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剃头匠》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剃头匠》的观后感10篇

2018-01-29 20:3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剃头匠》的观后感10篇

  《剃头匠》是一部由哈斯朝鲁执导,靖奎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剃头匠》观后感(一):静止的与沉默

  很多时候,电影里的镜头是静止的,台词又是沉默的……

  三轮车、小胡同、煤球炉、老桌子、老相片儿、老座钟……老主顾、老剃头匠——生活需要纪录片,因为我们每人都正经历着:真实生动。在经历过那么多的岁月后,似乎老剃头匠的生活节奏就应该是这样的,不需要什么波澜——即便是面对人生最后的归宿,依然是平静、如常!

  突然间,镜头里出现了轿车、洋房,倒是忍不住骂了一句:屁,这是什么狗屁生活……这些东西生命本质有什么联系!呵呵,骂完了,凭自己现在这点生活阅历,对电影能说的也就这么多了——

  老是想到爷爷,爷爷走的时候也是九十多岁了。最后那段日子里,爷爷神志不太清醒,话也说不清半身不遂——但是许多事情特别固执,或者说像是孩子甚至是幼儿——在人生尽头,生命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这时候,爷爷在想些什么呢?……

  《剃头匠》观后感(二):另一个世界

  我能预想的人生轨迹沿着不合逻辑形式走到这里,他读过四书五经,他想学唱戏,家人却不允,于是他拜师学了剃头。敬大爷最初的梦想就这样变得四分五裂,而这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我们的人生,没有绝对标准的落脚点,无可奈何的在这条路上奔劳。

  像敬大爷这样的手艺人已经不多了,拆迁的畸形政策,让多少手艺人无家可归,也让多少文化古迹瞬间成为废墟。我们对待自己的文化如此草率,而钢筋水泥兴建的幢幢巨物却轻易地搭起,悲哀同时,却又无奈。或许梁思成、林徽因果真错了,他们想将北京保存成世界上最好的建筑活化石也不得不破灭。

  如“放睡”,今夕却只有以按摩的噱头来吸引来客,而效果又能如何呢,能够排毒么。如爆肝,能晓得这样的老字号能留存几许,而剃头匠的敬师傅也终将去往另一世界。

  人生岁月匆匆,几十年恍若一梦,如身份证的二十年有效期,这个有效期迟早会到临。有一天没一天的年岁,那时的我们还能祈求什么。而敬大爷的感受大概是最深的,看着剃头的老人们一个个辞世,他的无言是对生命最大的无奈和叹惋。

  有钱有名亦能如何,最终也要归于沉寂。而我们的社会,我们身旁的人们却又多少是追名逐利的孩子,他们忘却自身的灵魂,为利益放弃尊严,以至于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而他们或许忘了,他们也不会长命百岁。你看老米的儿子,以及照顾老米的那个街坊,他们何曾有过真心

  看病难、贵的事实在片中敬大爷的儿子身上得以窥见,我们不得不承受更多的病痛。前些天看了报纸,一位大爷为了不让自己的病让家人承担太多费用,也为了孙子能够有钱上学,最后选择了喝农药自尽。多么悲苦的中国人,我们最为辛勤,我们赚了最少,我们抱怨最少,我们却没有生命的保障。死对于有病的缠身的人来说,大概会来的更快。

  子女不孝,以及老人们的孤苦在心中无法掩饰,他们的脸上藏着多少的痛与不堪。也让我明白,做个孝顺的孩子,让老人们能够安享他们的晚年有多重要。同样,我们总有一天也会老。

  容人的雅量,凡是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这是敬大爷说的。的确,人只有短短的几十载。也如大爷所说,人老了,有三样:怕死,贪生,睡不着觉。

  到最后,大爷也终将离开人世。在整个世界皆安静下来时,会不会让其听见《奇鸟行状录》的拧发条鸟般的响动,这大概是世界结局后最为精彩的一幕,类似天堂

  《剃头匠》观后感(三):纪念那些传统或即将消失的手艺

  敬大爷是一个90多岁的老人,理发(那个时候都叫“剃头”)是他的职业,也是一辈子的事业。靖大爷,民国2年出生,活了102岁,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理发师”。在这部电影中,“他们”合一,既讲述了这位剃头匠的故事,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现状

  影片开始,理发店中一系列的固定、近景和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一个耄耋老人和一双熟练的双手,不停的做着刮剃的动作。他只愿也只能为像他一样的老人们服务,直到那些被他服务过的老人都一个一个的离开这个世界。

  敬大爷每天规律的生活着,伴随他最重要的东西是一只“古董”般的老挂钟和写满日程的日历。这两样道具象征着时间,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结束的那天似乎也离老人越来越近。他甚至为自己准备好了后面的事情:拍了遗像,做好了喜欢的中山装,录了平生介绍,也向“妞妞”道了别。

  现实社会总是残酷的,拆迁、利益、独居老人、下岗⋯⋯这一切似乎与敬大爷又毫无关系:这些都是政府的事情,永远安排就是了,只要能继续为街坊邻居剃头就行,他淡泊了一切,就连死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纪录片般的情节发展,让人看的感动不已。不仅仅是为了敬大爷,也是为了那些传统或即将消失的手艺。感觉片中有些不太合情的处理,稍有遗憾

  《剃头匠》观后感(四):没题目

  钟声响起,是清晨六点。

  老人打开古旧的闹钟,把时间向前推移。

  每天慢的,记在心里。

  破旧三轮车,古老剃头具。

  三年剪子,五年的刀,麻利的老剃头匠。

  上了年纪的胡同,老剃头匠摇晃慢行。

  走的路是来来回回几十年的。

  一声招呼,迎来是老友心底期盼

  滴答滴答,是古旧的钟声。

  硬纸日历上圈圈画画,是今天明天后天。

  今天他走了,我的老主顾呀。悄声无息的。

  我的老朋友,我要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走。

  新生的年老的,我在这头询问葬礼,那头是情侣的亲吻。

  夜晚,我将要讲述我的故事,我用录音机慢慢记录

  殡仪馆说要500字,要多久呀。

  我这一生,这一生,这一生呐。在一盒录音带里,却被只猫儿咬断了。

  那天,他们说,我们这儿不卖中山装。

  那天,他们说,要换新的身份证了,有效期二十年呢。

  那天,我脱下帽子,干干净净,利利索索。

  滴答滴答,这旧钟也坏了呀。

  《剃头匠》观后感(五):不念过往,不惧死亡

  老爷子心态不错,特别喜欢老爷子每天播钟表,放假牙,梳头发,勾日历的细节,尤其喜欢把打麻将输赢都记在本子上的仔细劲儿,跟写拆字的小伙较真,老主顾走了眼神里的怅然若失,啥事也不往心里去的胡同哲学。对街坊四邻朴实如常,对儿子宽容溺爱,对嗟来之钱拒绝干脆。

  在城墙边上老爷子以为自己要去了的时候,也不忘掏出梳子整理仪容。过一会发现自己还在时候,知足的平静。在家里盯着自己的遗像,眼神直勾勾的。不知归期几何,却像在说,就随他去吧。就是这个理儿,没错儿。

  片子里除了有些对话稍显刻意设置,其余的细节把控不错。无论是大时代的变迁和小人物息息相关,还是后代的传承,新事物的冲击,都丝丝入扣,牵动人心。人呐,不该忘本,也不应因循守旧,像大爷那样,怀着尊严和原则踏实本分过一辈子,我看就挺好。

  《剃头匠》观后感(六):无论是拍电影还是面对生活,这都是个正经态度

  “人呐, 得有包容心,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敬大爷对着录音机录着自己五百字的“生平介绍”。

  他就这么絮絮叨叨地,把自己的一生捡他觉得重要的,交代清楚

  想起之前看到一部动画《皱纹》,同样讲述衰老、死亡。但这部却要平淡直率的多,没一点煽情,平平淡淡的把话给说周全了。什么都说尽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告诉你。所以到最后感动都是观者的,跟主角们全无一点关系。

  无论是拍电影还是面对生活,这都是个正经态度

  《剃头匠》观后感(七):《剃头匠》:拆的不是胡同,而是传统

  《剃头匠》的故事包罗万象,正如一个生活的万花筒,给人以丰富思考空间,而影片中多次提及的拆迁,则屡屡触动我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心弦。不妨让我借《十月围城》的经典台词将其重新解读一番:“欲求文明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便叫做‘拆迁’”——“拆”字何其微言大义,虽然它的表层意思,不过是城市为披上时尚的外衣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但实质上则是为现代文明的演进而代言。我们都需要明白,“拆”字过处,倒塌的绝不仅是古老胡同的墙砖,而是以之为根源的传统文化。

  这部国产艺术片在虚构与非虚构之中含蓄地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它通过不动如山的镜头,以纪录的形式沉稳而安静地讲述了北京皇城根下,那些发生在古老胡同里的动人故事。因此,它在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上曾被评委们赞为“没有故事的故事片”。看似矛盾评价,却精辟地道出了《剃头匠》的身份定位——有纪录片诉求的剧情片,或者说是有设计的纪录片。但是,《剃头匠》不是一个人的纪实,也不仅仅是老人群像的纪实,而是整个变革社会的纪实。它的影象世界,表面看来主要是一位高龄老人平淡而琐碎的生活以及周边人物的点滴,但潜流在影片深层的主题,则是创作者对老北京巨大变迁的思考。

  这种变迁,从物质层面来看,是在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世代赖以生存环境变化——北京忙碌地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扩宽街道,改造旧房。曾经是北京文化名片的胡同,因为狭窄、拥挤交通不便、生活设施差的天性而落伍于时代的发展,已经远远跟不上大都市的生活节奏。最终,古老的胡同不得不以被淘汰的悲剧命运,来成全北京宏伟的理想

  可以说,现代文明不断向前跨步的粘粘自喜,其实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尴尬与痛苦的基础之上。被拆掉的不只是胡同,还有比它的老砖更有分量的传统文化形式。

  某些传统文化形式是依赖传承而生存的,传承人的社会环境变化,传承活动也必将受到考验。打个比方,“接力赛”中的“执棒者”因为跑道的破坏而不完整,甚至荡然无存,是不可能完成传棒的任务。这种传统文化的形式更多地表现为手艺。剃头匠敬大爷的理发生涯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他给主顾们理发、剃头、刮脸、剪鼻须、按摩,可以提神,去火,还能排毒。看似简单的手艺却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古董”。他曾经的主顾,如傅作义,谭鑫培,梅兰芳等家喻户晓大人物,便是敬大爷精湛手艺的印证。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已是90多岁高龄的他,只能每天上午骑着破旧的三轮车,为住在这片胡同里所剩不多的老主顾们上门理发。他的服务范围,也仅限于这些垂暮老人,也注定只有老胡同,才是他可以赖以生存的地方。因为稍年轻的一辈都偏爱发廊,那里更能迎合他们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而剃头早已是被认为过了时的玩意。另外,敬大爷迟早有一天会因为搬迁而与老主顾们分开,各奔东西,潜入闹市人山人海的洪流中去。在被高档发廊包围的空间里,敬大爷堪称“文化古董”的剃头手艺,也必然会因为失去消费群体而无价值可言,更严重的是,可能会陷入连传承都被漠视的尴尬现状。

  作为中华老字号的爆肚,其命运与剃头手艺有着同样的悲剧性。它们有着共同的传统手艺属性,并且面临同一时期的社会变迁。只不过这种无奈的境遇,小爆肚张比敬大爷更在乎些:“做爆肚生意的百年老店全北京剩下没几家了,房子一拆都得走!”“政府要拆,我也没办法。”现代文明就是这样以强迫的方式改变了旧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那些曾经风靡几十年上百年的“文化记忆”,在社会急剧变化的现代化浪潮下,只能默默等待着被阉割的那一天,遗憾地中断在历史的进程链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家族里永远无法清晰留存的背影

  另外,一些传统文化形式因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遭受了破坏而变种。更可怕的是,这种变异是发生在精神心灵领域的,如传统的美德。胡同的老房子要拆迁,因为“地界儿贵”,飞涨的房价会带来“一平米就是一万多块”的巨额利益驱使。在金钱诱惑下,人性会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量,传统美德会伴随人性的异化而发生扭曲,甚至变形得不成样子。这在影片中的体现有两点,其中一点是诚信美德的缺失。这要从敬大爷的儿子谈起,他是一个表面看起来老实巴交,实质上却很窝囊的一个人。在坦然淡定父亲面前,他焦虑而无望,成天抱怨自己的处境是如何的艰辛——老大的儿媳妇怀孕了,却还在租房住。老大下了岗,两口子天天吵架。而自己的退休金还不够买降压药。在他看来,似乎只有金钱才是解决家庭不幸的万能匙。拆迁准备拆到家门口了,于是他开始耍小聪明,偷偷新建了个小屋,自以为可以多骗到政府的赔偿金。在善良本性面前,他为现实逼得越轨了,市井小民的投机心理暴露无遗中华民族固有的诚信美德,被熏心的利益击败得体无完肤

  另一点是孝敬美德的沦丧。赵大爷基本丧失活动能力,独自一人住着老胡同里的破房子,晚年更需要陪伴的时候,却只有街坊照料,自己的儿子居然“都快两个月了,连个照面都不打”。没有亲人的关爱,有的只是一沓冰冷的钞票。赵大爷的儿子出于对父亲将价值七八十万的房子拱手让人的恐慌,为了煮熟的鸭子飞不了,特地将赵大爷接回自己家住。赵大爷胡子长了,需要敬大爷的时候,儿子却很勉强、极其不情愿和满腹牢骚地去接敬大爷给父亲剃头。如此看来,赵大爷父子之间,还不如邻里情谊来的真挚和单纯。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在赵大爷儿子身上却无法寻觅到明显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表层的伪孝,其内核是腐烂了的良知和荒漠化的情感。现代文明深层驱动下的拆迁伴随着的利益诱惑,成为联系父子之间机械交往的纽带,从而使弱势个体承受更多的辛酸而变得愈加可怜。

  《剃头匠》将社会变迁落实到以敬大爷为代表的一群小人物身上,在这个社会底层民众的命运缺乏自主性的社会中,这些小人物群像的遭遇成为了社会现实的典型。鉴于“质朴第一”原则的局限,这种变革的沉重感有所回避,影片以人民与政府的和谐,代替了事实的沉痛。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可以无视这些现象的存在。

  在影片的结尾,拆迁办的工作人员用白石灰在寒冬的墙上写下一个醒目的“拆”字。这时一个老胡同的居民路过问他什么时候拆迁,只见他回答,快了吧,我也不知道呢。导演选择将这一有关“拆”的对话放在结局,再次印证了拆迁在影片中的隐喻意义:“拆”其实象征的是一种消逝。看似模凌两可的回答,实际上也道出了创作者的焦虑和希望。焦虑的是,这些传统文明的代表都处于存在和消逝的边缘,时时被危险包围着,可能会幸免于难,也可能会即刻消失。但起码希望还在,因为起码目前它们还是存在着的,如果我们设法尽快去挽救这些濒临灭亡的传统文明,是否会有所改变呢?

  《剃头匠》不仅把印度两个最大电影节的最佳影片桂冠摘走,而且在法国维苏尔国际电影节上也摘取了最佳影片奖和中学生最喜欢影片奖。原来,艺术不仅不分国界,同时,它也是不分年龄的,而艺术又来源于生活,难道“传统文化受现代文明冲击而没落”是一个全世界都面临并且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想,应该可以这么理解。

  《剃头匠》观后感(八):活着

  大概是上小学的时候,有一阵子,我总担心自己晚上闭着眼睡觉,第二天就醒不过来。那些天一到晚上就害怕,害怕自己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死去,我觉得夜晚简直是一天中最无助的时段,大人们都睡了,没人会注意到我有危险,或即将有危险。印象中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开始认真的在想“死亡”这件事情。

  五月份外公去世,我从学校回家,陪外婆在庙里给外公“喊魂”,狭小阴暗的屋子里,香火缭绕,喊魂的人并排跪下,手敲鱼木,嘴里唱念似的在读《亡人经》,外婆静坐在一旁,突然像小孩一样痛哭起来,哽咽不止,说:“你外公真可怜,辛苦一辈子,摊上一群不孝儿女。”传统上,人死了一定要进庙里做事喊魂,不让亡者的灵魂乱跑,以免误入地狱。外公死后家里人觉得这只是迷信,没必要。而外婆态度很坚决,执意要给外公喊魂。最后大家都忙,只有外婆一个人总在庙里待着。我常常觉得老人和孩子很相似,因为他们都是“边缘人群”,并不是社会的主角,因为对社会发展“无用”,常常被忽略。小孩刚到这个世界,知之甚少;而老人因为太久未参与到世界变化的主流之中,脑海中的世界还是原来的样子。小时候,一个人睡一个房间,关上灯整个屋子特别黑,总是哆哆嗦嗦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还是害怕,只好起床去敲隔壁爸爸妈妈的门,妈妈从来都是懒得起床给我开门,对着门喊“大半夜不睡觉闹什么,快回去睡觉!”这种感觉就像被人追杀,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就在面前,却不去救你。绝望极了。看着角落里痛哭不止的外婆,这么多泪水里面,大概也有类似的“绝望”吧。

  电影看到后面,敬大爷面对着磁带录音机,给自己将来的葬礼录五百字简介的时候,忍不住哭了。那天我牵着外婆出去散步,遇到老友的女儿,见面打招呼,外婆问:“家里老太太还好吧?人还在的吧?”突然想到,每个人都有即将老去的一天。小学的时候,朋友见面谈论的都是谁谁谁买了新玩具;后来上了中学,考了大学,朋友见面谈论的是谁谁谁在哪儿上学考了多少分;大学毕业,大家见面都聊你在哪儿工作干的什么;再过些年,该聊结没结婚有没有孩子;再后来,就是工作、孩子、孩子的工作、孩子结没结婚、孩子的孩子……可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抵达生命的尾声,身边老友终会一个个离你而去,那个时候,大家见面,谈论的是,谁谁谁还活着吗。

  有时想想人生如梦,一生也就这样,如敬大爷所说:“甭管那是谁,活多大都得回去,得有心有茬的活着。”是 啊,认真的活着,有血有肉的活着。

  《剃头匠》观后感(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我们终将老去

  微影评之四十八《剃头匠》

  拍的粗糙,表达的细腻;演的业余,表现的真实。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理解差异;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敬大爷,是看到自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我们终将老去。

  胡同儿,拆字儿比折字儿多一点儿;板寸王,以及北京鼓楼的城墙根。

  我一九一三年生人,就是慈禧太后薨的那年。

  二零零四,申奥成功,一千天倒计时,我九十二了,快有重孙子了,换新身份证儿了,能用二十年呢。

  梳子,随身携带;满头银发,随时梳得一丝不乱;我是剃头匠,正经手艺人。

  你得干干净净儿、利利索索儿的,别让人烦你。

  后海,驴打滚儿,豌豆黄儿,爆肚儿您得吃肚仁儿,我先把假牙带上。

  从小,我上过私塾,念过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但我不是学习的材料;我又想学武,行走江湖,还是没成;后来就学剃头了,三年学徒,给师傅师娘倒尿盆,三年剪子五年刀。

  过去刮脸,都用肥皂,那时候叫胰子,那味儿叫正。

  放睡,老主顾儿才赠,不要钱,赠的是交情。

  挂历格上的老主顾,一个个儿的都走了,我都记着呢,400多了。

  一张老脸,一生经历,肖像,哪里画得全?

  时光慢些吧,每天慢五分钟的老座钟,就这么慢下去吧。

  人死了,头发、胡子照样长。

  活着,或者走了,都得干干净净儿、利利索索儿的,那才叫体面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我们终将老去。

  《剃头匠》观后感(十):一个《剃头匠》的世纪剪影

  我在一个拥有暖日的悠闲黄昏,端着茶看完这部片子,流了眼泪,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一部低调而徐缓的电影,因为任何华而不实的宣传都与它不相配,因为步履匆匆的城市人忘记了耐心去听一个世纪老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北京什刹海的老居民区里,主人公是一位94岁的剃头匠敬大爷,这位电影史上最年长的非专业演员亲自出演,一段老手艺人不为人知的心事……

  剃头匠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手艺精湛,这濒临失传的手艺存活在老北京的老胡同,这位曾经给将军名伶剃过头的老人,如今八十年如一日的走街串巷,为那些老主顾们服务。而他的老主顾们一个个的离开人世,爆肚刘走了,米大爷走了……敬大爷越发孤独。看着老兄弟们的离开,敬大爷有一桩心事:他在为自己悄悄准备一个体面的后事……

  这是一部解读老人的电影

  这是一部面对死亡的电影

  这是一部细腻而温情的电影

  这也是一部表现原汁原味老北京风情的电影

  影片在什刹海、鼓楼一带实景拍摄,由敬大爷本人亲自出演,生活是最好的舞台,94岁剃头匠敬大爷苍老的面容在每一个镜头中都极为传神而且意味深长。敬大爷也在2007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演员特别奖。本片获2006第37届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07第6届印度普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这部影片值得一个人在黄昏静静的去品味,虽然写的是老人,但更应该让无数年轻人去体会那个厚重的字:老。以及从中领悟生活和死亡的真谛。

  感谢本片总策划徐林旗老师、执行导演腾和老师赠与我本片原版,祝敬大爷身体健康,我爱北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