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结婚前,我宁愿不要车不要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结婚前,我宁愿不要车不要房

2022-04-21 03:34:34 作者:带你读书的有书 来源:有书 阅读:载入中…

结婚前,我宁愿不要车不要房

  带你读完52本书2000万阅读爱好者关注回复【早安】领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签

  文 |司令同学   · 主播 | 阿成

  各位书友晚上好,今天的晚读我们继续共读《独立思考》,根据我们的拆书点,今晚阅读书中第八章、第九章的内容,也就是200页-252页。

  开始今天的共读前,让我们先来检验一下上次共读的成果,你能分析出下列的论段是什么论证方法吗?

  人终有一死。

  某某也是人。

  因此,某某也终有一死。

  非常明显,这段话是属于演绎论证,因为在一个有效的演绎论证中,结论必须源于前提。

  像是“千真万确”“无可否认”“不容置疑”“自然而然”当类似这种词语在前提中出现,我们就可以基本认定,该论段属于演绎论证了。

  演绎论段常常以三段论的形式出现,论证的过程中分为有效论证和无效论证,上面我们举的例子就是有效论证,因为它的前提就是有效的。

  很多无效论证并非意味着论证的过程是无效的,而是相应的前提出现了问题,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所有的男人都很高。

  某某是一个男人。

  因此,某某也很高。

  如果能同时满足论证形式有效和前提正确,我们就可以说这个论证的逻辑没有问题。

  你知道吗?亚瑟·柯南·道尔爵士创造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个角色的时候,就是从他就读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教授,约瑟夫·贝尔教授身上得到的灵感。

  福尔摩斯就是使用演绎论证的推理好手,很多时候,侦探和医生都会进行对事物的筛查排除工作,只不过,一个是在排除线索,另外一个则是在排除病因。 

  我们在生活中会常常使用通过排除的方法,对不同方面的可能性进行逐一判断,直至剩下最后一个方法。

  这比基于数学和基于定义的两种演绎论证要容易多了。

  想要识破生活中的“假言”,就要对假言三段论有一定的了解。

  假言三段论可以分成三种基本形式,分别是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和连锁论证。

  肯定前件式的构成基本和有效演绎论证一样,它的前提一定是正确的,通常肯定前件式会以“如果”开头。

  是否能成立时有效论证还要看三段论中的第二句,如果第二句是可以为第一句进行肯定,则论证有效为真言,如果第二句偏离的进行肯定的形式,那么结论很有可能就是假言。

  分析具体各种情况的例子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很多,再次就不一一赘述了。

  有假言三段论就会有真言三段论,由于真言三段论的基本形式可以写成256种标准形式,一一说明估计主播我都要累死了。

  在此我们只作为推荐阅读,这部分的内容在书中212页-215页之间。也希望书友们看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在评论中多多分享。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是理性的人类本性最基本的表达。”

  当人们决定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的时候,什么事解决某一问题最合理或最公正的立场和决策时,就要用到道德推理。

  一个人的道德价值包括无私、同情、宽容和公正。有道德价值观就一定还有非道德价值观。

  非道德价值观具有目标导向性,是人们想要达成目的的方法,即独立、威望、名气、人气和财富。

  我们无法评论这两种道德观的好坏。

  因为人们之所以想要得到这些东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论怎么做,都是为了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快乐。

  在道德推理中,良知和道德情操占了很大的比重。

  良知是一种情感元素。它能够促使人们基于“对和错”的理解去行动。

  道德情操是一些促使人在道德情境中保持警觉,并激发人们做正确事情的情感。

  像是“助人为乐”“悲天悯人”“义愤填膺”等等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情绪影响,有的是快乐、有的也伴随着愤慨。

  道德推理的发展会随着人的阅历成长而产生变化。

  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我们可以知道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习俗阶段、习俗阶段和后习俗阶段。

  处于前习俗阶段的人,他们的道德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处于这个水平的个体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时遵守道德,但是他们对待别人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不成熟的表现。

  习俗阶段的人会向他人寻求道德的指导,对于该阶段的人来说,得到他人的赞同和遵守同伴群体的准则尤为重要。

  在道德的后习俗阶段,人们能够意识到社会习俗应该是合理的,道德的习俗应该建立在普遍的道德原则之上,而且还要考虑公平、同情和互相尊重。

  不论是通论演绎论证等方法判断“真言”“假言”,还是依据道德推理的发展判断身边人的情绪状态,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因语言和道德造成的困扰。

  完成了今天的晚读,就完成了《独立思考》这本书中从第一章到第九章,近250页的篇幅的内容。

  在这期间我们学习了“理性和情绪”“语言与沟通”“谬误与证据”“伦理与道德”等十余个重点内容,让大家对独立思考需要的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最后一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带着这些学习成果,走进具体的实例和社会现状中。

  看如何用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看透消费文化和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也看看独立思考是怎么让含糊的想法变得更具体。

#有书君说#

  To 全体书友: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团队着手做了这样一件事,就是全面升级有书共读+小程序,经过了59天的精心打磨,从内容、功能、体验上做了全面升级,现在有书共读+3.0版本终于能和你见面了,期待你的使用与反馈~

  与此同时,【早读】和【晚读】的内容自5月13日后也将不在【有书公众号】内推送,所有共读内容将全部迁移至【有书共读+】小程序内展示。请书友们及时关注该小程序,以免错过共读内容!请书友们及时关注该小程序,以免错过共读内容!请书友们及时关注该小程序,以免错过共读内容!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 有书君

   ↓↓↓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今日晚读签到。

  你点的每一个,我都当是喜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