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丨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每个人对爱情的夙望,就是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我们对婚姻的最好诠释,就是执子之手,与之偕老。我们之间最浪漫的爱情就是一世一双人一起慢慢变老。不论时事如何变幻,无论人事如何沧伤,婚姻不就是两人对互相的许诺吗?不论健康与疾病,不论贫困与富有,对彼此的不离不弃吗?
我以一种中年人的心情来谈婚姻的话题,总是有些复杂和忐忑不安的。虽然受过现代高等的教育,可是我骨子里面的相夫教子传统思想影响,还是以为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婚姻和孩子。这几千年来中国牢固不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却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中国年轻人的婚姻观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结婚了,现代婚姻也越来越脆弱,现代婚姻的唯一纽带不仅是爱情,主要还依靠情感、文化、性格、甚至性等内在纽带来凝聚夫妻。
其实大部分人都想结婚,只是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对于婚姻爱情,对于人生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各说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爱情是风花雪月的过程,但婚姻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儿戏,所以婚前要睁大眼睛,婚后睁只眼闭只眼过日子。
婚姻是一种幸福的能力,要学会角色转换,我们在步入婚姻时就要作好心理准备。在这条路上不仅有阳光明媚,鲜花似锦,还有暴风骤雨,琐碎不堪,我们在婚姻里面要学会慢慢成长、相互修行,成为彼此的人生港湾。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越来越独立,从过去看重门当户对到现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三观相合,说明了时代的进步,人性的文明。特别是女性不再是过去嫁汉吃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附属。
现代教育完全摒弃了女性的“三从四德”,把中国传统女性从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她们走出家庭,走上社会,走向经济和人格的独立,许多女性巾帼不让须眉,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婚姻不再是她们的唯一出路。
年轻人从我们祖辈追求平稳固定的生活,到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精神的超越,现在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比祖辈要高,对婚姻有了更多的思考,对生活伴侣,对婚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他们的要求不仅仅是在一个屋檐下一过日子的凑和,还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沟通。他们喊着人生太长,需要一个有趣的灵魂相伴。
说起灵魂伴侣,我想起了一对精神恋人萨特和西蒙.波伏娃,这两个法国哲学家一辈子没有用一纸婚约来约束彼此,中途也出现了一些情感危机,但是他们在考验人性的同时,也在考验着爱情。
他们最后走在一起不仅是因为爱,还有共同的信任依赖。但是灵魂伴侣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机缘,正如徐志摩的一句话“吾将于茫茫人群寻找灵魂之唯一伴侣,得之,吾幸,失之,吾命。
生活中无视现实的利益去追求纯精神恋爱的并不多,我们大多数是生活在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我们不仅需要爱情,也需要面包。正如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所阐述,男女主人公面对爱情和婚姻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生产了情感的距离,伤逝的悲剧恐怕也是千千万万相同的爱情的悲剧,爱情和面包,怎样找到一个平衡点。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
随着科技的发达,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站门户的崛起,人的思想和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进入一个速食的时代,人们变得太过急功近利。现在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都很快,大家都很忙,忙工作,忙事业,忙应酬,经营爱情和婚姻似乎越来越难。
理想的爱情有太多乌托邦式的幻想,当爱情脱掉华丽包装的外衣,生活的琐碎、柴米油盐的困扰,赤祼祼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的婚姻变成了一地鸡毛,我们开始抱怨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和包容,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年轻人独身主义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针对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想结婚的现象,我以过来人的观点,综合总结了以下六方面原因:
一、不愿意将就和凑合。现代人越来越不愿意与其不顺心的将就和凑合过,还不如自己洒脱的活。苏芩说:“宁可孤独,也不违心的将就。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以敷衍。
一辈子真的很短,没必要为了别人委屈了自己”。中国式的婚姻不少夫妻是为了孩子而凑合着过的,而这些婚姻的受害者正是孩子。这些孩子在同床异梦的婚姻中感悟到了婚姻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因为在父母之间没有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也会有不健全的因素,所以这些孩子反而不怎么愿意进入婚姻。
二、家庭观念愽弱。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结婚率,生育率就越开始下降。现在的年轻人,受西方价值观的冲击,越来越缺乏家庭责任感,他们不想承担家庭责任包括抚育后代的责任,享乐主义是主流,家庭观念愽弱。
结婚首先就失去了自由,他们对婚后的未知生活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恐惧。加上传宗接代的观念已经过时,过去小农经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产生力,随着社会的工业化进步,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已经受到冲击。
三、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女性已经不再心甘情愿成为男人的附庸,女性的参与意识和经济、精神独立的欲望强烈。对于一些年轻女白领来说,个人发展可能是影响其结婚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年轻女性结了婚就要生孩子,做家务,孩子和家庭琐事会消磨她们更多的时间,相对来说工作时间就无法保证,升职的可能性也会减少。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做保姆,不愿做生儿育女机器,选择不婚或不育,甚至隐婚就是她们不得不做出的抉择了。
四、当下婚外恋乃是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面对充斥媒体的正负面新闻报道,现代人面临的诱惑太多。前些日子比较流行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从女主人公罗子君的婚变来看,一个女人嫁得再好,只是满足于做一个家庭主妇,生活也可能会一败涂地。
一纸婚约不能保障爱情,正如鲁迅先生说的爱情是需要更新的,要不时地为爱情与婚姻注入新鲜的活力。女性在婚姻中不能失去自我,不能忘记丰富和提高自己。女性也不要和男性去争夺什么,而是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去营造一个温馨美好的家园。
五、结婚成本高昂。现代女性的择偶标准,大多头一条便是要求有房子。先不提婚前婚后面临的买车、孩子教育的经济开销,结婚首先一个没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住居,而中国房价近年来一路飙长是大家有目共暏的。
在现实中,因婚房问题而最终劳燕分飞的故事也不停上演着,房子成为衡量爱情的唯一砝码,年轻人的爱情在无情的房产泡沫下经不起岁月的剥蚀。我们处在一个被房价绑架的时代,年轻人越来越不想结婚就不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事了。
六、现在社会离婚率高。面对日益壮大的“离婚大军”,使我们对婚姻慢慢失去了敬畏感。为什么父辈那代的人离婚率这么少?对于现在离婚率如此之高,一方面是现代年轻人独生子女居多,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者居多,理性者居少。大多数的离婚,并不是关系确实破裂,而是两人无法解决问题,也不想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时间推移,人类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很多观念已不像过去那么狭隘了,对很多新兴事物或观念的接受度越来越广。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社会越进步、开放、民主,给予人的选择和宽容就越多。反而父辈那代委曲求全、憋屈过着凑合的日子,在现代人看来那样的婚姻没有了自己,实属是一种悲哀。
人的这一生,有时不得不活在自己不想要的喧嚣之中。从我们哭闹着出生一刻起,我们在父母的期望和亲朋好友的祝福中成长。好不容易长大了,我们又要同周围的人一样屈服社会的认可价值观,成家立业生孩子,然后我们要举行一个昭告诸亲友来见证我们婚礼的仪式。
世人眼中的婚姻,还与所处的时代背景脱不了干系,必须受限于法律道德许多形式。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为自己的心活一次,做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和自己约定一个天荒地老。
婚姻和其他人生的命题一样,没有一个完美和完全的答案。就算到了中年,人生依旧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我们无法控制和预知。人世浮躁,人心易变,太多的相忘于江湖,太少的相濡以沫。
世界上最温馨的不是外在的物质和形式,而是内在的陪伴和关爱。这也是我们组建一个家庭的核心原因。爱情走入婚姻就象一场马拉松长跑,走到最后终会成为亲情,就象左手和右手摸在一起没有感觉了,那才是婚姻的本质。
中国人凡事都讲究个缘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和我爱人都是属于比较传统的一类人,我们彼此性格迵异,爱好不同,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平平淡淡走过二十多年,婚姻让他有了责任,让我有了归属。
我们和世俗夫妻一样生活免不了争吵和误会,但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解决。夫妻不论什么原因走到了一起,都要且行且珍惜。彼此间求同存异,懂得句容、理解和沟通,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彼此的不完美,才让我们成为彼此完美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