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世相以前不要脸现在不要命?我却不以为然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新世相以前不要脸现在不要命?我却不以为然

2018-03-20 21:16:43 作者:☞ 阅读:载入中…

新世相以前不要脸现在不要命?我却不以为然

  『   这  是  陪  你  的  第  3 9 2  个  夜  晚   』

  

  

  今晚的文章是上午新写的。

  没有录成电台节目,想和你谈谈昨天的新世相刷屏事件

  并提出一个思考

  你究竟期待改变潮水方向,而是最终要随波逐流

  1

  

  关注媒体知识付费的读者昨天肯定被新世相又一次刷屏了。

  上次刷屏,还是他们创造了“佛系”这个概念

  从昨天早晨开始,新世相的营销海报就在朋友圈疯传,海报上有醒目的几个字:每万人购买涨5元。还有分享海报会有高额提成,邀请你的好友购买课程,同样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

  这是典型的多级分销策略

  先制造饥饿感,9.9元起步价,然后随着购买人数增加开始涨价,制造用户紧迫感。

  购买成功引导入群,转入APP学习,增加流量,并再一次激发分销欲望

  公号模板消息实时推送购买人数和分销收益提醒,进一步加剧和刺激用户进行分销。

  几个节奏紧凑的步骤下来,短短几小时,购买用户已经突破九万人,价格也一路飙升至49.9元。

  当然,这种现象级刷屏也引起了众人的质疑和不满

  首先是进群的学员开始大批量吐槽,在未能完整收听付费课程的情况下就开始维权,要求退款。

  之后官方立马出手,定性本次事件违规,查封了分销页面。

  这次新世相的营销手法并不新鲜,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又是知识付费内容,又有新世相的招牌和多次的爆款案例,刷屏也在意料之中

  这是一次病毒式传销,本质上和微商的手法相同,但最开始人们并没有这个意识,抓紧买课然后分享,就可以拿到提成,等到事态到不可控制时候,才恍然大悟,大呼上当。

  当然,按照常规操作,大批公众号开始写文,批判这次新世相的营销。

  2

  

  可以把许多公号的吐槽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批判营销手段,用知识付费的外衣,来做微商的勾当,吃相难看

  这次新世相的营销可谓是擦着红线走,在目前的这种特殊时期,还能制造这种现象级的营销手段,并且非常聪明地在早晨9点之前就引爆,很显然是有完整的计划套路,要避开微信的管制。

  有人吐槽说,这是一次大型的朋友圈韭菜收割事件。

  新世相非常巧妙地运用了普罗大众心理投机取巧地钻空子,把所有可成为爆发点的时间行为都已经策划好,就等着韭菜们一个个认栽。

  有人写:新世相本就是一个三观不正的营销组织,和微商引流没什么不同,更恶劣的是连遮掩都不遮掩,直接大张旗鼓地搞。

  一些朋友圈平时高冷的不得了的知识达人,一下都变微商了,好像有个知识经济的幌子,就不算偷了。为了拿点提成就自己的朋友圈贡献出来,节操掉一地。

  许多大V表示,新世相把这两年积累品牌一日丢光,都是读书人,总要注意吃相啊。

  第二类,就是老生常谈,你变了。

  新世相创始人张伟,我和他曾有一面之缘,我曾主持过豆瓣写作的颁奖典礼,他是嘉宾活动间隙,我们俩在走廊里抽烟,简单聊过几句。

  他是知名媒体人,杂志副主编,曾有过一个公号名叫世相,每天推送一篇有品质的文章,以良好品质和口碑迅速成为大号。

  世相有一个slogan,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后来因为一篇敏感文章,世相被封,他也说,偶尔愤怒

  之后公号重开,变成新世相,原有的推文模式变成了后来的脸谱化概念,推出爆款活动,打造产品

  于是质疑的浪潮开始席卷,认为这是文艺青年的堕落,原本期望改变潮水的方向,现在却一头扎进浪潮中随波逐流,成为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更有言语犀利作者说,文艺青年渴望得到财务自由,只要胆大心野不要脸,实现温饱小康,甚至摸一摸财富门槛,也不是那么困难

  说得好像文艺青年不配得到财务自由一样

  许多人痛心疾首的是,曾经推荐品质文章,专心写作的创始人张伟,已经变成了整天卖产品刷概念制造营销的商人,这一点变化,让他们无法接受

  他们总结,新世相以前不要脸,现在不要命

  3

  

  我昨天看了十几篇类似的文章,大多都是在批判营销手法和创始人的变化,但我却觉得不以为然

  首先要问一个问题,你讨厌微商吗?

  有90%的答案,都是讨厌。

  那既然你那么讨厌微商,讨厌那种营销手段,又为什么最开始照样兴致盎然地在朋友圈发海报?

  最初的心理可能是觉得这是个热点,而且发送和推荐成功都有分红,根本没想到这是传销性质,只觉得何乐而不为

  之后才缓过神来,愤怒删图,痛骂新世相无下限吃相难看。

  越是之前发海报凶的人,骂得越狠,但他们的吃相,又好看到哪儿去了?

  坦白说,我也买了课程,当时价格已经涨到了44.9元,我看着朋友圈被刷屏,再有3000人购买就要涨价,甚至都没有了解清楚,就赶紧付费购买了。

  我的心理是,妈呀,要涨价,再贵就更亏了,赶紧买,现在就买。

  这里面透露出的一个心理,就是跟风和占便宜

  像是去菜市场买菜,看着大减价促销,别人一窝蜂去买,我也赶紧凑上去,别管有用没用,别管质量好坏,先买了再说。

  那些买课的人,有几个是真的对课程感兴趣?有几个真的关注新世相?有几个是长期习惯购买知识付费的用户?

  其实不多,他们和我一样,觉得大家买自己也赶紧买,不买就亏了。

  这种营销手法虽然不高级,也不能被所有人接受,但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

  许多人吐槽这次的营销太low,是用知识付费的外衣包裹传销,但我觉得既然有那么多人愿意为此买单,就说明新世相还是很聪明的。

  在张伟的某次公开分享课上,他说到一个关键点,新媒体要善于利用的,是情绪

  非常到位精准的总结。

  复盘一下整个事件的开始和引爆,以及之后人们的各种反应和质疑,无一不是利用了情绪,抓住人的动机

  而也正是这种情绪,使人们忽略了原本课程的知识内容,引发了新一轮的声讨和质疑。

  4

  

  昨天中午,张伟发了一条朋友圈: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销售方式和知识内容是两回事,内容要过硬,销售也要过硬,但要区别对待,做最有价值的内容,运用最具有传播性质的销售手段,我觉得这话说的没毛病

  但很显然,网上质疑的声音,将这两者放在一起说,大家都在批判营销模式,好像营销不高级,内容也一文不值。

  第二:新世相,早就已经不是个人号,也不是张伟写作的地方,而是一个团队一家公司,一个文化营销公司。

  很多人在质疑时,没有想过这一点,当个人变成公司的时候,就意味着它必然发生变化,这是绝对存在的,如果不变才可怕

  你可以惋惜,但不能觉得这就是堕落,这也不是什么世风日下

  现在新世相公号的注册主体是北京世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有三十几位员工,那些吐槽新世相丧失底线失去文人气概的人,你告诉我,光靠情怀,如何养活这些人?

  既然是一家公司,靠什么来运营?钱,活动的钱,广告的钱,投资人的钱。

  对谁负责?对员工,对投资人,对广告商。给员工开薪资,给投资人信心,给广告商曝光量。

  张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很多初心是会变的,很多也是不重要的。

  我觉得这是大实话

  以前他是杂志主编,开个公号写点自己的文章,推荐好的作品,已经做得非常好,这是他的初心。

  现在他是公司老板,要养活员工,要对各种项目负责,他要管控成本,要制造盈利,这是他现在的初心。

  有人说,张伟从之前一个写作的人,变成了如今看流量、看粉丝、看数据、看钱的人。

  我到觉得,这恰恰是对的。

  如果他还是像曾经个人号一样,那怎么给员工开工资?怎么活?

  假如你是这公司的员工,老板只顾情怀,不提赚钱,是不是早就跳脚骂娘了?

  而且,新世相现在推送的内容水准在线,不能因为他们商业化了,就全盘否定。

  5

  

  说实话,我能理解许多人的质疑。

  我也觉得新世相这次的营销吃相不好看,虽然有了广泛传播性,但对品牌和口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大肆批判的事情。

  现在许多公号批判新世相,越来越有和批判咪蒙一样的架势,为批判而批判。

  这特别像人们对于某些明星态度

  如果把新世相比作明星,有人捧,自然有人黑,有人捧得越高,就有人黑得越狠,这其中的心态,我不用多说,你自然明白

  通过这件事,我有两点思考:

  首先,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要把对整件事的关注点,转移到知识付费上,转移到他们的课程中,转移到真正应该关注的地方上。

  我昨天听了他们推广的课程,坦白说,我花了44.9元,很值得,课程虽然简短,但理论充足,让我很受益,这难道还不够

  买课程,认真学习,记下知识点,有了收获,就可以了。

  新世相要赚钱又如何?你需要为优质的内容付费(这一点我说过很多次),每次看他们的推送,无论是之前的文章推送,还有现在的话题征集,我都有情感共鸣,有新的灵感启发,足矣。

  至于他们怎么赚钱,赚了多少钱,不在我的关注范围之内。

  买课程是要认真学习的,不是为了跟风,如果买了也不听,那就别买。

  其次,做新媒体需要强大心脏,策划如此庞大的爆款事件,自然会吸引到许多平时不关注的人,黑粉也会找上门,质疑的声音铺天盖地,一般人恐怕无法抵挡。

  而且,我也真的怕了被人质疑你变了这样的话。

  之前张伟做世相,是爱好,现在他做新世相,是事业

  如果怕被人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心脏,我郑重奉劝各位,不要把爱好变做事业。

  这个过渡变化过程当中,你就一定会变,一定会被人质疑。

  尤其会被曾经一直追随你的人质疑。

  还是像我一样,老老实实写点文章,发点广告,哪怕被人吐槽你变了,也能傲娇一把,无伤大雅。

  最后说一句:

  我没有给谁洗白,我只是劝你将这件事区分开对待。

  好好听课,好好学习。

  四个字:各取所需

  其他的,你没法管,你也管不了。

  · 你 或 许 会 喜 欢 · 

  “快告诉我,怎样才能躺着赚钱?”

  心理学走出迷茫

  不想你了,只是心会偶尔疼一疼

  越丧越宅,越宅越丧

  

  我 们 的 相 逢 只 差 一 次 分 享

不 懂 你 的,为 你 忧 愁 。明 白 你 的,叹 此 生 值 得 一 游

  我 是 你 的 树 洞 , 也 是 你 的 枕 边 人

  ♫ /  深海鱼 —— 植地雅哉

  文中插图均来自网络

这么远那么近

  你知道,该怎么找到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