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得过十年时间的成长法则 |周小宽
写下“越来越多”这四个字的时候,我其实内心的意思是,
我的读者数量不是突飞猛进与日俱增,但是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些增加,有一些人加入。
所以我要谢谢看到文章会转发的人。
转发的确能够让更多的人看见。
但是,即使读者的数量不再增加,
或者按照公众号的正常规律,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取关,
于我而言,这里都是我会继续写下去的地方。
因为我们在这里,已经建立了链接。
在这个链接中,我的思想被人看到,也影响了一些人,
有人每天等待,有人评论,有人默默关注,有人偶尔打开,或赞成或感动或否定,
这份链接,很有意义。
前两天还和一个朋友聊过,如果是按照运营一个公众号,干一番大事业的思路和目标去写,恐怕写作就不再是我喜欢的事情。
如果在意每一篇推送的文字能吸引多少增加的粉丝,引起多少阅读和转发,那么我又有多大程度可以沉浸在我的潜意识和思想之中,还能凝神静气地将这种思想写出来?
我想,如果我要的是其他或者更多,那么我做不到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分享和传递者。
所以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就是不可兼得。
这是一条真理。
我们很多时候的不开心,的确是因为我们的目标不够单一纯粹。
2
如果想要自由,就要忍受他人甚至至亲的否定或不认同,承受让他们无法完全满意的强烈内疚;
如果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件你不那么喜欢但回报更高或者更有普遍意义的成就感的事情;
如果想要徜徉在爱情中体验那些闪耀着光芒的激情,就要忍受两性关系随时变化的高风险、感情失败链接断裂可能带来的丧失、很多时候无法避免的患得患失,以及得到后稳定后落差巨大的平淡。
如果目标不单一,你获得了什么,都想到因此而放弃或失去的,你获得了什么,都在想着那个没有获得的,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快乐。
人活得自由才能快乐。但是想要兼得就失去了自由。放弃选项,才能快乐。所以自由属于有资格放弃其他只专注一点的人。因此,自由是昂贵的。
3
每天的推送后面都有读者问,
什么是成长?到底要怎么成长?我虽然知道很多道理但是为什么我就是原地打转呢?
我想今天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个人成长、人格整合、修通自我
——数百年来,心理学大师们、灵性大师、佛学大师关于这方面的著作成百上千册,每个人都将毕生研究和智慧写出来,集合起来有多少字,无法统计,但是作为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一个人的著作可以说,就是答案本身。
所以这就是我在评论里无法用几句话作答,文章里也没有列举“一、二、三”方法的原因。
我们想要成长、整合、完善、修通,
但是方法,就在你的生命之中。
不是一本书,不是几句话,只有你自己,才是答案。
随便举个例子
但是这个过程具体是怎样的呢?
通过多次的咨询,你慢慢开始思考过去你以前固化在内心的一些认知的确是偏颇的,是因为你的回避(潜意识原因)被你自己屏蔽了真相,然后你慢慢开始面对真相,建立新的更为宽广真实而不是那么狭隘的认知。
实际上你的心能感受到更宽广的世界了,你的思维角度不再那么受限了,你于是体会到了自己相比过去,成长了。
这是成长的一种,但是过程也是复杂而漫长的。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告诉问出问题的很多读者,
想要成长是非常棒的一个愿望,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成长没有捷径,没有统一标准,没有既定流程,没有人可以给你保证,没有确定。
成长就是你要去经历,去走完你的路,
回答完你的生命你不可能回避的功课,
然后如果你有力量,没有被困难和负面的东西彻底淹没,
就像好莱坞大片惯用的结局,
你是一个英雄,你从硝烟中最后走了出来,
那么你就完成了一次成长。
对于成长而言,每个人都是英雄。
写在最后
锁定单一的目标,有利于我们成长。
如果能够简化我们的愿望,愿意为了目标付出代价,坚持一条路径走下去,
当你做到的时候,你就会充分体验到一种成长的感觉,那就是和复杂的欲望相比,“我”可以把控自我,而不是让欲望来操纵自我。
“我”从人性永不停息的复杂欲望里赢得了我自己
——这是成功的体验,也是成长的体验。
<The End>
有一种看见叫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