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意大利式结婚》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意大利式结婚》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10-13 02:5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意大利式结婚》经典观后感10篇

  《意大利式结婚》是一部由维托里奥·德·西卡执导,索菲娅·罗兰 /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Aldo Puglisi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意大利式结婚》观后感(一):意大利式结婚

  女权主义影片,到处留情的富家子多米尼克,遇上了身世卑微妓女菲洛梅娜,看似男主用钱控制生活,而背后则是女主利用改变自己甚至孩子命运,可以乐观的认为女主一心爱男主,为其生了三个娃,圆满结局,也可以认为女主含辛茹苦只为了三个私生子欺骗上位。索菲亚罗兰的演技炉火纯青,马塞洛马斯楚安尼的完美搭档,把这部笑中有泪的作品演绎活灵活现真相重要感情不重要,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意大利式结婚》观后感(二):你可以对它笑,也可以对它哭

  一个社会地位低下女人(妓女),被他的情夫,一个开面包店的小老板耍弄了大半辈子,人到中年时,才因为曾经对方生了一个儿子而终于被彻底扶正。但对这个女人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导演借此告诉他的观众们——“意大利就是个男权主义至上的国度”。

  Vittorio De Sica确实是一个伟大天才,他将这样一个,原本应该让人哀伤故事,演绎成了一部时时刻刻充满戏剧冲突,时时刻刻让人坐立不安的“神经喜剧”。(当然,男女主演——“永远都帅的一塌糊涂"的 Marcello Mastroianni和“千面女郎”Sophia Loren对此也是功不可没的)。

  《意大利式结婚》观后感(三):《意大利式结婚》

  维托里奥·德·西卡与索菲娅·罗兰合作了七部影片。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与索菲娅·罗兰合作了十三部影片。

  而维托里奥·德·西卡与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合作的四部影片的三部《昨天今天明天》和《意大利式结婚》《向日葵》都是罗兰主演。

  《昨》是好多年前看的,只是记得当时看得很开心特别是每当罗兰一出场就令人心潮澎湃

  今年看了《意》,感觉和《昨》差不多人物刻画方式,而且同样也是分段式的叙述,《昨》是明显分割三段,而《意》确实通过两段回忆倒叙拓宽了展示面。

  意大利民族激烈热情执着同时随性放纵特质淋漓尽致表现出来。

  同时影片给罗兰提供了极其广阔的表现空间,当然从行头到妆面到内心表演方面,这个“Big Mama”角色都是她完全驾轻就熟的。

  2008-12-28

  《意大利式结婚》观后感(四):第一个满分就给你

  我之前几乎没有听说过维托里奥·德·西卡,我是为了看马斯楚安尼去的,然后发现他不就是意大利版的RDJ?一样一样的。女主真是好看啊,就是很张扬的美,但是完全不讨厌,气质像绿娃,特别是最后婚礼那幕他们俩往那里一站,完美!

  其实对意大利片子了解不多,也就是美丽人生+海上钢琴师,但是一直感觉意大利语听起来像西班牙语,其实很多单词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听起来倒是很亲切。意大利人不愧是欧洲最浪漫的,片子虽然跌宕起伏了好几次,但是幽默没有间断,特别有情景喜剧的感觉。在形象塑造上带着意大利人讨喜的轻佻,所以即使它描述了一个骗局,观众也不会有任何愤怒的感觉,仿佛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恶作剧而已。经历了两部忧伤的伯格曼之后看到德·西卡,感觉又活了过来。

  那个年代的配乐,虽然很单调,但是和场景的契合程度是比现在的电影要好的,和叙事节奏非常吻合。角色虽然少,但是真的很饱满。其实我是不喜欢这种题材的,但是却完全爱上了女主角,并且对她犯的错视而不见

  《意大利式结婚》观后感(五):芳华岂能绝代

  如果说连续看到钟意的电影是一种享受,那么连续在上海影城看两部意大利艺术电影更是一种享受

  只有胃要提抗议了,12:00到15:35分,正是补充食粮大好时机,怎能错过?当然要打有准备之仗。影城隔壁那家马哥孛罗面包坊装备给养,终于到了派用场时候了。早已发现前排的“盒饭消灭者”,一旁的“咖啡饼干终结者”,那么今天这里独缺“面包客”要上场了。竟然没有半场休息,伴着面包香味而拉开的一场意大利式婚礼帏幕。

  关于索菲亚罗兰的记忆,我们这一拨遇上的她都已是云淡风清的了。寻找传说里的绝代芳华,在这一部1964年的旧片里,她这回有不少怨妇戏份大概字幕机也被她的抱怨感动了,足足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银幕下方的字幕机在痴痴的发呆。翩翩男主角是很“花”,大多镜头里的“花心男”衣服上都别了一枝花。前半段的闹剧由骗婚开始,“第三个年轻貌美的女收银员”简直是年轻时罗兰的翻版男人始终不情愿的吝啬名份,女人就那么傻傻的且信且过。中间两个人回忆的片段,还是很小品化的,怎么认识,怎么相守。假如真的有永恒画面,何不就停留在那个时间。

  直到“三个儿子”的出现局势突变,芳华渐老,还好未曾绝代。她没有答应与那个“男跟班”一起过日子,或许就是这“三个筹码”还没有押下。不再年轻的厚皮男人的弱点,原来也是怕“无后为大”。是不是意味着,想留住男人,艳压天下不如就要留住他的后代,以扭转乾坤熬到名正言顺的结婚那一天。迎面的讽刺感仿佛是蚊子叮一口的隐隐痛痒,而不是针筒的阵阵痛楚。何不就这样过完下半辈子,我们已经耗去了时光,从17岁到45岁的漫长等待,从命运的相遇到宿命安排。没想到,那个年代的意大利式婚礼,已经有了很多款的花样提供我们学习借鉴致敬哀悼。何不索性找来三个“假儿子”,然后骗倒那个负心人乖乖请君入瓮。1964年的意大利却颇人道的留一点余地峰回路转,这就是意大利式生活,意大利式爱情,意大利式婚礼。

  那三个小家伙的联袂表演,简直天衣无缝满意的还有那个年代独有的吵吵闹闹,分分离离,电影里不必奢望一场神奇上演,只要芳华不曾绝代。君不见现在的“相伴到黎明”,电话之中,一个比一个的中国恋爱,中国式婚姻,中国式的人生如戏

  http://www.blogcn.com/User3/welleschan/blog/51403715.html

  《意大利式结婚》观后感(六):导演说

  由德·西卡执导、索菲娅·罗兰和马尔切洛·马斯特洛亚尼联袂主演的这部影片,是根据德·菲利波的那不勒斯方言喜剧《费鲁美娜·玛尔图拉诺》改编的。

  埃杜阿多·德·菲利波系20世纪意大利戏剧最有影响代表人物之一,他集编、导、演于一身,用那不勒斯方言创作演出了许多喜剧,表现那不勒斯的风情世态普通的那不勒斯人喜怒哀乐

  影片的编导把原作《费鲁美娜·玛尔图拉诺》改名为《意大利式的结婚》,一是为了把这出由女主角挑大梁的戏,改为男女主人公并重的演出,适应索菲娅·罗兰和马斯特洛亚尼两位影坛巨星联手共演,获取最佳效应需要;二是出于导演德·西卡艺术再创作的需要。德·西卡舍弃了原作中以费鲁美娜的个人遭际为中心编织情节路子,而集中笔墨,围绕他们之间的“结婚”这一主导线索,展开巧妙构思进行层次伦理文化探讨。因此,影片的编导,既大体保留了德·菲利波原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又强化了伦理的探究和心理的刻画,使喜剧更多地具有了正剧的品位,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戏剧效果

  影片末尾,多米尼科询问三个孩子中究竟谁是他的亲生儿子一场戏,把戏剧冲突引向了高潮,含意深沉。这个情节,使人联想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前驱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一个著名故事。薄伽丘《十日谈》第一天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穷兵黩武的巴比伦的苏丹,国库空虚,他为了向犹太富翁麦启德筹借巨款,便设下圈套,问他犹太教、伊斯兰教、天主教这三者中,到底哪一种才算是正宗的?麦启德于是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位大富翁,膝下有三个儿子,按照祖训,谁得到作为传家之宝的一只大戒指,谁便是一家之主,可他对三个儿子一样钟爱,无所厚薄。后来,他让工匠打了另外两只戒指,跟原来的一般无二。他把这三只戒指分给了三个儿子。这样,在老人去世以后,三个儿子中谁能成为家长,始终成为悬案。麦启德讲了这则故事,得以躲过了苏丹设下的圈套。薄伽丘借用这个事故,则是为了阐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歌颂人的聪明才智说明如同犹太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同样有价值,都是正宗一样,人与人之间不应互相仇视,而要彼此仁爱建立平等和谐关系

  德国大作家莱辛在诗剧《智者纳旦》中采撷了这个著名的三个戒指的故事,以宣扬启蒙主义运动的宽容博爱理想

  德·菲利波作为当代意大利民族戏剧的杰出代表,其创作思想同意大利人文主义传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而德·西卡则保留了德·菲利波原作中从薄伽丘三个戒指的故事衍化而来的情节,予以一波三折的精心刻画。费鲁美娜召来三个儿子,并告诉多米尼科,他们当中有一个是他的亲生儿子。这一消息晴天霹雳,给正洋洋自得的多米尼科以第一次巨大精神冲击。他乱了方寸,再也无法平静下来。这一冲击,无疑是为他后来的思想转折张本。当他打算同费鲁美娜和好,结为夫妇,询问三个儿子中谁是他亲生的儿子,费鲁美娜婉言拒绝,只是说,这三个孩子都是他们的儿子,一样的是亲骨肉。费鲁美娜的这番话,朴素平常掷地有声。每一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的人文思想,在这儿闪射出熠熠光辉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在它面前自惭形秽,节节败退。

  影片的编导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辈艺术家的人文主义传统,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了张扬。不管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的高贵低贱,人与人之间应当建立平等、和谐的兄弟关系的人文主义理想,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里,仍然显示出了它的崇高性和现实性。它战胜了金钱力量和利己的欲念,具有荡涤人的精神世界污浊净化人的灵魂功力。这样,在影片的尾声精巧自然地铺叙的这一情节,堪称画龙点睛之笔,颇能振聋发聩

  《意大利式结婚》观后感(七):德•西卡作品《意大利式结婚》观后座谈会纪要

  德•西卡作品《意大利式结婚》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2年3月24日(星期六)上午10:50-11:15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德•西卡作品《意大利式结婚》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杨越辉、潘思越、王犀灵、何吉

  (观影者:陈杏生、周晓峰、盛黎芳、蒋苏、姬伯庆、徐柏林、张筱芳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王犀灵

  索非亚扮演的费鲁美娜非常顽强刚毅,是有独特个性

  范达明:本月的德•西卡电影月到今天已放映了三部,如果说《偷自行车的人》是典型的新现实主义风格,那么从上周的《昨日、今日、明日》起,包括今天这一部与下周的《第二个月亮》,德•西卡的这三部片子,则都转向了带喜剧色彩的、相对温和的现实主义了,这一转向了的风格,被一些国外研究者称为“玫瑰色的现实主义”;影片也开始启用大明星——三部片子都是绝对顶级大牌的索非亚•罗兰与马塞洛•马斯特洛阿尼主演,喜欢索非亚•罗兰的观众可以连续欣赏她在三部影片中的5个不同角色(其中上周一片有含三个短片的三个角色)的精彩表演。今天这个片子索非亚扮演的费鲁美娜,尽管是个妓女出身,但她在为争取自己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或者说一个有尊严的女性合法权益或基本权益这一点来上说,表现得还是非常顽强、刚毅,也是有独特个性的,有时甚至也是有些计谋的。这个角色形象是立起来了的,这里有编导的工力,但罗兰的表演或艺术塑造,是丰满的,是非常成功的。我们把今年这个属女性的“三月”,借观赏德•西卡的影片,也就献给了索非亚•罗兰。今天王大姐主动来承担座谈记录,她身体不是太好,我们首先要感谢她。下面请在座者谈谈对影片的看法

  女人,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杨越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此故事也有它的合理性,只要拍摄得好看我认为就可以了。我那天看了获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伊朗影片《一次别离》,觉得这样的国家能拍出这部影片不容易,很有水平。看今天这部片子,总的感觉是:女人,总是处于弱势地位,所以社会对于她们,还是要有一定的保障才行。

  范达明:不能有个妇女节就行了,或者,只是到了三八节才提出女人的问题

  女人不能一生寄托在男人身

  潘思越:从女人的角度来看,影片最后还是有了一个好的结果,这就算善终了。但此片其实还是令人悲哀的,因为最后男主人公也仅是因为得知她的孩子中有自己的一个儿子,才有了转变,故事也才有了转折。女人终究是悲剧角色。所以,我认为,女人不能一生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当然,寄希望于爱,还是可以的。

  假如我知道我有这样三个儿子,我会很幸福

  范达明:从影片力主维护女性的权益看,这片子还是有点女性主义的,当然导演本人并不是女性。他是从他男性的角度,在理解了女性的权益之所在以后来表达的。其实,站在男主人公的立场,假如我是男主人公,当我知道我自己居然一下子已有了这样三个(或者哪怕就是其中一个)堂堂的大男孩,他或他们就是属于自己的儿子了,这该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假如我知道我有这样三个儿子,我会很幸福的,或者说有幸福感。

  索非亚•罗兰类似我们中国的潘虹

  王犀灵:这三个儿子,对于双方来说,其实都可以说是飞来横财。说起演女主角的索非亚•罗兰,你们都喜欢,而我其实不是非常喜欢。我觉得她就是类似我们中国的潘虹,在做人上是个性很强的,非常的我行我素。

  物质,对婚姻的规定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何 吉:实际上,男主人公还是有些包容的心态的,最终还是儿子越多越好,并非仅为了那一个儿子。电影讲到了女人的名分问题。但这里,总要有一件可化为物质的东西,例如房子或其他东西。我认为,没有超物质的纯精神的爱——物质,对婚姻的规定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范达明:谢谢大家留下来座谈。时间不多了,今天就谈到此。希望大家下周来看他们两位男女主角演的《向日葵》——就是《第二个月亮》。

  2012年4月15日整理

  《意大利式结婚》观后感(八):意大利式结婚

  索菲亚罗兰一直是我儿时的审美死角,小时就觉得这个大嘴巴女人长得奇特,以至于《卡桑德拉大桥》之后再没看过一部索菲亚的电影。要不是为了看马斯楚安尼,恐怕这辈子也不会知道这个女人的美了。 这部爱情喜剧看过并没有笑得出来,一个女人22年的婚姻保卫战,从始至终透露的,其实都是心底的悲哀。30岁的索菲亚罗兰从17岁演到40岁,毫无违和。青春烂漫的少女,透彻清新;经历情感背叛,沉静冰清;人到中年迟暮,绝望人怜;自强觉醒之时,仿佛雅典娜女神,屹立山巅,英姿飒爽,打得“敌方”溃不成军。与男人的终极对决,精彩绝伦,堪称经典。 影片从一对偶然相遇的青年男女,历经岁月,直至双方中年,完美演绎爱情、欺骗、坚守和争取人生幸福的情感之旅。半个世纪前的两性关系教科书,放至今天也丝毫不过时。二人20多年的精彩博弈,极具人类代表性,是多少人成长道路上躲也躲不去的沟坎,年轻时的懵懂选择,都是年老那天咽不下的后悔汤药。不过,与其自艾自怨,不如奋起一搏,虚度半生的女人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天伦幸福。 马塞洛与索菲亚,两位国宝级巨星大放光彩的表演,是这部影片最成功的因素。本片接连获37、38届奥斯卡最佳女主和最佳外语片提名,也自此开启60年代意大利爱情喜剧的热潮。

  《意大利式结婚》观后感(九):结婚与离婚:作为喜剧的某种必然

  今年北影节有两部电影非常有趣,名字也非常相像,一部是《意大利式结婚》,一部是《意大利式离婚》,两部同时展映,观众先是经历了一次啼笑皆非的“结婚”,紧接着又摊上一场滑稽可笑的“离婚”,在分分合合的婚姻关系里不亦乐乎。

  两部电影都是喜剧,只听名字会误以为《结婚》在前,《离婚》在后,两部影片还都以意大利著名男星马塞洛·马斯楚安尼为男主角,因此又给人一种上下集的错觉。不过事实刚好相反,二者既不是同一个导演拍摄的,也没有承接和续集的关系。不仅如此,从制作年代上看,《离婚》还是早于《结婚》的,前者为黑白片,后者是彩色片,二者恰好处在意大利黑白与彩色电影的交锋与交接时期。所以,二者固然有时代背景和题材上的共性,但也无疑有创作风格上的特异之处,放在一起可谓相映成趣,为当代的影迷提供了文献般的参照。

  《离婚》的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皮亚托·杰米,这部影片当年不仅在意大利国内反响热烈,在海外也是叫好又叫座,据说当年这部影片在美国放映时没有字幕,但仍然获得了普遍认同,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在《离婚》上映后五年,皮亚托就凭借《绅士现形记》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结婚》的导演则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最重要导演之一维托里奥·德·西卡。与其前期作品不同,《结婚》不再像《偷自行车的人》《风烛泪》等作品一样单纯地关注底层社会的困苦生活,而是讲述了中产阶级男性与底层女性结合之后的婚姻故事,体现出比较明显的阶级流动和融合。与此同时,《离婚》也暗示了旧贵族与资产阶级“暴发户”之间的联姻——在影片结尾,男主角终于摆脱了他的妻子,与他的外甥女终于结为连理——尽管他们的父母并不同意,甚至为此交待了自己的性命。

  二者都在叙写婚姻以至“联姻”,既可以说一种剧情上的巧合,也的确与意大利当时的政治社会状况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六十年代初期,意大利已经基本走出了二战的阴霾,完成了经济和社会重建,中产和上流社会逐渐复苏。而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政府的审查导致电影的创作空间逐渐收窄,新现实主义自身又坚守不启用大明星的信条,其剧情充满艰难苦恨和世态炎凉,娱乐性的缺乏导致这些电影很难长期引起意大利观众兴趣。所以,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可以说是乘着社会发展和新现实主义衰落应运而生的新事物。

  如果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最大的软肋就是具体人物的刻画,那么《结婚》绝对让人耳目一新。事实上,整个故事最让人动容的就是妻子菲洛梅娜(扮演者就是意大利著名女星索菲亚·罗兰)的母爱:她多年来始终不告诉“准老公”多米尼克二人有了孩子,就是确信多米尼克知道后肯定会让她将孩子打掉;她使用“诡计”让多年以来对自己不冷不热的多米尼克娶自己为妻,为的是给孩子们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和一份不可或缺的父爱;她不告诉多米尼克三个孩子中哪个才是她二人所生,是为了不让多米尼克对待三个孩子有所偏袒……所有这些,都体现出母爱的光辉和德·西卡对母性的深刻体察。丈夫多米尼克的转变也颇为有趣:从闪回情节中的年少轻狂和玩世不恭,到对菲洛梅娜“诈骗”举动的愤怒,再到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儿子的困惑和纠结,最后到最终老年得子的欣慰与喜悦,整个过程虽然是在喜剧调性之中,却充满真实人性的跌宕,精确地洞悉了一个老男孩成为敢于承担责任的真正的男人的完整心理过程。可以说在《结婚》中,人物终于从背景中凸显出来,人物的状态和心理坚实而丰满,而这些在德·西卡新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中都是极罕见的。

  《离婚》的有趣之处,则在于马斯楚安尼所扮演的主人公塞法罗男爵心中总是存在种种“不切实际”的邪恶念头,比如为了和外甥女成亲,自己就要先把妻子活埋或者熬成肥皂,又或者策划一系列既能害死妻子又能保全自己性命的阴谋,其阴险透过画外音与行动之间的违和展露无遗;但面对外甥女,塞法罗的爱恋又近乎天真,心里藏满了甜腻的幻想。这种对婚姻、情感和忠贞的焦虑如果在安东尼奥尼手里就会变成现代性的《奇遇》(1960),变成“人人都是孤岛”的严肃哲思,而在皮亚托·杰米手里却幻化成一出带有谋杀元素的荒诞的人伦喜剧。

  同样是表现当时男性对女性肉体的痴迷,安东尼奥尼让西西里小镇诺托的一群不知名的男人静默地靠近女主角莫妮卡·维蒂,让数万道眼贪婪“捕食”她的身体,营造出一种极其恐怖的男性强权氛围;皮亚托·杰米则在情节发展最重要关头安排了当时风靡意大利全国的禁片——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 1960)的放映(这部影片的男主角也是马斯楚安尼,《离婚》里的男主角又被妻子唤作“费费”),让一群与其说是男人、不如说是男孩的人们挤在西西里烟雾缭绕的小影院里享受一场丰乳肥臀的“视觉盛宴”。这又很容易让人想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看来西西里/意大利男人真是对自己的欲望毫不加遮掩),但皮亚托的口吻既非托纳多雷的抒情,也不似安东尼奥尼的控诉,只是戏谑地呈现男人的欲望,并把这股荒诞的冲动和让人哭笑不得的后果推到观众面前。

  通观影史,似乎没有那个大师不喜欢就婚姻做文章的——安东尼奥尼把婚姻当做靶子,伯格曼把妥协书写到极致,小津将这种伦理关系看作生死般的常态,特吕弗则为其注入洪水般泛滥的情感。在《意大利式结婚》的结尾,菲洛梅娜的三个孩子把多米尼克唤作“爸爸”,夫妻二人终于流下了抑制许久的幸福的泪水;《意大利式离婚》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是一出不忠的谋杀终结得了性命,却终结不了另一段更加狗血的剧情。两部影片都以“意大利式”作为婚姻关系的定语,足见这些情节中蕴含着怎样的社会普遍性,而其中的泪与笑、爱与恨无疑又表明,如此“人生大事”中,肯定蕴藏着比国家更大、比人心更小的某种必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