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舌尖上的新年》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舌尖上的新年》的影评10篇

2018-04-29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舌尖上的新年》的影评10篇

  《舌尖上的新年》是一部由陈磊 / 邓洁 / 李勇执导,李立宏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一):在外方知食之艰

  作为一个在留学在外,国内爸妈朋友过着春节,我在考着期中考的孩子,看这样一部纪录片其实是找虐的。在出国之前,跟爸妈看舌尖一和二我完全没有感觉说实话觉得还不如看康熙来了介绍美食的特辑好看。出国半年多,自己体验了歪国人那种吃饱就行好不好不要紧,不要把钱花在吃上面这种生活之后,当我看到片头密集出现食物时,我真的哭了。我天朝就是大食国啊,我在国庆阅兵都没有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这么骄傲。想对歪国人说,你们不是中国人,你们不懂。chinese cuisine 不等于左宗棠鸡!是博!大!精!深!

  留学有个好处就是会碰到来自其他省份的小伙伴,我的室友来自山西,我来自广东,我们一起看的。看的时候我就超级自豪我是南方宝宝!她跟我疯狂吐槽北方面食糙!南方的菜一看就很有食欲!于是她一直在夸南方人好会吃!哈哈哈哈,作为广东吃货真的超级自豪!不过我们最终的结论一致的,川菜最好吃!!可惜这部纪录片居然没有四川的年夜饭

  对于我,还有一个好戳泪点的地方,广西的年夜饭。我的外公是广西人,在我小时候,过年之前他会和我外婆在家做松皮扣肉。步骤一模一样!平时会“酿”各种东西辣椒豆腐,豆泡……看到这一段真的好想他,他现在年龄大了,过年也不亲自做了,但是我的妈妈舅舅都不会做!太可恶了,哼!等我放假回去我要学会扣肉这道菜!看到开头那对可爱老头老太太恩爱,“你是我一辈子的福气”,实力虐狗,心疼自己同时也心疼外公。外婆走了之后他一个人,总是有点孤单。又想起外婆在的时候,她总是做湖北菜,又发现这个纪录片没说湖北菜!湖北菜超级适合过年啊!!可能是蔡澜做顾问,所以两广和香港戏份有点多。

  好想回家过年,吃年夜饭。想想以后四年好像都很难回家过年就有点伤感。很想给家里人做一顿年夜饭呢。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二):年味,一种唇齿间渐行渐远感动

  看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内心是有准备的,依照《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大概猜到会是什么路子,不过是抱着“看看食物上大荧幕是个什么样子”的心态去看的。然而,一部没有明星,以食物为主角的电影居然让我津津有味地从头看到尾。冒着油花的肉和闪着光的蜜糖,放到大荧幕上去看简直把持不住自己的食欲,就连葱姜蒜、大米饭花椒大料都别有一番风趣。电影从镜头到配乐,再到李立宏老师充满食欲的旁白解说,都看得非常过瘾。没想到的是,一部关于吃的电影,居然泪点满满。当看到影片中那些通过繁琐过程不厌其烦地准备新年食物,过年的每个时间节点都进行祭祀仪式桥段时,感慨万千

  影片展示了中国部分地区仍旧在繁琐而隆重地过春节,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过年时每个象征意义的时间节点需要吃的美食,召唤亲朋好友“围炉相聚”,这种家庭团聚的浓重的仪式感不禁让人感动。记得影片中一位老父亲每年过年,都会提前好几天,备二十几碗自己最拿手的松皮扣给远嫁外地的女儿送去。这道菜将一块五花肉煮完腌,腌完炸,炸完又腌,腌完又蒸,差不多需要十几道程序。老父亲将细密的心意融进复杂的食物制作过程中,在餐桌上转化成为情感维系和美好的祝愿。这种认真投入的仪式感,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生活敬畏

  大家都在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或许是因为生活的便利再加上以工作忙碌为“借口”,大多人也都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在庆祝春节的各种仪式上。尤其是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每天都要以不同名义,通过各种祭仪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神明虔诚和对祖先感恩的仪式更是被逐渐淡化。影片中不同地区从腊八开始人们通过繁琐的过程制作贡品,期许神明、祖先能接受自己的诚意,并保佑现世生活。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食物永远凡尘众生天地神灵沟通的最朴素、最直接的通道。”片子里陕北的一家人,会在腊八时用上一两天的时间熬制一锅腊八粥,盛一碗用来敬天地,并念着顺口溜一样的祈祷。不觉想起我家每年年三十晚上,老爸必定把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端到院子里,举起来敬天、敬地,嘴里还念念有词,说些感谢老天保佑家人平平安安,祈求来年顺顺利利之类的,老妈都会在厨房里会心地笑。大约,这就是新年对于我们最朴素又最真挚的意义了吧。

  最近朋友圈流传着一篇名为《你无趣是因为缺少仪式感》的文章,引起了众人共鸣。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忙碌的名义,去避免生活中大小小的“麻烦”,选择便捷方式。因“怕麻烦”而省去了很多仪式或环节,慢慢地也就变得不再重视节日。被淡化的仪式感,让我们错失了世间太多的美意,年味,或许也在我们唇齿间渐行渐远。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三):深夜杀手

  时隔两年,当背景音乐和李立宏老师的声音一响起,我马上就饿了。因为我知道,接下来出现的东西,会让我的灵魂肚子不断的接受洗礼,并且抑制不住的颤抖。

  苏州七件子、平乐松皮扣、自贡粑粑肉、湘西腊肉、平乐酿菜、香港发菜蚝豉、江门大糍、台湾红蟳米糕、内蒙古布里亚特包子、榆林枣兔兔和糕角儿、环县羊肉腊八粥、莱芜大糖瓜……又是一些祖国各地逆天的美食,又是我闻所未闻,吃所未吃的东西,尼玛,我又一次对我自己产生了质疑:这些年我究竟吃了什么(T_T)/~~

  看人家的新年,想自己的年夜饭,我想过年,我想吃酿豆腐和血鸭T_T可是现在我已经饿死在屏幕前了。

  晚上不要看《舌尖》,会饿死的。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四):舌尖上的南方新年

  这种电影就不能在半夜看!口水流了一地不说,还没看完就开始找吃的了!简直是勾引人犯罪啊!!!

  可是作为一个北方汉子,看了这个电影还是觉得不够过瘾。从小生长在大连,而四位老人都是山东人,所以大连人过年的时候,比起东北更像山东。

  北方人过年,肯定也是大吃特吃,饺子当然必不可少。山东老家那有个习俗,给硬币包进饺子里,谁吃到明年发大财。所以小时候就盼着吃饺子。而我小时候太实在,夹起的饺子就一定要吃掉,不像我那些弟弟妹妹,加破了看一眼没有硬币就扔掉。所以每次过年,我都吃了一堆破饺子还吃不到硬币。

  面鱼也是家里过年一定要吃的。讲究点的家里,给发好的面压倒模子里,点上鱼眼睛,上蒸笼。还有小的面鱼,是死面的,但是印象里非常的香。面鱼一般是给小孩子吃的,所以大叔我已经好久没吃过了,由于城里人懒,现在已经做的不多了。

  过年要杀猪,杀猪就有杀猪菜,这个是正宗的北方菜。大连由于更偏向山东,所以我只吃过猪血肠。血肠炖酸菜,每次不管用多大的锅做,我都能吃的见底。正宗的血肠是用猪小肠灌猪血,酸菜当然也要经过长时间的腌制,没到过年我都缠着父母做血肠炖酸菜。现在人在异国,酸菜可以自己腌一些,但血肠是再也吃不到了。

  大连靠海,所以鱼是过年的主菜,这一点和东北也完全不同。东北主要是猪肉,前几年在东北上班,有一次在哈尔滨过的年,一桌子的猪肉吃的我心满意足流连忘返。东北人做猪肉重在一个香字。调料用的很少,主要依靠猪肉本身的香味。猪蹄,猪肘,大肠,猪肝,猪耳朵,猪舌头猪头肉……哪个都完全不能错过

  说跑题了,本来要说说大连的鱼的。很小的时候家里住部队大院家家户户在10月开始晾鱼干。各式各样的鱼都可以晾,其实我也不清楚是因为冬天鱼少了,还是因为鱼干好吃。大连还有一道名菜叫咸鱼饼子,其实是穷苦人的发明,但是时至今日仍然吃的鲜美异常,尤其是我们这一代80后,没体会过苞米面饼子吃恶心痛苦,就特别喜欢过年吃腻了大鱼大肉之后,来一顿鲜美的咸鱼饼子。

  舌尖不拍饺子,可能是觉得饺子太普通了。但是作为饺子的忠实粉丝,我要为饺子正名。可能算是大连特色鱼肉饺子,吃过就不会忘。我在外地饭店也吃过鱼肉水饺,大多数用鳕鱼或者一些大型的鱼来做饺子馅。但是大连人家,更偏向用小鱼来做。手指头那么长的大头宝,穿钉鱼,小黄花,或者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鱼,每条鱼都去头剔骨剁碎了,加点调料就包饺子。这剃鱼骨的功夫,不是每一个妈妈都会做的(额亲娘就懒得弄……所以经常不要脸的跑到丈母娘家吃!)。特别是大头宝,哎呀那种味道简直美的无法形容,本来只能吃下15个饺子的媳妇,大头宝陷的能吃30个。

  除了鱼,很多海产也都可以包饺子。大家熟悉的虾饺其实是我最不爱吃的。我家一般用新鲜海螺加入猪肉馅中,有很多人也喜欢用蚬子之类的。这些贝类都要比虾味道更鲜美。就算不用海鲜,家里也还有很多饺子配方,比如我姥爷最喜欢的海菜陷(多用来做包子)。山东人吃饺子还一个传统,就是饺子汤。我爷爷给这个习惯传给了我,现在每次家里做饺子,我都要喝一碗,原汤化原食嘛。

  回到过年。过年的饮食还在于各式各样的点心。北方点心不如南方精致,但是北京还是有不少好吃的。比如我原来经常往家带的京八件。另外山东也有很多点心,我只知道济南有很多小吃都非常好吃,其他地方比如河南也应该有很多。

  另外,冬天的冻豆腐,猪皮冻,冻梨,都是东北冬天的特色,也是过年餐桌上的美味。有一个菜不知道是哪里的,我爷爷叫雪里红,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用它腌咸菜。当然,上不了台面的腌萝卜地瓜干,也是茶余饭后好吃的零食

  细细算来,过年时好吃的实在太多了。现在大家物质丰富了,很多东西不必等过年才吃,所以舌尖上的新年能找到这么多有特点的好吃的,殊为不易建议大家看的时候带好纸巾,多买几桶爆米花,这一个半小时不吃上几桶,真不一定能在这么多美味中坚持下来。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五):舌尖上的新年和我想的不一样!

  昨晚和男票一起看了这部片子,我俩都是《舌尖》系列的忠实观众,看完之后他兴冲冲的说好看,还在微博@陈晓卿老师,结果人家陈导还真的回复他了,他更是乐得像只老鼠,于是我就问他,真的有那么好看吗?他回答我的,不是好看,而是好吃。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这部片子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好看。

  今天来豆瓣看见居然是8.5的高分。吓cry。虽说片子还行,但是也不至于8.5那么高。就我的心理评分,7-7.5已经是对本片的极大肯定了。

  看见好多小伙伴不甘的说,纪录片也可以进影院,就是圈钱!

  这点我是不、同、意的,不论商业电影,文艺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综艺大电影什么的,若是有诚意,要观众掏腰包去看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诚意摆在那,就算打情怀牌,要我为诚意买买单,我心里还是愿意的。

  所以,首先我就对《舌尖上的新年》的制作诚意表示极大的怀疑。因为看完本片之后我立马又去看《舌尖1》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俩是一个系列。

  我们看到,舌尖1是分单元,每集一个单元,就用第一集来说,时长是不如电影的,可是第一集50分钟的片长跨越的区域就包括了云南(香格里拉和云龙诺邓),广西,浙江,湖北(安徽的挖藕人),吉林,海南。不细分的话六个区域。虽然不如《新年》89分钟的片长在陕西,重庆,两广,江浙,港台,山东,内蒙多....

  我们对比就可以看到《舌尖1》的内容有限的时长里,让我们看到的是承载着吃这些美食的人的生活,是和这种美食息息相关人文。给吃过这种食物的小伙伴们一种共鸣,没有吃过的小伙伴们一种向往,最终看到的是食物背后,为这种食物奔波的人的辛劳。《舌尖》第一集结束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小伙伴们弹幕写的都是“辛苦了”“我们以后不浪费食物”什么的,自己鼻子也是酸酸的。

  反观《新年》你是否有一种为了过年而拍给你看过年的感觉。我不知道主创对过年是怎么理解的。于我来说,过年是团聚,是游子一解乡愁,是父母看儿女归来的欣慰,是对长辈的感恩,是对晚辈关爱,是卸下辛劳,是对新年的期许,是对往日的感慨,是展望来年的美好,是暂忘昔时的不快,是享受一年中难得的闲暇。这一切不是三言两语,也许是一道菜,也许是一碗饭。至于食物如何对感情承载,《舌尖》表现的很好,《新年》不知是过于含蓄还是根本就忽略了这种内在紧密联系的深层刻画,这方面显得十分单薄

  此外,《新年》真是对食物做了极大的描写,比如,现在还在我脑子里回放的砸碎糖瓜的鬼畜。然而这是对吃货们的杀手锏,谁招架得住?男票看完立马就上某宝想买糖瓜了。

  又不得不说到《舌尖》令我印象深刻的,做酸笋的老板看自家的酸笋还有三天才能出缸于是打算推掉客人订单,我能可以看到,酸笋老板是个非常实在的人。老渔把头对冰下鱼群的判断,我们看出他有很丰富的经验。捕鱼人用6寸网眼的网我们知道他们遵循传统尊重自然,挖藕人们的辛劳,让我们知道食物得来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对比一下不言而喻。

  同样主角是食物,看过《新年》之后,你细细回忆,是否能联想吃这个食物,做这个食物的该是怎么样的人呢?

  所以我说《新年》诚意已经远不如《舌尖》了。

  其实说实在的,我小时候就听说云贵这边有年时松针席的习俗。看到《舌尖》居然挖了那么多平凡又不凡的饮食文化,期待着,兴许《新年》这电影能让我们看到“高跷捕鱼”那样的濒临无人传承的传统。

  却太让人失望了。

  想想,似乎《新年》就是电影里的年,是别人的年,并不是你的年或者我的年。他们的食物就是他们的,我却不想搬上我自己的桌。

  已经不是那个让人眼馋,又让人感触的《舌尖》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请右上点X。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六):舌尖上的新年:亲情是团年饭最好的作料

  我们国家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美食传统,中国人琳琅满目的食物让西方人赞叹不已,华夏儿女对饭局的热衷同样让他们难以理解。炎黄子孙不仅会吃,更是将饮食发展成一门学问,上升为一种文化。因此,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能创造很高收视率,也就丝毫不会让人奇怪了。在热播两季之后,主创团队又有了新的追求:2016年1月7日,专题片的电影版《舌尖上的新年》,就将登陆各大影院。

  《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的并非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本身就是一档非常亲民,非常接地气的节目,将美食系列与春节对接起来,显然是个很好的创意,既会受到既有电视片粉丝的喜爱,也会打动从未看过纪录片的新观众。

  在4K摄影机的超清画质之下,广西平乐的“十八酿”,呼伦贝尔的布里亚特肉包子,台南的红蟳米,香港元朗的烧鹅,湘南农家的风干腊肉……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美味,都用最完美的形态展现了出来,带给观众最为震撼的视觉冲击,穿插其中的大特写,让我们几乎可以身临其境,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让大家的肠胃运动更加激烈,对美食的渴望也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你是一枚吃货,边看边流口水当然不算什么,即使不太沉迷口舌之欲的人,面对这一系列的美食轰炸,真的能沉得住气吗?

  但是,如果一部大电影仅仅是美食展示,那它的境界显然是有限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人是最注重亲情的民族。透过美食,电影展示的是全国各地的人们,对这一节日的特别尊重与坚守,对于亲情的极度重视和维护。这是一部充满人情味与人文关怀的影片。无论是守在父母身边的年轻人,还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如果看片时不小心落泪了,这眼泪也是开心与欣慰的。

  春节肯定是各族民众最为看重的节日,而春节的餐桌,不仅是让人大快朵颐之处,更是维系亲情(当然还有爱情与友情)的关键纽带。到了春节前年,不管是冰封千里的东北平原,还是一片春意的广西沿海,无论是黄土层积的陕北高原,还是河道密集的江南水乡,无数游子热切地盼望新年,是因为可以回到家乡;春节的年夜饭特别美味,是源于可以同家人一道分享。让人迷恋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无法替代的温馨氛围;让人感动的,不仅是各种菜品,更是浓得化不开的骨肉亲情。

  现在的春节,因为去掉了祭祀礼节,许多家庭甚至去酒店团年,无形中减少了宗教与文化传承意味,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这个年节的庄严程度。有些事情,一定要自己亲手去做才有味道,有些情感,一定是要亲身体会才更为珍惜。正如无论科技怎么进步,多数女性也应该不会将生孩子的事情完全交付给人造子宫,而放弃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温馨岁月。在自己家中,用自己的双手做出的一道道新年菜肴,即使不如酒店专业,但无疑更有过年的感受,更有使命感与愉悦感。

  新年的餐桌,当然要将最好的食物拿出来,将最好的手艺展示出来,将最好的心意呈现出来。我们从湖南老人在制作腊肉的庄严神情内,从福建妇女们在年糕上点红的认真态度里,从浙江渔夫一遍遍地洗刷河豚的负责精神上,从山东厨师制作糖瓜时的专注目光中,看到的是对传统的坚守,对亲情的珍惜,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去的一年,也许一帆风顺,也许磕磕绊绊,但新年的爆竹一响,一切都成为过去,新的一年可以重新开始。而新年的餐桌,自然就成为凝聚家族力量,传承家族信念,弘扬家族理想的最佳平台。

  诚然,春节未必一定要回到家乡,过年未必一定要做太多菜肴,琐碎的程序未必一定要坚持到底,但身为龙的传人,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一定是不能丧失的。在有条件、有机会、有能力之时,多花时间陪陪家人,其收获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这样的电影,是不会担心“剧透”的,影片结尾时,全国各地的男女老少在摄像机下,用当地特有的方式向观众问候新年, 这一场景无疑是最令人感动的。正是《舌尖上的新年》团队的大量付出,我们在新年前夕才能看到这样触动肠胃更感动心灵的作品,正是他们的精心安排,这些普通人才能幸运地登上大屏幕,留下一次注定难忘的新年记忆。<图片1>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七):美食的记忆

  真没想到2016第一部进电影院的电影是部纪录片,更没想到我有朝一日竟然因为一部纪录片看得泪流满面。

  因为之前看到有人说会看饿,所以我带了一包盐酥脆骨,一块提拉米苏,一筒薯片,数块牛肉干,数块糖果,一盒饼干,一块泡芙还有一块三明治去看的电影。

  然而开场之后,发现这些简直都是小儿科。

  枉我自以为也算吃过不少名菜,还想着跑到国外去吃一吃,结果我大好中华河山的许多年夜菜,我不仅没吃过,简直听都没听说过。

  关键看。起。来。就。很。好。吃。好嘛。

  广西的柚子酿萝卜酿蒜酿,江南的米糕,青蟹(红鲟)蒸糯米饭,风干河豚风干星鳗,九簋盆菜,肉皮冻,我真的是被馋哭了。虽然一直不停在往嘴里塞东西以避免自己哇哇大叫好想吃,但我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观影时身体前倾,双眼瞪圆,眼冒绿光,完全不记得之前“到了影院要装逼”的设定,但真的觉得很棒。大银幕的细节体现得更加丰沛,恰到好处的配音更是把食物的香气送到了嘴边。唯一有点违和的是配乐,经常在温情时刻突然放起激昂的语调,让人有点出戏。

  但是嘛,看在好吃的的份上,还是给了五星。

  走进电影院,发现只有我一个(腆着脸说)算是年轻人。最开始还有点感叹说我可算知道自己的心理年龄大概是什么岁数了……之后突然反应过来,一阵心酸。

  为什么父母辈的长辈们,要到电影院来看这么一部电影?

  我买的是在中午12点的饭点的票,而且据我了解虽然年纪大一些,但人们总归是对于寻龙诀、唐人街探案这种情节丰盛、过程轻松的片更加钟爱的。为什么他们要在这个时间段,一个人,头发花白,疏疏落落地坐着,默默地看着一个讲年味的电影?

  更何况虽然我从头哭到尾,但是我更清楚听到了前后左右叔叔阿姨们吸鼻子的声音。

  旁白说,“也许终有一日,春节也会成为我们日历上一个寻常的符号。”“年味,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一排排的龟印旁老乌龟和小乌龟慢慢爬向不同的方向,人不是候鸟,可那就暂时,哪怕“以美食的名义”,记得新年吧。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姥姥也曾经买过灶糖给我吃,关中地区,叫糖瓜。今天没有看电影,我几乎都要忘了。

  过年吗,大家就不要忙着装高大上busy shiny tiffany了,回家帮忙包个饺子,喝点小酒放个烟花吧。

  这种煽情的确挺俗挺烂的,可劳资就是吃这一套,你来咬我呀。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八):向记忆里的春节味道致意

  文/鱼为

  《舌尖上的新年》放映前,到场的艺术总监陈晓卿告诉观众,他希望带给大家一部观影过程中,会忍不住喊到:不行了,快喂我……的电影。而银幕中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确实诱发了每位在场观众的食欲,身体被基因中的食物印象打开,带来的强烈生理反应,整个影厅自始至终充斥着吞咽口水以及“我靠,好想吃”的声音。

  聊《舌尖上的新年》必然绕不开陈晓卿。作为一个基本看着陈晓卿博客长大的粉丝读者,对他的趣闻轶事亦不乏了解,江湖传说更是人尽皆知——陈晓卿就是一张活的现成的京城美食地图,他的手机里更是北京乃至全中国好几百家餐馆的数据库,包括餐馆的名称、地址、电话,甚至罗列着各个餐馆的招牌菜。在北京六环以内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时,只要把地址发给他,告诉他想吃什么风味,他马上就能提供最佳方案……替你拨打餐厅的订位电话,甚至在你赶去之前,还会把菜给你点上。

  《舌尖上的中国》让吃货看到天堂的真正模样,也见识到地大物博对饮食文化的深切影响。当然,恐怕也只有对美食,对细节如此注重的吃货,才能带给观众看着看着便忍不住呻吟的美食作品。到《舌尖上的新年》,这一系列的作品从重寻旧日习俗的宽延到追忆年味儿的专注,美食并不简单是精美可口的食物,以美食为引,展示的其实是东方的文化习俗,鲜活的镜头与挑逗味蕾的语言,包含的则是一部民族生活史与文化档案——尽管这个民族曾一度盛行地沟油与毒奶粉,但不可否认,此地生长的人群,基因中,仍遗留着对食物的无限遐思与眷恋。

  陈晓卿在《舌尖上的新年》这本同名书中写道:现代人活得太累、太畸形了,你需要相信,总有一种味道,像子宫一样,会无条件地接纳你——他相信,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因而,更是无比的喜欢这部天南海北去品尝年味的电影。

  从内蒙古布里亚特的冰天雪地到台湾、香港的物阜民丰,从苏州山水环绕的园林景观到陕西边远的农家窑洞,从江湖人的呼啸欢聚,到寻常百姓的一粥一饭,舌尖成为舞台,食材则与情感呼应,节日在吃喝的仪式中成为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光。其实,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来看,春节已经无用,因而新年更需要仪式,费尽心思制作食物的过程就是仪式,千里返乡和家人吃一碗饺子也是仪式,仪式让人的感情产生归属,所以,我们今天纪念、展示中国的春节,是在向记忆里的春节味道致意。所以要感谢美食,让思乡有了具体的细节。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九):去电影院看一部纪录片吧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算是圆了去年没赶上《喜马拉雅天梯》上映的小遗憾。

  作为舌尖系列的电影篇,其叙事风格和拍摄手法没有太大变化,但比以前更讲究。同样是通过几组不同的故事,展现不同地域、家庭的新年盛宴,时间维度上从年前、除夕夜、初七一直到元宵节,空间维度上涉及四川、重庆、台湾、香港、北国等等,内容维度上则根据食物的功能种类分为了主菜、祭祀、消闲等不同主题,多角度叙事而没有紊乱,呈现出一道流动的、亮丽的春节美食宴,和背后中国人的春节情怀。

  我和同伴在看的时候,一直在透过镜头猜测背后使用了哪些摄影技术,微观、延时、无人机航拍……最大程度地将食物从食材变为食物的过程展现出来,每次镜头在展现肉质的疏松、汤汁流窜、热气沸腾等画面时,影院里总能发出一致的惊叹声。影片也没有停留在展现单个食物的美味上,而是将食物的制作过程、提升到一种美学艺术角度。在拍其中一道菜时,一边是师父做菜的手法,一边是武馆里咏春拳切磋,两种手法刚好某种程度上相似,明明暗暗来回切换,展现了食物是立人之根本。

  春节本是最适合煽情的时候,但影片拍得挺克制的。在拍渔民春节宴会时临时被叫出去打渔的场景,只是给了一个渔民从热闹的室内走出来的景象,如果放在第二季,估计还会补拍渔民家人的守望或者眼泪之类的。显然是吸取了第二季过度煽情遭人诟病的教训,让纪录片的主观情绪更淡了一点,算是符合电视体制内纪录片一贯来的真实性程度。

  当然,一如既往的制作手法,既是优点,也是不足,“画面+解说+配乐”的传统电视纪录片放在影院来看,稍微有一点点出戏,李立宏老师的配音第一句一出来,我与同伴都有些许不适应。这或许也与我是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纪录片有关。

  电影本就源于纪录片,但后来,虚构的故事显然带给人们更好的观影体验,真实纪录片让位于虚构影片,这是国内外院线的基本情况。但国外相对好一些,一些优质纪录片还是能在影院上线,分一杯羹的。在中国的情况就惨许多,每年上映的纪录片寥寥可数,基本都没有票房一说,“回不来本—招不来投资—制作更艰难—质量不保—上映更难”这样的恶性循环在商业电影市场繁荣的情境下略显凄凉。

  而舌尖系列作为国内电视纪录片行业比较顶尖的队伍所制作,质量保证和题材讨喜,受到广泛关注,围绕着“舌尖”品牌进行其他产品开发,即人人都在谈的“IP”开发,算是能为纪录片打开小小的突破口。这部《舌尖上的新年》就算是一个尝试。

  看到豆瓣上有人直接打一星说纪录片还拍电影是圈钱,大概是联想到各种综艺节目衍生大电影心生厌恶,已然忘记纪录片本就是院线名正言顺的主角。当一件事物因为某些因素退出人们视线,再次回归时却被人淡忘其本质,这是件很无力的事情。之所以推动纪录片上院线,并非只为圈钱,而是只有将纪录片推入商业市场,有了资本和关注度,纪录片生态才会好起来,反过来刺激创作者的热情,推动行业发展。

  还是希望热爱纪录片的人,或者是想体验下纪录片魅力的人儿,可以去影院予以支持,顺便刺激一下自己的味蕾。到春节回家时,才能怀着更加思念、感恩的心情去迎接舌尖上的乡味儿。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十):《舌尖上的新年》:在吃上很精细其实没大意思

  《舌尖上的新年》:在吃上很精细其实没大意思

  文/马庆云

  昨天晚上跟儿子一起看电影《舌尖上的新年》,每每被镜头惊艳到,我便,“哇……”,他便,“我流口水了”……电影围绕过年期间天南海北的美食展开,讲制作,也将人情,可以当美食片看,也可以当风景片看。整部电影唯一一处较为恶心的地方,是植入的咏春拳武馆,美食与武术的结合,太过矫情。这也不能怪主创,武馆花钱植入,也都是为了经济考量。

  我2014年给《商周刊》写过一篇详实的文章,阐述我对《舌尖上的中国》两部专题片的看法。这篇文章,在百度里边检索我名字加专题片名字,还能读到。在那文里边,我认为,第一部,是从美食制作悄无声息地上升到人文,第二部,则是从故事出发,美食不足,故事补齐。在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中,也更偏重于后者,故事性略大于美食性,悄无声息的对人文情怀的代入感,少了一些。

  舌尖二字,极为有趣。舌尖者,必是精细者也。提到精细,中国人从来不缺这个。历来文人笔记,对吃食茶饮的记录,都极尽精细之能事。找文人笔记去读,可能费劲,但只要略读一下《红楼梦》,便能发现大量的美食制作方法,用心挑剔之处,也没谁了。中国美食,若是仔细研究进去,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精细之处。这种精细,有的,是食材的选取,有的,是火候的掌控,有的,则是大厨自身的气质。听懂行地说,老北京有几个馆子,是大厨成就了饭馆儿,而不是饭馆儿养活大厨。

  中国古人,在吃喝玩乐上,都极尽精细。这是一个会生活享乐的民族,虽然这个民族多灾多难。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边,精细的生活方式,是贵族的象征。所以,但凡文人雅士,或者装文人雅士,都要学这种生活方式。两宋时期,在文人笔记中,也有其它精细的记载。《天工开物》里边便是很多。国人在吃喝玩乐之外,对其他生产工具的精细改良,也多有趣且有用。我们俨然是一个追求卓越的民族。

  但到了明清,好像就很换了气象。我们只追求吃喝玩乐上的精细了。《红楼梦》吃喝上的精细,都快到了矫情的程度上。国人对生产资料精细的追求,仿佛有断层。乃至于,到了现代科技到来之后,我们在精细程度上的追求,远不及西方国家。在机械表这样的小件儿上,我们离德国、瑞士等等,都有极大的距离。

  我们当下,没有将一种美食上的精细生活态度,折射到对工艺精细的追求上来。中国目前可以做宇宙飞船,却做不了不错的发动机。这就是我们的工艺精细追求还不够。我们的精细生活,不能只停留在美食等的享乐上,也应该更专注在工艺创造上。这或许应该是《舌尖上的新年》带给我们的一点篇外的东西。

  从我个人而言,我不太赞同,在吃喝玩乐上找精细。喝茶树的哪部分叶子,吃炒肝的哪部分肝脏,其实,都是不必太精细的。太精细了,反而是矫情。但在工艺科技上,则应该精细,有做机械表的精神,精细到一分一毫。如果有这种态度的话,中国的工艺科技一定会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目前在一些科技产品上得过且过,在美食上却有过分精细,有点说不过去。

  其实,两宋极其以前,中国人在生产资料的精细上,是有追求的。明清才开始放弃。这可能便是,社会专制,造成明哲保身。社会的中产阶级一旦明哲保身,便只会在吃喝玩乐上追求精细了,不会继续在生产资料的建树上发力。看到这一点,或许对当下的中国,有巨大的启发意义。中国工艺,应该学习中国美食,精益求精。

  更多交流,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