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家灯火》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万家灯火》观后感10篇

2022-03-21 09:48: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家灯火》观后感10篇

  《万家灯火》是一部由安战军执导,刘桦 / 刘金山 / 金雅琴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家灯火》观后感(一):《万家灯火》:生活越美好,电影越腐朽

  由于今年是国庆六十周年,所以内地编导拍出数部主旋律电影,意图向党和政府献礼。而改编自同名话剧的《万家灯火》,正乃此种命题作文的规范产物。该片以北京南城百姓近十年的生活变迁为主线,通过金鱼池地区危旧房改造为背景,侧面表现北京居民生活逐渐走向美好。

  其实聚焦底层小人物生活,思想主题积极健康,再加刘桦、吴越、金雅琴等专业演员,即便拍不到经典,也可成就像样文艺片,可惜刘云龙编写故事差强人意,而安战军导演整体驾御相当敷衍,导致《万家灯火》不仅质量远逊于前作《看车人的七月》,票房口碑更在国庆献礼片处境尴尬,当真难叫人恭维。

  描写危房改造前期人民贫苦生活,本来有朝《看车人七月》《没事偷着乐》等片靠拢之处,京味对白风趣幽默,细节把握也可圈可点,而安战军导演效仿《我们俩》分“夏”“秋”“冬”“春”四段做标题,想展现劳苦大众从“灼热”贫苦,慢慢摆脱重压,进而“春暖花开”,也有独特想法!遗憾在剧情未坚持过半,便肆意滥竽充数,众多矫柔造作的细节,纯为迎合主旋律添加,彻底变得肤浅流俗,甚至索然无味。

  《万家灯火》前期幸亏有刘金东扮演肉轱辘,他以京味台词插科打诨,并在众目睽睽下,安装保险丝失败,笑中带泪的黑色幽默,确实值得称道。奈何“屋漏偏缝连夜雨”,自从房管局长前来金鱼池塘视察,该片彻底陷入一种灾难。尤其那位警官多次高喊“头顶国徽代表政府”口号,生硬浅薄体现了献礼思想。而老二老三两家人,仅因穷困潦倒,导致老婆跑路,更由于争吵太多,令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在何家三兄弟的线索描写,堪称屡见致命败笔,其实老大老二的线索还凑合,但老三身为一个中学教师,终日唠叨什么“大气、污染、人口”,便显得虚假幼稚。纵观辛柏青演的老三,除了固执坚决不装空调,愣是不接受妻子好意,死抗着要保护“生态平衡”,言行举止颇似神经病。还有他回绝签名售书后,并昂首挺胸离去,更有种不识时务者为俊杰。最离奇是他妻子暗中接触的男人,竟是老三有钱岳父的秘书,非常叫人大跌眼镜。问题是他老丈人的手下都开着名车,凭什么娇妻能跟着他在破房混那么多年?两人的婚姻失败,简直是胡拼乱凑,不符合逻辑。

  黄海冰真的有些苍老了,他此回客串的潦倒画家,远赴东欧发展,居然娶了外国老富婆,怎么看都觉得角色毫无志气。《疯狂的石头》中道哥扮演者刘桦,到是市井小人物形象,异常出彩,只不过他得知危房拆迁后,兴奋得扔了篮子,夸张得有些像日本动漫。而东京影后金雅琴,老太太独坐空房,怀念昔日旧时光,稍勾起沧桑感,可惜亮点寥寥,败笔太多。《万家灯火》即便有奥运鸟巢建筑镜头,仍像在肤浅缔造历史变迁。

  回顾本片编导,他们拥有良好题材,意图着眼弱视群体,并将危房拆迁融入主旋律历史背景,展现人民生活逐渐变得美好,奈何通篇摄影灰暗,布景与美工根本不到位,配乐更倒退至80年代,再加刻意的剧本,避免不了沦为腐朽。

  《万家灯火》观后感(二):《万家灯火》:楼起屋灭中的喜怒哀乐

  《万家灯火》:楼起屋灭中的喜怒哀乐

  文/天衣居士

  《万家灯火》一片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金鱼池拆迁改造的大环境为背景,串联起了在那个拥挤不堪的一隅,左邻右里百姓人家的喜怒哀乐。从危房林立,困窘艰难的危房时代到最后高楼耸立,喜迁新居的重建时期,两相对比之下,无疑可以显见政府改造旧城区的手笔和魄力,歌功颂德的主旋律分毫毕现。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出彩的不是平房大杂院筒子楼与高楼大厦的对比,却是在那窘迫艰苦的岁月中,生活在那样挤逼环境中的人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潮起潮落所展现出来的人生百态。

  该片由话剧改编而来,故而在人物塑造方面同样个性鲜活,棱角分明。何老大平日闲适无忧,写字逗鸟为趣,一派优哉游哉之态,除了自家房屋不堪风雨之外,似无可忧之事;何老二好淘换古玩珍奇,畏妻如虎,胆小如鼠,却是最能屈能伸,可以笑对生活的一个人;何老三为人师表过了头,颇有自命清高的意味,偏偏又有小知识分子小肚鸡肠的无奈性格,耳根软又常见风是雨地疑神疑鬼,是典型的蛋头一个;何老太是太上皇,是一家之主,但是常常忆甜思苦,是名副其实的老古董。作为影片核心的何氏一门,个个生动鲜明,各有千秋,不能不说是剧本人物设置的成功之处。其他的旁线人物如外表放浪,内心痴情的秋林,憨头憨脑,插科打诨的肉轱辘,动辄横眉怒目杏眼圆睁的悍妻何大嫂,贤淑又不失泼辣的张萌等等,也无一不是特点鲜明,叫人过目难忘的角色。只不过在众多人物的设置当中,有的虽然形象鲜活但却失于戏剧化形式严重,往往有过犹不及之虞。譬如张嘴闭嘴掉书袋的蛋头何老三,从一出场时满口的人类危机到最后编写了一本“反正也卖不出去”的专著,却不屑参加“沽名钓誉”的签名售书活动;从与妻子的关系时好时坏,时近时远到最后铁石心肠,毫无人情味地拒绝妻子的任何示好而最终导致离婚,可见这一人物的设置已经超过了生活常情,大撒狗血,太过戏剧化了。若是将其置诸话剧舞台,此一表现或许无可厚非,观众也乐得接受,但在故事性和生活化了的电影银幕上,这种夸张的人物角色显然已经显得冗赘和鸡肋了。该片总体的人物设置均可称道,只此一例,可谓画蛇添足矣。

  片中的百姓角色虽然异彩纷呈,但其中的官员形象却嫌太过脸谱化,不管是冒雨出巡的房管局长、风风火火的区长还是与大杂院百姓打成一片的片区民警,这些人物形象的拘束和模式化尤其严重,鸡肋之余,尤为美中不足。

  本片另一可称道之处即人头攒动,众生纷纭的场面戏调度得出色。不管是大杂院也好,筒子楼也罢,按片中人所言,居民好像“鱼罐头”一样挤在一起,房屋年久失修,篷漏壁透,电力系统早已久难负荷了,在这样困顿窘迫的不方便的情况之下,挤住在一起的老百姓自然共用走廊,共用厨房,共用厕所,大共其产起来,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片有几场群戏,其气氛调度都很成功,挤逼窘迫万头攒动的场面生动万分。譬如夏夜筒子楼突发停电的一场戏,只见保险丝火光一闪,一片漆黑之后,霎时楼中众人便聒噪起来,有大声质询的,有互相诘问的,有开玩笑说风凉话的,有趁乱起哄的,有骂骂咧咧的,有厉声呵斥的,镜头有空而下,昏暗中噪乱的人群在狭小空间中的哄闹一览无余,危楼摇摇欲坠的感觉顿时油然而起,此处人们举步维艰的困境顿时身临其境。

  全片格局狭促,因以困顿空间中百姓在楼起屋灭中的喜怒哀乐串联起前后时空的对比,则影片的观感更显拘谨,但其中百姓在困顿中生活的潮起潮落,百般变化却颇可窥见众生之相,有心者或能以小见大,另有所悟,一粒粟中藏世界,此之谓也。

  《万家灯火》观后感(三):《万家灯火》,这名起的挺怪

  这种片子,大部分人会看,就像大部分人会看过《没事偷着乐》和《卡拉是条狗》一样。但绝对没人会像我似的去电影院看,影厅里只有我一个人就是明证,后来来了一个影院的保安,就坐我前面,步话机还老响,丫还老出去。

  我觉得,但凡和我年龄相仿出生在北京的人,应该都住过胡同,如果没有,那就太可惜了。注意,是那种一间间房子埃得特别紧的小院,不是极具彰显北京士绅地位的四合院,其实四合院真没有那种小院有代表性。

  影片里太多熟悉的东西了,比如刚开始换保险丝。以前住平房时候,保险丝烧了太平常了,而且正如后来来的那个电工说的一样,那时候都不拿正经的保险丝,随便找个差不多的就补上了。后来我家院隔壁的隔壁院就因为这个起了大火。保险丝一烧那热闹劲,就甭提了,跟电影一模一样。其次,就是演员们穿得衣服,太有时代特色了。警察那身绿警服就不说了,那领导的浅色系衬衫,那老百姓的大背心,那老太太的大花衣服,太熟悉了。

  这电影又有一段看着想哭,就是刘桦他媳妇要生的时候,全院人都招呼着,曾经如此熟悉的钢丝床也出现了。那个时候真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呐,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父母要加班时候,一个人没饭吃,随便去哪家,随便吃,现在不行喽。

  我是很烦有些人动不动就说“XXX是个老戏骨,他演的片子一定没错”,这中评论太套话了。我不懂演戏,更不善于观察演技,但我能说,就这部片子,有两处那就是“戏骨”这个词的现身说法:一是刘桦他媳妇的吵架,那说的话、那动作,我立马就想起了我妈和我爸吵架时候的情景。这演的绝对贴切,绝对写实。第二个就是刘金山在片尾众人扶着老太太出门时他半捂着嘴说了两句话,然后身边的人都笑了。那个动作、那个眼神、那个神态,太自然了。当然,刘金山一贯演这种角色,他当然驾轻就熟了。但,这就是表演,那种小动作,是学不来的,只能是生活当中日积月累,然后自然流露。

  有几句台词挺有意思,我抄录给大家看看:

  ——“国内混不下去了,所以想出国呆会”

  ——“这话我不爱听,什么叫国内混不下才出国?!寒碜我们?”

  ——“你知道我去哪吗?去匈牙利,东欧,那他妈还不如东四呢!从此以后,卤煮馅饼猪头肉就和我就此告别了。”

  ——“我觉得咱俩结婚后就一直没有平等!”

  ——“平等?!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社会形态是平等的,一个是原始社会,一个是共产主义社会。可惜,一个您错过了,一个您赶不上了!”

  台词都是北京话居多,然后有一些人就用的配音。我见到了我曾经很喜欢的黄海冰,他演了一个颓废的画家,半长头发,我都没认出来,他就用配音,嘴不对音。还有房管局局长和那个片警都是用配音,嘴不对音。这方面还得加强,不然就别用配音。

  电影里刘金山演的那个角色有一句台词是指责政府的某些人不作为,这绝对是个好事,那些大片只会迎合,甚至高明点,他们暗喻,但不如这电影这么直接。“我们相信政府!但我们不相信那些他妈占着皇坑不拉黄屎的人!”这就是老百姓的心声。我们从来都信任政府,但政府里有些人我们是可以有选择性的不信任的。

  北京变化太大了,以至于想选外景都不好选了。影片设置在90年代,所以找个胡同,找个筒子楼都还可以。但是大景就不好找了,外景里我们一次次看见“多纳高”似的索纳塔从后面开过,还有那些90后的服装,变化太大了,想拍十年前的景,太难了。

  有一个物理学硬伤,我最受不了。光速是3.0×10^8m/s,音速是340m/s,理论上、现实中来讲,下雨天我们是先看见闪电,才听到雷声。但是电影中演到大雨来临之前,老太太坐在窗边,是先有雷声,再有背景闪电。用点心啊,拍戏时候,当时的雷声配合当时的情节和老太太的表情固然很合理,但也要兼顾一下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感受。

  最后呢,谈谈爱情,电影里讲述了一个很浅显、很普遍的现象和道理。老三某一个雨天偶然看见爱人被另一个人送回来,邻居看见老三的爱人和别的男人进了咖啡馆后告诉了老三。但老三从没问过,虽然也一直吵架,但也闭口不提这事。直到多年后爱人告诉他有一个雨天有个人送她回家,那个人是给她跑出国的事情,老三才说是那次下雨关窗户时候偶然看见的,不是监视。说清楚了,但两人也要分开了。所以,这个告诉我们,有很多事情,情侣或夫妻之间都绝口不提,但却记得非常清楚,这些都是分手或离婚的导火索,我们从来不问、不提,就从来不知道答案,也就从来憋着心里,况且这种事是越想越难受那种。爱说不说吧,等到分手或离婚后就什么都能说了,没有顾忌了,那时,有用吗?

  《万家灯火》能让人记起很多曾经的事,我看过后挺开心的,冲散了《气喘吁吁》带来的郁闷。但我就奇怪为什么起这么个名,连晚上的场景都没几个。

  《万家灯火》观后感(四):隐没在笑泪之后的主旋律

  本来是看1948年沈浮版,便顺便看了这部人艺话剧延伸的版本……这几年主旋律的电影是越拍越好,这部电影骨子里是主旋律的不行,却包装得嬉笑怒骂京腔京韵,电影基本遵照了话剧的设计,表演上也启用了人艺等几个剧院的班底,当然职员和人艺还是差距较大的,导演为了凸显电影,自然是要拍出纵深感,于是院子里和筒子楼,我们可以看到频繁的场面调度,然而这也有些过于急功近利,人多得有些浮夸,显然和实际有些许脱节,且这样的调度有时候显得凌乱,在镜头上,安导演其实并无新意,基本上是把话剧的叙事照搬,分成了夏秋冬春四个季节以配合剧情的发展,事实上,这样未免有些单调且老套,毕竟电影可以发挥的空间要远大于戏剧,为了场面调度,导演更多的选用了全景,文艺复兴的透视效果异常凸显,这确实加强了电影的喜剧效果,也很有复古的风格,然而这种电影的杀伤力是很大的,那就是辛酸,每个人都在挣扎着生活,然而每个人上升的空间就像他们的房子那样简陋和窘迫,而这一切却被宋春丽扮演的好区长之类的领导遮掩,似乎造成这样生活状况的不用追问,而解决的却是政府,那么,又如何解释贾明的出路呢,片中片警成了弥合一切裂痕的桥梁,他代表着当地百姓,却又在为政府唱赞歌,事实上,影片的时间是有些混乱的,因为他所呈现的显然是现在的北京,这和剧本是有出入的,因为剧本中的很多内容是20年前的北京,所以,这在时间上会出现混乱,因为现在的拆迁,更多的是钉子户问题,而电影中的呈现却是一味的被政府解救的感觉,这时候,领导便成了救世主,作为主旋律影片,其实这部电影的意识形态相对以往已经有了收敛和隐藏,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一切生存和社会问题,似乎都与他们无关,而他们只是在努力的解救,只是如片中呈现,开放商是利益第一,他们努力沟通着,于是,所有矛盾又都转化到了商人的身上,其次,老大心高气傲,老二不务正业,老三理想主义,因此他们的生活都有种咎由自取的感觉,这种矛盾的转化便就发生在无形之间,却又如此残忍……影片唯一没有否认的,就是每个老百姓的善良,然而,随着城市的变迁,现代性让人们越来越疏远,曾经的温情便已不可再现,这些问题影片也完全规避了,所以说,这部电影主旋律是彻头彻尾的……题外话,我小时候住院子,但是是独家独院,因此邻里走动很少,但是也有接触,后来和爸妈住过一段时间简易楼,诚然,家长里短,邻里会有矛盾,但是更多的是互相关怀的那种温情,这都不是功利的,因为父母忙,有的时候去邻居家,和小孩一起玩耍,学习,这便有三家,有时候去邻居家吃百家饭,而因为公用水之类的,大家也是互相帮忙,也会互相照看卫生和安全,因此说,悖论也是存在的,人们厌弃那种与人相处的不便,却又留恋那种与人相处的温暖……

  《万家灯火》观后感(五):《万家灯火》:峥嵘岁月不能就此一刀两断

  看电影《万家灯火》真的难以想象当年首都人民的居住环境会是如此窘迫,几十口子挤在一套四合院内,楼上楼下房前屋后都像赶集一样,最恐怖的是下大雨的时候,房子说塌就塌了,看完本片,印象最深的就是何老大那句台词:屋里雨太大了,我出来避避雨。

  我喜欢电影当中那些乐观对待生活的戏分,这才是劳动人民的本色。老北京人特有的贫嘴和神侃,有时带有那么一点点自嘲,但又透露出某种特有的自信,他们喜欢掰扯大道理,当着政府的面也说的头头是道,他们喜欢议论国家大事,身居陋室也不忘宣讲人类面临的三大危机。

  还有就是大杂院邻里之间那种浓浓的人情味,停电后肉轱辘在众人的怂恿下改装保险丝,何老二媳妇临产被大伙送医院,哥几个凑份子送落魄的贾明出国,何老三把房子让给二哥二嫂住,结果夫妻俩去宾馆开不了房只得逛街,这些情节真实自然,让人倍感温情。

  小人物们的日常生活,往往令人心酸而又亲切。小人物们总是在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顿,但再苦再难也难不倒他们,就像何老二送怀孕的媳妇去考试,路上夫妻拌嘴拌出的是小人物让人羡慕的幸福,就像半道上三轮车的链条折了,何老二无奈只得推着媳妇走,走的带劲着呢。

  刘桦饰演的何老二这个角色,是那个年代咱们贫苦大众的一个缩影,宽厚温和,有点收藏小破烂的爱好,当妻子为生活抱怨吵闹的时候,他迁就忍让,不光要承受生活的重担,还要承受亲人情绪的宣泄,虽说他胸无大志,但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来扛。当妻子儿子重回他身边的时候,他也只是简单一句“日子好过了,能回来过就回来”,尽显咱小人物历尽沧桑后的平和。

  短短二三十年过去,首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的贫寒岁月,一去不返,如今的80后90后们又如何能体会当年父辈人所受的苦,但是对于那些艰难困苦尽显峥嵘的岁月,我们不能就此说再见,今日的富足来自于前辈们的辛劳,后辈们不能在安逸中忘了自己的本分,而是应该将父辈人吃苦耐劳的美德传承下去。

  2009-9-2

  《万家灯火》观后感(六):看的时候抄了点台词【2011年02月18日 13:07】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小品,在90年代的市井胡同上演,在普通百姓的一举一动里映射

  以后自己身边的大老爷们,千万别给人挂“老二”的名头,听着那大喇叭媳妇满大街满楼道的脆生响亮的喊:老二——别有一番风味~

  台词:

  屋里雨太大,我在这里避避

  我们从来就没怀疑过政府,怀疑政府的某些人,干吃皇粮不拉黄屎

  实在混不下去了,只能出国了

  知道我去哪吗,东欧,去匈牙利,就那地方,还不如东四呢

  这出国又不是出殡,搞得跟生死离别似的

  平等?我跟你说,整个世界就两个完全平等的社会,一个是原始社会,另一个是共产主义社会,可惜,一个你错过了,另一个你赶不上了

  《万家灯火》观后感(七):《万家灯火》:忆苦思甜的标准主旋律

  熟悉中国电影史的影迷都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那十几年摄制的电影中,有一个相当经典的叙事套路,那就是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来凸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无比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无比美好,我们姑且称之为“忆苦思甜“模式。几十年来,在N多部电影的创作实践下,“忆苦思甜”逐渐成为主旋律电影创作中一个简单易行、屡试不爽的“万金油”套路,“苦”和“甜”的对比不仅能应用在新旧社会的对立上,同样能应用在新社会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比如梦魇般的文革十年与万物复苏的80年代作对比,人民生活条件略显拮据的八九十年代与物质、文化产品极大丰裕的当代相对照。总之,“忆苦思甜”模式套用在新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鲜活地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正在一步步地走向光明,从而完成主旋律影片所肩负的宣传使命。

  作为新中国60周年献礼影片的《万家灯火》走得就是标准的“忆苦思甜”套路,影片以90年代北京金鱼池地区危旧房改造为题材,通过居民们前后住房条件的对比,展现出当代北京市民生活的舒适美好,从题材到剧情再到主题,都是典型的主旋律模式。以过往的文艺创作实践来看,“万家灯火”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出彩的题材,因为社会人际关系、社会生活和谐有序一直中国传统文化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万家灯火”这一词汇所代表的生活情境在中国有着极为深厚的大众认知程度,几年前,一部以“万家灯火”为创意的金龙鱼广告扬名国际广告节,60多年前,一部以“万家灯火”为片名的电影成为中国影史上的传世经典,那么,如今这部主旋律版的《万家灯火》质量如何呢,从整体的效果来看,影片具备某些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所应有的特质,但受限于主旋律的宣传使命,创作上显得急功近利,主题先行,使得整部影片的成色打了不小的折扣。

  对于《万家灯火》这种生活流的电影,导演安战军也算得上是行家里手,早先创作的影片《看车人的七月》和《胡同里的阳光》都在讲北京平民阶层的故事,尤其是《看车人的七月》,以沉稳内敛的现实主义笔触道尽了城市社会中小人物在生活中的无助与尴尬,问世之后博得一片赞誉,男主角范伟更是凭借对“看车人”这一城市小人物的精准演绎获奖无数。这次的《万家灯火》同样是京味十足,主人公们依旧是生活在北京四合院里的一群普普通通的小市民,不过,不同于《看车人的七月》重点揭示小人物生活的苦涩与无奈,《万家灯火》作为主旋律的献礼片,在情绪基调上要乐观积极的多,片中的小人物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最终享受到了美好的幸福生活,而不像“看车人”那样因为生活的逼迫走向了绝路。

  对于我们这代见惯了鸟巢、水立方、见惯了大剧院、“大裤衩”的年轻人来说,《万家灯火》展现的90年代初北京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足以令我们惊出一身冷汗:一家几代好几口人挤在低矮破旧的四合院内,碰上下雨天就四处漏水,屋顶甚至会塌陷;小小的筒子楼内居住着上百号人,每家每户的生活空间狭小而透明,毫无隐私可言,楼里的电路经常因为超负荷运载而崩溃,一旦断电,各家各户倾巢而出,场面壮观犹如监狱暴动。在对北京底层生活环境的展现上,安战军充分体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镜头调度流畅自然,摄影机灵活自如的穿梭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以及筒子楼里,向观众描绘出了一幅展示北京平民生活的生动画卷。

  当然,对于90年代北京底层生活环境的精彩展现并不能掩盖影片在创作上由于急功近利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前面说过,由于是新中国六十华诞的献礼片,《万家灯火》采用得是主旋律电影经典的“忆苦思甜”模式,“忆苦思甜”本身并不存在先天性的不足,但问题是《万家灯火》里的“忆苦思甜”过于主题先行,过于粗暴直接,不仅很难真正地打动观众,同时也使自身的艺术质量跌了好几个档次。影片的叙事基本是被简单的分成了两个部分,前十分之九的内容都是在“忆苦”,讲述当年北京金鱼池地区居民们艰难的生存状态,后十分之一的内容集中 “思甜”,颂歌般气势恢宏的交响乐配合上当代北京迷人的城市风光,基本就相当于一个宣传北京魅力的MV,如此急功近利的主题先行,如此直截了当的忆苦思甜,根本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实,《万家灯火》若是能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心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讲好一个关于市民生活逐渐变好的故事,做出时代变迁的年代感与沧桑感,绝对能更好地将观众引入全片的叙事进程之中,进而在不知不觉之间打动观众的心灵,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确实是在越过越好。但遗憾的是,我们在片中感觉不出任何的年代感与沧桑感,也见不到那些能够表征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90年代以来,北京发生了那么多的大事,《万家灯火》竟然全部视而不见,却“误入歧途“般地埋头致力于简单粗暴的“忆苦思甜”,从而严重影响了影片的整体质量。另外,片中还出现了一些直白的歌颂“党和政府”的台词,对于年轻一代的观众,听着或许会很不舒服。总之,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片,《万家灯火》算是规规矩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应有的宣传任务,但从纯粹的电影角度来看,影片的问题多多,只能用“及格”、“可以一看”来定位,浪费了一个大好的题材,确实有些可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