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块广告牌》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三块广告牌》的影评10篇

2022-04-05 03:32: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块广告牌》的影评10篇

  《三块广告牌》是一部由马丁·麦克唐纳执导,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 伍迪·哈里森 / 山姆·洛克威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块广告牌》影评(一):带着希望出发,就是唯一的答案

  【有剧透】今年最高的评价要给这部票价最便宜的电影。起初以为要讨论道德困境,后来发现是一个关于原罪和救赎的故事。女主角的原罪是对女儿的不关心和刻薄,象征坚持和希望的三块广告牌是她的自我救赎;局长的原罪是无法带领好警队,并将凶手绳之以法。为爱放手的子弹和掏心挖肺的信,以及一个月的广告费是他的救赎。Dickson的原罪是自我散漫,粗暴执法,火中保卷宗,血中取证是他的救赎。自我救赎过程中,善意觉醒的方式也很令人动容,比如信中带着歉意的玩笑,调整了几次方向的吸管等。每个人都有恶意也有善意,每个人都有放不下的执念和挽回不了的错误,这就是我们真实而无奈的生活。如果三加四一定等于七,那么一加二又有什么意义;如果爱使人孤独,那你我又有什么意义?也许,带着希望出发,就是唯一的答案。

  《三块广告牌》影评(二):美国大妈怼天怼地, 却与奥斯卡最佳失之交臂

  本届奥斯卡呼声最高的电影,却与最佳影片失之交臂。没错!它就是《三块广告牌》。

  与凭借“人兽恋”拿下最佳影片的《水形物语》不同,《三块广告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美国大妈的故事。

  当全球人民都在惊叹中国大妈买买买的时候,美国大妈却在大洋彼岸怼天怼地怼空气。

  这位美国大妈是怎么怼法呢?

  首先,她满脸岁月留下的皱纹,眼窝深陷,永远一副生人莫近的表情。

  对恶作剧的小孩,她二话不说就是一脚猛踹。

  GIF

  对恶言相向的牙医,直接拿着转头戳伤对方的指甲。

  对警察毫不客气、当面质疑大骂。

  GIF

  更厉害的是,人家竟然拿着酒精瓶火烧警察局。

  这位美国大妈到底是吃了啥“熊心豹子胆”,连警察都敢怼呢?

  这是因为小镇上有一起未侦破的少女奸杀案,而她就是那个被害少女的母亲。

  由于警方迟迟未能破案,愤怒而无助的母亲一气之下花费巨资,包下了路边三块早已破旧的广告牌。

  红底黑字的三句话分外扎眼:

  强奸致死;

  依然没有逮捕到凶手;

  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

  如此出格的举动,引起了小镇人民不小的轰动,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看到这里,一般这类的故事接下来讲的不是悬疑就是复仇,但这片却不是。

  在美国大妈Mildred不断与警察抗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事实好像不是这样子。

  威洛比警长是一个备受小镇人民敬仰的人,在广告牌事件出现后,他不仅没有生气,还上门找到Mildred耐心向她解释,案件未有进展的原因是极度缺乏证据。

  在被台上救护车的时候,他还不忘让属下把被抓进局子的Mildred放了。

  同时,他生活中也是一个好男人。

  不仅对两个女儿疼爱有加,带着她们去河边钓鱼,

  还是能够老婆感受到性福的人。

  但身患癌症、时日无多的他决定在自己的马厩自杀,即便这样也不忘在自己的头套上警示家人别摘头套,不希望让家人看到自己的惨状。

  不仅是威洛比警长的形象让人出乎意料,就连其他人的形象也与之前想象得不同。

  那个暴打广告商的狄克森警察,在警局被火烧的时候不忘救出奸杀案的材料;发现可疑人员的他,冒着被对方暴打的危险,得到了对方的DNA来源。

  还有被人嘲笑的“小恶魔”,在Mildred火烧警局后,帮其“说了谎”,并随后给予其帮助。

  那么这样看来,美国大妈Mildred是无力撒泼咯?

  其实,她的内心也是柔软的。

  比如,她在与广告商谈广告事宜时,Mildred帮助窗台上的一只昆虫翻了个身;

  在警局里与威洛比警长对峙的时候,对方咳了一口血喷了她一脸,她没有破口大骂、没有惊声尖叫,反而跑去帮他叫了救护车。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棒在哪?

  随着故事的推进,原先的人设被不断的推翻、不断的重建。

  你本以为这个人就是这样了,却发现他其实不是这样的。比如,Mildred之所以不断刁难警察,其实并不是警察无作为,而是她在女儿出事曾恶言相向,诅咒女儿在路上被强奸。而Mildred在案发后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对自己的自责和内疚。

  本片恰恰是在这种不断的反转中,让观众捉摸不透。

  在这部片子里其实没有所谓的正派和反派,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两面性。人性的善恶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被激发出来的。

  狄克森在得知威洛比警长自杀后,冲进对面的广告公司,暴打了广告商并将其从二楼扔下,这是恶的展现。

  而狄克森被火烧伤入院后,同房的广告商在得知面前的人就是把自己暴打入院的人时,选择默默递给对方一杯橙汁,这就是善的表现。

  本片堪称神来之笔的地方,是Mildred在广告牌下栽花,一是纪念女儿,二是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她的精神寄托。

  而这时,一头鹿突然出现在她面前,仿佛女儿又回到了她的身边。再也经受不住对女儿强烈的思念,Mildred抱头痛哭,嘴里还不断呼唤着女儿的名字。

  GIF

  就是这样一部看着很丧却又带着温暖的黑色电影,给予人深深的反思。

  常言“眼见为实”,但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并非是事情的全部。过早的下定论只会激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给彼此带来伤害。

  想要化解这种矛盾,需要的是人心的温暖,只有用真心才能够解开隔阂、抚平伤痛。

  当《三块广告牌》与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后,有多少影迷是感到痛惜的。但不得不说“科恩嫂”的演技实在太棒了!

  虽然《水形物语》也很棒,但在众多人的心中,这部电影早就是最佳影片了。

  《三块广告牌》影评(三):你对执念的力量 一无所知

  18年看完的第一部长片。

  犯罪、人性、悬疑,这三个标签糅合在一起,数不清的剧本和表演的提名、获奖,加上一众脸熟的演员,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即便片名普通,海报有浓郁的小成本电视剧既视感。

  或许每个人内心都藏着一个或懦弱、或暴躁、或曾经犯下大错不能被原谅的自我,怎样才能与自己和解,不再通过对抗这个世界来麻醉自己?也许是本片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同样因为要为最珍惜的人的死讨一个说法,男女主角显得过于执拗和愤怒,恨不得怼天怼地怼全世界(影片对于人物为何有这种性格和家庭对他们的影响还是有清楚的交代)。女主不惜一切与警局和所有反对者为敌,甚至对两个孩子动手,坚守着三块广告牌,不过是想通过激发局长的愧疚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责。男主则是执法者犯法,暴打自认为间接导致前任局长自杀的广告商并将其从二楼扔下。这种愤怒加深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误解,造成了一系列令人无奈的悲剧。女主几乎到了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的境地,暴躁鲁莽的男主则被迫交出警徽丢了工作。这时候,事情却出现了转机,男主酒吧偶遇疑犯并搞到了他的DNA。如果能够确认凶手,他们内心的恨也许能够得到宣泄,从而放下执念,可凶手的“得”而复“失”,让执念和恨的出口突然被堵住,并造成两人内心巨大的空虚。对这个结果,两人当然无法接受,男主说“他没有奸杀你女儿,但他强奸了另外一个女孩儿”,所以,两人将一起追杀这个“罪有应得”之人当做了精神慰藉和心灵救赎之旅。到此,我觉得可以拍续集了,就叫《雌雄侠盗》。

  伍迪哈里森这位秃顶的油腻大叔实在艳福不浅,《真探》里有《源代码》女主米歇尔莫纳汉演的妻子,还与亚历珊德拉饰演的情人有场漏点的激情戏,本片里的妻子简直是胖版妮可基德曼,也算是美人儿了。不知道是不是看女演员挑剧本呢。

  《三块广告牌》影评(四):虽然错失最高大奖,但我依然想为它打CALL

  《三块广告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与最佳影片和最佳剧本失之交臂。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这是本届奥斯卡最值得解读的一部牛片。

  国内这边,《三块广告牌》也已经由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引进,3月2号开始做专线放映。

  早先,中国电影资料馆孙向辉馆长便透露,在去年艺联团队拜访美国福斯总部的时候,他们就相中了《三块广告牌》,希望能有机会引入中国院线

  而一直以来,电影业内外总有人不断呼吁和期盼着中国能早日成立艺术院线。

  就像我们过去总在强调的一点,很多优秀的艺术电影,不是观众不买账,实在是排片太少了。

  这两年,随着中国电影资料馆和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合作,众多院线的相继参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得以创建、发展和推进。

  不少小众影片和艺术电影真的有机会能进入院线,走近观众了。

  艺术院线的放映,与普通商业院线有所不同,由于数量不多,艺术院线往往会对一些优质电影做长时间的长线放映,可谓“求质不求量”。

  最近陆续听到有更多的商业院线如UME,也有影院加入到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是个很令人欣慰的事。

  这一改变对电影多元魅力的传播,实在是百利无一害,大大的好。

  说回电影本身。

  自从《三块广告牌》确定引进后,在国内更是陡增不少关注。

  高晓松在《晓说》里就说过《三块广告牌》是他的年度最爱,“这部电影仿佛回到了光芒万丈的八九十年代,那个大师的年代。”

  陆川导演也在首映礼现场称赞《三块广告牌》“残酷却不失希望,足以掀起惊涛骇浪。”

  很多优秀演员也相继自发安利,为科恩嫂(她也是本届奥斯卡影后的最有力竞争者)饰演的强悍母亲打起了国际长途。

  国内影迷在豆瓣上也给它打了8.7的高分。

  这部气质有几分“古怪”的电影,究竟为何能获得如此的赞誉与追捧?

  个人以为,很大程度源于它优秀的剧本。

  虽说是独立制作,但《三块广告牌》的剧本绝不逊色于好莱坞的任何优秀剧本,甚至还超出了一般的工业水准——它有着非同寻常的简洁、精准、巧妙和力度。

  从大视角来看,影片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巧妙地捕捉了当下美国社会的种种现象。有些细节虽着墨不多,却很大程度还原了当下真实的美国社会生态。

  片中涉及到的政治正确、恐同、种族主义、白人垃圾、家庭暴力、嗑药等话题,更是近年来在美国本土讨论最热烈的社会问题。

  故事设定在一个典型的乡村小镇,那是一个以白人群体为主,与外界唯一的联系都要凭借google的普通社区。

  故事就在这里展开,女主是一位单亲母亲,她的女儿死于一场暴戾残酷的奸杀焚尸案,当地警方却迟迟不能抓住凶手。

  于是她租下了三块广告牌,在上面分别写道:“惨遭奸杀”、“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抓到凶手?”、“这是为什么?威洛比局长?”,并请来电视台报道,直接与警方开怼。

  由此,警方的各角色依次粉墨登场。

  狄克森警官满口歧视和脏话却富有正义感,老警长身患绝症但同时心系案件。

  影片初始,观众很容易追随母亲米尔德的视角,所看到的和以为的,都是当地警察的不作为。

  然而影片进行15分钟后,视角开始变换和反转。

  我们看到的警察,时常笼罩在与女主角一样的愤怒之下。这种愤怒,源自对生活不公的埋怨,或是对自己内心无能的憋屈,但他们却也并非为非作歹之辈或好吃懒做之徒。

  对母亲这一角色,我们也能逐渐感到,她在女儿被杀的事件里似乎有更深层的难言之隐和恐惧,在不敢面向自己内心愧疚的同时,只好把过错和愤怒都推卸给外界。

  类似这样的视角反转与揭秘,在115分钟时长的影片中,几乎每15分钟就会出现一次,进而让故事更加丰满、复杂和耐嚼。

  小到前一秒母亲米尔德还在与身患绝症的局长针锋相对,下一秒局长意外吐血,米尔德脱口而出的“宝贝”;

  大到局长自杀留下遗书,母亲怒烧警局。

  这些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转折,正是这部电影在剧本创作上最为难得的匠心之笔。

  意外却不失平实,正如导演马丁·麦克唐纳一贯所擅长的黑色幽默,戏谑中夹有现实主义的锐利笔触。

  从更细微的角度观察,影片的前十分钟开场,便已经交代了主要人物、情景和矛盾点,成功引起观众的兴趣。

  之后的十分钟,影片更进一步丰富了警察狄克森的人设、加深了母亲极端的性格刻画,同时还在细节处表现了当地歧视泛滥的民风。

  随后引来第一次高潮的反转,母亲的隐痛被女儿生前的记忆插叙所揭开,与局长的关系也从剑拔弩张转为温和,由此她的抗争对象,从局长彻底转移到了狄克森身上。

  观众的视角有了第一次深层的突破。

  第二次高潮是由局长自杀展开的。在这一期间,马丁·麦克唐纳也开始运用动物来展现主角的心路历程,如小鹿的突然出现。

  这时候观众对矛盾双方的判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但对于矛盾解决的走向尚无法预测。

  之后迎来第三次的高潮——广告牌的失火,以及由此引发的火烧警局事件。

  在这一次高潮中,各路矛盾开始集中爆发,同时作为主场景的广告牌再次入画,给我们以轮回感。

  随后进入结尾前的小高潮,也是狄克森与母亲的和解及联手,开放式的结局似乎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这样的剧本设计和呈现,可以说是极其精准地掐算着观众的信息捕捉,踩着观众的视听觉神经在跳舞。引起大家主动探索的同时也抓住了黄金解密时间来引爆关键情节的推进。

  客观地说,看《三块广告牌》并不是轻松的观影体验,但也与沉闷二字毫不沾边。

  这样一个充斥着暴力和悲情的现实主义题材,用一种看似轻松的手法来演绎,是编导马丁·麦克唐纳的本事。

  此前他其实已经在《杀手没有假期》和《七个神经病》充分展现过自己的才华,只能说这一次,他做得比过去还好。

  最后只能说,希望这样的好电影,能与更多人相遇。

  文章首发公众号:bbmovie

  《三块广告牌》影评(五):站在人性上,谁又能责怪这个用力过猛的辣妈呢

  剧本超赞,辣妈为了惨死女儿的案件能够告破,处于对懒散警方的不满,租了三块大的广告牌进行控诉。生患癌症的警长决定不再苟活,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责及生活,并还无征兆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辣妈建议强硬,手撕牙医,火烧警察局,威慑前夫。有些事在法理上不对,甚至该受到制裁,但谁又能攻击这样一个遭受家暴,独自抚养子女,经历丧女之痛,仅想得到公正对待,而用力过猛的坚毅,强硬的辣妈呢。

  三个镜头超赞:

  “一家三口在家因为女儿借车,胡爆粗口,诅咒彼此,而又怎么否认这是这种家庭成员之间表达爱得方式呢。”

  “有新欢且很少参与子女成长的父亲,与辣妈对待惨死女儿的不同态度,一边掀桌子,推到墙角,伸手施暴;另一边儿子顺手拿刀,威胁父亲”没有一点排练,一切都是那么熟练······

  “被开除的警官与辣妈抛开前嫌,达成一致去找”军人“的车上,辣妈说:我烧的警察局;前警官说:除了你还能有谁干得出来这种疯狂的事” 俩人一笑泯恩仇,不需要再多表达。

  《三块广告牌》影评(六):一点碎碎念

  这段时间我唯一学到的应该就是不随便对一个人下结论,人是多面立体 而非单一静止的,美剧以及美国电影每一个角色都灵动有张驰,bad guy 会有温情与善良;正面角色也会有邪恶黑暗疯狂,这才真实。不像国产剧善良到近乎白痴,恶毒到人人喊打。女主打扫广告牌时出现小鹿,与周边绿树鲜花在夕阳下美的像幅画,那是片中难得的peace moment 。不是所有问题都会最终引向一个答案,现实也如此,不会有什么perfect ending ,有时没有ending ,最后影片也没有抓到强奸犯,我也只是在一种隐忍克制平静的氛围中感受到美国人对家庭的看重以及他们平时在亚洲人心里不该有的包容与善良。

  爱会带来平静,平静带来思考,也许吧。心中有爱的人自我驱动力比毫无感恩之心的人强太多。年龄以及不太美的容貌也许并不完全是坏事,至少年轻美丽优雅的女明星演不出女主的愤怒绝望蛮不讲理。

  I don’t know what I am talking about at all。也许我也只是想沉浸在电影和书本中逃避现实 获得暂时的救赎

  《三块广告牌》影评(七):有些事就是没办法谅解和释怀

  影后已出(梅超疯要是再抢走我就骂死奥斯卡老头)。Martin McDonagh的个人风格瞬间爱上了,剧本张力让人既压抑又享受,一边来黑色幽默,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就丧的想哭,Frances阿姨教科室版的演技不用提,从第一个咬指甲的镜头就足以提名影后了。亮眼的是每一个演员都表现得相当到位和精彩,最佳群戏奖实至名归。女主和警察们从头斗到尾,其实恨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的incompetence。和去年海边的曼切斯特相同,都是因为自己的不谅解不释怀造成了令人动容的悲剧,不同的是,Lee Chandler的自责抑郁版的不谅解让人心疼,Mildred的拼死死撑到底的不谅解让人直喊爽快和舒畅,尽管受害者变成加害者式的极端和戾气是绝望和可悲的,在警长吐血后她下意识的一声“baby”温柔依存。

  Lucas Hedges小弟弟的表现太惊艳了,在车上抱怨他妈那段的情绪很到位,去年的海曼,今年Lady Bird和3Billboards都有他,这孩子潜力能让人忘了甜茶吧(别骂我)。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近半年来最好的一次观影体验,全场没有一声噪音,没有人踢梯子,银幕视角和音响都很舒适,感觉我笑的声音大了点都会打扰别人,票价不算特别低,网上早就有资源,大概愿意来看的观众素质也没有低的。希望国内艺术院线能够多上点这种学院片,跟在家看的体验真的是两码事。

  ⭐️⭐️⭐️⭐️⭐️

  《三块广告牌》影评(八):没有下线的无耻刷分

  给这个分数是因为这个电影没有下线的无耻刷分。

  为什么刷分刷得如此无耻,把观众当傻逼,没有观众,没有票房,如此高的评分。

  我翻了几十条影评,10分不超过百分之二十,而且十分基本都是不超过十个字的评论,水军太明显了吧。

  我就不明白这媒体这么阴暗的心里,国内刚出来一部全民叫好的电影《红海行动》9.3分,刚推出一部还没有票房和观众的电影就急不可耐的刷到九点几分。

  如此明显的引导观众,打压国产,推崇欧美的意图,这种行为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我想说的是,我给了一星差评,根本评不上,是屏蔽,我就纳闷了,国产电影不论多么全民叫好都能看到夹杂的一星二星(前有战狼二,后有红海行动),为什么国外电影就屏蔽差评。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GNM的零差评,差评全被屏蔽了。

  到目前为止一百多万的票房,不足一百条的评论,我在杭州,评论里面只有一个同城,哪来的无耻的嘴脸这么去叫嚣。看到这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曲辩是非、睁眼说瞎话的引导大众的行为,你的无耻超出了我的想象。

  评分9.3,定制最高的热评全部是8分。

  票房,惨不忍睹的票房

  这就是你所谓的零差评、满上座。

  《三块广告牌》影评(九):怒

  最开始知道Martin McDonagh是通过鼓楼西剧场“直面戏剧三部曲”,《枕头人》和《丽南山的美人》,一部暴力黑色童话,一部爱尔兰阴雨连绵山地起伏的民族缩影。McDonagh很擅长通过人物言行举止的细枝末节反映一些宏大复杂的主题,同时又着力讨论其他事物,比如本片的“愤怒”。

  这部影片涉及政治正确、恐同、种族主义、白人垃圾、家庭暴力、美国对中东的“强奸”等一系列一直以来为美国本土热烈讨论、天朝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没有一个是这部影片的重点。如果我们按照语文考试的阅读题套路回答,显然女主前夫Charlie19岁女友夹在某本关于马球书的书签上的话是点题之笔,“愤怒招致更大的愤怒”。Angela之死看上去是所有愤怒的源头,但实际上支撑起影片故事的是愤怒本身,而身处愤怒之中,每个角色的复杂性使这种情绪不断升级又坍塌。

  Jason的愤怒来自个人身份。身为白人种族主义者同时又是同性恋,他对有色人种的歧视也正是对自己身份的恐惧。常年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感觉这位母亲很有故事的样子)并沉迷漫画(行走在警察局的巨婴?)因为愤怒丢掉自己的工作成为彻头彻尾的white trash。但警长相信他是正直的人(这块儿没什么铺垫,有点突兀,好像警长说他正直他就正直),认为他有成为一名好警察/警探的潜力,结果真的证明他有这样的潜力(通过被殴打取得嫌疑人的DNA也是可以了)。他的愤怒来的快去的也快,当他得到别人的认可,无论是能力还是他同性恋的身份,并自我认可,他的愤怒便消散。

  警长是这部影片中最平静的人,也许走向大限之时人都会变得平静。他有愤怒,但更多的是清醒,清楚知道人生尽头自己最在乎最重视的是什么。而他的信也传达出这种平静,安抚了广告牌事件受牵连者,甚至很大程度消除了愤怒,无论是Jason的还是Mildred的。其余人物Charlie、Red、James、还有牙医算是为了推动情节也不同程度展现他们的愤怒,只是这些闭环没有主线精彩,或者说冲突性、戏剧性更强烈。

  就愤怒这个主题而言,我不想简单地说影片中所有这些人物都不坏,但McDonagh的确指出本质不坏的人如何因为愤怒相互伤害。好在这些伤害仅仅是肉体上的,结尾虽然没有抓到凶手但无关的人解开误会,达成和解。从这个角度来说小说《怒》通过愤怒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其中沟壑更深,是即使能够修补也还是有明显裂痕的嫌隙。

  其实故事设置的环境——美国大农村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community),似乎人们与外界的唯一联系就是Jason随口一提的Google,即网络,而这群人投入更多的还是现实的社会交际(至少影片反映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人相识,知根知底,消息甚至比网络传播得更快:人人都知道警长身患癌症不久于人世;Mildred通过儿子口中得知Red被Jason扔下楼而非电台或电视;James走了个街区就偶然看到熊熊燃烧的警察局和Mildred。而这种局促的空间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你是我的牙医也是我“仇人”的朋友,一个人的愤怒之火得以沿着人际关系网燎原。这种愤怒如果搬到都市背景估计无法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愤怒给这样的社区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我们也能看到社区关系本身和谐的一面,朋友有难八方相助,个人威望和相互信任通过长久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接触建立起来,这是典型的美国乡镇环境,如今在人情愈发淡漠的国内社会似乎有些陌生。

  回到影片结局,McDonagh将愤怒从狭小的乡镇抽离出来,放置在更为广阔的语境中。最令我折服的不是环环相扣的情节,也不是导演对人种种情绪产生、消解的洞察力,而是结尾解开嫌疑人身份设置的黑色幽默。故事中有两名奸杀女性并残忍处理尸体的凶手,一个不知其名销声匿迹,另一个有名有姓大摇大摆在酒馆炫耀自己的罪行。哪一个司法都无能为力,前者因为潜逃,后者却是因为没有人能够起诉并惩罚在其他国家“名正言顺”的犯罪行为。这个点睛之笔荒唐而沉重,前者也许还能抓到凶手绳之以法,后者正义却永远无法伸张。这枚石子投入水中理应激起愤怒的水花,却仅仅沉没了。谁能背负愤怒并执法呢?如果说影片主线的愤怒之所以能够裹挟所有人是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参与了广告牌事件或被事件直接波及,那么结尾之处所包含的愤怒则显得若有若无,如果有也“莫名奇妙”,无处安放。这种愤怒来自Mildred和Jason,来自荧屏之外的观众,来自每个“犯不着”“不相干”的人,是不知是否该愤怒的愤怒,不知谴责对象——犯事军人?美国军方?又或是整个世界——的愤怒。而它也引向一个更大的话题,如果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这些旁观者是否有资格愤怒,如果有,我们又该愤怒什么。

  《三块广告牌》影评(十):执念中的自我因果

  我之困境,皆因我自己而起。我的执念,既是果,也是因。 科恩嫂的母亲演的太好。未学会表达爱的执着女人,困在感情失败中无法自拔。与女儿冲突后发生的惨剧更成为她人生中的黑洞,从此看不到一切除了仇恨,她要以自我为中心,以执念卷起吞噬一切的黑暗漩涡,裹挟周糟,甚至其包含的良善。 丧的底色在开片三块广告牌的红色中铺开。剧中的人物均以一种偏激、颓丧的面貌逐一呈献。

  科恩嫂以牙还牙,执一念找出凶手,想以此弥补对女儿的伤害,与自我和解,但却越伤害人越多,矛盾相接,雾障丛生,无所适从。

  剧情的张力在警察局长自杀事件中拉开,以他家庭的温馨展开与黑洞对抗的另一种力量,以死亡的黑色幽默剖开人性善良的一面,之后的遗书成为人性扭转的钥匙,让我们看到每个人对自我的无耐丶无力和趋善的渴望。以爱之名,警察局长扮演了类上帝的角色。

  导演功力了得,每个人设都合理,丰满。只展示人性,不置褒贬。开放性结尾带来的悬疑,希望,令影片回味无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