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王的选择》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1 15:36: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精选10篇

  《国王选择》是一部由埃里克·普派执导,加斯帕·克里斯滕森 / 安德斯·巴斯莫·克里斯蒂安森 / 卡尔·马克维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一):坚守

  看这部影片,你会觉得简直是在搞笑,发动军人还要用信件,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黄花菜都凉了几拨。打个仗见到几十个德国兵,挪威人就说人太多,打不过,一点没有战争惊心动魄的感觉,顶多算个局部小游击战。但挪威只是个小国,小国的坚守虽然看着让人憋气,不过人家毕竟一直争取中立,不想打仗嘛!科赫部长说:“就像希特勒说的'当一个民族屈服于外来侵略就不值得存在',我们拒绝这种俯就。”不容易,明知必败仍然坚持是真勇敢。国王在森林里逃窜,真如丧家犬,这时候让我想起中国在二战时没有制空权,是否也是这个惨样?

  其实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国王对君主立宪制的坚守,不干预政治,与他儿子的对比,这也是蛮重要的一部分。片尾字幕上打出国王的选择虽然干预了政治,但是为了挪威的自由、民主、政治,包括国王发表的演讲中提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的底线,当然议会如果选择为了避免大量的挪威年轻人妥协,他也可以理解,都表明人家真心是把“权力归于议会”当作严肃的原则来对待的。

  为什么挪威没像丹麦一样,估计就是因为吉斯林,如果他不跳出来,国王还是会愿意和妥协的。

  德国大使也是蛮悲情的,隔着屏幕为他着急,那张苦情的脸那么真诚想要避免愚蠢的战争,可有什么用呢?他不是真正的掌权者,他敬爱的元首早就宣布了挪威的命运,妄图通过劝挪威人投降满足希特勒的野心,从而避免战争,真是痴人说梦,不过人家毕竟是好心啊。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二):一部有着浓烈历史感的优秀挪威电影

  这不是一部着重描写战争场面的电影,但这是一部重现紧张且“精彩”战争场景的电影。这不是一部关于挪威国王的传记片,而是一部有着“厚重历史感”的电影。

  相对于英美法德电影,挪威电影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我看过的现在记忆比较深的挪威电影有《猎头游戏》和《死亡之雪2》。

  这部影片片名吸引我们的原因很可能是英国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其内容和它也有相似之处,都发生在二战。而且两部影片也都有着各自历史感,我甚至觉得《国王的选择》这部影片的历史感更厚重。

  这部电影前半段情节非常紧凑。开头奥斯卡堡要塞等桥段都非常精彩。若你喜欢《国王的演讲》以及《帝国的毁灭》这类历史感强烈的电影,那你也可能会喜欢这部电影。

  下面会涉及剧透:

  影片开头考虑到他国观众可能对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所以以字幕形式为大家简略介绍了一下挪威国王哈康七世的相关背景。在播放了关于高高瘦瘦的挪威国王的一些黑白历史纪录后,镜头就以一个穿着老式但显得庄重的黑色西装的老人在雪地中和孙子孙女们玩捉迷藏开始。而这个老者就是挪威国王。导演是在告诉我们,哈康七世国王其实只是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普通老人而已。这个国王身份已经和再早几百年的欧洲历史上的国王不同了,因为他是挪威独立后由人民民主选举出来的国王。他只是挪威王国的象征,实权则把握在挪威首相领导的政府手中。

  全片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就是奥斯卡博格要塞这段。这个桥段是非常紧张精彩的。这个守卫海岸的指挥官上校是个耄耋老人,但也是个非常雷厉风行、经验丰富且坚毅果断的将领。这个角色的选择也是耐人寻味,很多特点几乎和国王的一样。所以导演应该在用上校的角色来塑造国王的性格。这场战斗非常精彩。上校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断定来舰(布吕歇尔号)是德国来侵略的,为了先发制人,他在得到上级命令前即下令开炮。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挪威军队使用的大炮是那有着40年历史的德制大炮及其炮弹。就连炮弹也令人影响深刻,这是现在非常少见的白色的头部圆圆的而且非常笨重的老式炮弹。影片花了好几个镜头特意描写无论是调转炮头、运出炮弹,把炮弹吊起来等等都有非常多双手在画面里,这些老设备都需要好几个人来操作。开炮时的音画也是非常震撼,对炮管的静距离特写镜头、以及音效的良好制作,还有那面对地方机关炮还击时经验丰富的上校镇静果断的指挥的描写,都让人肃然起敬!

  战斗中间穿插了深夜的另一边老国王躺在地上抱着腿蜷缩着打电话的场景,后面逃亡中在旅馆小床上又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在看看开头老国王和女儿的谈话中,女儿提到哈康七世的背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该丢掉席梦思,改用硬板床的原因。我睡软床久了都有背痛的毛病)。可见哈康七世虽然是国家象征,但在国家危机时仍然愿意挺身而出为国操劳。而另一边,在外交部,德国大使带着希特勒的命令要求挪威外长签署投降协议。外长在蜡烛光下看了下(因为紧急停电),就把协议拿去另外一个房间跟政府官员谈去了。可见政府知道会出事,早就准备好了,跑到大使馆等着。没过多久,外长就拒绝了协议,还说上了希特勒的经典名言:当一个民族屈服于外来侵略就不值得活下去。对德国,这真是打脸!

  紧接着,天刚亮,挪威国王就被紧急撤离,走前这个桥段也是非常感人略带点“好笑”。老国王先借口忘带眼睛想回去,被自己为是的手下骄傲地告知已经放包里了,然后借口忘了日记,最后不行才借口上厕所,回到了房间徘徊了一会儿。因为他知道可能这一别,或许就是永远。他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在战争中活下来,能不能回到自己的官邸,能不能维持自己的王位。

  挪威国王接下来的命运主动是坎坷的。不停地逃跑、不停地奔波。先到一个旅店,还有几个非正式服装的女仆(和国王官邸里正式服装的女仆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床小了不少,单人床而且看起来非常的短,像是必须要国王蜷着身子才行(和官邸里宽阔的“三人”大床形成对比)。再后来到另一个旅店里时,已经是人满为患,到处睡着难民,国王还得从难民身上跨过。那里更没有了女仆。再到后来,他不得不让孙儿孙女们离开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德国大使这个角色的塑造也特别有意思。从最开始他说的话中就可以看出他是反战的,甚至对德国的战争抱着悲观的态度,知道肯定会输的。作为大使、外交官,他的职责就是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国际问题。所以作为鸽派,他也在不停的寻找与军方不同的方法来减少对挪威的伤害以力图达成一个德国、挪威国王和合法政府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挪威国王代表国家接受投降,德国撤销伪政府,继续让合法政府在德国的管理下执政。

  可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挪威国王是民主选举出来的国王,他是代表人民的,他不愿意,他也相信人民不愿意接受投降,所以对着孤军深入的德国大使发飙了,这也是国王唯一一次在电影里发怒。其实从头到尾,国王的意志都是坚定的,在逃难的官员举行的临时会议上,首相都向辞职了,而国王不等他说完立刻站出来说不接受辞职,让所有官员恪守其职坚持抗争到底。这说明什么?国王才是挪威国家的精神支柱和在此刻危难之际的真正领导人!而之后他和浮躁儿子在走廊的争论,显示出了他作为国王的不容易,他也得想方设法去跟政府配合,去接受他们的决定。

  电影里还有其他塑造得很好的小人物:比如年轻的士兵,懵懵懂懂的感觉,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到国王非常的高兴,不停地跟着车走对国王敬礼 。

  这些等等都在提醒我们,虽然挪威不是二战中抗击德国的大国,但这些小小的坚持反抗不愿屈服的力量仍然值得我们尊敬。虽然没有什么主旋律的煽情,但是该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却能在作为外国观众的我们心中同样激起阵阵涟漪。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三):挪威国王的无奈、现实与勇敢

  这个国家在干什么? 二战前,希特勒竞选、在任德国首相时,那么多极其煽动式的演说,在民间、著作、网络广为流传,作为欧洲工业大国,尤其重工业如此发达,邻国们都只当与我无关的看戏吗。国家被入侵,问国防部长,“我们的军队呢?”“正在努力集结。”听出什么暗意没?国王明白,所以他下一问直截了当“靠什么联系?”“书信联系。”而不是问的“要多久?”王储嘲笑“我们的军队是靠书信联系”。 德国这么多的武器、军工设备、军队难道是凭空冒出来的? 平民逃离空袭,暴露在敌机下飞奔,以为是去防空洞,NO,德国就在身边,他们要报复一战失利带来的严重恶果,他们愤恨,可挪威这个国家没意识到,他们没有防空洞,国王和平民拼命跑往的避难所是森林,居然是森林。

  他们的军队在正式开战后3天就投降了。 弱国的外交选择?

  很多欧洲国家二战时选择中立、投降、原自自身的柔弱,欧洲经济的崛起看似成为人们物质生活羡慕的对象,杜车别在《大明王朝是被谁干掉的》书里,提出一个观点“民富不等于国强”,法国二战时,堪称世界陆战军队最强,也是一周就降了。 而弱国更无外交,因为没有可以谈判的资本和条件,挪威国王的哥哥丹麦国王选择投降,不能轻易的骂他怯懦。而挪威开始的中立,也是在力求避免战争,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打不赢。 只要不助纣为虐。 欧洲贵族的骄傲 看《至暗时刻》时有注意过和《国王的演讲》不一样的地方,约克郡公爵(英国国王)从不与平民接触,即使表现的再亲民,也不会和民众交流。而丘吉尔贵族出身,开始也不与平民沟通,直到被政客利己的威胁下,仍要选择相信希特勒的友善时,他才焦头烂额第一次坐地铁,想起了去听听民众的心声。 这部,挪威国王整片,除了与小士兵的几句调侃外,也看不见他与民众的关联。 亮剑的勇气 昨天刚看完一部高分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历经4个有为皇帝,100多年误解、隐忍、努力,才实现了一个国家尊严的维护和民众的高度认可,就是“驱赶匈奴,不再忍辱和亲”,陈汤上书武帝奏章中霸气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国王拒绝承认德国操纵下的政府,就是国家的主权不容侵犯。 中国尚用了这么年努力才有了亮剑的底气,何况一个小国呢,实属难得。 民族尊严、主权有多重要,首相回绝德国大使时说“你们首相说过,当一个民族屈服于外来侵略就不值得寻在”。 外交官与军人的区别 本片是个很好的例证。 最后奉上一段希特勒部分演说词,看看为什么丘吉尔是有远见的。 1938年新年致辞 在一九三七年的辉煌岁月里,我们伟大的德意志帝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现在我们的国民产值已超过了大不列颠,除了那个杂种组成的美利坚和天天谎报假数字的苏联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能赶上我们,我们成了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 让该死的《凡尔赛条约》见鬼去吧!我们强大的德国军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八十万,我们的武器现在世界一流,这是欧洲和世界第一流的军队,德意志已经真正复兴了,万岁!从耻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仅仅二十年啊,德意志重新站起来了。让世界看看吧,德意志是永远打不倒的汉子。 这是什么问题,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德意志是真正的优秀民族!我们日耳曼人是最优秀的人种,只有我们日耳曼人才能做到这一点!那些劣等种族象蚂蚁一样的瀿衍,占据并浪费着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这是世界秩序的不公!伟大的德意志有义务改变这一切。德意志要战斗,德意志要复仇! 新的三八年将是划时代的一年,德意志雄狮终于要出击了!我们的目标是捷克!我们的目标是巴尔干!我们的目标是波兰!我们的目标是巴黎!我们的目标是西伯利亚!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四):“好王”和“坏王”

  人物传记我看的多了,写下自己理解的“优秀”领导人的特点,在我个人认知中的成长和丰富。

  第一种“宁死不屈”。决不投降决不当亡国奴,哪怕说句汉奸话都觉得不好。思想很坚定,敌我很明确。

  第二种 “和平安定,以人为本”。以冯道为代表,已经觉得统帅一词包含的内涵,已经不再是名誉,权利地位可以概括。必须把人民安居乐业,和平稳固放在首。

  缺点在于:第一类领袖容易把个人理想主义或民族主义和“忠君爱国”的旗号 洗脑强加给大众,轻易把国家和人民拖入战争。或者被世界孤立封锁。

  第二类领导太把民众安居放首位。这样却很容易陷入假象的“安居“或者说是相对的和平。 容易被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自己不察觉。

  看了这部片子才发现还有第三种就是捍卫 自由、独立、民主。 国王不惜把一个国家拖入战争, 把人民带进深渊,把国家变成废墟。其实他做出的是很艰难的抉择。最终的选择则是一个群体本能的呼唤,宁愿选择阵痛,也要捍卫一些信仰。

  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的 信仰,太多的文化,太多的坚持! 其实不管哪种抉择都是正确的。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五):国王的选择: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国王的选择”,这部电影是挪威今年选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进入了最后九强,虽然没有能够跻身五强赢得提名,但质量依旧值得肯定。

  电影讲述了二战时期,1940年4月9日,德国军队濒临奥斯陆,挪威国王面临着一个选择,到底是选择投降,建立傀儡政权;还是选择抵抗,在炮火之中寻求新生。无论决策是什么,都可能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

  第一,皇冠。

  每个人都在渴望着财富、名誉、权利和地位,因为那是正在存在感的直接手段,人人都想要名垂青史,而不是时间长河里碌碌无为的一粒尘埃,但大多数人都只看到了那顶皇冠的光鲜亮丽,却看不到皇冠的巨大重量,几乎可以压垮肩膀。

  即使是国王,褪下皇冠之后,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父亲,一个祖父,一个老人,一个饱受悲伤折磨的人,一个面临炮火无比脆弱的血肉之躯,一个会害怕会恐惧会犹豫会柔软的普通人。可是,他却必须承担起整个皇冠的重量,承担起一个国家的命运,因为一旦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么承受后果的是整个国家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壤上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就好像“蜘蛛侠”里说的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重。

  选择投降,那么整个挪威就将生活在纳粹的阴影之下,失去自由,也失去了脊梁和灵魂,国王的兄弟所统治的丹麦已经投降,于是挪威暴露在了德国的炮火之下,一个选择,波及的很有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是整个欧洲大陆,乃至更广。

  选择抵抗,那么意味着挪威也将加入战争,不仅仅是正值壮年的的军队将会陷入炮火泥沼,就连年轻一辈也将要走上战场,面临生死的考验,这很有可能将会影响挪威未来十年、五十年、乃至一个世纪的发展。

  选择本身不困难,困难的是承受自己选择之后的后果。一个国家的重量,几乎要压垮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的肩膀。

  人们只看到了皇冠的璀璨,却看不到足以摧毁灵魂和生命的责任。

  第二,自由。

  其实,选择放弃是最简单的事,选择坚持才是最为困难的,因为坚持需要两倍、三倍乃至更多的力量才能走下去。其实这就和生活一样,选择忍气吞声、碌碌无为、隐藏自己,随波逐流,这是更加简单的,犹如行尸走肉一般,苟且偷生;但选择打破自己、冲破束缚、改变现状、开拓创新,这需要更大的勇气,也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

  但,放弃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对于国王来说,投降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抵抗、放弃了战争、放弃了整个国家的脊梁,也许他们暂时赢得了喘息空间,但这个国家的灵魂就彻底分崩离析了,甚至有可能永远都再也站不起来,苟且偷生的代价是后背子子孙孙的屈辱和沉重。

  也许,选择抵抗将会困难重重,每个人的生命都将遭遇危险,甚至可能整个国家都遭遇重创,依旧无法抵抗德国军队的铁蹄,但至少,他们的脊梁依旧挺直起来,依旧能够堂堂正正地延续下去,依旧能够在子孙后辈身上看到不屈和坚毅。这种财富,是几个世纪沉淀下来的财富。

  所以,即使国王知道,一旦他选择了抵抗,那些年轻的生命就可能将会葬送在冰天雪地里;即使国王知道,一旦他拒绝了德国的劝告,他和他的家人也将会面临生命危险,包括他只有五岁的孙子;即使国王知道,一旦他选择了反抗,整个挪威都将面临德国的怒火,他们很难抵抗,可能最终的结果依旧是沦陷。

  但,他还是挺直了那几乎崩溃的脊梁,勇敢地说“不”。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已经灭亡的大清帝国。

  第三,电影。

  整部作品透露出了强大的历史厚重感,以及在社会潮流背景之下的个人无力感,犹如一幅恢宏的油画,让人惊叹;北欧电影那种特有的凝重和凛冽,在演员内敛而细腻的演绎之下更是令人动容。剧本以国王和不同人物之间的交集来勾勒出一个特别的形象:老迈而脆弱,却依旧坚强地扛起了所有重要;脆弱而迷茫,却咬紧牙关挺直了脊梁;彷徨而悲壮,却不屈不挠地承担起了自己的命运。

  从国王到他的儿子,再到他的孙子,他们统治挪威超过了半个世纪,至今,挪威人民依旧十分尊重皇室。因为,这是他们赢得的。

  顺带一提,挪威政府选择了抵抗,但三个月之后还是被德国攻陷了;可是这段历史却成为了挪威人的自豪。识时务者为俊杰,但不识时务者呢?傲骨不能屈。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六):电影背后的历史

  电影讲述的是二战的威瑟演习作战,即是Unternehmen Weserübung.这是二战前期(1940/04/09),纳粹德国对丹麦和挪威发起的袭击。

  袭击的战略目标一是占领挪威的港口,以扩大纳粹德国对英国时的出击阵地;二是为了控制波罗的海,避免海上封锁,保障纳粹德国顺利地从基律纳(瑞典),通过纳尔维克获得足够多的铁矿石以供其军火工业使用。而Nicolaus von Falkenhorst认为丹麦是这条航线的必经之地。

  不过无论丹麦和挪威都是中立的,尤其是丹麦。丹麦在1939年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不过尽管这样,纳粹德国依旧给两个国家发了最后通牒,只要它们投降,就保证其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挪威拒绝了,而丹麦在经过几个小时的短兵相接后接受了,直至四月九日的夜晚,丹麦已经被完全占领。

  为了进攻挪威,纳粹德国一共出动了五个军舰组:

  第一组前往纳尔维克,由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和格奈森瑙号战斗巡洋舰远距掩护,10艘驱逐舰运载爱德华‧迪尔特将军率领的2000人山地部队。

  第二组前往特朗赫姆,由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和登陆部队1700人组成。

  第三组前往卑尔根,由科隆号和柯尼斯堡号轻巡洋舰、炮术训练舰刹车号,运输舰卡尔·彼得斯号,两艘鱼雷艇、5艘摩托鱼雷艇和登陆部队1900人组成。

  第四组前往克里斯蒂安桑,同样是轻巡洋舰卡尔斯鲁厄号,以及3艘鱼雷艇、7艘摩托鱼雷艇和登陆部队1100人组成。

  第五组前往奥斯陆的则是由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前袖珍战列舰)吕措号,轻巡埃姆登号,3艘鱼雷艇、8艘扫雷舰和登陆部队2000人组成。

  此外还有U-boot潜艇在保护波罗的海的水面舰艇。

  这几组,除了奥斯陆那一组和克里斯蒂安桑的那一组都顺利按照预计时间登陆。在克里斯蒂安桑,由于大雾,他们在早上6点,已经比预计时间晚了45分钟后才开始试图进入峡湾的入口,到了11点的时候,卡尔斯鲁厄号才在火力掩护下突破进入了港口。

  奥斯陆方面,这本来是作战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重巡布吕歇尔号在5点15分接近位于峡湾最窄处的奥斯卡博格要塞时,被岛上已有48年历史的德国制老旧大炮命中,之后又中了两枚40年前制的鱼雷,失去控制。6点23分时布吕歇尔号翻覆沉没,这是布吕歇尔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执行战斗任务,其上2,202名船员和战斗人员中有830名死亡。不过尽管如此,奥斯陆仍旧被纳粹德国的伞军占领。

  1940年6月7日哈康国王和国会转进英国成立流亡政府,1940年6月10日,挪威中校 i.G. Roscher-Nielsen在特朗赫姆正式签署了投降文件,同时任命了Josef Terboven作为占领专员。

  德国在这场战役中一共死了1317人、1604人受伤、2375人失踪,除了人员,战舰的损失更是惨重:一艘重巡洋舰“布吕歇尔”、二艘轻巡洋舰、十艘驱逐舰、一鱼雷艇以及四艘潜艇,海军历史学家迈克尔说德国舰队失去了近一半的水上军队。空军方面,损失了242架机器。

  盟军方面,英国损失1896人,挪威1335人,530法国人和波兰人。在海上,英国失去了一艘航空母舰,二艘轻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和6艘潜艇,共有500人死亡。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七):#电光幻影# 《国王的选择》,在力量面前粉碎一切。

  #电光幻影# 《国王的选择》,在力量面前粉碎一切。

  挪威影片《国王的选择》主要是还原历史的一部二战时期作品。可能看电影之前期待的是风云雷动的暴力效果,所以实际上影片的节奏紧凑却略有些缓慢,步骤上一点点的渗透,没有太多激情泛滥的状况,甚至于人的表达和展示上都带着内敛,小小的失落。其实仔细想想,也蛮符合挪威这个国家的调子,北欧感十足的冷凌,把情绪控制的非常好。色彩上很暗,但是色泽讲究,细腻的做工感,没有马虎的地方。

  在幸福与完整还可以摸到的时候,气场并不强大,但是颇为暖心的效果非常明显,慈祥的国王更是一个慈爱的长者,基调温暖。

  战争的过程里,虽然一路在逃亡,但是贵族的气质保持的非常好,特别是身为国王所持有的那种冷静,并不是不允许慌张,而是可以在最快最需要的时候进入应有的状态。这一点上的诠释也是相当到位的。

  可能我个人感觉上是颇有私心的。剧中的德国驻挪威大使,在我看来是个蛮善良的人。虽然他有他必须的立场,也有很多利益的考虑,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上,他也是一个很努力在认真做好自己本分的人。在战争的故事里,不需要过分的外交意义,但是对于他来说,遵守着自己身为外交者的原则和态度,最大力量争取的是周旋的平衡。也许作为挪威这个国家来说,不需要这样的牵强和妥协,但是以个人的人性来看,此君深得我心,还是蛮感动的。

  对于影片期望最高的就是国王的对话谈判,但是不知道是否翻译的缘故,又或者我个人的感受不对,总之是比预期弱很多,我是感受不到什么期望中的能量,只能说很高尚。但是失望满满的。

  比预期要沉闷,但是作为历史来看一看,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作者:小佛搞特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八):一切为了挪威

  1940年4月8日,纳粹德国突袭了一贯奉行中立政策的挪威,此时,挪威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本片讲述的就是在挪威在卷入二战这一日前夕至最后关头,挪威政府、王室所做出的反应和生死攸关的决定,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程以及它所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被载入史册。虽然挪威国体属于典型的“虚君共和”体制,国王只有形式上的权力,国会掌握着所有的实际立法和行政权,但是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在这个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他的重要性却绝不可低估,此时国王的政治作用也异常巨大,在非常时期之中,哈康国王的重要决定将会造成历史性的影响...

  时为挪威国王的哈康七世, 是1905年挪威公投表决脱离瑞典独立后成为的第一任真正意义上的国王。影片从王室,政府,国民上下,再到德军外交官等各条叙事线展开,为我们还原复现了当年挪威被德军逐渐吞噬的情境。面对德国的大军压境,吉斯林(前国防部长、亲纳粹党、臭名昭著的“叛国贼”)傀儡政权的崛起,以及挪威全民百姓忧心忡忡的动荡局面,哈康国王紧急动员议会政府,在百分艰难和紧迫的条件下,最终做出伟大的决定,站在了强硬的立场,坚决抵抗德军各种不轨的企图和入侵,这个决定无比沉重但意义非凡,它强有力的昭告世人,挪威是永远属于挪威人民的。

  全片非常扣人心弦,极富张力,每个角色的表演都非常精彩——稳重的哈康与略显轻浮的儿子奥拉夫之间纠结和深情的戏码,政府上下,首相、外长、议长面对困境的压力和困顿,布劳尔为了“拯救大局”的焦头烂额,甚至国王护卫队里面每个小角色表现出的严肃和惨烈,方方面面都展现了非常真实凌厉的历史元素。直到最后,国王与德国外交官在小屋中的激烈论辩和博弈片段,无疑是本片最震撼、最精彩的时刻。除此之外,影片的各处细节,人物的表情、言语以及配乐都恰如其分地烘托出电影的气氛,临场感十足,让人非常入戏。国王的这一决定承担了非常重的分量,虽然使得挪威卷入了一场深不可测的苦难和战争浩劫之中,但它传递出来的伟大精神意志却使得挪威人民对自由、独立、民主的愿景完美实现。虽然彼时弱小的挪威丝毫无法抵御力量悬殊的德国,很快全境沦陷,但斗争的脚步永不停歇。陷落以后,王室和主要政府首脑随着撤退的盟军流亡到英国,他们进行着不屈的斗争,国王的决定和支持也持续鼓舞着挪威人民日后的全力抗争,在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于大场面的动作战争电影,本片没有豪华的军备战斗场面,甚至很多朋友可能还会觉得寥寥的动作场面设计的很“寒碜”,不过本片的意义确实不在此,它更接近于一部历史剧情电影,表现出的更多是光辉而伟大的人性和强烈意志。就电影本身而言,本片可以算得上挪威电影的里程碑,但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又完全超越了电影本身,我已无法用文字去形容和评价它深重的意义了...因而又可以说,这是电影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All for Norway,right?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九):这个北欧小国凭什么吹嘘自己的二战史?凭敢于亮剑的勇气!

  角逐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中,有3部二战题材影片杀入9强,分别是《地雷区》(丹麦)、《战争天堂》(俄罗斯)、《国王的选择》(挪威)。 丹麦的《地雷区》想必大家都已熟悉,去年该片曾在北京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男主角和最佳音乐两项大奖。影片反战色彩浓厚,讲述二战结束后一群德国男孩在丹麦清理雷区的悲惨故事。

  《国王的选择》观后感(十):《国王的选择》:类型选择、历史叙述与意识形态传唤

  《国王的选择》:类型选择、历史叙述与意识形态传唤

  如果将电影比作时装,那么电影节无疑可以看作一年一度的时装大秀,如果时尚界存在着款式和色彩的潮流更替,那么世界影坛的题材类型变革亦如同时尚潮流般此涨彼伏。毋庸置疑的是,以二战题材的影片是刚刚结束的第89届奥斯卡奖项角逐中出现最多的电影类型,出现了《血战钢锯岭》、《间谍同盟》、《地雷区》、《战争天堂》、《国王的选择》等展现二战不同层面的电影,成为世界影坛最具活力和最受关注的类型。在这一批影片中,《国王的选择》在类型选择和历史叙述的层面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性,从题材和类型方面说,它选择将历史片与传记片的类型特点进行融合,创造出了独特的电影样式与风格;在历史的叙事观念和角度方面,它拥有着独特的历史观念和切入角度;在影片的意旨方面,通过塑造国王这一历史人物,意图实现对现实的指涉达成意识形态的传唤。《国王的选择》用独特的类型特征、缜密的历史叙述和典型的人物塑造重构了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模式,通过电影影像建构了崭新的历史表述和历史时空。

  题材、类型与风格

  《国王的选择》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入侵挪威的真实历史事件——“挪威战役”,从更具涵盖性的题材层面来说,与上面提及的一系列影片同属于“二战”题材,是电影史上经久不衰的电影题材。究其原因,二战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共同的灾难性记忆,能够引起在全世界的共鸣,对历史的表述和反思也更容易达成电影的思想深度和人性关照;电影以参战的现代民族国家为表现对象,更能够形成国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维护“想象的共同体”,也更适合国家意识的表现与传达。当今世界影坛以二战为题材的影片形成集群效应跟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不无关系,无论是对于战争的描述还是反思,都来到了恰当的时间节点,这才促成了“二战”题材影片如此密集的出现。

  虽然同属“二战”题材,但是《国王的选择》却有着与上面提及的其他几部不同的类型特征。战争片是“二战”题材最容易走向的类型,这类影片以对战争过程的描述和对激烈战争场面的表现为主要诉求,加之对人物的英雄主义的塑造,因为叙事快感和视觉冲击力而具有极强的商业价值。传记片是“二战”题材电影的另一种走向,往往表现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可能是如巴顿将军、丘吉尔、斯大林等力挽狂澜的战争指挥者,也可能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狙击手、间谍或者士兵,这一类型的人物塑造往往具有英雄主义的特征,近年来将历史人物“陌生化”,展现不为人知的一面和展现细小的日常生活,将人物拉下神坛的塑造方式,也开始由创新手法退化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类型套路。最后一种类型是相对严肃的历史片,以历史作为最主要的表现主体,人物和情节退居次要,主要展示真实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历史片相对于上面两种类型,更多的偏向于严肃的历史书写,更像是通过影像写就的历史文本,其诉求点并不一定是跌宕起伏的叙事,而是历史观与叙述话语的表现,更具学理性。

  《国王的选择》在以上三种类型中,很难进行准确的定位,这也反映了这部影片在类型选择上的多重特性。从类型特征上来看,这部影片较多的偏向于历史片的类型特征,同时也融入了传记片的内容,至于战争片的类型特征较少,这与影片题材的限制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后面将展开论述。之所以将《国王的选择》划归到历史片的类型范畴,是因为影片以“挪威战役”的历史过程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影片集中展示了从1940年4月8日到4月11日,四天之内德国和挪威之间战事的发展过程。影片尤其注重对事件准确时间的交待,整部影片通过字幕的形式,交待了整个事件关键的14个时间点,字幕中同样标明了事件所发生的地点,历史描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被放在影片的最前端。同时影片兼具传记片的类型特征,但又无法将影片完全归类于传记片,虽然影片确实是表现了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在国家遭受入侵,进入战争状态的过程中的生命历程,也塑造了国王作为一位君主、一位父亲和一个国民的多重人物形象,但是和普通传记片相比,人物并不是推动叙事的绝对动力,更多的时候,国王是处在叙事的被动的位置,而历史进程或者说银幕上的历史叙述才是影片叙事的主要推动力,甚至历史叙述就是影片的表现内容。

  影片通过多种手段和风格样式来构建历史片的银幕时空,对时间性和真实性的强调是影片最重要的特征。影片无时无刻不在对时间性做重点标示,影片开场的第一个场景,导演选择了雪地中的捉迷藏这一具有极强的意指性的行动,在一片白雪的天地中蒙住了双眼,哈康七世像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孤魂,从第二个镜头开始在雪地中艰难前行。与画面相对应的是台词的意指,开场由黑场转到画面时便伴随着紧促的时钟指针转动的声响,哈康七世在与孩子的捉迷藏游戏中,口中一直呼喊着倒计时的数字。一方面是与孙辈间欢乐嬉戏的温馨场景,一边通过语言层面对时间的强调(倒计时),两者达成了极好的对位,将整个场景的意旨指向了战争将要来临的紧迫感,与幸福即将消失的悲剧色彩。更重要的时间表述以字幕的方式展开,14段字幕中的时间精确到分钟,最近的两片字幕在影片时长上相隔不到两分钟,叙述的历史时间的间隔最短只有30分钟,以图保持时间的高度凸显和高度准确。对于时间的强调一定程度和另一个特征是同构的,即强调影片叙述的真实性。影片在演职员名单的段落插入了纪录片片段,片段中展示的都是哈康七世真实的影像,涉及到生活场景、领导国家以及战争动员,与影片后面所要表现的叙事内容达成同构的关系,以具有纪实性的纪录片片段来增强叙事段落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对真实感的营造还源自影片中纪实摄影的运用,影片中多次出现手持摄影的段落,晃动不断的镜头强调了画面的真实感,同时影片多次在跟拍人物时使用了急推这种在纪录片抓拍时常用的方式,意图营造一种偶然在场的真实性。

  除去以上提到的时间性和真实性特点,影片的整体风格沉稳克制,显示出历史片应有的严谨和沉重。影片的配乐极具亮点,其中以提琴为主的弦乐和以低音号为主的低沉节奏成为两种最主要的音乐样式。弦乐用于烘托情感爆发的场面,往往是内心活动的展现,而低音号则无时无刻不在营造一种危机感,这在影片前半段的海战段落得到最好的展现,低沉的号声如同暗流滚动的海面,一波一波向观众袭来,大战在即的压抑感分毫毕现,虽然影片并不以战争场面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但是却对海战也进行了优秀的视听呈现。影片的冷静克制还来自于字幕的不时闪现,标示时间和地点的字幕在影片中对叙事段落进行了切分,犹如乐谱当中的休止符,达成对观众的一次次间离,打断叙事连贯性意味着更多的引起观众对影片本身的关注,将被建构的历史叙述抛给观众,形成冷静的观察与思考。舍弃了戏剧性的叙事也要求影片的风格必须沉稳、精确,才能经得起推敲,同时也对影像的真实性和叙述的可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同强化了影片的整体风格。

  历史叙述:观念与角度

  对于历史片通常有一种误解,认为历史片的叙事是最不费力气的,因为历史文本已经写就,似乎历史片的叙事可以照搬这些既有的叙事方式,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因为历史片的叙事并不仅仅涉及到戏剧性叙事的方面,而且还包含更高层的历史叙述层面,即以何种历史观念来关照历史事件,以何种角度切入历史。这对历史电影影像的建构者提出了极大的要求,他不仅需要是一个善于进行戏剧性编排的编剧老手,因为失掉戏剧性的历史片很容易变成流水账式的事件罗列;而且创作者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历史素养,对历史事件有极强的思辨能力,毕竟重复别人的历史叙述缺乏新的创造力;最后就是表达的魄力,历史叙述更多的涉及到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能否有技巧地突破表达的限制,也是创作者才华的表现。

  《国王的选择》在历史观念和历史叙述方面都做出了很重要的尝试,并试图弥合历史真实与历史叙事之间的裂隙。挪威作为二战时期处于战争边缘的北欧小国,其在二战史上的地位自然无法同英法美苏德意日和中国等大国相提并论,那么挪威是否也具有阐释战争的可能性,影片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对于挪威来说二战中的“挪威战役”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战争,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一种创伤性的体验,这就回到了历史学界一直在争论的问题——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将如何在历史叙述中表现。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对这一问题抱持怀疑的态度,他认为历史学家至今难以恰当地表现这一事件,是由于受到传统表现模式的限制。怀特这里所说的表现模式主要是指传统的古典现实主义已经无力表现对大屠杀这种社会现实的经验,事件的特性已经超出了用于描述它的语言或任何用于表现它的媒介的把握。这就使战争中灾难性的历史事件的描述本身就烙下了深刻的道德和伦理烙印,如何描述,以何种语言描述也成为历史影片创作的难题。在Netflix刚刚上线的纪录片《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好莱坞导演斯蒂文斯在德国达豪集中营拍下的画面,直到多年以后,他还一直锁在储物间中没有勇气去再次经历这种惨剧。虽然电影创作并不是严谨的历史写作,电影语言也不同于形构历史叙述的自然语言,影像的直观性与多面向性也有别自然语言的修辞特征,但是如何介入挪威的“国难史”仍然是叙述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国王的选择》在进行历史叙述时选择了很窄的一条国王的视角,与之并构的还可能是希特勒的视角、战争前线士兵的视角、叛国者吉斯林的视角和普通挪威公民的视角。这同海登·怀特所提出的历史叙述中:“时间被炮制到一个故事之中,通过压制或者贬抑其中的某些东西,而突出另一些东西,通过描画、主题重复、语调和视角的变化、交替的描述策略等等”的普遍性策略有极大的相似性。从叙事的角度来说,视点的选择意味着放大和规避,放大视点所关注的内容,而规避掉不想或者无法展现的内容,在《国王的选择》中,对挪威“国难史”的描述选择了国王的视角意味着舍弃了对德国战争的宏大叙事,转而对观众进行了限知性的展现,从道德和伦理的角度,叙述者选择了最具人道主义的一种角度,因为国王作为这个国家最为身份显赫的人,可能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但绝不会处在战争风暴的中心,叙事中人物的安全性削弱了“国难”与杀戮的残酷感,仔细观察影片,尽数出场的各种人物,没有一个走向死亡的命运,即使身中手雷的赛贝卡在片尾中也交待了其没有死亡,甚至活到了85岁高龄。历史叙事者在视角中选择了最具人道主义和道德弥合的一条,规避掉了很难逃脱的对残酷历史的描述,因为一旦触碰了这些残酷的杀戮,因为媒介的限制性和表现力无法企及历史真实的高度,任何的描述都可能变成“修饰”和“美化”,遭受来自道德和伦理的拷问。《国王的选择》中的另一叙述选择是涉及到交战双方的英国,“挪威战役”与德国对垒的国家除了挪威还有英国,甚至英国是作为主要参战方在挪威同德国展开了大战。在1940年4月9日德军在挪威各大港口登陆的当天,英国的舰队和飞机与德国展开战斗,德军遭受了沉重打击。4月10月,英军出动大批轰炸机袭击纳尔维克,炸沉德国10艘驱逐舰。随后英国军队登陆挪威,与德军的战斗一直战斗到6月7日才选择撤退。在影片的历史叙述中,英国的主体性遭到了隐藏,“挪威战役”的历史叙事成为国王和人民的抗争,正如哲学家路易斯·明克所言:“故事不是人们经历过来的,而是讲述出来的(Story is not lived,but told)”,同样历史也是被描述的,在关于二战的电影历史叙述当中,战争的主体是首要也是必须理清的,通过一些技术性手段,将多余的信息排除在叙述系统之外,建立本民族与国家的主体性是惯常使用也无可厚非的手段,不仅有利于历史叙述的连贯性,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传达,关于意识形态的讨论将在下一节中有所涉及。

  国王、人物塑造和意识形态传唤

  在阅读完影片《国王的选择》后,让人很难不与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相比较,两部影片同时涉及到国王这一人物形象,同样涉及到二战中的战争态度,同样以国王的作为影片的主线,两者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有着众多的共性,但是国王在影片中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主旨则又不尽相同。在《国王的选择》中国王哈康七世的人物形象并没有《国王的演讲》中乔治六世鲜明,哈康七世的人物形象冷峻深邃充满隐忍,考虑到影片的历史叙述的整体性,在人物塑造时并没有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因为虽然在影片中把故事时间中包含的人物行动者和动力人格化,使人物成为具有意图、感觉和思想的主体,能够使观众对主体产生认同和移情,但是很显然会对历史题材中的叙述增添更多的修饰,从而削弱历史叙述的可靠性和严谨性,《国王的选择》为了保持历史叙述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对人物个性的塑造。而《国王的演讲》作为一部传记片,人物形象是否鲜明而特别成为影片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影片的叙事主要围绕乔治六世展开,人物也充当了行动元功能,而影片的历史感相对较弱。两部影片的人物都根据影片的类型和价值诉求进行了相应的取舍,虽然《国王的选择》中对人物的塑造有所割舍,但并不能说人物的刻画是苍白的,因为一位如父般的君王的形象还是立在了银幕之上。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中,现代电影往往采取将“神”还原为“人”的策略,侧重表现社会角色之外的另一面,比如家庭角色,在影片中哈康七世作为父亲和祖父的形象为人物增添了更多的维度,尤其是与孩子嬉戏的段落,在有限的人物刻画的笔墨中凸显了一代君王慈爱的一面。对哈康七世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其与家人的相处,尤其是儿子的相处来完成的,在送走了王子妃和孙辈之后,停车于路边的谈话,是影片中少有的人物情感刻画,通过对母亲的讨论,一个具有情感的君王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之上。可以说虽然影片中人物刻画的笔墨俭省,但是所到之处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不影响整体历史叙事的前提下为影片注入了饱满的情感色彩。

  国王这一人物形象,无论对于银幕之中还是银幕之外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随着王朝政治逐渐走向消亡,王室和国王在有些国家却得到了保留,在这些国家中,国王和王室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象征,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往往以道德象征在发挥作用。影片中的诉求主要探讨了在现代民主政体下,国王的处境与应对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影片表现的是国家面临生死存亡险境时的国王。影片中的哈康七世坚守王室权限,坚决不涉及政治,恪守自己的底线,传达了创作者想要投放给观众的观念。“一切为了挪威”是对王权最好的概括,“人民的名义”是挪威君王的宣言。在另一个层面上,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国王的存在引领着国民的身份认同,哈康七世在影片最后拒绝签字不仅仅象征着国王以自己的身份表达态度,恰恰在国王身上凝聚了人民的意志,这也是影片的历史叙述并不单薄的原因,在国王的背后其实站立着整个挪威的人民。

  最后,可以说《国王的选择》能够上映,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从本国来说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宣扬,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塑,影片在挪威上映之后打破了本国的观影人次纪录,“所有的意识形态都通过主体这个范畴发挥的功能,把具体的个人传唤为具体的主体”,影片的上映、传播与观看在双重构成的运作中存在着所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影片中的国王便不再仅仅是一个人物形象,而已经变成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的重要螺母,他将爱国与民族认同在国民中传播,同时国民也经由其传唤成为主体。从国际传播方面来看,《国王的选择》的传播亦是挪威国家意识形态的胜利,它不仅刷新了世界对挪威电影的认知,甚至可能填补了对挪威在二战中遭遇与作用的认知,通过历史叙事的建构达成了挪威对于二战战史的书写,并且这种叙述尽可能做到了真实感和说服力。这些或许能够给作为二战主要参战国的中国提供更多的思考,相较于挪威,我们有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战争素材,有更为广阔的电影市场和工业基础,有最具有爱国情感的观众,缺少的却是振聋发聩的电影作品,当挪威以一个人物的角度审视战争历史时,中国抗战题材的电影却还沉浸在手撕鬼子的低劣伎俩和消费战争的娱乐热潮中不能自拔,中国的战争历史需要更新影像叙述方式和策略,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创作也需要进一步的反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