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喜》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四喜》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4-14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喜》经典观后感10篇

  《四喜》是一部由董紫阳执导,李美 / 董紫阳 / 孙立山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喜》观后感(一):故乡,一场花非花的凝望

  真正离开家,应该从高中毕业到省会念大学开始,一路远走,从沿海再到帝都,虽然每年回家二十来天,家的概念却依然是以刹不住车的趋势逐渐模糊。每每回到巴蜀,吃顿火锅都几近热泪盈眶,这本是生长地方,却成了蜻蜓点水不断路过的远方。于是在屡次奔波之间,总忍不住叹上两句:故乡已成为他乡,他乡亦不是故乡。

  正是因为深有感触,在初见《四喜》的时候才格外喜欢。那时还在如火如荼的第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初审阶段,国语短片四百部有多,日阅片量在四十部以上,《四喜》以温柔沉静精致的力道打动了所有初审,轻松突围。

  短片描写了一个北漂艺术青年过年回家几天发生的日常。母亲呵斥儿子花钱乱买东西也掩不住见到久未归家的儿子的欢喜,去肉铺剁了瘦肉回来做平日不舍得吃的四喜丸子。另一条线索围绕着儿子去村里溜达和熟人家常而展开。以平稳悠长镜头徐徐道出了亲戚男主在北京生活想象、男主和留在村里同学的生活轨迹区别村子里无比熟悉却在男主眼里逐渐陌生与间离的农村生活风貌。回家的儿子把母亲夹过来的丸子夹回母亲碗里,用埋怨语气说大城市里吃个丸子还不容易。在低机位的长镜头里,一推一送缓慢动作之间流动的是母子俩无言的情谊。最终盛丸子的碗被儿子失手打碎,母亲躬身捡起丸子舀水涮洗后摆在桌上,爆发了一连串的责备,阴影里儿子默默吃光洗过的丸子,所有埋藏的情绪在这一幕呼之而出。我们惊叹于一部看似平静影片之下,竟以如此精确节奏掀起了汹涌浪潮。既是暗流涌动,也是静水深流。

  非职业演员的母亲贡献了非常出彩的表演,而情感的关照还是更多的留在了儿子身上。北漂的生活虽未提及过多,也不难看出此种境遇在他身体里产生的撕裂。“故乡”这样一个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象,投射在当下一个远离家乡独自打拼的游子身上时,已经随着时代变迁,填充了全新而精准含义。影片没有因为拍摄故事发生在农村而陷入相对于城市主流的猎奇展示中,农村现实主义不是导演想要借势的噱头,他也无意去呈现贫穷与凄苦以赚取廉价同情。正是这一点更加打动我,留着长发穿着皮衣、与故乡已经格格不入的青年用温柔的目光打量着这一隅村庄,用默默吃光丸子的顺从去弥合时代横亘在他与母亲之间的鸿沟,足以让每个离家的人都生发出真真切切的代入感。

  “北漂”只是众多“飘”中最典型最具有对比感的一种“飘”,二十年的中国式发展,让大部分八零后的年轻人不可避免地变成了飘荡的浮萍,从农村飘到城市,从县城飘到省城,从二线城市飘到北上广深,从北上广深飘到世界各地。他们抱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未知世界的憧憬不顾一切地扎进陌生的远方,逐渐与留在家乡的父母朋友生活在两个次元,新世界的繁华新奇和旧世界的情感羁绊像拉锯一样,在一次次回家又离家的反复中,变成一种被消化的现实,故乡逐渐成为一个承载了太多情感却在不断位移的概念。导演把时代洪流中这一大批人都似曾相识细节小心地收进他的镜头里,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以小喻大的野心,和导演熟络后才发现,并没有。他的表达完全出自于他的真诚,他以最朴实的镜头语言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最不吝啬方式剖开自己的迷茫忧伤。反观我们,简直愧对这样的真诚,吃着爆米花看着大屏幕上的青春怀旧、屌丝逆袭,把自己藏进“屌丝”的集体词汇里哈哈一笑,以自嘲消解掉生活中酸楚,就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就以为真的不再需要面对那些细碎感受

  《四喜》试图用用导演自己的痛感去触碰时代的痛感,在我看来,他做到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真实痛楚之后,才能理解,才能懂得,才能吃下那碗属于我们自己的丸子,与故乡、也与远方握手言和感谢这一则小品如清流流进心里,让我在下次归家之时心底禁不住涌起丝丝暖流

  《四喜》观后感(二):家乡难回,远望当归

  上大学时,第一次听方文山写歌词的那首《牡丹江》,听到一句“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十分喜爱——只因那时是人生第一回的离家百里,数月难回,又蒙心思洁净柔软少年时代,因而对这样句子,实有共鸣

  那之后过很多年,在这一年的10月18日,随马庆云兄,乘火车往京城看他监制的电影短片《四喜》,将近四十分钟的观影之旅,又让我想到从前年轻曾经爱过的那句“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四喜》厚重。一个北漂青年在春节前夕回到自己在沂蒙山区的家乡,大都市的经历抬高他的眼光眼界,以如此的眼光审视曾经供他生根发芽的乡土,其视线中既有局外人清晰,也自然会有当事人的关切。这样的视角矛盾的,但唯有如此的视角,才能清楚看到两种环境落差。落差在片中体现于生活方式及观念思维、语言,虽然从某种层面而言,由大都市返回乡村,再在春节后马上从乡村返回都市打拼的北漂青年只是一个观察者,或者说是过境人,但落差的势能仍然势必造成观察者的焦虑和无力。对于某些人而言陌生到不可思议,而对于另一些人却熟悉到能被引发无数次共鸣的种种事件,就是通过带有这种落差视角的北漂青年的观察,进入到电影《四喜》当中,然后落在我们眼中。

  《四喜》厚重,但《四喜》不沉重。起码在我这里,并不会觉得其沉重。平常工作之地,虽只是一个二三线城市,但是要在每年春节独自回乡的我,于片中那个北漂青年的种种尴尬,几乎也都会遇到。戚戚于我心的共鸣,让因为变化与落差造成的焦虑,因一种自嘲的快感,而变得有趣起来。

  流水东逝,一往而东,不舍昼夜圣人也只能在川上作观与叹。作为少年离家的漂泊者而言,乡土曾是我们的根,但乡土已难回、亦难找回,若将眼光放长远,甚至可以看清楚“乡土”在这个奔涌不息的时代演进中是如何消逝。短片止于一台电摩、一棵树、一个在家乡向远眺望的人,这让我想到宋元味儿的古画,影片的这一副画面,只是将画中的驴子和瘦马换成了现代交通工具。此处相通于几百年前写离乡人天涯飘零的“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也相通于千年前古乐府中那句朴素的诗:“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千百年过,一切会变,唯有漂泊浪子乡愁不会变,即使有一天,乡土会在现代化的大势所趋中,变为墟沼,那正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然而既然心思难言,不妨将其化为真实的影像,如《四喜》这般。

  《四喜》观后感(三):《四喜》:一幅描绘社会人性的素描画

  10月18日,上周日下午,应监制马庆云先生邀请,假装了一回文青,在朝阳9剧场观看了短片《四喜》。

  这是一部无法登上院线的独立文艺短片,因为参加青年电影节而有幸能与少数人见面,不至于湮灭世间片子很短,讲述的故事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北漂的艺术青年回家过年、在家几天发生的一段经历。

  没有城市的喧嚣,影片直接就从回家的中巴车行程开始,乡亲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侃。我想这些熟悉的乡音,在一直低头的主人公听来,的确有些无趣,却又充满丝丝温暖的乡情。

  中巴车在窄窄的乡间公路上不紧不慢地开着,两边是裸露着黄土坡,几乎看不到绿色的植被。虽然有阳光,但整个画面的色调是褐黄色的,一如村口坐在晒太阳的老人们的脸。

  镜头缓缓推过,给人留下更深印象的不是老人脸庞上的苍桑,而是他们茫然无光甚至有些空洞眼神

  当主人公垂着长发掩着半边脸,拖着皮箱走过,老人们的眼神突然有了几分异样光彩,嘟囔着指指点点:长发这么长,跟个娘们似的。声音不是很大,但足以传入主人公的耳朵,他没有理会。

  在迎面而来孩子陌生的眼光中,他拐进熟悉的胡同,母亲正好推着一车干草回家,他赶忙接过母亲的手推车。母亲平静地看了一眼儿子:咦,怎么还瘦了呢?主人公顺口笑着说:怎么会,都有肚子了。

  丈夫还在外打工,眼瞅着儿子到家了,平日节俭的母亲趁夜去买了20元的猪肉,她要给儿子做碗肉丸子,慰劳一下。

  昏黄的灯光下,一角的锅台里冒着热气,母亲斫肉的声音有节奏地响起,没有背景音乐,静静的夜显得如此地温馨。这就是家的感觉,主人公没有说话,但他显然感受到了。

  吃饭时,母子二人都拼命给对方碗里夹肉丸。20元猪肉做的肉丸,推来推去之间却剩下不少。一连吃了几天,热了一顿又一顿。

  主人公在家的几天里,听到了很多事情,有辍学的同学当老板发达在城里买楼,也有儿时的小伙伴公务员买上豪车招摇过市,还有的娶妻生子。而只有他,尽管在北京上班,但依然两手空空,除了那个随身的行李箱,没有车没有房,甚至没有女朋友

  母亲热切的期盼村里人处处过分热情关注,让主人公明显感到了巨大压力。有些紧张的他在吃晚饭时不小心把盛肉丸的碗摔破了。要强的母亲突然莫名地发火了,她怒气冲冲地捡起掉在地上的肉丸,用水冲涮了一下,便摔在桌子上。接着开始训责儿子不听话,给他做的肉丸不好好吃,非得等到要坏了。

  主人公紧张地不知如何是好,他只好站在原地,低着头一动不动。空气在此刻突然凝固了。看到似曾相识的情景,从小家庭穷困的我也感受到了莫名的压抑

  过了良久,主人公在母亲的怒喝之下,捧起碗把从地上捡起的肉丸一个一个地吃了下去。主人公用长发掩住了自己的脸,暗黑的背景之下,母亲一遍又一遍充满怒气的责备,混杂着主人公机械地咀嚼肉丸的声音,沉闷和压抑到达了顶点,令人窒息。

  突然画面全部黑了下来,新闻联播的正能量新闻播报声音适时响起,飘在村子的上空。幸福欢快的声音和全黑的画面,形成了强烈反差,正如矗立在山坡上的大风车与破落的农村格格不入那般。

  影片的最后,主人公骑着摩托车来到村外的原野,这里没有家中的局促。一声洪亮的歌声脆然划破原野,异常明亮、铿锵,似乎他在用尽全身所有气力,肆意地发泄自己内心的压抑,唱出自己对自由机遇渴望

  整部短片非常朴实平缓,也没有什么表演上的出彩之处。它就像一张简洁干净的素描画,把繁华城市与贫困农村的巨大差距,现代工业落后农业的强烈反差,农民朴实又不乏市侩的价值观,年轻人无法获得公平发展机会苦闷和压抑,都一一地描画了出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观众自己观摩、思索

  《四喜》艺术和技术上的好坏,作为外行我无法作出评价。但至少我认为,这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性矛盾,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和回味思索的短片,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现在的国产影片所有意或无意忽略的。

  或许有人会认为导演兼主演董紫阳同学的内心不够阳光,事实上并非如此。当同学的孩子站在炕上推开窗户时,他给了一个非常明亮的特写镜头:灿烂的阳光映着孩子天真开怀笑容,谁说这不是创作者想表达主人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期盼呢?

  《四喜》观后感(四):家乡难回,远望当归

  上大学时,第一次听方文山写歌词的那首《牡丹江》,听到一句“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十分喜爱——只因那时是人生第一回的离家百里,数月难回,又蒙心思洁净柔软的少年时代,因而对这样句子,实有共鸣。

  那之后过很多年,在这一年的10月18日,随马庆云兄,乘火车往京城看他监制的电影短片《四喜》,将近四十分钟的观影之旅,又让我想到从前年轻时曾经爱过的那句“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四喜》厚重。一个北漂青年在春节前夕回到自己在沂蒙山区的家乡,大都市的经历抬高他的眼光与眼界,以如此的眼光审视曾经供他生根发芽的乡土,其视线中既有局外人的清晰,也自然会有当事人的关切。这样的视角是矛盾的,但唯有如此的视角,才能清楚看到两种环境的落差。落差在片中体现于生活方式及观念、思维、语言,虽然从某种层面而言,由大都市返回乡村,再在春节后马上从乡村返回都市打拼的北漂青年只是一个观察者,或者说是过境人,但落差的势能仍然势必造成观察者的焦虑和无力。对于某些人而言陌生到不可思议,而对于另一些人却熟悉到能被引发无数次共鸣的种种事件,就是通过带有这种落差视角的北漂青年的观察,进入到电影《四喜》当中,然后落在我们眼中。

  《四喜》厚重,但《四喜》不沉重。起码在我这里,并不会觉得其沉重。平常所工作之地,虽只是一个二三线城市,但是要在每年春节独自回乡的我,于片中那个北漂青年的种种尴尬,几乎也都会遇到。戚戚于我心的共鸣,让因为变化与落差造成的焦虑,因一种自嘲的快感,而变得有趣起来。

  流水东逝,一往而东,不舍昼夜,圣人也只能在川上作观与叹。作为少年离家的漂泊者而言,乡土曾是我们的根,但乡土已难回、亦难找回,若将眼光放长远,甚至可以看清楚“乡土”在这个奔涌不息的时代演进中是如何消逝。短片止于一台电摩、一棵树、一个在家乡向远眺望的人,这让我想到宋元味儿的古画,影片的这一副画面,只是将画中的驴子和瘦马换成了现代交通工具。此处相通于几百年前写离乡人天涯飘零的“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也相通于千年前古乐府中那句朴素的诗:“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千百年过,一切会变,唯有漂泊浪子的乡愁不会变,即使有一天,乡土会在现代化的大势所趋中,变为墟沼,那正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然而既然心思难言,不妨将其化为真实的影像,如《四喜》这般。

  《四喜》观后感(五):《四喜》:我所迷失与坚守的那份关于贫困的信仰

  《四喜》:我所迷失与坚守的那份关于贫困的信仰

  文/马庆云

  有一年夏天,石家庄闷热非常。那个时候,我刚刚毕业,还买不起空调,就坐在楼顶上,跟铁哥们老赵喝闷酒。当时租住的是一个未拆迁的城中村,杂乱中倒也有着自己的章法。我们目光往东一去,便是灯红酒绿的一家北方浴都。城市在眼前,就如这个夜场,四面都是楼,中间是位置极低的城中村,我们坐在城中村的房顶子上,十分渺小。内心深处,自然有对自身怀才不遇的各种蹉跎,更有心怀天下的吞吐卡在喉咙上。

  那天好像喝多了些酒,外加上个人感情经历上有些挫折,我便突然想起杜甫的那句诗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然后就说,等有了钱,使劲盖房子,让咱们这样的青年都来免费住好了。老赵说,兄弟,你想一想,这些事情,难道不是应该政府去做吗?我们所忧虑自身的温饱与忧虑天下的温饱,凭一人之慈善力量,远不可及,本应该形成社会之慈善,政府之慈善。

  后来,这件事情就过去了很多年。我们为了生活,使劲地奔波着。读书人放下死臭的架子,去做赚钱的营生,这本身就是一部笑来笑去最后心里边肯定不是滋味的喜剧。慢慢的,我就入了电影行,有前辈们带,也逐渐的见识了一些场面,在后来,便可以上手做一些电影了,最后,还能颇得一些前辈们的认可,算是端起了一个吃饭的家伙。

  在电影行,大家每天谈论的,都是市场,都是能赚多少钱,多大的投资回报比例,乃至于怎么娱乐化营销,怎么把片子搞的更三俗一些让影迷们蜂拥去看。这是有人格分裂的。我们一面骨子里边保持着最后的清高,一面又极尽三俗之能事。我们这代人,或者更小范围地说,我们一些看似还有丁点追求的人,有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割裂。

  生活上,我们其实是割裂于贫苦和奢侈之间的。这种割裂,我近来愈发觉得有撕扯感。最近儿子迷恋上自己摊鸡蛋,也不吃,全是为了好玩。我觉得浪费,可家里又确实浪费的起,全不在乎。我与妻子说,我母亲生我的时候,家里穷,坐月子的时候吃不起鸡蛋,我小的时候她老说,等有钱了,吃一辈子鸡蛋,全是鸡蛋的。我所曾经经历的,和所正在生活的,产生了极大的撕扯感。

  精神上呢?我们一面是城市的、现代的,甚至我可以不再谦虚的说,是最前沿的。另一面呢?又是乡土的,土坷垃里边刨土豆的。我们太迷恋那种大地上的荒芜感,那疯长地苍翠,也是我们儿时最好的记忆。大地被冻裂了,一直裂到我们手上去,也是记忆。我相信我的这种割裂感,不仅仅我一个人有,它应该是一个时代很多人的记忆。

  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至少在电影上,做一些好东西,不能只做跟影迷们嘻嘻哈哈的。应该是这种割裂感牵引着我这么去想,去实践。然后,就碰上了董紫阳。去年秋天,我在北京读到了董紫阳兄弟的《四喜》剧本,我感觉,我想写的,想说的话,想讲的故事,都让老董帮着说了。这部电影应该拍出来。那么,《四喜》又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它讲了一个北漂的青年回家,母亲准备肉丸子,母子二人谁都不舍得吃,推让了几顿饭之后,丸子撒了一地……它把我们身上的那种撕扯感全带出来了。自身过往之贫困,民族过往甚至眼目下依旧有的贫困,我们对贫困的无能为力感,我们又对贫困乡村的回不去的挣扎。我们为什么要去读书?正是要把这个民族往更加富裕、文明里边带。年纪越大,越觉得有无能为力感。这也是一种撕扯。

  可是我知道,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一定有意义。《四喜》传达的,是我们这代人的割裂感,但更多的,是我们更加坚定的前行。我总是时常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我们能做的,就是一直往前边走,一直讲真实而有巨大价值的故事。我们这个民族要坚定的前行,也必然需要这些故事。

  然后,2014年阴历年的最后一段时间,我做监制,董紫阳做导演,一行数十人,一头扎到山东的五莲山区里边,开始拍了。我们心中有一如既往的信仰,这种信仰抛开了金钱的限制。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免费出义工。也因为这种信仰,片子做到了力所能及的质量最大化。旧历年缓缓而至,我觉得很舒坦,觉得对得起这一年,因为做了《四喜》。

  2015年10月18日下午两点半,《四喜》在北京朝阳九剧场与大伙见面,做第一次大规模点映。在这次之前,它也小范围放映过几次。入围了青年电影展,在西宁放过几场。入围了金马奖的复选,也有过小范围的播放。这次放映,感兴趣的同仁,可以持我名字,直接免费入场观看,我相信,愿意持我名字前来的朋友,也一定有这种时代的撕扯感。

  每做这样的电影,我便才觉得,对得起自己读过的书。近来,我又有新的文艺片的思路,打算做一个80年代计划生育绝育手术造成医疗事故,最后当事人神叨成大仙儿的故事。我们自然可以说这种大仙儿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但我坚信,这魔幻,并不是魔幻,是最大的真实。我更相信,坚守住这份真实,我们的民族,肯定可以前行。

  更多观点交流,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四喜》观后感(六):电影打工仔

  刚刚看了《四喜》后马上有的感觉有俩。

  一个是沉

  一个是闷

  沉的是份量,是密度、质地

  闷的是节奏和表现。

  对,我开始看剧本时也感觉沉闷非常。男主角太憋屈太怂太被动了。从头到尾被人人指点、数落、失望……他太不英雄了。

  刚好那会儿看了另一个电影,外国的,大片儿--《饥饿游戏~嘲笑鸟》。主角是个女的,能打能射还口技了得(会唱歌嘛)。是个英雄。人人仰慕。

  这个电影我是花钱买票的。

  看《四喜》的本子是导演给我炒的菜边吃边看的。

  然后大概两天后,我觉得自己不对。不是我个人,而是面对电影作品的眼睛。

  《嘲笑鸟》系列虽然颜值颇高、特效逼真、音响震耳。但女主是否真的是个英雄呢?她从参加游戏一直到成为图腾,哪回是自己的意愿?

  《四喜》的男主呢?从回家之前留头发到归乡一路,面对的种种。作为一个从小生长于此的人难道完全想象不到吗?

  自己找罪受的回家,和被动的做个英雄、图腾,哪个才算英雄?

  我觉得前者哪怕不算个英雄,至少也是条好汉了。

  勇于面对现实,自主选择道路的一步步,其实逼格应当比末世背景煽情歌曲高那么一点的。

  [img=1:C]光感世界

  用文字解毒

  以映像塑美[/img]

  《四喜》观后感(七):一曲萎缩的文艺青年哀歌

  没有看《四喜》之前,还以为这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的番外篇呐?四喜丸子,我一口气能吃四个。影片中也有肉丸子,然而不是四喜丸子,就是寻常百姓人家油炸的肉丸子。

  正如《黄金时代》不是黄金时代,《美丽新世界》并不美丽。《四喜》也并非没脑也高兴的欢喜人生。影片从名字中也完成了这一反讽性的创举。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大龄青年,苦苦在城市打拼(很遗憾,在影片中除了一头飘逸长发,并没有看出太多他在城市中的生活痕迹),并没有完成农村包围城市的壮举。春节过年回家,他发现生他养他的农村他回不来,自己苦苦追寻的城市,他也并没有走进去。而这份动人的茫然,才是《四喜》中最动人的表达。

  在影片中,一头飘逸长发的男主回到家乡,就被村庄晒太阳的老人吐槽不男不女。回到家并没有一扇为他敞开的门——这也是村庄给予这个“凤凰男”精神困境的一道象征。无论是一腔热血炸丸子,改善生活的母亲,还是已经儿女双全,夫唱妇随的发小,认为读书闯入城市就能飞黄腾达的村里人。男主的故乡也因为自己在城市谋生的追求中枯萎了。

  在影片中,同样是进入城市,男主的故乡之根的缺失和他从未露面的父亲是不同的。正如母亲对于男主“男大不当婚”的指责,父亲能够坦坦荡荡把城市当做一个挣钱的地方。以男主为代表的“凤凰男”却是要找一个家。然而,正如和村里人交谈的那样,好几百万的高房价,是很多人几辈子才能拥有的梦想吧。男主的彷徨与茫然,影片也有相对完整的展示,和发小之间皮笑肉不笑的偶遇,和村里人有一说一的交谈,和母亲因为丸子事件的无法正常交流,都让《四喜》值得一观。

  经济上尚未自立,精神上依旧茫然,这是《四喜》写给每个在城市奋斗的农村青年的一封情书。它略微粗糙,很多地方也有待完善。比如在集市中,偶遇卖春联的老师。男主一头飘逸长发,又个性又文艺,提高影片的观赏性,从另一反面也限制了在城市闯荡的农村青年的范围,让影片萎缩成一曲文艺青年的哀歌。

  古人认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乃人生四喜。这也可以作为《四喜》的概括。在影片中,人生四喜有了成为一曲沉重而忧伤的荒腔走板,很明显,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我喜欢《四喜》这部短片,它足够朴素,真诚。如果说,商业片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种果酱月饼,《四喜》似乎像一块并不讨喜的五仁月饼。它不够完美,但不虚情假意,所以有了动人的光彩。

  《四喜》观后感(八):四喜:看似小众却并不小众的故事

  一个以丸子为线索的简单故事。一个看似小众却完全不小众的片子。但绝对需要的是观影人平静的心去细细体味其中味道,你会经历最熟悉的温情与心酸。影片无论影像还是故事都平实细腻,娓娓道来,无“冲突”更显生活真相,无“表演”更流露爱的原貌。我无法想像如果换作两个专业演员,会去怎样表达这样一种母子情,也许他们会在第一面门口相遇时体现重逢的“气息”,在最后碗摔碎时表达歉意和伤心,然而片中似乎无呼吸无气息的表演,给我了震撼!碗碎了,儿子的不动声色傻傻站着,母亲一会儿一重复的台词,看似断裂却情感连贯的台词却给我们呈现了最好的神级的节奏和表演!影片的高潮在我的心中激起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明明应该悲伤的部分,我开始止不住的想要大笑,甚至不好意思的捂住嘴,眼泪却也随之涌出。后来我问自己为什么要笑呢,有了答案,生活本就是置身其中有着“悲情内核”,外人看来又可能成了喜剧,悲喜本不分家,最好的片子就是拍出生活的真相,却并不说教,悲喜相融,笑泪相融。四喜就是这样,这大概就是最真实又最无奈的生命与爱的表达吧!期待紫阳导演拍出更多这样的好片!

  《四喜》观后感(九):乡愁

  我老家大部分的亲人都已经搬离了那里,但是一年前我因故回去了一趟。多年未归,老家已经变了样子,童年的记忆已经模糊,不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我小时候热爱的一种食物的味道。说来奇怪,在老家期间,总是能闻到这个味道。电影《四喜》里面的核心就是妈妈给回家过年的北漂儿子做的一碗四喜丸子,母亲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浓浓的母爱以及浓浓的乡愁,全都浓缩为一碗母亲平时舍不得吃的四喜丸子。这就是影片的主要故事,影片的最后,儿子也不舍得吃这碗四喜丸子,在和母亲的推让之间,丸子撒了一地,母亲一边责骂一边捡起丸子,儿子则默默的将丸子吃掉。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第一次是在导演家和导演一起看的,看完后,提出了一些自以为是的技术上的问题,比如某些镜头的内在联系不够强之类的。一个月之后第二次看,我才发现我提出的那些技术问题是多么的无聊。因为《四喜》的每一个镜头都是为了表达真实,而我之前指出的自以为是的技术问题,其实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的选择,不选择完美,选择的是真实表达,而这真实的背后是一颗赤子之心。我不想说电影里发生的事情可能都是导演的亲身经历,因为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作为观众,尽管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却能对里面的每一个小细节感同身受。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包丸子的母亲耐心的用菜刀一遍一遍的将残留在菜板上肉馅刮下来。这个场景让我感觉我就在现场,却始终想不起来是在哪或者什么时候我是否真的经历过这么一幕。生活的表象虽然千变幻化,但内核总是一样的,无非人类最原始的七情六欲。而《四喜》的导演董紫阳就抓住了这个本质,就像我前面说的,这是一个简单到可以说是没有故事的电影,却温婉动人。

  就像回到老家的我一样,尽管物是人非,味道却不会改变,那里可能是妈妈的味道,寄托着人们全部的乡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