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外婆的葬礼 |婵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外婆的葬礼 |婵琴

2017-12-29 09:45:19 作者:婵琴 阅读:载入中…

外婆的葬礼 |婵琴

  外婆在腿腕摔断九个多月后,长期卧床,忍受身体心理带来的各种折磨,最终离世。

  她离世的前一天晚上,两个舅舅还在商量,第二天再去找办理后事的场地。未曾料想,她天未亮,就独自离开。走得干脆、悄声无息。

  那日清晨,姨妈还在熟睡,照料她的阿姨早起,说:“婆婆可能已经走路了。”很快,两个舅舅来到她身边。母亲是在深圳赶往武汉的动车上,得知她离世的消息

  外婆一生活得痛快、刚强,连离世,也走曾等到儿女、晚辈们到齐。我们所有的表兄妹从其他城市,连夜赶回家,参加她的葬礼。

  我最后一次见外婆,在9月的秋天。当时心里多少能意识到,那可能是彼此最后的一次见面。廖数几日,我陪伴在她身边,看着她的身体日渐萎缩、干枯、严重变形。我偶尔给她喂食,抱她到轮椅上,陪她在门前晒太阳。她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沉默、无法自理的人。

  她一句话也不说。我握着她的手,心情复杂。有些话想问她,最终也无法开口。

  要知道,曾经我们相见,会说很多的话。她声音洪厚,做事麻利,会带着我行走在小城,买当地的特色食物。一次,我们在路边摊称两斤菱角,她反复与人啰嗦,“你不要看我人老了,欺负我,骗我秤啊。要是我回去称,缺斤少两,你走到哪,我都能找到。”

  她声音洪亮,自顾说话。那一刻,我的老外婆,即便年老之时,依旧会为一件小事,嘴不饶人。但身边的亲人心清楚,外婆一生从来都是“刀子嘴、豆乳心”。她待人看似刻薄、无理,但内心始终柔软、善良、渴望温暖

  又一次,家里的电视网络坏了。她让母亲给正在上班的舅舅打电话,让他回来修电视。还有一次,母亲有事刚回武汉两天,她让阿姨打电话让她回去。阿姨觉得为难。她说:“没事,你打通了,电话给我说。”

  外婆老后,越发像个孩子。所有的无理取闹天真任性

  这些性情的养成,与她童年及成人后的生活环境有关。幼年家境宽裕、被娇宠;日后为人妻、为人母,被丈夫照顾、儿女敬重。身边的亲人大多随从她,使得她固执、任性。俗世所需的金钱物质充裕,她活得风光、孤傲、独立、刚硬。外人看她是有福之人;实际上,她的内心极其无序、毫无安全感

  她总是与人说,自己怕死,希望多活些年。此去今年,斯人已逝,言犹在耳

  我最后一次问她关于害怕死亡的事,她点了点头,已经无法再说太多的话了。她离世前三天,表弟去看她,她的眼睛已无法睁开,更不能言语,却移动一只手,紧握表弟的手,不敢松开。

  据说,人在死亡的前夕,心里最清楚。我想那一刻,外婆多少能意识到,她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她是否真正感到害怕,我已无从得知。

  外婆一生最大的福报,是找了温厚、善解人意外公;懂得担当、彼此相爱的儿女们。她的前半生,和祖父在乡下度过,虽辛苦,但儿女们逐渐长大成人,参加了工作,为她争光、减轻负担……所有世俗的责任压力,被重情义、懂得无私、慷慨的大舅接力,也使得外婆成为了一位更加省心、自由的母亲。

  她在乡下与祖父一起,春耕冬收,精力丰沛,天地广阔,心性也爽直。日常待人接物,她从不为难自己,也不与他人比较;从无心机,也不曾占任何人的便宜;抑或想依仗儿子之势,来树立自己的威风。那应该也是她一生最为饱满、愉悦、开阔的光景。

  后半生,祖父过早离世,她从乡下去了城里,跟随儿女们一起生活。日子安逸、也满足。日常生活,除了围绕儿孙转,就是看电视、打麻将。她也无从兴趣爱好,不擅长交友,更无意识联络远亲。几乎与外界隔离。

  日常的封闭,使得她的心性越发古怪、孤寂。儿女们能做的,也是尽量随从她。免得生新的烦恼,惹得她不高兴

  就这样,她活得痛快、干脆,也以此抵抗在陌生城市,生活的孤独、以及后期因生命衰落带来的无助与折磨。

  她身体尚好,能行走时,我每次回家,她都是独自站在门口张望;习惯早起,坐在门口,我们一起去街市吃早餐;离开的时候,她去车站送我,习惯像个孩子一样哭泣。我在车窗口看着她,脑海中翻滚的是,她日渐老去的模样

  最后一次,我离开家时,她已经成为了一位在病榻纠缠,大脑偶尔失去意识、需要阿姨照理的人。那天中午,我去房间与她告别,叫她一声“婆婆”,眼泪再也止不住;我看她躺在床上,两眼浑浊,泪眼模糊

  我松开手,转身离开,钻进的士,脸对着窗户。孩子和母亲在我身边,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情感,但依旧止不住,悲从心涌。

  那是我与外婆最后道别的情境。

  总是以为人在年老之时,应该有喜欢的事做、有三、两朋友见面、偶尔看望亲人,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让时日充实,精神充实,不至于因为寂寞无所事事,觉得日光漫长。而我的外婆一生无所爱好,年老之时,无端操心孙儿在学校是否吃饱饭、儿子、媳妇打牌的输赢、保姆只拿钱,不做事……诸如此类的胡思乱想,直至生命耗尽。

  曾经那位精力旺盛、心性开朗、刚硬健朗、头脑聪灵的女人,在年老之时,反而因为环境的影响,让自己被琐事所消耗、身心拖累,直至生命的离开。偶尔我会想,她的后半生,虽物欲富足,但精神的虚空,让她吃尽苦头。

  接近年老之时,孙子们相继出门读书、工作,儿子们各有家庭照顾,保证了下一代生活的有序。而我的外婆,漫长的后半生,远离故土,在陌生的城市,于静默、孤独中度过。

  耄耋之年,身边陪伴最多的,应该电视的声音。不知道她是否真想看电视,还是想只想听声音。

  我回家,看到她已经躺进了冰棺,身体被黄色绣花绸缎覆盖,面孔被黄纸覆盖。电视依旧在旁边开启。白天、黑夜吊念的人络绎不绝。夜晚,舅舅请了道士在家念经、为她开路。我坐在声音中间,看着她的身体,觉得安心。

  第二天清晨八点多钟,她的遗体被人抬走,送往殡仪馆的路上,一路锣鼓喧天、喇叭声、鞭炮声,哭泣声混为一团,世俗的热闹与告别,像旷野落幕时的晚霞,满是凄凉与无力。

  我带着孩子走在葬礼队伍的最后面,想起外婆生前的种种好,在异地他乡,承受不得已的孤独,眼睛始终模糊。她火化前,举行了简短的瞻仰仪式,看她的面孔,安祥、枯瘦,与活着时候判若两人。她的肉身,最后从火炉出来,变成一身白骨。

  一个女人的一生,平凡而热烈,就此化为灰烬。我在人群中,看到小舅舅的伤心与无助。离开的人,是与他朝夕相伴了四十多年的母亲。他们彼此相爱,也曾相互斗嘴。血浓于水。最终就此告别。天地相隔。

  外婆的葬礼结束。当天晚上、次日白天,她的子女、孙辈相继离开,去到各自所在的城市,继续学习与工作。人间朝暮,交替循环。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END—

  赞赏二维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外婆的葬礼 |婵琴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