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赫的名言_关于巴赫的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句 >

巴赫的名言_关于巴赫的名言

2018-03-12 22:05: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赫的名言_关于巴赫的名言

  ●难道我们不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吗?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那场荒诞至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了。或者我们应该这么说:那些看起来如假包换的天才们,比如巴赫、莎士比亚和爱因斯坦,实际上并不是超人,而只是从未来抄袭了一大堆材料的剽窃者?

未来已经发生,在你我还未相识的时候。我过去交往的那些人,只是复制了你的版本

  ●I wish my wish would not be granted!
我的愿望是,我的愿望不会得到满足。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在这样的雨天里,你所要的不过是一辆来接你的车和一个记得来接你的人,迈巴赫,奔驰S500或者QQ都不重要。 -楚子航 ----江南《龙族Ⅱ悼亡者之瞳》

  ●既拜师,便入了师门,背弃师祖,苟且逃生,那等贪生怕死之徒,又岂配喊她一声师父!”君无邪目光坚定,她既然来了,就没想着逃离,今日不是她死,便是巴赫亡! ----夜北《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

  ●不是品位是被触动?品位是一个空洞的词。
每天都要听巴赫,勃拉姆斯,肖邦,柴可夫斯基,莫扎特,德彪西,贝多芬等等偶尔也听听比才、柏辽兹等
莫扎特的双钢琴振奋人心,肖邦的夜曲给人无限温柔,巴赫是幻想无边无际适合读哲学听,德彪西适合冥想小憩时候听

贝多芬适合一大早听? ----色女狼《理想说》

  ●所有这些调子转换(有些是急剧的,有些是平稳的)的心理作用是很难描述的。这是音乐魔力组成部分:我们能自动跟上这些转换。或者,也许是由于巴赫的魔力,他能够写出具有这样一种结构曲子,这种结构如此自然优美,以至于我们根本弄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影单形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

  ●听古典乐老司机说,巴赫抗躁动,海顿抗抑郁,莫扎特抗失眠,贝多芬抗萎靡,马勒抗瞌睡,拉赫抗寂寞,布鲁克纳抗吃醋后的不良反应,柴可夫斯基抗饥饿,抄袭结束……最后,很是心疼老柴。 ----《网易云评论区》

  ●耳边环绕着巴赫的气息,我明白相信这一刻是有意义的,历史长河并不荒凉,那些伟大灵魂就像一颗又一颗璀璨夺目星星,照亮了枯寂黑夜,使迷茫人们迎来黎明的曙光,那是多么深邃意境,我能想象其居于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群不朽的圣贤,他们不受世俗的渲染,不甘现实的坠落,伟大的灵魂发出怒吼,为愚昧无知开启通向智慧和平道路,为这尘世间所有的腐朽作斗争。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胜利;无论多么可怕,也要赢得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赢得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通过变换你的观察方式,你就把同一信息重新编排了。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第一个问题是“是不是我们在自己尺度上感知到的天气现象——一股龙卷风、一场旱灾等——只不过是中间层次的现象,是某种巨大缓慢的现象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那么真正的高层次天气现象应当是全球性的,而且采用地质学的时间尺度。冰河时代应当算是一个高层次天气事件
这么想的话,全球性的天气事件应该是地球生态的中间层次,而地球的生态是太阳整体状态的中间层次,一直到宇宙岂不是无止境。不过不管有没有止境都是有用的。但是我这个类比还是不恰当的。毕竟天气系统如果要做为一个层次也应当只在气象系统里讨论,而不该扯到生态。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当我有钱了,我要宝马开路,奔驰护驾,后面再跟一辆迈巴赫,我骑着自行车在中间慢慢看风景

  ●暗红色椅子,画着画的小女孩,窗外洒进来的黄色阳光,一半在阴影里的三角钢琴,耳边环绕着的巴赫复调音乐,就是我的记忆片段

  ●我苦心经营了近一年的巴赫,被"小燕子"几分钟就瓦解了。于是我的蓄谋己久,我的望子成龙,我的拔苗助长,还有什么真证的宁静,在我儿子愤怒挥动的手上和口齿不清的"小燕子"里,一下子就完蛋了。流行音乐通过我的儿子,向我证明了它们存在力量。现在回想起来,当我儿子最初摇摆着身体听巴赫时,他已经把《平均律》当成流行音乐了。他是用听摇滚的姿态,来听我们伟大的巴赫的。 ----余华《灵魂饭》

  ●巴赫的音乐是比较淡的、宁静的、深邃的,一般的爱乐者不会太喜欢,他们喜欢那种浓浓的感情作品,比如肖邦这类的作曲家。 ----《张方宇的腾讯微博

  ●人在最孤单、最无法同这个世界沟通的时候,最后就只记得爱这件事。 所以路明非在命悬一线的时候就只念着那个穿着红裙开着法拉利的女孩喊着不要死,楚子航在爆血到失去理智的时候,眼前依旧是多年前那辆高架桥上的迈巴赫,和那个男人最后对他大吼叫他离开,声如雷霆。 ----江南《龙族IV·奥丁之渊》

  ●从耳膜到大脑中心控制室的通道,有一个声控灯管,里面布满了一种奇特的荧光粉,它们敏感地辨别外界声音的强弱,显出千千万万颜色忽明忽暗,这个灯管照亮了漆黑一团的身体内部。要聚集身体内的24个小比利一起在心室中央围坐一团保持安静的声音可不多,但是有,譬如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譬如海顿爸爸的时钟四重奏,譬如猫打呼噜,浪经沙滩春风拨动檐铃,晨起鸽的咕鸣,夏日黄昏秋千架撩过暮光时咿呀的呢喃。

  ●乔纳森叹了口气,他想,这就是被误解的代价,他们不是称你为魔鬼,就是尊你为神。 ----理查德·巴赫《海鸥乔纳森》

  ●突然(很没根据的)想到 是否人类无法在三维世界里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它一些事物 是因为它们都是更高维的 而我们只能观察到它们的三维形式 所以这一切的研究才如此艰难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难解之谜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禅宗采纳整体论,并且推向逻辑上的极端。如果整体论是断言事物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被理解,而非其各个部分的总和,那么禅宗走的更远,认为整个世界根本就不能被划分为一个个事物。划分世界就会误入歧途,因而就不能达到顿悟。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一个人永远也不能给出一个最终的、绝对的证明,去阐明在某个系统中的一个证明是正确的。当然,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关于证明的证明,或者关于一个证明的证明的证明——但是,最外层的系统有效性总还是一个未经证明的假设,是凭我们的信仰来接收的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龙族中的奢侈品不是为了炫耀只是为了衬托人物本质心理是不同的。很明显小时代里赤果果的在炫耀 我的毛毯120k120k哦~我住的房子40k一平,40k一平哦~ 我家在上海最繁华地区你们住不起住不起哦~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个头套马桶圈的路明非,喜欢那个真正的贵公子恺撒,喜欢那个中国富二代生活机械一般准确的楚子航。喜欢那辆红色的法拉利,喜欢那辆迈巴赫。
补充…某四在小时代里写那些奢侈品给人一种生搬硬造的感觉…比如那个Prada(?)的毯子,为什么还非要强调120k…这个毯子完全就是多余的存在…完全只是为了炫耀我买了我知道这种东西啊…龙族就很自然。恺撒给人一种真正的贵族的感觉,宫洺相比较来说实在是差得太多了。

  ●“同构“这个词的定义是保存信息的变换。它的适用场景是:两个复杂结构可以相互映射,并且每一个结构的每一个部分在另一个结构中都有一个相应的部分。这里”相应“的意思是:在各自的结构中,相应的两个部分起着相类似的作用。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音乐逸事》是本八卦音乐家的书,其中说到彪罗只有几件事,却都很有趣,有一次,当他指挥贝九成功后,观众鼓掌,他却趁机宣布要把这交响曲从头再来一遍,并且派人把音乐厅的门关上了——他还是第一位把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三人合起来叫“3B”的人。 ----石康

  ●任何对于情感的直接模拟——比如“帕里”——都不可能达到人类情感的复杂度。后者间接地源于我们人类的心智组织,而程序计算机可能以类似的方式获得它们自己的情感:作为它们的结构,即它们组织起来的方式的副产品——而非直接程序化的产物。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人类的不幸根源在于其对自然的无知。 ----霍尔巴赫《自然体系论》

  ●宏大的进行曲生生停止,至悲至凉的乐音从八音盒弯曲的铜管中溢出,像是柴可夫斯基的《悲怆》,又掺杂着巴赫富于宗教感的弥撒音乐,女高音的咏叹调凄美高亢,以人世间没有的语言咏叹时光翻转如同秋叶,相聚往往短暂而告别常常是永恒,人们所不能承受的哀伤确是世界永恒的法则。 ----江南《龙族》

  ●他突然看到这群海鸥的真正面貌,一刹那,他发觉自己不只喜欢,而且深深爱着他们。 ----理查德·巴赫《海鸥乔纳森》

  ●“没有。乔纳森,没有这样的地方天堂不是一个地点,也不是一段时间。天堂是完美的状态。" ----理查德·巴赫《海鸥乔纳森》

  ●所谓顿悟,最简明扼要地说或许是:超越二元论。那么二元论又是什么呢?二元论就是把世界从概念上分划为种种范畴。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