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4-19 21: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经典观后感10篇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是一部由杨帆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观后感(一):你为什么必须在路上?

  刚要上映的时候看过宣传片,当时觉得挺期待的。一眨眼过了大半年,在周末看完了。最讨厌的是里面的诗,记得只有一句是让我觉得有点意思的,现在还给忘了。尤其是有一集,俄罗斯农民诗集,真是无法评价了。

  90后蒙古妈妈那集我是看哭了都,震撼比较大。其实也是因为真实吧。92的,但是现在15年,应该跟他们当时差不多大,但是自己感觉什么都没准备好。

  还有就是,采访对象似乎都很会生活,动手能力很强,相比之下,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惭愧。而且思想深度不够心态也不够开放

  还有俄罗斯的那个VK网,是在codeforce上看到过,VK cup 编程比赛。。

  同一天出生只是一个借口,其实就是想拍拍同龄人生活状态吧。但是只有这个借口存在,才会让一切不那么顺利,然后继续进行下去。

  导演杨帆,我不禁会拿自己去比较。结果是,也没啥可比的吧,13岁骑过川藏线的人,视野可能就是会跟别人不一样些。但是我却不太认同他关于旅行的意义理解。或者说我不认同大多数人对旅行的理解:一个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对各地风俗和各种阶层生存状态都有一定见识,从而形成自己一套价值观,觉得坐在办公室的就是在等死的人,和一个在自己的岗位上,一辈子没出过生活过的小镇,但却用自己的思想为所有人开辟方向的人,谁更高尚,谁的人生有价值?或者如果康德太特殊,就拿旅行途中可以遇到的酒馆老板,或者当地农民来说吧,他们看到远道而来的在路上的人,可能会好奇,可能会觉得自己也想出去看看,但如果一辈子就在山里面,也不见得就有什么遗憾,同样可以过完充实一生。额,算了这个理由太牵强。不过目前就是这么想的。

  总而言之吧,也有可能是我自己存在偏见,我总觉得你们这些各地旅行,拍下纪录片,照片,来告诉我们你们去过,你们努力过,你们尝试了解过,你们试图去触摸过的人啊,你们之所以必须要出去,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于是希望从不相干的人生中寻找意义,后来甚至把这当作了意义,这是何等悲哀

  最后我想,什么时候才能有时间去骑一下川藏线呢,318,317都行。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观后感(二):相同起点,却完全不同生命轨迹

  这些“另一个我”中有热爱金属孤儿,有刚失恋浪漫女孩,有多才多艺的说唱歌手,有莫斯科时尚前沿的调酒师,有爱写诗歌叛逆女孩,有妥瑞氏综合症的患者,有学校赛车队的工程师。他们有的还在大学深造,有的已经开始了在社会上的打拼,有的甚至已经当上了妈妈。他们有着相同的人生起点,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走向性格和思想也大相径庭,透过同一个生日的人这扇窗口可以窥见人生的丰富多彩

  虽然记录片上的另一个我,生命轨迹各有不同,但他们大多都是积极向上的人,或微小,或遥不可及,总有自己的目标

  有些人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

  像那位蒙古妈妈,作为妻子,作为姐姐,作为妈妈,对于家庭付出,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她让我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那一代人都是为了家而活吧,现在的人结婚离婚儿戏得像玩过家家

  像那位流浪汉子,没有父母之下在磨难成长,但无论城市打拼还是回乡工作,没有家人陪伴但不放弃自己,想前阵子的《匹诺曹》说的两兄弟,不同的成长环境,一个杀人者复仇之路,一个却揭开真相走上人生赢家之路,在劣势坚持自己的理想承担自己的责任,易地而处,多么的值得尊敬

  有些人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理想的坚持:

  妥瑞士综合症的马丁,不受控制的抽搐让人觉得尴尬,甚至困扰,他没有向命运屈服,尽量是每天都过得有意义天天坚持健身,他弹钢琴作曲,原创音乐作品成立了自己的音频工作室,虽然并不是有很多人买账,但在马丁看来有些坚持并不是为了收获,理想就是理想,本身就值得坚持。

  话剧演员宫厘,饰演着不同的人,带上不同的帽子。做出不同的表情,这是他的工作,每天想着怎么让表演更好,观众更开心他的理想。他完美演绎一行干一行。

  ………………………………

  断断续续的看完,有些人都已经忘记了,期间安利了不少小伙伴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再一口气看完。

  我觉得有一首歌和这个记录片很吻合。

  你有没有听过 / 有人为梦想不工作

  你有没有听过 / 有人为爱情不生活

  有人自愿寂寞 / 有人飞蛾扑火

  都不顾后果 / 不求结果 / 只为保留自我

  你有没有听过 / 有人越简单快活

  换了你 / 你怎么说

  你有没有听过 / 有人越失去洒脱

  这世界 / 要怎么说

  你有没有听过 / 有人只愿得到最多

  你有没有听过 / 有人只求付出更多 / 都执着

  要判定谁对谁错/ 谁又反驳 / 最后谁能看破

  说不清何必说 / 觉得对就去做

  你有没有听过 / 有人越压迫开阔

  换了你 / 你怎么说

  你有没有听过 / 有人越孤独越拼搏

  这世界 / 又怎么说

  不用闪躲 / 有你也有我

  你有没有听过 / 就算只是沙粒一颗

  也堆出 / 不同的轮廓

  你有没有听过 / 就算只有心花一朵

  也能有 / 不同收获

  你有没有听过 / 有些事情 / 不靠听说

  “我愿做温柔火光潇洒地灼伤平庸,点燃世俗;我愿做凯鲁亚克的血液,带着摇滚的肝,勇士的胆,嬉皮浪漫的心,奇迹重生于世。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观后感(三):与世界牵上一条线

  最开始看到这部纪录片是在家里,时代变迁,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电视了,偶然一次在家里一直在放的电视里看到了《纹上一条流浪狗》那集,被里面那个俄罗斯小哥感动影响最深的是他的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我在儿时见过很多不好东西,很多坏人,很多丑陋的事情,我受够了,我决定不这么做,决定不走这条路,我不想那么做。”马克斯从小的生活经历决定他可能会遇见更多,面临更多,世界上坏的事情很多,在小时也很容易被影响,甚至影响后来的一辈子,能够遵从心里向往善良美好的那种声音,缓缓又不失坚定的朝着自己想要的行走,在我看来是一种让人钦佩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他都能以积极态度面对,为了生活努力,为了未来努力,大部分时候都是笑着的他都让我由衷感动。虽然我不喜欢他脸上的饰品也不喜欢重金属而且小哥哥看起来gaygay的,但是他身上所有的闪光点已经足够让人喜爱他。

  在偶然看到了马克斯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这种异域人文风情故事来源于一根同年同月同日的线,牵引着陌生的人和陌生的国家,让人生百态尽在其中。于是乎追完了所有的片子,另一个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的身体里住着一只野兽》。妥瑞士综合征,我之前甚至从未听闻过这种病,马丁从接受了无数的治疗,看过无数医生告诉他他们无能为力的那个转折点骨瘦如柴的十几岁,到一直奋斗到现在健壮的20多岁,日复一日吃着同样的饭菜,嗜睡,却从不放弃,他说:“我为此奋斗了这么久,为什么要放弃?”虽然在我们看来很多稀松平常美味的小零嘴都是致命的(简直是吃货灾难),虽然有很多的艰辛困难,但是他走过来了。由于病症等压力和特殊情况,马丁几乎没有朋友,但是他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小世界,他喜欢音乐,从音乐中得到力量的他希望把音乐的力量传达给别人。或许因为少和人群接触,马丁的一些行为略显小心翼翼,略显稚嫩,但是他很美好,带着生的力量。在我看来马丁是孤独的,也是渴望关爱的,愿世界温柔以待这个小哥哥,如果语言能够相通,我也很愿意和小哥哥多聊聊这个世界。

  这个系列的其他的纪录也具有自己独特魅力,整个纪录片有着自己的情怀,诗与远方,涤荡世俗的尘土又扎根于尘世,让人平静安然又鼓胀着热血。在这里也不赘言,只是向大家推荐这部纪录片,他关于友情,关于人文,关于旅行,关于人生,关于世界。一根线,让两根平行的线注定交际,让多米诺骨牌最终倒向相遇,借用片中小姐手臂上的纹身: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去做。喜欢就去看看吧。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观后感(四):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真奇妙

  还记得第一次看这个纪录片时,是在高三结束一个个星期繁重学习,回到家休息一天,抽出一点时间看电视。长期盯着纪录频道的我,只过了一分钟,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一个90后,骑着摩托,拿着相机,骑行世界,去纪录和自己同一天生日人的故事。

  这是我偏爱的风格,向往的远方,和想遇见朋友。

  我曾经无数次地思考过,如果我有他的条件,会有勇气去哪么做吗?基本不可能!因为我认识到自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

  我现在越来越厌恶,那些人,那些抱怨生活,觉得自己不是富二代,没有开明的父母,生在思想落后农村,却去否定像杨帆一类的人。人家能做到,靠的就是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实打实的。嫉妒懦弱,就是弱者给自己掘的坟墓

  我自己曾经就是那样的弱者。

  在一个三类高中上学,父母是工人,家在农村,从看完纪录片的某天起我开始意识到这就是我的生活,如果也有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来拍摄我的话,我的生活也是个故事,虽然不是哪么精彩。我决定不再在内心里抱怨生活,抱怨父母无法给我好的条件,我是个男人,要直面未来的一切。

  诗和远方,我都向往,想要逃离禁锢,只有靠自己改变命运,我年幼时曾梦想做赛车手,作家篮球运动员,然而一个都没有实现,甚至没有接近过。我唯一欣慰的事是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能够被老师邀请去给学弟学妹们讲经验

  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我自卑,胆小,但我不想不自立,我不想让父母为我的梦想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不曾在他们面前提起我的梦想,我想像马克西姆一般,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里,我想成为的不是最富有,最有趣,最精彩,最励志的人,而是最勤奋的人。

  生活还在继续,我用尽全力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谢谢你。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观后感(五):On the way

  “你说冥冥之中会不会有另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孤单的?”

  初中时看张悦然的《樱桃之远》,里边提到了一部法国电影名叫《维若妮卡的双重生命》,电影讲述了一位法国少女和一位波兰少女的故事。一般的年纪,一样的名字:维若妮卡。她们有一样的天籁般的嗓音,一样的音乐天赋,一样的心脏病相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两位姑娘不断地在心灵深处感受着另一个自我的存在......

  而出生于1990年10月5日的导演杨帆则在2012年骑着一辆挎斗摩托车,开始了他的环球之旅,寻找一群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另一个我”。相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成长环境,这注定是一场独一无二旅程。穿越蒙古、俄罗斯、芬兰、冰岛、爱沙尼亚、比利时、波兰,90后妈妈、乡下说唱歌手、爱重金属的孤儿、爱写诗的娜塔莎、跳芭蕾的喀秋莎、爱紫色的失恋女孩、妥瑞氏综合症患者马丁......17个另一个我,虽然有着相同的人生起点,但却有着不同的人生走向。

  当看到蒙古人羊肉汤洗澡时,我感到了吃惊,心里想:那个油腻腻的东西怎么能用来洗澡呢?能洗干净吗?但我却又不得不惊叹于世界的丰富多彩,在地球上的不同的角落,或许就有着许多像用羊肉汤洗澡这样的奇怪习俗,当我们不经意间看到时会感到吃惊,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着的。

  当我看到在自家院子创作出很多说唱作品的谢尔盖,在公交车上对陌生人说smile的马克思,说着“最简洁的回答就是去做”的喀秋莎时,我发现虽然生活环境不同,但这群90后都有着一颗敢于去追求梦想,并且勇敢坚持下去的心。

  马克是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年轻人,患有妥瑞氏综合征。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疾病,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就描述了一名患有妥瑞氏综合征的年轻人,凭借着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一名教师的故事。纪录片中的马克和电影中的布拉德·科恩一样乐观,一样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这是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用摩托车轮丈量世界,看地球上不同地方风景,记录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文化,再然后碰撞交流

  这是一个关于缘分的故事,人与人相遇的几率是五千分之一,人与人相知的几率是两亿分之一,而在世界上找到另一个与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的几率则渺小微茫的像一根针。

  而这更是一个在路上的故事,承载着一群90后的青春与梦想。看看他人的故事,听听他人的梦想,然后努力的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这是一部很用心的纪录片,拍摄视角很独特。希望导演能坚持的做下去,走遍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寻找生于1990年10月5日的“另一个我”,每隔几年在去看看已经找到的“另一个我”的生活。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观后感(六):年轻的一代

  90后的冰岛人

  纪录片导演杨帆骑着摩托车在世界上寻找与他同年月日出生的人,了解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有什么想法。这一期他去到了冰岛采访冰岛90后少年黑尔马。

  作为纪录片他来源于生活,以黑尔马的生活为创作素材,去认识他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的想法和生活。黑尔马是冰岛大学大三的学生,有着一个壮硕的体格,每天坚持去健身房锻炼,乍看还以为是体育生,其实原来是理工男。每当10点,学校里面的健身房就会充满学生,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聚在一起运动。为什么理工男去运动?其实一方面他之前其实是个胖子,为了减肥,为了赢得赌注,才健身成功,这少不了严格的计划安排和高效的执行能力。

  健身房的健美男另一面是兢兢业业的学霸。他是通过优秀的专业成绩,和严苛的学习习惯,跻身成为冰岛大学塞车的工程师。态度决定一切。为什么全能的人为什么方方面面都好,就是因为他对待事物的认真程度极高,当一个人全力以赴的对待一个事物,他就有能力对待其他事务,并且同样获得优秀。

  我们总想着,忘记去做,所以梦总是想着,没有达到。享受资源出身优渥的我们,天马行空浮想联翩,心比天高,却脚够不着地。他减肥能成功,他成为塞车工程师,没有一步一步的执行能力,就没有成功的可能。黑尔马是一个90后的榜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冰岛是一个艺术气息蓬勃的国度。年轻人在这样的环境滋养下也会成为艺术家。而杨帆遇到沙发客宫厘就是这样的人。宫厘是一个标准艺术家,是一个排编舞蹈的导演和舞剧的重要演员,也是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沙发客,他接受了300多个人的留宿,同时也会回访他们。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毫无保留的全身投入。物质流离的缤纷世界里,很多人都会寻求身着名牌,追逐地位,而忽略自己喜欢的东西,内心向往的事物。其实物质的饱满并不能填充精神的缺乏。所以宫厘追求的是精神的丰富,选择生活清贫,去最便宜的超市购物,但是依旧活的开心快乐。或许我们不应该批判别人追求什么,喜欢什么,但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必需跟从内心,才会从内心感受到真诚的愉悦。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观后感(七):普通人诗意生活的可能性

  偶然的情况下,看到某卫视在播的《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的纪录片,旅行、冒险 、未知、陌生人、参与等这些因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和所有的纪录片一样,这部片子有一个主题:90后男孩杨帆和一辆摩托车,历时两年半的努力,穿越8个国家,一万三千公里的追寻,找到23个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1991年10月5日)的人,最终进入纪录片中的有17人,分别来自蒙古、俄罗斯、芬兰、越南、冰岛、爱沙尼亚、波兰和比利时。相同的生日,不同的命运,男孩用“在路上”的曲折旅程,纪念自己的青春和世界的青春。

  结合当下hot的旅行风,加上众生相的文艺记录,好评率还是不错,豆瓣评分达到8点9。

  一集一集看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是蒙古女孩芭森扈的剖腹产,俄罗斯修理工盖瑞对车的热爱,乡下说唱歌手的父亲华沙耶夫的诗集,马克斯的酷与乐观,爱沙尼亚米嘎眼中的好天气以及马丁的坚强。

  如此真切的感受一个作为人的生命体的诞生,大概是纪录片中芭森扈破腹产的那一段,手术前的畏惧与勇敢,术中的震撼与感动。刚刚经历过一场手术的自己,一方面,看到剖开的满是血迹的肚皮内心总有一种不可描述的味道,另一方面,伴随着手术室内窸窸窣窣的声音,小孩的第一声啼哭,奇妙而让人感动,仿佛是剖开了自己,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暖流在身体里迟迟褪不去,我知道这是生命的感动,诗意的轮回。

  据说对俄罗斯人有种说法:把眼泪留给更严重的场合吧,微笑也是。自身的旅行经验明白这完全是一个误会,而纪录片中的修理工盖瑞则最好的诠释了俄罗斯人的笑是他们作为战斗民族的因素之一。修理工盖瑞与人言时,总会不自觉的咧嘴笑,参差不齐的牙齿冒出来愈加可爱,自带喜感;盖瑞与车的缘分是15岁时结下的,已经六年了,从父亲教会开车到系统地学习修车技术,盖瑞说他和车的感情还是没有结束,这是他的一切,他全部的爱,完美印证了世界上所有的坚持,都是出于热爱这句真理。不管是面对工作中需要修理的车,还是自己没有轮子的1973苏联制造"莫斯科人"牌412小车,盖瑞对车的专注与热情溢于言表,让人敬佩。盖瑞说他会在一个地方长期呆下去,当你选择了一份工作,你就选择了这里的生活,别老想着换工作、跳槽,人与人之间一开始便应该互相尊重,和老板工友处好关系,我们就像一个家庭一样,没有老板发号施令,我们这边没有这种情况,我们像一个家庭一样工作。

  乡下说唱歌手谢尔盖的才华横溢让人折服,而真正让人惊艳的是给他带来良好家教的父亲华沙耶夫。让我们惊掉下巴地是作为农民的华沙耶夫竟然在2007年出版过一本有50首诗的诗集,于是我们也不难理解这片土地的神奇力量,孕育了如普希金、高尔基、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文学巨匠。高尔基曾说:“西方任何一国的文学在生活中出现的时候,都不曾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和速度,发出了这么强烈耀眼的才智的光辉……全世界都惊讶于她的美和力量。”这是独属于战斗民族的另一面:别样诗意。

  到了马克斯这一集,完全是迷妹模式,人酷脸帅身材好,当然还有让人喜欢的打着响指跳滑步舞的乐观劲。13岁成为孤儿,从小颠沛流离,一不小心就掉入窘境的窟窿里,但幸好他还有一份坚持和热爱:霹雳舞,忧郁和乐观的气质完美地融合在他的血液里,让人又爱又疼。在伏尔加河的河边,马克斯说他曾经心里非常痛苦,没有了父母,他变成了孤儿,人们说活着之类的话就行,这不是一回事儿,如果心还在的话,它就应该还在胸腔下面的某一个地方还有着化学反应,但是就是很孤独,心里很孤独 。马克斯还是不断地换工作,不断地尝试新鲜的事物,当然,他也有了一个新女友,和他一样喜欢纹身及金属的饰物。他纹了一个被遗弃的流浪狗在黑暗中咆哮的新纹身,他在公交车上对一个愁眉苦脸的乘客示意“Smile”,他说生活中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原地踏步,要一直向前走,不要往后看,生活中有时候是挺无聊的,在没事干的时候,他热爱生活,即使生活有时充满艰难,他还是很热爱她;他的生活也许没办法说非常幸福,但是离幸福很近了,他爱生活,他想好好活着;他现在可能不会再去抱怨母亲,不会说她是一个坏母亲,他也不抱怨母亲抛弃了他等等,可能就简单地问她,她现在生活怎样,她当年为什么要那样做,就这样。

  当杨帆问米嘎在他平日的生活里,什么事情让他感到快乐,十分讲究吃的米嘎,脱口而出:好天气,我的狗,好天气就能让我感到快乐,这样的回复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米嘎说他以后会和他的妻子和狗一起住在这里,他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他是一个开心的人。 当然让人记忆犹存的还有伤痕男人的''不伤痕''。

  比利时的马丁吃过130种不同的药,见过80个医生,但得到的答复依然是无能为力。马丁是个妥瑞士综合症的患者,马丁有很多梦想,他一直在战斗,他说人生中有些事情可以选择 有些你别无选择,他必须接受他有病的事实,他认为这是恩赐,他把每一天都作为余生的最后一天来战斗,他忘记他所有的问题,每天坚持喝很多水,健身,唱歌,弹钢琴,滑板 ,成立自己的音频工作室,做很多事情让自己忙碌,他说:我是一名战士,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改变现状,拥抱未来,也许我不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但是可以选择过一种快乐的人生。

  有多少个时刻,我们就是马丁,是马克斯,是米噶,是华沙耶夫,是盖瑞,是伤痕男人,在川流不息的行人中时而束手无策,时而知足乐观,时而豁然开朗,时而坚定不移,时而诗意满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Anyway,欧洲季的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已经开始了!难能可贵的是看到新的一季有对之前的人物进行的跟踪拍摄,让我想到了另一部伟大的纪录片《人生七年》。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观后感(八):旅途

  昨晚下载了两部电影,于是突然看了一下还有什么类型的片子,突然我想起了纪录片,点进之后发现里面的内容很丰富,他可以用一种更加有趣的方式传授一些东西,所以我感到很高兴,又多了一种学习的方式,于是便选择首先看一看这部纪录片,因为之前看过但没有看完。

  刚才我是先看的《笑傲江湖》节目,看的过程有两个节目比较好,但看完之后我发现并没有为我留下什么,但当我看完纪录片之后却有许多的想法,所以我觉定每天看一集,看完后把想法都写下来。

  首先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导演很让我羡慕也让我佩服,刚才又在百度上搜了一下他。13岁退学,16岁开始拍纪录片并且获得了一项大奖,并且17岁时为此出版了一本书。他是一个有梦想并且勇于实践的年轻人,在他的摄影计划表格中填满了拍摄事项,姚明看到了之后握着他的手说“我们都是有梦想和努力的人”。这些充满个性的标签令我很羡慕,而且在纪录片中也能看出他的魅力,一般情况下我都会把这追究于他的父母,虽然事实确实如此,但现在显然已经不适用了。

  《第三集——90后妈妈》

  在看片的过程中总是会感受到生活以及生命的魅力。爸爸努力奋斗,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他说自己的孩子生活的条件不能比别的孩子差,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努力读书将来学一个好一点的技能更好的养活自己。妈妈努力照顾好家里的一切,让丈夫不用操心,她说过上几年等孩子稍微长大一些就没有这么累了,她清晰的描述着以后的日子。孩子长得很可爱,当爸爸与孩子嬉戏时真的感觉到了他们的幸福,还有当他的妹妹亲他时我感觉这个场景非常的纯净。在这一家人当中不免会看到我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也是努力工作省吃俭用的平凡打工者,也是同样对我抱有很大的期望,因为付出的太多。

  在导演的纪录片当中,他没有对他们的生活做出一丁点的评价,只是记录下他们最真实的生活,虽然我觉得这对夫妻的有些观念是错误的。然后我又反观了现在的自己以及身边的人,我们现在碌碌无为颓废的大学生活真的是很不应该,不论是对于父母还是自己来说。

  记得高中语文老师说过,大学只是一个平台。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珍惜大学的这份自由学习的机会。

  最后总结一下,在这一集当中我看到的是父母与孩子以及一个家庭的东西。

  《第四集—有车但没有轮子》

  相对于前面这对年轻夫妻的生活,这位俄罗斯小伙的生活便多了一份对生命的追求,他在15岁的时候接触汽车,从此便与汽车结下了缘。他说你选择了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了这里的生活,不要总是跳槽,人要懂得互相尊重。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他没有房子,但有一个宽阔的院子,那里的环境很自然又不是很落后,他还喜欢运动,我感觉很好。他的同事和老板都很友好,他们之间互相帮助,娱乐的工作。过上几年,他打算与老板一同自驾去法国旅游。他的父亲喜欢喝酒,是一个纯粹的农民,但比我们的农民多了一份豪爽,少了一份心机。

  总的来说,这位俄罗斯小伙让我看到了年轻人的活力与激情,自然纯真,就如他的家乡一样充满着魅力。

  以前的我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那里宁静、自然,但现在我不喜欢了,因为住在木讷的房子里感受不到本属于乡村的泥土的芳香,听不到小鸟的鸣叫了,而是充满着现代化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这也许是现代化的发展对农村的伤害吧,不知以后的农村会怎样。

  我喜欢小时候与泥土混为一体的感觉,我喜欢小时候的阳光,喜欢那时的小鸟,喜欢那时的道路,喜欢那时的树木。但现在的我发现一切都不存在了,我似乎失去了对大自然的欣赏力。

  《第五集—乡下的说唱歌手》

  谢尔盖也是俄罗斯的一个小伙子,是一个农民,爸爸会写诗、会弹吉他,家乡是纯正的农村,环境自然优美,但与我们的农村不同的是他们很会享受生活。大学新生的见面会,班主任选在了酒吧,学生都在一起玩游戏,很快便熟悉了。环境优美,开放又不失纯朴,年轻人长得都很俊俏也许是俄罗斯人的特点。我的确很羡慕他们的国家,但他们国家要强制性的服兵役,这是不好的地方,不知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制度什么时候才能健全。

  以前有十几个中国农民也在这里居住,他们留给俄罗斯农民的印象是很勤奋,总是起的很早,说到这里我也是很惭愧,我也是一个农村小伙子,但却没有传承祖上的良好品质。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真的是要传承祖上良好的品质,然后去除糠糟呀!

  最后的时候谢尔盖的父亲念了一首诗,讲的是老人,年轻人不能容忍老人的老观念,年轻人总是很嫌弃老人,老人就这么孤独的一个人生活,当有一天老人离开了后代们才会发觉自己的错误,于是后悔不已。这首诗很好的描述了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存在的问题,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应该对老人多一些包容与理解。

  俄罗斯留给了我很好的印象,但现在我对旅行没有什么兴趣,因为现在的我发现不了美,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现在我做的努力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真实的存在。

  《第六集——纹上一只流浪狗》

  马克斯在十三岁时被母亲丢下,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他,母亲离弃他之后一直寄住在同学家里。他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孩子,但他没有颓废,他说不想做那些坏人。六年的网恋分手了,半年后又找到了一个女朋友。

  他一直都比较积极乐观,健谈开朗,喜欢跳舞音乐。他说生活总是比较无聊的,你要把它变的有趣一些,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虽然现实当中生活比较拮据。

  俄罗斯的年轻人虽然背景不同,生活的元素不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他们都具有年轻人的特点,开放、活力、热爱生活、有理想主义。但是在我们国家不知为什么年轻人都很无聊,在二十一岁这个年龄的话,如果处在大学,许多不是为了找工作而忧虑就是沉迷于网络,早早进入社会的也是颓废不堪,抽烟喝酒上网。当他们变得成熟了又为家庭所忙碌,成为房奴,也许我不该这样评价身边的这些年轻人包括我,因为也许是我们的社会发展还不够健全,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来供我们年轻人运用,就如上世纪的青年只能选择养活自己这样的生活方式。但话又说回来,我们的年轻人大多数是清闲的呀?

  其实当看完这一集后我没有什么想写的,虽然这一集非常棒。看,我不是也写了这么多吗,而且比之前的还写的好一些。哈哈!

  《第七集——最简洁的回答就是去做》

  看纪录片时始终没有看电影时的那么精彩,这是因为纪录片比电影更靠近生活,而生活往往是平淡的。

  纪录片就是真实生活与电影艺术的结合,他可以让你开阔眼界,增长常识。

  这一集没什么想写的,关于俄罗斯青年之前都写了。

  《第八集——最长的穿越》

  杨帆的确是一个勇敢的年轻人,孤身一人远离家乡。途中确实遇见了许多的挫折,这也让我知道了完成一件事情确实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你还需要他人的帮助,需要向他人求助,幸好杨帆在与人打交道这方面没有多大缺陷。很遗憾,我有这个缺陷,现在假设杨帆是我的话,那么我有勇气向素不相识的人求助吗,甚至在他家里住吗,这也许是很大的困难吧,对于我来说。还有这些国家的人对外来者还确实比较热情以及乐于帮助你。

  《第九集——我在赫尔辛基卖包子》

  现在杨帆来到了芬兰,一个幸福和平的国家,教育免费。而且正好碰上了“餐馆节”,你可以随便在哪里摆摊卖东西,他和中国留学生做了北京包子,来买的人大多都是由于受到杨帆故事的影响,一个包子四欧元,大约三十二元,销售了一百多欧元。

  杨帆还采访了一下芬兰总理关于教育经费的问题,芬兰占了GDP的18%。总体来生活在芬兰是很幸福的,国家的制度都很人性化、很成熟。

  那个越南女孩的男朋友自己开货车,自食其力,他非常享受自己的工作,觉得是一个放松的机会。但确实他不用费多大体力,因为有工具帮助他。还有芬兰的教育不论是家教还是什么都比较好,他们的孩子除了学习之外还有许多的兴趣爱好,喜欢运动锻炼身体。

  但正如那个开货车喜欢摩托车的那位大学生说的那样,他对杨帆说你来错地方了,你应该去俄罗斯东部,那里很广阔,道路很崎岖。是的生活在这么幸福的国家也许久了人也会变得麻木,失去活力吧!

  我理想中的生活是自由开放、充满挑战、活力四射的,太安逸了不好。

  《第十集——紫色女孩》

  和芬兰一家人过了一个圣诞节,完全的体验了一下芬兰习俗,也许这是杨帆勇气的付出的成果吧!要不然现在待在寝室里的我有机会接触那些我想要熟悉的女孩吗?

  还有芬兰的环境很好,山清水秀,树木很多,有繁荣也有宁静,我很喜欢。

  拜祭先人,做圣诞树,沙发客,vk网。

  《第十一集——裸奔冰岛》

  因为早起去了歌剧院,采访了冰岛总统,最后被校方所赏识并且得到帮助。

  沙发客艺术家宫厘热爱表演,虽然很清贫但沉浸在艺术之中很快乐。打算泡野温泉,失败于是裸奔。他很浪漫,理想主义,喜欢新鲜事物,喜欢交朋友。

  黑尔马学习刻苦,健身,做事认真刻苦一丝不苟,进入团队制作赛车。想成为有钱人,喝着红酒,打着哈欠。

  我发现外国的青年都发育的比较成熟,都有自己成熟的价值观世界观。如果我站在他们之间一定会被瞧不起的,因为我只是一个懦弱的麻木者。

  还有今天是元旦,我的室友在愁玩什么,我现在一想的确没什么好玩的,我们没有外国的温泉,没有供我们钓鱼的湖,没有野炊的地方,但当然这不仅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因为我们同样也没有去尝试新玩法。都怪我的视野太窄了,都不知道这么玩了。

  还有看这部纪录片的最大感觉就是杨帆的旅途的确非常新鲜有趣,最大的感悟就是如果我一直待在沉迷于自己麻木的渣渣小世界里而没有勇气走出来,那么我永远也感受不到正如杨帆所体验的这些东西。

  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去做。

  这部纪录片让我开阔了视野,了解到了其他国家的人的生活,感谢!

  《第十二集——居家兄弟与伤痕男人》

  塔林,爱沙尼亚的首都,公交车免费,人民推崇绿色出行。马嘎有一个建筑公司,他是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自制果酱,自制啤酒,他每周都会探访他的父母,他的国家极力保护自然环境。当杨帆问他什么东西使他感到高兴时,他说是一个好天气,是美食,是他的爱犬,又问了他有什么烦恼不,他说没有,他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

  在途中杨帆的乌拉尔摩托车出现了故障,附近的修理店不会修理,最后遇见了一个摩托车俱乐部的男人,杨帆上前友好的打招呼,热情的握手,他说俱乐部会修,最终被俱乐部的头儿修好了。当杨帆说付他们钱的时候,他说不需要,说很高兴修车,说他也经常骑摩托车去旅行,他知道其中的艰辛,他还说在我旅行的过程中有许多的人帮助过他,他能做的就是尽力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摩友。他说杨帆骑着摩托车就是朋友,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摩托车,是摩托车陪伴了他一生。他说他旅行喜欢去小村庄,最享受的就是认识一些当地的居民。

  俱乐部里其实都是渔民,还有一个是货车司机,他们夏天的时候打渔,现在则待在俱乐部里,而且参加各种比赛,他们以摩托车撒野的方式向杨帆告别。还有杨帆最后送了他们一箱啤酒。

  《第十三集——我的身体里住着一个野兽》

  马丁是妥瑞氏综合症患者,肌肉会不受控制的抽搐,甚至砸东西。但他没有放弃生活,他一直都在寻找可以做的事情,弹钢琴、制作音乐、视频,他需要保护自己的身体,于是他健身、每天三餐都吃着一样的食物、喝很多的水。但他经常是一个人,他很孤单,他希望找到可以陪伴他的人。

  马丁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人,他时刻与自己作战,克服恐惧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观后感(九):多米诺效应|Attitude Matters

  [18个在1990年10月5日和这世界say hi的生命 什么把他们的命运领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尽管杨帆的记录片并没有对主人公们的身世背景有过多强调

  但显然 他们中

  有人是蒙古清贫家庭的女孩 二十多岁就结婚 没有钱盖房子 而选择住更便宜的游牧民蒙古包;

  有人从小被母亲抛弃 在寿司店工作每天拿着100元工资被司空见惯的抛弃在心上磨出茧;

  有人在莫斯科大学文学系 精通英语和瑞典语 给三个家庭做英语家教;

  有人生来就有妥瑞氏综合症 会无法控制抽搐 父母离异 除了家人从没听过别人的一句我爱你

  [All about Attitude]

  听到把国民幸福指数和所在国家的GDP连结的说法总觉得无奈 因为幸福不是结果 是选择.

  所以看到蒙古的年轻妈妈清贫养育孩子 和修鞋的丈夫分居两地买不起房子还认真说她觉得足够幸福了 我是欣慰;

  所以看到妥瑞氏综合症马丁哭着说真的好难 我是心疼;

  所以看到物质贫乏内心充实如海洋的宫厘在杨帆吉他里即兴编舞的时候 我觉得他们把生活活成光.

  幸福是选择 态度是选择 有什么区别呢 生活的模样会彻底改变吗 或许不会 或许改变只是 全部的意义而已

  [the shortest answer is TO DO IT]

  俄罗斯女孩身上的刺青 这句话细想其实横亘在整部纪录片里.

  这一路景色起于一个idea:寻找同年月日出生的人 并不稀奇的想法 被杨帆变成真实的旅途 于是多米诺骨牌般 蒙古-俄罗斯-芬兰-波兰-比利时-爱沙尼亚-冰岛 存在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故事串在了一起 奇迹的相遇背后是每一次出发的果断和坚持.

  像在冰岛教堂遇到冰岛总统那次 若杨帆一早想多休整路途劳顿 放弃去看唱诗班活动的微渺机会 也不会得以访问总统 不会遇到两名大学的行政人员 在冰岛的找人计划可能要搁置.

  [最重要的是你用心做 最不重要是你做得好不好]

  我总有很多想法和梦想在心里打转 最后一个个搁浅 不是因为失败 而是压根就没开始 被虚设的条件框住

  而杨帆的记录片里. 主人公们 都在尽他们能力生活 做一切想到的事.

  俄罗斯谢尔盖 一个来自乡下的大学生 喜欢Hiphop和说唱 在我听来他的歌都同一个flow鲜少有变化 但他用软件做曲有200首不求发表 热爱着Eminum, Jay Z;

  芬兰大二学生米卡喜欢越野摩托车 动手能力超强 上大学后就不再向家里要零花钱 晚上开运货车挣生活费;

  比利时布鲁日的马丁 患有妥瑞氏综合症 在YouTube上面有自己的频道 制作节目比如教大家吃腰果的十种方式 点击量不高 多数不过百 练习滑板钢琴 自己写歌唱歌 即使五音不全 即使病情发作好几次打碎电脑屏幕

  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和年纪 可选择的太多烦到迷惑 反倒踟蹰不前 担忧着自己做得不够one of a kind. 这期间过多思考本身即是退缩. 想起转行“谐星”薛之谦节目里无意说的话:“你眼前有十条路 差不多选一条最适合自己的 然后一条路走到黑就够了. ”

  或许值不值 有无意义 这些问题在追寻中 答案自现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观后感(十):奈奈等待着娜娜

  一直都病态般迷恋一部漫画,《NANA》。少女情怀下,总是爱幻想自己去往另一座城市,在那里遇见一个和自己相像的人,也许是名字,也许是样貌,也许只是因为我们都爱上一盆多肉植物。

  可是,想象跟现实的差距于我而言,似乎是一辈子都难以逾越的沟壑。我没有勇气也没有心力去寻找另一个自己,但我总感觉在地球的另一端一定有人跟我有着相同的呼吸的频率,不齐的门牙,红色礼帽,她/他是不是在内心深处也有我的存在。

  第二集

  产房剖腹产实景记录,是在向安东尼奥尼导演的纪录片《中国》中的片段致敬吗?

  第四集

  弹钢琴,换轮胎。艺术与劳动的奇妙的结合,剪辑得很精彩,协奏曲一般,堪称神来之笔。我所理解的视觉艺术的作用,就是给人以有效积极的引导,使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转变,继而产生价值认同。而这两个画面的组合可以使人产生无限联想,比如楼上装修的气钉枪在有节奏地打钉,就像hiphop的rap一样,世间上的所有声音都可以组成音乐,看似枯燥机械的的劳动产生的声音也有了色彩,

  第五集

  看到这里,突然好羡慕导演,他可以拥有如此精彩的经历。当然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克服了我难以想象的困难才能见到那些美景,遇见那些奇人,但这一切在我看来太值得。谢尔盖父亲华沙耶夫弹得吉他曲使我思绪纷飞,我在想要是我当时也坐在那里该有多好。导演一个好点子,使其收获了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财富,也难怪在遭遇申请欧洲签证被拒,俄罗斯签证到期等一系列现实性问题后还义无反顾地奔赴到他们身边。

  第七集

  我否定了之前自己的认识,他们不是奇人,他们是普通人,不过,每个人都是平凡而伟大的。这些青年面对学习,工作,生活,感情的态度和方式虽然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活得很真实,虽然在异国他乡,但给我的感觉就像邻居家的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在快乐,烦恼,梦想,未来等方面的想法不是大相径庭,同样痛苦,同样迷茫,每个人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式不一样,但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最简洁的回答就是去做!”

  第十二集

  第一季看到这里,这一集的后半段节奏放缓,内容稍显无聊,大概是因为我对摩托车实在不感兴趣,无关乎性别,只是没有了解的欲望,也无法理解导演对于摩托车的执着,只是将其看一个片子的重要道具的损坏,导演的一半生命体的失去,他需要适当停下来享受在舟车劳顿中歇一下脚,不论是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第十三集&第十四集

  我经常在各种社会版,娱乐版新闻中看到这样的主人公,他们有的是心灵鸡汤的烹调师,有的是眼泪催化剂,是妈妈口中的“可怜人”,有的书写着励志人生的成功人士。而然马丁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在我看来,他与正常人无异,纪录片拍摄时,他没有女朋友,制作的音乐没有点击量,他仍然被疾病困扰,可我相信现在的他的处境一定大不相同,人生处处有转折,处处有惊喜,就像导演的旅行中的那些奇遇,如同导演将其比作的多米诺骨牌,没有到最后一块倒下,无法做出完整的评判。正如第14集中亚当所言“我吃的苦必须要用吨来计算,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见面迟早会发生,在正确的时间、地点,遇见了正确的人,我不觉得这是个意外。”是的,也许属于马丁的时间还未到来。

  命中注定要相遇的人总会见面,既强求不得又无可避免。

  奈奈就像现在的我,虽然生活如同湖面一般毫无波澜,但也许有一天,有个叫娜娜的女孩会闯进我的生活,带我去看一场五彩缤纷的烟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