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国者》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爱国者》经典影评集

2018-02-12 20: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国者》经典影评集

  《爱国者》是一部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梅尔·吉布森 / 希斯·莱杰 / 乔莉·理查德森主演的一部动作 / 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国者》影评(一):为爱而战

  妻子过世,有着7个孩子的Benjamin Martin,曾经战斗英雄因此而反对战争,然而大儿子佳百列正如朋友所说“很像年轻时的你”,坚持要去参军。他说:“等你成家以后,你就明白了。”可是年少气盛的儿子怎么可能明白。终究是父亲哪,在二儿子被英国人无辜杀害后,他开始与佳百列组织民兵,并肩作战。在佳百列结婚的那天,他与暧昧许久善良美丽的小姨子拥抱亲吻了。呵呵,其实我当时在思考问题是为什么好像小姨子总是很容易喜欢自己姐夫样子呢,很多电视里似乎都有这样的情节呢。

  其中的战争情节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勇敢的心》里的William,梅尔吉布森还是很帅气的呢。尤其是这里面他做摇椅的那段,好可爱的男人啊,后来在英国将军那里见到一把很好的摇椅也很认真地观察一番甚至坐上去试试感觉,像个孩子一样,呵呵。很喜欢里头的那个黑人民兵,淳朴善良,刚开始还有些同情他毕竟是作为奴隶而不得不参加的。慢慢地倒对他越发尊敬与喜爱起来,就像后来同列的人所说“现在已经12个月了,你自由了。你愿留下来我很荣幸,真的很荣幸。”

  整部片子让我最感动地方倒不在最后虽然它也非常壮怀激烈,而是前面佳百列在教堂征集民兵的那段。男人们拍拍自家女人的手,一个个站了起来,父子兄弟,从此便相扶战场性命直面,那样的辰光与家中的嬉笑怒骂,该是天壤之别吧。当牧师也拿起枪,说道:“牧羊人要保护他的单群,有时要赶走野狼”,那种为了守护的不顾一切,勇敢的让我也兴奋起来。

  《爱国者》影评(二):《爱国者》和《革命》影评

  要求观看的是美国人罗兰德•艾默里克(Roland Emmerich)导演,美国人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主演的美国电影《爱国者》(The Patriot)和英国人休•赫德森(Hugh Hudson)导演,美国人阿尔•帕西诺(Al Pacino)主演的美国电影《革命》(Revolution)。

  《爱国者》,又名《决战时刻》、《孤军雄心》,2000年上映。故事发生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本杰明•马汀(Benjamin Martin)(梅尔•吉布森饰)是北美人,他曾参加过七年战争,身经百战。残酷的战争令他失去了心爱的妻子,他发誓要永远远离战争。所以当英国军队将战争烧到马汀的家园时,他首先选择的不是奋起反抗,而是躲避。当他看到他的大儿子佳百列(Gabriel)(希斯•莱杰Heath Ledger饰)参加了当地组织的大陆军时,也没有跟着挺身而出。但是,当他的大儿子被敌军俘虏,二儿子托马斯(Thomas)(格里高利•史密斯Gregory Smith饰)挺身去救哥哥而被打死时,马汀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这时才清楚意识到,只有反抗才能解救家园于水火。

  《革命》,又名《怒火山河》,1986年上映。影片以北美革命时期背景,描述了一个普通人——纽约捕鱼人汤姆•陶伯(Tom Dobb)(阿尔•帕西诺饰)当他的儿子尼得(Ned)(德克斯特•弗莱彻Dexter Fletcher饰)被迫参加军队,为了保护儿子他必须为自由而战的故事。

  20世纪,西方的历史学界出现了现代史学的转变,即与以兰克(Leopolde von Ranke)学派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史学范式不同。代表作如年鉴学派法国人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的《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Mediterranee et le monde mediterraneen al'epoque de Philippe Ⅱ)和美国人林•亨特(Lynn Hunt)的《新文化史》(The New Cultural History)等。

  伴随而来的,还有微观史学的兴起和叙事史学的复兴。以文字书写的、叙述性的取向似乎又复兴了,叙事史学似乎有了生机。以影视传达的、叙述性的历史文本,不论纪录片,还是历史剧情片,似乎逐渐受到学院专业史家的重视。 叙事史学的代表作品,以文字书写的,如英国人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的《叙事史的复兴:对新的旧史学的反思》等;以影视书写的,如《马丁•盖尔返乡记》(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和《断锁怒潮》(Amistad)等。

  按法国人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ats),“并非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而是由于它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它才使自己成为了一种语言”。按意大利人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电影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新语言”。 按美国人海登•怀特(Hayden White)《书写历史与像写历史》(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其实,任何历史作品不论是视觉或书写的,都无法将有意陈述的事件场景完整整的或者其中的一大半传真出来;甚至于连历史上任何小事体也无法全盘重现。每件书写的和影视的历史作品都一样,必须经过浓缩、移位、象征、修饰的过程。二者之间的差别,仅在于媒体的不同,而不在于制造信息方式”。

  “结构主义之父”,法国人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对古希腊神话传说研究;另一位“结构主义之父”,瑞士人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法国人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对普通符号学的实践;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罗普(Vladimir Propp)的《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他们的研究共同促成了“语言学转型”的巨大变更。

  他们这些研究的意义在于尝试指出古往今来人类同时代的叙事行为,具有共同的社会功能:即,通过千差万别、面目各异的故事,共同呈现某种潜在于其社会文化结构中的矛盾,并尝试予以平衡或提供想象解决

  立陶宛人格雷马斯(Algirdas Julien Greimas)将普罗普的七种角色/行为范畴概括为三组、六个动素,它们分别是主体/客体、发出者/接受者、敌手/帮手,并建立了自己的动素模型。动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出文本的表层和深度意义结构。

  在回顾了影视史学的兴起的过程和结构主义的研究之后,可以发现,虽然具有某种削足适履的倾向,未免通过阐释、甚至过度阐释将某个情节牵强地附会在普罗普的某个单元或某种功能之上,但是普罗普的模式结论在多种大众文化的叙事类型中仍相当有效

  下面将以《爱国者》和《革命》为例说明。

  《爱国者》,是典型个人英雄主义类型片,男主角马汀是主体、发出者和接受者“三位一体”。发出任务——反抗,解救家园于水火,是他自己;任务完成的利益接受者也是他自己。而客体——反抗,解救家园于水火,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是北美的独立和自由;敌手,是以大反角威廉•塔灵顿上校(Col. William Tavington)(约翰逊•艾萨克斯Jason Isaacs饰)为首的英国军队;帮手,则是形形色色的站在北美一边的配角——白人、黑人。

  《革命》,尽管它不是典型的类型片,但仍可以依稀看出主体、发出者和接受者“三位一体”的男主角陶伯。发出任务——为了保护儿子他必须为自由而战的,是他自己;任务完成的利益接受者也是他自己。客体是保护儿子,赢得自由,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也是北美的独立和自由;敌手是英国军队;帮手是以女主角戴茜•麦康纳(Daisy McConnahay)(娜塔莎•金丝姬Nastassja Kinski饰)为首的形形色色的人等——白人、黑人,甚至印第安人。

  《爱国者》和《革命》,分别代表北美独立战争时期北美上层和下层阶级的视角。《爱国者》的男主角马汀,是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的白人种植园主,代表上层阶级;《革命》的男主角陶伯,是北方纽约州的平民捕鱼人,代表下层阶级。

  《爱国者》的导演艾默里克为了让影片看起来更真实,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他把故事的发生地点定在了南卡罗来纳州,还专门地研究了当地的植被。其实,影片中的不少人物和场景,都能在历史记录中找到原型。

  影片中英国军队攻占查尔斯顿(Charlestown)的场景,指的是1778—1779年间,并没有什么重要打仗,英国人十分用力,他们的战略也变更了,他们差兵去攻南方诸殖民地,南卡罗来纳州也为英国人所得。

  马汀的民兵队也有原型。有一时期,殖民地完全没有正式军队,但是事业还没有完全愿意放弃。有许多爱国的小团体,由弗朗西斯•麦里翁(Francis Marion)、托马斯•萨谟忒(Thomas Sumter)、安德鲁•匹垦兹(Andrew Pickens)诸人率领,藏在大泽中,乘机冲出,攻击“保守党”(Tory)(指效忠派)和英国军队。他们虽不能成甚大事,但使英国人很觉不安。他们起麦里翁的绰号为“大泽之狐”,因为他来往飘忽,不可捉摸,萨谟忒为“善斗之雄鸡”,因为他奋斗至死的。

  马汀父子在窗户中观看大陆军被英国军队击溃的场景,指的是后来又重新召集军队,大家还以为霍雷肖•盖茨将军(General Horatio Gates)有大将才,所以仍请他来作统将。可是1780年8月里,有一晚,他要去夜袭康华里(Cornwallis),走到卡谟登(Camden),就中了伏兵,以致全军覆没。传说盖茨自己落荒而走,一晚走了75英里,没有停过。许多人就此失望,而英国军队也觉得不久就可统有南方的全部了。

  影片尾段男主角马汀和大反角塔灵顿上校决斗的场景,指的是差不多也在此时,幸而不久就得了一个胜利事情才得比以前较有些希望,原来康华里有一军官,名帕特里克•弗格森上校(Colonel Patrick Ferguson)的,带了1000个英国兵,和保守党在王山(King’s Mountain)被弗吉尼亚州来的伐木人,和卡罗来纳州人打败了。这些人并没领袖的,竟将英国军队杀尽掳绝。

  影片最后便是1781年10月19日康华里在约克镇投降,奏《世界已颠倒》(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的调子的著名场景。

  尽管如此,影片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夸张气息还是过于浓厚。影片的男主角马汀和大反角塔灵顿上校战斗力和生命力大得惊人,怎么打都不死。更为夸张的是,甚至连10岁不满小孩也能端起枪来消灭英国兵,牧师也起来战斗了。这是一部“真正的男子汉”的电影。

  如今屏幕中的马汀是北美的“国家英雄”。但是,如果马汀确有原型的话,那么,他首先却是个“南卡罗来纳州英雄”,然后才是“国家英雄”。第一批“民族英雄”是地区性的竞争和偏狭的爱国主义的副产品:对于一个仍然缺乏自信民族来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粘合剂。

  第一个主要产品是W•沃特(Water)《帕特里克•P•亨利(Patrick Henry)的生平和性格概述》(1817年版)笔下的弗吉尼亚州的亨利。 关于他的写作,沃特谈到,“在亨利的性格中也有一些令人讨厌的特点,有些几乎成了令人讨厌的空白……简言之,它真是个无可救药的对象”。但是,最后沃特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是亨利登上了天堂

  为了捍卫新英格兰的荣誉,威廉•图德(William Tudor)在《马萨诸塞州的詹姆斯•奥蒂斯(James Otis)的生平》(1823年版)塑造了马萨诸塞州的奥蒂斯,一位比他的弗吉尼亚对手亨利更早、更伟大的新英格兰英雄。

  塑造全美历史的努力,大概以乔治•班克罗夫特牧师(Rev. George Bancroft)的《历史》(1834年版)为标志

  与马汀同为上层阶级的代表,最著名的神话化无疑是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在内战爆发时还有记得华盛顿逝世的人活着:华盛顿显然还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成为全国问题的,不是如何使华盛顿成为历史,完全相反,是如何使他成为一种神话。 华盛顿的形象不是如人们想象的一直都是那么美好。1795年《杰伊条约》(Jay Treaty)签订时,他曾受到其政敌许多恶毒的攻击。 臭名昭著的梅森•洛克•威姆斯牧师(Rev. Mason Locke Weems)在《华盛顿生平录》(1800年版)中,塑造了华盛顿的神话。他甚至用“伟大的事物产生于伟大中”来解释华盛顿的出生,并编造了樱桃树的故事。他知道,这些故事无法证伪,因为人们无法证明它确实没有发生过。

  在这一意义上,文本中的亨利、奥蒂斯和华盛顿与屏幕中的马汀并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区别。

  《革命》当中也有不少与历史记录相对应的情节。

  片头的场景,指的是纽约一个小公园里,有乔治三世(King George Ⅲ)的铅像,被拉到了,送到康涅狄格州去铸子弹。

  男主角陶伯和女主角麦康纳邂逅的野地,估计指的是在白平原(White Plain),威廉•豪将军(General William Howe)得了些胜利,而且在11月16日,攻下了哈德孙河上的华盛顿炮台,俘获了3000人。

  陶伯及其儿子尼德后来被俘,差点成为了英国军队的军仆,当他们逃出来后,他们奔赴的大陆军据点应该是谷炉(Valley Forge)。

  我们甚至还知道,女主角麦康纳的家人是效忠派,他们在战后应该是逃到加拿大去了。纽约自始自终被英国军队占领,先是豪将军,最后是亨利•克林顿爵士(Sir Henry Clinton)。大陆军的士兵并不都是志愿参军的,大陆会议所允诺的补偿,最后有许多也并没有兑现。诸如此类。

  虽然陶伯不像马汀一类的“社会英雄”,但是,就其完成其自身的任务——保护儿子,为自由而战而言,他至少也是他自己的“个人英雄”。

  而作为下层阶级的代表,与陶伯不同,一般出现在西部故事中。因为北美幅员辽阔,当时东、西部的差距,有比西欧同一地点几个世纪的差距。所以东部城市的编辑,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遥远的西部所发生的事情。这些下层英雄人物的形象,一般最先出现在亚文学当中,并且带有一些喜剧色彩。最著名的例子是戴维•克罗克特(David Crockett)的口头传说。

  总之,不论两部影片的情节是否真实,有多真实,它们甚至还给战争的双方配上了《扬基歌》(Yankee Doodles)和《掷弹兵进行曲》(The British Grenadiers)的背景音乐,以增加其可信度,但是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两部影片想要表达的,都是现代人的观念而已,如《爱国者》的“在他们成为士兵前,他们是都是家庭中的一员;在他们成为传说之前,他们都是英雄;在一个国家诞生之前,必须有一场为自由而打的战争”,和《革命》的“我们要到一个自由的地方去,那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老爷,能做自己想做之事”,只是借用过去人之口。在这一点上,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像写历史与书写历史别无二致。在这一意义上,无论是马汀,还是陶伯,他们都只是象征性的符号而已。

  至于妇女问题、黑人问题和印第安人问题,则可以窥见北美主流的WASP(白人盎格鲁—萨克逊清教徒White Anglo—Saxon Puritans)男性的臆想。

  女主角最终都成为男主角的“战利品”,如《爱国者》中的夏洛蒂•希尔顿(Charlotte Selton)(乔莉•理查德森Joely Richardson饰)和《革命》中的麦康纳;黑人是因为迫于1860年代的废奴运动和19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才被搬上舞台,但是《爱国者》中的黑人的最终命运却是为男主角白人男性马汀建房子,而《革命》中的黑人甚至只是女主角麦康纳的女仆而已;《爱国者》中没有出现印第安人,但是《革命》中的印第安人,貌似意指纽约州的“五国”(Five Nations)诸部,但是他们都只是交战双方——白人男性的棋子而已。故事的主角和英雄,始终是WASP男性。

  《爱国者》影评(三):不想自由的人们

  昨天晚上和男朋友一起看爱国者。爱国者讲的是美国的独立战争,由美国人拍的,里面有这么几幕,说到黑人奴隶和白人,一起奋勇作战。而且其中多次出现,黑人和白人良好的社会关系与情谊。

  其中,还有一幕,有一个黑人的奴隶期到了,白人对这个黑奴说“你自由了”。黑奴依然选择和白人(自己以前的主人)在一起。

  男朋友说:这洗白的呢!(《爱国者》还真的是为美国人(使用奴隶)洗白呢!)

  我说,也还不一定。

  事实上,在我们今天饱受“自由主义”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当然以为人都是追求自由的。可是,当时的场景并不一样,他们并不是受这种教育长大的。所以,他们对于被剥削的概念,对于人权的概念,并不会像我们今天这般强烈。

  其次,我们在今天的视角来看,往往会以为奴隶主就是罪恶的,就是残忍的,就是剥削的,阶级就是压抑人性的,然而,实际情况可能真的不是这样。

  当然,我并不是否认有奴隶主有剥削的行为,我想表达的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可能远没有我们想得这么激烈

  换句话说,假使给予这些奴隶自由的机会,他们很可能很多人并不想走。就如同爱国者里面的黑奴。

  其实这一幕在《红楼梦》中也曾多次出现过。贾府为了给为了给元妃省亲,曾经买过十二个优伶,也就是唱戏的丫头。在元妃死了之后,按照规定,有爵之家一年内不许有筵宴音乐。于是,尤氏等便议定,欲遣发十二个女孩子,按照尤氏的说法:“这些人原是买的,如今虽不学唱,尽可留着使唤,令其教习们自去也罢了。”王夫人也表示:“这学戏的倒比不得使唤的,他们也是好人家的儿女,因无能卖了做这事,装丑弄鬼的几年。如今有这机会,不如给他们几两银子盘费,各自去罢。”这可不是一般的谴发啊,贾府不仅还了这些姑娘自由身,同时还给了他们一笔盘缠。然而,然而,“将十二个女孩子叫来面问,倒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也有说父母虽有,他只以卖我们为事,这一去还被他卖了;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也有说无人可投的;也有说恋恩不舍的。所愿去者止四五人。王夫人听了,只得留下。”

  想想也是,走了之后,获得的只是身份上的自由(这种自由看不见摸不着),但他们却要面临的是更加残酷的生活。比如,回到自己家中,也许会被自己的家人剥削(他们就是被家人卖掉的),也许会过着食不饱腹的生活。相比之下,在贾府中的生活不知比这好了多少倍呢?

  《红楼梦》中还有一幕我也是印象深刻的。有一回,晴雯因为耍小姐脾气(敢对着主子发脾气,可见贾府中待丫头是有多好),贾宝玉曾经对晴雯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让你走了倒好。结果晴雯说,我是死活都不肯走的。

  这一幕中可以看出几个信息,第一,丫头在贾府中确实是可以发脾气的,尤其是对着贾宝玉这样的主子,他们虽然是奴隶的身份,却享受着小姐的待遇(事实上,各房主子的大丫头本身也是副小姐);第二,真的让她们回归自由,是没有人愿意回去的。

  为了说明晴雯在贾府中待遇好,还有一幕可以说明,晴雯死前,曹雪芹有这样一段描写:“晴雯拭泪,就伸手取了剪刀,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试问,一个要干活的丫头,怎么可能留这么长的指甲?

  回到美国的黑人奴隶。我们都是黑人奴隶解放是南北战争的事儿了。很多人都以为南北战争是要让黑奴解放。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而是南北两边的白人利益之间的博弈。

  我很喜欢一句话叫做存在即合理。但凡存在的,一定它的所谓的合理性。如果真的忍无可忍,这些努力为什么不会群起反抗呢?我们每一次的革命不都是因为忍无可忍吗?竟然还在可以忍耐的范围之内,肯定是他们当事人自己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没有人是傻瓜。

  《爱国者》影评(四):每个人都是英雄

  最近一段时间,都在看战争题材影片,为了更好了解影片,也查了不少资料,狂补读书时欠历史老师的债。《爱国者》也是一部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反映美国独立战争题材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本杰明·马丁,是一个参加过英国与印第安七年战争的退伍老兵,同时也是一个有7个孩子的鳏夫。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本杰明本无意参加美国独立战争,但战火烧至家门,次子被杀,迫使他奋起反抗。在反抗才能保卫家园的背景下,他无意间将自己与家人的命运和美国独立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了解一些历史材料能更好的看懂这部影片,所谓七年战争(也称法国-印第安之战)是指发生于1756年-1763年,由英国与法国为首的欧洲列强之间为期七年的海上霸权和殖民地争夺战。有意思的是这七年战争虽是以欧洲众国为首,但战争的主要战场并不在欧洲,甚至可以说是对欧洲的影响非常小,大部分战场是其海外各殖民地国家,遍及欧洲,北美,中美,印度以及菲利宾。

  英国由于战前正经历过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其生产力和战斗力决定了其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并最终取得了这次可谓世界战争的胜利。

  由于长期战事,英国损耗巨大,财政紧张,因此加重了对各殖民地的剥削,而另一方面作为所属殖民地参战的北美地区,七年战争期间也积极配合英国,将法国殖民地赶出了北美大陆。

  战后英国不仅不念殖民地功劳,反而加重了对其盘削,另一方面自发现新大陆后,大批欧洲移民移居北美,很大一个分是英国人,这些欧洲移民对北美殖民地的工业和启蒙思想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例如起草《独立宣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以及被美国人尊为国父的乔治·华盛顿,其父辈或祖上都是定居北美大陆的英移民,很多移民后裔还是会把子女送到英国学习,受欧洲文化运动影响。

  早在七年战争之前,北美经济和民族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加之战后更残暴的剥削,迫使殖民地人民奋起反抗。当人民生活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一触即发的战争也就随之而来。

  《爱国者》就是在以上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本杰明·马丁(梅尔·吉布森 饰)就是一个英移民定居于卡罗莱纳州。曾是英国殖民地扩张的七年战争中英雄,但历史迭代的代价是沉重的,所有的战争都是血腥的,他被人们称为英雄,其实也只是一个双手沾满血的普通人,战后他一直受到自己内心道德谴责。

  1775年,不堪英国重压的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纷纷起义。在战争伊始,本杰明是反战派,也许人生来就是自私的,他做为一个英移民,如果不参战,是可以再继续他庄园主的富裕生活。

  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以我血荐轩辕,本杰明大儿子加百利不顾父亲反对,义无反顾地加入新成立的大陆军,参与反抗母国英国。一日,加百利送信受伤,逃回家里避难,随后发现战火已烧至家门,英军与美大陆军就在自己的庄园中相互厮杀。本着人道主义,本杰明对两边伤员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同时收留和救治。但随后赶到的英军上将William却下令杀死大陆军伤员,并搜查本杰明的庄园,结果发现加百利携带的那封信,带走了加百利,次子托马斯因想保护加百利被射杀,庄园付之一炬。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除非战斗,否则无法救出自己儿子,与独立战争时有名的那句**join or die**不谋而合,本杰明被迫再次拿起尘封的武器对抗英军。就像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所说,每个人追求的只是个人安乐,仅仅只是个人利益,但当众多的个人利益汇集一起的时候,就产生出巨大的英雄力。本杰明一开始只是为了一己之利开始保卫家园,他的目的和大多数被迫反抗的民众是一样的,没有人天生喜欢杀戮,喜欢战争,他们参战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严重压迫,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无论是大楚兴,陈胜王中的陈胜吴广,或是*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以及奋起反抗的苏格兰民众不也是自己的利益受到严重迫害从而被迫反抗的吗?

  在儿子加百利的带动下,本杰明开始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美国革命运动之中。1776年美国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战斗持续到1783年,随着法国成为盟友加入战争对抗英国,美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短短241年历史,从当初被奴役殖民地一跃成为世界最强国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饰演本杰明对于演过威廉·华莱士到梅尔·吉布森几乎可以说是驾轻就熟的,一样是为爱而战,不同是在此片中的他是为子而战,威廉·华莱士是为妻而战。但据说剧本中的本杰明本来是6个孩子,是他改为了7个,因为他当时有7个小孩。因此一个人父亲角色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难度,而且也更贴近于他当时的真实年龄。

  这部影片在美国和英国都是比较有争议的一部影片,一方面人们认为影片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影片,但是不够尊重历史,夸大了英军的残暴,粉饰了18世纪黑人和白人间的矛盾,误导了很多不明真相群众,而且本杰明做为英移民参战反抗英国,到底应该算爱过还是叛国?另一方面人们认为这是一部反映美国独立战争的最好影片,片中不乏感动,浪漫,震撼和激愤人心。

  不管怎么说,电影只是电影,通过它可以了解历史,但电影毕竟不是历史教材,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追究它细节的真实性。影片中最让我震撼的是两军对垒时,步兵行至距离不足百步之处面对面站定,两边同时装弹上膛开枪,对面倒下一片,然后再重新装弹上膛开枪;在装弹的时候,对方开枪,步兵就那么毫无遮挡的站在那里暴露在敌人面前,突然想到国歌中那句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所有战争中活下来的或者死去的都是英雄,不管成功或失败,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战,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

  《爱国者》影评(五):《爱国者》影评,爱国是一种错吗?

  《爱国者》是一部老片了,之所以最近忽然有兴趣又翻出来再看,是因为忽然很怀念梅尔吉普森了。

  每次当闺女向我兴奋地推荐现在他们同学们正热看热议的影视剧时,我总是耐着性子看也看不下去。

  我自认为自己还不老,更不是什么老顽固,也很希望和闺女共同看剧,学会欣赏她的欣赏和爱好,我认为这是和下一代沟通的很好的渠道。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我们欣赏不了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时,证明我们已经老了。然而我深表怀疑,我坚信:有些东西是历久弥坚的,否则还需要什么传承?哪里还有什么经典?

  翻出《爱国者》,我只是希望闺女能和我一起看一部画风根本不一样的电影。

  一、《爱国者》真的是爱国者吗?

  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中国人,都会有一个错觉,觉得本杰明就是一个热爱祖国,保卫国家的斗士,所以,本杰明就是电影名称中提到的“爱国者”。然而,事情的原本并不是这样的,这要首先从故事发生的背景说起。

  梅尔吉普森饰演的本杰明是法国裔美国人,他曾参加过法印战争,身经百战。残酷的战争令他失去了心爱的妻子,所以他发誓要永远远离战争。

  有的电影介绍里面把法印战争解释为法国和印第安人的战争,而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1754年至1763年间英国和法国在北美的一场战争。1756年,战争扩大至世界范围,成为七年战争的一部分,加拿大英语区和欧洲使用“七年战争北美战场”称呼此战。印地安人在这场战争中与法国结盟,攻打英国。1760年英国攻陷蒙特利尔,战事结束。1763年2月10日英法等参战国缔结《巴黎条约》,西班牙割让佛罗里达给英国,法国割让密西西比河以东法属路易斯安那给西班牙作为补偿。这场战争是法国在北美势力的转折点,并确认了英国在北美东半部的控制地位。

  仔细了解那段历史,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我们中国人大脑中想像出来的“爱国战争”,而这里的爱国者,首先还没有自己的国家,只有自己的房屋、土地和亲人,宗主国在遥远的欧洲,如果非要说自己是哪国人,只能把欧洲的宗主国说成自己的国家。

  如果本就是在美洲的第二代第三代后裔,也许他们更认同自己就是美洲人,而当时的美洲只是欧洲国家争夺的殖民地,如果不愿承认自己是欧洲人,还可以说自己是北美洲上哪一个州的人。总之,那时还没有美国,“爱国者”指的是爱哪个国呢?

  十八世纪,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在北美大陆三雄鼎立。为了争夺土地以及各种经济利益,法国、英国和各自支持他们的印第安人暴发过多次战争,本杰明最初参加过的战争就是法印战争,是英国和法国以及支持法国的印第安人之间发生的战争,正是在那场战争中,本杰明失去了心爱的妻子,从此发誓远离战争,家人的安全成为了他最最至高无上的追求。

  然而法国失败后,英国巩固了在北美十三州的控制和权力,加强了各项财税的征收,渐渐地触动了北美十三洲本地人民的利益,那些原本追随过英国的美洲本地民兵们又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要和宗主国英国分家自立。

  因此,美国独立战争,更接近是一个脱离原宗主国军事威力范围的自治地区,与中央政权之间为经济利益分配的争夺爆发的一场内战。

  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法国自始至终是最大的支持者,可以说,没有法国的支持,美国的独立战争很难胜利,所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支持一个新生的脱离英国的美国符合当时的法国的利益,所以,法国选择和新生美国站在一起,那个曾经的美国象征的自由女神像也是法国赠送给美国的。

  由此可见,本杰明从一开始就明白,当时的美洲新大陆就是一个列强争雄的地方,跟着谁打仗都是被那些欧洲宗主国们当作棋子和炮灰而矣,所有的口号和发动战争的借口与理由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其实质都是欧洲大国们的利益争夺,换冕堂皇的理由掩盖不了他们嗜血的真面目。

  所以,本杰明一开始拒绝参加这场战争是因为他看够了这个大陆上以前发生的种种战争,不愿再糊里糊涂地打下去了,受伤害的都是自己的家人,而对自己真正重要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家人,其他的都不重要,都是炒作出来的,都是战争狂人的借口罢了。

  对于两百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也许会觉得他太过固执,看不清未来和美国这个新国家即将诞生的曙光,然而,这缘于我们知道那段历史,如果把我们放在当时,经历和本杰明一样的经历的话,也许我们就会同情和理解本杰明的选择,甚至会随他而去。

  爱国,也许只是一个幻象罢了,因爱国的口号而去战斗,最后也许只是换了一个主子罢了,未来的还没有见到过的主子就一定比老主子好吗?不可预知。

  如果你是一个农场主,有自己的领地,有大片的农田,有温暖的房子,有可爱的儿子们,有帮你耕作的农奴,你还要什么?以爱国的口号去投入生死难测的战斗,得来的就一定比原先的好很多吗?对于一个欲望不是特别大,追求家庭生活的人来说,本杰明,真的没有什么好去战斗的,所以,他的选择是正常的。

  也许,本杰明做过坏的打算,即使战争烧到了身边,只要我不站在任何一方,你们打你们的,谁当最后的主子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只要我的土地、家园和孩子们,让我交税我交税,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你死我活。

  然而剧情的发展,使他不得不选择了战斗,一切都缘于那个傲慢的英国军官。

  所以,《爱国者》真的是因为爱国才去战斗的吗?我看更像一次被迫的选择站队。

  后来,上网查了下,电影英文原名是《PATRIOT》,直译为爱国者,英文原意是“热爱家乡、热爱家人(famlily)的骑士”。家人,在中世纪欧洲,也不仅是父母子女,原意是“同一个屋顶下的人”,包括了仆从,属民,从属的骑士;简言之,就是一起在战乱中躲在城堡里求生的人。 这个词的来源,充分说明爱国者,首先是爱家者。

  从这点来说,所谓的《爱国者》也许是我们翻译的问题。

  二、国家是什么,为什么要爱国?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关于国家的产生,有很多观点和理论,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产生的理论,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更多地只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认可,那么我们抛开意识形态和政治对立的理论旋涡,单就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来推测和演绎,国家的产生,也许可以描述的不那么空洞和抽象,而是更容易被人想像和感知的。

  我们无法知道历史学家告知我们的原始社会的民风民貌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机器穿越到以前,然而,也许我们可以参考和观察动物世界,看它们的社会组织形态,同时,接合现当代远离国家政治中心的边远地区的人类社会形态去大概勾画出一个人类孩童时期的原始风貌,并窥探国家的形成过程。

  我们现在能想像出来的在国家还没有形成时的最早的人类组织形态,一定是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组织形态,就像我们看到的动物世界。在动物世界里,比如老虎狮子往往都是以一个家庭为一个族群的,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家族和势力范围。

  而再弱些的动物,则往往会有较大的群体形态,比如牛、羊、鹿、马、狗等,然而它们会有领头,会有一个不像狮虎那样以暴力为前提存在的头领,大部分群体在头领的带领下进行迁徙、繁衍。

  而距离人类最接近的灵长类,比如猴群,历来是人类社会学家观察研究的重点,猴群往往有王,而且为了争夺王位会有斗争,只有猴王有交配权和食物的最先享用权。而这更接近人类社会的早期形态。

  事实上,人类社会的早期一定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组织形态,即使现在的一些村庄的名称也能让我们看到那时的社会结构,比如赵庄、张村等等,一个村庄可能都是姓张的,或姓赵的,一个村里的人可能都是沾亲带故的,对于这个村庄来说,无需什么村长等现代基层政治存在,只需要这个村里有一个同姓族群里年龄最长的,辈份最高的,最德高望重的,自然就会成为这个自然村的秩序管理者。

  而反过来,这也是现在基层自然村里民主选举的难处,有些村里有几个大姓,显然哪个姓氏族群大,在村子里的势力就大,话语权就大,地位也就大,民主选举选来选去自然就是那个姓最大的家族的票多,其他人别说选不上,就算外面硬插进去安排进的,也根本领导不动,还得听那个姓最大的家族的话。

  近些年,中国很多地方因为种种原因进行了大村镇建设,这类似于城市化进程在农村的微缩版,当几个村子合并在一起之后,原有的家族力量格局便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水泼不进的面貌便有了改观,各个力量的再平衡成为了契机,才使得基层的选举和民主议事有了可能。

  而这显然类似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家庭向部落过渡的过程,居住地域接近的、交往较多的,语言和沟通及情感相似的家族走到了一起,构成了部落,使得每个家族有了更强大的后盾,使得每一个家庭在面对野兽和外来部落威胁时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再往后发展,部落之间会因为水源、果树、粮食和居住地的争夺而发生战争,近期一篇新闻说,中国泉州某地两个村庄因为水源而祖祖辈辈进行了多年的争斗,两村两百多年互不通婚,直到最近,两个村庄才破毒誓通婚。可见,在争夺群体共同利益时,群体内部的每一个个体都会严格遵守某种约定好的价值目标,维护本群体的利益。而在原始社会,在还没有更大的力量能进行介入和调解时,部落之间的战争和兼并不可避免,而只要有战争就有兼并,在这样的过程中,部落会不断扩大,直到形成城池,城池之间再兼并慢慢地有了更辽阔的疆域,直到形成国家。

  说国家是暴力的产物必是确定无疑的,从国家的产生基础来说,国家是每个居住人的安全保障,同时又是对外战争的发动单位,如果没有战争和兼并,根本不可能产生“国家”这样大的组织单位,除非我们把一个狭小势力范围内的小家族也称作国家,所以,国家必定是战争的结果。

  那么爱国有什么意义呢?

  从国家产生的基础来说,爱国就是为了爱护自己的居住地,爱护自己的家人,维护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安全稳定的生活,然而国家是个复杂的机器,从国家诞生的那天起,国家就不再像它的产生单元那样单纯,更不是简单的利益共同体,内部的矛盾和纷争不亚于对外的纷争。

  比如猴群中的猴王,猴王会在有外来猴群入侵时率领本族猴群战争,直到赶走外来猴群对自己栖息地的入侵,然而,猴王在本族内部所享有的绝对权威也不容其它猴子的挑战,同时猴王的特权也必然是建立在对其它猴子的压制之上的,所以,你可以说猴王是本猴群的组织和保护者,同时,它又是内部利益的独占者。

  当然,人性和兽性不能完全等同,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后,失去的是什么呢?小时候不懂这个故事的哲理含义,现在理解来看,就是失去了兽性,上升了人类思维。

  人类和动物不同,所以,人类才可能建立庞大疆域的国家和复杂的组织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群体力量很强大,然而人类的个体力量在动物界却很弱小,如果没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社会组织形态的产生,人类就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水平。

  事实上,中国的现代国家概念是在清末民初才渐渐发展产生的,在此之前,中国的国家概念是和君主紧密相连的,忠君和爱国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中国的国家就是君主的国家,是家天下,谁有能力谁当家,谁当家只是换个国号罢了,民间戏文里喜欢把国君说成朝廷就是指的这个意思,所以民间老百姓对国家的理解很现实,国家对我的影响和概念没有那么崇高和有意义,谁当朝廷都是那些大人物的事罢了,于我们小老百姓没有什么分别。

  所以,有言说清末八国联军入京时,老百姓趴在城墙上看热闹,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看哪个人又要当新朝廷了。

  有言评价说,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说的就是当时的国君和老百姓的心态。

  那么欧洲为什么国家概念那么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欧洲面积不大,西欧的面积比中国面积小很多,挤了那么多国家,战争不断,国家就是在战争中产生的,所以,国家的概念和归属感也是在战争中建立和加强的,这种加强是全民的,不仅是君主和精英的。

  因此,中国的国家概念不强,老百姓的爱国意识不强,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统一太早,多少年来,只是各民族轮流坐庄,你方上罢我登场,皇帝轮流坐而矣,老百姓心中有朝廷概念,而无国家概念。

  所以,当近现代中国频繁遭受西方国家和日本入侵之后,无论是精英还是普通国民对中国这个国家的概念认识越来越深入和趋同了,大家都认识到了我们共属于一个国家。只有大家一起为这个国家战斗,才能恢复国土,求得平安。爱国意识也是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的。

  同理,建国后,新中国的外部环境一直并不安宁,面临东西两个大国的打压和威胁,冷战的压力、封锁的困难和各种敌视与污蔑反而促使中国的国家概念更强大,使这个国家更加团结,使爱国精神更深入人心。

  为什么改开后,霍元甲、陈真、霍东阁等香港电视剧会红遍全中国,其主打的爱国精神可以说是根本。还记得那句常听到的话吗?“中国人,再也不能一盘散沙了!”

  因此,比较客观地现实是,中国虽然有几千年的文明,然而至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国家的概念在分分合合中并没有发展成现代国家概念,现代国家概念是生成于清末民初国破家亡之时,是日本入侵中国,即将亡国灭种之时,是别人叫你东亚病夫之时,加上中国近现代地理知识的引入,人们对世界和中国的地理概念有了更准确和清晰的认识之后,中国这个国家的概念才算渐渐完成。

  因此,若问爱国有什么意义?很简单,只要这个地球上还有两个以上的国家,只要还有国家间的战争,国家存在的意义就存在,爱国的意义就存在。只到有一天,地球大同,人类大同,人类世界只有一个国家,人们之间没有了地域的歧视、理念上的分歧和敌对之时,国家和爱国这个概念才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当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时会怎样?也许国家内部的治理早已与现在不同,因为科技手段的提高和人们的素养和信息交流的更加便利,国家的管理机制以一种我们还想像不到的方式存在,至少可以确认,“爱国”就不会再像多个国家存在的地球那样有意义了,必将随之走向消亡,人们会更关注的是怎么“爱自己”。除非,星际战争又爆发了,作为地球人这个新的国家概念再次被提起和强调。

  那么为什么现今已经有很多人在质疑爱国的意义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只要看看是哪些人最早提及的这个问题就知晓明白了。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大型的世界级的跨国企业的体量已经大到惊人的地步,经营发生问题会影响到很多国家的经济和全世界数十万人的生活,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对于国家和爱国的意义自然产生质疑。

  如今,有很多人已经有了多重国籍,有了作为“地球人”的自由和快乐,对这些人来说,国籍、绿卡、海关等等东西,都是阻碍他们自由地东西,国家有疆界、有边防、有海关都是对人类自由的约束,爱国更是对人自由的胁迫。

  那么自由是什么呢?其实自由不但指的是生理上的肉体上的自由,更有心灵和灵魂上的自由,当然,我们平时讨论的大多是前者。

  然而,自由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自由对不同的人来说也是有着不同的边界和定义的。

  对于有钱的人来说,当个体实力高于大多数人时,他便有了超出一般人的自由。即使战争,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也能做到来去自由、不损毫发的。

  比如,中东战事不断,叙利亚、伊拉克几乎每天都在死人,每周几乎都有爆炸,每月都有自杀式袭击,当我们为欧洲一些国家因遭到恐袭而义愤填膺拍岸而起的时候,别忘了在中东,每年数十人以上的伤亡数不胜数。

  中东战乱的同时,难民如潮,很多人拼死坐上黑船漂向心中的圣地欧洲,然而到了那里的都能得到心中想要的吗?恐怕不是,至少不都是。

  战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灾难。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满目疮痍!尸横遍野!

  那些无法逃离战争,并毁灭于战争的家庭一定对于安宁的生活有着无比的渴望。

  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即是如此。

  然而,我们在看到那些战争中的人间残剧时,看不到的另一面却是,战争往往带来了货币的流动,这也是为什么《货币战争》能够被广泛接受和热销的原因。

  战争,必然带来资金向非战争区的逃逸。比如,在中东爆发战争之初,甚或之前,那些有钱的人早就收拾细软移居海外了,对他们来说,战争只是躺在沙发上喝着咖啡悠闲观看的电视新闻罢了。所谓的祖国,所谓的战事,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罢了。

  显然,不难通过对比看到,国家这个概念,对于不同实力的人来说,意义完全不同。因此,爱国这个概念和意义对于不同实力的人来说,更是不同。

  不说外国,就说中国,当年抗战时的中国不也是这样吗?甚至解放战争时的中国也是如此,那些国军将领和达官显贵们在战争前后纷纷移居香港、东南亚、欧美的大有人在,战争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国家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普通的人根本无法比拟。

  所以,什么阶层有什么样的利益,什么身份有什么样的追求。这在弱肉强食文化盛行的欧美更是如此,看看欧美拍的那些灾难题材电影,当惊天灾难来临时,能逃走的大多是富人,而被遗弃的往往是普通人,好在他们善于讲故事,把普通人团结起来战胜困难的故事也拍得那么动人心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爱国的往往是最普通的底层人,因为他们是最接这个国家地气的人,也是和这个国家瓜葛最多的人,也是命运受国运影响最大的人,他们也可以选择不爱国,但到了最后,都不得不选择做一个“爱国者”。就像本杰明。

  三、演员气质和文化气质

  起初推荐闺女看这部《爱国者》,真的不指望她能有什么深刻的理解,只是希望她能去试着理解和欣赏另一种演员气质。

  对于男人来说,到底什么叫“帅”,这本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怕就怕,媒体只有一种关于帅的解释。

  试看中国荧屏,真正的男人形象越来越少,我说的男人形象是指的男人性别特征更加明显的形象。

  比如小贝还是万人迷的时候,长发大分头,是万千少女的偶相,苦干年后,他剃了平头,我的希望是,还会有大量的女孩喜欢他。

  电影,作为一个国家对外文化输出的主要手段,不知不觉中会影响国人的文化自信和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与认识。试看中国电影的男主角们,葛优、王宝强、徐峥太过喜剧性;小鲜肉们虽然赢取万众少女芳心,但形象都太过女性化;而形象男人些的,阳刚些的,很少很少,姜文算一个吧。

  也许是因为影视剧越来越讨好女性观众的原因,所以小鲜肉越来越当红;也许是因为影视剧题材选择的问题,阳刚血性的男人故事太少导致影视剧鲜有猛男;也许是因为当前文化创作者们的心理趋向性的问题,使得我们鲜有男人题材作品问世。

  以前,曾经看过中央十套的一期对中国近二十年电影作品的回顾节目,作品从头到尾梳理了一些二十年来曾经有一定票房和影响力的电影,试图借此把握中国二十年来的人民生活面貌和文化走向,我只能觉得好笑,那些所谓的影响力作品和所谓的大片,都是些什么呀?全是用钱烧出来的所谓大片,请一些所谓的大明星来,资金全砸在明星身上,制造出来的粉丝票房,还有一些假数据。

  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电影真的是在群众的口杯中创造出来的票房吗?哪个不是靠排片排出来的,我们群众有那么多的选择吗?

  不过,据说近些年好很多,希望都是真的。

  我说这些,是因为觉得中国当前影幕中缺乏的阳刚形象,不都是民众的选择和喜好,更多的是媒体的宣传和引导。

  其实,纵观世界各国影视演员的气质往往反映出了本国的文化气质。

  可以说,文化影响力往往和国力紧密相连的。

  世界各国中能够引领潮流并为各国所仰慕的无疑是美国!美国从建国开始就充满着战天斗地的精神,一辈辈这种战自然、勇探索、爱冒险的精神不断传承,没有被丢弃,建国短短二百年就成就了世界老大哥的地位。国力的强盛,文化的自信,二战后垫定的地位,使得美国的文化始终充满着战斗气质、阳刚气质和工业气质,即使是女人,也是一副女汉子的形象。记得最近看过一次外国人的访谈节目,那个外国女人说学不会中国女人撒娇的样子,不会撒娇,可不是吗?他们的文化里就没有这种东西。

  欧洲各国的电影大多略显压抑,这缘于欧洲经过一战二战之后丢失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加上冷战时期巨大的战争压力等等造就了文化上的压抑和反思。

  英国相对好些,而欧洲内陆国家都偏阴暗压抑些,原因多多少少都和二战时的表现和影响力有关吧。

  而亚洲的电影,比如日韩,因为他们两个国家在二战中的表现使得他们的本国创作者们几乎无甚可表,所以,他们的战争电影就较少,尤其是近代战争电影更少,更无法作为本国的文化符号或文化影响力对外输出,因此,当战争这种最阳刚血性的东西被剔除出文化表现力时,男人的影响力就从文化影响力中示弱,女人的文化输出力量加强了,所以试看韩日的电影,文化整体偏阴性,偏柔性,阳刚的血性的东西少,鲜见英雄形象和猛男形象。

  台湾的文化仿效日韩,因为和日韩一样有美驻军,在文化表现和文化宣传上是日韩一样的路子,加上他们一样受到强大的冷战压力,所以,文化自信力不强。

  而香港,因为城市化进程早,较早地接触了英国的法理文化,都市文化形成的好。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底层人谋生聚积的地方,所以充满了生猛的市民气息,文化反而偏刚性些。

  再说印度电影,因为印度在冷战中先后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重视,加上印度百年的英国殖民地历史,使得印度精英们更加亲西方,和西方的沟通也更加顺畅,印度的精英在印度发展史中始终没有受到革命和伤害,所以,印度的电影文化是典型的精英文化,也很自信。

  而中国内地文化刚建国时,充满着战斗号角,所以是典型的阳刚文化,女人也充满着战斗力,而改开后,中美蜜月期,中国接受和翻译了大量优秀的欧美电影,以美国好莱坞居多,这也是典型的阳刚文化,充满着建设和战天斗地的气息,而九十年代后,以琼瑶阿姨为代表的台湾文化大举进入中国,你侬我侬的爱情故事,俊男倩女感情纠葛填补了中国建国以来太久的对阴柔文化的饥渴,人们见识到了另外一种你死我活的爱情故事,已深深着迷了二十多年,至今未熄。

  当年,很多人说邓丽君的歌是靡靡之音,现在想来,多是指的这种影响吧。

  而对中国,我的希望是,各种影响力都在,都有一定的受众群。中国的文化一直以开放多元著称,那就保持这种多元,且不可偏废,把久违的阳刚文化拾起来。

  香港文化也许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接合最好的,是个可参考借鉴的对象,最近,香港导演和演员纷纷来内地发展,尤其是导演的进入,让我们看到了香港导演的功力,尤其是他们善于讲故事,并且接地气的能力,比如《中国合伙人》,比如《人在囧途》,如果说这些电影反映了中国的时代脉搏和时代的变迁的话,我还觉得更可信些。

  当下中国文化人有一个很危险的趋势,就是很多文化人并不是真的了解或愿意了解中国的时代真貌,他们喜欢停留在自己的想像里去表现世界。

  中国的文化里,有很多文化人的文化营养并没有从现实和生活中来,而是从读书中来,看过很多书,就去自己写故事,故事来自于借鉴和技巧,因为没有生活,没有对时代的真正认识,所以他们的文化阐诉往往是空洞的,要么只善于写古代故事,要么写玄幻故事,而对当下中国的时代脉搏不善把握。这也缘于中国文化人很多人还不善于学会把文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相接合,把文学创作当作闭门造车的事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做阳春白雪,不愿接触下里巴人,不愿意附下身子接触烟火气,文学创作便成了这个样子。

  至于迎合西方人的爱好就更是如此了,如果现代中国人都是那样不堪,怎么会有现在的建设成就和科技实力?如果清朝的长鞭子中国人都是那样英明神武,哪里还有八国联军入华?

  此外,中国文化精英们在文革时期受到的打击,使得相当一些文化创作者们至今没有走出阴影,对中国普通底层人充满了不屑和怀疑,加上改开后,推开国门走出去,国内外巨大的经济差距使得一代文化人的自信受到空前的打击,他们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都有了极大的怀疑,甚至敌视和不屑,这也客观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走向。

  所以,中国的文化乱象是很多外力和内里原因引起的,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也许,只有时间才能改变这一切。希望八零后九零后能尽快上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中国的电影电视就会有明显的改观了吧。

  《爱国者》影评(六):[影评]爱国者:美利坚和北极星的家国叙述

  事实上我觉得这部片子译作“决战时刻”或者“孤军雄心”都是相当不错的。这个直译的名字只是土了点,却恰好符合影片的本意:一个美国农民对国家的爱,于是这个译法确乎不错。这部片子其实没什么说道,典型的美国式的“古装大片”,特效好,战斗场面多,道理浅显,符合喜欢《勇敢的心》、《最后的武士》之类影片的观众的审美趣味。有趣之处在于两点,其一就是导演实际上是个甚牛的德国人,他的毕业作品还曾在1983年获选为柏林电影节的开幕片。然而此君最擅长拍得都是《独立日》、《后天》之类典型的美国大片。在“大片无国界”之外,我们多少也嗅到了商业利益之后的无根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本质,正如第二点有趣之处,一个德国人拍出来给全世界看的,对美国建国历史的“主流叙述”。

  影片讲的是一个叫做本杰明·马丁的美国农民一家在独立战争中的风风雨雨,主要表现的也是美国民兵在独立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讽刺了英国人的残暴和法国人的不靠谱。甚有味道的是英音和美音的交织以及对抗,天晓得那个年代有没有这种语音上的分化……切入角度是大家熟悉的从不愿战争到被逼参战,再到领导军队大获全胜这样一个典型的英雄叙述,有意思的是,马丁大叔不愿参战的原因是“要保护自己的家人”,终于,当儿子死在自己的面前、房子也被英军烧了的时候,他发飚了……于是一个人(带着两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儿子)收拾掉了20多个英军,从此踏上了民兵的不归路。精心设计的一个细节是他妻子的项链,北极星——他恰好有7个儿女。这个家的符号一直被强化着。于是我们看到影片提供的主流叙述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家园,英勇的美利坚人民站起来了,把英国人赶出了美国的土地。而事实上,所有的经济政治复杂因素都已经被抛开,而最有意思的,关于美国那个“民族”的如何想象和建构的过程丝毫也没有表现出来。那种对家的爱,怎么看都苍白无力——对待这么大的历史命题,用这种个人的角度去叙述,我们不能要求太多,《阿甘正传》那是极品,可遇不可求。从这个视角,我们只能看到“家”,而“国”也仅限于利益不同的英美之争。战争的理由却真的跟历史书,尤其是中国的历史书上写的一样。看到影片还煞费苦心地安排一群“自由的黑奴”主动参战的时候,我不由得笑了;而当梅尔·吉布森饰演的马丁大叔扛着星条旗,一如德拉克罗瓦的名画《自由领导人民》一般冲了出来的时候,我不由得哈哈大笑,终于还是不忘掉战争中的个人英雄啊。独立战争之后,重建家园的人们脸上是幸福的笑容。这些都不算什么,可怕的是,这一切竟然是如此的亲切和熟悉,一如我们自己的故事。

  无论是德国导演还是中国观众,我们都是如此地熟悉和热爱美国历史,甚至比美国人还要热爱,正如若干世纪之前我们被人热爱一样。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289196/

  《爱国者》影评(七):先辈

  虽然难以避免的渲染了美国人民如何英勇抵抗英国殖民者获得自由,建立自己的新世界的壮举,但是这部电影还是感动了我的。本着看Heath的初衷,没想到主角是梅尔*吉布森,我不大喜欢这个老头子。昨天才看完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他号召美国公民铭记先辈们建国时的理念,不要忘却美国讲国的核心就是自由,今天再看这个片子觉得颇有感触。人们都是善忘的,中国政府是不是也有点忘记了建国的初衷呢?把土地还给农民,农民还是没有过上好日子。

  恩,政治的问题我不懂,我把这样的建国思想看做一种梦想,不愿意看到梦想被磨灭的样子。

  三父子一起打敌人的那一场不错。

  同时影片教给我们,不要锋芒太露。

  《爱国者》影评(八):见识到十八世纪西方军队用火枪大规模对决的场景,逼真、震撼。

  这片挺好看的。节奏紧凑明快。看了很多遍,很多台词都能背下来。

  1.见识到十八世纪西方军队用火枪大规模对决的场景,逼真、震撼。

  2.了解了一些美国独立战争时的社会风貌。

  3.片中的英国将军训斥他手下残酷对待殖民地居民的军官,“……these colonials are our brothers. When this confict is over, we'll rebuild commerce with them, do you understand?”.——这些殖民者从根儿上说是咱兄弟,仗一打完,我们还是会和他们重归于好,大做买卖的。——可见英美在骨子里就是一家亲,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4.片中的小白妞鼓动群众起来参加民兵反抗英国人的那段对白,让人印象深刻:“……will you now, when you are needed most , stop with only words?……”——现在美国需要你们,你们还要继续大言无行吗?——美式的主旋律。

  《爱国者》影评(九):很多理要讲,明辨是非太难

  这电影虽然是拍战争的,可是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抒情,一抒情节奏就得慢,甚至还得用慢镜头,结果电影就老长,但依然很抓人,这是导演的功劳。但仅仅抓人是不行的,这样只能是成功的商业片。必须还得有深刻的东西。本片在这一点上就乏善可陈。

  第一次开会要不要打仗,本杰明就说反对开战,理由是1. 要用说的,别动武。2.我要保护我的孩子。他的说法显得他的思路虽然不那么乱,但也还是乱。其一,他得先弄明白,靠说到底行不行。反对他的人也说了,说了不行。(那“再说”行不行?如果可行,可以试试。)不行,那也只好打了。人生,有很多时候,是不得已去做不想做的事情的。可能牺牲,但也没有办法。其二,关于养育孩子,当然,有个父亲照顾孩子长大是好的。但,如果在一个糟糕的环境中,如果不去改变环境,孩子也会生活在糟糕的环境里,艰难活着甚至苟且偷生而已。也可以尝试去改变坏境,虽然孩子没有了父亲,但也可能会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这个是要权衡利弊的,而不能片面只考虑给孩子一个父亲的问题——当然,可能本杰明特别聪明,让别人去打仗,自己在家带孩子,这样自己的孩子既有一个父亲,又能享受战争带来的好处,一举两得——好吧,我腹黑了。

  所以说整体来说,行文都是很浅的,没有什么深刻的思考。所以整体除了看看盲目的亲情和盲目的爱国热情,没什么更多的东西。

  《爱国者》影评(十):以自由的名号

  自由是个很冠冕的理由,凡是杀戮、战争,一旦加上自由的名号就显得神圣。真的这样么……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什么才是自由?数千年来自由的旗帜引领着一群又一群的暴徒对另一群人横加杀戮,但是为什么自由还没有到来呢?为了亲人同胞的生命而去剥夺另一群人的生命,真的是不可理喻啊。

  世界就是这样矛盾,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制造英雄。战争就是其一,自由就是它的名号。用仁爱的信念催使残暴的行为,用善良的初衷换得心灵的不安。怀有英雄情结的人们是不是有着更加悲悯的心胸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