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余生的第一天》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余生的第一天》经典影评10篇

2018-02-13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余生的第一天》经典影评10篇

  《余生的第一天》是一部由雷米·贝占松执导,雅克·冈布兰 / 扎布·布雷特曼 / 皮奥·马麦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余生的第一天》影评(一):每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

  请大家原谅俺,弄了个绕口令式的标题,有点点拗口的但仔细读还是能够理解的,曾经看过人生感悟启发式的书籍,也曾听过类似演讲课程。他们会告诉你,只要你把每天都当做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天,那么你将过得无比幸福美满人世间往往道理容易懂,只是不容易做。所谓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的人,在生活中过得充实开心的人,无非是将懂得的道理付诸实际了。所谓的神和英雄,亦只不过做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罢了。

  目前我接触的电影,最多是来自美国好莱坞的片子,其次是国产比较有味道的电影,然后才是日本动漫和韩国电影,偶尔还有些泰国日本的。法国英国就比较少,美国电影是随着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推广到中国的,这么多年来已经比较容易接受了,泰国韩国印度属于文化比较相近,都算是大东方文明圈。英国和法国的电影很少看,以至于沦为我眼中的非主流印象里也只有英国的《两杆大烟枪》和法国的《天使美丽》算是很有特色。这部《余生的第一天》已经忘记是哪位朋友推荐的了。炎热周末躲在家里就着生煎包土豆丝饼京酱肉丝饼看的,绝对没有搞出红酒和鹅肝这等配得上法国文化的奢侈品。

  影片围绕着一家五口的人生轨迹展开的,而且分为很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会关注其中的一个主人公,所以理解起来丝毫不费力气。影片开始的放家庭年轻时的照片父母在海滩的甜蜜岁月,每个孩子成长感受就很温馨,只是法国电影比较讲究韵味,而不是激烈情节高潮,就像很有年头的红酒,是用来品而不是用来一饮而尽的。

  大哥阿尔贝的独立

  影片开始是他们家的狗狗在陪伴他们十八年后,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为了结束它的痛苦,大哥要带它去做安乐死,相比其他人阿尔贝更有主见更有决断,而其他家庭成员都是凄凄无奈纠结的表情。在搬入爷爷免费的小屋后,脱离家庭束缚独立自由的他放纵喧闹,由此结识了隔壁的美女未来妻子。为了小妹受到的感情期盼,他挺身而出教训那个玩弄感情的沙切,为了保护自己的妹妹不再受伤害,情急之中跟父亲弟弟发生口角。阿尔贝婚礼那天,爷爷恰好去世,为了争执到底是继续举行婚礼,还是悼念爷爷,跟父亲吵翻,这也给自己的未来家庭蒙上了阴影,似乎婚姻生活也不是很顺,但是绝对是长得很帅的帅哥

  小妹菲洛尔的长大

  转眼几年过去了,洛菲尔已经不再是往狗狗坟墓里丢心爱玩具的那个天真小女孩了,也不再是吃饭时要妈妈提醒洗手的乖乖女了,她的十六岁生日被所有的人遗忘,而在那天她决定将自己初夜献给男友,只是如同她日记里说的,可惜她选错了人,当她走进男友卧室回头看着那天天使般纯情的小女孩时,她正在告别自己的过去,向自己和世界宣布自己的长大。她很悔恨没有选择哥哥的朋友埃里克。随后的几年她都很颓废,如果说十六岁的颓废只是穿着破烂的裤子彰显个性的话,那么随后几年的颓废是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意义。很多的成长中的困惑和痛苦,是通过母亲翻开她的日记透露出来的,我不知道如果她离家出走时母亲发生的车祸,她后来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但是很高兴阳光自信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

  二哥拉斐尔的无所事事

  拉斐尔没有阿尔贝的坚韧独立,当然也没有自己小妹那么倒霉,他有张很帅气的脸,但是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从小就喜欢摆弄音乐和吉他,似乎也没找到什么正经工作。长大后还像幽灵一样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天天蓬头垢面地玩着TV GAME,被老妈说是患了明日拖沓症。后来因为跟爷爷学了很多红酒的指示,跑到酒店里当侍者了,还接着职务之便给老爸和大哥品尝很贵的红酒,我只能说他生活在法国实在幸福了,如果是在中国那就是典型的啃老族啊,估计神马工作都不大可能找到的。他的美好回忆是在某次吉他电子比赛认识的美女,在后台的时候他就很是倾心,看了她的表演更是一见如故,只是后来没有再碰到,而且美女留给他的电话号码居然在回去路上被风吹掉了,被风吹掉了,还有比这个更悲催的么?在7-8年后参加大哥婚礼前,拉斐尔在自己床上睡着了,居然在梦中清晰地看到了那串电话号码,等到他充满期待打过去的时候,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

  母亲玛丽衰老焦虑

  玛丽年轻的时候是个很漂亮的妻子,其实即使孩子们都大了,她也是风韵犹存。她是家庭中对孩子们长大和独立最为焦虑的,当大儿子阿尔贝离开家庭的时候,她还不厌其烦地打电话让他回来吃饭,甚至为了孩子们的长大而神伤,最终决定为了让自己生活不至于太空虚,而去大学继续学习。她总是以为女儿还很小,还是以前的那个乖乖女,只是突然发现女儿已经长大而且跟自己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孩子们的成长意味着父母的衰老,女儿日记里无意的一句话让她担心起自己的衰老。她抱怨丈夫对自己毫无感觉,她让陌生人猜自己的年龄,她跑到大儿子的医院要做整形手术,她曾经跟学车教练约会,但是最后拒绝了他的邀请。她在追离家出走的女儿时发生车祸,也正是因为她的受伤,感情上四分五裂的家庭重新聚合在一起,母亲就是家庭的粘合剂和核心力。

  父亲罗伯特的去世

  父亲罗伯特话不多,但说的很多话都很经典深刻。他不满自己父亲对自己的轻视和忽略,没有征求自己的意见就卖掉了原来的房子,他买的红酒永远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可和称赞,父亲甚至跟他计算借钱的利息,还不让他保管封存的葡萄酒,但当父亲去世时,恰好赶上大儿子的婚礼,因为失去父亲而悲痛的他跟儿子吵架不欢而散。他可以背着妻子给女儿点烟,他无数次说过戒烟都无果而终,他跟两个儿子讲述自己当年如何追求女孩子和戏弄同学,他甚至找到了当年的老同学,以及自己当年无法越过的深沟。吸烟和工作让他的健康日益糟糕,最终离开了妻子和孩子,他并没有什么伟大事业荣誉,他就是那种千千万万普通的父亲。当他死后,玛丽将他的骨灰撒到蔚蓝的大海里,那里就是他们年轻时常去的海边,呆在汽车呼吸着腰部护垫里挤出来的空气,追忆着他曾经在世时的容颜和感觉。

  法国电影就像法国出名的葡萄酒,你需要很有耐心和鉴赏力,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味道。《余生的第一天》不会像好莱坞电影那样充满刺激的特效和恢弘的场面,它是种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滋味i,就像我们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平淡乏味的,甚至充满痛苦和困惑迷茫的,但是这就素生活。你必须面临恋爱婚姻的决定,你也要经历青春期的叛逆和颓废,你也曾对生活充满迷惘失去信心,你也曾为衰老和疾病而焦虑。但不要忘记人生中的幸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跟心爱的女人在海边嬉戏,参加儿子的婚礼,在父亲罗伯特死去后,女儿菲洛尔迎来的新的生命,她将成为母亲继续家族的延续,这些幸福的瞬间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和希望所在。每一天,都将是我们余生的第一天!这一天并不算特别好,但也不会特别坏,享受生活每一天!

  《余生的第一天》影评(二):You just keep me hanging onyou

  erfect day这首出现在很多电影里面的歌曲

  听起来有种熟悉的感觉

  却不知道是因为这首歌而熟悉还是这部电影里面的情节

  一家人

  有争吵有欢笑沉默有理解有财政危机有健康危机有叛逆期的孩子有更年期的大人

  情绪总是在变幻

  关系也纷纷扰扰

  不变的是时光总把我们变的越来越老

  没有时光机器

  只是我们无法抗拒的

  这部片子其实充满了死亡

  从一开始的陪伴多年的狗狗死去开始

  爷爷的去世

  练车撞到的狗

  死亡之沟

  以及最后爸爸的死去

  一家人在一起回忆之前的一切

  这是生活最常见节奏

  谁也无法避免的死亡

  而在那之前

  每一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也是最后一天

  每一天你总是让我提心吊胆

  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余生的第一天》影评(三):每一天都是余生。

  不知道从多久开始,我们已经不再聊心事。不知道从多久开始,我连被你看到身体都感到不自在。不知道从多久开始,我只想离开这里,暗自决定从这个被许多规定束缚的家走出,开始自己自由的生活

  不知道从多久开始,你那对我充满期待和严厉眼神,已经成为我沉重累赘

  我下定决心,从这余生的第一天起,由我自己来支配。

  凌晨1点,电影结束。我看了看时间,过得真快。一开始看片头,心里便不抱期待,以为只是简单的家庭喜剧而已。慢慢才知道,完全不是。

  我已经厌倦你的喋喋不休,我已经痛恨你的迎头一击。那一切对我曾是多么新鲜,是对是错,我不需要你的经验,我要亲自品尝,哪怕到最后得到的将是一个恶果,我心甘情愿。我要为自己而活,对余生负责。

  大人的世界我们总是无法理解,因为有那么多的叛逆,那么多的代沟。当我发现有一天,我终于能心平气和的与你坐下聊天喝茶,原来我也老去了。而这一切终于有一天将上演在我的身上:恨铁不成钢的挥去一掌;无意或者有意的偷看日记;深夜寻觅外出聚会未归的TA;担心孩子的健康却不得不为TA把烟点上火。而TA,我的孩子,也许也会在某一天对我怒吼着当年我说过的:“你总是对我不满意,从来没把我放在心上过!”然后夺门而去。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每一种关系都是如此危险细腻。前进一步或者后退一步,也许就是天差地别

  相伴多年的夫妻总会在时间的冲洗下显得陈旧发白,心生困惑猜疑,然后越放越大。赌气的举动,难免会有代价,却能在最后一刻保持清醒,回归他身旁,重新体验一种熟悉干净温存。就如七年,必有一痒。留守到最后,也许又是一番新的动人情怀

  相伴多年的父子,母女,亦是如此。因每个人都是凡人,终有脾性难以控制。伤人的话一旦出口,伤的决不止仅仅是一个人。也许最初不会了解,但总有一天,我们仍是最亲的人,但愿那天不会太晚。

  相伴多年的兄弟,姊妹。也许会为一件小事大打出手,也许会为口角很长时间不再相互搭理。但如果家庭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遇到意外,会发疯似的担心和难过。原来大家的命运早相连在一起。

  这是好的结局

  但生活中相反的一面也同样存在。没有经起考验的夫妻最后离散;没有选择原谅的父子与母女,一生冷漠;没能忘记前嫌的兄弟姊妹,形同陌路。

  这一切都取决于前进还是后退一步或者爱的多和少。

  有什么比穿越时间的考验更加让人信服。这一辈子,我都会认下。因为想起看过的一段话:

  有些人注定就会与你有关系,有些人就算与你有了关系也还是没有关系。这是一份不容混淆的内心感受,我愿意服从他。

  余生共度。

  《余生的第一天》影评(四):浮生日记

  结尾竟又是Perfect Day,在猜火车里听来迷幻,在这里就算是温暖也恍然若梦。

  争吵与怨怼,他们终归是留下了每一寸痕迹,每一缕气息。喜欢琐碎温馨的照片墙。祖父祖母的回忆,母亲对父亲的回忆,因隔岸观火而歆羡扼腕。而孩子们的故事,是切肤的真实

  把女童关在门外,迎接生命的血流成河。这是每个女孩都会经历的感同身受。当遇见十二岁的自己,那个甚至连性别都没有的幼童。是我无法坦然面对的时刻。拷问抑或追索,她的天真和莽撞将迎头击碎所有的欣欣向荣好日子都已经过去了。

  每一段时光,都像一个胎儿。一旦完结便开始生长在记忆里。

  我们总是想要留下痕迹的。

  本来以为是一部嬉闹的闷片,就像Petit Mouchoir一样,可我显然是想错了。恬淡真实,一如既往。不在于文艺兮兮的腔调,只因为真切而有份量。

  《余生的第一天》影评(五):成长&家庭

  最近吃饭的时候不知道要看什么视频,想起去年记在一张纸上的几十部电影,挑了这部余生的第一天来看。

  开头看的并不认真,只是当作配饭视频。看了一个小时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要快进的想法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和家庭的电影。本来想说父母的老去,但觉得不恰当。老去这个词让我觉得没有生机,但父母其实也是另一种成长。

  电影的开始,大哥要搬出家,母亲的不舍,她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会一个一个离开家。她害怕,所以要去上大学,但是儿子和女儿都不理解她,或许丈夫也是不理解的吧。有一个父亲和女儿回家,在外面看到屋里面拿着烟跳着舞的母亲的场景,她是累了吧,只想放松一晚。

  父亲希望得到祖父的认可,儿子希望得到父亲的关注,一切都是那么相似。

  女儿的日记,从小姑娘到叛逆女孩,到成年,读完她的日记母亲心疼远远超过生气,不过那时候的女孩并不懂,也不关心,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乎的只有自己的感受吧。

  儿子与父亲,女儿与母亲,儿子与母亲,妻子和丈夫,当一切矛盾似乎集合在一起的时候,母亲的车祸把一家人带回了亲情和和睦。

  母亲去找儿子想做整容手术的时候,儿子说来这的人经常会想要回到过去。但是曾经是回不去的。现在或许困难重重,或许生活看不到光亮,但是它们都会过去的。一家人在一起永远是最美好的事情。

  最后父亲得了绝症,他是不舍的吧,但是也很平静。有自己的孩子,把他们抚养长大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家庭生活,就是平淡而温馨的吧,只是有时候我们会忘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匆匆看了一遍,还有一些有触动的片段没有记录下来,就先到这里吧。

  《余生的第一天》影评(六):今日,余生的第一天

  差一点点就错过它,幸好有电影节(电影节前数周 Alliance France 有一场免费放映,但没有时间去),它使原来对于法国片有稍许阴影(抚额)的我为之深深感动。

  那些醉人的细节,眼神、物件、动作、片段,令人叹息、微笑、流泪……

  美丽的有些小孩子气的妈妈,开出租车的总是无法戒烟的爸爸,当医生的大哥,长不大的二哥,叛逆的妹妹,热爱红酒的爷爷

  (我本来想描述一些片段,但发现没有足够的功力还原本应有的触动,于是放弃了。)

  数不胜数的片段一点一滴汇集而成一个普通法国家庭的生活缩影。

  他们相互理解,对彼此都有深刻的爱。

  他们热爱生活,或者发现生活,并渐渐地明白生命的意义。

  这部片子,值得你欣赏。

  《余生的第一天》影评(七):余生开始在哪一天

  最近看过几张碟,竟然都没看懂,看来逐渐脑残。当然,也可能是正好遇上几个脑残导演。

  为了给自己增加信心,晚上挑了一张看起来比较正常的碟。名字叫《余生的第一天》(Premier jour du reste de ta vie Le),得过法国凯撒奖最佳导演提名,还有最佳男女新人奖。

  这回看懂了,说明它确实是部正常的片子,也说明我还不很弱智,因为很多人喜欢这部片子。

  只不过,印象并不很深,像喝了杯平和、舒服的凉白开。

  只记得三个地方。

  第一个,是片子的名字。不懂法语,也不知道翻译得是否准确。这个名字,是片子中小女儿16岁时,写日记中的一句话。她把通常算是人生开始的第一天,视为余生第一天。

  每个人的余生,也许都开始在不同的日子。可以是86岁,66岁,26岁,16岁。说不定,也可以把生出来那天,算作余生的开始。这个人的一生,就都是余生了。

  我不知道我的余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应该比16岁晚。我觉的可以用重要事件来划分人生阶段。按照这个分类法,我开始过好几次余生。

  第二个,是小儿子在一个隐藏吉他音乐会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女孩在他皮夹克口袋里放了张纸条,上面有电话号码。本来就可以开始一个故事了。可是,他在车上看的时候,纸条不慎被风吹走了。这个故事也就被风吹走了。

  6年后,他清晰地回忆起那天晚上的事情,那张纸条在记忆中清晰地浮现出来,电话号码也记起来了。他拨打了晚了6年的电话,应答的是电话留言,说没有他要找的那个人。

  我们遇上了什么,如果想要,就及时抓住。抓不住的,就让它随风而去。

  而且,被风吹走的,从来都是找不回来的。

  第三个,是接近片尾。做出租司机的丈夫病逝。晚上,妻子坐在驾驶座上,拿起他的垫背。那个垫背是小女儿送父亲的生日礼物。

  妻子拿起垫背,打开气嘴,气慢慢放了出来。她把它靠近,嗅释放出来的味道。那些空气,是他几天前吹进去的。

  地球上有很多空气。属于那个人的气息,只有一种。

  今天对一个朋友说,我们都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意义,寻找价值,寻找愉悦和光亮,让自己感觉活着是件好事。

  看完片子,想加一句:我们寻找的,还有那个独特的气息。

  《余生的第一天》影评(八):《余生的第一天》:你们的生活是我们的写照

  一个普通的法式一家五口,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伦理,却蕴藏着无比感人细腻的温情故事。与父亲闹矛盾的大儿子,醉心音乐的小儿子,性格叛逆的小女儿,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终因常年开出租车的丈夫的后背疾病发作夺去生命,让一家人再次化悲痛为力量,重新相互谅解的坐在一起体悟家庭力量的无比强大。

  影片由法国导演雷米·贝占松自编自导,以一家五口在十几年的生活中具有纪念意义的五天生活为主要片段,展示一个家庭的孩子成长、父母教育、矛盾纠纷、夫妻关系和生老病死,有欢笑有悲伤,有不解有宽恕,有争吵有温情,以五个角色来演绎一个朴实故事,从各个角度来诠释家庭生活的五味杂陈。尽管片中演绎了那么多深刻和尖锐的家庭话题,却并不矫揉造作失控滥情,都被一笔带过的淡定处理,还让观众们有种似曾相识感觉。

  此外,俊俏的三位年轻演员和绅士的雅克·甘布林的表演都甚是养眼,可圈可点。值得一提的是,在被欧美商业大片狂轰滥炸的档期,此片意外的坚守住了法语片的一席阵地,位列周票房榜前十之中。可见家庭温情永远是不灭的火焰,只要一星火光尚存,总会有燎原之势。在我们看腻了虚张声势的各种高科技特效之余,找来一部细腻精准的法式家庭伦理片调剂一下过于浮躁的脑细胞,不失为最佳的择片之选!

  《余生的第一天》影评(九):我们的珍爱

  这样的一部片子,就像一段段的小曲

  每个人的生活都被烧录进去

  干净的镜头,简单的生活

  这样的一家人,突然让我觉得好生羡慕

  这么些年来,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即便回到家,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一个人住

  我还能记得刚开始埋葬狗的那段,三个孩子中最小的妹妹

  就如同当年我还在家上学是,她整天在我怀里上窜下跳的时代一样

  每天中午放学,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前吃着母亲做的饭

  那个年代,我最反感的就是出去吃饭

  每次在外晃荡,一到饭点,不论多远都会踩着车风驰电掣的回来

  以至于到现在,经常朋友问起去哪吃饭,通常我都会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随便

  而此片中最让我觉得温馨的就是一个个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的场景

  不论是嬉笑也好,争吵也罢,那都是一份难得的温暖

  这部片子的英文名是the first day of the rest of your life,余生的第一天

  究竟,何日才是余生的第一天

  我以为,余生,便是由此刻开始,我们所剩无几的日子

  无法去定义,每一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每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

  片中给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一个小标题,附上年签

  奈何我的大脑一向无法去记忆这些琐碎

  我记得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阿尔法的在哥哥婚礼前的一场梦

  他梦见了6年前一见钟情而后却失去联系的女孩

  他梦见了那张在路上遗失的写有女孩电话的纸条

  他梦见了那张纸条上的女孩所写下的电话号码

  ......

  这似乎就像今天在煎蛋上目睹跨越88年的爱情一样

  兴许真的和这个桥段一样,我们的记忆中存在着很多很多被我遗忘的部分,或者是被我们选择性遗忘的部分

  不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而是因为我们不愿再去回忆了

  于是就像八九岁时爸爸买给我们的玩具一样,已经被我们藏在屋子的某个角落里了

  等到某年某月不经意的拿出来时,或许就像这家人在地窖中藏着的佳酿一样醇香而令人不觉回味

  在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以后,一个个接二连三的搬出了家

  每个人都想要自己的生活,父母越来越孤单,一句我长大了,就足以让他们无法开口挽留

  母亲撞车那段我很喜欢,不是因为我变态

  而是我深知在灾难面前,家人才会真的坦诚以待,才会放下所有芥蒂,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做亲人,什么叫做家

  于是我们看到了成年的兄弟俩和父亲把酒言欢

  一起听父亲讲述15岁时是如何用装载着自己阴毛的书信来博取自己心仪的女生欢心

  在这一幕,三个人,兄弟一般

  小时,总是不希望父母把自己当孩子看

  而父母不论你多大了,都还是习惯性的把你当孩子看

  然而,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些然他们陌生的行为

  才会真的让他们发觉我们的改变,才会真的让他们开始像信任同龄人一样信任我们

  于是谈话间的气氛变了,命令的口气少了,征求意见的时候多了

  这算是在小孩大人这个问题上父母对我们的妥协吗?

  故事的结尾,在经历了诸多平凡中的波折后,一家人又开始走回正途

  重新明白什么才该去珍惜,什么才值得去珍惜...

  《余生的第一天》影评(十):“别开玩笑,家庭很重要”

  “别开玩笑,家庭其实很重要。看着你们三个长大,是我最幸福的事。能有孩子是最美好的经历。”

  “十五岁时,我不会写求爱信,就给喜欢的女孩寄了一堆毛发,就是人身上的那种毛,对,阴毛。”

  “多年来,你都活得没有意义?那你为什么不去活得有意义?”

  “作为父亲,我不能指责你抽烟,但怎么还能给你点烟呢?太不像话了。”

  看完法国片Laisse-moi vivre ,奇怪我记住的都是那个出租车司机父亲说的些话。他,精瘦,似乎不苟言笑。他像极了我生活中某个熟识的人,脾气暴躁,却又自以为是。想起这些,是因为我认识的那个中年男子,一辈子牢骚满腹,奇怪自己的生活总是没有进展,而且和父亲的关系搞得极为糟糕。不提。

  到最后,我想起了李安的《饮食男女》,同样是拍一个家庭,都是好几个孩子,但中国人和法国人的处理明显不一样。李安把重心放在了女儿们和父亲的关系上,着力点在老年的困境,在于父女间的理解。相同的是,都有突然而至的矛盾。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恶相处吧。

  我没有什么家庭经历,这话是说,我和家人呆在一起的日子真的是太少了。多么遗憾。小的时候,长年住校;工作了,好不容易回趟家,家人还把我当客人。像那种与父母间的争吵几乎没有。我这样说,难道是受了片中情绪的影响,认为那些怒火和摔打也是日常之爱的一部分?

  好吧,回忆一下故事梗概,算是对看了此片的标注。

  父亲是个出租车司机,一辈子没什么出息,常常受到爷爷有口无心的奚落。父亲经常为此恼火,以为爷爷不爱他,因为他连家里都不挂一张儿子的照片。多年后,等到爷爷死去,才在父亲的钱包里看到那么多自己的照片。这样的父子关系似乎太常见了。平时相见,总是没有好脸色,非得等到阴阳相隔,才恍然大悟,握手言和。

  母亲,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对于子女的叛逆都难以理解。片中主要展示的是她和女儿的紧张关系。小女儿要经过很多伤害、挫折、无望的逃离,才会明白,原来母亲说的都是对的。这个理解的过程,就是所谓的成长。年轻时候做下的所有事情都值得原谅,没有办法,她们有折腾的资本。那些美好的回忆,仅仅是因为曾经全身心的投入过。而母亲呢,一心想的是把女儿护在自己的翅膀下。于是,女儿开始挑衅了。她在日记里说,妈妈也是个女人,看来她绝经了才会消停。还说,她都那么老了,看来爸爸也不会碰她了。作为母亲,她因为担心,无意中偷看了女儿的日记。她开始改变,甚至寄希望于做整容医生的儿子给她隆胸。

  “自从我断奶后,就再没有看过这一对了,别再破坏我的美好回忆好吗?”

  带点疯狂,不可思议的幽默。整个片子就在这样一种抒情的基调中进行着。

  然后是大儿子婚礼上爷爷的去世,父子间隔膜了。

  再然后是理解。

  再然后是生老病死。

  好吧,沉重的话题且不去谈它,每个人面对那些时,常常无能为力。还是听听年轻的声音吧。听听那些逞勇斗狠的话。

  “家庭是挫败感情的机器。”

  “生活是在两性间传播的疾病。”

  “我们花了一个下午想先练练,结果我刚把它含到嘴里……”(小女儿未满十六岁前和男朋友操练床上活动,未遂。)

  “一个开出租车的,要书房干吗?”(大儿子搬走后,父亲想用它改造成自己的书房,没想到遭到老二的反驳。)

  “好怪的茶。知道吗?这些茶都被西藏的僧侣嚼过,舌头的生化酶把茶叶发酵后就这样了。”(大儿子搬出去头一晚,就被隔壁的女儿引诱了。)

  “知道怎么走吗?别担心。走错了路?你走错过吗?突然发现自己迷了路,周围没有人。”(大儿子无意坐上父亲的出租车,多年来的纠结终于在那个无法逃避的窄小空间里和解。)

  还有日暮的声音。

  “又不是去中国,总会相见的。”(儿子搬出去前,父亲说。)

  “我留不住你,但照片永远会。”(母亲在儿子搬出去前要合影。)

  “家里头也算有个医生了。”(爷爷听到孙子做了整形医生。)

  “你们是不是都要喊上一通才走啊。”(家庭聚会时,先是父亲大喊大叫,后来是女儿,当爷爷就说了这么一句。看到别人那么愤怒,我竟然想笑。)

  电影分五个片段,但讲了六个人。尽管都是点滴,但每个人的大致生活境遇都一目了然。我是说,这样的画面怎么就能转换成简洁的文字呢?

  这是个问题。

  当然,对于我这样的乐盲来说,好像也很喜欢片中的许多插曲,为片中琐碎的日常,绷紧的神经,增添了亮丽,涂抹了温馨。

  说到底,别开家庭的玩笑,那些看似鸡零狗碎的,死板乏味的,矛盾重重的,可能正是生活的中心。好吧,别人的故事,权且莞尔一笑,临到头时,且行且珍惜啊,要懂得,要知道,怎样爱人,怎样被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