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3本文学经典,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这3本文学经典,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

2018-03-04 20:33:10 作者:读经典的 阅读:载入中…

这3本文学经典,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

  我有个长得很好看声音好听,人还超级温柔的“学弟”。

  之所以在学弟上加引号,是因为他虽然比我小一级,但年龄却比我大。

  据知情人说,他有过辍学经历。有次在回宿舍的路上碰到他,便聊起了此事。

  高考结束后,学弟深知,升学无望,再加上几个一起厮混的兄弟们的蛊惑,他便跟着去打工了。

  “学姐,我第一次去的地方,是江苏那边的一个手机工厂,我是叠防尘布的,一天下手指头都叠肿了。

  有段时间,我上夜班,基本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后来不在那儿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晚上都睡不着觉。

  可就算如此,你知道我们能挣多少吗?一天80,一个月才2000多。

  后来,我去送快递,收入高了,但是其中的辛苦也是外人不能体会的,刮风下雪,没有一天休息,下了班也是倒头就睡。

  我干过很多工作,如今回想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就那样混了两年,再然后我就下定决心,要重考大学。”

  只有经历了才能懂得,读书才是那条最容易走的路。

  大学里的学弟也是很努力的,按他舍友的话说,他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记得我写论文的那会儿,经常跑图书馆找资料,有好几次碰见学弟。

  有时他坐在阅读区的长椅上,有时人多,他就席地而坐,唯一不变的是,他手里永远捧着一本正在读的书。

  学弟说,他特别喜欢龙应台一句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也一样,我希望我的未来不再是被迫谋生,而是选择我喜欢事业

  或许这就是读书的意义,不会承诺我们多高的薪酬,但会给我们更多的选择。

  常有文章说,“决定人生的是下班后的几个小时”,或者“闲暇时光里藏着你的前途”……

  在读者君看来,也确实如此。

  有人下班后健身,然后收获健康的体魄;

  有人下班后写作,然后出了畅销书;

  有人下班后读书,然后看尽千帆,获得一个维度的成长

  俗话说“朝闻道夕死足矣”,我想读书也是这样的,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从此刻开始,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与读者君一起选好文,读好书。

  《金蔷薇》+《菊与刀》+《童年的消逝》

  每一本都是豆瓣高评分图书

  每一本都是经典,每一本都不容错过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详情

  读者君今天推荐,是几本外国文学经典,比如说《菊与刀》,主要讲述了日本矛盾文化

  而《金蔷薇》则是一部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目的美文集。

  那为什么要推荐其他民族的文化经典呢?

  就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不同

  读其他民族的文化经典,不光是对其他民族的认知,更是个人视野扩展,也是人生维度的一次提高

  - 精选书籍 -  

  作者:[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诗意地理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童年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礼物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也许你生活不如意婆媳矛盾、感情纠纷让你烦躁不已?

  也许你整日心情抑郁,觉得这个世界不会变好了?

  也许你处于人生的低谷,看不到希望的光芒

  如果你真是如此,那么我推荐你看《金蔷薇》。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明明是文学创作经验谈,却在冥冥之中教会我们爱与怕。

  《金蔷薇》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代表作。

  这位素有“散文抒情大师”之美誉的作家,在本书中用他散文诗的语言小说似的铺叙,将人类精神活动中最生动、最富创造性的活动娓娓道来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

  他说合格的作家应该这样观察生活:

  每一分钟,每一个无意中说出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无一不是一粒粒金粉。

  其实读完这本书,你就能感觉到,一次次美的创作,一次次美的邂逅,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无非是:

  即使告别了童年,也别丢弃那颗发现美的心。

  作者:  [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日本人学者说,《菊与刀》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

  但比较可笑的一点是,这本书的作者却是一个美国人

  二战临近尾声的时候,摆在美国眼前的有两个问题:日本会不会投降?对日本能不能用对德国的办法

  为了制定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大政方针,华盛顿委托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进行研究。

  这份研究报告经过增添以后,于1946年公开出版,这就是《菊与刀》。

  至今,此书已被翻译成30种语言,销售逾3000万册。

  《菊与刀》从日本对战争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孩子怎样受教育

  全书夹叙夹议,抛开了对樱花、茶道、武士道等煽情描述,更多是对家庭关系、精神信仰进行白描式的对比

  诸如美国人和日本人看待健康、物质、战争宣传家族关系等的不同观念。

  从书名以及到书的内容,都可以觉察到日本人矛盾的性格,他们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

  看完此书,我不禁有些遐想,会不会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矛盾性,才使得日本二次元产业发展得如此之好,这就是后话了。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读完此书,你也有不一样的收获。

  作者:[美]尼尔·波兹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或许你没有发现,人类精神文化正在逐渐消亡,就如正在消逝的童年。

  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童年”。

  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童年”诞生了。

  电视时代,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

  而在中国,这一状况又被焦虑家长们无限放大加速。

  他们打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带着孩子出入各种兴趣班,恨不得让孩子一下子茁壮长大,成为一个标准成年人

  或许父母从未想过,提早进入成人世界会给孩子带来怎样无法挽回的伤害

  可能等到孩子爆发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后,父母们才能真正清醒

  本期话题

  关于童年的消亡,你怎么看?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他是不老女神林青霞的“唯一偶像”,更是这个时代的美学启蒙者

  ☞陈道明:读书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真正热爱读书的人,一定会做这件事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编辑x塞柏  本期责编xkeke

  读重磅文学经典,提高人生维度

  点击下列图片,即可购买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