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些为了梦想而栩栩如生的崩溃
六月七日,在连续拍摄24小时之后,导演夏梦怡坐在布景的床上,她用哑了的嗓子大声的喊着“大家杀青了”。
那一刻,她觉得这个片子完蛋了。
一屋子七八个人兴奋的乱叫,这就是《离城》这部短片几乎全部的工作人员。
将场景设定在自己的家乡,用手机备忘录来记录一个少女的心事,又因为丢失手机,而牵连起另一端普通人的挣扎,这是夏梦怡对自己处女作《离城》的执念。
一个人带着剧本从北京南下,反复向人解释剧情,反复修改,看着约好的投资被告吹,在放弃的边缘重新一百块一百块的开始众筹,组建团队,找演员,商量场地,降低预算,在从小长大的地方没日没夜的狂奔,每一次挣扎都是在推翻自己在心理上的建设。
在她二十出头的年纪,没有一个可以让她信赖的人能为她解释这一切,为什么总是有路人抢镜,为什么有的角色重复很多遍还是演不好,为什么商量好的理发室忽然就不能拍了,为什么路人演员总是没有时间,为什么要在无数个琐碎到不能再琐碎的事情上浪费自己那么多精力和信心。
她的踌躇、她的探索、她的电影梦、她的家乡情怀,她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结结巴巴讲自己的故事,却还要被现实阻碍。
“其实每天都在一些失望绝望希望当中徘徊,每天都在质疑自己吧,五味杂陈的,就是很怕很怕对不起大家”
说这句的时候,夏梦怡的语气显得波澜不惊,但是在跟拍电影的纪录片里,她的每一个表情,都好像是准备随时要哭出来。
可能成长就是这样,哪怕是当下你就要崩溃了,难过的要死掉了,但是你还是得照样拿着对讲机,看着监视器,说“来吧,穿帮,再拍一条”。
在家乡的小城上空是异常清晰的蓝天,映衬着粗糙的水泥路,记忆拨开时光短暂的云雾,青春里不敢抒发的小思绪都混合成文字的碎块,被撒在人生这块巨大的早餐面包上,夏梦怡大口咬下去,她要在《离城》里细细咀嚼、品尝她自己。
崩溃……从来都是无用的,它并不会让你变得优秀。你需要做很多事,花很多时间,忍耐、坚持、吃很多苦、克服很多的困难、解决想象不到的问题、面对林林总总奇幻的遭遇,在不断的想要放弃中,看清那个握紧拳头的自己。
五天时间,十六页的剧本,夏梦怡和她的小团队拍摄了766个镜头,468分钟的素材,组成一部28分钟的剧情短片。在首映会上,夏梦怡刚拿起话筒还没有开始说话,就有人在台下喊着牛逼。
但是对于夏梦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她心里积压了的都是那五天的遗憾,那些遗憾让她整个人变得很压抑,压抑的连续几个晚上都睡不着,每个人在杀青后都如释重负的开心,但是夏梦怡却很难真正笑起来。
“我们在奋战中的那些日日夜夜,我孤独且心事重重的那两个月,处女作的出生过程,刻骨铭心地痛并快乐着”
然而鸡汤喝完了,总要看见碗底是光秃秃的,夏梦怡还不是一个被万千宠爱的导演,《离城》不断参展,还没什么热度和讨论加身。无论是她还是她的作品,都不过是万千电影世界里的一颗小尘埃,在所有青年导演的困局中,还找不到什么未来。
但是《离城》的崩溃和执拗,对于夏梦怡来说,不会再有了。
以一段初心和真情实感去创作
每段时光都应该尽心尽力”
◐
马斯克眼中含着泪,面对着主持人的话,感觉句句像针扎。
在特斯拉还没有成为一个厉害的名词,SpaceX火箭没有成功回收以前,马斯克的故事,是类似于一个硅谷小子大战底特律巨头的励志小人物情节。
虽然故事都要从最艰难的时候开始讲起,但他的人生不是从2008年那场几乎让马斯克精神几近崩溃的经济危机开始的。
这个十岁就学会了编程,十二岁就靠着自己设计的游戏软件赚到自己第一桶金,在24岁入学斯坦福大学的第二天就决定离开学校开始创业的马斯克,并不是故事脚本里那个莽莽撞撞的少年,可是即便带着点天才和聪明的光环加身,也不足为他照亮前路。
有时候人生艰难到你会觉得,你根本不知道该举起多少武器去对抗,对抗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愤怒和这个世界对你的愤怒。
“我没想过我会精神崩溃,但真的崩溃了”
2008年初,由于缺乏经验,使一款车型成本超过预算,马斯克提升了一万美元的售价,愤怒的客户围攻马斯克,让他差点在现场晕倒。
然后金融危机来了,公司一度将近破产,十一月初才靠着债务融资的方式捡回一条命。但是不理想的销售成绩和技术故障,使危机在2012年又到达了临界点,只得寻求资金帮助。到了2017年,问题又再次爆发出来,特斯拉能走多远,到今天还是个未知数。
用语言陈述过去的事情,可能三行五行足已,但是马斯克真实的从这些文字和陈述上面走过,每走一步的疼痛, 不单单是视频里眼中含泪那么简单。
最难的是要不断与失败斗争。
可能现实会存在很多个无法实现,让你生气,让你无奈,好像只有把自己准备的充分和强大,才能最大限度地回避或抵消掉这样的痛苦和伤害。所以才有接下来,火箭回收成功,那种阡陌无声但异常激动人心的画面出现。
他大胆提出的的商业太空飞行项目,被很多人反对,包括他心目中的那些英雄。
所有践行自己,走在路上的人都有这种惶恐和忧虑、那种彷徨和焦躁似乎成了一种必然,但是每一个所谓的英雄,不都是在做英雄之前,先做了自己吗?
这不是一篇励志文,鼓舞、感动这种画面在这几天疯转的视频里已经体现的够多了,我只是在这些自我宣传和感人肺腑之外,想到他曾经的崩溃,那些被一笔带过的事情,背后究竟有多大的推动力,能帮助火箭起飞。
所有人都会失败,离完美差着十万八千里,站在台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光芒,但是那些崩溃的时刻到底是相通的。
可能我们没法用文字探讨出一个结果,但是我总能想到,每个人都有一个万丈深渊,崩溃的时候,世界都在头晕目眩。每次从崩溃中起来,好像那些崩溃都没有发生过,但过去的痛感还在,大多数时候忘了是怎么爬起来的,但是一直记得,是怎么坠下去的。
“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
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
◐
2009年的时候,黄鸿升26岁,正式出道第六年。
在自己主持的综艺节目里忽然被问到上一次崩溃大哭是什么时候,他收起嬉笑怒骂的脸,语气变得一本正经起来 “嗯……前两天” 。
那时候的他每天穿梭于两档综艺节目里,扮演最搞笑的角色,事业也正逐步走向正轨,回到音乐的线路里来,但是他却在所有人都意想不到之下,一个人经历了自己的崩溃。
“因为公司不给我拍摄mv。”
于是这段看似走心的对话又以搞笑娱乐的方式收尾,大家哄堂一笑而过,没有人再提起,也不会有人记得。
但是八年之后再重新看那年他说的话,一个26岁人对自己人生的紧张和不确定,那种患得患失、那种有一肚子话但是不能说出口的抱怨、那种对自己的怀疑……由此而产生的崩溃和流泪,其实真的没什么好笑的。
黄鸿升的画
每次有艺人自杀,我们就会明白一次,这个世界是带着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厚的伪装,那些我们以为的光鲜亮丽之下,很多人心里的刮痕都是血淋淋的。
黄鸿升的画
后来看见粉丝的留言总是有点想哭 “以后你想干嘛就干嘛,找个难看的女朋友也没关系,动不动就消失也没关系,事业发展不好也没关系,开心活着才最重要啊”。
但是要怎么做呢?带着后怕的感觉回看黄鸿升2009年聊自己的那一小片段,看见他很多次想要倾诉但是被打断,后来自暴自弃的开起自己的玩笑来。
或许这只是这些年他经历崩溃中的一小部分,出道十几年,不断被媒体和其他人牵连,不断和公司的品位斗争,不断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东西,然后接受批评,在综艺里年复一年的陪笑脸。
或许曾经他想要倾诉的那一瞬间,是他疲惫或安全的觉得他可以把那些东西卸下来的时候,想把那些秘密、心碎与观众分享。
但是八年前,大家都当玩笑在闹,此后他便不再说了。
黄鸿升的画
32岁这一年,作为出道十几年仍旧还不温不火的老艺人,他退出了主持了九年的综艺节目,封主持板的那一刻,全场的工作人员和观众都在哭,但是他一直笑着,笑着笑着就红了眼眶。
和签约了十年的滚石唱片合约到期,他没有再续约。
那一年,他没有接综艺节目,没有着急出歌,也没接那么多的戏,反而安定下来开了自己的橱窗展,然后是自己的第一个正式画展,纹了身,留起了长发,站在自己的画作面前,讲讲自己灵感和手法,不搞笑,但是很单纯。
和世界交手这么多年,他好像忽然又回到了少年时自己画了一把吉他站在舞台上表演的那种单纯里,光彩依旧、兴致盎然。
“开心活着最重要啊。”
他是在反复崩溃之下比我们先领悟到了这个道理,所以很多年了,我依旧在很多次自我崩溃中,试图从他身上找到一点往回收的力量。
都不是什么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人物,好像很多年以后也还会原地踏步,但重要的是,在所有崩溃之后,他能够完整的自我康复,每一次重振旗鼓之后,都是在与这个世界的距离上后退一步。
黄鸿升的画
后来他的老搭档得了综艺里很大的奖,忽然衬托出提前退出的他的处境的荒凉来。大家都在惋惜,但他应该不会,是因为记起很多很多年以前,他在访问中被问到一个老掉牙的话题 “你的梦想是什么”
“可以成为川久保玲和奈良美智那样的艺术家,跟很多艺术家合作,创造出很厉害很屌的作品”,可是后来这个梦想又多了一个。
“成为海贼王”
◐
“我们是人,我们都注定要带着人的全部优点和弱点存活。”
无论是会珍惜崩溃之感的夏梦怡,永远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多少崩溃的马斯克,还是从崩溃中重新活成自我的黄鸿升,亦或是你,亦或是我。
我们逃避不了崩溃的,可能有的时候梦想艰难到,真的找不到完整再活下去的理由。没有多少宽慰的话能成为平静的借口。只是希望每一场崩溃能有一个出口,希望那些不能用言语描绘和表达的情绪,都能痛快起来,即便是波浪般的穿越世界,也能有回音。
- 听你说 -
黄鸿升的画
弗洛伊德说 “每一次排泄都有快感”
想聊聊你的崩溃吗?
文丨Amo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文周》开放征稿-回复“2”了解详情-
点击文章标题看“十一月”文章精华如果北京不给你梦想,那别的地方会有吗?也许明天你就精神分裂了可能他并没有那么喜欢你老子就是如此年轻,所以无可救药如果你知道终会分手,还会爱下去吗?我的灵魂活腻了,却又怕死你会为了孩子成为一个冷静的复仇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