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工作的人,混得一定不会太差
01
每天花2小时的通勤时间,挤着地铁去上班,不敢迟到不说,还要经常熬夜加班。
但是部门的领导们经常是中午才出现在公司,大老板们更是悠闲,甚至一周都不来公司露个面。
我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员工都需要准点打卡上班,而上级领导就能够自由安排时间呢?
明明和别人付出了同样的辛苦,别人不光挣得多,还能“躺着”把钱挣了。
上司和老板们看似每天上班都很轻松,实际上是在承担公司经营的巨大风险。
02
有一次,他经过街边一家服装店,看到有位老先生靠在店门口,躺在摇椅上悠哉地晒太阳。
作家很羡慕,说:老先生,您可真有福气,老婆、小孩都这么能干,您啥都不用做,就可以在这儿晒着太阳享清福。
神秘地说:你觉得我什么都没做?不对。其实我正在做一件最重要的工作。
作家惊讶地问:什么工作?
别看是一家小小的服装店,开在哪里,怎样装修,进什么货品,如何摆放,雇什么样的人,如何管理,稍微一想,就有无数让人头疼的细节。
所有这些都是选择,而只要做选择,就一定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所以,在路人看来,老板只是在晒太阳。
但在老板心里,店里生意运营得怎么样,完全是他这一系列选择的结果。
所以,在常见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风险劳动”。
03
最近身边有个做客服的朋友,聊天中总是在跟我大吐苦水,说客户难伺候。
朋友的工作很简单,每天接听电话,虽然基本都是照本宣科,按公司规定好的标准程序走。
但接到电话的那一瞬间,对面的抱怨声,依旧会让她产生非常大的情绪负担。
很多人认为客服这类工作,就是随便接接电话,回答一下客户的问题。
其实这份工作真正不容易的地方,是始终保持微笑,时刻以阳光开朗的形象示人,用最大的耐性接纳别人吐出来的苦水。
就像一个很经典的问题:每天上班都是坐着,为什么还是这么累?
因为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有一项同样艰辛的付出,这就是“情绪劳动”。
比如说:
所以说,判断自己适合从事哪一种工作,就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每一种工作的性质。
04
职场上,那些真正走得长远的人,都是能够把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情绪劳动和风险劳动,以特别的方式组合起来,出奇制胜的人。
比如说,作为脑力劳动者,想要成为最顶尖的专业人士,难度很大。
但是,如果你能在脑力劳动的基础上,运用到情绪劳动方面的优势。
那么同样是技术人员,你就会是唯一一个比较能耐得住性子,能跟对方仔细沟通,讲到他们懂的人。
而这种既懂技术又能顺畅跟客户交流的技术人员,就会比普通工程师值钱得多。
再比如说,一个情绪平稳,非常抗压,在重⼤问题上都可以保持冷静和果断的人,就非常适合做与情绪劳动、风险劳动相关的工作。
如果从事自己不擅长的工作是无法取得成就的。
在职场中,有些人目标性强、办事效率高、成功率大,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职场优势,并且为此付出了实际的行动。
就像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301:工作意义》中提到的:人生充满了可能性和各种机遇,只看我们有没有为之做好准备。
希望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能力进行理性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专注努力下去。
更多haruko的原创文章,请点击:
一个人沦为废柴的3种表现
年轻人,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只有真正自律的人生,才会让人望尘莫及
1:目标 2:输出 3:成长
7:自律 8:习惯 9: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