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好你的二亩田
▣ 本文作者丨韦斯托
▼
人有二亩田,白天的一亩田是填饱肚子,晚上的一亩田是耕种自己的未来。
1
在家洗衣做饭、铡草喂羊,农忙时节便下田务农,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落下来摔成八瓣。
人勤地生宝。
父母不仅在土地里为我们刨出了三间新瓦房,还买了村里第一辆摩托车。
虽然靠着几亩薄田不会大富大贵,但“填饱肚子活下来”这个目标,母亲算是完成了。
母亲又跟一般的农村妇女不太一样。
她生于生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中毕业,在当时的农村算是有文化的人。
除了几亩田地,母亲还在家里开辟了一个五平米左右的小花园。
当时的农村庭院,要么堆满粮食,要么遍地的羊粪鸡屎,母亲的花园显得不伦不类。
奶奶经常对着花园里的水仙花嘟囔:“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有啥用?”
后来,花园被母亲打理的有模有样,水仙、月季、鸡冠花……俨然一个小小的植物园。
时间长了,周围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被吸引了过来,小花园开始出现在家家户户。
种好院外的几亩田是母亲的义务,打理好五平米的小花园是母亲的爱好。
2
废话少说,先把分内的事做好
一个人一生至少产生过一百次自杀的念头,有九十九次都是在无所事事的时候产生的。
不到两个月,放弃了。
毕业两年来,曲冬冬要么在家啃老,要么在各个工厂流窜。
他这样调侃自己:二十四五岁的年纪,没金钱没爱情没未来,不如死了算了。
作为旁观者,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曲冬冬的问题——眼高手低,盲目跟风,却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
不论是追女生还是学吉他,不论是考研还是拧螺丝,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
不要说什么“看不到未来”,因为未来本来就不是通过“看”能实现的,未来是一点一点“拼”出来的。
3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偷偷拉开的
大家都是“火箭班”里的学生,高考之后,有人上北大清华,有人上北大青鸟;
毕业后进了同一家公司,一年之后,有人加了五百块工资,有人做了主管。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那些优秀的人偷偷地做了什么?
无非是——
穆罕默德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 END —
*作者丨韦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