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纵容自己随心所欲,也会无以为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为什么纵容自己随心所欲,也会无以为继?

2018-09-08 12:00:08 作者:宽宽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纵容自己随心所欲,也会无以为继?

  为什么纵容自己随心所欲,也会无以为继?为什么不加选择生活,会处处有一种“模糊不适感”?

  说到底,舒适满足美好的日常,发生经过选择的生活里,通常笼罩着一层理性之美。

  文|宽宽

  ▲主播/思婕  配乐/ 蔡琴-张三的歌

  1

  我彻底放纵了两个月。

  一篇稿也没写,吃了很多肉,没有每天打坐,还毫不节制投入社交,只要有人叫我吃饭我就去,没人叫我了,就在家呼朋引伴大宴宾客

  手机不离手,随时处理工作,不再为多挤出一点独处的创作时间,而费力管理一天的节奏

  想游泳了,立马出门,想在咖啡馆坐多久,就坐多久,听人们唠叨种种八卦事故

  直到聊无可聊,一起围坐吧台沉默枯坐,有一口没一口地啜饮着白水(常常已喝过数杯咖啡)。

  什么上午写作,下午运动处理琐事,晚上陪娃,娃睡后阅读固定节奏;什么无所事事泡咖啡馆不超过半天——诸如此类井然有序的日常,统统抛之脑后。

  一种我已经有点陌生的、丝毫不经过筛选和克制的生活。

  想来,放纵的起因是,我陷入一种对大环境莫名其妙悲观消极无奈的情绪中。

  那些汹涌而来花样百出的负面新闻,持续数周、声势不小、却终无一人因此获罪、终于不了了之的米兔运动;老公被曝出性侵丑闻,舆论关注点却是对他太太嘲讽幸灾乐祸

  一边是全民沉浸在一剂又一剂慢性毒药中,打开微信就是一群号兴致勃勃地讨论宫里头哪个女人厉害,什么样的女人更容易获得皇上宠爱

  号称自己是“女性主义者”的一些大V,沉浸于分析宫斗剧里的各种斗争技巧、获胜装备,还不忘时时观照一下现实,祭出诸如“正式范究竟是什么范儿?”诸如此类苦口婆心的人生教诲。(看到真的恶心了一下)

  我常常以为我生活在一个假的现代社会

  想起读研时,因跟着导师(女性)做了几个关于男女平权及女性主义领域研究课题,颇有些成果后,学院里一位德高望重学术泰斗(男性),某天在课后专门叫住我,语重心长地说:别尽研究些没用的东西,到时候给自己的学术道路贴上个什么“女权”的标签,自毁前途

  据说名校应该是国之重器,可许多名校中的权威们或许从不这么认为。

  我本来有望继续读个博士什么的,可是我抬头看了看前路,觉得着实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投身滚滚红尘,至少免去揣着庸俗的里子,却要装出个身在国之重器的面子

  我看着4岁的女儿,遥想再过十几年,她长大后面对的世界,会不会对她的女性角色友好一点,目前看,丝毫乐观不起来。

  我一介升斗小民,人微言轻,想不出如何有助于改善时代的无良之处,又心虚只是打理好一己的生活——这种对个体幸福追求,会不会像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样,属于只扫自家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的范畴

  我是学新闻的,明知道个体的情绪常常被媒体议题设置所左右,竟还自愿跳入其中。以匹夫之勇,操着忧国忧民的心。

  无望无奈的情绪,消解了好好生活的心劲。

  2

  这两个月放纵的行径,与我习惯的生活方式——素食,因自律产生的节奏感,在社交上的节制,在表达上的克制等——背道而行。

  以前会觉得,放纵的样子一定很颓。可恰恰相反,我表现得好嗨。

  出差时,与合作伙伴正襟危坐地,品尝米其林大厨的手艺,以前在这种场合我会表现出起码的端庄话语点到为止,绝不多言。

  可是那天,我像搭错了线路,径自高谈阔论活跃气氛自在地笑闹,虽不至丢人现眼,却也引得同事宴席结束后,对我感慨:你如今好像变得更活泼了!

  我盯视他数秒,看不出褒贬。

  人妄图说对自己有多了解,可当浓重的情绪碾压时,理性也会束手就擒

  前几天看《西雅图偷飞机年轻人》也可看出,人的行为终究不能从过惯的生活中全盘推导出来。

  这就像祝勇对历史描述

  “历史没有先见之明,也不能选择捷径,在目的未明之前,一切都处于昏昧之中。”

  多像在说一个人

  有人说,读史的意义,在于避免重蹈覆辙,这话真是高估了人性。读史的唯一作用大概是当重复发生时,你可以腹诽:又来了!

  一个月过去,我还没有半点回归来生活节奏的迹象

  因为不再每日雷打不动地坐着写3小时,于是脑子里不再频频冒出“灵感”,不再时时急迫地奔于电脑前或掏出手机,记下生怕稍纵即逝语句

  不再每日打坐冥想意味着和自己有了疏离,失去了恒静而稳定能量加持。

  没有了节奏,没有了节制,没有了自省,没有了空空的寂静,也没有了对许多命题思索

  只剩下动物般无目的的,松弛感。

  第二个月,老友开始发微信问候:好久没看到你写的东西了,发生了什么?

  处于动物般松弛中的我,说不出发生了什么,盯着对话框时忽然冒出了两个字——堆肥,不假思索地发过去。

  堆肥是啥?

  我去朋友家农场,看到厨房水管直接连着堆肥池,残羹剩饭一径排入池中,假以时日发酵成上好肥料

  在曾经长久的自持里,挤入一些未经预期的放纵时光,于感受而言,或许就是在堆肥吧,我用这个理由聊以自慰

  再年轻些时,看不出这般道理,每当突然想放纵一下,想荒废一下,想擅离轨道一下,总是伴随着深深的自责。

  3

  两个月快过去时,在轻飘飘的放纵的日常里,我渐渐生出了种种“模糊的不适感”——

  “上千种微小厌恶总和,却不是悔恨,而是一种模糊的不适感。”

  罗斯丹总结

  这种感觉,像是许多行到中年的人,时常吐露的:“说不上哪里不好,但就是觉得没意思。”

  也像许多身陷抑郁的人,表现出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

  像这时代中的大多数人,并没到抑郁的地步,也不处在平静愉悦状态中,与身体上的亚健康相对应,是精神上的“模糊的不适感”。

  这种感觉,也出现在多年前我的第一次间隔年中,去西藏尼泊尔逛荡了3个月,就间隔不下去了。

  想念秩序自由,想念劳逸交替的节奏,想念与人对坐采访时,那种时而被他人的彻悟刺激得打个激灵的感觉。

  想念创造乐趣,而非纯粹看世界新鲜

  舒国治劝慰年轻人说,当眼前堆积着诸多不情愿,毋宁去千山万水中耗空身心,以生长出一种回归现实的心甘情愿

  这种耗空和再生长,其实是在说,去过一种经过选择的生活。

  挽救我于放纵中回归的,也就是从前经过选择的生活惯性

  用短暂的两个月随波逐流,大概属于中年人的试错。无需去千山万水,只是偶尔停一下,就会迎回那种心甘情愿。

  三天前,毫无预兆地,早上醒来,强烈地想要坐回书桌前,想要回到那种看似自虐的自律之中。

  窗外薄云摇摇,苗青雀静,书桌前所见的几株玉兰树,叶子雨水洗刷后,在阳光下总泛着薄光。

  晚上散步回来,家门前一排行道树,发散着幽幽的晚香,又不知是什么香,总之配合着天上或圆或缺的明月,很有一种与世远隔、独享清幽味道

  是我熟悉的味道。

  继而更加笃定,一个人,非得有个与世相对的支点,犹如“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

  有人选宗教,有人选了哲学,有人选了现实的理想,有人选了眼前暖呼呼的那碗汤。

  支点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有支点。

  人的需求有多复杂?我曾以为很容易厘清,如今看来却是杂芜不堪,充满偶然,欢闹久了就想出世隐逸一下,避世久了又想念繁华,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了支点,众多纷乱的需求好歹有个方向

  而引发我放纵的——一介小民如何与时代的无良相处——这个命题,仍萦绕于心,在昨天看到一段大和尚的开示:

  “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病苦者为作良医,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你该看到的,总会在你正需要时出现——我相信冥冥中有这种仁慈

  看不到方向,就自己成为方向,看不到光明,就自己成为光明,这不是狂妄,而是担当。

  哪怕只是一灯如豆,至少也能给小蚁照个亮。

  -END-

  推荐阅读:

  越随顺,越辽阔 | 宽宽

  人当计长远,要么不说,要说就说真切的话 | 宽宽

  度过不租房的606天,她成了生活方式的混血儿 | 家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虚度美学课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