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让事情柳暗花明
复习期间有许多考试,大家都是拿出十二分的干劲儿,特别认真、谨慎的对待。可个别孩子的行为就不那么应景。
这次考试开始之后,大部分同学都在专心致志地做试题,其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考场视若无睹。最让我头疼的当属小柯。虽然每一次考试之前我都会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认真答题,写完是基础。这孩子虽然嘴上答应得很利落,但是真正开始考试之时抓耳挠腮、动作百出,真是一刻停不下来。鉴于小柯之前做一半留一半的习惯,这次我打算采取嘴勤、腿勤的策略。
没想到,小柯的第一波“进攻”如此迅速。第一次叮嘱小柯时,他只听了那么一两句,几分钟之后又是原形毕露;于是开始了第二轮的“糖衣炮弹”:于是走到他旁边,先是低声提醒他此时的行为的不得当,在翻看小柯试卷时我突然发现,这孩子虽然调皮,可卷面上的字却是能看得出是认真书写的。于是,我就从小柯书写的字体出发,大肆表扬了一番。小柯的心情也是不错的,又得心应手的继续写了二十来分钟中间仍不专心,但较之前已经收敛了许多。于是又有了第三次的“叮嘱”,而这次是但也架不住老师“三顾茅庐式”的“威逼利诱”,我最后一次走到小柯跟前的时候,那孩子主动把试卷给我看,且用得意地眼神告诉我他把试卷做完了。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们的能力需要被认可,尽管说他们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不妨碍自己想要获得夸奖的心。
而作为老师,一味的批评看似是在给学生成长的引导和鞭策,可这也会造成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有着不自信的心态,久而久之产生“我不行”的心理。
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积极快乐、健康向上的成长,而前提是我们需要建立这样的环境。对孩子们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的理解和激励;更有助于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信心。我们要看到不足,也要尊重差异。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赏识,让事情柳暗花明,让孩子不断成长,让教育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