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你越不爱我” | 不被爱的人应该怎么撑过来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644 篇文章
一
前阵子有档综艺火了,因为节目里一个孩子在天台上对她妈妈的吐槽:
这个节目叫《少年说》,主要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到露台上,大声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妈妈你总在说我: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年级第一)会跟你做朋友?
她说:“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我也很努力,你为什么不看一下?”
这段对话很快就上了热搜,因为它惹怒了很多人,也戳中了很多人的伤疤。
“我觉得你的性格就需要打击。”
——对那些在差评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这句话就是最可怕的武器。
被 Ella 叫出来单独唱歌的时候,她忍不住痛哭出声;拿了 C 位后,因为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喜欢自己,又哭了。
她说,妈妈是舞蹈老师,对她要求很高,非常严格:从小只让她叫“张老师”,而不能喊妈妈。
妈妈时时刻刻都希望鞭策她变得更好,结果她时时刻刻都紧绷着,生怕一个不小心妈妈就不满意、不高兴。
很多人的教育方式是相信“夸赞让人骄傲,骄傲让人退步”,相信“谁痛苦谁改变”。
到最后就变成了,“我努力有什么用,反正到最后都没意义。”
二
很多人都是这么活过来的。
别人夸十句,也未必听得进去,或者觉得那就是客气;
但别人的负面评价,说一遍,就牢记在心。
每次听到都是一边赞同一边受伤。
——几乎是把自己推进一个无解的状态里。
同时,因为总是在渴求来自他人、长辈和社会的认可,所以每做一件事,首先想的都是:
这是可以的吗?这是被允许的吗?
总是小心翼翼,不敢为自己做决定。
他们还容易被人误解。因为有时他们看起来非常好斗,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其实内心是很痛苦的,但又无法和人坦白:这样的话说出口,一定会被人认为自己太懦弱、太不正常吧?
三
我不同意他的判断。但我的确听过很多故事,知道一些爸妈严苛起来,能把自己的孩子逼到什么份上。
同事赛赛和我说过她特别能找茬的妈妈:
——到现在还记得,省英语演讲比赛里拿了一等奖,结果我妈一看照片:看,所有女孩里就属你最丑;
读者 Eileen 在单亲家庭长大,妈妈会在外人面前夸她,但回到家却总是不停挑刺:
读者S小姐说,自己今年已经 31 岁了,但爸爸还是没有放过她:
——你发现没有,你身边没你好看没你能干的,都比你受欢迎。就是你自己不行。
养育孩子是一件让人焦虑的事,但父母的确是最早能告诉孩子“你是谁”的人。
从小听到的都是自己哪里不够好,实在很难在长大后不落入一边渴望完美,一边自怨自艾的陷阱:
——我只要变成无可挑剔的自己,就能获得他们的认可;但是那种无可挑剔,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四
没有人会因为谁说了一句“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就立马变好。
但你可以从现在就每天提醒自己:我不是一定要对自己这么严格,我是可以放过自己的。
在之前的日子里,因为种种原因,你习惯了在自己身上找缺点,花了很多精力去解释自己为什么不行。
那接下来的日子,就要多花时间去找自己的优点,多给自己一点善待自己的机会。
——去靠近真正关心你的人,多做让你有成就感的事,多去想想你经历了多少打击之后,还是走到了今天。
五
就像《马男波杰克》里这句台词:
你的努力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你的努力是为了让你更喜欢自己。
晚祷时刻:
谁痛苦,谁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