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女孩峨眉山跳崖:有多少人,在笑着崩溃
卷卷作品
大家好,我是卷卷
9月4日 ,中午12点左右
一个21岁的女孩不顾他人劝阻
当场身亡
围观游客拍下了女孩
“快回来好不好,
听听我们说话好不好。”
一边是女孩的云淡风轻
纵身消失在了层层云雾中
落入万丈悬崖
看到这一幕现场有很多人忍不住哭出声来
卷卷隔着屏看得也抽心疼……
用“释然”二字形容最不为过
可,一个人要到什么程度
才能对死亡这么释然?
她才21岁啊!
卷卷真的不敢问,也不敢想
事发后
女孩留下的一封遗书
这封长达5页的遗书
但一笔一划里透露出的
却是各种难以言说的血与泪
我得了一种病,叫抑郁症……
“这么久以来,
我一直活在噩梦里。
不,比噩梦更可怕。
就像一直有一直看不见的手,
一点一点把我的灵魂从身体里拖出来,
却如蚀骨之痛缠绕着我,
让我无法挣脱。”
原来
生病的原因
就像女孩的遗书中所说:
“就像不常喝酒的人也会得肝癌一样,
没有太多诱因,就这么发生了。”
曾经的她
也一点儿都不脆弱
反而一直都很坚强
运动、跑步、旅行、征兵……
所有能尝试的她都尽力去做了
但最后一次兵检的结果
却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在告诉我,没用的,一切都是徒劳。”
也许你会说是因为这个女孩太矫情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整天脸上都乐呵呵的
但就在高考前夕
他的父亲因为肝癌去世了
这之后本来一直念重点高中的女孩
家里也因为一直给父亲治病
从来没管家里要过一分钱
在这样重重的打击下
女孩仍旧没有放弃自己
甚至坚强地挺起胸膛
撑起了自己和家
试问这样的勇气
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而即便是在知道自己已经生病的时候
她还选择坚强去面对
她去尝试各种办法
她想把自己拉回来
自己一个人慢慢扛
妈妈问到她的病情
女孩也是轻松地说到:
“我多出去走走就好了。”
这样的她
不是一个战士又是什么?
在遗书的最后
女孩还不忘呼吁到
少些伤害
但现实中
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个群体呢?
而在本来就不了解的基础上
这件事情的留言区里
他们用刺眼的断言再一次
击垮着女孩击垮着抑郁症这个群体
“就是脆弱,这个世界上有谁不脆弱的”
……
在他们眼中
什么狗屁抑郁症
不都是软弱是矫情是无病呻吟嘛
怎么就你还觉得自己得了个病
怎么你还就表现地像是过不去了呢
写到这里
卷卷气得手都在发抖。。。
我不知道他们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你们怎么能!
你还能这样舔着脸吹冷风吗?
你们不知道
这一句句话就是一把把
但可怕的是
这样的事绝不是少数
全球有逾3亿人罹患抑郁症
约占全球人口的4.3%
其中仅中国就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
预计2020年抑郁症将或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
然而却是不争的事实
韩国艺人金钟铉
去年就是因为抑郁症自杀
他在遗书里写到
一点点啃噬着我的抑郁
最终将我吞噬
我无法战胜它
我厌恶我自己
不管怎么对自己说要打起精神
也找不到答案
被堵住的呼吸如果无法通开
还不如就此停止
他说
如果问我为什么走了
那是因为太辛苦了
不是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吗?
为什么那么辛苦的原因
他的确说过很多次了
在镜头前痛哭过
去看过医生
开完最后一场演唱会
笑着和他的粉丝道别
立好遗嘱
写好遗书
点上炭火
离开了世界
乔任梁也是同样的情况
这周日是乔任梁两周年的忌日
在乔任梁去世前一段时间
他关闭了朋友圈
也很少再发微博
在一次电视访谈上
他垂下眼低声说:
“我不是一无所有。”
稍稍停顿后
微笑着接下去:
“我还有病。”
同样的,还有去年的一位
16岁的英国少女Maisie
也是因为抑郁症结束了自己生命
她生前活泼开朗
不仅常常逗家人开心
也是朋友的开心果
谁也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她的身上
发现了一张她手写的便签条
正着看,上面写着:I`m fine(我很好)
但倒过来看是:help me(救救我)
21岁女孩从峨眉山跳下
是笑着的
乔任梁谈起“我还有病”
是笑着的
金钟铉在最后一场演唱会
是笑着的
Maisie在准备自杀告别家人前
也是笑着的
但我们没人发现
他们的眼睛在笑
可心底却在默默地流泪
就像很久以前听过的那个让人心碎的故事
有个抑郁症患者去找医生治病
医生对他说:
呆呆得说
“可我就是那个小丑啊……”
毫不夸张得说
抑郁症这个群体
或许,从来,都没有,真正得被大众了解过
为什么有人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的病因十分复杂
不是因为脆弱、矫情或无病呻吟
因为我们创造了复杂的世界
因为我们生活在其中
自己所患的抑郁症
“最初是失眠,
每天睡眠越来越少。
后来,即使服用安眠药,
也彻夜不眠。
渐渐地,
这是抑郁症初期典型的躯体症状
也是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首先会经历的身体痛苦
再往后
这种痛苦会发展为
知乎上有一个浏览量高达1245万的问题
抑郁症的表现有什么?
一位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状况
“我看不进去书了,
不是心浮气躁地看不进去。
而是每个字都认识,
每本书都像是装订好的随即字表。”
这就是抑郁症患者思维迟缓的表现
又像是涂了层浆糊
所以这就会造成
以前开朗话多的人
变得很少说话
一开口
都会下降
患者会明显感到
自己变傻了
最后,所有的一切会造成
一个专属于抑郁症的特点
安德鲁.所罗门在TED上曾在
针对抑郁症的演讲上一语道破:
“我突然发现,
曾经很想去做的事,
现在甚至不愿意去做。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抑郁的反面,
不是快乐,
而是活力。”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
而是活力。”
这就是抑郁的真相
你不是不快乐了
而是变得没有活力了
连吃个饭都会变得异常艰难
“有时候该吃午饭了,
我却开始想,
我还得把食物拿出来,
放到盘子里,
得吃,
得嚼,
得咽。
让我感觉像耶稣受难一样。”
这种情况一旦持续下去
峨眉山跳崖的女孩为了摆脱这样低落的心情
努力地做了所有可以做的尝试
她想:
“或许换个环境生活就好了,
旅个游就好了……”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一次又一次的寻找
却再也没能找回那些活力
再没能获得对生活的一丁点期待
最后,这些挣扎只变成遗书中短短几句
“每一次失败,
都在告诉我一切都徒劳无功。
我就像一具行尸走肉,
浑浑噩噩。
终于,
我奔溃了。”
这就是抑郁症带来的低落的心境
可怎么挣扎也逃不出它的掌控
甚至能做的事越来越少
慢慢地,慢慢地
被逼到了绝境
抑郁症就像是
身体里面的一条“黑狗”
不放过任何机会地啃噬患者
让患者彻底地对活着丧失信心
峨眉山跳崖的女孩在遗书中对妈妈写道:
“就算我继续苟活着,
不能正常地工作、生活,
又有什么用呢?
不得安宁。
不要觉得是病就一定治得好,
女孩丧失了最后的信心
最后一刻,连来世也不再期待了
她说:
“佛经中说,
自杀的人没法入轮回,
挺好,
得了抑郁症应该怎么做?
对于每一个患者来说
信心都至关重要
甚至是制胜的法宝
我们所能给的帮助
归结起来也无非就是两个字
信心
卷卷今天就给大家仔细讲讲
两个方面
抑郁症患者如何给自己信心和
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人如何给他信心
1. 对于患者自身
首先
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
中国有62.9%的抑郁症患者从没有就医
这些抑郁症患者闭口不谈自己的病情
甚至拒绝接受治疗
和社会对抑郁症的各种误解
是有直接的关联的
就像在知乎“抑郁症有什么表现”的问题下
“没人觉得我病了,
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
峨眉山跳崖的女孩
不是没有尝试去倾述去求救过
然而
要么被当成笑话
要么被认为是想不开
她演得够像
所有人都被瞒得很好
再也不会有人知道
她真的很累很痛苦了
要想寻回一丝信心
迈出求助的第一步
你只是病了
不是错了
其次
当进入治疗后
刚开始
可能轻度震颤
可能心动过速等
而抗抑郁的药一般至少要三周
才能见效
你可能会更加失望
甚至停药
而当一段时间后
治疗开始见效
症状开始消失
又常常大意
马上停药
千万不要这样做
不论处于哪个状态
都要告诉自己
抑郁症是一种病
是需要治疗的
也是可以治疗的
而治疗的前提是
一定一定要
按照医嘱坚持服药
最后,最重要的是
你要明白
你需要时,有人在
你想哭泣时可以哭泣
你什么都不想做时
可以不做
2. 作为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人
我们能给与他们最大的信心
就是——理解
网上一期采访抑郁症患者的视频中
他们普遍的共鸣就是:
其实劝我乐观、告诉我“一切都会好的”没有用,因为道理我都知道,但是仍然控制不了情绪。
我们不要强迫他们乐观
更不要强迫他们站起来
我们要明白我们唯一能做的
就是理解他们
理解他们的抑郁不是软弱无能
理解他们看到的世界就是阴暗灰色的
理解他们突如其来的崩溃
理解他们心中积压已久的恐惧和痛苦
就像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
中妻子小晴的表现
妻子小晴得知丈夫得了抑郁症
之前一直被丈夫关怀和支持的小晴
在这样的时刻
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
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温暖着他
小晴告诉丈夫:
“做不了的事就不要做了。”
“如果感觉痛苦的话,
就别努力了。”
“把现在当做人生的暑假,
舒舒服服地休息。”
正是这样的陪伴
给了丈夫活着的信心
信心帮助丈夫不断地和病魔战斗
当丈夫病情好转
他说:
“这个病教会我的事,
真的有很多很多。
其中一个就是,
无论任何人,
在任何时候,
都是能够以最真实的状态生存着的自己,
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的。
不论是因病痛而苦闷的人,
还是在周围支持着他们的人,
他们的生活姿态本身,
就应当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
是陪伴给了他信心
是信心让他获得了接纳自己的勇气
走上治愈的道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
是卷卷很想警醒身边有抑郁症患者的大家的
在这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当丈夫的病情从重度抑郁逐渐好转时
却躲在浴室,尝试自杀
卷卷要提醒大家
调查显示
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
其中40%是抑郁症群体
他们往往会选择什么阶段自杀呢?
大多不是发生在病情最严重的时候
因为重度抑郁症患者往往
大脑一片空白、毫无体力
不具备自杀的能力
所以自杀往往发生在
从重度向中度好转
和从轻度向中度恶化的阶段
所以在这两个时段
一定要看好患者
最好寸步不离
还有一点
正如安德鲁.所罗门所说:
“抑郁症患者没有选择自杀的唯一原因,
是因为不想伤害身边的人。”
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短片叫
“致想自杀的我”
他们曾是抑郁症患者
多次尝试自杀
走出抑郁后
他们想告诉人们
为什么活着是如此幸运
归根结底是因为
他们在抑郁症的折磨下
感受到爱与被爱
找回了自己
找回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篇文章写到这
其实已经结束了
但卷卷还是有一些话
想对那些正在考虑自杀的人说
四年前
卷卷的朋友因抑郁症自杀去世
我一直尊重你的决定
但每当卷卷的身边有开心或有趣的事
仍旧会在心底默默怀念你
如果你能活着
能够看到这些
能够经历这些
就好了
我们有好好地照顾自己
但从没停止过想念你
希望这句话不晚
我真的真的
很爱很爱你
愿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能得到救赎
愿每一张面具下的灵魂都能得到解脱
也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你
如果再遇到抑郁症患者
能对他们多一分尊重
你一个理解的眼神
或许就是支撑他走下去的,最大的动力
因为,最能拯救一个想要自杀的人的
一定是人和人之间的牵绊和爱
卷卷编辑整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卷卷漫画()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