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骨瘦如柴》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骨瘦如柴》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4-03 21: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骨瘦如柴》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骨瘦如柴》是一部由马蒂·诺克森执导,莉莉·柯林斯 / 基努·里维斯 / 卡丽·普雷斯顿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骨瘦如柴》影评(一):一切都需自己选择面对

  本片以厌食症为背景,用爱和成长贯穿整部影片,虽然无法切身体会厌食症患者痛苦,但她们克服内心恐惧,一点点的改变和成长,都能给我们内心带来震撼感动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心结,也许是从孩提时受到原生家庭影响缺失关爱致使内心的匮乏,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或者做的很多事不对而导致了一些不好事情发生,所以总是说sorry总是想着去牺牲自己为他人付出,隐忍着自己真实感受去面对身边的人。由于原生家庭带来的内心伤害,渐渐地使自己变得敏感、恐惧和孤立,不敢打开自己的心扉去接纳美好事物,用一种悲观不值得被爱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随着自我内观,其实我们都会知道为什么自己成为这个样子,也知道如何去改变解决问题,但是总感觉自我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表面上感觉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只是问题还没发展到谷底,当艾伦的母亲与她谈话之后,她母亲说她已经接受艾伦选择死亡,如果死亡是艾伦真正想要的结果,这句话深深的唤醒了艾伦,激发了她求生的意愿,其实她因为小时候母亲的缺失,缺失母爱的她觉得因为她的原因而导致母亲的离去,也因为母亲的离去和父亲长期的缺失,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内心恐惧去接受别人的爱,所以她才会在亲密关系中如此的敏感和封闭。成长中的我们面临着种种内心的问题,而这一切都从小时候就已经滋生在心底,现在的我们就是去面对解决这些问题,也许这就是生活意义所在

  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独自去面对和选择,无法从他人那里寻求解决办法,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跟随和选择,用一份勇气去踏出新的一步,我们都会收获不同凡响的另一种美好生活。愿每个人都有选择的勇气和权利,也有做出选择之后的担当和执着

  《骨瘦如柴》影评(二):没有彻底的崩溃,何以谈重生——观电影《To Be Bone 》有感

  电影的情节虽不曲折离奇,但非常巧妙,一开始以为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厌食症女孩通过接受治疗一步步恢复健康励志故事,其实不然,影片用大量的篇幅去表现埃伦精神肉体上的孤独困顿彷徨状态,以此让观者跟随电影的脚步,去思索一些难以言说的谜题:如何对待不可抗拒的命运冲击?生活的意义何在?勇气是什么?

  埃伦的厌食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家庭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因为父亲的严苛,母亲的抑郁症和出柜,继母苏珊的唠叨,而是这些大人们对待这一系列变故方式。父亲永远忙于赚钱,母亲忽略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关爱,苏珊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妹妹,是在为埃伦的病而痛心。家庭的变故是不可抗拒的,但如果采取积极态度去解决,则可以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一定会有坏事发生,这是不可选择的,可选择的是你们对待的方式”。最后母亲给伊莱(埃伦)喂米浆,哄她睡觉,弥补了多年来的遗憾,解开了心结,给了她活下去的渴望

  看着埃伦,不禁想起以前减肥时的自己:计算每样食物的卡路里,过量运动享受饥饿,用手指环绕自己的手臂......没有目标体重,永远觉得自己不够瘦,不断下降的体重数字已经变成了活着的唯一目的。埃伦的病友梅根因为厌食症所以无法像正常女人一样生育,痛失爱子,埃伦也因为过于瘦弱的身体而怀疑自己能否享受爱情幸福,她们的生活的全部就是和食物的斗争,可吃饭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她们犯了本末倒置错误。贝克医生带厌食症患者去水厂里淋水,在水下他们放开了自我的约束,感知生命能量和美好。打破枷锁,去感受,去爱,这才是生活。

  也许在常人看来,厌食症患者的问题简直微不足道,甚至难以理解,“just eat”——吃东西而已,怎么就成了这么难的事?在生活中,真正困扰我们的,不是大风大浪,而是那些咬啮性的小烦恼,它们让人困顿不堪,劳心费神。对于伊莱来说,吃一块巧克力蛋糕就是最大的障碍。贝克医生是个很智慧的人,他的治疗方式不是用外力促使病人吃东西,而是激发病人自身的勇气去战胜厌食症,包括对伊莱的出走,他也采取了放任但不放纵的态度,因为他明白,伊莱所需要的勇气,来自于她的内心,没有彻底的崩溃,何以谈重生。

  《骨瘦如柴》影评(三):但是世界真的很复杂

  真的佩服那些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电影看的太难受了。其实可能我的想法才是病态的,现在的大众审美就是不能胖啊,(但是大众审美特别不怎么样,而且很难改变,很难转型、例如现在这里就非常流行下巴花美男,大眼女孩儿什么的,但是真的不好看啊)还是真的羡慕那些身材很好的女生,不过我觉得健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其实也喜欢食物,但是重点是患者对食物热量长胖的恐惧感。确实人类太多了,一双双眼睛一张张嘴啊,不停地发表意见,有些人家只是说出来或者一个眼神动作,甚至是感觉,可是还是会被自己捕捉到,这样就太容易不喜欢自己了。还在强迫自己喜欢自己,这可能就是和真正厌食者的区别吧。zyh真的很健康

  《骨瘦如柴》影评(四):感同身受,从来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我看这部电影的动力,怕是与常人不同,不是带着批判眼光或者同情的心态去看,而是为了保持减肥的动力,告诉自己离瘦还有很远的距离

  我自己的暴食没有到强迫症的地步,也不需要去看医生,好像是从童年开始吃饭没有让长辈操心过,每餐都吃的十分香甜,后来课业繁重的压力,每顿饭都要吃到胃里满当当,饭后还要紧接着喝半杯水,就这样吹气球一样的长到20岁,后来大学毕业以后做了办公室工作情绪上的放松以及自由时间的增多并没有让我意识到胖让我错过了什么,继续的不在意体重一直到我过了24岁生日,体重差不多一百公斤。好像突然那么一瞬间,开窍了,于是我意识到,要减肥,然后到现在,大半年过去了将近20公斤的体重离我而去。身边的人会告诉你,嗯,看着瘦了,肚子上肉少多了等等,而你有时候也会迷失在别人的夸奖里好像沾沾自喜是不是能把减肥的弦稍微松一松。

  这个时候看到这部电影,好像能唤醒自己本身已经慢下来的脚步,加快再走下去。片里每个受节食强迫症去治疗的人胖一丁点都好像精神要崩溃,我摸着自己的胳膊,有啥脸继续吃。

  所有人的目标都是身体恢复正常,生活步入正轨。就这么个简单世间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都要很努力很努力的,才能正常人一样,而对你本来就不太好的亲戚同学,也许背后还会撇撇嘴骂一句矫情活该,感同身受,从来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但就像片尾女主躺在海边以为自己会死去一样,我既然没有死去,我就会好好活着,我一定会好的。

  《骨瘦如柴》影评(五):为什么说莉莉柯林斯为这部电影而暴瘦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为这是一部“戒”厌食症的电影,角色应当在外貌上展现出“因暴瘦而丑”,可是lily除了极少数露肉之外面容却是美的;精神上应展现出“因暴瘦而萎靡”,可是lily大部分的状态都是酷酷的;境遇上应当展现出“因暴瘦而不好”,可是lily充满了两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连治病都能遇到一个一直暗恋自己追自己的男孩(真是对单身狗一万点暴击)。

  所以lily为了适合角色而做出的体态上的牺牲,包括她两只眼睛偶尔不自觉同时闭睁,这些努力观众当然能看到,但是这种过于强烈偶像光环会削弱这个角色本身的魅力,如果观众看这个角色满脑子都是“怎么瘦成这样还如此美丽的lily”,那么,这部电影也从根本失败了。

  《骨瘦如柴》影评(六):通过催吐达到高潮,通过减肥完成认同,我们从来都是为他人而瘦

  你胖了?

  你该减肥!

  身材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人身份的一个认同体系,体重是最简单粗暴评价标准

  体重计是不会说谎的,数字永远是最精确的。

  一句他者口中无意间蹦出的有关你体重和外形词语,将让你内心翻腾良久,细细品味其中含义,迷惑你的理性,让你调入欲望旋涡中的纯粹感性、理想之中。

  最近,由莉莉柯林斯和基努里维斯主演的新片《骨瘦如柴》就讨论了一个有关体重的故事。

  该片难得的关注了“厌食症”群体。几位主要演员,包括莉莉柯林斯本人,还有导演马蒂·诺克森都曾经换过厌食症。影片关照现实力量和自我剖析的诚意,让影片受到不少影迷的好评

  原来你常常挂在口中的“减肥”二字竟是如此可怕,带着“吃人”般的诅咒意味

  影片围绕莉莉柯林斯饰演的厌食症患者艾伦。

  她对卡里路有强迫焦虑症,对每一样食物的热量如数家珍

  她逃避治疗,被医院赶出,急速下降的体重已经威胁到她的生命。

  她被带到了由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医生贝克那里,贝克利用较为激进的办法为厌食症和暴食症患者提供治疗,他一次只为6到7名患者提供群体性治疗,让他们住在一起,相互监督鼓励,并且有时会采用较为极端的方式进行心理打击和催眠,让患者自我跳出厌食的强迫欲望控制。

  在片中,我们第一次看到在荧幕上一贯美的一塌糊涂的莉莉柯林斯瘦得如同一具行走的骷颅,没有丝毫美感,被死亡的恐怖气息笼罩。

  柯林斯以前也换过厌食症,一开始导演说不用减肥,但有过这段经历的她,还是决定通过暴瘦达到真实的演出效果,为观众解释和说明厌食症的危害缘由

  该片对于厌食症,提及了几个方面的缘由。

  开片便浅尝即止的提出,大众媒介,电视明星艺术杂志时尚购物等消费社会中的信息,以合谋洗脑的方式为大众宣传了“以瘦为美”的身体价值体系,甚至提出了区隔胖子的规训惩罚法则

  瘦是控制力强,生活精致的上流生活的体现,是一种身份认同,高位存在的表征方式。

  而胖是懒惰的,底层生活的,贪婪的生活意义的表征形式

  瘦得到赞美,胖遭受排挤。

  除了大众媒介为了消费提供的隐形监狱,家庭问题也是厌食症患者的重要缘由。

  影片中,艾伦的家庭是怪异的,母亲是同性恋,在她13岁出轨,无法给她提供正常的关爱。父亲离婚后再婚,总是忙于事业,处于完全失位的状态。而后母把她当做体现其自我高于其母亲的证明,为了让后母名正言顺,她要求艾伦治疗,并且把她厌食症归因于其母亲的同性恋和年幼失母。

  整个家庭中,只有同父异母的妹妹真正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她而给予鼓励,希望她早日戒掉厌食症。

  在贝克经营特殊治疗场所中,我们看到了更多厌食症患者的各种伎俩。

  无休止的催吐,吃完后,马上去厕所吐出。为此,治疗中心在餐后半小时关闭了所有厕所,防止他们催吐。

  而影片中一位女孩子依然找到了催吐的地方,而且为了让艾利保守秘密,甚至愿意为她提供泻药。

  艾利则以手臂的粗细作为评价自我的标杆,每当她发现手指无法完全扣住手臂时,她就会因为胖而感到焦虑。

  有的患者甚至拒绝咀嚼食物,为此,资料中心只能强制安装胃管给她输送营养液,当她得知营养液的热量达1500焦时,她差点哭了出来。

  这些厌食症患者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消耗热量,比如艾利就通过大量的仰卧起坐和暴走来消耗食物热量。而体重更是一个魔咒,站上体重计仿佛走上绞刑台一般令人胆颤心惊。

  影片本身的重点放在了治疗中心的各位厌食症患者的关系和自我控制上。影片表现了各位厌食症患者的行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厌食症患者的表现。

  同时影片增加了情感缓解,树立了艾利和已经开始好转的厌食症小伙的爱情关系,同时在结尾以艾利和母亲的“握手言和”给予了艾利触底反弹的力量和行为逻辑

  其实,观看该片的影迷出来通过故事和场景了解厌食症,另外可能也希望得知如何改善其的方法

  为此,影片以基努里维斯饰演的医生贝克,作为了布道的中心。

  贝克采用群体式治疗方式。在厌食症患者中放入了一个暴饮暴食的胖子。

  他非常清楚厌食症患者焦虑的中心:来自社会认同体系的压迫后自我认同提醒的混乱

  说到底,还是一种他者欲望架空自我主体认知的精神性控制。

  这是一个,传播——接收——改变的认知过程。

  社会传播各类减肥的正面信息,告知胖的反面信息。人接受到信息后,陷入服从般的自我行为调整

  在吃的愧疚回路中,产生一种顽固依恋,导致精神的服从,表现为身体的瘦和对于吃的极端控制。

  这种厌食到死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种证明自己存在过的生的表征。

  无论是瘦,还是其他,身份注定要在并非由它自己所创造的范畴、术语和名称中,去寻找对它自己的存在的认同,主体只有在有支配权和冷漠的话语中,寻找外在于它自己存在的符号。

  片中,艾利的妈妈问她是否觉得厌食和瘦很酷?艾利把自己的厌食过程传播到网上,意外让看到这个帖子的粉丝学习她开始节食,最后意外死亡。

  这种传播和接收的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存在过的行为。

  有时候,存在的代价就是屈从。

  服从利用了存在的欲望,而存在总是由别处去授予,它标志着为了存在而对他者的一种根本的弱点。

  厌食症患者坚持一个人自己的存在的欲望需要服从一个他者建构的世界,而从根本上来说,这个世界并不是它自己的,这标志着社会性总的一种最初的和开创性的异化。

  在厌食症患者的行为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到愧疚的力量,那种咽下食物后的痛感,和催吐、暴走消耗热量后的快感。这时,愧疚简直都是被制造出来的,它反过来又被认为制造了所有理想的和想象的现象。

  片中,贝克,不断让艾利认清厌食背后的社会学意义,告诉她何为真正的生,自我的存在。他给她取了一个新的名字,从表面和内心上让她重新开始。

  但他激烈的地方在于,逼迫她接受死亡,带她跌入谷底,贝克知道要改变一切,必须有患者自己主动转变,外力依然是大他主体干扰自我主体性认知的侵犯行为,自我主体认知的觉醒,需要来自自我内心的彻底转变。

  影片的高潮,是艾利的母亲告解了自我的困扰,她以母亲抚养幼儿的方式,再次给艾利用奶瓶喂奶,以这种极具精神象征性的方式,化解了两人内心的冲突和障碍。

  片尾,离开治疗中心的艾利自愿回到了中心,继续接受治疗和改变。

  整部影片出了表现厌食症患者的日常,内里其实一直在讨论“自主权”的问题。对一个人的存在的坚持,意味着从开始就放弃了永远不会属于自己的社会性术语。那些术语为一个人现在的制定了一套语言化的生活。

  瘦与厌食的服从性关系,就是一套社会语言对于主体的侵蚀。

  有服从的地方,就有其施加的痕迹,其中留有反噬性的缝隙,即矛盾的冲突中心点,和对抗的办法。

  所谓的话语体系,建构的背后,难得不就是一个逃脱其控制,建立对抗性存在的操作法则吗?

  做自己,不代表放纵,而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具有自我身份赋予体系的一种自主性存在。

  后台回复,骨瘦如柴,胖哥送上一次思考。

  《骨瘦如柴》影评(七):想到的某个关于瘦的话题

  To The Bone是一部电影的名字,中文译作“骨瘦如柴”。这大概算不上一部非常好看的剧情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患有厌食症的姑娘去心理中心接受治疗的故事。但其讨论的主题远比剧情的发展更加吸引人——瘦。

  当我开始注意到瘦这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因为我自己,而是无论在网络环境还是现实环境中,很多人对于美丽的称赞多是一句“啊,你脸好小“或者是”啊,真瘦呀”。我惊叹于脸小和瘦这种本应该是对于一个人身体的客观描述性短语,在某种诚度上已经演变成了表达自己赞美、鼓励甚至是羡慕情感的一种方式。这种言语的上的词穷,侧面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单一审美以及对于瘦的盲目推崇。无论个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承受。

  但这部片子却反其道而行,展现了深受厌食症困扰的瘦子的痛苦。虽然戏剧的呈现效果有限,但是能够为那些一味的追求以瘦为美、不加节制的人们敲响警钟。那些在电影中挖掘地不是那么深入的对于食物的恶心,对于饥饿的痴迷,对于两根手指必须要圈住手臂的偏执,对于每一卡路里的计较,所导致的“瘦”的结果,正是在当今这种病态审美下被隐藏的部分。

  是否可以尝试这样一种情况,下一次当你饿的时候,不要想着吃东西,而是用心体会一下“饿”是什么。那种由“饿”带来的身体像漂浮在空中的感觉,那种由饿引起的好像是腹腔内的器官都紧缩在一起的痛苦,难道不会让人更加感受到活着的状态,更加令人痴迷吗?

  再试想一下一般状态下,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只不过是用来填报肚子。此刻的人们就像等待出栏的猪。为了美食带来的短暂满足感和感官上的刺激,却忽视了对于嚼肌、口腔、食道以及各消化器官带来的损害以及使用餐具给手臂带来的劳累,难道不应该感觉到羞耻?人类为什么会渴求一日三餐?习惯使然大于身体必须。

  再次,强迫症般的将自己的摄入和输出量化到个位数,熟稔每一种事物的卡路里,难道不是一件看起来特别高级特别酷的事情吗?

  当你开始意识上述几种清醒,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发现“瘦”这种状态没有足够的基础使其成为当今审美的主流,因为它可能会给人带来虚弱、偏执甚至是变态;第二,相反,你“经常”尝试和体会这些内容,且它们让你感觉到兴奋,那可能你天生就是个瘦子,亦或者陷入了骨瘦如柴的陷阱而不自知,迫于外界的压力,成为了实践中的变“瘦”的人。

  这时另外一个问题就出现了。生活中夸瘦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走上变瘦道路上的人却不多。如果瘦真的是美的,为什么那么多人不作出实践而是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排除掉由于自身毅力问题所导致的变瘦失败(可能是最要原因),有没有可能其实大家都只是不过脑的嘴上称赞这种瘦,而其实心理都对这种美dont care。但这会形成一个弊端,当采取这种行动的人很多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种“赞美瘦”的舆论环境,就真的有一些“天真”的实践者,减肥减肥减肥!这群人就可能是终极受害者。

  所以事到如今,那些深陷陷阱不能自拔的人,是否也该清醒清醒,想想如何不要再让自己身陷囹圄。而那些本就不觉得瘦是美的人们,发挥自己的善意,为这个社会营造更多的可能性。这个多元的社会具有足够多的空间和机会,去包容、鼓励和接纳任何一种审美。

  附注:

  1、本文讨论的瘦似乎有些极端,但谁又能反对,每一个极端瘦子都不是一点一点瘦过来的呢?

  2、本文的讨论主要对象集中在受到当今单一审美影响的盲目变瘦的人们。针对本片,女主由于受到心理打击而绝食(maybe是这个意思,事实上我觉得片中的交代不是很清楚)的行为,本文没有涉及。

  3、作为一个瘦子,是我的一些真实感受~~

  《骨瘦如柴》影评(八):片中的诗

  Anne Sexton's "Courage"

  It is in the small things we see it.

  The child's first step,

  as awesome as an earthquake.

  The first time you rode a bike,

  wallowing up the sidewalk.

  The first spanking when your heart

  went on a journey all alone.

  When they called you crybaby

  or poor or fatty or crazy,

  and made you into an alien.

  You drank their acid,

  and concealed it.

  Later,

  if you faced the death of bombs and bullets,

  you did not do it with a banner,

  you did it with only a hat to

  cover your heart.

  You did not fondle the weakness inside you,

  though it was there.

  Your courage was a small coal

  that you kept swallowing.

  If your buddy saved you

  and died himself in so doing,

  then his courage was not courage,

  it was love; love as simple as shaving soap.

  Later,

  if you have endured a great despair,

  then you did it alone,

  getting a transfusion from the fire,

  icking the scabs off our heart,

  then wringing it out like a sock.

  ext, my kinsman, you powdered your sorrow,

  you gave it a back rub

  and then you covered it with a blanket

  and after it had slept a while

  it woke to the wings of the roses

  and was transformed.

  Later,

  when you face old age and its natural conclusion

  your courage will still be shown in the little ways,

  each spring will be a sword you'll sharpen,

  those you love will live in a fever of love,

  and you'll bargain with the calendar

  and at the last moment

  when death opens the back door

  you'll put on your carpet slippers

  and stride out.

  《骨瘦如柴》影评(九):Eating Disorders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正好处于ED的过渡阶段,bite&chew,跟电影画面对应起来非常讽刺的场景,因为接下来将渡过两周隐藏自己症状的时间。

  当每天对进食的思维占据主导的时候,人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

  我不是专家,只是自己有一年的经历,并且罪恶感满满无法释怀。电影里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ED类型,AN/BN,暴食症肥胖的黑妹,催吐的萝莉,催吐加服用泻药的眼镜娘,单纯不吃东西的Ellen和进行鼻饲pearl,曾经节食瘦到89磅的男舞蹈演员luke,抓住其他希望努力在复食中,还有看起来身形行为特别普通的unicorn,却因为悄悄催吐导致了流产。

  ED的原因常常和焦虑,自身过渡关注等等其他问题混合在一起,看到Ellen聒噪的继母,从未出现的父亲,一直在回避自己的生母,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不耐烦。查ED的时候看到National Eating Disorders Association NEDA网站有这样的一句话,Eating disorders have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 of any mental disorder。除了酗酒和滥用药物,ED是Amy Winehouse的被忽略死因之一。很多ED患者都是从青春期开始,身形发生变化,刚刚意识到美和别人的目光,刚刚开始他们并不知道需要持续一生的节食。初中时一个特别淘气的男生把袜子塞进了一个因为激素用药胖到变形的女孩嘴里,别人给她取外号“造粪机”。无法上升到恶,但是肥胖女孩受到的偏见巨大,心理扭曲更严重。还有整体社会的包容性差,容许度低,审美单一,追求单一面孔和体型,有的人因为抽脂整容而丧命,非常无趣又可怜,无法欣赏和理解多样性和差异才带来各式各样的美。但是也不可否认,Lily Collins正常体型非常好莱坞,普通的甜妞一枚。暴瘦后跌破均衡比例来演绎深刻角色,让人产生了解读的欲望,吸引力更强了。

  现在盛行的吃播,密子君生撸8斤白饭一战成名,斗鱼收到打赏无数。三十多岁的木下佑香不知道还能继续再战几年,更早一辈的安吉拉佐藤,四十多岁的高龄,全脸整形,最近的节目中整个下颌骨都快掉下来了。大胃王还能保持纤细身材唯一的方法就是催吐,但收获的名利都是以身体为代价换来的。

  我身边一个一米65,120斤的朋友,催吐两年瘦到70多斤。我在减肥期间的cheating day里和我一路猛吃,她每天这么吃却更瘦了,后来悄悄给我透露了她的秘诀,然后把我带上了这条深渊。刚开始的阶段,我们一起吃,我会在吃东西之前之后称体重,看自己吃下去多少,吐之后再称体重,看“清理干净没有”。讽刺的是一年的时间里我心里非常难过,经历过崩溃住院,并且体型毫无变化,没她那么狠得下心。有效果的是靠自制力节食运动带来的。期间她也对我说过很多心里话,高兴的是可以跟我一起,但是又觉得非常对不起我。她也给我讲过她们所谓兔子的线下聚会,吃自助餐反反复复好几轮,而且男生也有很多。他们使用医用洗胃管直接插到胃里,还有半夜在街上插管吓到路人的所谓“趣事”。有一次在旅行途中,我等她去某个商场的厕所,发生了意外。我在整个商业中心偌大的广场,几个商场里一间间挨着找,感到愤怒。最后推开门她挂着眼泪等着我去解救,也说不出什么话来。ED往往只看到表相,很多其他的心理问题隐藏在背后。万幸的是她男朋友一直陪伴着她,有爱人的陪伴是莫大的救赎。不得不承认她看起来更加美丽,也做过模特,好像是解决了很大一个问题。现在她再邀约见面,我只有回避,只想跳出这样的怪圈,恢复正常的生活。

  ins上一些账号,关于skinny的,全篇都是瘦到病态女孩的躯体,我自己也非常喜欢去看,Alexa Chung,Bella Hadid,人们把她们的对比图拼在一起,再联想到她们的彼时当下境遇和名气有何不同,何况连普通人瘦下来都会感受到别人的待遇差别。还有为此死掉的Diana王妃生前也有着催吐的记录,不幸的是她是为了得到查尔斯的关注,却引起了对方的厌恶。有爱人在身边共同渡过这段经历非常重要,Luke像一位小天使在Ellen身边。然而Luke本人也命悬一线,无法再回到芭蕾舞团,寄希望于他人的爱来拯救自己,内心非常脆弱,随时可能崩溃。

  回到影片本身,短板是什么Ellen的画导致一个女孩自杀,太缺乏真实性,过于矫情。母亲给Ellen模拟哺乳,有点感人,有点做作。还有Keanu Reeves死气沉沉的表演,回家脱下白大褂换上西装就是John Wick提枪上阵。

  最后希望在他人对他人更加宽容的时候,自己也能对自己更宽容,别跟自己过不去,放自己一条生路。

  《骨瘦如柴》影评(十):To the Bone(2017)

  感歎人類試圖得到安慰和快感的方式有太多太多種了,有的人用食物聊以自慰,有的人用不吃 “折磨”自己換取快感。有過非常輕微eating disorder症狀,飢餓確實會讓人頭腦清醒,而飽腹便是昏昏欲睡,便是墮落,是罪。所以我能理解導演為什麼開始並未讓長久沒正常進食的Lily Collins表現出沒精打采的萎靡,而是賦予了角色一種頹唐卻精神活躍的狀態。

  但我知道我根本無法體會真正厭食症患者的感受,從一個局外人角度來看,他們極端自卑卻極端自負,極端自律,都是極其聰明的人們,怎麼會不清楚他們自己所處的境況,怎麼會不知道這件事的危害和長此以往的下場呢。

  你的精神狀況,你費盡心思試圖向這個世界隱瞞的事實,還是會給你的肉體印下一些細小的traces,就像族群的小小圖騰,見到它們,你們就認出了彼此。比如影片剛開始主角去檢查時露出的后脊椎部位淤青,比如摳吐的人右手食指上的嚙痕,再比如,充滿血絲的紅眼睛和沙啞的喉嚨。

  回到電影本身,因為關於anorexia或eating disorder in general的影像作品太少,這部才能收穫這麼大關注吧。“扁平”醫生關於人只可自救的一番話「Stop waiting for life to be easy. Stop hoping for somebody to save you. You don't need another person lying to you.

  」,和後來母親懷抱著她餵食的畫面是感人的沒錯。但是我真的要提幾件小事,難道沒有比讓你赤裸暴露在特別judging的親屬面前,每週強迫你稱體重更好的治療方式了嗎?試圖通過告訴一個厭食症患者食物有多美味來治愈她?就像在告訴一個有panic attack problem的人,不會因為一些“小事”就freak out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Lucas這個角色我真的隨時隨刻想衝進去把他揪出來打一頓。是,他是經歷了很多,或許也感同身受。但是在鞦韆那兒試圖探出女主的的trauma,是否小時候touched by someone的行為很惡心,緊接就著做出親密舉動的行為更惡心。在去完醫院檢查膝蓋回來之後特別自私的說出 “You’re my next thing” 的時候我簡直要吐了。

  這房子里的黑人看護怎麼就讓我想起了那些電影里的那些typical black nanny(及Aunt Jemima)。還有為什麼這群人出了Rain Room要拿毛巾擦身子??

  再扯上現實中一個已成風氣受人推崇的事情,我真的真的不希望再在網上看到那些催吐大胃王了。原因在此就不細說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