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找手艺》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寻找手艺》影评10篇

2018-03-25 20: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找手艺》影评10篇

  《寻找手艺》是一部由张景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手艺》影评(一):寻找手艺

  理解为什么会被电视台拒绝了,太接地气随性了。。

  看的时候会被旁边的话给逗乐,尤其是中间一本正经事情的时候。但是说实话并没有像弹幕里(b站上看的)动不动就被感动到哭。

  但确实被这些手艺人淳朴打动了,片末回答工匠精神,之前浅显的以为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是一丝不苟。看完纪录片,体会到工匠精神,其实并没有这个词那么严肃,它只不过是匠人身对手艺的热爱,这份热爱里有虔诚和敬畏,有愿意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片中所讲的,也是我挺喜欢的一个词 :温度

  另外感觉到的是,这些传统手艺的没落没法挽救,脑子里总是很片面的认为传统手艺代表的是落后生产工艺技术,于是乎它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社会了,它们存在方式似乎除了用作展示和纪念外,再难找到其他的生存空间了。

  似乎是,一个事物能否存活下来,全然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时代价值,这大概是可以努力的一个方面吧。

  《寻找手艺》影评(二):别被《寻找手艺》的海报骗了,这片内容跟海报是一样一样的~朴实

  周末在家,闲看了几部新出资源片子,本来想写写关于九把刀的新片的感受,但随即就被《寻找手艺》冲淡了。这片,有意思了。

  首先是片名,够直接,寻找手艺,直入正题,我们就是去寻找手艺人的,而且是砸锅卖铁去的,目的就是记录下这些手艺,并且想拍出伟大的纪录片。

  然后我们就听歌了:掌声有请钟立风先生

  行走于旅途 而忘记行走

  沉醉在书中 而忘记了书

  掉进去梦中 而忘记了梦

  投入到爱里 而忘记了爱

  躲过了黑夜的那只鸟

  最后还是消失在漆黑里

  躲过了黑夜的那只鸟

  最后还是消失在黑夜里

  黑鸟,你在哪里

  黑鸟,你在哪里

  就是这么文艺地开场了。

  导演,不存在的,导演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大型记录片的拍摄,接着你会发现摄影师刚出发因为家里有事就退出了,司机接下了摄影师的位置迅速上手(不会摄影的司机不是好剪辑?),三个人,一辆车正式燥起来(卖了房子上路咯)。

  第一集,刚出发,摄影师就直接去治鼻炎去了,那血流的,那感受深的,我都想试试了,毕竟我这轻微的鼻炎也是天气一变就不舒服,这手艺,我先服下(然后这位仁兄就退出了),ps:(最后退出的那位是因为椰子把脚砸受伤了,就是这么任性)。司机转摄影并没有那么顺利,但也没那么困难,反正也不是奔着奥斯卡最佳摄影去的(摄影大哥别喷我),开机关机,特写,中景,远景,再给你扫几个美景,拍到重点关键,啪啪啪(错了,拍拍拍)。接下来,就是进入正题了,各种民间手艺陆续登场,这里不再赘述。127天,199个手艺人,268个小时素材变成212分钟(如果我誊写错误,请导演指正)。成为了现在我一口气看完的记录片。

  这是一次漫长的旅途,导演也每天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事情,这些日记般的文字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这部纪录片的进程(想起来,我我曾经也这样每天每天在旅途中写着日记),作为一部草根记录片,真实是最大的亮点,我看到了真实的人物了解到了多种手工艺的制作流程现状,我也看到了真实的制作者内心,当然还有各种真实美好风景,还有诸多番外篇:针灸流鼻血()小女儿出镜,直播椰子砸脚()这些都是我看完并且想推荐理由精美制作的纪录片固然美好,但有时,正如导演所言,换个口味不错,并且,我喜欢这种口感

  近几年的工匠精神已经被炒到烂熟,随便去书店逛下,就有不少这样的书籍,影视更是多,对于大部分手艺人,其实不存在那么多花哨的推销词,排在第一的一定是:凭手艺吃饭,赚钱,养活自己家人;第二就各自不同,纪录片中,有的因为纯粹热爱,有的因为宗教信仰,如果只有第一又怎样!每个人对自己的这份手艺都有不同的理解,再也没有千篇一律。大部分的手艺人,都是普通人,他们只是为了生活生活,不是为了手艺而手艺。所以可以说,手艺就是生活,生因手艺而延续着活。

  说实话,曾经我也有这样一个梦想,是源于之前在《读库》上读到的一篇文字,讲述的是在台湾,有这样一家店,收集了全台湾的手工艺制品,店主就是亲自踏遍了全台湾一个一个寻找到那些手工艺人,然后与他们合作,把他们的作品放在店里让更多的人知道,同时也能让手艺人因此有了生活资金的另一个来源期待这样的良性循环能让这些传统的手艺一直延续下去,保存下去,店主说,只要你来到我的店,就能看到了全台湾所有最美好的手工艺。这真是一个再美好不过的事情。当年20岁出头的我,曾经也是如此憧憬自己能经营这样的一家店,走遍全中国的所有偏僻角落,去一个一个拜访这些传统手工艺人。当然,梦想可能永远只是梦想,当初想做的事,我没有做到,至少现在没有做到。所以看到导演启程上路,并且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值得为他点个赞。

  那时候,我也曾有这样漫长的旅行,奇妙的是,路线大致与导演的路线相反,当然我没有什么主题(好吧,我承认,当年是受了比尔波特的影响想去拜访一些修行者),导演去到的宗萨寺,我当时没有去成,所以看到拍摄的一些画面,算是弥补了自己的想象。这部纪录片没有那么顺利,随着旅途漫长,导演也陷入到了更多的思考中,出发时,他想的是要拍一部伟大的纪录片,而今,这部纪录片算是伟大吗?或许吧,在某种角度上,记录下这些普通的手艺人,真的算是伟大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做这样的事,这毕竟不是一般个人想去做的事。

  虽然这部纪录片存在着稚嫩,但又如何,我曾经也想过,这个世界上已有的文字已经够多,我又何必增添,但其实想想,这就是你想说的话,你想推荐的,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一个人生点滴的记录,又要考虑他人作甚,所以这部纪录片汇入了众多纪录片中,即使很多年后,大家都忘了当初这部片的由来,也会说,哦,那部有趣的纪录片,值得看的。

  而导演,我想说的是,下一部,你想去拍什么,记得带上我,不见不散啊。

  《寻找手艺》影评(三):手艺的记录和传承

  今天有幸参加了一个观影会,观看了一部由非专业人员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手艺》,在片中,摄制组跑遍了整个中国,记录了很多手艺人的日常,我看到的是第五集,里面讲述了很多我只是听说过的手艺,比如做秤的手艺(话说我连秤都不会看呢),做纸的手艺,做扑灰年画的手艺,做面花的手艺。很明显能看出,导演和摄制组都是非专业人士,比如镜头出现了占据大半个屏幕话筒,解说词的朗诵断句也出现了小小的失误,还有所有的手艺表述因为时间行程关系没有深入说明,有些流水账的感觉。但是,还是能够看出,导演是用了心的,把自己的情怀写入其中,比如我印象深刻的几个镜头,做秤的时候要用五味子水来洗秤杆,一个罗盘上面要写三千多字,染布的时候要用黄豆粉和生石灰等等,确实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认知大门,而摄制组中的小姑娘,9岁的小闺女,我们的下一代,在摄制过程中可能还没有感觉到这些手艺传承的重要性,她更感兴趣的是手艺人家中饲养的小动物漂亮民族服装美丽的年画之类的,但是,我相信,随着眼界开阔和我们更多的了解深入展示,更多的手艺将会被发掘传承,匠人精神绝对不是日本的专有名词。

  《寻找手艺》影评(四):其实这个纪录片也并没有那么特别

  可是很奇怪,我就是想给它打满分。

  它可以说是一部另类的纪录片,也可以说是一部故事片。很多人在纠结这部片子算不算纪录片,或者算不算一部好的纪录片。这个问题重要吗?当我们在评论一部作品时,我们总会为了可鄙的安全感而套用别人所谓成熟理论,对纪录片的定义是谁下的呢?明明自己喜欢,而且还一口气看完了整部片子却要反过头来说片子不好,不是正规的纪录片,拍摄手法和拍摄技术都不够好,我觉得这种人其实可以逐出地球

  片子其实噱头挺足的,事实证明,它的宣传噱头也正是这个。把北京的房子卖了,辞掉原来的工作,扛起摄影机,为了梦想,踏上了慢慢旅程。这对于平常人来讲,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也许在我们还不知道他已经出发的那一刻,他的朋友亲人都会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傻子安稳的生活的多少人梦想的生活。可是他说,我不,我要去旅行,我要拍一部伟大的纪录片。然后,我们就被感动了。我二十几岁,二十三年来,做的出格的事情不多,但是,也曾经热血过,我知道,那种为了心中理想而走过的路永远不会寂寞,更不会后悔

  “海贼王,我当定了”。作为九零后的半中二青年,其实很容易被自己的一个热血念头打动,我想这部片子的主人公的梦想也会打动很多年轻人,纪录片之王,我当定了!然后不顾一切,达成自己最初的梦想。这部片的开头和韩寒的《后会无期》的格调是一样的,但是走在路上,导演开始转变,特别是穿过西藏之后,可能是被信仰之光照过了吧,整个人的境界就不一样了,升华了。这,可能就是旅行的意义,这就是西藏的魅力,它让世俗人们洗净铅华,心灵沉静

  然而我们都别被导演骗了, 就像导演在片中坦言的那样,这个梦想其实很卑微,它只是一次投机,到最后还是为了能够盈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他不这么说,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他对传统手工艺的热情而进行的旅行,他的境界和寺庙高僧一样伟大。但是他最后没有选择欺骗观众,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他最柔软皮肤,去经受烈日的暴晒。而韩寒作为一只同样有些特立独行的猪却没有这份坦诚,这是我认为《后会无期》和它之间最大的差距。一直到最后导演没有交代清楚自己为此付出代价,他在北京拥有两套房,两辆车,年收入三四十万,但是好像一直到拍摄结束,他也没有倾家荡产,而且在旅程快要结束的时候带上了女儿开始买买买,与最开始的噱头形成强烈对比

  所以导演没有和观众说实话,其实他就算卖掉一套房子来做这部片子也很正常,毕竟他还有一套,还有两辆车,还有媳妇儿和孩子,媳妇儿也没有和他闹离婚,说明他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山穷水尽,也就证明了最初的噱头只是为了吊观众胃口而已。而到了片末,导演可能开始释怀,所谓梦想, 依然不过是为了功名利禄,等他从西藏下山之后,才发现原来追逐的索然无味,带上女儿,让她也能够在旅行中有所体会,那些故意隐秘起来的心思也就轻松多了。

  一路被导演带着心情沉重,到最后竟然豁然开朗起来了,因为一切都想西藏的天空变得碧蓝无暇,纯净天然。

  《寻找手艺》影评(五):你们这一路不知道改变了多少人的路

  朴素富有 难得而不自知

  不论是被记录者或者记录者都是

  每个人走的路好像都受到某些神秘力量的指引

  他们走在自己的路上却也感染并影响着很多人

  大抵是因为上辈子拯救国家 这辈子才能担起这份不与外人道 我自悠然的传承手艺

  他们饱经风霜的面庞和手掌还有沉静做事的侧影 配着叮当作响 是我能想象人所能拥有 最美的模样

  他们平和的心和纯净的眼睛 是我看过最震撼的风景

  看着他们才体会到信仰的力量 这无声的震撼几度使我这样一个共产主义接班人落泪 他们的内心一定不像我这般流离失所 彷徨不定 敏感多疑吧 真好 有所归属 真好

  《寻找手艺》影评(六):寻找手艺难,寻找自己更难。

  有一种说法,在身边半径十公里范围内找不到圣殿的人,走再远也找不到圣殿。

  但在中国,宅在家里还能伟大,是政治正确的。

  客观上来说,去遥远地方,从那些与众不同的人与事中获得感悟,确实更容易帮自己找到心中的圣殿。

  以前也是在豆瓣,看到过一篇游记,讲述在遥远的北欧,有一家世界尽头的餐厅,那篇游记的作者历经千辛万苦找到餐厅,吃到了世界尽头的美餐。

  我对美食无感,所以对那位作者对美食的点评完全记不得,但我记得他在游记里提到,和他同时就餐的另外七个人都是很有故事的人。

  这一点我是信的,只为了吃一顿饭就愿意去到世界的尽头,有这种意志力的当然不是常人

  他们应该都找到心中的圣殿了吧?

  《寻找手艺》的作者因为一个简单的起心动念,决定前往遥远的地方,希望在寻找各地即将失传的手艺的同时,找到自己,探寻那些人生终极问题的答案

  虽说作者一直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和呈现一些濒临失传的手工艺,但最打动我的,其实还是作者找自己的过程。

  这也从一开始决定了这部野生纪录片与众不同的看点。

  缺乏拍摄计划,走到哪拍到哪,想拍风拍风,想飙车飙车,吃不上饭就想办法找被采访对象蹭饭,跑到采访地点却发现被采访人不在于是又去找人,开到一半车坏了干脆就在路边采椰子……一路拍摄时经历的意外和作者对这些意外诚实乐观的态度,构成了这部片子特有的魅力。而几个纪录片圈外人在拍摄过程中技艺和心态上的转变,也成了寻找手艺之外最吸引我的地方。

  我个人的观感,这部片子的第一、第二、第五集,因为同时兼顾了寻找手艺和寻找自己,看起来更丰富一些,而专注于拍摄手艺的第三第四集,则有点丢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我依然认为这部纪录片是不可多得的好片子,作者自说自话的风格很有趣,几个小人物寻找伟大的过程艰苦但真实,记录下来的手艺宝贵而有意义。

  作者,你找到心中的圣殿了吗?或者说,这趟126天的旅程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了吗?你还会继续寻找手艺,寻找自己吗?

  《寻找手艺》影评(七):对过去生活的纪录

  与其它评论有共同的感受,就是淳朴、真实。手艺,是生活的需要,是朴实的,乃至够用就好。 有个不太满意的地方。在我以为,纪录片应该是纪录目前的状况,或重现过去的事实。不应该有导演人为预设立场,生硬地要求观众附和。 在西藏,旁白谈到工匠,因着宗教信仰而认真,个人就相当反感。你可以信佛,但不要强迫我同意你的观点。你认为因为虔诚,21岁的年轻雕版工不敢为了工钱赶工不顾质量。在我看来,却是13岁的孩童,被迫从事繁重没有前途日复一日的辛劳工作。 有些产品实在粗糙,谈不上艺术,若是遗失,似乎并没有可惋惜之处。例如荥经砂器,贵州造纸。只能说,曾经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所以存在过。现在,人们需要更精致的生活器具,所以,一部分手艺就消失了。

  《寻找手艺》影评(八):关于 寻找艺术

  首先,真的真的很遗憾这么迟才知道这部纪录片,感觉导演他们一群人很走心,应该是需要这种社会上的大力反响的。前前天从朋友圈里的文章知道后,当天晚上就连看了两集,舍不得快进把他看完,这是对匠人们的尊敬,也是对我自己的负责。(如果我能够像他们一样忠于自己的信仰的话,好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说说开头吧,特意编写的歌词和民间艺术家们的心情应该很相似吧,他们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是快乐的,像一只鸟儿,但是也只有他们在做,以后的以后可能就不会有人做了,对艺术的失传也是担忧的吧。 然后,看的时候真的真的能够让人静下来。现在的人们逐渐被着快速发展的时代所迷惑,看不见生活的本质,悟不透所谓的人生,天天被物质利益包裹着缠绕者,过这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当然,我不否认这其中也有清流,但只是少数。反正于我而言,是可以让心浮气躁的我冷静下来的一部纪录片。好到让我不想安利给其他人,但又害怕这传统手工不能得到及时的传播。(里面一些地区的手艺人好有信仰,让我一介凡夫俗子都不忍直视自己的破烂事) 最后,关于有些人说的拍摄,配音这些后续问题不专业的说法,我个人不太认同,甚至觉得他们做的很棒,纪录片纪录片,记录下来就ok嘛,手法什么的不重要。从开始看的时候起就一直在安利周围的小伙伴了,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 Ps.看的时候都不愿意用手机的,直接用电脑,真的是一种享受看这种纪录片~

  《寻找手艺》影评(九):《寻找手艺》:最真实的工匠,最直白的记录

  这是我看过的最质朴的纪录片,它的讲述甚至比一些学生作业还要直白。虽然直白,但又不显得粗鄙,而是质朴。

  前段时间在做一个汉语教授讲课的片子,教授十分清高,看不起当下年轻人的词汇匮乏和言语粗鄙,可是在讲课的课程中她自己却白话通篇,而且是十分粗鄙的白话,并且歪曲了很多史实。

  联系起来看一下,一部纪录片,不需要优美专业的言辞,只需大白话,就可以显示出其内在的质朴和真诚。当然,有些手艺的制造工序没有用专业术语导致的就是一头雾水, 比如做茶的那段。

  从片子本身看起,导演在第一集就开门见山,他是买了房子去追求诗和远方的,并且,他做这个事是求回报的。很明了。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之前的一些纪录片,有众筹的也有其他方式集资的,什么《我的诗篇》、《内心引力》之类。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比较成熟的创作,想很多作品一样,都是打着展现什么什么的旗号在宣传,可归根结底到底有没有好好展现作品内容,反正我看了之后感触不深,也许是我看不懂罢。

  上院线的东西,就不要喊着什么想给观众展示一下但是排片量太少的话,想展示可以上传网站,能看到的人更多,想进院线赚票房就直说,又没什么不好意思,自己劳动所得有什么羞愧的呢,何必遮遮掩掩。

  基于这些,我很佩服张景的坦然,并且他在片中不止一次提到过,他买房子拍纪录片是为了赚钱,所以相比于那些一心一意的手艺人,他很惭愧。也许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张景悟得了,而不像其他纪录片一样,各方联系人脉,到哪都是安排好的,被拍摄人物都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上镜的,这哪还有什么真实,只不过没有《太阳之下》完全是演出来的而已。

  张景一行四人,摄影养病提前退出,他们的司机瞬间成为了摄影师,而后录音也因受伤退出,一行人是剩下两个大人和他的闺女。缺乏专业人士导致纪录片本身的镜头运用十分粗糙,但还好是纪录片,粗粝感的风格也是可以的,而且这还误打误撞成为了特色。

  剪辑上来看,实在都是老的不行的套路和包装,整部片子的片名的出场犹如广场舞跑马灯闪过,这点我当然是不满意的,镜头可以粗糙点,毕竟不影响纪实,但片名出字什么的实在有点土气,并且没有美感存在。

  但是在节奏上其实还是把握的比较到位的,比如做伞那段,简直要急死强迫症,导演偏偏还放了一段心跳音效,明显是故意的。

  片子是依据他们的行程来拍摄的,走到哪拍到哪,所以有种手艺大观的感觉,匆匆而过,无法深入,所以不能细究,老百姓看个感觉就好。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拍摄方式,才给观众带来了最真实的工匠写照,而不只是展现好看的部分。我们看造物集上那些小手工很简单,其实做起来才知道,很麻烦的,什么都要准备,而这些手艺人,他们的工作只更繁重。

  我们不要看着那些手工艺成品就喊着要追求诗和远方,并且一副高端人士的样子,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是不容易的,我们看着老师傅手指翻飞一件工艺品就完成了,但那时经过多少年的锻炼才能做到的。

  无知地去追求诗和远方,到了地方回头来看,处处都是诗和远方,只有自己待得地方不是。

  对于内容部分不想多说,这是一部很浅显的纪录片,导演把想表达的一切都在片中说了出来,当然,他拍这个最主要的目的是赚钱,但是其内容还是可以一看的,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可以体会体会。

  《寻找手艺》影评(十):几个业余人员拍出的纪录片,却每一秒都极其真实

  不带有推销,炒作,商业目的制作出的纪录片,一帮业余人士拼凑起来的团队,目的也只是寻找中国的传统手艺,希望在消失之前,记录下来,让世人知道。很多东西,比如说秤杆,老人做的竹伞,这些制作的传统手艺以后注定会消失于历史长河,被工业化代替。没看这个纪录片之前,我都以为雨伞和秤杆之类,都是批量加工,凭借机器和模具等等可以轻松完成。可谁又能知道,这里面的颜料是老人摘来的树叶亲手捣碎制作的呢?谁又知道秤杆的刻度又是要代代相传的公式来计算呢。传统的手工做的秤砣,误差千分之六以内,这也说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那些少数名族手工染布,绣花,制刀,漆画,随便一个拿出来,都蕴含着文化的沉淀并散发艺术的光芒,只可惜,就如同新疆烧制陶器的老人所说,都死了~文化传承的问题,的确值得让人深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