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不会做家务,就活该单身?
大家周一好哇!
梨这周末哪里都没去,窝在家里看综艺了。
前两期《我家那闺女》已经初露端倪的“袁姗姗房间乱”,这一期再一次直直地推到了观众面前。
早在第一期,包贝尔就洋洋得意地说过,在家里包文婧都帮他把衣服按照颜色排列挂好,所有的衣服都有防尘袋,袜子按照长短分好归拢在一个个小格子里…
当时袁姗姗已经一脸惊叹,这次也算亲身体验了。
包文婧刚进门就一脸嫌弃,说袁姗姗家像“猪圈”,看到了另一个卫生间后更是“叹为观止”。
本来只是一个擅长整理收纳的朋友,帮不擅长的朋友一个忙。但没想到9012年了,纯属个人喜好和习惯不同的问题,还是上升到了“贤惠”与否的高度。
包文婧劝袁姗姗:“女孩子还是要会收拾的,将来有男朋友了也要给他弄行李。”
弹幕开始说“找不到男朋友是有原因的”,“嫁不出去了”。
袁姗姗坦承,自己已经习惯“独”了,15岁就开始自己生活,家里怎么乱都是自己的事情。
后来收拾到衣帽间时,她一边叹气一边说,这已经是她收了很多天才有的结果了,“但你们还是不满意。”
包文婧的理论是:可以把收拾屋子当作一件很浪漫的事。现在卷着自己的袜子可能不觉得,将来帮男朋友或者老公把衣物都打理得很整齐,他一看可能就觉得“好爱你啊”。
袁姗姗又惊呆:怎么会有这种思想?他怎么不自己找自己收?
但是跟包文婧一对比,她开始陷入了思考:娶到我是不是有点倒霉?
然后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对自己和家人都不太好?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她尝试着往克服“稀里糊涂”这个方向去改变,希望自己可以慢慢地去变“好”。
这期节目播完之后,袁姗姗发了微博,说自己还有救,希望大家别放弃她。
不管为了节目效果的人设经营有几分,眼见着袁姗姗从“我就是这样的”到“大家别放弃我”,梨还是想再搬出蔡康永老师的新书扉页:
类似这样“我应该贤惠一点”,“你这么贤惠谁娶到你一定很幸福”的说教,本质上就是外界强加给女性、或者女性强加给自己的精神负荷。
从前单纯的“三从四德”明显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运行规则,如果本身抗拒或者不喜欢做家务,因为被要求和“我应该”而不得不“主动”选择包揽家务、照顾孩子的任务,那是绑架。
法国漫画家emma,曾经在一套漫画中阐述过关于“精神负荷”的概念。
即在大多数家庭中,男性期望伴侣来提醒他做事。而在这个时候,他其实已经将伴侣当作了“家事经理”。
在伴侣抱怨自己已经做了这许多家事、忙不过来快要疯了时,他会说:“你倒是早说啊!我可以来帮忙的!”
他把自己当成“家事经理”的下属,等待接收“该做什么”的指令,就造成了只单纯执行指令的结果。
比如:洗碗,不包括清理锅具、餐桌和灶台;洗衣服,不包括晾晒;洗碗机洗好之后拿出奶瓶,就等于打开洗碗机拿出奶瓶放桌上,其他碗继续呆在洗碗机里。
但这并不是某一个男人或者女人的问题。从小时候起,女孩就应该玩洋娃娃和做饭的过家家,男孩玩这些会被嘲笑和当成异类,他们应该玩小汽车和玩具枪,应该离开家去冒险和闯荡。
组成家庭之后,爸爸带孩子逛超市,就会被打上“好爸爸”“暖男奶爸”的标签;如果妈妈带着孩子就是最稀松平常的事情,甚至还会被叮嘱一句“看好孩子”。
爸爸一脸淡漠地玩着手机,等着孩子补习或者在公园玩耍,会被夸“耐心的好爸爸”;如果是妈妈,则可能会被问责:她怎么不看着孩子?不怕出事吗?
袁姗姗在后来在采访的时候说到,她一直以来的生活状态,自己觉得很舒适,一点都不孤独。
但当不同的家人、朋友对她这样的状态有相同的质疑时,她开始想要做出一些改变。
傅园慧爸爸在看完之后说,他觉得这样的状态很正常。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觉得女儿某些方面实在不够好,可以善意提醒,但不应该像教科书一样要求她。
如节目所见,袁姗姗家里是有些乱。家人、朋友劝她稍微多学习一些整理的技巧,多收拾一些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个“好”应该是让自己生活的空间更舒适些,让自己可以活得更自在、舒服些。
就像弹幕里有些女生说,“我就有强迫症,不收拾好了我难受”。或者如包文婧:“因为爱你呗,就想给你收拾”。所以她选择主动承担起家庭内务,并享受其中。
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所有东西的摆放井然有序不好吗?当然好。但这是为了自己的“好”,而不是为了“女人就该做这些”、“女孩贤惠才有人娶”。
如果凌乱让你习惯或心安,不同东西随意放却让你顺手就能拿到,而打扫和整理让你痛苦,你实在不想做,也没所谓。
这是你自己生活的空间,你可以做主,只要这个家庭里能够达成共识或和解,就好。
新家庭的组成,不是为了将原本要工作、学习、娱乐的女性束缚在家务中,是否擅长家务、甚至是否愿意做/学做家务,都不该成为衡量女性是否“好嫁”的标准。
每个人的人生,终究是各过各的。
编辑:梨
撰文:Tsing
微博@Jo字幕组
还想看更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新年5个彩妆小众品牌
子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