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考1977》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高考1977》影评精选10篇

2018-07-10 03:1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考1977》影评精选10篇

  《高考1977》是一部由江海洋执导,王学兵 / 孙海英 / 周显欣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高考1977》影评(一):看《高考1977》

  昨晚苏老师电话来,问想不想看《高考1977》,她多张票~想~约了今天早上9:20在影城门口见。

  刚下过雨,车很难叫,等了半天叫到了,到影城刚好9:20,这时收到苏老师的短消息:我还在宜山路上 恐怕要迟到了 苏。我就在影城门口等着,这时候发现很多结伴而来的中年女人。说中年女人,其实是一些已经步入老年的中年女人了,穿得大多比较妖娆,但是岁月痕迹很重。回沪知青本来是有回沪知青特有的腔调的,特别是在放《高考1977》的电影院门口。他们的出现让我很动容。

  苏老师和她的干女儿迟到了一小会儿,进场之后正在演扛大包比力气眼睛适应黑暗之后,发现2厅坐得很满。2厅是个比较大的厅,相当于以前一个很大的电影院差不多半个那么大,早上9:30的电影,居然坐了这么多人。

  电影很好看,比我想象的好看,主旋律得好看,很不容易。让我确信那个时候邓小平的出山确实是那样令人振奋的。特别是烧荒的大火蓬蓬勃勃地烧起的时候,我很少有地被一部新电影震撼了。大手笔啊,绝对大手笔!就凭这一个镜头,编导就了不起

  电影里感人的故事场面可以说连绵不断,有几处我差点落泪,所以当剧终灯亮后看到苏老师在抹眼泪我一点也不吃惊。她说她一直在哭,因为想到很多事情,她的三个孩子当年都是插队知青,侯牧人到东北插队的时候才16岁。那天去送侯牧人,她忍着一直没哭,回家之后,发现女儿侯牧遐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于是和女儿抱头痛哭

  我拿的这张票本来是侯牧遐老师的,她坚决不肯来,因为来看了会受不了。她当年参加高考被录取了,但是名额被别人顶了,后来是结婚回来的。

  这个题材能这样大张旗鼓地拍个电影,让我觉得很振奋。我刚才在豆瓣看了会儿评论,发现有可能是非年轻年轻人写:没想到当年是这样的,没想到曾经这样地苦。非常年轻的年轻人们啊,曾经发生的事情只能更苦,更不可思议,更难以容忍。我昨天跟一位老师打电话,跟他说,正如鲁迅说的,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在我们这块神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事情,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但是现在的非常非常非常年轻的那些年轻人,他们没有人告诉他们曾经发生过什么,所以无从去想象,无从去辨识,甚至无从去揣测。你怎么想象一个民族未来生活在对自己父辈祖辈刚刚经历过的苦难一无所知基础上的?

  (注:苏老师是配音艺术家苏秀老师)

  《高考1977》影评(二):我没有想到会哭了五次

  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所有人都这么说

  报纸上说北大首映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哭了,可是我不太信

  因为一些关系有幸提前看了

  看之前聊天,说应该我们父母那个年代会比较喜欢看吧

  就这样看是看了

  第一次在这么小的放映厅看片子

  音响效果好的惊人

  也许很多泪水也就是这样被催下来的

  第一次泪水下来的时候我就发现今天我的泪腺似乎有点发达

  果不其然

  第一次是在小根宝扛大包,所有的人都在喊加油的时候

  第二次是陈琼跟她爸爸说,妈妈临走要我告诉你,如果还有来生,她还要和你,一起过一辈子

  第三次是陈爸爸为了让女儿去考大学私刻公章的时候

  第四次是小根宝骨灰回家的时候

  第五次是他们奔跑着追赶火车,阿三和他老婆给他们父亲跪下的时候(男朋友就哭了这一次,他说难得有电影可以让他哭的。。)

  虽然还是有一些细节有待思考

  譬如我很不解为什么这个电影里会出现陈琼主动献身给男主(我忘了叫啥了。。就王学兵演的那个)

  不过这种能让全场哈哈大笑的片子同时也能催人泪下,真的足够推荐

  很喜欢老迟,带着东北腔,总是在喇叭自言自语;叫农场这些孩子们是王八犊子,可是也说他们是自己的孩子;他不愿意他们离开农场,他倔强自我,他永远揣着那个大印,可是他毕竟还是嘴硬心软,毕竟还是送他们去了考场,毕竟还是很得意的宣布了农场录取名单。。

  也很喜欢强子,阿三,小根宝。。。。

  f说,这片子每个人都是一个很有张力故事,我同意

  很好看的故事,如果你自己不看,也一定要买两张票给父母去看

  《高考1977》影评(三):《高考1977》,一锅失败的“东北乱炖”

  有幸拿到了一张电影《高考1977》的赠票,我屁颠屁颠的跑到电影院,赶在开始放映前一分钟进入了放映厅。其实对这部片没抱多大的希望和期望。看片名就知道,应该是主旋律,再加上没有听到之前的大肆宣传,可以得出结论是小成本主旋律。再加上我对知识青年下乡这个问题实在没有什么感触归属感,所以我在来之前就早已知道我只是一个纯粹看客而已。只是我实在是没想到,这竟是我继《海角七号》之后遭遇的又一场痛苦。最后我得出结论,这不光是一部小成本主旋律,还是一部三流小成本主旋律。

  故事以1977年恢复高考为背景,通过黑龙江一个农场的知识青年们为主人公讲述了恢复高考这一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带给他们的影响和在此大环境下他们所发生的不同的故事和经历。通过群像刻画展现出中国那一代知识青年的青春激情和中国正值变革时期的勃勃朝气

  以上应该是导演想要制造的效果和达到的目的吧。可以说题材是好题材,恢复高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政治社会变迁改变一代人,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单是这一事件所承载的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责任是何其之重!可供挖掘的内容又是何其之多!但是很遗憾,我不得不说,这部题材不错的片子硬是让江导整成了一锅乱七八糟的“东北乱炖”!

  一,整部片子节奏极其散乱,事件被分成太多的独立小事件,如小根宝扛包,陈琼脱衣,张国强(貌似叫这名)偷书,绝食事件,等等。是一个挨一个,一个接一个,让人顾此失彼。往往一个小事件的结尾还在莫名其妙中,另一个事件的小高潮已然不期而至,让人实在是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之余又感觉自己是不是在看一部恶搞片。

  纵观全片俨然主旋律的主流叙事电影,可是整部电影完全分不出起因发展,高潮,结尾,而是在一个又一个淡入淡出中完成了整部影片叙述不伦不类,我说你这叫哪门子的事啊?!江导你不愧是电视剧导演,看来也只好在比较长的叙事时空进行发挥了。但对于电影这一相对较小的文本容量中,您还是顾此失彼,抓不住脉了。

  二,情节设置突兀,其实还是上一个问题的余脉了。这是中国电影常见毛病,不做铺垫,没有伏笔演员突然笑了,或者突然哭了,或者突然打别人一耳光,或者突然要自杀了(小根宝的多次自杀非常之突然),或者突然脱了……陈琼突然脱了,这在逻辑上也没有因果关系,一看就是为了脱而脱。王学兵是个正派的青年,一直被非常传统革命委员会主任老迟寄予厚望,并选做接班人,陈琼也是一个正派女子,是青年突击队的队长,对“反革命”父亲情断意绝。现在突然来了一场脱戏,很没有说服力。一场脱戏就证明你俩情深意长了?故事一再强调知识青年想要离开这里,考大学,回家乡,可是影片又何尝给出了铺垫,让我们觉得他们的生活很痛苦?倒是我觉得他们生活很快乐,每天都集体狂欢……这样的例子还太多,导演忘了那句老话:水到,方能渠成。

  三,群像塑造失败。其实看过这部电影都应该看出来了,导演是想进行群像塑造。但是对于群像塑造的不熟练,就直接造成了很大的一个硬伤,就是刚才上面提到的片子的结构问题。导演没有把群像放置在同一个叙事文本中进行演绎,而是把每个人物分开讲述,各个事件的主体竟然为不同的各人,而不是一个群体。比如小根宝扛包就是小根宝一人的表现,绝食就是张国震一人为主,等等。说实话,看完电影,我连他们的名字都没记全。失败中的失败。

  四,人物塑造平面化,模式化。因为每个各人都只有小事件进行描绘,所以造成各个人物的性格不明晰,脸谱平面化。再有就是有些看似着重描绘的人物,其实却是导演的胡乱涂鸦。很明显的例子就是陈琼的父亲,那个历史反革命,数学教师。这个知识分子形象,其戏份处理简单潦草力度上相当差。对陈琼和王学兵(忘了人物名字了)的塑造也极其失败。张国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根宝这个人更是不置可否。除了扛麻包一场戏表现了一个知识青年归乡的急切感之外,他几乎再没有出来的必要了。所以就在挂喇叭那场戏中,可怜的小根宝就稀里糊涂的杀青了。小根宝挂喇叭救人,他之前有过什么仗义的基础可以让他如此奋不顾身?他跟被救人很铁么?有铺垫么?没有。而接下来导演想要借此发展的一点苦情戏,也让我看到合不拢嘴

  张国强在影片开始是确实是被当做一个吊儿郎当的痞子式人物来描写的,可到了发动绝食一场戏,大义凛然,把人的尊严如此高深的哲学问题说的头头是道,俨然一个新式革命者形象!我的妈,没把我笑翻了过去,看来他的内心还是很闷骚的。

  再来说说这个王学兵,年轻有为正面人物形象。在影片的最后,他提前离开考场,放弃高考,连老迟都觉得意外。理由是留下来和老迟一起建设农场。即使现实中真的存在这样的人物,这种人物也不具有典型性,更何况这违背了整个影片的逻辑。你读完回来继续建设不是更好么?导演是不是太急于创作一个又高又大又全的人物,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事呢?

  老迟这个人其实还是里面表现的最好的一个人。我说的是相对的,但是他从一个死硬的革命派转变热心老大哥式人物,这其中的铺垫还是少了一点,就凭那历史反革命几句话他就转变了?也不能让人信服。

  五,情节老套至极,看成近几年国产电影中的极品。小根宝扛包一场戏中,300斤的麻包已经在他那小身板上压着了,可当他正要迈步努力的走出去时。陈琼等人扑了上去,抱住他,哭着喊着你不要这样做啊云云。饿滴神啊。300斤还在他身上啊,你们阴人也不是这样阴的吧,这不是添乱么,几个祸害精,说不定没有你们拉着他哭喊,他就直接抗过线了。

  还有小根宝死的那场戏,张国强对他说:小心点,注意安全啊。我就知道,可怜的小根宝要玩完了。更可笑的是那几个所谓主角在给小根宝的送别时,一句比一句煽情,一句比一句慷慨激昂:根宝,我对不起你啊~~~~你看着吧,我们一定考上大学!根宝~~~回家了~~~,然后再装出一脸瘪独子相,抹抹眼药水

  最后一场戏更是让我崩溃,可以说是对“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拙劣模仿拖拉机半路熄火,撒腿跑到火车站,火车也走了,就在绝望之时,老迟出现了,开着拖拉机,俨然救世主。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大团圆结局么,不这样搞就没有搞头了。

  还有两点想要提出,片子说教意味太重,而且不顾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只要导演想让他说,这个人就必须得说。导演太着急手法也太低级。这种玩意儿50年前都嫌它过时,现在竟然还搬出来。再有就是片子象征意味太过明显,太过拙劣。烧烧稻草,就星火燎原了。火车跑跑,就滚滚大潮了。都什么年代了。

  中国电影不重视细节,不重视铺垫,不能正确解脱戏的意义作用,中国电影至今还在塑造“高大全”式的人物,全世界所有优秀的影片都能够在盗版光盘小摊上找到,只要三四元一张。中国的电影观众已经被这些光盘训练得很有眼光品位了。中国的电影还是应该少歌功颂德,少来虚的,多说干货为好。

  《高考1977》影评(四):看后感动的哭了。。。

  哭了,而且一塌糊涂。太多的元素在里面了。

  现在看电影, 已经变成了潜意识的挑bug, 找逻辑错误过程, 坐在《南京,南京》 周围哭得一塌糊涂的人们, 我还在想着范伟是为什么要被杀呢? 并且在找到一个自以为合理且能让导演保留颜面的理由后沾沾自喜。。。

  也一直犹豫着是不是要看一看这部“主旋律”影片,像我这种85后。。。

  导演真是用了心的,像这种电影,只要于事实吻合,逻辑肯定通畅的,但是将父女之情、男女之情、兄弟之情、还有孙海英与王学兵之间的师徒之情,放在了一个大背景之下,无缝的缝合在了一起,且毫不矫情,不说教,是不易的,如此背景,艺术无需再来夸张。。。

  听着恢复高考的广播声,仿佛看到了现代版的王子复仇,无数积怨随着宝剑的挥舞化为灰烬。。。

  听着知青们的上榜通知,仿佛看到了经过烈火洗礼凤凰美丽的涅磐。。。

  女主角为了一纸证明,就可以与其父亲决裂,或许她连母亲为什么不后悔嫁给父亲都想不通,唉 非战之罪i,只叹息这被洗脑了的人民。

  经过了全民族的痛苦与巨大的磨难,良知还是战胜了扭曲的人性,给了文章一个完满的结局。。。

  能让导演扬名的题材很多,只可惜能拍出来的太少,1977一定是拍出来的那一部。 看着凤凰的涅磐,我哭了,因为我好像看见了更猛烈的地狱火,冲出来烧灭腐朽的一切,解放了无数被禁锢的灵魂!!

  《高考1977》影评(五):1977

  自从我高考结束之后,我一直在想我父亲参加高考的前后是个什么样的情形。他正是1977年的高考考生。

  我曾经问过他,在农村干活几乎绝望的时候,得知高考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他淡淡的回答,其实没有绝望,那时候每个人都一样,就没什么好绝望的了。他说的潇洒,其实考前夜夜到三点的复习足能说明一切。

  一个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如果没有这么一场变革,那你就等着,也许几年,也许几十年,也许一辈子。而当这样的巨变降临到每个人头上的时候,个人的抗争似乎格外动人,当然也格外惨烈!

  说到这里我谈的都是电影以外的东西。怎么说这也部主旋律影片,导演在这样的框架下依旧表现出了许多矛盾和希望绝望的交替。

  《高考1977》影评(六):1977年,我的爸爸

  夜深,困,寥寥数语罢

  1977年,黑龙江双鸭山,煤矿场

  之前,这是爸爸从农场调到了这个煤场

  那一年,高考恢复了

  当时,老三届知青的梦想与前途似乎早已泯灭

  小学、初中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却无法利用自己的知识更进一步

  更因为成分问题没有任何的希望

  只有这次高考,才能重新回到自己的理想之路上来

  过程同样的一波三折

  按照当时的政策,已经27岁的爸爸因为年龄原因必须赶上这一年的高考,否则就可能永远地错过机会了(虽然后来修正了,直到1979年仍可考,但是当年并不知)

  但是终于,通过煤矿相关领导的大力协助,终于在报名截止前搞定了介绍信

  而爸爸也如愿进入了大学

  那是一次生命的转折

  这当中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听爸爸和妈妈说那段在北大荒的往事

  1981年,爸爸毕业,1982,我出生

  然后爸爸从初中老师到中专老师到大学讲师到大学副教授到大学教授

  期间翻译了译林出版社版的《魔戒》等书

  这一切的开始,是1977年的那次高考——

  那一次,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高考1977》影评(七):真的不恨高考了

  直到看这部电影前,我还一直咒骂高考把我折腾的人不像人样鬼不像鬼样的,我把自己高中以来性格的畸形转变都归咎于让人抓狂到变态的高考,真是觉得就是一场考试让人为之奋斗12年,甚至更多,我一直在衡量究竟值不值得……因为我觉得这12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完全奉献给高考,我还是心有不甘。

  但是当我看到当拖拉机抛锚时,所有人飞奔到火车站赶考时的情景,我看到了高考对于他们、于我的意义。更觉得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的意义要大得多得多。从这个角度,我的思想及其先进地理解了国家当年做出这个决策的伟大,它给予了所有青年平等的机会,不因为成份怎样,就看你是否想通过它把握自己的前途。越想越觉得邓爷爷实在是太有才了!

  高考确实是个通道,一个给你机会立足社会的通道,虽然这种通道并不是只有高考,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这种通道只限于高考。于是,我不敢想象如果没了高考,现在的我会是怎样。

  一个机遇,一个必须把握的机遇,一个必须为之奋斗的机遇,因为机遇只向有准备的人抛媚眼。所以,我很庆幸我当时把握了,机遇也匆忙地瞧了我一眼。至于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现在我想,这些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你自己可以决定快乐与否的奋斗,得到的回忆也就因此不同了。

  现在想想以前的自己觉得还是小小幼稚滴,给你个机会就不错啦,还那么矫情,说累,等把你丢到1977之前,你还矫情个啥劲啊,到时候你就老实了。

  《高考1977》影评(八):感动,在1977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 感触良多。。 虽然我不是那代人,但我能够感觉得到他们的内心苦,还有青年人在一起的一丝丝温暖。。。 从陈琼她爸的一举一动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女儿的深沉的敢为的父爱,伟大,感人。这个爸爸对于知识的认识同样让我赞同令我钦佩,是啊,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人不能没有知识。最后阶段“石光荣”的表现可谓一种至高的觉悟,他们都是他的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为了孩子,咱就犯回错。”多牛~~哈哈,激动!

  这里边的爱情也挺伟大的,为男主角的举动喝彩,是条汉子,负责任,理性,够人情味儿。啊 爱~ 陈琼不负众望考上北大,不错!关于她对爱情的理解,我很是欣赏,呵呵~也算拨动我心弦呀。。 一场电影看下来,眼流水哗哗的,唉~~~ 赞!!!!

  《高考1977》影评(九):写给同为大学生的你:周末请带上爸妈 一起去看《高考1977》

  我们有多久没跟爸妈一起去看过电影了?很久很久,甚至从未有过。小的时候,是爸妈觉得我们看的电影太幼稚,没交集;上大学了,是爸妈开始老了,说,怎么不叫上同学或者朋友去看?

  我想《高考1977》应该是最适合跟爸妈一起去电影院看的片子之一。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的爸妈或者正刚刚开始在工厂工作,或者刚刚高中毕业正赶上那一年的高考,还有一部分,也许还在全国各地当知青。

  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种情况,1977年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新开始。十年动乱刚刚结束,人们不知道毛时代后的中国要往哪里走,当然,当时的人们多少是乐观的。

  这部片子对我们来讲,同样有观看的价值。我们中有多少人对那个时代有具体的观感?这部片子会帮助我们构建起他们年轻时的记忆。

  今天下午看完《高考1977》,我就有强烈的愿望想要跟爸妈明天一起再去看一次。我可以向你保证,当你也这么做的时候,周末的这一天,一家三口将会过得充实而快乐。

  虽然主旋律,但这部片子绝对不缺少温情和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感动。凭电影票还可以拿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准考证复制品和当年的高考语文与英文试卷,如果你的父母曾经在那一年参加高考,他们会很清晰地告诉你,当年他是如何在这张试卷上挥毫,发奋试图用知识改变命运的。

  片场里,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家三口。父亲拿着复制的语文高考试卷对女儿说,爸爸当年就是写了这道作文题,考上了大学。

  《高考1977》影评(十):第一次这样写主旋律电影的观后感

  我还记得今天之前,最近一次写主旋律电影的观后感是高二的时候,那部电影是《邓小平1928》,那篇观后感至今保留着。

  我并且还记得今天之前,最近一次看的主旋律电影是《东京审判》,那年大一,我作为班级的组织委员在为我班全体团员过组织生活的时候选了这部电影放给大家看。

  然而今天动手写《高考1977》,视角很不一样了。

  本来以为是错过了首映便没机会再看(我想我或许不会为了这样一部电影去买碟),然而南南说,电影至少有一小时感动了她,于是当看见一教售票处外贴出该片再映的公告时我有点激动,遂邀movie mate同往,她勉强答应了。

  当然这不是我第一次进电影院看主旋律电影(回忆里我在上大学以前能在电影院看片的待遇不多,而多为主旋律电影),却是我第一次志愿买票去看。据说学校老师均有赠票,所以我第一次上了东部大礼堂的二楼看电影。

  就这样,在夹缝和没有字幕以及嘈杂的环境里我们艰难地开始探索剧情。

  当我忍不住唾弃那个女主角的时候我内心还在隐隐自责,是不是不应该以我平时看片的标准去苛责“她”?我说她对自己的父亲如此这般没有人性,他父亲回忆里闪先出那个温柔贤淑的声音怎可能是真的?我说,她是这样一个占有欲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又怎可能为了这个男人放弃一切,或着嫁作人妇,默默守望呢?有点荒谬了。然而心里另一个声音在说,不要对主旋律电影太过苛求。

  然而在此片的诸多线索中,我还是被此女的父亲感动了。

  这令我联想起另一部电影《美丽上海》,都是有一个“反革命”的父亲,《美丽上海》是从子女的视角看父亲,而此片则是活生生地表现了一个“历史反革命”身份的父亲是如何待他女儿的。于是我发现自己好像有这样一个情结,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这条线索投入那么多感情的原因吧。

  另一个令我在意的线索是政治这条线。尽管烈火燎原、血染白雪的场景已令人生厌,但是背后那则恢复高考的广播通知让我恻隐;尽管那句“重要的不是高考本身,而是恢复高考这件事。”一如既往程式化地揭示了电影的中心思想,但我不得不承认它是对的。真不知是何来的感动,让我对这条线索耿耿于怀了起来。

  不过,诸如女主角裸背、最后众人追火车的戏,还是不得不让我斜视一下。在我和潘san的不断惊呼中过去的这些镜头,真是太着痕迹!先说第一处,我之后对潘san说,这一处让我们觉得假不是这段情节本身假,而是那摄影太差,潘san以“毫无美感 反反复复”对其进行了精辟的总结。而第二处,我真的不想多说什么……为什么第一批去参加高考的有为青年们,可以笨到不知道去异地参加考试可以提早抵达目的地住宿一晚呢?这算不算是对那些经历了城市到农村巨大磨练、文革后第一批考上一流大学大学生们的侮辱?为什么过了几十年,导演还一定要做出一出:冲锋陷阵中,千万人倒下千万人站起前赴后继继往开来,时不时出现一倒下的人不用剩余力气爬起来继续追车却要用尽全部的力气狂吼:“你一定要考上!!!”这样重复到泛滥的情节模式?

  是不是,不这样拍,就不是主旋律电影了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