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朋友圈成了我近期筛选好友的工具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朋友圈成了我近期筛选好友的工具

2017-11-27 23:33:54 作者:阿飘 来源:胡辛束 阅读:载入中…

朋友圈成了我近期筛选好友的工具

世界只有不到3 % 的人关注了胡辛束

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要说世间百态,想看全可费点劲,但把世间等比例缩小,打开微信的七彩圈,那就是每个人手里的小小人间,这里包罗万象,谢谢我形形色色的微信好友带我看众生相。

今早点开朋友圈,依旧有为保护儿童发声的,但因为在北京的原因,这两天更多的是“关于这座城市的某些内容”。

从上周五开始,有些朋友转发的内容开始陆续被删掉,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前同事亲自去了新建村,写得那篇文章只是他在那儿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自己的一些感受,等到第二天这篇推送就已经被删。

朋友能说什么?无奈只有一张截图和一个字“冷”。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所得到的信息互相传阅,当试图传给外面更多人时,突然就被拦截。

前两天是事件爆发的现场内容,到周末至今天,我们互相传递着那些陌生人的善意,传递那些可以收留和提供帮助的地点信息。但周末的时候,算是我看到的第一家收容点的主人就已发朋友圈,因某些压力不得不关闭。

周末我呆在北京的出租房里,太阳特别好,天也特别蓝,但手一伸出窗外就冻得生疼,刷到一条微博,是和我同乡的一对夫妇带着几岁的女儿不得不回老家,孩子喜欢的娃娃还落在那一堆废墟里拿不回来。

我突然很担心那一刻会有人突然踹门而入,把我拽出门外,在寒冷阳光里恶狠狠地告诉我说:滚吧,这里不是你应该呆的地方。

以前我会觉得自己又在胡思乱想,但现在,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异乡人艰难建立起来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轻易就被一个不能捡回的娃娃摧毁了。

从朋友圈看到很多关于事件的信息,也感受到同为北漂朋友们凉透的心。上午再浏览朋友圈时,突然看到一条前前同事的动态,转发语的内容大致是人被清除出北京是对的,为什么还要提供住宿帮助?小心连你都被扫地出门。

转发内容大致是依法办事,难道实施法律还挑时间吗?不好意思,在法国还真的可以挑时间。

【在法国,房东不能在冬天驱赶房客法国有一个基于人道主义的“冬季禁止驱逐房客期”,法律规定,每年从11月1日到次年3月15日止,是冬季禁止驱逐房客时期,即使房东已经展开驱逐的司法程序,也必须遵守这项规定。收容所也会增加床位,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庇护。】

看到这位前前同事是这样的观点,出于好奇心点进他的主页,是个喜欢发表自己观点的人。上周也转发了关于幼儿园的内容,他的观点是“还好没有发生在我的城市”。

我不强制他不能感到庆幸,但真的值得庆幸吗?他所在的城市真的不会发生这种事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没法让每个人都站在自己这一边。

我犹豫了大概有半个小时,问别人如果删掉他会不会做得太绝对,她说是她的话就觉得朋友圈里什么小脑袋都有,也挺有趣,也让自己知道,这个世上就还是会有这类人存在。

但又看见那位朋友的动态时,我还是把他删了。出于对他的考虑,以他的性格在看到我发表态度的动态时,十有八九会动怒,为了两人都好,还是各自眼不见为净。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怕转发的那些可以提供帮助的善意会偷偷被人举报,这些善意正与某些力量赛跑,不希望当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点开时,被告知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大风把北京的天吹得湛蓝,月亮早就高高挂起,在皎洁的月光里,男人肩上扛着用编织袋装好的被褥,手里拉着行李箱,女人一只手上挎着大包,一只手抱着因寒冷而嚎啕大哭的女娃。

路边是废墟,玻璃渣露出无情的尖角,人们仓促离开。这里像刚遭受天灾的震区,像大战结束的战场,像刚刚爆发瘟疫的乡村,像二战时期,犹太人被赶往奥斯维辛后,荒芜空寂的隔离区。”

下面链接是微博上好心网友整理的北京提供帮助信息统计,若你身边有人需要提供帮助,还请不吝啬这一点善心。

https://shimo.im/doc/yHeve4x1RnAJWGkZ?r=P1OM3D/&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图 / 网络

文 / 阿飘

你可能还想看

你终于回我微信了

把这几张图片发给他 看他会说什么

长大后,你丢过哪些无法替代的东西?

从来没有人追过你

春娇救不了志明,金城武也不会喜欢你

请回答1988 | 我不想一生谨慎却丢了你。

赏饭请联系邮箱

fafa@xinliyoushu.com

想我可以来微博 @胡辛束 找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