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冈仁波齐》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冈仁波齐》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06 21:18: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冈仁波齐》经典观后感10篇

  《冈仁波齐》是一部由张杨执导,尼玛扎堆 / 杨培 / 索朗卓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冈仁波齐》观后感(一):瑕不掩瑜

  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或者说是一部纪录片式的电影。冈仁波齐,看到这四个字时我就已经想象到了电影将会呈现的内容,看后果然如此。这种题材的电影对我来说比较吸引,可能与我对佛教很感兴趣有关。但若以一部优秀电影的标准评价它,我只能给个及格分。这种题材注定了它不会成为一部特别卖座的电影,从各大院线的低排片率就可见一斑。整个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就是磕头转山。我原本很期待导演可以把转山的过程立体饱满同时具有一定戏剧性的呈现出来,但很遗憾他只是平铺直叙记录整个过程。这样一来,难免落入俗套,不可否认它带给观众们心灵震撼,但也仅此而已。可能是我观前期待太多,电影散场时我还是有些失落的。

  《冈仁波齐》观后感(二):生之苦 死之静

  对张扬导演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文常书里的介绍中,对他的电影和风格没有太多的认知。去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内心对西藏,对朝圣的兴趣,如果说的再矫情一点的话就是那种多数的文艺青年内心所向往的什么穷游到西藏啊,净化自己灵魂什么的。说起来可能千篇一律,但是莫名的对西藏有一种莫名的执着,可以称之为进藏情结了。对朝圣也是。可能是因为那里的地方被人传的十分的纯洁,十分的干净,可以净化生活忙碌城市里人的灵魂。所以每次听到类似的字眼总会自觉的去追逐,这次也是,所以怀着一种敬意去观赏了《冈仁波齐》。

  真实是这部电影最为动人也最震撼人心的地方。第一次去刷是自己一个人,说起来这也是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去看电影。晚了十分钟,满头大汗的冲了进去,看到的场景已经是江措旺堆宰杀牛的场景了,我的第一个反应便是真实,没错,像纪录片一般的真实。这种强烈的纪实感让我一度沉迷于他们的朝圣之路,他们每次经历磨难时总是让我不自觉的紧张难过,以至于第一次哭完了全程。这两个小时不仅仅是向观众展示了十一个人的朝圣之路,也是向观众展示了一条困苦人生之路,就像仁青晋美在保护女儿被在山上的石头砸伤腿后说的“有时候静下来想想,我为什么这么倒霉,你们也知道我家去年盖房死了两个人伤了两个人,所有的赔偿全都要我一个人赔。我爷爷在世时没有干什么坏事,我父亲也没有干坏事,我也没有做什么坏的事,为什么我会这么倒霉,还被砸伤了腿。”(大致所说,单纯作者记忆)一段单纯的诉说,也没有感人背景音乐,但是听了之后,却内心是满满的辛酸,人生之中总有这么多的意外,古人说的好人有好报好像在现实中并没有太多的展现,而是各种意想不到苦难未来等着你,让你一度怀疑上天有没有好生之德,为什么单单自己这么倒霉。旁边尼玛扎堆安慰他的言语是那么的干巴,苦涩,在沉默过后,虔诚的藏民说“让我们念经吧”或许沉下心去念了经,心里会想开些,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渺小的人能做些什么呢,念经吧,朝圣吧,去虔诚的祈祷吧,保佑所有人,也保佑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平安。人生总是出错,可是日子总是要过的。你能做的唯有在安慰自己后,继续上路。

  在这条朝圣路上,蕴含着人生所经历的新生和死亡,伴随在两块板子清脆的敲击中,仿佛在诉说着灵魂的寄语,这又犹如佛教中的轮回一说。随着在朝圣路上丁孜登达的降生,和结尾杨培的死亡,导演向观众展现了一场人生路上的生死体悟。生存从一开始痛苦的,而死亡的最后是平静的。在一次次大远景中,观众感受到了人的渺小和脆弱肉体上的脆弱在滑坡和车祸中显得尤其明显,而大远景和大特写的交织将这种张力显示到了极致,而将生活中人物放在里面就更加给予了一种沉重感,带着红头巾的宰牛人卧在地上不起是因为在他面前有一只小虫子。这种反差在平淡的长镜头里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细小的动作交流中去诠释电影想展现给观众的那种生与死的含义。洗去自己的罪恶,不只是朝圣路上戒酒,亦或者是磕长头所能完成的,只有内心有善念,才能做到真正的升华和净化。当这个满手沾满生灵鲜血的屠夫跪在一个渺小的虫子面前时,他与整日在寺庙中念经颂德的高僧没有什么两样。或许还比那些喇嘛更早的去感知到了生命的那份厚重。在车祸过后,被挤压破碎的拖拉机头占据了画面的一大部分。没有抱怨,没有争吵,这群沉默的藏民宛如那个遗留在路旁的车头一般,有了一种肃穆感,车坏了,便推过去,车子的损坏对应着那辆越野车里病人的生命,想要在世上留下什么,便要带走什么,这是一个公平世界,生与死是永远无法相容的对立面。

  宿命感是在二刷中显得尤为明显的存在。第一次看时每一到他们念经时,眼眶总是忍不住的发红,却不知道为什么,以为只是被他们的虔诚和坚持所震撼。但是静下心二刷时才发现,哭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影片中透露的无法逃脱的宿命感。朝圣路上他们一共念了7次经,一直到影片的结束黑幕时出现的一 小行字幕“让我们一起念经吧”。时间还在继续,但是一句让我们一起念经吧却已经道出这些藏民后半生的命运,念经仿佛是生命的一种体现,或者便要念经,死了,会有活着的人带着你的那份虔诚继续念下去。或许对于这些人来说,去冈仁波齐的路上发什么了什么他们都可以接受,因为这是他们的宿命。念经吧,一切自有天定;念经吧,一切都会过去;念经吧,宛如每天晚上一样。“我一步一步往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在和雪约定的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亲。要为更多的人去磕头朝圣,我们都是同一个母亲,但我们的命运却不一样,命运好的人当了喇嘛,我的命运不好,去了远方。”大远景中曲折山路通向远方,而他们只是这条路上渺小的一点,因为生在远方所以一路朝圣路漫漫;因为命运不好,他们都受到了磨难和痛苦。但他们使着劲拼命地往上拉车时,这首藏歌的骤然出现将现实残酷的摆在观众面前,旁边驶过了一辆辆的车子却没有一辆为他们而停,生活总是自己的,所有的苦难也要自己一个人去承受。生在远方是宿命,无法更改。在电影的最后那种沉重感越发明显,“我这次带杨培来冈仁波齐,他能死在山下,很幸福,我带他转了布达拉宫,在去冈仁波齐的路上他死了,这便是他与神山的缘分到这里了。”(作者的大体概述)当尼玛扎堆说出这番话时,没有流泪,没有痛苦,而是一种释然和接受,死在神山下是一种幸运,没有上山还是缘分未到,一切都是天意,都是宿命,是人无法去反抗的。在大家慢慢离开杨培的墓碑时,长镜头中远处的山顶完整的顶在画面中央土地只占据了画面的下面一小部分,冈仁波齐的山上的雪没有化,杨培的碑不会动,而朝拜的人却慢慢的行走着,死去的留下,活着的远去。

  二刷完后看到了三个疑似广告的出现,以及一处疑似穿帮的地方,甚是惊喜,自己眼睛终于不是吓的了。

  《冈仁波齐》观后感(三):不急,不躁,不忘初心

  原本打算明月几时有,不小心临时换成了冈仁波齐,让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了解了藏民的朝圣。 没有装逼装文艺,没有刻意的煽情,甚至连背景音乐都没有,但我还是被震撼了。 尤其是孕妇生孩子当天仍在磕头,9岁的小女孩大人一样磕完2500公里。 不管遇到什么事他们都不急。 路上脚受伤了?那就歇几天脚好了再继续磕。 路上要生孩子?那就生完再继续磕。 拖拉机的头被撞掉了?那就人把拖拉机拖一段再回来继续磕。 身上没钱了?那就打打零工赚点钱再继续磕。 就这样,2500公里,他们和春夏秋冬,和大雨、雪山、河流擦肩而过,不管遇到什么事,他们不急,不分心,而且一直很快乐。 最重要的是,这不是只有镜头里才有的磕头,这是历时一年多真实的2500公里。 网上很多人说这些人太愚昧太固执。是滴,这些人确实很傻,但就像《血战钢锯岭》中不肯拿枪的美国士兵道斯,有信仰而且始终如一就不叫傻。 或许电影也没有五分这么完美,但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需要这样沉下来,不急不浮躁的电影。

  《冈仁波齐》观后感(四):遥远的记忆碎片

  从《落叶归根》开始,张扬开始寻找一个变动的社会景观,在《冈仁波齐》中,我们看到一部近乎的自我问询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行人前往一个叫冈仁波齐的地方去朝圣,生活化的情节未丧失诗意,简洁而纯粹,温和深邃。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明星,几乎无音乐,偶尔有歌唱者歌颂着过往和未来。他们行走,哭泣,歌唱,他们似乎永远行进在漫无目的的路上,他们却又执着的前往某个神域。在一幅幅澄澈的画面中,导演张杨似乎递给我们一根绳子,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一同踏上自己的朝圣之旅。

  1 与山对话

  湖水波光旖旎,一座座山峦沉默而安谧,一群藏民在山水画中闪烁着自己的光影,偶尔有白鸟飞过湛蓝的仿佛冻僵似的天壁。在这一座座群山中,重复就是生命的意义,庸常而重复的日常就是生活本身,生活本身就是无意义。这个民族以靠近土地的方式不断的辐射自己的文化,他们歌唱情感,与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产生某种共鸣,神灵并不存在,在遥远的诗歌中,我们似乎看到祖先用脚步丈量世界,不自大,亦也不自卑,生命的本身就是一个重复的主题,从生至死,从冬到春,人在时间的旅途中漫行。在电影中,人们平静的迎接生命的到来,又安静的欢送生命的终结,在一种近乎苛刻似的仪式感中,人们去的生活的河流中探寻诗意。那就是重复和歌唱,重复着一个主题,歌唱真实的情感。

  当人们在漫长而幽深的生活中,不问过往,不寻未来,人们日渐变得善良温柔。在行进的旅途中,他们遇见了风、雾、雪、水,他们在一种重复的行为寻找与万物对话,在行进的路上,万物皆沉默如谜。生命自然而生,他们朝圣的身体就是信仰,快乐与悲苦都被渐渐消磨至一种形而上的平静。在电影中,一行人面对着老人的死亡时候,他们停下脚步,简洁而短暂,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一个人从此变成一种记忆。但风依然在,歌唱依然在,他们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不间断的闯入人们的记忆,去探寻生命的邃深和悠长。在与时间对话最好方式,就是静止,宽仁与静默。

  2 现代化与传统的对抗

  朝圣是藏民们的一种信仰,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伸。这部电影中,充斥着各种符号化的象征:飞速行进的大型卡车与缓慢行进的人群的对比;一只蚂蚁和人的停留;一辆现代汽车与拖拉机进行冲撞……在电影中,现代化的东西似乎都是加速的,而行走是缓慢而悠长的,似乎看不到旅程终点

  在日渐消失的传统文化,人与人间的友善与单纯尚在,缓慢亦变成诗意。在电影中,人们愿意为陌生人提供歇脚之地,人们对待驴如同家人,人们愿意为一只蚂蚁停留片刻……尊重、谅解、友善取代轻视、怨恨、邪恶观念,人们不断的行走,如自然万物同化,他们不曾计较得失,用脸贴近土地,他们的神灵庇护着圣洁的灵魂,念经、颂歌、行走,在漫长的形而上的行走中仁慈而开明。在电影中,我们注意到撞击拖拉机的汽车,再也没有返回,这个不仅为观众留下一个悬念,快速的现代化是否淹没一些人的眼睛?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虽然世事艰难,有些人依然眼睛澄澈,孤独的走在路上:世界是开放的,身体就是行走,缓慢就是意义。

  3 静观式的摄影

  在一种近乎静观式的摄影风格中,张杨既不靠近,又不延伸主题,他并非刻意着墨于某个人的情感状态,或者某种情绪营造;影像中只有轻薄的风,淡而远的云,一种孤独而克制的少数民族的生活景观。他们一边跟随被拍摄者行走,一边又和他们交谈,削弱电影的叙事性,但一帧帧静态的画格恰恰是这部电影的优雅:生活本身就无意义,任何诗意都源于他者的目光。对话本身就是无法进行开放,内在的创作理念似乎从《昨天》开始就一直或多或少影响到张杨的创作:不事张扬,静默的呈现着人的外部动作,在流动的公路景观中,不再刻意营造戏剧性事件,但就如同《都灵之马》一般沉默如迷,在广阔无垠的世界中探寻某种意义,或者,我们观察生活本身的无意义。

  无论是水、山、亦或者人,每个孤独的个体在朝圣的路上都在选择,而一群孤独的人选择坚信,自幼童到老人,他们与雾、雪对话,他们围绕着火炉唱着古老的难以辨别词意的歌谣,他们的身影永远在遥远的朝圣的路上,他们在面对着生老病死的沉默与思念;在几乎明信片似的影像中,我们在观察一代代藏民在用自己的身体创作着史诗,河水倒映着每一代人的身影,山峰歌唱着每一代人的颂歌。不同于万玛才旦导演对直接关注藏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身份定位,依不同于顾桃积极主动的进行民族文化融合问题的纪录和讨论;张扬似乎更喜欢对生活的细节进行白描:生活如斯,我们在静默的日常中没有奔跑,只有眼前的艰难之路,前行,朝拜,在时间中聆听一种声音,沉默而仁慈,广阔而深邃。

  《冈仁波齐》观后感(五):每个人心中都有冈仁波齐

  电影中十几个藏族人磕长头去冈仁波切波齐 ,有人说傻 ,有人说震撼。 其实终究和自己的认知有关系。藏族是全民信藏传佛教的,其实这里的人民对信仰的表达方式并不一样,虽然都要去拜佛磕头诵经祈福,但是真正能磕长头去冈仁波齐其实少之又少,这样的人群必定有坚强的毅力和耐力。有些人看了电影觉得愚昧,感觉藏区的藏民都被信仰捆绑而不做事等国家援助,

  这里要说一点:藏区发展落后不是因为这里的人们不勤奋不劳动,主要是因为藏区在各方面先天条件比如资源的缺乏 环境的恶劣 基础设施建设差等。假设藏区的人民最早就在我国的沿海城市地区,那藏区发展情况岂不是非常好了?但是也一定没有丢掉信仰,因为这是藏民族的文化之一。比如领国泰国也是佛教信仰大国,人家不是发展的挺好的吗?而且现在藏区藏民基本在接受了教育然后参加工作 ,参加国家的建设工作中,但是他们依然有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不是像传教士一样从小被要求必须信教,而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与生俱来的,藏区的有些汉族同胞这种信仰意识也很强。信仰和他们对社会和国家所要做的贡献并不冲突。只是每个人对于心中的信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

  对于影片中藏族磕长头有很多声音那也是理解的。毕竟很多人没有国真正的信仰,没有去过藏区 ,所以如果你没有在藏区待过或者对藏族文化非常了解,请不要妄想用一个电影来了解整个藏区和藏族,也请不要对他们的信仰妄加评论。

  所以不管是面对什么样的人群和行为“不要因为他们和你不一样就说他们不好”,

  有时间多看看书,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等涨了点见识,站在一定的高度,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大多数都一样,都是凡尘里的一粒沙。都在为心中的那道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

  你也承认吧。其实你心中也有信仰,只不过它更加的物质化和现实了,你在为这个信仰在做努力在苦行和修心。那其实你心中也有一座冈仁波齐。

  献上我最爱作家周国平 <<各自的朝圣路>>中的一段话: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

  还有建议大家去看一本书《朝圣之路》。另一种信仰的故事

  《冈仁波齐》观后感(六):no fear in their heart

  世界简单到只剩下信仰,也许是那个民族能在那么恶劣条件下生存下来的原因之一吧。

  简单到没什么语言交流。我想去朝圣。好。带xx去好吗?好。我们念经吧。好。磕头长见识。咱们没钱了,明天打打工挣点钱再走。好。

  简单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路上生孩子到学走路,这是多久的一段路,芒康到冈仁波齐1200公里用磕长头来丈量,孩子就成长在朝圣的路上。一路上吃饭,生病,睡觉,念经和死亡,这是多短的一段路让大家开始就都看透,没有对物质、名利、享受的困扰,更没有对恶劣环境、山体滑坡、车祸、疾病的恐惧,每个人都在劳动,都在前进,比昨天的自己进步,那是因为神一直就住在心里。

  简单到生活就是在磕长头的路上。18岁小伙子理发店遇到心仪的姑娘,虽然不舍,但是说的也是“等我回来看你”。这种我的再喜欢你,我也还是要做我自己,忠于自己的信仰,不失去自我,不忘初心。

  信仰伟岸到填满每个心灵,也许是那个民族能生活在地球之巅的原因之一吧。

  信仰是那么巍峨,那么不可撼动,那么神圣。准备好了上路,拖拉机一发动车,长镜头一摇到后面跟着的老老少少就开始趴地上磕,我的眼泪刷的就下来了……人去世在朝圣的路上,神山的脚下,平静的对待,然后大家念着经离开,继续转山,影片停止,没有再描述后续的转山。不需要了,不用再有什么结果,每次五体投地俯身下去的过程比结果更精彩。

  《冈仁波齐》观后感(七):另一种朝圣

  这是一部关于朝圣的影片,对于我也是在朝圣。

  看着这部近期立意最'神圣'的电影,我却经历了最糟糕的观影体验。前排带小孩的一直在窃窃私语;旁边的中学生在趴着睡觉;她旁边的父母一直在大声讨论剧情,电话铃声似乎开到最大,还接了电话。但我还是认真看完了这部电影,并且被深深打动了。

  本身信佛,但不是佛教徒,对藏传佛教也颇感兴趣,这也是一开始被吸引的原因。曾经和父母自驾去过西藏,在路边看到过零散的朝圣者,和在布达拉宫门前的树边边走边念经的老人。其实都是一眼之缘,远不及这部电影这么完整的叙述带来的震撼。

  那种坚定却是熟悉的,他们仿佛真的去到了神灵的世界,一心一意的在祈求。片中的一个概念是我最为有感触的,这些人的信仰根植在心里,根植在文化里。曾经我们被嘲笑为是没有宗教,没有信仰的国家,这是他们错了,我们中国人比任何国家都更有信仰,我们信诸子百家,我们信孔孟之道,我们甚至信妖魔鬼怪,只是你可能没发现这就是你的信仰。

  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朝圣,生活就是这条没有今天的'315'朝圣的道路。有些人可能在路上迷失,或许到最后都无法找到自我,但是仍然只能继续朝圣,只能继续寻找。

  《冈仁波齐》观后感(八):一场关乎信仰的生活与一场关乎信仰的消费

  暌违四年,张扬带着《冈仁波齐》回归我们的视线。第一次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误以为张扬要拍摄一部主角是藏族女孩的成长故事,这四个组合在一起会令人感到静谧而柔美的字眼予人好奇。实际上,冈仁波齐是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的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且被多个宗教称作圣地。

  梵语称之为吉罗娑山,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相传雍仲本教发源于该山;而印度教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在藏传佛教的信仰者眼中,冈仁波齐被认为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

  电影所展现的节点,便是这特殊的一年——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藏民所信仰的教义使他们走上朝圣之路。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去拉萨朝圣,去冈仁波齐转山,小村里很多人都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历经数月的前行,在经历了无数突发事件后,众人终于抵达了拉萨。由于资金短缺,为了筹备旅费,大伙留在拉萨做起了临时工。当凑够了路费,朝着冈仁波齐进发的时候,队伍中的老人杨培终因体力衰竭,在抵达冈仁波齐时突然离开了人世,大家在山头为他堆起一座玛尼石堆。

  《冈仁波齐》观后感(九):我不曾了解过的信仰

  抱着对西藏的好奇去看了这部电影,坚定了我向“天”走近的心。

  对于这个世界,每个人其实都是盲人摸象,知之甚少,我的三观都是由我的认知决定的,而我对世界对认知,受限于环境、教育。

  生活在中国繁荣城市的我们,相信的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这是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教育告诉我们的。对于我们而言,快节奏地运转大脑去在这个社会获得一席之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去努力去选择然后成功,这是我们大部分人接收的定律。

  《冈仁波齐》里的藏民,相信的是佛,相信因果循环。所以一千多米的跪拜之间,他们祈祷的是众生,陌生人之间的相处是赤诚和信任,杀了牦牛内心会不安,生者来逝者去他们非常平静。在前往拉萨的路上他们被车撞了,得知车主送人去拉萨抢救就直接让对方离开了;在前往冈仁波齐的路上他们钱用完后只是很平淡地一句“去挣钱”即去“耕耘”然后收获。

  那些豆瓣上评论“愚昧”和“封建”的,不过是自视过高地认为自己的认知一定是对的,没有了解现象背后的文化,即嘲讽着他们不知道的。

  然而重要的不是对错,这个世界其实也没有对错。重要的是要相信什么,这个社会要建立什么样的秩序和文化来让人们相信才可以更好。

  《冈仁波齐》观后感(十):无可救药的朝圣之旅

  第一次写长评,漫谈而已,请勿见怪。

  尊重导演尽可能纪实地拍摄影片的初衷,只是实在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感觉这和饮恒河水的印度人无异!我努力去理解他们“虔诚的信仰”终究无法和他们的邋遢落后的举止思想达成共识。

  孕妇?去朝圣?我的天!国家给你们父亲拖拉机,你们带着拖拉机去朝圣?老人不照顾,孩子不学习,去朝圣?一个个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可也没见着多努力地去改善生活。

  真心希望大家独立思考,信仰绝不仅限于宗教!我很庆幸自己不是一个生来就被教育成藏传佛教拥趸的藏人,科技,文明,知识,修养,审美让我们不断变得更加优秀美好,而不是寄托于怪力乱神。

  人安慰自己的能力无可置疑,队伍里的长者感叹朝圣途中诞生的孩子真有福气,呵呵 他差点死了好吗?同时人也很容易自我感动,克服一路的艰难险阻的确值得敬佩,只是我更在意路的方向而不是傻傻地渡劫,就像他们趟水继续朝拜一样。

  美丽的景色让我想到在新疆的日子,推荐大家去新疆西藏游玩,突然想这么说。

  祈祷是祝福,是表达内心的善意,是给予别人的祝福也是自我的内心洗涤,不过,以为祈祷就能转世,就能有变化有发展并谓此为信仰的,请你多点读书。惜时如金是美德,分秒必争是美德,想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要干什么,不要被历史宗教群体所裹挟。

  当妈妈继续教育孩子磕头有益磕头让人聪慧的时候,我心里又咯噔一下。

  景色倒是不错,可惜了了。

  他们用实例告诉我们要赚钱,要改善生活,要学习,要优秀,不要迷信,不要被宗教洗脑而懒于思考以至于不自知。

  24岁的我还在成长,即便如此,希望日后能理解他们的信仰,给自己心中以释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