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偿所愿未必是圆满 |婵琴
01
日常生活中会遇见一些销售,他们习惯在对客户没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推荐自己的产品。真是一件很草率的事。
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唯有对对方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知道对方所想所要。这是一种要求与专业,也是对自身职业的尊重。
所以,你会发现在做事的过程中,真正用心对待、提前做足功课的人,即便彼此在之后的时间里,鲜少沟通和交流,他们最终所完成的事情是漂亮而端庄的。也是对方真正所要与所想。仿佛能走近一个人的内心,有灵魂相通的亲切感。
每个人的气息不同、价值观与生活理念不同,他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而这些则需要耐心和时间去了解。它考验一个人的灵性与觉知层面的内核。
一个懂得深刻了解他人的人,才可能精准有效的推销自己的产品。这样的推销往往是水到渠成、得心应手的过程,它能让彼此都感到舒服与自足。所有敷衍、盲从、焦急,为推销而推销,只会徒增烦恼与沮丧。
有人给你推销各种保健和养生品,告诉你如何的提早防止衰老、疾病。仿佛人随时都可能会得病、老去。我从不否认健康的重要性,但一个若过多将时间和精力用在自我保养上,比如经常听人说洗脸、化妆都要半小时,还有各种保健品常年不断,真是一件难以苟同的事。
我们的肉身不过一具皮囊,它们有着自己的生长规律,过多去关注和在意,未必不是一种浪费。
生命是如此之仓促,而我们还有那么多有 意义的事情需要完成。与其浪费在消遣与琐碎中,不如把时间用于学习、更好的工作及内在修整上。
我们终其一生需要完善的,是自我人格的成长、精神意志的圆满、灵魂深处的自足。而生死与衰老,归其于天命与自然。
所谓天命,就是人为难以控制与抗拒的事。你很难说一个人被保健品呵护,就能长命百岁、颐养天年;一个不被精心照顾的肉身之躯,就很容易疾病缠绕、病兆不断;而人的衰老,留有皱纹、反应迟钝、步履缓慢,都是一个自然的、需要接受的过程。
02
“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这句话同样适应现实生活中努力而积极生活的人们。他们无惧改变,也不怠慢变化。
这样的人未必聪明,但必定通晓智慧与灵敏。肯下苦功,完成一些生命中重要的属于自己的功课,最终让人生得以逆袭。
求而不得未必是遗憾,得偿所愿未必是圆满。
女性的自我救赎是从自爱开始。不自我欺骗,也不刻意逃避;不盲从他人,也不随意放纵。女性重要的成长分水岭,不过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付出的心力与耐性,具备勇气开始新的生活。让生命如绽放的花朵般饱满,而非成为一滩烂泥,任人践踏。
怀里的孩子在熟睡。我把脸贴在高铁的窗口看外面大片的山峦、荒野、池塘、夕阳与天地。不知为何,心有感伤。这样的情绪,越是人多的时候,越强烈。这是某种内心瓦解与和解的过程,它需要独自承载与消化。
我们需要接受这样的时刻,就如同我们需要接受挫败、沮丧、焦虑、苦痛、茫然……诸如此类的情感动荡与变迁一样重要。
人的面孔会欺骗人,但心不会。我们所有的思感最后都会与心相连。那一刻的真实,容不得半点质疑。
她快递给我一只白色的陶瓷杯子。上面雕刻天使头像。她说,你每次口渴喝水用到它,就会想起我。我向她道谢,并表达了心里的爱意。
03
结束一段关系,将对方过往历史全盘否定,只剩仇怨,这真是一件悲哀且值得怜悯的事。
看到有人结束一段关系,依旧习惯数落对方的种种不是,将对方过往历史、给予观照全盘否定,只剩仇怨。似乎只有通过控诉与贬低对方,才能显现自身离开的英明与豪迈。事实上,它呈现的不过是一个人内心的匮乏与狭隘。
有些关系,果缘一旦成熟,它就是一个自然脱落的过程。应该是轻松、愉悦、依旧心怀感激的。而所有偏激的、怨愤的、讨伐的、无法释怀的,都是真正无法做到放下的。
放下才是开始的显象。
永远要相信,所有的生活发生都是合理的。所有遇见的人事也是妥帖的。与其奚落、记仇对方,不如下狠心自我调教。
他说,为什么很多灵性层面的阅读很难被人接受,相反琳琅满目关于技巧和实用的内容会成为主流。她回答,当下人们的追求与消费依旧停留于物质、比较、娱乐、八卦、名利、急功近利的的基础上,还无法上升到精神与灵性的层面。
前者需要在俗世里打转并沉沦而不自知;后者需要高度的灵命成长、对悟性及对心灵的开放及深度探索有渴望。
一位仁波切说,“众生的生活方式是,几乎不做任何能让自己接近真理的事情,反而不遗余力地让自己远离真理,直到感觉被‘命运’所左右而在劫难逃”。
一个活得不那么世俗的人,大抵也是一个寡淡、自知、始终保持开放、愿意像攀爬一座高山、跨过一条沟壑那样,专注、有力、不被左右所动摇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