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公民X》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公民X》经典影评集

2022-04-04 03:34: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公民X》经典影评集

  《公民X》是一部由克里斯·格罗尔莫执导,斯蒂芬·瑞 / 唐纳德·萨瑟兰 / 马克斯·冯·叙多夫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公民X》影评(一):五分钟的人性解读感化捷克

  我也刚看了《公民X》最后五分钟的诠释解读才是心理学人性最大的魅力所在,人人都渴望被解读被温暖,而这种解读正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一种关护爱。捷克一生都没有正真的被人关护用心疼爱过,因为性的障碍,个性偏执偏激导致一场令人惊悚荒谬的杀人罪恶,一生都缺失心灵的热流激流,唯一的一次暖流关乎爱便是心理学家对他犯罪罪恶、缺失的爱,关乎关注的解读。这是从未有过的,也是导致他致命的弱点,缺失的暖流爱,足矣一下冲击致倒。 从人性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捷克是个可怜的,干涸的人,他的原生家庭一定是荒谬的可怜的,这也与他的性障碍有关。可怜,悲哀。我想老师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历史苏联体制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优越的荒谬从而引入如今中国,了解历史了解政治黑暗。另一方面重要的便是结尾五分钟人性的解读,这便是人对解读的渴望对心与心交流的渴望。这是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身为人最稀缺也是最渴望的。 (今天没有白白存在生活,这便是生活的意义,一天天存在的意义,每天都是成长的。这是幸福美好的。有些电影是需要打底基础的,像这部电影一样,本来不想看,但是偏偏看了下来,没想到如此震撼,弥补了十天心灵的干涸。)

  《公民X》影评(二):疯狂和颓败

  看完了《公民X(Citizen X)》,在网上找了好几个字幕都时间轴都有问题,只好直接看原版,好在大部分都懂了,不过还是想对带俄罗斯口音的英语表达下我的欲哭无泪……

  这类讲述连续犯罪电影其实可以拍的非常紧凑、惊悚,给人带来视听的极大冲击,但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却并非如此。

  故事节奏平缓,许多看似随意的镜头却蕴含极大的寓意。影片更多突出末日苏联的颓败和疯狂。到处斑驳的红色,被撕掉的列宁海报,天桥落日下的大人小孩,一个个倒下的身影,一次次委员会的会议。阻碍侦查警官的是腐朽的官僚主义,让犯罪者疯狂的是他扭曲的童年和病态的心理,这两者又何尝不一样?

  因为是美国的片子,所以难免会让人觉得会带着对苏联偏见,但是我看得时候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这样极端的犯罪在哪里都会发生,而红色帝国的衰落,那是注定的,扎根于那个时代的每一个角落。影片对此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手法,并没有表达自己的立场,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感受。

  硬要说偏见,大概就是破落的城市吧,苏联的城市建设还是可以的,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营造出末日亡国的哀感。

  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挺喜欢这部片子的,很多画面都很值得玩味。

  2016.1

  《公民X》影评(三):宣传需要技术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侦探片,实际上是一部政治宣传片,主要目的是黑苏联。主人公的英雄形象反衬中这个政治体制的操蛋和不负责任。

  当然,苏联确实也很垃圾,否则就不会解体,不仅前加盟共和国多半都举步维艰,除了有油气资源的国家,大部分都过得比较惨。甚至像乌克兰这种重工业发达的国家,现在的生活水平都远远不如中国。俄罗斯也是吃苏联的老本吃到现在,变成一个资源型国家。

  里面有些黑的地方是比较夸张的,例如那位书记对主人公咆哮,你居然抓了共产党员?

  这是在开玩笑么?苏联枪毙过多少共产党员?

  只是电影导演把这个问题与血液检验的差错混在一起,使这个情节的荒谬感登时变得可信了。这就是政治宣传的技术。如果那位书记不是因为检测的证据来找主角,单凭一个共产党员的理由要求放人,就会显得过于荒谬而失去可信性。

  我的一位学生到中学教学实习,组织一个“爱国主义”的班会,中学的指导老师要求全篇不允许说中国一点点争议之处。这种宣传水平都是无脑的,一粉顶十黑。

  好莱坞才是宣传高手。在这部黑苏联的电影中,主人公是高大全的人物,这样才能全面衬托体制的落后。

  《公民X》影评(四):每一个成功男人,其背后都有另一个成功男人

  看完片子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上校的支持,也就没有鲍洛科夫的成功手刃凶手。所以也就有了标题。

  当然,这么说并不准确,因为成功男人的背后还有一个成功女人。鲍洛科夫的妻子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不多话,只是温情脉脉地理解并支持自己的丈夫,要知道这样懂事的妻子至今都不多见。成功男人的背后还有另一个成功男人,除了在政治正确和追求真相之间努力搞好平衡的上校,心理专家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就没有凶手的认罪伏法,没有了这位悲天悯人又充满猎奇心的心理专家,谁又能打开一个外表沉默寡言老实巴交的变态杀人狂的心扉?

  写到这里,忍不住插播,有猎奇心的心理专家才是好专家,连变态杀人狂的心理都不想窥探,简直白白辱没了心理学家的头衔。又或者,这里又是一处讽刺,高风险低收益的活儿,一向专家是懒得问津的,抑或即使心理专家,在面对这样穷凶极恶的杀人狂和没头没脑的杀人案时,心里也难免发怵。正如心理专家刚刚接受任务时开玩笑说的那样:当英雄实在压力太大,我只当了七八分钟,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说不上来,我们的社会是更需要上校这样韬光养晦、忍辱负重,让一腔正义感和激情雪藏心底,以高妙的制衡之术屹立不倒的人,还是更需要像鲍洛科夫这样一往无前、百折不挠,不撞南墙不回头,即使撞了南墙也不放弃信念的人。一个是掌权者,一个是战士。更大的可能是,他们缺一不可,只有这两种人同时存在,我们的社会才能存活,才有希望。正如心理专家最后完成审讯后对他们说的那样:你们两人一起,真是出色极了。

  整个过程,历时八年,上校和鲍洛科夫两人的变化也清晰可见。一开始,上校不动声色,威严不可侵犯,而鲍洛科夫就是个呆头呆脑、畏畏缩缩的普通法医,每天惦记的事情不过是想按时下班,以及不想替其他同事白干活儿。及至最后,鲍洛科夫已经可以从容不迫地开上校的玩笑了,他对心理专家说:将军本想幽默些的,但他内心太激动了。而另外两个镜头也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上校安慰听到制度改革消息而心绪不宁的鲍洛科夫:我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这就对了,谢谢你的信任。另一个是两人追查到凶手的线索等待支援时,在大雨滂沱的车站屋檐下,上校问:我为什么心脏狂跳不已?鲍洛科夫答:那是激情。

  整个电影没有太大的跌宕起伏和蓄意留给观众的悬念,但在环环相扣、徐徐渐进、牵动人心乃至令人心惊肉跳等方面做得并不逊色。有人评价说节奏太过平静,犹如流水账一般,然而最让我中意的却正是它的这一叙事风格,冷静,克制,简练,到了焕发美感的地步。

  影片用了大量的静止镜头,常常是对着一扇门,一个房子,或一堵墙,就那样定格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人物走过,静静地呈现故事的发展。简洁到令人发指,却有着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被袭击的孩子倒下时,占据整个画面的脸部特写和慢镜头更是震撼人心。电影海报的封面,一个小女孩叉着双腿站在站台前的背影,是整部电影最惊艳的一幕。即便如此,电影中也是一闪而过,并没有因为其惊人美感而多给予一丝一毫的渲染。这样的处理方式,这样的叙事节奏,看到居然还有人说它拖沓,我内心真是一万个不服。

  关于细节和情感,也有可圈可点之处。鲍洛科夫把自己的大衣让给只有一身军大衣可供保暖的年轻士兵穿,永远昂首挺胸脊梁笔直的上校大大咧咧、一派放松地瘫坐在鲍洛科夫办公室的椅子上,最后一起命案发生后也没有忽略安慰自责的便衣警察,等等。这些场景都是一笔带过,却让人心头一暖。

  案件部分,我只能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当然,鉴于现实情况,对相识之人也不要放松戒心,因为在很多时候,你认识一个人,却并不真正了解他。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一副正常人的皮囊下,究竟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

  有人说这部美国电影是在黑苏联。诚然,但又不能完全苟同。因为自古,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黑。况且,这么夸张和赤裸的黑,真的不是爱到深处自然黑,黑到深处自然粉么。[认真脸]再说,美国人自黑起来不也是倾尽全力,纸牌屋,汉尼拔,千钧一刻……

  《公民X》影评(五):前苏联最恐怖的连环杀手,美国人将他拍成了“杀人回忆”

  1995年2月25日,美国HBO播出了一部电视电影——《公民X》!

  影片取材自真实事件,讲述一名苏联法医历时八年,熬过重重困难阻挠,最终抓获苏联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犯——安德列·奇卡提罗(Andrei Chikatilo)。

  当时,距苏联正式解体过去不到四年,距奇卡提罗在狱中被枪决刚好一年。

  《公民X》影评(六):权力之盾

  图文版:http://www.douban.com/note/318248877/

  《X公民》(1995)是以前苏联连环杀手安德烈•奇卡提罗为犯罪原型改编的电影,此类题材一般会熔合犯罪、惊悚、悬疑、心理等元素,着力于凸显抽丝剥茧的悬疑叙事、惊悚阴森的骇人氛围、正角反派的明星魅力、华丽惊艳的精神分析等,《沉默的羔羊》(1991)就是这一题材的模式典型和成功范例。而《X公民》(1995)却背离了这种流行趋势,其主要冲突是侦破意图与权力钳制的碰撞。

  第一镜的背景和前景分别是乡村树林和行进中的列车。这既交代了犯罪作案地点,也实现了1982年前苏联的意象化:经历了18年经济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执政时代,作为重工业大国(列车)的前苏联已进入暮年(陈旧暗红色调),而农村依然贫困落后(树叶淡绿泛白、树木枝干弱小、其间杂草丛生)。影片中的列车行进方向都是从右向左(违背从左至右的心理自然原理,往往表现反常/厌恶的行为),这是美国视角对前苏联的情绪表达。第二镜与前镜存在影像匹配和意象细化的关联:破旧拖拉机的中下部俯拍特写,强调发动机组的猩红色调和大型轮胎的碾压动感,而尾部的割草机正清理地面的杂草,而死者的面孔在割草机下骇然呈现,整个影片的批判现实主题就此展开。

  二十世纪八零年代初叶,前苏联法医专家鲍洛科夫发现了一宗连环杀手案件,由地区高管组成的专案委员会断然否决了案件性质认定,理由是连环杀手只能是堕落西方的病态表现,不过他们还是成立了专案部门,并提升鲍洛科夫为负责人。仅仅在专案部门成立两日内,被政治性授意的刑警团队就通过诱导方式,让一名精神病院的吉普赛人做了替罪羊。替罪羊的身份无疑让官僚团队心安理得,即使真凶在替罪羊关押期内再次作案,官僚团队依然坚持吉普赛人是凶手之一,而十六宗命案是一群凶手的各自所为。鲍洛科夫提出了推进侦破和避免伤亡的紧急请求,均遭到了官僚团队的无情否决:因为增派人手意味着向莫斯科宣告官僚团队的无能,向FBI请求协助暗示了国体技术落后的自认,而公布案件等同于承认“连环杀手存在于前苏联”这一“政治错误”性质的事实。对于官僚集团而言,无辜者的清白可以无视,不断被戕害的生命也是次要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是维护政治正确性的要求。

  强大的权力钳制让案件侦破遭到了破坏性的打击:因为同性恋者是被妖魔化的异类,而对异类的凶手指认不会造成政治影响,所以官僚团体否决了鲍洛科夫正确的侦察思路(在火车站监视主动与年幼者搭讪的可疑人物),将大量警力白白浪费在对同性恋的抓捕上。甚至当鲍洛科夫一举擒获真凶时,却因为落后的体液鉴别技术和真凶的共产党员身份而被迫将其释放。强权荒谬决策的直接恶果是花样年华的不断凋零,地区高官的官僚主义已成为连环杀手的保护伞。影片通过侦察犯罪双线叙事的并列蒙太奇手法,成功实现了官僚团队也是血案凶手之一的隐喻意义。

  在连环杀手的犯罪辅线中,若干符号化的部分匠心独具,譬如火车颜色的选择:首次展现作案过程时,影片作者设置了往镜头方向缓缓开来的天蓝色列车,并安排凶手和猎物行走上空缆桥上,既暗示了“童真”生命即将远去,也象征了凶手虐杀后的“自由”快感。与上镜和首镜对应的是末次作案中的长镜头:火红色列车与水平线成45°角驶出景框,杀手焦灼的面容由远及近渐渐呈现,这里存有四重象征意义:凶手狂热的犯罪欲望(明岗监察让杀手无从下手)、即将到来的暴力和危险(凶手利用暗哨疏忽作案成功)、犯罪生涯和个体生命的终结(这次作案锁定了凶手身份)、俄国大地上崭新的政体(前苏联已解体)。

  而杀手数次戕害生命的过程影像,则与第二镜形成了前后呼应关系,控诉和批判了前苏联以革命的名义(发动机组的猩红色调)在肃反清洗运动(割草机的删刈杂草)中屠戮生命的罪行(拖拉机碾压过受害者的尸体):尊严地位被粗暴剥夺(猎物正面扑到的仰拍面部特写/仰面倒下的侧向面部特写),鲜活肉体被凌辱残害(凶手骑在猎物身上捅刺的多角度逼近推轨镜头蒙太奇/俯拍角度上下直摇镜头),个体精神被污化消亡(尸体被剜目后空洞的眼眶),牺牲者的鲜血献祭了强权的私欲(凶手畅饮鲜血的面部特写),无辜者的痛苦滋养了浪潮的狂热(凶手在刺杀同时达到高潮的特质)。

  其实历史上奇卡提罗的虐杀手法远过于此,对其变态心理的精神分析原料也极为可观,但影片明显志不在此,只是选择性地使用了可供象征的材料。即使批判现实至此,影片依然不能摆脱美国主流电影的影响。故事结构基本上符合三S原则(惊奇、延宕、满足),光影之间充斥了美国化英雄(鲍洛科夫)塑造的情节:英雄拥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妻子,这位女士具备母性的光芒;噩梦中杀戮景象和苏醒时拥娃一哭的影像剪辑,呈现了英雄的家庭信念和人道主义的联系;英雄的人道主义感召让周围众人重塑了人生态度;被盛誉为有智慧、有方法、有激情、有意志、有方向的五有新人,甚至FBI培育学员的第一堂课都要宣扬其光荣事迹(言下之意,FBI是英雄团队)。

  最让笔者百感交集的一幕是,专案三人组(英雄、将军、心理学家)得到了受害者家属群体的整齐划一的掌声。笔者不否认这一场景的真实合理性:当时的民众潜意识中赞扬权威的条件反射依然根深蒂固,他们无能力反思当局的无能也无意识燃起心中的怒火(十四年才将案件侦破,至少五十二人被虐杀:这如果是在一般环境中,必然会有非议的声音存在)——这是凭借批判对象的负面恶果来粉饰英雄寄托式的精神麻醉,无意中也形成了对其自身的辛辣反讽。一个利用“似梦非梦、似真似幻的世俗神话”来催眠麻醉民众的国度,也培育出了为数众多的热衷于英雄拯救世界的碌碌虫豸,他们总是意淫在世俗神话赋予的幻觉而规避现实的黑暗。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这假冒伪善的人!——《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

  (原载于《看电影》2013年6月下期天地街66号)

  《公民X》影评(七):罗斯托屠夫

  当年桑桑上面讨论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已经很是神往了,但也没有费心去找,这次总算看到了,也可能是太过期望的缘故,所以一见之下觉得惊奇却没有惊艳。

  和大多数侦探片不同,重点不是放在如何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凶手,侦探如何和凶手斗智斗勇,案件如何扑朔迷离山穷水尽又如何最后柳暗花明水落石出的;与之相反,影片一开始就把凶手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我们,它的重点不在于和凶手的斗争而在于和体制的斗争。

  而凶手就这样的在体制的“保护”下继续无法无天,从1982年到1990年,此间警方的调查一直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直到苏联解体,费提索夫掌权,真正意义上的调查才开始。电影中费提索夫去莫斯科的一段很有意味。然后终于真相大白,曾经1984年被当作嫌疑犯抓进来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的安德鲁契卡提洛就是恶行累累的罪犯。抓住嫌疑犯并不意味着结束,审问过程中安德鲁对于自己的罪行避而不答,审问者从莫斯科来的长官不肯将审问大权交给布拉科夫,直至最后一天,费提索夫大发一通脾气之后,布拉科夫不紧不慢的对审问者说如果你能找到一个人让他承认罪行不也是你的功劳嘛。然后心理专家出现然后水到渠成。

  电影的摄影非常棒,罗伯特的摄影很低调,没有采用过多的花头,用暗淡的类似旧胶片的暗黄色调恰到好处的渲染了整部电影的气氛。出现于镜头下的都是灰暗的天空,颓败的房屋,空荡的街道,以及作为杀人现场的冷寂的森林。非常逼真的再现了80年代那个死水般的苏联。密林中的杀人场景让人一阵阵心寒却又并不血腥。对于人物面部光线的处理很到位。

  案件资料:

  姓名︰Andrei Chikatilo

  外號︰「羅斯托屠夫」(The Rostov Ripper)

  出生日期︰1936 年 現況︰死亡,於 1994 年 2 月 14 日在獄中被槍斃處決

  殺人數目︰最少 53 人

  殺人方法︰折磨至死、虐殺並烹屍吃掉

  犯案地點︰橫跨整個俄羅斯,主要在羅斯托 (Rostor)、莫斯科 (Moscow) 和聖彼得堡 (St. Petersburg)

  殺人時期:1978 年 12 月至 1992 年 定罪日期︰1992 年 10 月 15 日 有關電影︰《Citizen X》

  惡行實錄︰Andrei Chikatilo 曾經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師,在家人眼中更是一個慈祥和藹的祖父,在鄰居眼中則是一個快樂的已婚男人,他是那一種在「可能是連環殺手」的嫌疑名單中排名最低的人,偏偏他正是俄羅斯一連串虐殺和食人案件的元兇。根據他的妻子 Fayina 在後來所講,導致他丈夫連環殺人的原因,應該是因為他無法正常地勃起與女性性交,他只有在對方死了之後,才能進行性行為。

  他最喜歡在巴士站或火車站留連,遇上適合的獵物便跟蹤,偶然也在街上找。對象以離家出走的小孩子和妓女居多,性別和年齡對他而言也不重要,例如他第一位殺害的就是一個只有 9 歲的女孩,也殺過 20 多歲的男性。另外他殺人時有一個特點,就是他會把被害者的眼睛除去,因為他害怕死者眼中那份欠缺生命的空洞。他也喜歡把獵物帶到森林裡去,有時甚至先和他們行幾哩路才下手。但比起他令人齒冷的殺人行為,他的被捕過程卻相對地平淡得很,只是警行憑不斷努力進行偵查,證明他是真兇並拘捕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