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所有女孩都渴望变成的女人,是否终于知道了爱的代价
张艾嘉大概是几代文艺青年无法绕开的名字。
关于她,谁都能说出自己的故事。从让金城武成为8090后少女初恋的那部《心动》,到让刘若英横空出世的《少女小渔》再到讨论各个年龄段女人生活,到现在还有无数公众号常常谈起的《20 30 40》。以及那首《爱的代价》,就算你此刻去KTV逛一圈,总能看到女孩唱着这首歌流泪。
其实也不仅仅限于文艺女青年,她人生各个阶段的成绩和向来快意恩仇的生活方式,从我妈到我,始终充当着一批批尚未长大的女孩,最想成为的那种女人。“张艾嘉就是女孩最期待自己成为的那种女性。”这句话,可是和文艺女生不沾边,一直率性一直时髦的小S说的。
而我,最羡慕她的,也最想成为她的那一部分。她与生俱来对爱敏锐,且善于总结。哪一种爱的方式,在她的作品里,和人生里,她都不惧怕。几年前的《山河故人》。她六十岁和刚二十岁的董子健谈恋爱。好多人说,这像什么话。我却在电影院里在心里鄙视现在女孩的不潇洒,明明这才酷到像样啊。一个女演员,不打针不整形不在六十岁假装二十岁,就带着年龄的美感,带着皱纹和有故事的眼睛,可以继续在电影里河二十岁嫩出水的男孩演情感对手戏,请问现在哪个小花敢说,四十年后我也可以。没有人。要多懂“爱”这件事的人,才敢来演呢。
我常常觉得,“爱”这种东西真特么太奇怪了,我们要使用一生,却并没有地方可以系统的学习,更没有一个正确答案。虽然这样,可没有一个人这辈子能逃脱使用“爱”。是的,就算你一辈子不恋爱,不结婚,不交朋友,也没有办法逃脱啊。因为人生下来就不是独居的动物,你自带父母,家庭,你要接触社会,要遇到各种和你并不相同的人类。
刚看完《相爱相亲》,英文名叫love education,非常精致小巧的一个故事,在现在所有人都在追求“大,闹,燥”恨不得开篇一分钟,飞机坦克大炮超级英雄空手接原子弹的电影环境中,张艾嘉依然心平气和的讲小小的故事,讲得不慌不忙,是一副,你爱看不看的样子。这种姿态本身就很迷人了。而且这种娓娓道来,一点也不显得无聊,每一秒你都好似在生活中看见过相同的场景,像是每个人关于爱的人生回放,好有滋味。我下午场去看,刚巧是高中放学的时间,放映厅很小,大概也就能坐四十人,观众十几位,除了我以外,几乎全是旁边高中穿着校服放学的女生。那个高中,就是我曾经读书的高中。我真的挺自豪的,说明我们高中真的尊重人文到一定程度,才能有一撮小女孩还是可以在大娱乐时代开开心心的当文艺青年,放学买杯奶茶去看好看的文艺电影。
电影的主角是张艾嘉演的妈妈,有一个交了酒吧歌手的叛逆女儿,有一个像大多数皮糙肉厚不动感情却带着温度的老公,外婆去世,老公和女儿都没听到外婆说遗愿,可妈妈便说外婆的遗愿是把外公的祖坟迁出来合葬,这就糟糕了,因为外公在乡下还有一个“原配”,那可是门口立着贞节牌坊的村子,一辈子连张外公的照片都没有,可乡下的姥姥已经把这种守候一生的勾连看成了信仰。故事是这样展开的。细细的讲,每个年龄段之间,各种各样的感情,还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勾连,关于等待的深情还有和陌生人之间短短的交情。
电影最棒的地方,是那么多情绪交织间,却一点也不矫情。像是很熟练的在玩弄一瓶矿泉水,在每个水滴要流出来的瞬间,立刻拧紧瓶盖,克制得滴水不漏。电影院里有时不时的会心一笑,也有黑暗里的鼻子一酸,但是绝对没有一个地方是逼着你大哭大闹大彻大悟的。没有歇斯底里的我就是爱他,而是当风一样的浪子离开时,忍着眼泪说我可不会等你哦。没有关于争夺的撒泼闹腾,而是在被骗到演播厅时,赶快逃走,走到门口,心里实在堵得不行,忍着对台上的父亲的原配——一个老到走路都走不稳的农村老太说一句,我爸爸就是爱妈妈的啊,记忆里他们一辈子都没大声说过话。没有关于中年心动的油腻猥琐,而是正面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心动谁都有,可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生和你相处到忘了原来我是那么的爱你。
我心里一次次惊叹,到底是什么可以让张艾嘉这么懂爱的?
故事到最后,仿佛每个人都没有得到自己理想中的“爱”。想要结婚的,那一瞬间冲动,因为忘记带身份证没结成,最后男朋友走了。不停插篱笆,想要守住坟的姥姥,最后让大家把坟迁走了。到处找民政局办手续,死活要把外婆和外公弄到城里合葬的妈妈,拜了一拜,决定把外婆的骨灰送走了,送去和外公一起,那个外婆一辈子没去过的地方。所有人都放手了,你却感觉,这些人竟然在爱的教育中成长了。你要知道哦,一辈子守着贞洁的姥姥,最后移走坟墓,看着先生的骸骨,说的那句话并不是电视新闻里那样哭天抢地的“老伴儿,我留不住你啊!”或者是“谁让你找了城里的狐狸精!”而是一句,“我不要你了。”
当时我一下被戳中。多少痴男怨女的斗争,都是没有办法看清这句话。我不要你了。或许没有彼此,我们才能更幸福,没有你,我才能开始学会爱自己,这件事本身并没什么好伤感的。
至于这些变化中间发生了什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去电影院看,看完之后,或许你也能释怀一些东西。
特别要说的一点,田壮壮演张艾嘉的先生,电影院里对我的圈粉不亚于当年金城武。他简直像极了每个女孩都最想要的那种老公。五六十的田壮壮,并不是《喜宝》里那种富可敌国的老男人,更没有陈道明所扮演的那些中年男子,带着和女性所幻想却不切实际的儒雅,也不是前些日子全民diss的油腻男。就是那么平平凡凡的一个人,在过教师节的时候,去书店想办法选一张能让当老师的太太“不生气”的卡片,认真写满字,却放在抽屉里不敢给她。是女儿和太太吵架,坐在一边不敢吭声的爸爸,最后却偷偷找机会说你别惹你妈。是买了一辆新穿着酷酷的户外服,去学校接退休的老婆的老公。快到结尾,田壮壮车里放着崔健的《花房姑娘》,说要带着张艾嘉一起去自驾,别看这个年龄了,你要是不想去,我也能放你自由的哦。说着说着,副驾驶的老婆又感动又气,哼哼唧唧哭出来说,你唱歌好难听。田壮壮慢悠悠的说,那也没有办法啊。接着张艾嘉哭出来,说可不准让楼上王太太坐你副驾驶!田壮壮在一边嘿嘿嘿的笑起来。张艾嘉更生气,你看我难过就高兴!田壮壮接着傻笑。可爱到不行。
那一刻我真的太佩服张艾嘉了。她竟然真的可以把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拍出恰如其分的“少年感”。当我们口口声声说,如何让中年人解腻,如何保持一生的少年感,却完全不知道,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男人,张艾嘉却如此明确的形容出来了。你说哪个女孩,看到这样的男人,不会在心里说一句,真的没有白白爱你一辈子,想不到,直到今天,我们穿过了漫长琐碎的人生,你依然有办法让我第一百次爱上你。
看到结尾,那一部分的张艾嘉,原来才是我最像成为的那种人。那一个不紧不慢,不追赶,不谄媚,永远在做喜欢的事,过喜欢的人生的张艾嘉。那一个到了六十四岁,依旧能说,我才刚刚开始,要继续跑起来的张艾嘉。
原来我们那么想成为她,从来不是因为她做过什么,她爱过谁谁爱过她,她战胜了什么,她翻云覆雨了哪个年代。是我们内心总有一个地方,否认着,我们是谁的爱人,我们是谁的女儿,我们是谁的妈妈,我们只是我们啊。我们只是那个拿着书藏在被子里,趁爸妈不在家偷看电视,假装用补课当借口和喜欢的男孩去约会,只敢牵手到离家还有两个路口就甩开手,幻想未来可以成为任何人的少女啊。
我们始终记得“年少时的梦是朵永不凋零的花,陪我经历风吹雨打,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或许当时李宗盛给她这首歌,还嫌弃“这歌有点俗气”的张艾嘉,到现在再唱起来终于明白,这并不只是爱别人的代价,更是爱自己的代价。
↑影片中那个始终有着“少年感”的男人
福利
评论区点赞前五位,各送两张影票
- NIGHT -
本周话题:你见过的女生,可以有多坏?
玩法:这个专栏是留给你们的,每周会公布不同的“卧谈会主题”。大家根据主题回复内容(直接在讲话的那个地方输入回复就可以了,不是留言哦,是回复就可以啦)欢迎各种吐槽 扔故事,字数不限。我们会整理、编辑大家的内容,在周天的晚上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