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禁止的世界》影评精选10篇
《恋爱禁止的世界》是一部由宅野诚起执导,逢坂良太 / 花泽香菜 / 牧野由依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恋爱禁止的世界》影评(一):前五集的感觉
首先,请大家记住,这只是一部番剧,不要太现实化了,现实这种政策肯定行不通的,至少对于大国,比如中国(祖国),少数名族的问题多的很,暴乱先不提,不同地域,差异很大,文化,思想,教育,价值观等,说多了。
然后我觉得,这个番的设定是挺新颖的,还有些奇葩,接受不了,但是呢,偶像小女孩都可以当议员(新番,偶像选举),所以呢,政府安排对象就不要这么介意(只是现在看番的角度)。
其次,这5集看的的确有些感觉,什么30分钟的记忆可以让我后70年幸福,还是那个比较帅的男的,偷吻了男主(表示这我很不理解,我找不理由呀,难道是搞基?),然后呢,根岛和美咲一共接吻了差不多3~4次(不知道,那次掉下来有没有接吻),莉莉奈也在野营最后不明白自己做的,是对是错,希望最后能有个还好的结局。
总感觉,男主那朋友有什么秘密,激动⊙∀⊙!。期待着,接下来的发展。
《恋爱禁止的世界》影评(二):《恋爱禁止的世界》真的那么白痴吗?
7月过半,可以听到有很多舆论在抨击该番耍智障。
可悲我偏偏看不明白的就是这部番的走向。
甚至开始觉得这是一部悬疑番。
因追求对剧情的剖析,我甚至去翻看了原作漫画。
然后我会结合漫画已知情报对现阶段的剧情进行整理(含剧透)
1、根岛约高崎公园相见,高崎大幅度迟到。
推断:高崎在厚生省参与针对根岛的某个计划,至于根岛则在这个计划中沦为笼中之鸟。
推断:根岛与莉莉的匹配是有预谋的。
3、高崎和根岛看到了一条两人匹配的信息随后信息被消除。从之后剧情五十岚的讲述来看,
该事件,超出了根岛计划的范围,甚至高崎不应该知道。
推断:高崎参与某计划后,但计划发生了不可预知的改变,厚生省将错就错仍旧将此次任务推进。
4、矢岛基称房间有摄像头,而莉莉认为这不可能,并为之辩解。
推断:房间是真有摄像头的,但只是针对根岛监视而不是全员。
推断:以仁板性格是不会暴露这个隐私与同班同学的,更不可暴露给立场情敌的高崎。推测,他们在根岛计划前就认识,甚至共同参与了这个计划。
6、后期仁板和他父亲在厚生省和根岛相遇
推断:有深度合作,但其父指出合作超出了他的忍受极限。
个人推测
1、根岛计划原本目标可能是一个度量自由恋爱和系统匹配之间合理性的实验。
但由于实验过程中系统出现了高崎和根岛意外匹配成功,实验引向了另外方向。
后生劳动省觉得这样也有点意思,立刻重置了匹配范围(后文有说匹配是可以设定范围的,比如不能同校,年龄范围,地域等要素)
重新匹配到了莉莉,将实验继续进行下去。
真正影响双线走向的是根岛计划本身,希望作者有朝一日能把这个坑填回来。
另外吐槽一下编剧吞吐暗线的方式,很多暗线就是告诉你有暗线但不铺排出来,个人觉得暗线的显现方式应该更加明朗,有用的就抛出,不能说的就不交代。
12集过半,节奏略显生硬,观片体验如鲠在喉,整体缺少了舒爽感。
《恋爱禁止的世界》影评(三):先行祝愿各位幸福
看了一下七月恋爱禁止的世界的评论。“也想要被包办婚姻啊。这番是针对少子化,所以会优生优育,相对平衡。不会咸鱼翻身。”
这就是贵邦男对《使女的故事》普遍版的反应。人家很期待哦,就遗憾不能咸鱼翻身。
#所以我对你们恋爱脑的女生真的是完全不懂啊。人家都拿你们当什么了,你恋爱脑有用?#
真的要优生优育的话贵邦剩余四千万男青年并他们的家长是不是要暴动啊。从精子质量到教育水平和基因筛查都完全不可能及格的吧。
恋爱禁止的世界还有这么一个评语“女主确实骚想艹”;你们就合理脑补一下对二次元女中学生的胸沟和臀部得出这种结论的男的是什么玩意吧。
顺便替日本女性群体补一句。十年前曾经有日本女权者得意“日本女人很聪明懂得用温柔和顺的外表驯服男人,不用和男人争什么”,现在日本女性在各类色情和软色情中的地位当真比使女故事凄惨千倍,现实中卖身卖屁股养活男人和孩子卖完了还要背上道德债的女人比比皆是。日本的儿童色情也是合法,所以你看日本小学生的处境到底能有多安全?再发生一次女高中生被无业青年团伙监禁一年多然后因为被虐待的伤口感染恶化脏器衰竭死掉,死掉以后尸体被小青年们浇水泥隐藏的案件,又有多低概率?
此间即地狱。诚挚祝愿各位幸福。
《恋爱禁止的世界》影评(四):《恋爱禁止的世界》被一开始的主题吸引(不一定会更)
所有视频片段在微博上。初始被片头的主题吸引,但是后来发现原来是变相的1男2女1男偏肉番,瞬间理性思考的激情就被夏天特有的青春期骚动取代了。偶尔,让浅显的欲望战胜深度的思考,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还是会有些遗憾。不一定评会更,谈不上大剧透。
【E1 — 片段1】这部动画最初吸引我的地方是情节设定 — 未来的日本政府为了减少严重的少子、不婚、和老龄化,根据每个适龄国民的具体情况(外貌、身高、体型、智商、家境等),由政府强制性地进行适婚男女的婚姻搭配。如果这是在完全杜绝政府腐败和任何人为错误的情况下,这样的婚姻配置理论上是可以达到基因最优化的最有效途径。新加坡某一时期的政策就与此有点相似,目的是为了增添国民数量、改善国民婚配、提高国民双商(智商情商)和素质。对于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现象,这种与市场自主完全相反的政府调控有利有弊,有喜有悲。
【E3 — 片段1】我特别喜欢这一段的眼神特写和拍摄手法,还有声优对台词的诠释,音色太美(声控别错过!)。如果是真人版的话,这样表现和拍摄一定会有心动的感觉,那种在不声不息中波涛暗涌的惊骇。背景音乐非常好,是我喜欢的横山克呀!!!
“原作:武佐绪(讲谈社周刊少年Magazine编辑部·DeNA“Manga Box”连载)
监督:宅野诚起、臼井文明
系列构成:高桥奈津子
角色设计、总作画监督:伊藤依织子
美术设定:泉宽、猪濑幸惠
美术监督:斋藤幸洋
色彩设计:小野寺笑子
摄影监督:田村仁
编辑:吉武将人
音响监督:鹤冈阳太
音响效果:森川永子
音乐:横山克、信泽宣明
动画制作:LIDENFILMS
OP《かなしいうれしい》
作词、作曲:三原康司
歌:frederic
ED《Can’t you say》
歌:Roys”
——————————————————————————————————
我觉得这个科学红线的匹配度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家庭背景、个人生物状况等多种因素来配对的,目的是为了优化种族基因、改善社会结构等。弊端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想法,说实在的大多数国家领导人都想过,也都被提议过,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能直接控制国民繁衍的方式了吗?从长远来看,会想到用这个官方强制的方法来控制国民素质、基因、和人口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把自己所属的民族和种族繁衍下去。我以前也写到过,只有国民人数壮大,才有话语权,才有更大的机会把自身的文化(语言方言,吃喝住行,政经体制宗教思想文学艺术等)延续称霸下去。
对我这种懒人来说,此类谨慎的政府配置倒是挺省心的。当然,如果配得不好,我可能会昏厥。不过动画里也说了,政府是根据无数暗中观察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来搭线的。也就是说政府无从百分百确认每个国民的心理和思想状况。所以这个体制是可以被国民反向利用的,只要每次调查的时候都填自己心里的最理想状态就可以了。说不定,会配到十分优秀的配偶。
里面的设定是政府仅仅根据人本身的外貌, 体型, 个性等配对, 没有过多地考虑家世等其他先天附加条件, 所以男主一般的家境和长相就被配了一个白富美。所以不会加剧社会阶层难以跨越的固化。
———————————————————————————————————
【E4 — 片段1】现在想想,我是支持多于反对政府这项看似不人道、不民主、不自由的婚恋配对政策的。在我看来,这项政策的弊端之一是初始时期大部分国民的反对、抵抗、和地下操作。弊端二是政府无法像神一样地彻底了解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弊端三是这项政策会逐渐消除国民心中的逆反和自主意识,渐变地归顺服从政府的诸多调控。
弊端一:任何政策的初期都是不稳定的,但是人类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的效应远远小于外界阻力的结果时,人群就会被迫或逐渐地顺从、同化、接受、和适应。最终双方不断地调整磨合,把无力改变的政策调适到最优最符合时代的状态。拥有最多资源的政府集团除非让中层和以上阶级的人群出离愤怒,否则一般散乱的没有惊人资源的人民是很难撼动得了其绝对优势的扎实根基的。
弊端二:对于那些善于操控和玩弄规则与制度的人来说,这项政策的这个弊端反而有很多的利好。对于想要跨越阶层的人群来说,这项政策无疑是第二次人生的金钥匙,男女都适用。从某种程度上,政府也尽到了聆听国民喜好和心声的努力(如果国民在问卷调查里没有撒谎的话)。这样,国民对这条政策抗拒的理由和动力也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当国民的综合素质(外形、体貌、个性、能力、智商情商等)都整体以不同速率上升时,国民对配偶的不满也会大幅地降低和削弱,这样婚外恋等造成社会畸形价值观和不稳定因素的不伦不良行为也会大幅锐减。即使是在婚恋完全自由的现在,我们也无法保证自己了解伴侣的一切及真实心态。
弊端三:这个弊端的好处就是社会会逐渐趋于麻痹式得稳定,人类天性中的惰性和奴性会很大程度地被纵容,容易滋生腐败。但是!如果未来所有的执政者是有远见和良知,并有视野和手腕的人群和组织的话,那整个社会也许会达到乌托邦式的安稳康泰,至少在未受到外界创新超前的认知冲击之前会如此。这恐怕是全世界各国领导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管控子民的梦想了吧?!
这条政策的确是违反市场经济 market economy、自由经济 free economy 的原则的,完全由社会人为操控无疑彻底击碎了那只看不见的手 invisible hand,也打脸了民主、人权、和自由。但是政府所拥有的信息量和我们国民个人所能获得的信息量相比,哪个更优更全更深呢?一般人是很难获得一些极为私密的信息的,除非出钱聘请值得信任也有能力的私家侦探,但是政府完全具备合理公开获得那些信息的特权。在保证政府内部廉洁和政策具体操作没有任何腐败的前提下,政府的婚姻配对要远比国民个人的自我伴侣寻找要来得更加优秀和有效。而且这些对于国民来说都是免费的(当然也应该会从其他各项税收里收回成本)。对于政府来说,这个公民红娘的身份是吃力不讨好的,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初期应该是看不见成效的,基本需要经过几代基因的优化才能初见奇效。对于国民来说,被当作第一代的试验老鼠肯定是会有诸多不满的,但是等到成为几代以后的受惠者时,你还会反对这项政策吗? 相反,在自由婚姻市场上,阶层的固化、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有钱人能获得的信息量比没资源的要多得多)、需求和供应的反差所直接导致的不婚、失婚、离婚、不育、弃婴、畸形儿等社会不良现象反而会越来越显著。
虽然实际操作起来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政策执行者受贿,在婚姻配对中做手脚;国民在问卷调查中说谎致使原始数据失实等),但是在理想主义的状态下、在每个人都廉洁公正直白纯粹的情况下,这条政策还是利远大于弊的。啊。。。好想活在这样的理想主义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