,甚至戈达尔和安哲这样的人物我们都不在陌生。但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我却是从少数人的嘴里听到的,这不能不让我有些遗憾。 米卡拉拖佐夫,这个伟大的导演,在1964年就已经拍了如此伟大的电影,但至今,我们还对他的名字这么陌生,不能不说是历代观影人的罪过。庸人就是用来埋葬大师的?我把这个电影从集体和个人上与老塔并列。从战争上与《战地钢琴》并列。从文学上与《百年孤独》并列。

  看看豆瓣上的介绍。我想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也怀有着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像发现梵高和卡夫卡一样,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具有稍微鉴赏力的人看完之后,我想都会这么想的。

  电影是美和意义的完美结合,是抒情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是电影技术的充分运用,甚至一些技术特点,我在我所看的电影里都是没有的。这部电影更重要的是用一种恢弘的视野展示了广袤大地和民族的精神深度。多少个伟大的导演展示了人的精神深度,但他们都是用个人的角度。而这个电影确实用一种客观和集体的角度。这是所有的具有深度的电影难以表达的,也是那些粗浅和恢弘的战争所难以比拟的。我甚至觉得自己的语言难以表达这部电影,它拥有这独特的魅力,是文字难以表达的。

  电影用诗意的方式记录了古巴的贫穷落后,并自然的引起了人内心的震撼。我想任何战争和被压迫的民族都应该看这样的电影,那么他们就具有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敢于去起来反抗。电影分为四个小故事。我最喜欢的是第二和第三。

  第一个小故事展示的是城市人的苦难和心酸。一个小伙子在买水果,他的姑娘却被迫的沦为妓女。这是一种尴尬的处境,令人心酸的事实。这个故事并没有打动我,但最后一个场景打动了我,当那个外国嫖客从姑娘破落的小屋走出来的时候,他遇到了无数苦难的孩子,向他乞讨,他尴尬着,他的视野再延伸,看到无数的贫穷的人们萎靡的坐在小破屋集中的下面,这是怎样的心伤和震撼,即使一个外国人,甚至一个铁石心肠的人都要为此感到难过。“ 我是古巴,我是古巴,你为什么要逃走,你来是为了寻欢作乐,请继续寻欢作乐吧,难道这不是一片欢乐的景象吗?不要转移你的视线,看那,我是古巴,我是古巴,为了你,我是赌场,我是酒吧,我是酒店,我是妓女,但是这些幼童和老妪伸出的乞讨的双手,这也是我。”还有什么是比这更有诗意和震撼人心的控诉和哀怨。

  第二个小故事是米卡拉托夫技术上和深度上的完美结合,是现实主义与诗意象征的完美结合。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精神苦难的延伸,从城市走向村庄。老人守这一片甘蔗林,一直期盼着他们长大维持生计,最后在成熟时地却被人抢走了,老人疯狂了点燃了这片甘蔗林,点燃了自己的房子。在这个小故事里,出现了无数让我震撼的镜头和技巧,这些东西都是我是古巴独特的。

  1远方的天,用长镜头却显得清晰而具有丰富的象征性,美,壮阔,却孤独与悲壮。在白云夹杂的蓝天下是甘蔗林或者是单个人,树,这些简单具有特征和生命力的物体孤独的与蓝天契合。具有丰富的美学。

  2另外值得称道的就是米卡拉托夫独特的摄影方式,快节奏的动作画面。老人在疯狂的砍甘蔗,但镜头却一动不动,任由影像散乱和动作不清晰,暗示着人内心的疯狂和压抑。这在他的另一个电影《雁南飞》里也有意识的运用了,但我还没发现在别的电影出现过。

  3那团火焰,好像是一的镜头类型,却有不同,这里是动的。老人烧掉了自己的房屋,那团火雄壮而悲凉。熊熊烈焰,仿佛自己的内心燃烧。我看不出导演是怎么搞的,好像摄影机没怎么处理,但这团火却格外的具有悲壮美。在影像上远远超过了老塔的《牺牲》里的那团火。

  “我是古巴,我是古巴,有时候对我来说棕榈树的树汁充满这鲜血;有时候对我来说,那些围绕着我的低吟的声音,并不是大海的浪潮,而是那些唾弃的泪水,谁来给鲜血答案,谁来为泪水负责。”这是人类深深绝望的呐喊。但却有最打动的人的诗意方式阐述出来,还有比这更悲壮的吗?

  后两个故事对应前两个故事是对侵略者的反抗。

  第三故事类似于我们中国人熟悉的年轻人的游行反抗。他们用年轻人的血来铺垫,来唤醒大众。宏大的场面和远景头真是美极了。主人公从犹疑走向反抗,从死亡走向不朽。从同伴的死中感到最大的绝望,坚定反抗的决心。

  第四个故事。一个偏居在山上的小村庄的一家人,遇到了一个革命者,但他坚持不反抗。最后炸弹烧了他的房子,炸死了自己的女人,他走向反抗并且,预示着所有古巴人民的决心和力量。“我是古巴,我是古巴,你的双手习惯了使用农具,但是现在一把来福枪握在你手中,你现在射杀敌人,你在向过去开火,你在开枪保护你的未来。

  《我是古巴》影评(十):I Am Cuba

  A tantalizing propaganda for socialism, and a prologue to the Cuban Revolution. The cinematography of the film is unbelievable for a movie made in the 1960s. Although the propaganda aspect of the film can be easily detected, it is done through symbolisms, inspirational narration and acting, thus audience would not feel the overwhelming political element of the film, and still be able to enjoy this work of art. The four parts of the movie culminates together to appeal to the entire population of Cuba at the time. However, the movie did drag on a bit in certain areas, and I believe it would have worked better if the sequence of the third and fourth story could be reverte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